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151章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151章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人都是亲曹派,居住中原边境已近年,汉化很深,让他们来柳城,实际就是让他们牵制住其余乌桓部落的壮大。
    在安排完毕后,已经深秋九月,曹操这才下令大军班师回邺都,开始进行南下荆州的准备。
    。。。。。。。。
    六月的荆州已到了一年中最酷热之时,燃烧着烈火般的骄阳将一团团炽热的空气抛向荆州大地,丰沛的水汽仿佛刚从热锅蒸腾里出来,使整个荆州都陷于一种蒸笼般的热闷之中,所以自古就有气蒸云梦泽的说法。
    这样的天气要持续近一个月,直到七月末,早晚才会稍微凉快一点,这也是一年中荆州人最难熬的一个月,荆州人把它叫做蒸月。
    中午时分静悄悄的,除了树上的夏蝉在愈加起劲地拼命嘶叫外,其余的生命都仿佛消失了,连每日无精打采趴在门槛上的老狗也躲进屋中避暑。
    不过官宦及大户人家自有办法过这一年中最难熬的蒸月,早在九严寒之时,大户人家就会用山泉水凝冻成冰,切成大块放进深井里储存起来。
    到了夏天,井中之冰依然未融化,便成了大户人家暑的最佳之物。
    只是这种可以储存冰的深井很难挖掘,就算最有经验的井匠也只能十眼中挖成一眼,因此挖一口冰井不仅需要特殊的环境,而且耗资巨大,不是一般人家承受起来。
    对于普通人家,大多是饮食上做章,吃清淡,喝药茶,或者用井水沐浴,若运气好,在大户人家讨到一块冰做成冰茶,那也是一家人难得享受的宝贵之物。
    刘璟的府邸也同样闷热难当,不过他的府邸是黄祖在城中的屋宅,条件自然不会差,在后园里竟然有五口冰井,刘璟第一年不知道,只当他们是普通水井,后来,知情人告诉他们,这竟是五口冰井。
    黄祖体胖惧热,夏天时,黄祖用冰块放在书房夹墙内,使房间里冰凉如春,所以整个蒸月,黄祖从不出书房一步,那五口冰井中的十几万斤冰块,就是黄祖的砌墙之冰。
    刘璟自然不需要冰砌墙,他除了留一口冰井给家人享用外,其他冰块都给了亲兵,成了亲兵们的一项特殊福利。
    陶湛端着一碗冰茶快步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向刘璟书房走去,她步履匆匆,并不像害怕手中冰茶化了,而是心情有些激动不安,她有大事情要告诉丈夫。
    今天正好是旬休,刘璟没有外出,在家中乘凉休息,享受这难得的蒸月假日,他正伏案给驻防安陆郡聘写一封信。
    徐庶没有让他失望,最终用樊城和新野换来了襄阳仓库中的十几万根粗大干木,而襄阳也不吃亏,最多再伐十几万根木置放年就是了。
    江夏军不用再驻防新野和樊城,聘的一万军队也就转移到了安陆郡,驻防江夏的北大门。
    刘璟正全神贯注地写信,这时门外传来了妻陶湛甜脆的声音,“夫君,我可以进来吗?”
    “娘请进!”
    陶湛端着冰茶走了进来,抿嘴一笑,眼角风情无限,自从张机开始给他们治病后,一个月来小夫妻二人夜夜恩爱,两人如胶如漆,蒸月的闷热也顾不得了。
    这主要是张机开的药方甚为古怪,有很强的催情之药,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效果却有了,陶湛将冰茶奉给丈夫,“先喝了茶,我再告诉你好消息。”
    刘璟笑眯眯将冰茶一饮而尽,冰畅之气从心底冒起,令他浑身清爽无比,手却不自觉地伸进妻裙中,这一次却被陶湛一巴掌拍开,“以后可不行了!”
    “为什么?”
    刘璟一愣,但他立刻反应过来,大喜道:“难道娘有了吗?”
    陶湛羞涩地点点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了,但我四天前就该来的月红至今未见。”
    说到这里,陶湛眼中迸射出喜悦之色。

第286章 鲁肃吊唁

    膝下无一直是他们夫妻二人最大的心病,对陶湛的压力更大,无是七出之一,虽然她没有公婆赶她出门,但堂堂的江夏守居然后继无人,这使陶湛的压力大,成婚年来,她不知拜了多少庙,看了多少名医,都没有用。
    但长沙守张机却说是男方的问题,又用一种古怪方把丈夫的病治好了,这才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只是这种方效果让人难以接受,需要夫妻夜夜行房,次数越多越好,尽管让陶湛很不情愿,但为了怀上嗣,她也只得忍了,现在她有了身孕的征兆,在某种程上,也让她长长松一口气。
    尽管陶湛心中喜悦万分,但还是要故意拉长脸道:“张守当时可是说了,月红不来,个月内就不能再行房,我可要保孩,你就忍忍吧!”
    刘璟苦笑不已,不知张机的药方里放了什么催情之药,竟让自己这一个月**高涨,就算停药,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恢复正常,却又再叮嘱,见红即停止行房,这简直有点坑人了,难道要让自己纳妾不成?
    不过有一件事必须要告诉妻了,刘璟沉吟一下道:“我可能要去一趟江东,见一见孙权,两个月才能返回,如果娘真有了身孕,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静养。”
    陶湛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丈夫去江东必然是有大事,她默默点头道:“夫君要去江东,我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我有点担心江东会对你不利,毕竟当年柴桑大战,夫君和江东仇怨很深。”
    “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且孙权会保证我安全,江东使者昨天已经到了,给了我孙权的亲笔信。”
    “那夫君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刘璟想了想,“天后出发!”
    。。。。。。。。。
    江东使者依然是鲁肃,刘表病逝的消息已传到江东,刘表的病逝无论对荆州还是对江东都是一个重大消息。
    如果在几年前,江东人会为刘表之死而额相庆,上街载歌载舞,而今天,虽然刘表之死依旧使江东君臣暗自欢喜,但这种欢喜不会表面化了。
    至少官方在表面上装出了几分悲痛和同情,孙权还特地命鲁肃为使者来武昌吊唁。
    鲁肃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江夏了,在过去的年里,他几次作为使者来江夏请刘璟去江东,但都被刘璟婉拒,这倒不是惧怕江夏会有二心,而是不想触怒刘表。
    刘表至死都将江东视为平生大敌,虽无力东征,但也绝不和江东和解,他同样也不准任何人和江东暗通款曲。
    现在刘表去世,不仅使刘璟少了最关键的束缚,使刘璟可以正大光明地和江东往来,甚至连刘备也在悄悄寻求江东的支持。
    郡衙大堂内,鲁肃正在和徐庶、董允闲聊,有意无意地向他们透露出了刘备暗通江东的信息。
    “两位有所不知,在江夏使者抵达东吴的同时,刘琦也派人来江东联系吊唁事宜,希望江东能派使者去江陵吊唁,说实话,江东内部也有了意见分歧。”
    徐庶暗暗吃惊,刘备居然也在暗中联系江东了,这是为什么?徐庶没有追问江东有什么内部分歧,而是不露声色问道:“不知刘琦是派谁去了江东?”
    “听说是派庞统去了东吴。”
    鲁肃叹了口气道:“现在江东内部也有意见分歧,有人主张江东应该承认刘琦为荆州牧,要求我家主公和刘琦结盟。”
    这时,大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不知是谁主张和江陵结盟?”
    只见刘璟快步走进大堂,在他身后跟着幕僚贾诩,贾诩脸上带着一丝苦笑,他本不想来见江东使者,但刘璟再邀请,他只得无奈同来。
    贾诩觉得自己抛头露面一次,就被刘璟绑紧一分,一年后,就算刘璟放他,他也无处可去了,不过刘璟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就是涉及曹操的往来,没有让他参与和露面,这便使贾诩暗暗庆幸。
    今天来江东使者,虽有些尴尬,但其实也无妨。
    见刘璟走进来,鲁肃和徐庶连忙起身行礼,刘璟笑着给鲁肃介绍贾诩道:“这位是贾和,被仇家所害,暂时来江夏避难。”
    鲁肃肃然起敬,这位其貌不扬的黑瘦老者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贾诩,他慌忙见礼,“肃闻贾公之名久矣,今天得见,肃生有幸。”
    贾诩也回礼笑道:“敬为孙刘联盟不辞劳苦奔波,令人敬佩,愿敬能完成使命,不负吴侯。”
    刘璟笑着请众人坐下,又命人重新上茶,这才笑眯眯问道:“江夏的闷热,不知敬能习惯否?”
    鲁肃苦笑一声道:“江东也是一样闷热难当,我原以为能来荆州避暑,没想到是从一个蒸笼跑到另一个蒸笼而已。”
    众人都大笑起来,大堂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刘璟这才把话题转回来,笑问道:“不知江东是谁主张和江陵往来?”
    鲁肃沉默了,他心里有数,如果自己说出来,就是向刘璟泄露了江东的内部不和,主公孙权也没有同意他可以说出来,但鲁肃认为这迟早瞒不了刘璟,不如对刘璟说实话,让他对局势有个明确的认识。
    沉默片刻,鲁肃缓缓道:“目前江东内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支持刘琦和刘备,以张长使和诸葛参军为主要倡导者,他们主张嫡长为先,认为琦公才是荆州牧的合法继承者,同时也倍加赞赏刘皇叔的天下名望。”
    “吴侯和军方的态如何?”刘璟不露声色问道。
    “吴侯的态模棱两可,军方也有赞同张长史的意见,主要以程普为的一些老将,而支持和江夏结盟之人,以周大都督为。”
    说到这里,鲁肃又苦笑一声道:“世事往往令人难以预料,原以为军方会记恨柴桑之战,可事实恰恰相反,军方大多支持和江夏结盟,倒是臣偏向江陵。
    江东臣中除了一些地方守支持和江夏结盟外,大多臣都偏向江陵,估计是受张布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公能和我尽快启程,前往江东说服吴侯支持江夏。”
    刘璟微微一笑,“那敬偏向于谁?”
    “我当然是坚决支持和江夏结盟,临行前张长史建议我同时出使江陵,我没有答应,吴侯只好又任命步骘去江陵吊唁,在我出发前来武昌的同时,步骘也出发去了江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刘皇叔此时已经在去江东的上了。”
    。。。。。。。
    鲁肃下去休息了,刘璟和徐庶、贾诩、董允人继续商议江东事宜,董允起身愤然道:“这真有点莫名其妙了,我们是荆州抗击曹军的主力,将来曹军南侵,我们依然是柱梁,刘备在樊城不战而退,现在又隔着襄阳和江夏,他们怎么抗曹?还居然要承认刘琦为荆州牧,这就是江东的所谓诚意吗?”
    徐庶笑道:“休昭不必动怒,现在的事情还暂时和抗曹无关,事实上,江东内部出现分歧,就是他们内部派系在斗争,据我所知,江东内部派系林立,利益格局非常复杂,什么吴派、北派、会稽派、皖派,还有什么元老派、少壮派,斗争异常激烈,但从大派系讲,实际上就是周瑜和张昭两大派系,很明显,周瑜是主张抗曹,而张昭是主张谋荆,所以会有江夏和南郡之争。”
    刘璟点了点头,虽然他心中和董允一样对江东的朝暮四为不满,但他也赞同徐庶的分析,这件事确实涉及到江东的内部派系斗争。
    刘璟又看了一眼贾诩,他很想听听贾诩的意见,贾诩微微笑道:“江东内部有分歧是很正常,毕竟曹军还远在辽东,南下不知何年何月,目光长远一点,便想着和江夏结盟应对将来危机,目光短一点,便考虑利用利用荆州分的机会,想谋取更多的利益,其实关键是孙权。”
    刘璟又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贾先生认为孙权是何用意?”
    贾诩呵呵一笑,“我觉得结盟和买卖一样,也有讨价还价,孙权如果是想和公结盟,他为了争取更多的主导权,把刘备拉进来也就很正常了,目的嘛!就像徐长史刚才所言,追求最大的利益。”
    听完徐庶和贾诩的分析,董允暗暗惭愧,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权谋上还是稚嫩一点,竟然没有看透江东的企图。
    但董允也不想成为旁听者,他又小心翼翼问贾诩道:“贾先生认为鲁肃知道吴侯的真正用意吗?”
    贾诩捋须眯眼一笑,“他是吴侯的心腹,怎会不知主公用意,就算他想不到,孙权也会暗示他,否则他出使江夏会坏大事,对于鲁肃而言,把公请去江东才是他此行的最大任务,公不妨利用这一点,好好敲打敲打鲁肃,也让吴侯明白,天下不光他一个人会做生意。”

第287章 曹操使者

    鲁肃已经做好的出发的准备,最早通知他是天后出发,但到了出发这一天,却没有任何消息,没有人通知他出发,更没有人安排他上船,连照顾他起居的驿丞也换了一人,鲁肃问他情况,他便说自己刚来,一无所知。
    无奈,鲁肃只得去郡衙找徐庶,不料徐庶却不在郡衙,去了夏口,找董允,董允也去夏口,一直等到黄昏时分,鲁肃才疲惫地回了自己住的馆驿,他一无所获。
    进了院门,照顾他的王驿丞满脸担心地迎了上来,“鲁公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下午。”
    鲁肃精神一振,心中顿时升起一线希望,“有什么消息吗?”
    王驿丞摇摇头,“没什么消息,但鲁公午饭没有回来吃,我很担心,要不我现在去准备饭菜?”
    鲁肃顿时泄了气,没精打采道:“可以吧!随便弄一点就行了。”
    王驿丞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鲁肃负手进了院,其实他住的宅很不错,占地二十亩的驿馆一共只有五座院,每个院都是**。
    假山池鱼,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仅房间就有二十几间,有名侍女和一个专门的驿丞照顾,这座驿馆只有鲁肃这种人物才有资格入主,目前整座宅就住了鲁肃一人。
    吃住虽然都很不错,但鲁肃的心情却不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屋里,他怀疑是自己记错了出发的日,但再仔细核对,确实是今天,应该一早出发,可现在天都快黑了,却没有任何动静,这是怎么回事?
    房间里,鲁肃低头来回踱步,他心中有一种不安,出发去东吴是一件大事,应该昨天就有官员来找自己安排船只行李之类的事情,甚至刘璟或者徐庶还要接见自己一次,确定好江东那边的接待事宜。
    他在天前便派随从先回东吴去报信,让吴侯安排接待了,可就算临时变更计划,也应该通知自己的一声,自己也好再派人回去送信,这样不声不吭,算什么?
    鲁肃心中充满了不安和不满,直觉告诉他,可能出了什么事?可能和步骘出使江陵有关,或许是刘璟对吴侯不满。
    其实鲁肃也觉得吴侯在刘备之事处理得不妥,年前吴侯便信誓旦旦支持刘璟为荆州牧,可到了这个关头,又变卦了,这容易给人一种没有诚意的感觉,难道刘璟就是认为吴侯没有诚意,所以才临时取消了今天动身吗?
    这时,王驿丞拎着食盒快步走进来笑道:“让鲁公久等了,请用饭吧!”
    一名侍女上前帮忙,王驿丞一边摆放酒菜,一边笑道:“今天中午我倒听到一个消息,好像我们守一早赶去夏口了。”
    鲁肃一惊,刘璟去夏口了!他知道徐庶和董允都去了夏口,现在连刘璟也去了,夏口那边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他连忙问道:“你们守去夏口做什么?”
    王驿丞摇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问了不少人,大家都不知道。”
    说完,王驿丞行一礼退了下去,鲁肃坐在小桌前,心中愈加疑惑,他怀疑是夏口发生战争,但细想也不可能,如果夏口发生战争,武昌早就全城动员了。
    难道和襄阳有关,可是就算和襄阳有关,也不需要刘璟亲自去,鲁肃胡思乱想,却得不出一个结论。
    这时,他的随从奔了回来,气喘吁吁道:“副都督,那座最大的主院开始收拾了,来了好多人,都在清扫布置,抬来很多名贵的家具,还有一座两丈长的白玉屏风,听说是黄祖的镇宅之宝。”
    鲁肃心中疑惑,这是谁要入住?难道和刘璟去夏口有关,他也不得吃饭,放下碗便匆匆向主院而去。
    鲁肃所住的宅叫贵宾驿,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居住,有一大四小五座院,鲁肃所住的听松院是四小之一,而主院则叫住麒麟堂,占地八亩,据说只有当年刘表视察江夏时才住在麒麟堂。
    已经七八年没有人住了,今天居然开始收拾,麒麟堂的广场、主堂和后堂内,两多士兵和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的清扫并修补一些腐坏之处。
    在广场上摆满了各种名贵家具和器物,这些都是原来黄祖家中之物,被收回官府后,一直存放在仓库里,今天全部搬来了。
    鲁肃看到了那架白玉屏风,高一张,长丈,下面是紫檀木托架,整座屏风由座细润无暇的白玉拼成,画着千里荆州图,价值连城,传说是黄祖的镇宅之宝,现在也被搬到麒麟堂前。
    尽管天色即将昏黑,但麒麟堂上依旧灯火通明,无数士兵和工匠正在忙碌清扫,并将巨大的垂地幔帘装上大梁。
    鲁肃心中愈加惊讶,这个架势,来人非同小可,他找到一名年轻的屯长,拱手笑道:“这位小将军,这是谁要来了?”
    年轻屯长摇了摇头,“我们都不知道,反正是上面的命令,必须在明天中午前清扫布置完毕,估计今晚要干通宵了。”
    鲁肃一连问了数人,都不知道是谁要入住,甚至连主管官员也是一脸茫然,足见此事非常隐秘,他只得闷闷不乐回到住处。
    接下来的两天里,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任何出发的迹象,这令鲁肃心中愈加担忧起来,他很担心刘璟放弃和江东结盟了。
    第天傍晚,王郡丞飞奔而来,急声道:“鲁公快去码头,好像有重要事情发生了,有人看见了守的座船。”
    鲁肃跳起来,跑到大门外翻身上马,打马向码头奔去,再没有消息,他就要被逼疯了。
    飞奔至码头前,只见码头上停着数艘大船,数十名江夏官员已经在码头前等候了,四周布满了两千余士兵,全副武装,戒备森严。
    鲁肃却不得入内,他只能像普通民众一样,远远站在一座高处张望,这时他的随从找到了他,低声道:“副都督,我打听到了,好像是朝廷使者要来。”
    鲁肃心中一沉,果然不出他所料,是邺都使者来了,他想了两天,除了这个理由,荆州实在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布置麒麟堂。
    但鲁肃想知道的是,到底是天的使者,还是曹操的使者,这里面差异很大,天的使者则表示刘璟获得了朝廷承认,而曹操的使者,则意味着刘璟有可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