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757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757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下如何?几个英国人的一致反应就是两个字“无耻!”简直是无耻之极,这那是在谈交换战俘的问题,唐秋离活脱脱的是个人贩子,明码标价,且不说大英帝国能否拿得出这天价的黄金,单是这种做法,就会遭到世人的唾弃。

    外交大臣查理?布朗再好的涵养,再回伪装自己,也无法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个无耻的提议,至于总参谋长勃兰特斯上将,首相府秘书长乔治?费尔南斯,帕杰瓦萨利总督三个人,脸色铁青。早就气炸了肺,恨不得掐死唐秋离,可看着他身边那个彪形大汉,冷森森的眼神儿。只能把满腔的怒火,憋在心里。

    查理?布朗徐徐的呼出一口心中的闷气,说道:“唐将军,恕我直言,这是我自为大英帝国服务以来,听到的最荒谬、最不可思议的想法,我们都是文明人。您这样的做法,与中世纪的贩奴有何区别?”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建议,对于您对于我们大英帝国的战俘来说,都是极大的侮辱,我国政府,也不会为此做出任何经济上的复出,因为在根本就有在公然践踏国际公约!”

    唐秋离一点儿恼火的意思都没有,依然笑眯眯的说道:“你们英国人当然可以拒绝。以这样的方式,换取你们十几万同胞的人身自由,我也不勉强你们接受。”

    “但是。如果我将你们的决定,在所有的战俘营里,公布于众,就说,大英帝国政府,舍不得一些金钱,来换取你们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们已经被你们的祖国抛弃了,效果会如何呢?你们想过没有?”

    四个英国人包括他们的随处都目瞪口呆。无耻,这是**裸的威胁,自己这是在与什么人打交道啊?魔鬼、流氓、无赖、敲诈犯的混合体?

    唐秋离却没有看一崩溃的英国人,继续说道:“如果再有若干名有影响力的战俘,比如。亚历山大将军、亚当斯将军等等,基于对祖国极度的失望,发表一些不恰当或者是过激的言论,我再将其公之于众,世界各国的报纸和电台,都会感兴趣的!”

    “再严重一点儿说,被祖国所抛弃的战俘们的言论,上了报纸和电台,传回到国内,他们的亲人,绝对不会无动于衷的,对于已经风雨飘摇、面临德国人巨大军事压力的大英帝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孰轻孰重,我想,几位会加以考虑的,而不是一口回绝了这个最佳的办法!”

    几个英国人终于崩溃了,脸如死灰,眼神儿发散,几乎要暴走,这个卑鄙的中国人,绝对会这样干的!他不是在开玩笑。

    国内的形式,他们比普通的英国人更清楚,糟糕到了什么程度,所有的民心和士气,都依靠着丘吉尔首相的三寸不烂之舌,聚拢在一起,才能在德国人巨大的压力之下,挺到了现在,如果唐秋离真的那样做了,就会成为压垮大英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帝国崩溃的日子,不远了!

    发怒不顶用,暴走解决不了问题,义正词严更是没有效果,置之不理那是自己引爆炸弹,英国人连苦的心都有,查理?布朗唯一还算没有方寸大乱的人,可脑门儿上细密的汗珠儿,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如果代表团负气而走,固然可以保存大英帝国的面子,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唐秋离更不会软禁代表团,可这样做的后果,绝对是可怕的,那些战俘的亲人们,会对政府极端的失望,接下来,不用德国人再打了,大英帝国自己就会从内部崩溃。

    查理?布朗有心强硬一把,可他不敢也不能,只有低三下四的委曲求全,以哀求的语气说道:“唐将军,您是世界上有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我们大英帝国面前的现状,你也会了解,为了抵抗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我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黄金!”

    “我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你释放全部战俘,我国政府,会承认这笔用来赎买战俘的黄金,然后,两国签署一个协议,分期、分批付够,期限暂定为二十年,唐将军,这是我所能答应的最后底线,希望您能加以考虑,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还有得到我国政府的批准!”

    唐秋离一脸的同情,频频点头,这让已经思维混乱的英国人,看到了一丝希望,心里不禁想到:“也许是查理?布朗的话,打动了这个魔鬼一样的中国人,他有了恻隐之心,先放了战俘再说?”

    唐秋离似乎很感动的说道:“不听查理?布朗先生的实话,我还真不知道,几百年底蕴的大英帝国,如今穷困潦倒到了如此的程度,我要是在乘人之危、逼人所难,那就太过分了,其实,没有黄金,也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当然,这只是个建议,你们英国人可以选择拒绝!”

    查理?布朗都不相信唐秋离的话了,这个恶魔一般的中国人,他的阴险的眼神,他的每一个办法和建议,都是巨大的陷阱和圈套,从和他打交道以来,大英帝国就没有占过便宜,净吃亏了。

    不过,查理?布朗还是想听听,唐秋离究竟还有什么阴谋,会阴险无耻到什么程度?他的嘴里,笑眯眯说出的话,经过那位年轻少将的翻译之后,就会变成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捅得大英帝国的躯体上,鲜血淋漓,遍体鳞伤。

    看着一脸紧张和戒备神色的英国人,唐秋离摆手示意,参谋处处长葛振壮上校,递过来一个文件袋,唐秋离优雅的打开,抽出几页文件,轻轻的推到查理?布朗面前,说道:“这些,我们要十年的开采权,用以抵顶赎买贵国战俘的黄金!”

    查理?布朗翻开文件,上面是一连串的地名,“阿卡拉油田、印多尔油田,斯蒂沃尔蒙煤矿、包那加尔煤矿,森格姆内尔铁矿,席格拉斯夫亚铜矿,巴伦布尔金矿、班加西罗布希尔金矿,迪鲁帕提沃尔银矿,一共是九个地名,用英文打印的清清楚楚。”

    查理?布朗知道,这些都是一些矿山和油田,但规模和开采量是多少,能为大英帝国提供多少资源,他不清楚,便将这份文件,递给了地头蛇驻印度总督帕杰瓦萨利,并且,用征询的目光,看着他。

    帕杰瓦萨利总督总督快速的浏览一遍,本来就惨白的脸色,忽然如同死灰一般难看,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儿,瞬间冒出一层,眼中是绝望的目光。

    看着老神在在的唐秋离,吃力的说道:“唐将军,我对于您的贪婪,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些矿山和油田,每年所产生的利润,高达几千万英镑,您要十年的开采权,我没有听错吧?”

    帕杰瓦萨利总督这一嚷嚷,外交大臣查理?布朗、总参谋长勃兰特斯上将,首相府秘书长乔治?费尔南斯三个人,几乎昏厥过去,唐秋离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了,而是一口将大英帝国在印度大陆的经济利益吞下,十年的开采权,意味着,几亿英镑的财富,落入这个魔鬼一般的中国人的腰包里。

    没等英国人歇斯底里的耍无赖,唐秋离抢先说道:“几位先生,不必激动,我有言在先,你们可以选择拒绝,当然,我的本意,还是希望战俘问题,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如果贵国政府能拿出这一笔资金,我方就不会有这个开采权的要求了。”

    “实际上,这非常麻烦,为此,我还要投入大批的前期资金,注入到矿山和油田,更换设备等,哪有现货交易那么简洁,考虑到贵国目前的经济条件,我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提出这个建议,仅供参考,我再强调一次,你们可以选择拒绝!”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飘天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战俘问题下

    唐秋离一脸人畜无害的说完这番话,轻轻的呷了一口茶水,若无其事的半闭着眼睛,静等英国人的答复。

    几个英国人,包括一贯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事务的外交大臣查理?布朗,都眼睛喷火,恨不得当场掐死这个中国人。

    印度殖民地的矿产资源,每年为大英帝国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支持,能在德国人重压之下,支撑到今天,除了美国人的援助之外,来自海外殖民地的财富,也是英国人得以伤而不倒的重要原因,否则,以英伦三岛的弹丸之地,大英帝国何以能曾经称霸天下?

    现在,这个中国人轻轻的拿出几页纸,就将印度上,几乎是所有主要资源的收益,据为己有,这对于本来就失血过多的大英帝国来说,是致命的伤害,不敢想象,后果是什么?

    当然可以拒绝,唐秋离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只是权宜之计,可加上前面的威胁,拒绝的后果,不仅仅是这些矿产资源失去的问题,涉及到国内的民心和士气。

    查理?布朗艰难的咽一口唾液,嗓子眼儿似乎有一股火再烧,他是四个谈判代表之中,唯一还能有些清醒思维的人,但却再难保持所谓的风度,已经即将崩溃。

    “唐将军,这事关到我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几个,无法做主,必须请示我国政府,还希望您能给我们有些时间,等到我国政府有了明确的态度之后,才能正式答复您!”

    唐秋离宽宏大量的说道:“当然可以,毕竟涉及到的事情,关系重大,这样,明天,也就是五月二十八日上午,还是这个时间。我等待贵国的答复,还请几位,给丘吉尔首相带去几句话,别为难、别勉强。如果首相阁下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唐某愿意洗耳恭听,我们毕竟是盟军吗!”

    几个英国人,现在,最害怕的事情,是唐秋离嘴里说出的话,还他妈的盟军。中国人不是喜欢为朋友两肋插刀吗?你这个魔鬼一样的中国人倒好,是插刀子了,可你是往大英帝国的身上插刀子,几个英国人,连表示气愤眼神的心情和力气都没有,连招呼都不打,转身离去。

    英国人没有看到,目送他们离去的唐秋离。眯着眼睛,老狐狸一般的笑了,笑容里。说不出的轻蔑和得意。

    参谋长赵玉和,使劲儿晃晃脑袋,刚才发生的一幕,就跟做梦似的,师长突然拿出的文件,他都不知道具体的内容,连番出手,先是肢解印度大陆,再是掠夺英国人控制区域内的矿产资源,一刀比一刀下手狠。刀刀见骨,赵玉和都为英国人难过。

    他稳定一下震惊的情绪,看着貌甚得意的唐秋离,说道:“师长,您这一手儿,连我都不知道。这毕竟涉及到英国人的经济命脉,他们能答应吗?”

    唐秋离舒展一下身体,放松的说道:“玉和,还是那句话,形式比人强,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已经彻底失去了与我们叫板的本钱,不趁机狠狠的砍上几刀,岂不是浪费了机会!”

    “英国人会答应的,丘吉尔不是傻瓜,他应该很清楚,万一我拿英国战俘做文章,对于现在处境困难,岌岌可危的英国本土来说,意味着什么?民心和士气,而这,正是丘吉尔为了抵抗德国人,所最需要的,不怕他不答应。”

    “玉和,英国人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海外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就是支撑英国不倒的重要原因,与其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中南半岛在我们的控制下,现在,印度大陆的一半儿,落入我们的手里,另一半的自然资源,大部分必须拿到手。”

    “断了英国人的海外收益,光靠美国人输血,能支撑多久,而且,美国人为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利益,不让德国人独霸欧洲,在英国失去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必然会加大援助的力度,从这方面来说,英国战场,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也会拖累美国人。”

    “我们得到了现实的利益,英国人奄奄一息,美国人拼命的付出,无法顾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欧洲之战,一两年之内,无法结束,如此一箭三雕,岂不是更好吗?”

    赵玉和只有叹为观止,就简单的一个战俘问题,在师长的脑子里,能弄出这么多的手段,除了佩服,还有深深的敬畏,他发现,自己有些跟不上师长的思维了。

    五月二十七日下午,英国伦敦,刚刚解除了防空警报,伦敦的街头,还是一片狼藉,首相丘吉尔的地下办公室,丘吉尔看着来自印度的电报,脸色木然。

    几个秘书和助理,还有几名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都大气儿不敢出,静静的看着日渐憔悴的首相阁下,虽然不知道,刚才秘书送进来的电报,内容是什么,可首相脸上,一闪即没的痛苦,还是被这些人捕捉到了。

    中国人唐秋离,在南亚次大陆上的一连串重拳,已经使丘吉尔感觉不出痛苦来,他是个老练的政客,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关键节点,民心和士气,是英国能支撑到今天的重要原因,如果拒绝唐秋离的无耻要求,后果什么,丘吉尔不谁都清楚。

    几十万战俘,其中,还有几名重量级的将军,如果唐秋离刻意做文章,这件事儿想不闹大都不行,大英帝国的优秀子弟,在海外为帝国的利益浴血奋战而不幸被俘,政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拒绝让他们回归祖国,国内的民众,寒心之余,他自己这个首相,也会成为千夫所指!

    民心也会因此而分崩离析,大英帝国轰然倒塌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丘吉尔承担不起国破家亡的后果,正如唐秋离所预料的那样,丘吉尔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

    他不得不答应,唐秋离这种**裸的敲诈行为,而且,还不敢再世界面前,公布唐秋离的所作所为,那样的话,丢脸的只有英国人,对民众的心理打击,也是极为严重的。

    打掉牙,和着血往肚里咽,应该就是此时丘吉尔内心感觉的真实写照,他甚至想到,“那个魔鬼一样的中国人,比在自己家门口大打出手的疯子德国人希特勒更可恨,德国人谁明火执仗,中国人唐秋离是乘人之危。”

    丘吉尔恨恨的在给谈判代表团的回电上,写下这样几行字,“答应那个卑鄙无耻的中国人的所有要求,尽快结束印度大陆上的战争,接收战俘之后,马上重新编组武装,二分之一的英国籍士兵,开回国内,其余的,留下印度,组建新的作战部队,还有,将亚历山大押送回伦敦,驻印军司令官,由亚当斯担任。”

    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与中国人唐秋离的战争,彻底失败了,败得很惨,丢掉了中南半岛,丢掉了印度大陆的一半儿土地,还有让出自然资源,而这一切,都要对国内的民众,有个交代。

    亚历山大不可避免的,将要成为替罪羊,也只要这个悲剧性的人物,才够分量,他的脑袋,是丘吉尔平息国内舆论的工具。

    在亚历山大先是丢了中南半岛,后是兵败缅北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丘吉尔对亚历山大恨之入骨,认为是这个昏聩无能的指挥官,将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所有本钱,输得干干净净。

    只不过,丘吉尔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命令亚历山大指挥几十万部队,进攻缅北,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丘吉尔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百年前,吃亏了,还不幡然悔悟,这就是他固执性格的特点。

    有了首相阁下的授权,英国谈判代表团在第二天,准时来到了阿里格尔,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就在那间让英国人欲哭无泪的谈判室里,外交大臣查理?布朗代表英国政府,在一系列文件上签字,《中英阿里格尔条约》正式生效,条约的具体执行,双方各成立一个专门小组来解决。

    当然,唐秋离也没有食言,而且,表现的还很大度,就在签字结束之后,他给垂头丧气、神情木然的英国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唐秋离放下笔,对查理?布朗说道:“查理?布朗先生,我向你通报一个消息,就在刚才,我的部下,已经释放了在斯里兰卡岛战役中,俘虏的一万余名贵国士兵,怎么样,安排人手去接收吧!”

    查理?布朗想习惯性的说一声感谢,可这两个字,就堵在他的喉咙里,怎么也无法说出来,感谢什么?感谢这个魔鬼一般的中国人,大度还是遵守诺言,亦或是为了表现中国人所谓的某种品德?

    唐秋离的大度表现,如同阴霾天空之中,突现的一缕阳光,但薄弱得无法使查理?布朗和总参谋长勃兰特斯上将,首相府秘书长乔治?费尔南斯,帕杰瓦萨利总督四个人,感到丝毫的温暖。

    而且,这缕阳光的代价之大,大得让大英帝国无法承受之重,让具体经办此事的他们心碎。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飘天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英国人主动挑起的,与唐秋离的**师之间的战争,持续了近一个月之久,以起于缅北而终于印度大陆,中英双方签署了《中英阿里格尔条约》为止。

    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之中,在取得辉煌胜利、对方完败的前提下,签署的条约,纵观中国近代史,所有的条约,都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无不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主要内容,西方列强,也乐得在中国人身上割肉。

    而《中英阿里格尔条约》的签署,一经公布,横空出世,如同一道冷厉的闪电,划破夜空,晃的世界各国列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尤其是条约的另一方,是百年的日不落帝国,想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都不行。

    最先反应的是美国人,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为此召开了专门的会议,坐在轮椅上纵横捭阖的罗斯福,脸上失去了惯常自信的笑容。

    他对参加会议的美**政大员们,所说的第一句话,就举座震惊,“各位先生和将军们,阿里格尔条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东方,崛起了一个甚至比日本人还要可怕的对手!他的恐怕之处在于,我们已经没有能力遏制中国人唐秋离的崛起,英国人的衰败,何尝不是我们美国未来的写照!”

    军政大员们都秫然而惊,为总统阁下的话,表情不一,罗斯福危言耸听也罢,居安思危也好,都反应出了此时他的心情,即为英国人不争气的惨败而惋惜,也为唐秋离在印度大陆,得到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利益,而暗自嫉恨和眼红,更为美国在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地区的长远利益,有了潜在的威胁而担忧。

    不过。至少在目前,美国政府的战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