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7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秋离显然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谈下去,问赵玉和:“玉和,其他部队还有什么情况吗?对了,穿插的三个旅情况怎么样,补给正常吗?”
赵玉和拿出一份电报,说道:“师长,接到负责穿插西多的苏鲁机动兵团三个旅旅长的电报,我部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穿插,到目前为止,进展顺利,沿途的补给点,可以提供部队战士的基本保障,只不过,我部穿插的路线,皆为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和偏僻小路,因为地形条件复杂,部队非战斗减员颇多,以至于影响了穿插的速度。”
唐秋离眉毛一扬,追问道:“他们有什么解决的方案没有?”
赵玉和看了一下唐秋离的脸色,回答道:“他们提出一个方案,请师长批准,”“什么方案?”唐秋离问道,赵玉和回答到:“旅长们建议,将伤员就地安置,留下少部分兵力保护,等待战役结束之后,再接回去,其余的部队继续执行穿插任务,这样一来,可以提高速度,不至于时间紧迫。”
说完,赵玉和又补充道:“这个办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部队带着大批伤员,行动不便,为了避免与英印军遭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穿插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可以这么做。”
赵玉和说完,抬头的时候,却看见师长唐秋离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的难看。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步步诱敌
赵玉和大惑不解,自己的话,怎么会让师长的脸色,这么难看?难道自己说错了吗?
唐秋离平静一下自己激荡的心情,他知道,无论是负责穿插的三个旅长,还是参谋长赵玉和,所提出的建议,是基于战役计划顺利实施的现实考虑,这没有什么错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但是,这却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看小说就到。)
唐秋离沉默了一下,脸色缓和下来,对赵玉和说道:“玉和,我十六岁在东北,拉起第一支队伍,也就是**师的前身血手团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传统,绝不放弃每一个战士,所以,很多部队的老骨干,和我一起从东北打到了中南半岛,他们经过无数次的战火考验,成了这支部队的中间力量。”
“将非战斗减员的战士,就地安置,看似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你想过没有,穿插部队和英印军交叉而过,成犬牙交错之势,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遇到英印军的搜索部队,万一遭遇怎么办?还有,一些地方部落武装,是否对他们的生命构成威胁,缺医少药,让他们如何能等到战役结束?”
赵玉和低下头,师长说的这些,他的确没有想过,他的想法,和那三个旅长一样,都是围绕着,如何能顺利的完成穿插任务来考虑的,师长的这些假设,也许会真的出现,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吗?部队总不能带着大批伤员,隐蔽行军,这本身就是在拖累部队的行军速度。
唐秋离语气温和的说道:“从缅北战役的整体部署而言,三个旅的穿插任务,是以隐蔽行军,不被英印军发现为主。穿插速度过快,提前占领西多,亚历山大发现自己的后路被切断,他还会继续攻击马高吗?肯定不会的。”
“没有一个将军。发现自己的后路被切断,还有不顾一切的攻击所谓的预定目标,除非是这个目标能决定战局胜败,一旦亚历山大的中路军回撤印度,那穿插的三个旅,将要承受没有任何损失、急于回撤的二十几万英印军的猛烈攻击,到时候。他们的压力会有多大?”
“我在发布穿插命令的时候,就对他们说过,以隐蔽行军为主,到达西多附近的时候,潜伏待机,但他们理解成尽快拿下西多,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是要不得的。所以,夺取西多的战斗,必须是在马高伏击战打响之后。英印军有回撤迹象之前,其中的尺度,作为一线将领,应该很好的把握。”
看着赵玉和羞愧难当的神色,唐秋离不忍心再责备他,接着说道:“命令穿插的苏鲁机动兵团第十、十一、十二旅,务必带着伤员赶至西多附近,一个都不能丢下,另外,我会命令楚天的特战支队。进入胡康河谷地区,担负夺取西多的任务。”
赵玉和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虽然师长没有责备他,但在他的内心里,还是涌起一种异样的情怀。都说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师长的命令,看似违背了这个惯例,但是,所作的决定,是基于战役全局的考虑,最大可能的爱护战士们的生命,在这一点上,自己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唐秋离看着自己的年轻的参谋长,继续说道:“玉和,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拟一道命令,航空兵乐一琴部,师辎重处宋文海处长,师属野战医院,在我穿插部队夺取西多之后,将阻击部队所需的重装备和弹药、物资,构筑工事所需材料等,及时空运到西多,此外,野战医院要在西多组建完善的野战救护系统,也是由南方飞行集团负责空运。”
赵玉和记录完命令,敬个军礼,说道:“师长,我去传达命令了,您还有什么训示?”
唐秋离点点头,说道:“去吧,空运物资到西多,和野战医院的事情,现在就要着手办理,告诉辎重处,部队所需多准备一些,堵口子的部队,打的是消耗战,我可不想我的战士,拿着打光子弹的冲锋枪,去和英印军士兵拼刺刀!”
四月二十八日上午,胡康河谷新多,直属兵团第九旅旅长肖金山少将,拿着望远镜,站在一处高地上,聚精会神的看着英印军即将到来的方向,炮弹箱子垒成的桌子上,电话铃声急促的想起来,他抓起电话,没等对方说上几句,就皱起眉头。(看小说就到。)
“一团长,师指挥部的命令,你没听清楚是怎么的?你的一营,在道路两侧埋了那么多的**,能把半座山头儿掀翻到道路上,你让英国佬和印度兵还咋走,光是清理道路,没有个十天八天的,根本无法通过,对,减量,十分之一以下,意思一下就行了,没指望你们团把这些王八蛋堵住。”
“对了,你的四个营梯次配置,依次阻击,每个营只允许打十五分钟,然后就撤下来,哪儿那么多的废话,执行命令,还有,把你们的团属炮兵营,给我撤到后方去,拿什么打?亏你问得出这样的问题,你的兵手里的家伙,是烧火棍吗?”
放下电话,肖金山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师长是怎么想的,一个主力野战旅,硬是要装出一副熊样子,火炮不让用、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不让用,我老肖难不成用拳头打英国佬和印度兵一顿?打一下就走,这不成了一触即溃吗?”
一旁的作战参谋请示到,“旅长,重炮团王团长来电话请示,是否马上设置炮兵阵地?重炮团的观察哨,已经到了前沿,开始测定坐标。”
肖金山满不是心思的说道:“什么炮兵阵地,你告诉他,胡康河谷这一段儿,没他炮兵什么事儿,老实在后面眯着!把人都给我撤回去!”年轻的参谋一吐舌头,赶紧打电话通知重炮团,就别忙活了,旅长说了,没你们炮兵什么事儿!
在高地上转悠了几圈儿,肖金山心里憋屈,拿起步谈机,“我是肖金山,我说老方啊,这仗难打啊,后撤十公里就是新多,要不,咱俩联手,在新多和这帮王八蛋狠狠干一场?然后再撤?”
步谈机那端,第十旅旅长方远山少将一咧嘴,说道:“我说老肖,你没发烧吧?师长的命令是咋说的,连炮兵都不让用,咱俩拿什么和二十多万英印军干一场?要是吓跑了英国佬和印度兵,你等着师长收拾你吧,撤职是轻的,你就老老实实的按照师长的命令执行吧!”
肖金山叹口气,说道:“这仗打得,憋屈,就英印军的行军队形,我的重炮团一个齐射,就能干掉他几千人,现在倒好,弄得让人家撵着屁股追,这叫什么事儿啊!对了,咱俩后撤的步调可要一致啊,别你先撤了,让英国佬从后面包了我的饺子!”
方远山气的一张嘴,大声吼道:“老肖,你说什么呢?就凭你这话,跟你没完!”
肖金山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过了,紧忙说道:“得得老方,别往心里去,这不是心里憋屈吗!跟老战友发发牢骚,你老方也不是那样的人啊!”说完,也不等方远山说话,就扔下步谈机。
四个小时之后,临近中午的时候,距离新多五十余公里处,忽然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枪声,肖金山精神一振,暗自琢磨到:“一团第一营,与英国佬和印度兵干起来了,他妈的,等了这帮王八蛋一夜带一上午,总算露头了!”
七八分钟之后,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来,肖金山抓起电话,是一团长打来的,听声音,有些气急败坏,“旅长,英国佬出动了坦克,这帮龟孙子们学聪明了,交手不到五分钟,就出动了坦克,我损失了几十号人,已经组织火箭筒分队上去,非得干掉英国佬的坦克不可!”
肖金山大吼道:“你是榆木疙瘩脑袋啊?绝对不允许使用火箭筒,英国佬出动了坦克,你马上撤下来啊,等着挨打是咋的?”
一团长争辩道:“不是您命令我们打十五分钟吗,这才刚刚打了七八分钟,一梭子子弹还没打完呢,”肖金山气的一擂炮弹箱子,吼道:“马上撤!撤到四营后面去,没见过你这么死心眼儿的,想打仗都想疯了是吧?”
四十多分钟之后,一团一营的战士,呼呼啦啦的撤下来,肖金山在高地上看着,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溃败,那个狼狈呦,看得他直咬牙,枪声沉默了一会儿,随即又爆发起来,一团二营又与英印军交上火了,肖金山对参谋命令道:“传达我的命令,各营阻击时间缩短为十分钟,在英军出动坦克之时,立即撤离原有阵地。”
一团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一见到肖金山的面儿,就大声嚷嚷道:“旅长,这打的是什么仗啊?我丢了几十号兄弟,手里有家伙,愣是不让用,就让英国佬和印度兵占便宜,我想不通!”
肖金山冷冷的看了一团长一眼,说道:“嚷嚷什么?想不通,到后面去想去,你们一团的阻击任务,交给其他的几个团!”
一团长还要分辨,前面的枪声又稀落下来,肖金山拿起望远镜,观察情况,把满肚子委屈的一团长晾在那。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德国元首的来电
前面的枪声,响了不到十分钟,又稀疏下来,紧接着,枪声响一阵停一阵,听得肖金山心里跟猫抓似的,直吧嗒嘴儿,一回头,看见一团长还在那戳着,气儿不打一处来,瞪着部下说道:“还不走?等我管饭那?”一团长蔫头耷拉脑,一肚子不服气的走了。
这样的阻击,绝对是一触即溃的打法,不过,从一团二营开始,部队倒是没再吃英军坦克的亏,还占了点儿小便宜,匆忙埋设的**和地雷,还炸翻了几辆英军的坦克,在英印军一线指挥官看来,中**队也太不禁打了。
几发坦克炮弹,就打跑了近千人,抵抗是极其微弱的,前线的情况,迅速报告到亚历山大那里,他显得很是镇定自若,只是命令道:“追击,不停顿的追击,粉碎一切敢于阻击我大英帝**队的中国士兵,今天傍晚之前,必须占领新多!”
亚历山大的命令,化为英印军士兵更加的勇猛行动,心里对中**队的轻视,上升到蔑视的程度,一天前,被乐一琴的轰炸机编队,炸得心惊胆战、人心惶惶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历史,英印军部队的士气,空前高涨起来。
一团的几个营,相继撤下来,肖金山知道,自己也该走了,拿起步谈机,“老方吗,我是肖金山,他妈的,一路溃败,我都能听见英国佬坦克的动静了,对,马上就得走,要不,等着当俘虏啊?你也该挪挪窝了吧?在新多顶一下,我也是这样想的,咱俩同时请示师长吧,不打一下,这口窝囊气憋在心里,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步谈机那端,方远山诡诈的一笑。就跟亲眼看见肖金山的脸色似的,慢条斯理而又非常认真的说道:“我看可以,不过老肖,演戏要逼真。用不了、带不走的破烂儿,多扔下点儿,像溃逃的样子吗!在这方面,你老肖是行家啊,会打败仗,有经验吗!”
说完,不等肖金山说话。关掉步谈机,开心的大笑起来,对身边的参谋们说道:“总算出了一口气,我估计,肖金山这会儿正在跳脚骂街呢!收拾东西,咱们撤!到新多等这帮王八蛋!”
肖金山看着步谈机,“喂喂!”了几声,对方一点儿回音都没有。关机了?一口气堵在胸口,就在这时,一个撤下来的营长。浑身尘土的跑过来,说道:“旅长,抓紧撤吧,英国佬的坦克已经上来了,距离我们不到五公里,前面已经没有部队了,我们营是最后一批!”
营长的话,更让肖金山火冒三丈,心里的火苗子一窜一窜的,怎么说话呢?“怎么着?害怕我当俘虏咋的?老子还没那么蠢。”可营长报告的是实际情况,也是出于好心,总不好对人家发火,大骂一顿吧,这口气都堵在心里。
一转脸儿,看见参谋和警卫们。正在他身边,众星捧月似的,不错眼珠儿的看着他,等着他的命令,当时就火了儿,大吼道:“直眉楞眼的看什么呢?我脸上长花儿了是咋的?收拾东西撤,老子给英国佬到地方还不成吗?”
前线的战报,雪片似的汇集到亚历山大那里,部队进展顺利,虽然战斗不断,可激烈程度,不值得一提,中**队的士兵,一触即溃,各部队的报告,几乎是一样的,“阻击的中**队,明显缺乏重武器、缺乏训练,在我们的坦克部队面前,所有的抵抗,都不超过十分钟。”
有的一线部队指挥官,为了表功,还将缴获的战利品,精心的挑选几样儿,送到司令官面前,亚历山大饶有兴致的看着老掉牙的步枪,破烂的军靴和军装,脸色愈发的祥和起来,无数次的小规模战斗,都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一路阻击自己的,是唐秋离的地方部队,而且,是二流甚至是三流的部队。
这样毫无战斗力的部队、如此不堪的装备,而且,糟糕或者说是低能的指挥,怎么能够抵挡自己二十几万装备精良部队的连续攻击,他们逃跑是明智的选择,否则,在自己的坦克和重炮面前,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单方面屠杀。
通过这些战斗,亚历山大有理由看不起唐秋离任命的这些军队指挥官,如果是将军本人指挥这次阻击战,就胡康河谷的地形条件而言,十几吨**,就可以使自己的部队,一周时间,无法前进半步,或者,选择几处利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的地点,集中兵力,组织起大规模的阻击战。
每个地点,都能阻挡自己部队三到四天的时间,自己的部队,也不会这样顺利的推进,在胡康河谷,这样的阻击地点,不难找到,比比皆是,而**师地方部队指挥官,采取的层层阻击的战术,对于拥有强大火力的大英帝**队来说,无异于自讨苦吃。
几百人的阻击阵地,能够阻挡多长时间,甚至连阻击都算不上,战斗的结果,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十分钟而已,战术决定战斗的结果,而唐秋离这些拿不上台面儿的三流部队,是不断给自己的士兵,增加士气和勇气的燃料,遗憾的是,没有抓到一个战俘。
否则,很重视绅士风度的司令官阁下,不介意亲自审问战俘,并有兴趣儿写一封亲笔信,带给那个愚蠢的指挥官,指出他的错误,让他知道,什么是大英帝国将军的才能和风采,什么是战争的指挥艺术,掌握战场的节奏,是指挥艺术的具体体现,无疑,在亚历山大将军看来,自己已经掌握了战场的节奏,这种感觉很美妙,更令人陶醉。
马高,**师缅北战役指挥部,师长唐秋离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一封,来自欧洲的电报,这封电报,他已经期盼了很久,德国元首希特勒,终于在遥远的欧洲,向唐秋离伸出了手。
电报的内容,一如既往的客气,还带有一丝的炫耀和苦恼,“我的老朋友,柏林一别,已经有几年没有见面了,我时常回想起,我们在帝国大厦我的办公室里,把酒长谈,纵论天下大事时候的情形,目前,伟大的德**队,已经占领了欧洲大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老朋友,为我祝贺吧!”
“德**队,在欧洲的征战,已经接近了尾声,只有英国人占据的岛屿,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那真是个让我伤脑筋的地方,德国空军,投入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力量,对英伦三岛重要目标和城市,进行不间断的轰炸,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英国人屈服的迹象。”
“德国的陆军部队,有一多半儿以上的兵力,都集结在英吉利海峡,准备大举渡海远征英国人的土地,但结果却不能够令我满意,英国人的抵抗意志,要超出我的想象,那个战争狂人、地道的酒鬼加烟鬼、善于蛊惑人心的骗子丘吉尔,利用花言巧语,给英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增加了德**队的巨大困难。”
“在美国人的大力支持下,对英国的战争,久拖不决,牵扯了德国的大部分精力,我已经失去了耐心,把目光投向了东方,那里,有德意志帝国不共戴天的仇人,大猩猩一样丑陋的俄国人,等着伟大的德**队去消灭,对此,我想听听老朋友的意见,急切盼望您来柏林,我们当面长谈。”
在电报的最后,希特勒对东南亚发生的战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老朋友,你的军队,目前正在亚洲的南部,与英国人交战,我十分的不了解,英国人在本土,已经是在苦苦支撑,又有什么能力在亚洲,发起一场战争,也许,只有丘吉尔这个战争疯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对此,我不能不深思,难道,英国人的战争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有在不同的地点,同时打两场战争的能力,种种疑惑,都要在见面的时候谈,德国的慕尼黑啤酒,黑森州的香肠和烤鱼,等着我的老朋友来品尝,尽快成行吧,你的老朋友阿道夫?希特勒亲笔。”
唐秋离一边看电报,一边摇头叹息,他对希特勒简直是太崇拜了,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