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972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972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蚩。阋材庑匆环菘尚行员ǜ妫酶忝堑鞑榇Φ模环智疾换嵘伲 �

    沈俊高兴的跳起来,立正敬礼,大声说道:“多谢师长,我代表调查处所有人员,感谢师长的厚爱!”

    于得水和沈俊,在唐秋离的住宅,呆了三个多小时才离开,唐秋离亲自两个情报系统首脑,送到门外,外面的风雪,愈发的大了,偌大的雪花崩腾而降,狂风卷着雪片,呼啸着穿行在库伦的大街小巷,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成了风雪的世界,就在这个风雪夜里,独立师师长唐秋离,做出了大开杀戒的决定,大雪过后的库伦,注定要有一场血雨腥风。

    听着远去的汽车声,在漫天飞舞的风雪里,唐秋离伫立了很久,跟在身边的特卫们,谁也不知道,此刻的师长,内心在想些什么,回到屋内的时候,梅雪已经在收拾残羹剩饭,见他进来,美目流转,微微偏着头,探寻的看着丈夫。

    唐秋离扔掉大衣,一把抱起梅雪,也不管妻子娇声的埋怨,走进了卧室,接下来,自然是颠鸾倒凤,满室皆春,用实际行动,来补偿妻子一个多月的苦思和担心。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风雪已停,一轮红艳艳的太阳,升起老高,梅雪早就起来上班了,摸摸身边还留有妻子体温和幽香的被窝,唐秋离满足的微笑起来,这一夜,是自己一个多月以来,睡得最香、最安稳的觉,梅雪用她那丰满的身体,近乎疯狂的柔情,抚慰了自己疲惫的心,醒来之后,但觉神清气爽,生龙活虎一般。

    起床之后,唐秋离略微用了些早点,便和山虎两个人,轻车简从,穿过白雪覆盖的街道,赶往外蒙古边防军野战总医院,看望伤势基本痊愈,但还需要住院观察的刘粹刚,在中途,他看到,不时有满载武装士兵的卡车,黑色的囚车驶过,心里暗道:“于得水和沈俊的动作蛮快的!”

    山虎看着擦肩而过的几辆囚车和军车,满眼的疑惑,回头问道:“小秋,有行动啊?”

    唐秋离简单的回答两个字,“抓人!”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水分。

    山虎瞪起大眼珠子,不满的说道:“我可代警卫大队两千多号弟兄,向你这个师长,提出意见啊,你说,上了一把前线,听了一个多月的枪炮声,就是没捞着仗打,队里很多军官和战士,都跟我提出来,要调到野战部队去,想想也是,都是些身手不错,战场上血里火里滚过来的兵,闻惯了硝烟味儿,老这么闲着,也不是回事儿啊!”

    “得时不时的让他们见见血,要不,就跟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一样,那股子野性过河杀气,都快磨没了,抓人虽然没什么技术含量,就那些家伙,跟个小鸡子差不多,可总比没事儿干强吧,说不定捞着开枪的机会,也算见血了,你说,咋不派警卫大队参加呢?”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两封不该来的电报

    在去外蒙古边防军库伦野战总医院的路上,调查处、情报处特工,以及楚天的特战支队,库伦警备司令部部队的联合抓捕行动,触动了山虎的神经,不由得对坐在一辆车里的师长唐秋离,颇为埋怨的发了一通牢骚。

    听完山虎的话,再看看瞪得两眼溜圆的山虎,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唐秋离一阵无语,摸着额头,说道:“虎子,不是不用你的警卫大队,而是沈俊他们手里的力量足够了,再说,要是把你手下那些憋得嗷嗷叫的兵派出去,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这是抓人,不是去杀人!”

    山虎更不服气了,梗着脖子说道:“什么?我们警卫大队的兵,就这么让你这个师长不放心?不行,我得为弟兄们讨个公道!”

    唐秋离气结,觉得再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根本解释不清,“虎子,警卫大队、警卫大队,顾名思义,是保护师指和我的安全的,要是像其他作战部队那样,随时都要拉上战场,那不就名不副实了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他很是狡猾的转移了话题。

    山虎瞪着眼睛,琢磨了一下,“扑哧”乐了,没再纠缠,唐秋离暗自松了一口气。

    车队很快就到了医院,没有惊动任何人,一进刘粹刚的病房,里面没人,唐秋离和山虎两人正奇怪呢,门外的走廊上,传来声音,听动静,是个年轻的女护士,口气之中,饱含着埋怨,“刘将军,这么冷的天儿。您一身单衣跑出去,冻坏身体怎么办,院长都交代了,您的身体还没有彻底康复,您也要体谅我们这些护士的辛苦啊!”

    “护士小姐,没事儿,你看我出去跑了一圈儿,不是浑身热乎乎的回来了吗,哪能就冻坏呢,要不是师长一直压着我的出院报告。害得我什么事没有,也要躺在医院里,这会儿,我就在野战机场了!”这是刘粹刚浑厚的男中音。

    房门一开,刘粹刚带着一身的寒气进来。满面红光,一身单军衣。左边的袖管。空荡荡的垂下来,身后,跟着一名清秀的女护士,拿着一件厚厚的棉大衣,追着给他往身上披,一见唐秋离和山虎。刘粹刚先是一愣,随即惊喜的叫道:“师长、黄大队长,你们两个突然来,是不是接我出院呢?”

    唐秋离一笑。说道:“粹刚,我可听护士小姐说了,你违反了院规!”

    那名女护士,一见病房里,突然多出两个军人,肩章上的将星,闪闪放光,她认识多次来医院的唐秋离,急忙上前,有些局促不安的敬礼,“师长好!”

    唐秋离含笑回礼,说道:“嗯,责任心不错,对待向刘指挥官这样,经常破坏院规的人,就得严厉点儿,我给你个特殊的权力,只要你不在他的出院单子上签字,到了我这儿,也保证通不过!”

    刘粹刚大惊失色,急忙说道:“师长,可不带这样的啊!您说,我一个伤势全好的人,整天呆在医院里,还不活活的憋屈死啊?先前,还有老孙在,总归有个伴儿,我们两个能时不时的闲聊,可他也上前线了,就剩我一个,日子难过啊!黄大队长,你是战场上的老手,知道这种滋味吧?”

    唐秋离和山虎大笑起来,清秀的小护士,也跟着抿嘴儿偷笑,她知道,独立师大佬来访,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谈,敬个军礼后,便退出了病房,关上门,一眼看到四名全副武装的军官,浑身的杀气,就站在病房门口的两侧,把她吓一跳。

    护士出去之后,唐秋离收起笑容,说道:“粹刚,长话短说,我这次来看你,是有任务要交代!”

    刘粹刚霍然起身,立正,大声说道:“独立师航空兵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刘粹刚,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听从师长的召唤!”

    唐秋离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坐下,说道:“嗯,精神蛮不错,身体也全都恢复了,粹刚,在外蒙古对苏联空军的几场大空战,无论是你还是乐一琴的部队,都元气大伤,北方飞行集团伤的更重,安排一下,马上出院,赶回部队,你要在半年之内,将北方飞行集团,恢复到全胜时期的状态,甚至要超过。”

    “飞行员,作战飞机,你提出个计划,优先补充你们,粹刚,北方飞行集团,未来担负的作战任务,绝不比对苏联空军的轻,你要有心理准备,还有什么要求吗?”

    刘粹刚两眼放出熠熠光辉,因为激动,脸色都涨红起来,浑身上下神采飞扬,大声说道:“师长,没有其他的要求,我们飞行集团虽然损失很大,但骨干大部分都在,只要有飞行员和战斗机,半年之后,北方飞行集团必然又是一支翱翔于天空,让苏联人和小鬼子闻风丧胆的空中劲旅!”

    “好!我没看错你,不能上天,还是一名合出色的指挥官,定边航校新毕业的那批飞行学员,全都补充到你的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六百八十多人,不算少了,这回,乐一琴又得埋怨我偏心眼儿!”

    告别刘粹刚,回到指挥部,屁股还没坐稳,师指挥部通讯处处长陈峰上校,就跟着脚后跟儿进来了,说道:“报告师长,接到国民政府蒋委员长侍从室的特急电报。”

    “哦!”唐秋离愣了一下,那位远在大西南重庆的蒋委员长,向来不过问自己的事儿,他管不了、也不敢管,怎么会突然来了一封特急电报,还是侍从室的,那是老头子身边的机要部门,代表的就是蒋委员长本人的意见,不过,一个小小的侍从室,还不够分量,老头子明知道此事,还让侍从室给自己发电报,其中必有文章啊!

    “电报里都说些什么?”唐秋离漫不经心的问道。

    陈峰回答道:“师长,电报的主要内容,是奉劝您在外蒙古,不要大开杀戒,以免引起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和友邦的误解,还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如此大开杀戒,有违天和,怕是会遭致天怨人怒,上天有好生之德,请您三思!”

    随即,陈峰又补充道:“师长,根据我的判断,这个电报的内容,是蒋委员长授意的,应该是梅处长新闻处的消息,到了重庆,我们应该怎么回电?”

    “怎么回电?”唐秋离反问一句,随即,淡然的说道:“置之不理,满嘴的仁义道德,心里打的却是捞名声的主意,不足为用,苏军第二次进攻外蒙古的时候,怎么没见蒋委员长登报谴责?对我们独立师部队进行声援?”

    陈峰一笑,转身告辞出去,他理解此刻师长的心情,不免为那位自作多情的蒋委员长,感到可笑。

    到了傍晚的时候,唐秋离正要收拾一下桌上的文件,准备下班回家,梅雪提前打来电话,说是给自己准备了一大锅手抓羊肉,弄得自己嘴里的口水,就没断过,办公室的门被推开,通讯处处长陈峰又来了。

    唐秋离诧异的抬头,问道:“陈处长,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陈峰苦着脸,回答道:“师长,通讯处又接到一封特急电报,还是有关外蒙古大审判的事情!”

    唐秋离大笑,戏谑的问道:“这一回,是哪路尊神啊?”

    陈峰回答道:“是美国政府,通过国民政府外交部,转过来的一封抗议书!抗议我们在外蒙古地区,一次宣判几万人死刑的做法,违反了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制止这种滥杀无辜的残暴行径,并要求我们,按照同盟国条约的规定,由各成员国派出法官,组成国际法庭,承担库伦审判的责任。”

    唐秋离哑言失笑,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怎么美国人还是改变了习惯当世界宪兵的臭毛病,到处指手画脚,现在如此,在后世也是如此,就以为他们美国佬自己的价值观,是最好的,是浓缩的精华,可以在全世界通用,稍有违逆,就是异端!”

    “也不看看现在的国际局势,在欧洲,英美联军被德国人打得奄奄一息,差不多丢了内裤,败退欧洲大陆,是迟早的事儿,在东太平洋战场上,你们美国人被日本人堵在家门口打,在西南太平洋澳大利亚战场上,如果没有老子的航母特遣舰队,为你们输血,澳洲战场上的几十万同盟国部队,早就被伊藤严三郎指挥的几十万日军,给弄死了。”

    “竟然还有闲心,来干预外蒙古的事情,真他娘的奇怪思维,美国人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昏了头,惹恼了老子,来个釜底抽薪,断了从印度西大陆到澳洲的后勤补给线,用不了两个月,几十万日本兵,能把盟军生吞活剥喽,自己都焦头烂额了,还有精神头儿干预别人的事情?”

    归根到底一句话,美国人是犯了癔症,骨子里的老大情结,根深蒂固,但唐秋离可以断定,这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本意,肯定是美国国会那帮吃饱了撑得慌,没事干儿的议员们,逼着美国政府发来这份抗议书。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请搜索二五零书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再赴中南半岛

    以各国首脑处理国际事务的风格和方式来说,罗斯福不是个脑残的总统,相反,是个老奸巨猾的政客,是个聪明人,他心里非常清楚,此时此景,用一纸屁用没有的抗议书,惹恼了唐秋离,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别的手段都不用,只要唐秋离命令他的航母特遣舰队,不再为维持澳洲大陆上盟军的生命线,从西印度大陆经东印度洋到澳大利亚的后勤补给线,提供护航,紧接着,盟军就会因为断了补给而完蛋,而且,唐秋离还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和借口,至于这个中国人所得的利益,恐怕早就赚得钵满盆满了。

    美国的事儿,很多还真不是罗斯福一个人说的了算,所谓的乾刚独断在美国政治之中,根本不存在,唐秋离甚至都能想象得出,罗斯福那张无奈又提心吊胆的瘦脸。

    见师长没有任何的反应,通讯处处长陈峰,心里已经有了底儿,转身就要出去,在他看来,师长连蒋委员长的电报都不回,更何况远在几万里之外的美国人,更没时间搭理他们。

    “哎,陈处长,你干什么去?”唐秋离惊讶的喊道。

    陈峰也是一脸的奇怪,说道:“师长,也没其他的事儿,我回通讯处啊!”

    唐秋离啼笑皆非,说道:“别忙着走,给美国人回电,就一句话,先管好自家的事儿”

    陈峰“扑哧”乐了,说了一句,“师长,您还不如不回这个电报呢!”

    梅雪的宣传处,精心准备的资料,通过各种渠道,广为散发,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国主流媒体。说什么的都有,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对于阴谋分裂国家的叛国者,各国历来都是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区别无非是杀多少人的问题。

    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日本的报纸和电台。大事渲染此事,无不义正词严,连篇累牍的谴责,简直把唐秋离形容成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一天不杀几个人,就寝食难安的变态狂。把日本政府打扮成正义的化身,救苦救难的活菩萨,长着三十二对儿翅膀的天使。

    苏联官方报纸和电台,腔调和日本人的几乎一致,就是连篇累牍的谴责和谩骂,还出人意料的赞同日本人的说法,日苏两国媒体。遥相呼应,真让人看不出来,在远东的外兴安岭一线,双方四百多万军队,剑拔弩张的对峙,倒像是亲哥俩儿,这就是政治,翻云覆雨。如同雾里看花。

    对此,唐秋离早有预料,一次性处决三万多名分裂分子,不可能瞒过去,至少瞒不过苏联人的眼睛,与其让世界各国胡乱猜测,造谣生事。怎么说的都有,索性公开,也算是一种姿态,也省的那些正义感过剩的国家。站出来指手画脚的烦人。

    最让唐秋离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英国政府也发来抗议书,而且,用词比美国人的还激烈和尖锐,简直是耶稣和基督的双重化身,唐秋离就是不明白了,英国人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战场摆在英伦三岛,在德军的凶猛打击下,自家的事儿都火烧屁股,焦头烂额了,还有心思管外蒙古的事儿?

    对此,唐秋离是彻底的无语,连给英国人回电报的心情都没有,直接无视,弱势美国人的抗议书,连个屁都不是,那么,英国人的抗议书,就是连垃圾都算不上。

    倒是德国元首希特勒的电报,给了唐秋离异样的感觉,“我的老朋友,自从柏林一别,又是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先告诉你个好消息,伟大的德*队,在英国本土的战事,进展非常顺利,英国绝大部分领土,已经被德*队解放,美国人和英国人节节败退,保守估计,对英国和美国的战争,将在一九四一年年底或者是一九四二年一月份结束。”

    “对于老朋友在外蒙古地区,为维护占领区稳定,所采取的手段和做法,我本人深表赞同和钦佩,也给德国在任何稳定欧洲占领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此外,通报给老朋友一个未经完全证实的消息,希姆莱告诉我,就在你结束外蒙古战争之后的这段时间内,苏联人在欧洲部分的部队,调动非常频繁,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这些苏联军队,大致是调往远东地区,具体兵力不详,如果情报准确的话,就表明,斯大林要在苏俄的东方部分,采取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目标无外乎是老朋友的部队,和日本人的部队。”

    “盼望我们再次相见的时刻,预祝老朋友身体健康!”最后的落款是,想念你的老朋友阿道夫?希特勒。

    电报的最后部分,才是让唐秋离真正紧张和不安的原因,自己相信德国人的情报系统,无孔不入的能力,苏军大规模的调动,瞒不过德国的情报系统,也就是说,希特勒提供的消息,很有可能是准确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刺激斯大林做出这样的决定,不惜改变一个国家的战略方向,把矛头对准了东方。

    不合常理啊,斯大林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苏联的亚洲部分,没有向德国人那种巨大威胁的存在,有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顶着,日本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自己的部队,在外蒙古地区只有不过三四十万人,若说是去进攻苏联,那是开玩笑,斯大林都不信,可怎么就虎吧拉的变了性子,唐秋离百思而不得其解。

    但有一点,唐秋离的清楚的,斯大林调重兵开赴远东地区,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自己,其次才是日本关东军,斯大林对自己的仇视,比对日本人的要深,想到这里,唐秋离马上拿起电话,将忙得不可开交的情报处处长于得水上校,叫到了办公室。

    听完师长的情况通报,于得水马上就变了脸色,再也坐不住了,说道:“师长,我马上布置情报处的特工,启动所有的情报网络,用尽所有的方式,查明此事,一周之后,会给师长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尽管心里也是着急,斯大林到底要干什么,不查清楚,自己会寝食难安,唐秋离还是安慰到:“于处长,这不是什么最要紧的事情,不要着急,慢慢来,我知道,情报处在苏联境内的情报网,几乎是一片空白,难度很大,我不需要你们过细的情报,只需要查明,欧洲部分的苏军,是否确实调往远东地区,以及大致的兵力总数即可!”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