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你的悟性任何。
斯大林说道:“好了,既然确定了行动方向和方式,那我们就要毫不犹豫的去做,这次行动,由彼得罗希洛夫同志的总参谋部负责,外高加索军区的部队具体执行,情报总局负责整体的情报工作,贝斯索夫斯基同志,你担任彼得罗希洛夫同志助手,我给你们八个月的时间,完成我们的计划。”
斯大林给彼得罗希洛夫元帅留了充分的余地,如果对手不是**师的部队,苏联红军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全部占领外蒙古地区,可面对**师的部队,即使是二流的部队也不行,斯大林必须做最坏的打算,而且,这个时间,还是在没有唐秋离的主力部队,增援外蒙古地区的条件下。
彼得罗希洛夫和贝斯索夫斯基两人,红光满面,“唰”的起立,大声说道:“请斯大林同志放心,我们一定圆满的完成任务!”
莫洛托夫微笑着看着这一切,没有再说一句话,足够了,按照自己的建议去执行,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最失落的,莫过于贝利亚,整个会议期间,除了小丑一般的丢脸之外,一无所获,还见嫉与斯大林同志,可谓是得不偿失。
所有人都走了,偌大的办公室里,显得空荡荡的,斯大林熄灭了所有明亮的灯光,只留下一盏台灯,将自己埋在宽大的椅子上,重新装上烟斗,狠吸一口,淡蓝色的烟雾,笼罩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对于这次明显属于冒险的军事行动,从内心来说,斯大林自己没有什么把握,因为自己的对手,是那个不一样的中国人唐秋离,那个在外蒙古地区,将几十万苏联红军彻底击败并赶出外蒙古草原的唐秋离,自己在这里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外蒙古地区上空,已进看见战争的阴云,那个中国人在干什么,斯大林无从推断。
那个中国人在想什么,斯大林更是无从得知,无法判断对手的思路,让斯大林的情绪,低落起来,并从心底里,对这场与唐秋离交锋的战争,没有什么底气。
九月十五日下午十五时许,又一批运输机,降落在外蒙古库伦机场,**师调查处处长沈俊、情报处处长于得水,带领两个部门最精干的特工人员,乘坐运输机,赶到了库伦。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苏军的合围意
于得水和沈俊两个人,接到师长唐秋离的命令之后,立马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因为在此之前,于得水和沈俊,两人各自接到下属部门的报告之后,与外蒙古地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兼边防军司令官孙振邦,就有关情况,交换过意见,以两个人多年从事情报和反间谍工作经验,凭着本能的直觉,应该将那个“外**立同盟”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否则,必成后患。
但是,当时孙振邦的意见,是坚持由外蒙古军政委员会自己处理,不必惊动过多人,尤其是师长唐秋离,两个人也就没再坚持,多年的老伙计,也相信孙振邦的能力,结果,事情被不幸而言中了。
看着师长颇有些严厉的电报,两个人面面相觑,心情颇为沉重,若说是失职,也不为过,如果两人当初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外蒙古地区发生的情况,报告给师长,也不会有今天这样一触即发的危险局面,那个“外**立同盟”根本成不了气候。
因此,运输机降落在库伦机场之后,于得水和沈俊,来不及品味外蒙古秋日的气候,安排好各自的部属之后,急急忙忙乘车赶往库伦城内,去面见师长唐秋离,在路上,两个人商量过了,主动向师长做检讨,有负荆请罪的意味儿。
到了外蒙古边防军总部,见到师长唐秋离之后,两个人并没有从师长的脸上,看出丝毫的紧张和不安来。
没等两个人开口,唐秋离先打招呼,说道:“不错吗,挺准时的,这次调你们两员大将过来。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吧,说说,带了多少人?”
年纪较大的于得水,先汇报到:“师长,这次我来外蒙古,将情报处本部没有任务在身的各部门人员,都带来了,共计四百三十八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沈俊接着汇报到:“我们调查处的人员,是以特别行动科和保卫科两部门人员为主。加上其他部门抽调的人员,共计六百七十五人,都是精兵强将,随时等候师长的命令!”
唐秋离点点头,说道:“不错。能够意识到外蒙古地区现在的危险局势,调集这么多的人手。不会影响其他地区的工作吧?”
于得水和沈俊。互相对视一眼,于得水回答到:“不会的师长,我们已经安排妥当,我和沈处长,向师长做深刻检讨,作为职能部门。没有做好预先防范工作,是我们的失职,请师长处罚!”
唐秋离摆摆手,制止了要接着说话的沈俊。说道:“两位处长,现在还不是检讨的时候,当前要紧的工作,是你们立即投入到对外**立同盟骨干分子的监控之中,有什么话,留在解决完危机再说,时间紧迫,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你们的部下齐双河、何俊杰在外面等着你们,具体情况,听他们的汇报,有关行动的安排,也由他们转达!”
于得水和沈俊,这才意识到,外蒙古地区的局势,比自己预想的还有严重,师长连招待远道而来的部下,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两人敬礼告辞,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于得水和沈俊刚出去,外蒙古边防军参谋长王俊上校拿着一封电报,急匆匆的进来,报告到:“报告师长,接到驻防于伊尔库茨克的骑兵第二旅佟巴图旅长的紧急电报,今天下午,苏军约有两个师的部队,往伊尔库茨克外围运动,与先前在该处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师的苏军部队会合。”
“苏军已经对伊尔库茨克,形成包围的趋势,佟巴图旅长据此判断,苏军有在伊尔库茨克方向动手的意图,并来电请示,部队的下一步行动!”
唐秋离紧皱眉头,问王俊:“增援佟巴图旅的第三骑兵旅曾仕强部,现在在什么位置?”
王俊回答道:“刚刚渡过色楞格河,距离伊尔库茨克还有十个小时的路程,这是在不考虑骑兵部队中途休息的情况下,如果中途做短暂休息,需要十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唐秋离的心,紧张起来,他没有想到,自己将“外**立同盟”在边防军内部的骨干分子,调到库伦集训,这一釜底抽薪之计,并没有阻止苏联人动手,由此也可以看出来,斯大林对外蒙古动手的决心。
伊尔库茨克,是第一次外蒙古战争时,从苏军手里夺过来,位于贝加尔湖左岸的战略要点,并没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再加上佟巴图的第二骑兵旅,并不善于打城市防御战,也没有什么重武器,城市的地形条件,也不利于防御,三个师的苏军部队,总兵力应该超过四万余人,几乎是佟巴图兵力的两倍以上。
尤其是哪个机械化师,在地势平坦的伊尔库茨克地区,更是骑兵部队的克星,可以这样判断,在兵力和武器装备都占优势的苏军面前,佟巴图旅防守伊尔库茨克,顶不住三天的时间,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即便是曾仕强的第三旅增援上去,也无法与苏军机械化部队对战,还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搭进去两个骑兵旅的仗,绝对不能打,唐秋离问道:“王参谋长,佟巴图旅长是什么意见?还有,苏军对伊尔库茨克的合围,完成没有?”
王俊回答道:“根据佟旅长的电报,苏军正在往伊尔库茨克两翼运动,预计再有六个多小时的时间,即可包围该地,佟旅长的意见是,死守伊尔库茨克,等待援军到来,佟旅长还说,第二旅全体五千余名将士,决心与老毛子拼死一搏,打出咱们**师骑兵部队的威风,即使是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蒙古汉子,在敌人面前,没有退缩的习惯!”
唐秋离没有说话,佟巴图的求战决心,视死如归的精神固然可嘉,也相信,第二骑兵旅的全体将士,能做到这一点,但是,敌众我寡,明知道不可能取胜的战斗,这样的决心,只能使部队遭受惨重的损失。
见唐秋离没有说话,王俊说道:“师长,根据我的判断,苏军没有急于进攻,反而往伊尔库茨克两翼运动,其意图无非如下,将贝加尔湖地区,从我们整个防线上,割裂出去,将我们的守备部队合围之后围歼,因为从苏蒙边境线的态势来看,贝加尔湖地区属于突出部,又便于苏军机械化部队的运动和展开。”
唐秋离悚然一惊,自己到没有看出来这一点,是因为对外蒙古地区的地形不了解,还是乱了方寸,此外,自己对斯大林如此坚决地对外蒙古地区动手的决心,估计不足,从一开始,就落了下风,那个苏联新沙皇,就是个疯子,日本关东军在苏联远东地区虎视眈眈,麻烦还没有解决掉,竟然敢另启战端。
唐秋离承认,自己这次的思维,没有跟上斯大林的脑袋,王俊还在等着师长命令的时候,外蒙古边防军司令官孙振邦少将,又急匆匆的进来,说道:“师长,接到驻守在乌兰乌德的骑兵第五旅旅长李长江的紧急电报,该部骑兵侦察队报告,从苏联的赤塔方向,发现大批的苏军部队,正在逼近乌兰乌德。”
“兵力大约为四个师左右,其中有两个机械化师,老毛子真要动手了,他妈的,忘了几年前的教训了,师长,我带领六个旅的兵力,火速增援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非得好好和老毛子打一仗不可,乌兰乌德有情况,那里也不会消停,只要佟巴图和曾仕强原地坚守两天,我就能赶到!”
唐秋离冷冷的看着义愤填膺的孙振邦,说道:“刚才,王参谋长送来佟巴图的电报,在伊尔库茨克方向,出现三个师的苏军部队,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中间只隔着贝加尔湖南部,机械化或者是骑兵部队行军,用不了八个小时就能到达,却聚集了苏军七个步兵师,超过九万人的兵力。”
“孙振邦,你带着六个骑兵旅,再加上原有的两个旅,不过是四万余人的兵力,还没有装甲部队和重武器,我问你,敌强我弱,装备处于劣势,以骑兵对战机械化部队,这仗怎么打?你是想让战士们去送死吗?原地坚守?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是什么地形条件,有城防工事吗?你让战士们依靠什么坚守?他们是骑兵!”
最后几句话,唐秋离的语气转厉,声音也大起来,他对孙振邦这样的表现,很是不满意,对“外**立同盟”势力,心慈手软,以至于留下如今的隐患,可以揭过不提,毕竟情有可原,为了外蒙古地区的稳定,亦或是对这个组织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或者说,即使是发生暴动,也无法对外蒙古边防军部队,造成根本性的伤害。
可现在是涉及到一场力量悬殊的战役,涉及到一万多名战士的生死存亡问题,孙振邦还是这样欠缺考虑,竟然不分析敌我力量对比,不考虑如何使部队脱离危险,不顾实际情况,而是头脑发热,还要带着部队去增援,去做无谓的牺牲。
身为镇守一方的军政首脑,这样不冷静的表现,是情急之下的欠缺考虑,还是自己对他的能力估计过高,唐秋离暗自问自己。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想打就奉陪
唐秋离厉声质问孙振邦的时候,外蒙古边防军参谋长王俊,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师长对一位兵团级别的少将司令官,这样疾言厉色过,尤其还是自己的直接上司。
王俊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怎样说才好,急得直搓手,而孙振邦听到唐秋离的话之后,如遭雷击,脸色“唰”的一下变得苍白,师长的这些话,可谓是质问自己的内心,有如醍醐灌顶,当听到在乌兰乌德驻守的骑兵第五旅,面临被苏军包围攻击的危险时,自己的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如何去增援。
而且,在自己的内心里认为,既然有师长在库伦坐镇,指挥作战方面,就不需要自己操心,当一员冲锋陷坚的大将就可以了,却没有想到,如今自己的职务不同于以前,假如师长不在库伦,自己的冲动,必定会使更多的战士伤亡,也许,不会冲动,但是,采取的战术,有没有更加全面的考虑?
是否因为救援战友心切,而不顾实际情况,冲动且盲目,孙振邦不知道,一旦真的事到临头的时候,是否会举止失措,但他知道,自己的表现让师长失望了,确切的说,是让师长更加担心。
孙振邦脸色苍白,却没有低下头,对唐秋离说道:“师长,对不起,我让您失望了!”
唐秋离的语气,也放缓,说道:“振邦,让我失望不要紧,关键是不要让外蒙古边防军十几万战士失望,好了,不要再提这个话题,我只希望你能理解,**师的如何一位将领。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没有权力,拿战士们的生命,去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唐秋离对王俊说道:“王参谋长,记录如下命令,第一、驻防于伊尔库茨克的佟巴图之骑兵第二旅,驻防于乌兰乌德的李长江之骑兵第五旅,立即放弃现有防区,迅速撤往库伦方向,记住。此命令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否则,将视为违抗军令!”
“航空兵北方飞行集团外蒙古巡航区指挥官孟庆鹏上校,你部立即出动四个战斗机团,两个轰炸机团。分别掩护骑兵第二旅和第五旅的撤退行动,另余的一个战斗机团。随时增援战况激烈之方向。增援伊尔库茨克的骑兵第三旅曾仕强部,马上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准备接应撤退的部队。”
王俊复述一遍电文之后,急匆匆的出去传达命令,军情紧急。佟巴图旅和李长江旅,早一分钟接到师长的命令,就减少一分危险,如果这两个主力骑兵旅。被苏军吃掉,对于外蒙古边防军部队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唐秋离看了一眼孙振邦,说道:“振邦,现在不是自责和后悔的时候,你立即在库伦周边地区,抽调三个步兵旅的兵力,再加上两个炮兵旅,赶赴色愣格河南岸一线布防,振邦,你要记住,你的任务是阻击苏军尾追佟巴图旅和李长江旅,并不是要求你能击退苏军的进攻,守住战线即可,等待直属兵团部队的到来!”
孙振邦浑身一震,不敢相信的看着唐秋离,忘记了敬礼,也忘记了接受任务,而是喃喃的说道:“师长,你还相信我吗?”
唐秋离勃然变色,大声喝道:“孙振邦,打起精神来,你是军人,我既然给你布置任务,就是相信你的能力,如果你是这种状态,我真不放心把五个旅的部队,交给你指挥!”
孙振邦苍白的脸上,瞬间充满了血色,猛地立正,用力的敬个军礼,哽咽着说道:“外蒙古边防军司令官孙振邦,接受师长的命令,绝不让苏军一兵一卒,渡过色愣格河,如果完不成任务,愿意提头来见!”
说完,利索的转身,大步走了出去,看着孙振邦重新挺起来的腰杆儿,唐秋离微不可闻的叹口气,从内心来说,他对孙振邦的感情极为复杂,既有失望,又希望他能够从这两次的打击之中,恢复过来,并逐渐走向成熟,真正的能担当起镇守一方的军政大员的重任,这一次,命令他领兵出征,何尝不是给他一次机会!
孙振邦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的尽头,唐秋离对随行的通讯参谋说道:“记录命令,航空兵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刘粹刚,马上调两个战斗机团,进驻外蒙古地区,并有你亲自带队和指挥外蒙古地区空战。”
“原定集结于库伦的直属兵团第一旅和第二旅,集结于赛音山达的第四旅和第五旅,集结地改为外蒙古北部地区之蛇愣格河南岸地区,第三旅原定集结于库伦的任务不变。”
“原定集结于伊尔库茨克的第十一旅和第十二旅,原定集结于乌兰乌德的第十旅,更改集结地为色愣格河南岸一线,其他各旅的集结地不变,东指参谋长杨克天,调东指部队两个机械化旅,进入赛音山达地区,随时准备北上库伦,装甲兵指挥官巴特尔,指挥所属的四个坦克旅部队,改变集结地,开赴色愣格河地区待命。”
参谋复述一遍电文之后,急忙出去传达命令,苏军外高加索军区出动七个步兵师,对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地区突然包围,完全打乱了唐秋离原来的部署,直属兵团开往外蒙古地区的原意,是为了震慑“外**立同盟”势力的蠢蠢欲动,为了避免使外蒙古地区,陷入混乱之中。
但是,现在这部分兵力,却不得不用于迎战苏军的进攻,唐秋离也下了狠心,既然斯大林对外蒙古地区不死心,总是想着要抢占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那就摆开阵势,好好的和苏联人再打一仗,这一战,唐秋离要为外蒙古地区,打出至少十年的安宁和稳定,必要时,可以将时刻威胁外蒙古地区的苏联外高加索军区部队,打得全军覆没。
这从唐秋离的部署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决心和狠心,直属兵团七个机械化步兵旅,十余万兵力,四个坦克旅,三个炮兵旅,刘粹刚的北方飞行集团八个战斗机团,四个轰炸机团,都集结于色愣格河一线。
再加上孙振邦指挥的三个步兵旅,两个炮兵旅部队,撤退过来的骑兵佟巴图旅和李长江旅,增援上去的曾仕强旅,亦有五万多兵力,因此,在色愣格河南岸地区,集结了**师近二十万部队,大量的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如果苏联外高加索军区的七个步兵师的部队,继续南犯,那么,在色愣格河一线,迎接苏联人的,就是**师最具战斗力的主力兵团。
按照唐秋离的计划,即使是苏军不敢继续南侵,直属兵团的部队也会打过去,直接荡平贝加尔湖周边的苏军据点,并趁机扩大现有的占领区域。
也就是说,即便是斯大林罢手不想打了,唐秋离也不会放过苏军,既然苏联人主动挑起战火,唐秋离自己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彻底打断苏联人伸向外蒙古地区的爪子,因此,这场战役,唐秋离的意图,是要为外蒙古地区打出平静的局面。
就这场战争的局部背景而言,唐秋离也比斯大林占有优势,在远东的外兴安岭一线,一百多瓦关东军主力部队,死死的咬住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使其无法分身,加入外蒙古战场,在欧洲方向,苏军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