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铁血军阀-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船上李伯阳就后悔不迭了,这次航程赶得时间不对,海面上狂风大雨,轮船颠簸的恐怖,而他自从上次绑架后,就有了晕船的毛病,一路上吐个不停,三天的旅程简直和三年一样漫长。好不容易捱到了天津,脚踏实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旅馆休息,整整睡了一天,这才缓过了劲,随后吃了点清淡的饭菜,坐天津铁路局派发的专列,去了北平。
李伯阳在北平见了蒋介石,蒋介石见面后没有多说,只说过几日要去西山碧云寺拜祭孙总理,又简单说了几句话,便要他回去休息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醒来无所事事,军委会的事务轮不到李伯阳操心,他便换上便装逛起了北京的名胜,故宫是必然要去的,在乾清宫龙椅上坐了,确实有些微妙的感觉,不过他总觉得故宫有一股腐朽之气,不愿多待,走马观花看了一遍稀世珍宝,就又去了颐和园、圆明园,感觉游性甚好,便去北海游玩。
当日的天气很清爽,李伯阳不愿在汽车里钻着,便在半路停车,刚好西直门附近有一个连的驻军,派杜汉山过去亮明身份,借了几匹军马,马自然不是好马,但用来游玩再好不过了。
李伯阳出了汽车把外套脱了,将勃朗宁别在后腰,踩着马镫子,单手在马鞍上微一用力,便拔地而起上了马,冲牵马的杜汉山笑道:“好久没骑了,有些生疏了。”
杜汉山把缰绳和马鞭递给他,笑道:“这匹马皮实,您就放心骑。”
“汉山,你这就小瞧人了,再烈的马我都骑过。”
李伯阳洒然一笑,将马肚皮一夹,一扬鞭子,军马受痛,掀开四蹄慢跑了起来。
“跟上。”
杜汉山和几个卫士忙翻身上马紧随,后面的两辆小汽车也紧跟着。
一路畅风吹得浑身爽快,到了钟鼓楼那边人更多了,各色的游人间尤数学生最多,尤其是身穿阴丹士林青布衣裙的女学生,将景色点缀的更加美丽。
一路随着行人往里走,正巧走过一个卖糖葫芦的老人家,李伯阳俯下身递过去一块大洋,笑道:“来个糖葫芦,钱不用找了。”
老人家千恩万谢,挑了一个个头最大的糖葫芦,李伯阳接过后便大快朵颐起来,正随意的四下顾看着,忽然一股清香吹到脸上,让人精神一爽,不由得闻着香气看去,只见一群结伴的女学生在前面莺莺燕燕的笑着,欢声笑语在游景中丝毫不见喧闹,让人眼睛耳朵俱是一亮。
北平的女学生和上海的女学生是不一样,上海的女学生有一种开朗的洋气,而北平的大学生则表现出中国女子内敛的秀气,这两种气质截然不同,但吸引人的地方却是相同的,李伯阳在后面瞧着一众女生姣好纤细的背影,每个男人都有想一睹背影美女芳容的想法,他也不例外,忍不住催马靠近。
李伯阳策马超过这群女学生,假意回头和杜汉山说话,快速的扫了一眼女学生的相貌,不由得失望透顶,要说丑是不合适的,只是普通人的相貌,最令他心情不爽的是,那位从身后看长发背影最美的女学生竟然是个龅牙眼睛妹,颇为辣眼睛。
有此一看,李伯阳不敢再指望发现什么背影美女,专心的欣赏起景色来了。
“彦薇,在这里。”
就当李伯阳策马远去的时候,一个秀气的女学生气喘吁吁的跑到女学生中间,女学生们亲热的打着招呼,笑声一片。
一直游玩到天黑,李伯阳方才尽兴的回到中南海的住所,门口有总司令部的一个侍从带话过来:“李长官,蒋总司令让我通知您,明天将会去西山碧云寺祭拜孙总理,请您做好准备。”
李伯阳点头,让杜汉山送侍从离去,便去准备花圈了。
次日,寂寥的西山碧云寺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大队的士兵在寺内戒严,从山下通往北平的道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所有士兵手臂上缠着黑布,神情肃穆森严。
上午9点,一长串小汽车队伍开抵碧云寺门口,汽车缓缓停稳,卫士们敏捷的下车拉开车门,从一个个小汽车里,低头钻出来将星闪耀的一众人。
蒋介石由第一辆车出来,紧跟着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他们的僚属依次下车,李伯阳跟在第六辆车,众人都是穿着一色的戎装,胸前缀着一朵百花,胳膊上缠着黑布。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位总司令并排而走,李伯阳和何应钦、鹿钟麟、商震、白崇禧跟着后面,在后面是卫兵手捧的鲜花和花圈。
一路沉默,大家都努力的表现出肃穆的气氛,四位总司令都显得雄心勃勃,现在北伐成功,国家一统,大家都是有功之臣。
李伯阳在后面观察着,可以说四位总司令包括他们这些僚属看似相同,帽徽上都缀着青天白日徽章,可实际上从军装来看,又是四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蒋介石穿着北伐军传统的灰布军装,斜勒着牛皮武装带,脚蹬长筒马靴,大檐帽刚好露出一条剑眉,浑身上下透着严厉和凛然的气概,他的身躯要比另外3位总司令走的前,显得当仁不让。
稍差半步的是冯玉祥,这个第二集团总司令相貌魁梧,依旧是常年不变的着装,一身士兵一样的粗布军装,腰上扎着苦大的皮带,脚上穿着土布鞋,头上戴着八角帽,看似憨厚粗狂,可实际上面黑心细,龙行虎步间隐隐几次要超过蒋介石。
再并列的是阎锡山和李宗仁,阎锡山身上还是北洋那一套将帅服改来的军装,和周围的三个总司令相比,他较更苍老些,脸颊上皱纹明显,可实际上他比冯玉祥小一岁,也只比李宗仁大8岁,比蒋介石大4岁,外界人戏谑称之为阎老西,可谁若敢生出小觑之心,就大错特错了,冯玉祥和张作霖都在他手里吃过亏,能从贫瘠的山西省将势力扩张到河北、热河、察哈尔,可见他八面玲珑的手段。
最后一人是李宗仁,他的腰板挺拔,走起路来踩得马靴蹬蹬响,在四位总司令里面,他看似是最不显眼的一个,可实际上现如今的国名政府,尤以第4集团军地盘势力最强,控制着两湖、两广、安徽五省,现在手又伸到京津,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
四位总司令各怀着心事,步入了寺庙当中,主持是释静法师和知客僧人早已在山门迎接,众人跟随进入。来到灵堂,众人见到为孙中山守灵三年的马湘等人,他们是孙中山生前的卫士,能在深山古寺苦守三载,让人肃然起敬,李伯阳他们这些将领真心实意的一一致谢敬礼。
接下来上祭陵的时候了,就好像新皇帝祭拜大行皇帝,四位总司令分工很明确,蒋介石担任主祭,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担任襄祭。
祭陵中,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蒋介石读诵着祭文,忽然悲从中来,哽咽的难以为继,忍不住扑在孙中山的楠木棺材上嚎啕大哭,哭声悲切,泪如泉涌,真情流露。
蒋介石的哭声将祭陵的气氛渲染的极为悲痛,凡是追随过孙中山的文武官员,都悲伤的留下眼泪,李伯阳也在其中,这种情绪不是特意作假,而是真正的缅怀斯人,要知道孙中山生前最为惦念的就是北伐统一中国,生前的他屡受挫折,百折不挠,现如今他一手缔造的国民党击败了北洋政府,统一了全国,完成了他的遗愿,可蒋介石、何应钦、李伯阳这些信徒也只能对着冰冷的棺材诉说心声了。
祭陵在悲痛的氛围中结束,众人回到北平散了。
……
“老蒋今天哪是在哭孙先生,明白是哭给咱们看,明摆着他才是革命嫡系,咱们连庶出都排不上。”,o
回到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白崇禧愤愤然的对李宗仁说,今天蒋介石抱着棺材哭的死去活来,劝都劝不住,他才不相信奸诈的老蒋对孙先生有这么大的感情。
李宗仁冷哼一声:“大家伙都心知肚明,老蒋想要独自扛起孙先生这个大旗。”
白崇禧道:“现在北伐完成,老蒋这是要伸手军权以外了。”
李宗仁脸色凝重起来,现在汪精卫被赶出洋,唯一能制衡蒋介石的只剩下胡汉民一人了,道:“这件事不能让他如愿,健生,你去联络胡汉民,将他拉到咱们一边来,找机会再把老蒋赶下干。”
白崇禧道:“嗯,我尽快去办。”
……
祭陵完毕,日子又恢复了平淡,军委会每日开会,大家赶跑了北洋军阀,内斗的萌芽开始出来了,论起势力,四个集团军都相差无几;论起野心,四个总司令也都一般大,每日在大会上就是围绕各省的肥缺,各军的编制,各省的税款争论不休,李伯阳最烦这种事情,去了几次大感头疼,之后干脆不去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 编遣会议()
北平中南海丰泽园,一声怒骂打破了宁静。
“娘希匹,打倒北洋军阀,又多了新军阀。”
蒋介石从小汤山回来,便怒不可遏的大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人,尤其是白崇禧,在小汤山召开的编遣会议上,他们联合反对编遣方案,直言嘲讽他借裁军打击异己,暗地里却在扩军,到现在他的脸皮还火辣辣的疼,若非吴稚晖打和场,总司令的颜面就要丢尽了。
蒋介石雷霆震怒,房屋中的军政僚佐噤若寒暄,李伯阳默不吱声,心里却在巨震,校长削藩未免太急了,现在国家刚统一,政府还没有个规章制度,即便要削藩裁兵,也得暗地里缓图,现在贸然宣布裁兵削藩只会打草惊蛇,可以预见的是,从此之后各集团军一定会大肆扩兵,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全国大战,灾难深重的国家实在太需要和平了。
戴季陶劝道:“总司令无需动怒,裁军削藩这种事谈是谈不拢的,自古以来非得战场上见个真招不行。”
蒋介石深以为然,军队是命根子,冯、闫、李三人视之如命,岂会拱手让之,他内心中有一个预感,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四人一定会爆发一场大战,而编遣的结果就在大战的胜负当中了。在蒋介石看来只有黄埔军为主的第一集团军才是国民革命军的嫡系,是代表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军队,而其他三个集团军,则是旁系杂牌军,是需要缩编裁撤的对象。令他寝食难安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两个野心家的势力太大了,第四集团军拥有十六个军及六个独立师,兵力共三十万,与第一集团军兵力相差无几,随着二次北伐的胜利,他们的势力范围扩张到河南、河北,如此一来桂系的势力范围好比常山之蛇,由南到北横跨了整个中国。而更重要的是,李、白的政治野心更大,也更显而易见,他们根本不把蒋介石这个总司令放在眼中,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打草惊蛇了,就怕冯、闫、李三人联合起来,到时候我们就危险了。”张群不无担心的说,从今天的会议可以看出,三人隐隐有结盟的迹象,若三家联起手来,局势就一边倒了。
“不会,我们是革命正统,他们没有人敢先对我们动手。”
杨永泰扶了扶眼镜,摇头说:“再说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深,冯玉祥和李宗仁都想要平津、河北,总司令棋高一着偏偏给了阎锡山,据听说冯玉祥和李宗仁对阎锡山的怨气都很深,现在阎锡山两面得罪,只有联合我们一条路了,再说阎锡山在四家当中实力最弱,就算裁兵削藩,他也是最后一个,他肯定不会做这个出头鸟的,剩下冯玉祥和李宗仁,冯玉祥二次北伐空无着落,能谋划的地盘只有四个,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其中有两个省和李宗仁息息相关,以冯玉祥的性子,他喜欢背后攒措别人动手,自己在来阴的……”
杨永泰借下的话没有说透,蒋介石一听便明白了,看来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会是第四集团军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了,不过这样也好,桂系的发展势头太大,与江浙数省离得太近了,这是肘腋之患,最先拿下桂系,再腾出手对付冯玉祥和阎锡山,就游刃有余多了。
“畅卿先生,这事该如何办?”蒋介石眼中闪烁着精光,向杨永泰请教道。
编遣方案是杨永泰参与制定的,对于当下的情形早有腹案,微微一笑道:“第四集团有很多军队都是唐生智的旧部,现在唐生智下野去了日本,总司令可暗地将他召回,允许他暗中联络被桂系吞并的旧部,此法十有**可成功,湖南是连接桂系地盘的重心,现在由何健驻守,一旦策反他便是釜底抽薪,桂系的一字长蛇阵便被拦腰截断,几十万大军亦将土崩瓦解掉,到时我们可以顺势而下,不仅消灭了桂系,还可将势力进入两广,为日后夺取西南赢得先机。”
“再则,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要逼桂系先动手,要做到这一点,便要联合阎锡山以逼迫冯玉祥和李宗仁,由新一军在北方配合阎锡山牵制冯玉祥,这边只剩下桂系一家,我们再把唐生智请出来,不战便已经胜了一半。”杨永泰轻描淡写的说。
此计谋一处,在场的人无不色变,李伯阳也是暗暗心惊,这个杨畅卿实在太厉害了,计谋之毒辣让他想起三国时期的毒士贾诩,环环相扣,令人防不甚防。
“好计谋!”
蒋介石大喜过望,伸出了大拇指赞不绝口,原本的忧虑一扫而空,他看着智珠在握的杨永泰,心中生出了无限雄心,若天命不在己,又岂会有这样的谋士辅佐自己。
“伯阳,你要去山东把军事抓起来。”
蒋介石看向李伯阳说道:“你肩上的任务很重,不要给敌人可乘之机。”
李伯阳沉声道:“学生明白。”
……
7月底,李伯阳重回山东,整顿军务之余,忙碌的重点还是在‘新政’上,现在国家统一,各省处于暂时的和平中,正是集中全力发展工商业的时候,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在济南周边建立起了上百家工厂,几所大学也都陆续招收了新生,呈一派繁荣的景象。
李伯阳推行‘新政’越久,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他的确是天资横溢,智勇双全,可政务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了,粗放的经济建设往往事倍功半,且隐患很多,繁多的状况让李伯阳深刻明白了马上得天下,和马上治天下截然不同之处。在这一点上,李伯阳是开明的,他深知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自己干不成就请会干的人来,派人打探了国内最知名的经济专家有哪些,而后亲自登门去请。
请的头一位是享受盛誉的马寅初,他是北洋大学冶矿专业毕业,又在美国留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在中国的经济学领域是执牛耳者。李伯阳备了份厚礼去请,可惜马寅初已经受蒋介石的邀请担任了国名政府立法委员和经济委员,治理一个国家和治理一个省份,具有爱国抱负的马寅初选择了前者,不过李伯阳礼贤下士的态度感动了他,他为李伯阳制定了一个详实的经济建设计划,另外推荐了几位经济学大才。
尽管没有挖到马寅初,可总归有了不小收获,李伯阳彻夜通读了马寅初的经济建设计划,与董思白、何思源等幕僚研究讨论,决定部分采用施行。另一面,何思源费尽辛苦请来了醉心于乡村建设的国学大师梁漱溟,梁漱溟对山东开展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很感兴趣,李伯阳对他礼遇有加,任命他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给予50万大洋的经费,由他任意在山东一个县开展研究。
安顿好梁漱溟,李伯阳马不停蹄的去了天津南开大学,找上了任南开大学任教的何廉,这是马寅初为他推荐的财政部长,马寅初在与李伯阳谈及何廉时,曾推崇备至道:“何廉先生的才能,举国都找不到第二位,我谈经济可以,但论起操作经济,就万万比不上何廉先生了,李将军若要找一个财政厅长,在没有比何廉先生更合适的人了。”
辗转打听找到何廉的时候,他正在给学生授课,明净的课堂里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除了何廉讲课的声音外,只有学生做笔记沙沙的声音。李伯阳让杜汉山在外等候,他悄然进了课堂,在后排找了个座位坐下,他要听听何廉是不是如马寅初所说的那么有本事。
何廉在讲台上引经据典,以浅显的语言将经济事例和书中经济学论断进行剖析,并夹杂很多经济学者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个人的见解。他对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极为抨击,直言北洋政府是借款政府,没有一个政府最基本的经济运行体制,这样的政府即便没有北伐军,一旦外国停止借款,政府养不起军队,也养不起公务员,他亦将自我灭亡。,
学生们在堂下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忽然教室后面有人举手问:“请问何教授,国民政府也在和外国借款,如此说国民政府亦将走向北洋政府的老路吗?”
所有学生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黑色中山服的青年正站起身举起右手,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讲台上的何廉。
“他不是我们班的人……”学生们交头接耳,都在猜测这个陌生的旁听者是谁。
“这位……同学请坐。”
何廉本打算叫先生,可看到这个青年岁数不大,也有可能是别的系的学生,点头示他可以把手放下,微微颔首道:“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好,问到了点子上,国民政府是否走北洋政府的老路,区别不在借款上,而在于对于借款如何使用,我曾经对北洋政府的借款的使用做过统计,北洋从民国元年到现在十六年间,共借得各国外债15。56亿大洋,其中最大的在借债国是日本,借款给北洋政府6。9亿大洋。这15亿的借款,有将近43%用于军政,有27%用于还旧债,而用于实业的只有28。9%,教育只有0。4%;这里同学们可能会问,投入实业28。9%还不够多吗?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北洋政府的最大问题,他的中央财政是瘫痪的,十六年间,无论是哪个军阀当权,都没有一个国家财政的概念,何为国家财政,两千年以前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现如今的经济政策是,对于国家而言,比起实业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一个没有工业的国家何谈富强,令人失望的是,我们现如今的钢铁产量甚至不如前清,同学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洋务运动至今数十年间,我们的工业是停滞的,而在世界,这数十年的工业发展是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