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363章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363章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侯惇神情尴尬,他知道曹操沙盘生气,但他也没有办法,制作一台沙盘至少需要一年时间,需要大量的斥候去实地探查,现在才几个月,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既然曹操不提,他也只能佯作不知,硬着头皮禀报道:“目前汉军也在大举调动军队,襄阳的军队约六万人,以聘为主将,安陆郡的军队约五万人,以甘宁为主将,这就是十一万人了,据可靠情报,刘璟正率领万军队在前来襄阳的上,届时,汉军将有十四万之众,我不担心江东那边,我担心汉军这边的压力。”
    曹操没有表态,又问道:“江东那边情况如何?”
    江东是曹仁负责,按理不应该问夏侯惇,但既然曹操问及,夏侯惇只得禀报道:“卑职只是听说江东内部依然有分歧,好像是主导权之争,张昭的江北系和顾雍的吴越系都想统领这次北征,最后是孙权强行任命,由江北系主将吕蒙负责徐州方向的进攻,吴越系主将陆逊负责合肥方向进攻,兵力一样,各率四万人,由孙权统一率领,另外,听说荆南那边也有情况。”
    “什么情况?”曹操好奇地问道。
    “孙权任命步骘为荆南都督,率两万军赶赴荆南。”
    夏侯惇刚说到这,大帐门口传来一个声音,“这是刘璟的毒计,孙权自以为占了便宜。”
    曹操回头,只见程昱走了进来,他向曹操行一礼,“请恕微臣擅自入帐。”
    “这是我的特许,仲德不必有歉意。”
    曹操又问道:“为什么是刘璟的毒计?”
    程昱向夏侯惇点点头,这才冷笑道:“微臣知道刘备去交州也是迫不得已,他在番禹无时无刻不想北归,但惧于汉军的实力,他不敢轻举妄动,但现在荆南四郡变成了江东军,而江东途远,难以救援荆南,实力远远弱于汉军,刘备岂能不动心。”
    “可是刘备军正和士家军队争夺交州,他怎有精力北顾?”夏侯惇不解地问道。
    程昱摇了摇头,“这就是元让消息不及时了,刘备军已经完全击败了士燮,士燮只剩下交趾一郡,这是半年前的消息,现在刘备军队应该统一交州了。”
    曹操沉默片刻,问道:“仲德是说,刘璟把荆南四郡划给刘备,是为了挑起刘备和江东的战争吗?”
    “一定是这样,我一就在思考此事,孙权谋荆南已久,刘备也渴望回荆南,他虽惧怕刘璟,却不惧怕江东,我相信刘备一定会寻找时机向北发动进攻,江东也不会轻易放弃荆南,这样就被拖进去了,用一个小小的荆南,最后拖死江东,我真的很佩服刘璟的手段,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我现在开始怀疑刘璟这次挑起中原战役的真正用意了。”
    “江东也有高人,难道他们看不出刘璟这步棋?”曹操疑惑地问道。
    程昱微微一笑,“问题不在于江东有没有高人,而在于江东的情报是否及时准确,如果江东知道刘备即将统一交州,他们就不会轻易吞下这个饵了,现在看来,江东并不了解交州的情况,做出错误的决策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曹操负手在大帐中来回踱步,他心中很杂乱,程昱这番话在他心中豁然开启了一道口,但又看不清晰,他需要理一理思,程昱却很清楚曹操的心思,他在一旁小心翼翼提醒道:“丞相是在考虑利用刘备吧!”
    曹操醒悟,与其自己再慢慢理清思,不如请教程昱,他一定在上考虑清楚了,他连忙道:“请仲德教我!”
    程昱沉吟一下道:“我们可以支持刘备,扶持其壮大,只是在短时间内我暂时无能为力,不过丞相可以派人去和刘备见面,表达丞相对他的支持,将来一定会有机会与刘备携手。”
    说到这,程昱又笑了笑,“当然,丞相也不要对刘备抱有大的希望,我们只是稍微利用他,介于刘璟的强大,刘备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最多在某个时候牵制一下刘璟,给我们赢得时间。”
    曹操点了点头,“这样就足够了!”
    他又对夏侯惇道:“元让先下去吧!”
    夏侯惇行一礼,快步退了下去,大帐内只剩下曹操和程昱两人,两人坐下,沉默半晌,曹操缓缓道:“现在朝廷内有风声,很多大臣都要求我晋封魏王,甚至包括长公,不知仲德怎么看?”
    程昱非常了解曹操,如果曹操无意,他根本就不准这种声音起来,更不会来问自己,现在他来请教自己,很明显是他自己也动心了,他实际上是来问晋封的合理性。
    程昱和荀彧及荀攸有所不同,程昱对汉朝并不忠诚,他忠诚于曹氏,而且他善于变通,也是他最后能善终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过程昱却比较冷静,能更理性地看待问题。
    他沉思片刻道:“丞相若要进封魏王不是不可以,微臣也完全支持,但我觉得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不能仓促。”
    程昱的话使曹操听得顺耳,他微微笑道:“仲德说的从长计议是指刘璟吧!”
    程昱点了点头,“现在我们还需要集中精力和刘璟对阵,但刘璟这样连连征战,他的民力财力也吃不消,我觉得他一定会和我们罢战,用五年的时间以修养生息,这时,丞相就要把精力转到政治上来,晋封魏王、明确世,就算丞相现在不考虑,那时也无法回避了,这就叫水到渠成。”
    曹操欣然笑道:“仲德之言,大善也!”

第701章 家事风波

    成都州牧府中,陶湛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孙尚香的院里,自从江东回来后,孙尚香便开始有了变化,不时觉得胸闷干呕,有经验的陶湛立刻意识到可能是有喜了,她请府医诊断后,果然不出她的所料,孙尚香终于怀孕了。
    这可是刘府的大事,陶湛立刻重新安排了孙尚香的院,将她安排在自己相邻的麒麟院,便于照顾,又给孙尚香增加了八名侍女和十名护卫女兵,将成都最有经验的产婆接到府中,不仅如此,陶湛还说服刘璟,派人去江东给孙尚香母亲报喜。
    陶湛考虑得很周到,将孙尚香照顾得无微不至,不过有一件事,她却最终表现出了作为刘璟正妻强硬的一面,那就是对蔡少妤的态,蔡少妤可以长期住在州牧府中,但休想得到任何名份。
    陶湛态很明确,蔡少妤曾是刘璟的二嫂,且刘琮还在邺都,不管他们之间有过多么复杂而扯不清的恩怨,他们都无法回避这一事实,一旦刘璟纳她为妾,这对刘璟的名声将是重大打击。
    她知道丈夫在某些方面心肠较软,会一时糊涂纳了蔡少妤,但陶湛不糊涂,之前她只是碍于刘璟的面暂时不提此事,随着时间推移,当刘璟终于冷静下来时,陶湛便挑明了此事,她坚决反对刘璟纳蔡少妤为妾,态非常强硬,毫无商量余地。
    这就是自古以来的法礼,男人可以在外面花天酒地,但想把女人领进家门,就必须要得到妻的同意。
    正是陶湛的强烈反对,最终使刘璟不得不暂时打消了纳蔡少妤为妾的想法,只得好言安抚蔡少妤,让她安心住下去,将来会给她一个说法。
    陶湛走进院里,就听见孙尚香发脾气地叫喊道,“这种该死的干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陶湛会心地笑了起来,孙尚香的妊娠反应很严重,以她的性格,当然是难以忍受,不过女人都有这一关,熬过去就好了,她走进房间笑道:“怎么了,今天好像心情不好!”
    孙尚香半躺在榻上,见陶湛进来,她连忙坐起身,眉头紧皱道:“上午起来才一个多时辰,我已经干呕了四次”
    刚说到这,她忽然捂住嘴,冲到屏风后面,干呕不止,两名侍女连忙端着水盆过来,半晌,孙尚香漱了口,这才扶住侍女慢慢走回来,脸色通黄,精神萎靡不振,陶湛连忙扶住她坐下,又递热茶给她,半晌,孙尚香才叹口气道:“我从小到大,从未受过这份苦楚,早知道生孩这么痛苦,我才不期盼呢!”
    陶湛笑着安慰她道:“都是这样过来的,当初我生致儿时,反应比你现在还严重,白天折腾,晚上也起夜多少次,现在想想都感觉害怕。”
    “我晚上还好,基本上平静,就是上午特严重,下午也会好一点,大姐,她们说要四个月后就会不再干呕,是这样吗?”
    “去了一个旧的痛苦,又来新的痛苦罢了,七八个月以后,晚上睡觉就是个麻烦时,只能平躺,不过呢!女人都要经历这一关,没有生育的痛苦,就不会有做母亲的快乐。”
    “就想明天就生了。”孙尚香小声嘟囔着。
    陶湛一笑,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只听蔡少妤在院中笑问道:“尚香,今天好点没有?”
    “蔡姊请进!”
    蔡少妤快步走了进来,手中拎着一个食盒,“我给你熬了一点粥”
    她一下停住了脚步,没想陶湛也在屋里,她顿时感到有些尴尬,陶湛笑道:“少妤有心啊!还炖了粥,我就想不到,是什么,让我看看。”
    “就是一点乌鸡莲粥,襄阳女人生孩的良方,可以减轻反应。”
    蔡少妤慢慢走了进来,将食盒放在桌上,勉强笑了笑道:“大姐是几时来的?”
    “我刚到,少妤快坐下!”
    虽然陶湛坚决反对丈夫纳蔡少妤为妾,不过她本人并不讨厌蔡少妤,对她还颇为同情,诚恳地挽留蔡少妤住在府中,蔡少妤也无处可去,再加上刘璟还是给她一点希望,她便安心住了下来。
    陶湛的亲热让蔡少妤尴尬的心情也放松下来,她笑了笑,打开食盒,将粥碗递给孙尚香,“快趁热喝吧!”
    孙尚香慢慢喝粥,心绪也平静下来,她并不知道陶湛反对刘璟纳蔡少妤为妾一事,这件事很隐秘,只有个当事人知晓,陶湛自然也不会告诉她,倒不是不能让孙尚香知道,而是孙尚香胸无城府,为人大大咧咧,很容易说走嘴,传出去对刘璟名声不利。
    这时,孙尚香想起一事,对陶湛道:“上次将军给我说过,说以后我们可能明年会搬家去长安,会这样吗?”
    陶湛微微一笑,柔声道:“或许有这个可能,上次搬家来成都,他就说成都只是暂时住几年,我问过贾军师,贾军师说,将来搬去长安是肯定的,只是具体什么时候,他也说不准,不过将军既然告诉你,明年搬家,那肯定是有所指。”
    孙尚香叹了口气,“我不喜欢北方,冷了。”
    “少妤,你想去北方吗?”陶湛回头笑着问蔡少妤道。
    “我?”
    蔡少妤慌忙摇头,“我不知道!”
    半晌她又低声道:“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时,蔡少妤心中有些不舒服,便起身道:“我就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
    陶湛也对孙尚香笑道:“我也回去看看孩,等会儿再来陪你聊天。”
    她起身跟着蔡少妤走出了院,蔡少妤明白陶湛的意思,脚步放慢下来,她们两人沿着柳树小道缓缓并肩而行。
    “你很生我气吗?”陶湛淡淡问道。
    蔡少妤点了点头,继而又摇摇头,苦笑一声说:“开始有点,不过想想也就理解了,毕竟”
    “你想说什么?”陶湛瞥了她一眼问道。
    蔡少妤叹口气道:“毕竟我已风风光光嫁过刘琮,满城都看见了壮观的婚礼场面,这是我犯下的错误,就应该承担它留下的后果,所以我想通了,也就能理解你的态。”
    “你能理解就好,如果是外人,我不会反对,偏偏是他堂兄,少妤,我希望你能嫁一个好人家,风风光光地再嫁出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蔡少妤咬了一下嘴唇,没有说话,陶湛又道:“当然,你如果不想嫁,愿意留下来,我非常欢迎,随便你住多久,我会把你当做自己姐妹看待,只是我不能保证以后。”
    蔡少妤点了点头,“我明白!”
    说到这,蔡少妤又笑了起来,“其实我也想通了,作为一个女人,最大希望的就是能有一个依靠,有个安身养命之所,我住在这里很开心,真的不想离开,只要大姐肯容纳我,我又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大姐放心吧!我不会再提让大家都感到为难之事。”
    陶湛笑着点了点头,她很高兴蔡少妤有这样的觉悟,她轻轻挽住蔡少妤的胳膊,两人挽臂缓缓而行,“少妤,我想给致儿换个师父,你觉得我该怎么向将军提这件事?”
    “我觉得最好把你的想法给贾军师说一说,让他们来和将军谈,毕竟给致儿换师父是件大事。”
    “你说得对,不过还是等他这场战役打完再说,我现在不想分他的心。”
    “大姐,将军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也不知,只希望新年时他能回家看看。”
    两人边说边走,渐渐地走远了。
    。。。。。。。
    长江水面上,一支由五艘千石大船组成的汉军船队顺江而下,浩浩荡荡向夏口方向进发,延绵里,声势壮观,这是赶去安陆郡的万汉军,由刘璟亲自率领。
    在为大船的演武堂内,刘璟和司马懿在沙盘前讨论这次北征中原的一些具体细节,按照汉军和江东军达成的协议,北攻中原的战役将在十月上旬打响,今天已是十月下旬,秋收已过,天气渐渐寒冷,最多还有半个月,大战序幕也将慢慢拉开。
    “从江东送来的情报来看,这次江东军出征并不顺利,内部有很大的分歧,据说顾雍、虞翻、陆绩等吴越系官员坚决反对北征,军队内部也有分歧,以黄盖为的部分老将也不赞成北征。”
    说到这,司马懿叹了口气,又道:“我很担心江东内部不团结,会影响到这次北征战役。”
    刘璟却笑了笑说:“不用担心,这次北征,我并不是要夺取多大的利益,我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向曹操施压,能够圆满地在关陇收官,所以只要江东出兵,牵制住曹操的兵力,那就足够了,至于江东是胜是败,对我们影响不大。”
    司马懿一直有一种感觉,州牧并没有完全把这次北征战役的真实用意告诉他,很多事情都是他事后才醒悟,比如将荆南四郡让给江东,司马懿得到刘备统一交州的消息后,他才猛然醒悟刘璟的深谋远虑。
    尽管如此,他还是觉得自己有未知的情报,比如中原战役怎么向曹操施压,如果胜了或许可以施压,如果败了呢?尤其是江东,内部不靖,又是北上中原和强势的曹军作战,取胜的机会不大。
    可州牧的表态,似乎江东胜负影响不大,这就让司马懿思不得其解了,他沉吟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州牧在关陇究竟是如何布局,能否先告诉微臣?”

第702章 一触即发

    安陆郡位于江夏郡以北,由于北方有淮阳山地的阻隔,便将安陆郡与中原地区分隔开,形成了安陆郡的半封闭状态,在多年的南北大战中,除了赤壁之战外,其余战役对安陆郡的影响并不大。
    安陆郡的北部虽然山地众多,但大多属于丘陵,并不想祁山那样崇山峻岭,丘陵之间也有不少通道,可以穿过丘陵山谷直上北方。
    义阳县是安陆郡最北面的一个县,也是大将魏延的祖籍,这里是桐柏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在义阳最东面,却是一片宽达里的平原,淮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将这片平原分为安陆郡和汝南郡。
    此时在平原上的淮河以南,矗立着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巨大军营,这是汉军耗时近两个月筑成的一座板墙式军营,营墙高两丈,并每隔步修建一座哨塔,大营紧靠淮河,站在哨塔上,可以清晰地看见淮河对岸的安阳小县。
    安阳县已经被汉军占领,作为汉军北伐的前哨,由于义阳县是淮河的发源地,淮河在这一带并不宽阔,渡江比较容易,汉军为此在淮河上修建了座浮桥,将汝南郡和安陆郡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一次安陆郡将成为汉军北伐的主战场,汉军在义阳县先后增兵至八万人,刘璟也亲临安陆郡坐镇,而曹军也意识到了汝南将成为主战,曹操也先后向汝南郡增兵至十万,曹操本人也亲自赶赴安城,指挥这场即将爆发的中原大战。
    时间渐渐到了十一月上旬,中原地区已进入寒冬,淮河上游开始结冰,不过冰层很浅,不能直接在冰上行走,但在汝南境内的大小河流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寒风凛冽,大地一片萧瑟。
    在安阳县以北约五十里外的一片丘陵地带,分布着大片树林和农田,在一座山坳背风处,一支由十名骑兵组成的斥候巡哨队正躲在一片树林内休息吃午饭。
    众人点了一堆火,炙烤着他们猎到的一头小野猪,野猪肉烤得噼啪作响,金黄流油,香气四溢,士兵们早已忍不住,纷纷用刀割下一块肉,坐在火堆旁大快朵熙。
    为的骑兵斥候屯长名叫王兴,就是安陆郡人,他带领的这些斥候手下也基本上是本地人,对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他们的任务就是监视曹军是否南下。
    王兴正在啃一只野猪后腿,他一抬头,却发现十名手下都在烤火吃肉,他有些不满,踢了一名士兵一脚,“吴四,轮到你当值了,快去放哨!”
    士兵无奈,只得又割下一块肉,一边吃一边向山坳外走去,这时,另一名士兵笑道:“屯长,这么冷的天,你觉得曹军会南下吗?”
    王兴抹了一下嘴上油说:“这可说不准,咱们现在就在汝南郡,在人家的地盘上,要是出现一支曹军,我一点也不奇怪。”
    “屯长,你说干嘛要在冬天打仗?”另一名士兵含糊着问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
    “我估摸着是想攻打许都,听说新野那边也有五六万大军,两边夹攻,就像蝎的两只大钳。”
    “不可能打许都,否则江东出兵又有什么意义?”
    众士兵争论起来,这时屯长王兴不高兴地骂道:“别放屁了,快吃肉,吃饱了巡哨去,要是漏了曹军,大家小命难保。”
    就在这时,刚才跑去放哨的士兵慌慌张张跑来,“我看见曹军了,有很多军队。”
    众人吓得跳了起来,顿时乱作一团,也顾不上吃肉,熄灭了火堆便纷纷上马,催马向山坳外奔去。
    在山丘上的一片树林边,十名斥候骑兵向远处张望,他们果然看见了一支曹军,约五千余人,正沿着远处官道疾速向南行军,很明显是向安阳县方向而去。
    “吴四,你带四名弟兄继续监视曹军,其余跟我走!”
    屯长王兴调转马头,带着四名骑兵催马奔下丘陵,走小向安阳县疾奔而去
    此时,刘璟就在安阳县视察,安阳县是一座小县,人口数户,修建在淮河北岸的高处,城墙距离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