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川家康最终也不得不同意了郑芝龙的这个决定,虽然不能动这郑芝龙分豪,但能让这种天朝上国的海上势力归附,对于德川家康而已,是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功勋。
他甚至因此还特地上报给了日本天皇,为此要了不少赏赐。
就这样郑芝龙就成了日本的一股外藩势力。
……
朱由校此时还不知道郑芝龙归附了日本,做了第一个投降日本的大汉奸,熊文灿的遇刺让朱由校深刻认识到国内背后反对开海的势力的强大与顽固。
而且,就在熊文灿遇刺后不久,朱由校就从东厂处得到消息,两广总督商周祚的一小妾因偷食了商周祚的杏仁羹而突然毒发身亡,东厂的人特地以此事件顺藤摸瓜,成功捣毁了一个以秘密杀害朝廷大员为目的团伙帮派。
这个团伙大多数是以前在运河一带靠漕运生存的漕帮成员,但因为两京大道的开通和以及大明海军建立后带来的海运的繁华使得漕运的作用开始下降,许多漕帮成员就落草为寇,或者成了背后一些反动势力利用的工具。
东厂在对这些团伙进行严格审讯并通过各种方式明察暗访后得到了此次一系列的秘密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但让朱由校没想到的,却不仅仅牵涉到沿海的一些富商,还牵扯到朝廷的官员甚至还有勋戚与皇室成员。
这让得知真相的朱由校极为震怒,这些人为了阻止海贸带来的巨额利润收归国有而不惜以连续刺杀沿海督抚官员的卑鄙手段以迫使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再为朝廷为朱由校做改革的急先锋。
为了让自己在大明的改革事业继续进行下去,也为了给现在还愿意为自己办实事的官员们一颗定心丸。
朱由校没有因为这些背后势力的强大和错综复杂而选择放过,既然这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行刺一省巡抚甚至还蓄意谋杀两省之总督,那这些反动势力就应该承担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右谕德同时又是国子监祭酒的李建泰是下一任内阁大学士的热门人选,尽管朱由校对这个在原本历史上的崇祯朝没什么好表现的官员没什么好印象,但看在此人最后在投降建奴后又与姜壤一同反清,因而朱由校便没有对他怎么样。
但朱由校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谋杀熊文灿和商周祚等督抚大员的案件中,竟然就是这个人的主谋。
而且在得到东厂的详细资料后,朱由校才不得不承认,八大晋商的铲除并不代表着晋商在大明彻底的没落,一些经营内销和海贸的晋商并没有怎么受损,反而在进行边境贸易的大部分晋商被铲除后,他们还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并成为新的晋商势力。
而李建泰的李家就是这里面的一个代表,对于朝廷铲除八大晋商对于他而言是有利的,所以他没有站出来反对,但现在涉及到家族利益与朝廷利益的冲突,他还是选择了维护前者,因为君王没了可以换一个重新效忠,但家族一旦没了,自己将无法在这个社会上活下来。
朱由校没想过就因为李建泰现在是清流里的高阶文官而对他网开一面,在得知李建泰家族参与此事后,朱由校直接下达了夷灭三族的旨意。
“朕已经说过,但凡因一己之私而罔顾朝廷意旨和国家利益者,直接夷灭三族,当祸国罪论处!”
朱由校说后,东厂的数百缇骑便立即赶赴了国子监,而随同的还有驻京城的禁卫军一个营,并且还派了人立即赶赴山西李氏老家,命令孙传庭协助朝廷剿灭李家。
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
朝廷对掌握着绝大多数财富的大乡绅与大商人一直是高压状态,这一点,李建泰也不是不知道。
但人总是喜欢麻痹自己,并习惯性的因为危机的减轻而开始习惯于安逸,而李建泰等人就是如此,在利益面前,他忘记了厂卫的力量,而天真的以为靠刺杀这类下三滥的手段就能吓破朱由校和朱由校信任的官员们。
当然,在这个时代,也不可能会有多么卓越的官员能对朱由校这个皇帝形成多强大的挑战,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杨廷和和张居正这样的人物。
而李建泰自然就更加不能,要知道,在原本历史上的崇祯十七年,这个天真的家伙就因为自信满满的要回山西帮助崇祯帝击退李自成而请缨出京御敌。
可谁料,这个李建泰刚出了京城没多久,就意识到了李自成的强大,吓得龟缩在河间府不敢向前,最后还恬不知耻地要求带太子逃到南方去。
而如今的李建泰也是如此的自负而愚蠢,他很自信地自斟着酒,豪气干云的朝对面的永安伯李永清敬了一杯酒:“李爵爷暂且请放宽心,朝廷查不到我们头上来的,不过那熊文灿和商周祚还真是走运,我们安排的如此缜密,居然也没死。”
“这也是他们命不该绝,不过,李祭酒,依我看,要不我们收手吧,这个还真不是好玩的,现在整个京城全都是东厂的人到处访查,据说从保定到凤阳也都是,风声有些紧了,若是有半点差错,可就不好了。”
李永清说道。
李建泰借着酒兴倒也有几分胆量,很是不屑地轻笑了笑:“朝廷,呵呵,朝廷算什么,大不了就是这颗人头落地罢了,天下士大夫三分之二的财富都叫他们夺了去,我们寒窗十载又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荣华富贵吗,而如今却跟我们谈什么大明江山社稷,江山社稷是他朱家的事,跟我们有什么相干!”
李建泰一顿牢骚发完之后便又意兴阑珊的作起诗来,但就在他兴致颇浓之时,前院就已经传来了一阵骚乱之声。
永安伯李永清第一个发现了异常,并道:“李祭酒,你家前院是着火了不成”,李建泰回头一看,却前院的天空呈现出红彤彤的一片,他也不由得顿住了神。
而这时候,俄然已有戴刀的东厂番子从前院角门鱼贯而入,且紧接着的一批的东厂番子则是看见李府中人便直接斩杀。
顿时,在李建泰面前溅起了一片血雾,李建泰也因此酒醒了不少,并也不由得感到大为惊骇,忙喝道:“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何故闯本官私宅,擅杀本官家眷!”
身穿蟒袍,头戴红缨帽的刘汝愚这时候站了出来,两手套进袖子里,高声呼喊道:“奉旨意,经查实,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图谋不轨,陷害朝中栋梁,居心叵测,当夷三族,以儆效尤!”
李建泰听此愣了片刻,倒是永安伯李永清先晕了过去。
李建泰在愣了片刻后反而还哈哈大笑起来,谁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且没待他这东厂的人来杀他,他就直接撞向了木柱,但到底没撞下去,在半途中又停了下来,紧接着就又无奈的嚎啕大哭了起来。
刘汝愚见此不由得摇了摇头,心想当今陛下说的对,如今这些文官们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且不说能力如何,连气节也不比成化正德年间了,连自杀的勇气也没有,撞个柱子都不敢撞下去。
不过,这样也好,对于刘汝愚而言,这样也省去许多麻烦,正好可以借着李建泰这条线索继续摸索下去。
“李建泰之性命暂且留着,其余家眷一个不留,其府里所有案牍文书一律封存,严加查验与之来往之人!”
刘汝愚说后就来到了李建泰身前,突然就发现了永宁伯李永清也躺在了这里,就不由得惊异地问道:“咦,李爵爷怎么也在这里,将他带下去,次日一早就禀告给陛下!”
东厂的番子刚一提起永宁伯李永清,这永宁伯李永清就突然醒了过来,忙鬼哭狼嚎道:“冤枉啊,冤枉啊,刘公公,烦请你一定要转告陛下,微臣真的是冤枉啊,微臣都是听了这李建泰的挑唆,说只要掉几颗脑袋,东南就能依旧保持原样,自己就还能赚钱,只是郑家人换成李家人而已,但微臣真的没敢蓄谋杀害朝廷命官呀!”
刘汝愚见永安伯李永清哭得如此凄惨,也不好再说什么狠话,只得好言相劝道:“你请放心,我会把你的话原样转达给陛下的,但你现在既然出现在这里,就不是一两句话能简简单单的说清楚的,你先回我东缉事厂待几日,如果真的查实跟你没有关系,我们会放你回府的。”
一听刘汝愚这么说,这永安伯李永清自是不肯,忙挣扎着要离开:“不行,我不能跟你们去东缉事厂,去了那里就不能活着回来了,你们放过我,放过我好不好,我可以给你们很多银子,我可以给你们很多银子的!”
刘汝愚见此不由得感到很是恼火,干脆一掌把这永安伯拍晕,并吩咐道:”押下去!”
第二日一大早,朱由校就得知了李建泰被拿,其府邸家眷被杀,以及永安伯也出现在李建泰的府邸且被押解进了东厂一事。
“现在是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不必在乎这些人是什么身份,一律严加审问,审问出人物无论其官职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一律先抓再审,朕倒要看看,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朱由校毅然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并又吩咐兵部左侍郎杨嗣昌道:“传朕旨意,调集禁卫军第三军进入京城戒严,加强城中巡逻,以谨防生变。”
杨嗣昌只得领命而去,并也感受到出来,当今陛下这是动了杀心,想要再大清洗一遍,好重新整合力量,为接下来的北方灭建奴和打击罗刹国打基础,以免到时候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朱由校虽然不过动了动嘴皮子,但在一夜之间就决定了无数人的生死,大明这个国家暴力机器一运转起来,整个京城就陷入了一片恐怖氛围之中,也不只是京城,其他地区原本只是潜伏的东厂也开始活跃起来。
第三百九十五章 让伽利略来大明()
天启朝的中叶对于大明百姓而言是一个继隆万年间后的又一个平静而又温暖的春天,但对于官员和勋戚们而言却是一个继洪武永乐成化嘉靖后又一个严冬。
非是朱由校想要跟这些官僚们过意不去,毕竟大家都属于统治阶级,都属于万恶的既得利益者,但自己想要的是统治的长期合法化,而这些贪婪而又自私的家伙们不但败坏着自己合法统治百姓的形象如今还阻碍自己在海外赚银子。
朱由校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想赚银子,大家可以一起赚,但若是只想自己赚银子不让自己这个皇帝赚,那自己这个皇帝只能强制剥夺你合法赚银子的权力。
永宁伯李永清没有架得住审讯,很快就供出了好几个国公侯爵伯爵的勋戚,而且拔出萝卜还带出泥,连带着朝中的内阁大学士和尚书侍郎也有几个牵连了进来。
朱由校这才看明白,敢情这满朝文武很多都还是阴里一套明里一套,好在现在自己权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这些人还只是对听自己话的官员实行非常手段,还没有出现几年前敢在自己这个皇帝身上做文章的地步。
但谁也不敢确定,随着事态发展,会不会真的有胆大包天的官员在自己身上做文章,朱由校不由得感到一阵惶恐,恍惚间这整个大明朝就没有一个值得自己信任的人。
即便是李明睿又如何,嘉靖死之前,徐阶也是一个极听话的,对嘉靖的言听计从甚至不逊色于严嵩。
但嘉靖一死,不还是玩了嘉靖一把吗?
“除了李建泰,六部九卿和内阁几位没甚太大关联的阁老先暂且压下来,但把这些供词和材料都给他们每人送一份过去,让他们写自辩词,如果还恋栈权位,就老老实实的配合朕做个表率,如果不想把吃进嘴里的吐出来,就给朕继续查!”
朱由校没想到会牵涉出这么多的官员出来,但他还不想把自己的整个官僚体系给彻底搞崩溃,尤其是六部和内阁这种行政衙门,这里面的许多老油条都是自己又爱又恨的,但自己乃至于整个大明的百姓们偏偏又都离不了他们,没有这些虚伪的循吏支撑着这个帝国运转,大明上下之间的联系就会彻底中断。
所以,少不得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变一下策略。
但该震慑的还是要震慑的,李建泰这样的清流官员又没什么实际价值的自然是要被当做杀鸡儆猴的鸡好好凌迟一番的,而永安伯也被当做震慑勋戚的代表死在了绞刑架上。
这些人的死倒也的确让整个大明的官僚担惊受怕了一阵子,牵涉到这里面的内阁和六部的重臣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写好自辩词,其实也就是做检讨,给大老板即皇帝陛下朱由校检讨自己在思想觉悟上是怎么落后了的,以致于背离了皇帝陛下的嘱托与教诲,对不起君王,对不起百姓。
现在禁卫军平了吴襄和吴三桂父子,使得尾大不掉的关宁军走向了没落,又彻底灭了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如今更是灭了郑氏海盗集团,可以说,在现在的大明,朱由校掌握的禁卫军已经成了大明帝国最强大的震慑力量,也正是因此,朱由校才能肆无忌惮地发动东厂对百官进行严厉的打击。
但朱由校深刻的明白一点,自己这如日中天的皇权正是基于自己现在控制了大明大部分的财富,而不再是由士大夫阶层控制大部分的社会财富,因而整个帝国的军权才能由自己掌控而不是再由文官集团掌控。
现在自己这么做就是要长久占有大明绝大部分财富支配权的意思,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大明国库收入的大部分将来自于海贸,事实上现在的海贸就已经造就了许多的富可敌国的家族,朱由校要做的就是要让这海贸不能只是造出几个富可敌国的家族出来,而是让国家变得富有,并让这些社会财富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使得整个大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而不是,让大明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从而使得社会矛盾尖锐,朝廷疲于维稳而耗费大量财富并最终破产被另一政权取代。
没人再敢对朝廷开海一事提出异议,也不敢在暗地里搞小动作,一些沿海的大商贾不得不按照朝廷的安排接受朝廷的改造,且规规矩矩的向朝廷缴纳进出口的税额。
他们的后台靠山不敢再为他们说话,为了赚钱,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章程来。
大明的海岸线很长,将来可以开放的埠头还有很多,但现在还不是真正海洋时代,海外市场也没有完全打开,基本上对大明货物最大的需求方还是地中海一带以及西欧地区,近海的也最多是朝鲜和日本。
所以,现在直接全部开放倒也不现实,但在一些紧要处开辟军港倒是有必要的。
虽然现在大明的外部军事压力仍然主要来自北方,但从长远来看,大明要想扩大自己的利益,主要角逐场还是这广袤的海洋,南洋虽然已经有了许多汉人,但还没有真正展现出大明的控制力和军事威慑。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不安分的海外之国如日本和爪哇等,以及缅甸等。
另外,已经开始频繁出现于东半球的西方列强已经开始逐步蚕食完整个世界,自己大明若再不抓紧,估计没多少年,整个世界将会彻底成了西方的势力范围,比如美洲和澳洲等尚未完全开放的地区。
所以,按照朱由校的计划,海军的军费的开支得继续增加,整个海军的规模则继续增加,大明海洋学堂将要继续扩大办学规模,要满足整个大明各方海洋事业的人才需求。
参加这次剿除郑氏海盗集团的大明海军各级官兵们尤其是多次参与实战而经验丰富的官兵们大都又被调回了大明海洋学堂进行回炉重造,而同时又招了许多新进的学员,并在沿海设置多处招兵点,专门进行海军作战人员的招聘。
闽浙和两广地区的海贸也开始了进入国家管控阶段,新安、上海等名不见经传的县城开始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外商船在这一带云集,西洋番以及被西洋番带来贩卖的昆仑奴等都开始频繁出现在沿海港口。
皇家工业公司的玻璃、银镜、铝制品以及肥皂、香皂等成了海外畅销品,订单已经排到了三年后。而军械司本打算淘汰的天启一式燧发枪也被大量抢购,尤其是琉球、朝鲜、日本等二流国家,除此之外,一些海盗也会来购买军械司的武器。
朱由校并不反对将一些落后一代的武器卖给周边国家乃至于自己大明未来的敌人,毕竟这样做既赚到了钱也将该国度武器更新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皇家织造局的丝绸和各种款式各异的成衣也开始大量外销,也不仅仅是这些皇家资本,景德镇的瓷器和松江的棉布以及金华的火腿和山西的醋等各类大明地方商品也开始畅销出去。
朱由校甚至还鼓励这些地方官员多开发地方特产,并鼓励这些商人将这些口碑较好的地方特产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商品。
为此,朱由校还特地令户部专门成立机构对这些特产进行保护,且还在关税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当然,也不仅仅外销出去,大量西洋的商品也比以前更大规模的拥入大明国内,不仅仅西洋钟和让人大明百姓瞠目结舌的油画,还有大量思想前卫的学术类著作。
朱由校没有明令禁止西洋番的传教士在大明传教,只要这些传教士不带有政治目的,不干预大明政务,不歧视别的宗教不搞宗教斗争,不强迫百姓入教,他都可以允许这些传教士在大明活动,并允许他们自己筹集款项建造教堂。
但朱由校自己抠门的很,并不提倡和鼓励中央朝廷和地方衙门出资为这些传教士建造教堂,而这些传教士只得利用自己赚来的钱在大明国内购置土地并建造了一系列比较独特的教堂,一时间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明各地出现。
这也引起了大明建筑业的变革,开始有人尝试着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诠释艺术。
也不仅仅是艺术,包括医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交流也比之前更加密切起来,甚至朱由校还以降低三毫厘关税的利益诱使意大里亚商人蒙特泽西将此时年过花甲的伽利略给带到了大明。
意大里亚商人蒙特泽西不知道这个遥远的东方帝国帝王为何会对自己国家的一个不被教会喜欢且思想很异端的老头感兴趣。
但为了那个可以让自己节约许多成本的关税让利还是让他乖乖的把伽利略送到了大明,至于他用了什么手段,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