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559章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59章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群和司马懿很熟悉,他心中大喜,催马迎了上去,两人大笑着见礼,“再次见到仲达,风采依旧啊!”
    “哪里!这是看到长兄,心中高兴。”
    司马懿又向荀志还了一礼,这才对陈群笑道:“汉王殿下派我来迎接长,这一过来,长和家人都辛苦了。”
    陈群有些愣住了,司马懿竟然是来迎接自己,要知道上次迎接钟繇也不过是派黄门侍郎,这一次是派相国来迎接自己,这种礼遇之隆重,让陈群鼻略略有些发酸,他心中感动之,连忙转过头让儿上来见礼,以掩饰住自己的情绪。
    众人见了礼,司马懿陪同陈群向长安城内缓缓而去,又给陈群介绍新修的副城,“现在看起来,修建副城的方案完全正确,长安城内地价贵,有了副城,使平民也有容身之地,不过座副城肯定不够,我们不准备扩大副城,而是准备再修建几座副城,我估计数十年后,长安四周会出现十几座副城。”
    “汉王不考虑将来修建东都洛阳吗?”
    司马懿摇摇头,“至少十年内不会考虑,主要是要开发陇右和河西,还有北方朔方郡,将来还要恢复西域都护府,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完成,至少要几十年的时间,所以还是要以长安为都城。”
    一行人来到了贵宾馆,司马懿歉然道:“给长的官宅还没有准备好,先委屈长和家人暂住贵宾馆,最多一个月,长就可以搬新家了。”
    陈群笑道:“这个无妨,贵宾馆很不错,我住过,比我在邺都的府宅还好。”
    这时,馆丞出来见礼,领着陈群的家人先进了贵宾馆,陈群因为要去见刘璟,暂时没有和家人进去休息,荀志也告辞回了自己家中,司马懿见已安排好陈群的家人,这才带着陈群转道未央宫。
    “仲达,我走后邺都有什么消息?”陈群见身边没有其他人,这才悄悄问司马懿道。
    司马懿微微笑道:“长的离去在邺都引起轩然大波,邺都朝野不安,人心思汉,曹丕力维稳也无济于事,听说曹丕紧急成立了巡风使,名字好听,其实就是暗中监视所有官员。”
    陈群叹息一声,他没想到自己的离去会引来如此轩然大波,他又问道:“那魏公怎么说?”
    司马懿摇摇头,“就只有魏公不知道此事,听说曹魏高官都隐瞒住了魏公。”
    陈群默然无语,他明白为什么这样做,魏公的身体再经不起刺激,其实这样最好,他也不想让曹操感到失望。
    两人来到了未央宫前,司马懿笑道:“长稍候片刻,我这就去禀报汉王殿下。”
    。。。。
    尽管长安城内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但未央宫内充满了大战前的紧张,进入建安二十四年,汉魏两国在合肥大战后签署的停战契约也就到期了,此时双方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更重要是,汉国在去年完全统一了南方,且经过近两年的厉兵秣马,各种物资及战备都已完成,汉国的战争状态已恢复到最佳,随时可以向魏国发动雷霆进攻,只是汉国还欠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虽然曹操建立了魏国,完全架空了汉王朝,但他毕竟没有篡位,爵位也只是魏公,本质上还是汉臣,而大汉天刘协尚在,汉朝也没有消失,无论汉国还魏国都只是汉朝下面的藩国,刘璟和曹操也都是汉臣,也正是这一点,使刘璟还缺少一个道义上的战争借口。
    虽然看起来这种借口并不重要,但如果不解决,会在历史上成为刘璟的瑕疵,也正是受这个原因的影响,汉军几次都只是试探进攻魏国,而没有实质性的进攻。
    不过机会不会不来,刘璟也在耐心地等候,但战争准备却一时一刻都没有松懈。
    书房观战堂内,刘璟负手站在沙盘前,久久沉思不语,他眼前的沙盘是整个天下沙盘,由七块沙盘拼成,无比巨大,占据了大堂一半的面积。
    这时,一名从事上前低声道:“殿下,司马相国传来消息,陈使君已到未央宫。”
    刘璟从沉思中恢复,点点头,“请他来我的书房相见。”
    从事快步出去了,刘璟伸手取了一面角旗,插在建业外的长江口上,那边有他部署的一支奇兵,万事皆备,只欠东风了。
    这时,从事又在门口禀报:“殿下,他们来了。”
    刘璟转身向自己的书房走去,刘璟的书房其实一组建筑,有朝务主堂、议事堂、观战堂、引宾堂、秘书堂、藏书阁、观天楼等等大小十几栋建筑物组成,占地足有十亩。
    刘璟平时在朝务主堂处理公务,也在那里会见相国等重要臣属,但如果是见钟繇、陈群等外臣,一般都在引宾堂内。
    陈群和司马懿已经在引宾堂内等候,他一边喝茶,心中颇为紧张,这时,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司马懿低声提醒他道:“殿下来了!”
    陈群连忙跟着司马懿站了起来,只见数十名侍卫簇拥着刘璟出现在堂下,侍卫们分列两边,刘璟快步走上堂来,司马懿和陈群连忙上前躬身见礼,“参见汉王殿下!”
    “司马相国辛苦了,两位请免礼!”
    刘璟和司马懿打了招呼,这才将注意力转移陈群这里,刘璟微微笑道:“陈公能顺利抵达长安,令人欣慰,我代表汉国热烈欢迎陈公及全家到来。”
    陈群又深深行一礼,“复兴汉室是父亲和我的最大夙愿,今天能为汉王殿下效力,也是陈群的荣幸。”
    “说得好!”
    刘璟挽着陈群笑道:“请坐下,我们慢慢谈。”
    人坐了下来,刘璟又笑道:“当年我与陈公谈及律法,对陈公的九中正颇有兴趣,不知陈公是否还在魏国推行此制?”
    陈群有些愕然,他记得很清楚,当年刘璟可是坚决反对九中正制,而且从他几次科举中无论门第,唯才是举来看,他的做法也是和自己的九中正制背道而驰,现在怎么又感兴趣了。
    他心中不解,只得小心翼翼道:“魏公本来就不赞成九中正,尤其他这两年推行出丁令,打压世家,九中正就没有再提及了。”
    刘璟点点头,“九中正制对寒门弟不利,如果严格执行,就等于剥夺他们上进的门,确实不合理,不过,九中正制也有它积的一面,比如对士行的长期评估,这很重要,从前科举时,很多士跑来长安眠花宿柳,挥霍无,考上后又继续当官,毫无影响,这种人做官也很可能会为祸一方,所以我考虑将来要稍微改一改,叫做无论贵贱,惟才德是举,考中科举并不一定能做官,还必须由吏部考核他平时的德行,九中正制,就正好补充了这一点。”
    陈群心中充满苦笑,原来的九中正制是不要科举,只要地方中正对士考核行,然后推荐,便可做官,这其实就是汉朝举孝廉制的完善和延续,不料,刘璟却把它去掉了关键,而保留了次要的考核,这就完全变了味。
    陈群无奈,只得苦笑一声说:“殿下说得有理。”
    刘璟理解他的无奈,便笑了笑,暂时不再提此事,又将话题转了回来,对陈群道:“这次陈公来汉国出仕,我仔细考虑过,我想先委屈陈公出任尚书省右丞,主持新汉律制订,汉律制订后,我会再重用陈公。”
    陈群大喜,伏身行拜礼道:“愿为殿下效力!”

第1090章 惊天剧变

    邺都的繁盛俨如一朵绽开的烟花,在短短的璀璨后便消泯无踪,西河郡的失守引爆了魏公的短缺危机,使邺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物价暴涨,民怨沸腾,此时危机爆发已经过去近两个月,初始的混乱已渐渐平息,邺都进入了更深一层危机,那就是业萧条。
    就算是白天,邺都大街上也冷冷清清,很少看见行人,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停业了,没有了商业,粮食实行最严厉的配给制,人们只能勉强生存,这种危机打击的,不仅仅是经济,更多是人心。
    到了夜晚,大街上更没有行人,到处一片漆黑,邺都俨如一座鬼城,黑暗中隐藏着危险,随时会发生案件,只有靠近城门和副相国府一带有士兵巡逻,治安才稍好一点。
    在黑暗的街道上,个人影在迅速走着,不安地望着两边小巷,或许是有个人的缘故,他们没有遭遇到危险,很快便走到了东门附近。
    人走进一条小巷,来到了聚财酒馆前,直接从后门进了酒馆,昏暗的灯光照在前面一人的脸上,是一张苍白肥胖的脸庞,正是宦官米应,后面两人是在宫门附近接应他的汉军探,护送他来到李孚这里。
    米应走进房间,见李孚正在写信,他连忙讨好地躬身笑道:“李参军,我来了。”
    “你怎么现在才出宫?”李孚着实有些恼火,他五天前就有急事找这个米应,足足等了他五天。
    米应吓得连忙道:“我也很着急,可是一直等不到我熟悉的当值侍卫,今天好容易才等到,而且花了十两黄金,他才给我一个时辰,我得马上回去。”
    蟹有蟹,虾有虾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赚钱之,守卫邺宫的侍卫也不例外,他们掌握着出入邺宫的大权,宫中人要想出宫办事,就得花钱行贿。
    当然,守卫邺都的侍卫是曹操的心腹,大部分人都不徇私情,花钱也买不通,但也有少数侍卫偷偷收钱放人,他们冒着调脑袋的风险,放宦官和宫女出宫办事,收取黄金行贿,一般是五两黄金一个时辰,现在查得紧,涨到十两黄金一个时辰了。
    从前米应是通过厨的令牌出来,但现在厨也不准外出,他也只能用黄金来收买侍卫。
    李孚有重要任务,也无暇计较这种事情,他对米应道:“现在是用你之时,刘协的御书房你进得去吗?”
    米应心中暗笑,刘协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御书房,不过就是他寝宫内的一间小书房罢了,他想了想道:“应该可以进去!”
    “那好,你进御书房内,找到刘协的蟠龙玉印,把它偷出来,你的任务就完成了,然后我们会给你五两黄金,你就回家乡吧!”
    蟠龙玉印并不是玉玺,传国玉玺在曹操手中,蟠龙玉印是刘协的私人印鉴,当然没有什么权力价值,但它能证明刘协本人。
    李孚打算再做一份刘协所书的衣带诏,恳求刘璟出兵征讨曹操,这便让刘璟有了出兵的借口,做一幅假衣带诏没有没有问题,有先例在前,关键需要一件能证明刘协本人的信物,李孚想来想去,最好就是蟠龙玉印,这就需要米应将它偷出来。
    米应当然知道蟠龙玉印,他曾经掌管过,后来被刘协收走,确实是放在刘协的书房内,但刘协的书房不好进,他知道不能拒绝,便问道:“什么时候需要?”
    “最迟后天中午前,你一定要给我。”
    米应无奈,只得咬牙道:“好吧!我试一试。”
    李孚心中大喜,他重重拍了拍米应的肩膀,注视着他肃然道:“此事事关重大,你一定要弄到手!”
    。。。
    邺宫占地足有千亩,大部分都是官署,天刘协所居住的后宫倒并不大,只有片建筑群,但由于曹丕压缩宫内开支,使得后宫宦官和宫女锐减,房舍也大多空置。
    目前,刘协所住的寝宫叫做福宫,刘协的书房也在福宫内,紧靠他的寝殿,次日晚上,宫内大多数人都入睡了,只有一队侍卫在刘协寝殿附近来回巡逻。
    约一更时分,一个黑影悄悄溜进了刘协的寝殿,正是宦官米应,他对这里非常熟悉,唯一的困难就是书房门前会有一名当值宦官,他想着爬窗进去,只是窗户距地面高约一丈,他身体肥胖,怎么爬得进去?
    但今天晚上简直就是上天在眷顾他,书房外面当值的宦官居然病倒了,而且没有人替换,现在已经不像以前,刘协早已被人淡忘,没有人会在意这种事情。
    米应心中激动,趁夜潜到了书房前,他躲在一根大柱后观察片刻,周围没有人,十分安静,估计都已经入睡,他蹑手蹑脚来到书房前,轻轻推开了门,房门发出吱嘎一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米应惊得心都快停止跳动,
    他一动不动,站了片刻,感觉没有动静,这才一闪身进了书房,书房里弥漫着淡淡香味,屋角的铜香炉没有熄灭,一缕缕若有若无的青烟从密缝里飘出,书房内有两扇门,一扇门从外面进来,另一扇小门则通向天刘协的寝房。
    米应心中剧烈跳动,紧张之,生怕惊动了在隔壁房间里睡觉的刘协,从前他也趁夜晚偷了不少皇宫内的财物,但他还是第一次来刘协的御书房偷东西,尤其偷的是蟠龙玉印。
    在皇宫内偷东西的宦官不止他一个,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一些禁忌,有的物不能偷,偷了会惹大祸,像几个皇妃的饰,像皇帝的书房内的东西,这些都不能碰,但今天为了完成任务,米应只得豁出去了,过了今晚,他明天就会离开皇宫,后面的事情就与他无关了。
    很快,米应的眼睛便适应了书房内的黑暗,书房的一切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对蟠龙玉印非常熟悉,那是一方拳头大小的方印,以蟠龙为纽,一般是放在书架上。
    他慢慢摸到书架前,上下找了一圈,刘协的笔筒和小饰都在,就是没有那方玉印,他心中奇怪,低头想了想,顿时想起来了,如果不在书架上,那一定在刘协的檀木箱内。
    米应很快便在墙角找到了紫檀木箱,箱被锁住了,他从靴里抽出一把雪亮的匕,微微用力,‘咔!’的一声,小金锁被撬掉了。
    他立刻打开箱,箱里放着刘协的一些常用之物,米应一眼便看见装蟠龙玉印的金盒,他拾起金盒打开看了看,心中大喜,立刻将金盒塞进怀中。
    可就在这时,他身后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吼:“你在干什么?”
    米应吓得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回头,只见天刘协手执蜡烛,在小门前恶狠狠地盯着他,眼睛里喷射出滔天怒火,刘协正好起夜,却隐隐听见书房里传来‘咔!’的一声,便举着蜡烛过来查看,不料正好看见米应蹲在自己檀木箱前藏东西。
    刘协也听宦官告状,说米应偷了不少宫中的财物,只是没有证据,他也半信半疑,但没有想到米应居然敢在自己书房内偷东西,而且是偷檀木箱内的东西,那里面都是他的心爱之物,另他心中的怒火顿时爆发了。
    “你这个混蛋!”
    刘协发疯似地冲上来,将米应扑倒在地,劈头盖脸乱打,破口大骂,“打死你这个狗奴才!”
    米应是被吓瘫了,动弹不得,他用手护着脸喊道:“圣上,圣上听我解释!”
    “来人!来人啊!”
    刘协哪里会听他解释,大声叫喊侍卫,米应顿时急了,不顾一切地推开刘协,刘协拼命压住他大喊大叫,米应急得眼睛都红了,他忽然摸到旁边的匕,不假思反手刺去,只听刘协一声惨叫,翻身倒了下来,匕插进了他的左胸,血如泉涌。
    米应吓得呆住了,忽然,旁边传来一声尖厉叫喊,贵妃曹节捂住脸恐惧地大喊,米应忽然醒悟过来,爬起身就拼命向书房外奔去,刚跑出书房,却一头撞在赶来的侍卫身上,侍卫一拳将他打翻,后面几名侍卫将他摁倒在地,一名侍卫奔进书房,也跟着惊恐地大喊起来,“快去找御医!”
    。。。。
    半个时辰后,曹丕闻讯赶到了邺宫,他冲进书房,只见两名御医无力地坐在一旁,一幅白布盖住了天刘协的全身,曹丕也呆住了。
    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初,天刘协在宫内暴毙,曹操下令全国举哀,官扶灵送葬,并封刘协庙号为献帝,天下不可一日无主,曹操下令立曹节所生幼刘敦为帝。
    消息传来长安,刘璟也下令汉国民众为天举哀,缀朝日,但刘璟却不接受天暴毙的说法,公开指责天为曹氏父所谋害,也不承认曹操所立的新帝,并向天下发布了‘讨曹贼檄’。
    月十五日,刘璟在长安下令汉军讨伐曹操,镇北将军赵云率五万大军出潼关,荆北都督聘率五万大军走叶城,同时进攻中原,拉开了汉军进攻中原的大幕。

第1091章 进军函谷

    潼关是长安东面的门户,背靠高山,俯览黄河,山势险峻,道狭窄,自古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但汉军在潼关囤积了五万精锐重兵,却并不是为了防御,而是等待进攻的机会。
    天刘协驾崩引发天下震动,刘璟遂发布了讨曹贼檄,正式向曹军宣战,月中旬,赵云令老将严颜镇守潼关,他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西出潼关,向洛阳方向浩浩荡荡杀去。
    从潼关向东,第一站便是弘农郡,弘农郡北临黄河,南倚熊耳山,中间是狭长的平原,汉军在潼关居高临下,突破弘农郡的防线可谓轻而易举。
    当刘璟发布檄后,曹军主将徐晃便知大战将至,立刻着手军事部署,他深知难以抵挡汉军从潼关杀至,所以他在弘农郡部署的兵力少,只有千余人,曹军的防御却放在弘农郡和洛阳交界处的崤山函谷关一带,徐晃在函谷关禀报兵力达一万余人。
    汉军势如破竹,一东进,先后占领了湖县、弘农县、陕县、渑池,曹军望风而逃,千军队悉数撤到函谷关,仅仅天时间,五万汉军便兵不血刃占领了弘农郡全境。
    汉军扎营在新安县以东的谷水北岸高处,远处数十里外便是群峰矗立的崤山,汉军大营一带是丘陵和平原相间的地形,到处可见大片农田,农田里冬小麦已长出一尺高,一眼望去,俨如一片片碧绿的毯。
    汉营中军大帐之内,主将赵云、副将吴懿以及临时军师法正等等十余名汉军高官站在沙盘前商议军情,攻打函谷关是没有办法取巧,尤其对方主将是曹魏名将徐晃,他们必须要啃下这场硬战。
    法正虽然已转入官体系,但汉军在最后征伐天下的关键时刻,确实需要军师随军出谋划策,不仅是法正,诸葛亮、司马懿和庞统都转入了临时军师,诸葛亮负责并州一线,庞统策划南阳出兵,而司马懿则赶去了寿春,四条战线都有军师掌控,汉王刘璟则坐镇长安,指挥全局战争。
    法正缓缓对众人道:“徐晃不愧是名将,经验丰富,他率万军队,他亲率重兵守函谷关,又令副将臧霸率八千军守伊阙,由此可见他思虑周详。”
    赵云问道:“军师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不攻打函谷关,直袭洛阳?”
    法正点了点头,用木杆指着南面的洛水说道:“如果洛阳空虚,我们可以沿洛水走宜阳一线迂回进军,出一支奇兵杀入洛阳,但现在伊阙部署了八千军队,奇兵数量少了没有效果,数量多了,我们的粮草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