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594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594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唐秋离高看了麦克阿瑟,即便是这个傲慢的美国佬,能有这样的文采,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写出这样低姿态、甚至有些阿谀奉承的文字,这一切,都是史迪威的杰作,麦克阿瑟把让唐秋离来马尼拉的重任,丢给自己,他到拍拍屁股一身的轻松。

    实际上,麦克阿瑟提出的这个会议,可以说是为唐秋离量身定做的,即便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参加,没有唐秋离,也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因此,如何让唐秋离来马尼拉参加会议,成了史迪威绞尽脑汁考虑的大事儿。

    最后,史迪威想出了军事研讨会这个名头,在表面上,把唐秋离的地位和麦克阿瑟拉平,如果以命令的方式,告知唐秋离参加会议,以唐秋离对盟军总部的一贯态度,和历次表现,恐怕连正眼瞧一下的兴趣都没有,唐秋离不来,还开个屁会?

    名头有了,如何发出这封电报,也让史迪威熬干了心血,他命令部下,在马尼拉大范围寻找精通中国文化,能写那些深奥、晦涩难懂的方块字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到一位华侨老先生,据手下人说,这位老先生,精通中国文化,平时就爱舞文弄墨,史迪威降尊屈贵,亲自造访这位老先生。

    史迪威把来意一说,老先生是个阚快的人,在接受了一笔不菲的润笔费之后,当即挥毫泼墨,一挥而就,写了这封邀请电文,翻译大致说了一遍之后,史迪威听得稀里糊涂,倒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就是奉承唐秋离,让他来参加马尼拉军事研讨会。

    史迪威不禁感叹,自己自诩为中国通,对于这样的文字,还是如同看天书一般,中国人,真的很神秘,不过,史迪威可没敢把电报的内容,只言片语透露给麦克阿瑟将军,以司令官的臭脾气,以他的名义,这样低三下四的奉承唐秋离,是绝不会答应的。

    当史迪威向麦克阿瑟汇报,军事研讨会已经准备就绪,定于九月十五日,在马尼拉召开,并保证,唐秋离一定会来参加,麦克阿瑟大大的夸赞了史迪威一番,两个美军高级将领,无意之间,思维分成两个方向。

    在麦克阿瑟看来,这很简单,又不是命令你唐秋离出兵,只是参加一个军事会议,下一道命令就可以了,到时候,唐秋离到了自己的地盘儿,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了,夸赞史迪威,更多的,是出于礼貌,虽然对这个德克萨斯的牛仔很不感冒,可毕竟是自己的副手,他做成了事儿,功劳还不是自己的?

    唐秋离接到这封以电报方式发来的邀请函之后,马上召集五个兵团司令官,在密支那召开会议,专门商议此事,他预感到,自己可能要离开相当一段时间,说是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军事研讨会,盟军商议共同对付日本人的策略。

    可他知道,盟军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迫于日本人在东南亚的强势,而结合起来的,各国之间,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小算盘,别的不说,就是英国人,对自己占了中南半岛,肯定会耿耿于怀,在会议上,会出幺蛾子。

    美国人是竭力避免与日本人发生正面冲突,美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利益,美国人赚日本人的钱,正赚到手软的时候,怎么会舍得放弃这块儿流油的肥肉,澳大利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东南亚打得烟火四起,关我们澳洲人什么事儿?

    不过,迫于美国人的压力,也会来参加会议,至于那几个殖民地国家,美国人就代表了,他们屁都不敢放,自己代表的是中南半岛,会议的真正目的,应该还是逼迫自己主动攻击伊藤所部日军,美国人联合英国人、澳洲人,对自己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西方人一贯一个鼻孔出气儿。

    会议的进程,很有可能是自己一方对多方,如果蒋委员长亲自参加或者是派私人代表参加,这里面就会有更大的变数,毕竟,在中国的政坛上,他蒋某人才是国家元首,又是盟军中国战区及东南亚战区总司令,而自己在盟军总部,一个挂名的职务都没有,这无形之中就处于劣势。

    自己在贵阳,刚刚狠狠的割了蒋委员长一大块儿肥肉,以蒋某人的性格,不记恨到骨子里,那才奇怪呢,在会议上,不背后使绊子,玩儿阴招,就烧高香了,别指望他们能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上,助自己一臂之力。

    麦克阿瑟极尽奉承之能事,发来的邀请电报,就是怕自己不予理睬,他的所有打算,就会落空,美国人不想动手,想捡个现成的便宜,英国人做梦都想重返中南半岛,可实力不允许,澳洲人离得远,炮弹落不到他们那个岛上,只要自己不出兵,爱谁和日本人打,就去打。

    最终,出兵的还是自己,这也是此次军事会议的真正目的,再加上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明面儿上的会谈、扯皮,私底下的交易,拉帮结伙的讨价还价,利益纠葛,各方因素参杂在一起,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就说自己吧,对日本人是必打,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

    可怎么打,在什么时候打,打到什么程度,那就不能由着美国人说了算,照着他们的意思动手,按照唐秋离的估计,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会议根本结束不了,单是讨价还价,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么长时间不在缅甸,总得把事情交代一下。

    唐秋离把自己的分析,对几位兵团司令官说了一遍,跟他估计的差不多,大家都对这个什么狗屁盟军东南亚及南太平洋战局研讨会,很不感冒,都不赞成唐秋离去参加,一句话,没必要,何必浪费时间,那个盟军战区总部,还管不到这么**师。

    冯继武说得更直白,“师长,根本没有必要搭理那些西方人,在中南半岛,我们已经对伊藤老鬼子,形成了战略上的包围,什么时候动手,从哪方面动手,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轮不着美国佬指手画脚,再说,他们不出一兵一卒,就要把手伸到咱们部队,做梦娶媳妇,净想美事儿,做梦去吧!”

    大家都笑起来,是一种充满蔑视的笑声,唐秋离也笑了,会议的气氛,轻松活泼,除了马朝阳略有些拘谨之外,其他人都很放得开,在几个兵团司令官看来,师长这是自己找操心的事儿,那个盟军战区总部为何物?那个美国佬麦克阿瑟是什么东西?关我们什么事儿?老规矩,不理他就是了!

    等大家的笑声停下来之后,唐秋离说道:“在座的几位,都是兵团司令官,等于是一方诸侯的身份,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几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师的命运,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管什么盟军战区总部,还是其他的那路神仙,都无法左右我们的行动。”

    李洪刚不禁奇怪的问道:“师长,既然什么盟军战区总部,对我们没有丝毫的约束力,那您又何必去马尼拉与美国佬磨嘴皮子、浪费时间呢?冯司令说得对,不可理他就是了,咱们按照自己的步骤走,他们又能奈何?”

    唐秋离淡淡的一笑,说道:“洪刚这句话,问到点子上了,我去马尼拉,是有必去的原因,”几个司令官,当时就全神贯注的看着师长,他们都想听听,师长必去的道理。

    (未完待续)

    题外话:码完两章,抽空看了一下网上的新闻,不禁气愤填膺,八十年前,倭寇侵略东北,时逢9。18八十周年祭,倭寇又在钓鱼岛兴风作浪,依照小锦的想法,抗什么议啊?找什么证据啊!一句话,打他娘的就是了,小鬼子就是欺软怕硬的主儿,只有打得通鼻口窜血、骨断筋折,才会服气,洒不尽的英雄血,砍不够的倭寇头,中华热血男儿当自强!今日之钓鱼岛,必会是埋葬倭寇狂妄野心的坟场!!!!!!!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这事儿得让日本人知道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这事儿,得让日本人知道

    与蒋委员长对这个由美国人发起的军事会议,不咸不淡、毫无兴趣的态度相比,唐秋离就显得极为的热心。%网

    九月十日,一场盛大的记者招待会,在昆明湖畔的春城大酒店召开,云南省府主席龙云,新任贵州省府主席黄志祥,吸引住记者们眼球的,当然是今天的主角唐秋离,更吸引记者们好奇心的,是桂系两大巨头,广西省府主席李宗仁,广西省军务督办白崇禧,赫然陪伴在唐秋离身边。

    知道不久前,结束的贵阳战役内情的人,忍不住交头接耳的低声议论,“世界上的事儿,还真没法儿猜去,十多天前,桂系提兵数万,逼近南宁,广西战事一触即发,虽然没有打起来,可彼此生分那是情理之中,哪知道,让人掉了一地眼球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竟然出现在记者招待会上,看与唐秋离谈笑风生的模样,那里有一点儿芥蒂?”

    龙云作为云南省主席,出现是必然的,这位彝族娃子出身的省主席,关键时候,站对了队,跟唐秋离的私人关系好着呢,那个新任贵州省府主席黄志祥,是唐秋离手下的一员大将,自当来捧场,可桂系两巨头李宗仁、白崇禧出现在这里,其中的奥妙,不能不让人有很大的揣测空间。

    这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精明之处,十多万中央军,在贵阳城外,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唐秋离的部队,打得稀里哗啦,总指挥廖怀征投降,七八万士兵被押解广州,徐烈均和他的两千多手下,当场被枪毙,这个惊人的消息,把李宗仁和白崇禧,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阿弥陀佛,当初的选择,在现在看来,命令部队原路返回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和正确,要是唐秋离把对付中央军和徐烈均的办法,在桂军身上,如法炮制一番,恐怕咱们两人,只有流亡海外的一条路可走,广西是万万无法立足了。

    李白二人庆幸之余,内心也十分感激唐秋离手下留情,现在,他代表民国政府,去马尼拉与盟友会晤,临行前,在昆明举行记者招待会,这是一个修复双方关系的绝好机会,前去捧场,一是表示善意,二是借机表明桂系的立场,也是对自己兵发南宁这一昏招的变相道歉。

    李宗仁和白崇禧,那都是在与蒋委员长和旧桂系几十年斗法之中,打拼出来的老手,精明得很,对时局和机会的把握,不输于任何人,两人一商量,干脆,都去昆明捧场,如果没有南宁那码子事儿,去一个人,分量也够了。

    可这当口,必须两人齐至,方能表现出诚意,再者说,唐秋离不还是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呢吗?从理论上说,李白二人都是他的部下,上司即将出国,做为下属,前来送行,也是理所当然,别人也不会说三道四。

    果然,李白二人联袂而来,唐秋离给予了极高规格的接待,就在面临碧波浩渺的昆明湖畔的昆湖大酒店,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桂系两巨头,云南省府主席龙云,贵州省府新任主席黄志祥作陪,让李白二人放心的是,觥筹交错间,唐秋离一句都没有提南宁之事。

    这让李宗仁和白崇禧忐忑不安的心,彻底落回肚子里,也避免了尴尬场面出现,李宗仁还要解释几句,唐秋离笑着打断了,“李主席、白督办,二位远道而来,今天只谈风月,不论国事,以后,缅甸的战事,还要依靠二位大力支持,打仗在缅甸,后勤在国内吗!”

    酒宴的最后,唐秋离似乎无意的说道:“随着战事的发展,战场的重心会逐渐南移,划定的缅甸战场国内后方基地,就会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届时,秋离会还给几位一个完整的云南和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和龙云,都是眼前一亮。

    唐秋离这句话,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随着战争逐渐往南太平洋地区打,**师的重心也将倾斜到海外,云南和广西,他是不准备经营了,这是太大的好事儿,就凭这**师经营滇桂黔三省期间,在这里投下的大量资金,现在的西南三省,工商业已经是今非昔比。

    打个比方,唐秋离接手的,是一匹瘦马,精草细料喂下来,这匹瘦马已经是膘肥体壮,龙精虎猛,这三个人,就跟看到一大块儿流油的肥肉一般,心里这个美气啊,跟人家唐副委员长打交道,就是放心,不带吃亏的,哪像那个坐镇重庆的蒋某人,光想着要铲除异己,从别人身上割肉。

    所以,九月八日那顿晚餐,是龙云、李宗仁、白崇禧吃得最开心、最美妙的一顿饭,在几位封疆大吏的簇拥之下,唐秋离缓步走进记者招待会现场,在场的记者,又不是见过唐秋离多次,可没见过其人的,也不在少数。

    那些第一次见到唐秋离的记者,拿起照相机一阵猛拍,心里却嘀咕,“看这位唐副委员长,风度翩翩,英姿勃发,军装整齐,一派军人风度,也不像街谈巷议的那种屠夫模样,身上也看不出一点儿暴戾的气息,此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忍不住去探寻。”

    记者招待会由云南省主席龙云亲自主持,龙云感到非常有面子,满面红光,声音洪亮,大声宣布:“各位记者先生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唐副委员长,赴马尼拉参加盟军最高军事会议记者招待会,现在正式开始,请记者先生们自由提问。”

    龙云刚说完,底下就站起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正当妙龄,打扮时髦,浑身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息,人长得漂亮,声音也好听,“请问唐副委员长,此次赴马尼拉,参加盟军最高军事会议,具体商谈的内容是什么?方便提前透露一些吗?”

    唐秋离微笑点头,说道:“本人非常愿意回答这位记者小姐的问题,众所周知,面前,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最不稳定也是最危险的因素,就是日本侵略者,在缅甸陈兵几十万,随时都会进攻缅北以及中南半岛,从而威胁我国南部边境的安全。”

    “既然日军可以北攻我国边境,那么,他们也会南下,攻击任何一个地方,因为,这是日本人的侵略本性,因此,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无非是防患于未然,与盟军方面的将领,商讨彻底清除地区不安定和危险因素的具体策略,至于细节问题,请原谅,这是军事秘密,不方便透露。”

    在台下照顾场面的参谋处长杨克天,忍不住暗笑,“师长也太能开玩笑了,刚才的话,就等于明说,和美国人合计,怎么打日本人,具体说,是怎么打伊藤那个老鬼子的问题,还有什么细节不可透露,这句话被记者们披露出去,不但美国人大叫冤枉,日本人也是气的够呛,肯定大骂美国佬两面三刀,不是东西,这边儿赚着日本人的钱,那边儿和中国人密谋,要在自己背后下手。”

    果然,唐秋离这些话,引起了记者们极大的好奇心,有的记者追问道:“请问唐副委员长,在您的心里,是否有利缅甸战役的整体部署?与盟军将领马尼拉会晤之后,就会对日军采取军事行动?”

    唐秋离均以军事秘密为理由,绝口不谈细节问题,只是说,“各位记者朋友们,到时候,欢迎大家到缅甸前线采访,我们华北**师部队,会给大家最广泛的新闻自由,你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越是这样,越勾起记者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期间,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个中央社的记者,就问道:“请问唐副委员长,前几天发生在贵阳的,有关枪毙原贵州省府主席徐烈均事件,是否未经军事法庭审判?他的部下两千余人,是否遭到你的部下的屠杀?”

    唐秋离原本春风拂面的笑脸,骤然冰冷下来,刀子一样的目光,扫视了这位中央社记者一眼,这个记者就感觉到,身上一阵冰冷,暗暗交道,“我的老天爷,这目光之中的杀气,够渗人的,难怪外界传闻,这位年轻的副委员长,表面和善,内心却是个嗜杀之人,”

    不过,既然提问了,这个记者也就硬着头皮,盯着唐秋离,看他怎么回答自己的问题,唐秋离说道:“今天记者招待会的唯一主题,是唐某即将赴马尼拉,与盟军将领会晤,既然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这个问题,想必在座的各位,也很好奇吧?”

    “那好,我就多说几句,想必各位都看了我的明发电报,不用多做解释,徐烈均在我**师部队,在缅甸与日军血战之际,悍然挥兵袭击我后方基地,残杀我**师贵阳守军近万人,我们在前方打击日寇,徐烈均在后方杀我战士,攻击我基地,这种行为,人神共愤,与汉奸无异。”

    “本军挥师平叛,俘获首恶徐烈均,当即枪决,这是我对汉奸的一贯做法,也是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三七年颁布的战时惩办汉奸条例所列条款执行,徐烈均的行为,世人皆知,还需要审判吗?这种大奸大恶之人,多活在世上一分钟,都是对国家的危害,尽早除之,当是大快人心之举,这位记者朋友,为何有此一问?”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送到嘴边儿的机会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送到嘴边儿的机会

    在昆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一个中央社的记者,提出了别有用心的问题,唐秋离语气冰冷的回答了,最后质问一句,“为何有此一问?”

    这个记者呆了一下,强词夺理的说道:“事件的真相,我们记者和民众,有权知道,外界传闻,唐副委员长这是在用暴力的手段铲除异己,达到自己独霸贵州的目的,您身为国府领导人,更应该倾听一下民众的呼声,”唐秋离冷冷一笑,“终于还是跳出来了。”

    目光扫视全场一周,招待会现场,气氛有些紧张,大家都听出来了,这个记者的问题,是有意挑衅,无论如何,徐烈均是自取灭亡,他进攻**师后方基地之一的贵阳,总归是抹不掉的事实吧?唐秋离的脸色,让大家感觉到,已经处于愤怒的边缘。

    最着急的,还是记者招待会主持人龙云,看着瘦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兀自口沫横飞、强词夺理的中央社记者,心里又气又急,“真他妈是羊群里蹦出头驴来,这些话,连老蒋的都不敢当着这位年轻的副委员长面前说,你***吃错药了?”

    龙云刚要喊警卫,把这个破坏气氛的家伙轰出去,唐秋离一摆手,声音提高了几度,说道:“铲除异己?亏得你说出来,汉奸不是异己,是国贼、是败类,人人得而诛之,民众的呼声?你能代表广大的民众吗?回去告诉你背后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