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规军,更不用和同城的虎贲卫相比。
可就是这样一支向来被人蔑视的郡兵,在邺都局势微妙之时,却意外地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
统帅这支千人军队的大将叫做陈果,官任魏郡都尉,或许是因为官职地位比较低的缘故,陈果既不属于曹丕的嫡系,也不属于曹植的夏侯派,更不属于曹仁派系,他属于一个不管的地界—魏郡郡衙。
陈果年约五十出头,有个儿,长孙也能爬树了,再过两年他就准备退仕,安安心心回祖宅享受天伦之乐。
陈果虽然地位不高,但家境却很不错,事实上,由于汉末大乱,各郡地方官都是由当地的世家或者豪强把持,世家从,豪强任武,所以各郡都尉基本上都是由当地豪强出任,魏郡也不例外,陈果所在的家族正是魏郡出了名的豪强大族。
陈果的府宅位于城南,是一座占地十亩的中宅,宅不大是因为他的地位不高,在邺都这种权贵聚居的都城,他这个魏郡都尉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他在安阳的庄园却占地两顷,是安阳县最大庄园。
入夜,陈果刚从城门巡视回来,正独自坐在房中小酌几杯,陈果最大的嗜好就是贪杯好酒,就在邺都发布禁酒令之时,他也在家中酿酒自饮,他宁可不做这个都尉,也不能一日无酒。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的次陈曦在门外有些紧张地低声道:“父亲,有贵客来访!”
第1113章 危局酿变
陈果一怔,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放下了手中耳杯,起身走到门口问道:“什么贵人?”
次在他耳边低声道:“是夏侯大将军!”
陈果大吃一惊,夏侯大将军就是夏侯惇,那可是曹军的两大统帅之一,竟然亲自上门来拜访自己,他急问道:“人现在在哪里?”
“在贵客堂等候!”
陈果此时并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反而如临深渊,他知道自己终于躲不过邺都内讧了,尽管他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见夏侯惇。
他叹了口气,对次道:“上最好的茶招待,我马上就来!”
陈果换了一件衣服,便步履匆匆向贵客堂走去,走上大堂,只见夏侯惇和一名头戴斗笠的黑衣人正坐在桌前饮酒,他心中一楞,这黑衣人是何人,能和夏侯惇坐在一起,绝不是普通人啊!
他暗骂儿没有眼色,竟然没告诉自己还有一人,陈果不及细想,上前跪下行礼,“卑职陈果,参见大将军!”
夏侯惇呵呵一笑,上前扶起陈果,“陈将军不用这般多礼,请起!请起!”
这时,那名黑衣人也站起身,摘下了斗笠,陈果顿时认出,这黑衣人竟然是公曹植,吓了他一跳,连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植公!”
曹植是和夏侯惇一起来见陈果,此时,他闻到了浓烈的酒味,又见陈果长得粗犷黝黑,心中不喜欢,不过看在陈果手下千郡兵的份上,他也必须要忍受这个粗鲁的军人。
曹植连忙笑眯眯回礼道:“早就想来拜访陈将军,无奈出门不方便,直到现在才来,见谅!”
曹植说的是实话,他目前住在城内,而邺都城内已被虎贲卫控制,曹植身边只有名护卫,虽然迫于政治压力,曹丕还不敢轻易动他,但他也不能随意在城中各处出现,很容易身处险境。
旁边夏侯惇笑道:“公不用这般客气了,陈将军是爽快之人,不会在意礼数。”
陈果醒悟,连忙道:“大将军和公请坐!”
人坐下,陈果心中忐忑不安,低头不语,而曹植只是气闲神定地喝茶,仿佛他只是陪客,所谈之事与他无关,这时夏侯惇微微笑道:“陈将军应该知道我们为何而来吧!”
“这。。卑职好像有点明白,但又看不透,还望大将军指教。”
夏侯惇叹口气道:“中原惨败,将曹魏推到了生死边缘,事实已证明,曹丕不适合继承魏公大业,包括我们这些为创立曹魏而赴汤蹈火的老将,都无法容忍曹魏走向灭亡,我们都一致决定,魏公大业应该由公来继承,我也希望陈将军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之中。”
夏侯惇说得很坦率,直接摆明了要陈果站队,确实,陈果只是魏郡都尉,位卑职小,以夏侯惇的身份,没必要说过多含蓄话,陈果脸色刷地变得惨白,眼看汉军要吞并天下了,他已萌生退意,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怎么能再冲上第一线。
“怎么,难道陈将军已经答应了什么人吗?”
“这倒没有。”
“那陈将军还有什么疑问?”夏侯惇不给他一点机会,又紧逼他表态。
陈果无奈,只得低声道:“感谢大将军对卑职的厚爱,但卑职身体多病,已准备明天辞官回乡,可能。。可能要辜负大将军的厚爱了。”
夏侯惇的脸色沉了下来,这个陈果竟然拒绝了自己,他回头看了一眼曹植,这时曹植放下茶杯,温和地问道:“陈将军已经递交辞呈了吗?”
“卑职还没有写完,准备明天或者后天提交。”
“那陈将军有没有推荐继任的人选呢?”
陈果毕竟五十余岁了,懂人情世故,他听懂了曹植的言外之意,立刻道:“卑职还没有推荐人选。”
曹植笑了笑,不再说话,夏侯惇也明白了曹植的意思,这样也好,把千城门军交给自己的心腹,更放心一点,他便点点头道:“既然陈将军准备辞官,我们也不会勉强,不过请陈将军把手下的千军队交给我,然后就没有陈将军的事情了。”
陈果一颗心落下,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上曹丕了,连忙道:“这个没有问题,不知什么时候交接?”
“就是现在,我和陈将军一起去军营。”
陈果心中一沉,竟然现在就要军权,他擦了擦额头冷汗道:“好吧!我穿一件衣服就陪大将军去,请稍候。”
他起身慌慌张张出了大堂,曹植望着他背影,吩咐身后两名贴身侍卫,“跟上他!”
两名侍卫疾奔而出,跟上了陈果,夏侯惇笑道:“公不用担心,曹丕应该还没有来找他。”
曹植淡淡一笑,“在这个紧要关头,还是小心点好。”
。。。。。。。。
陈果出了大堂,也不去穿衣,找到儿便急声道:“要出事了,赶紧收拾细软出城。”
陈曦一愣,不明白父亲在说什么,陈果目光一瞥,见后面远远跟来两名侍卫,他急得挥手就给儿一记耳光,低声大骂:“你这个蠢货,还不快去!”
陈曦这才反应过来,捂着脸慌慌张张向后宅跑去,陈果抬头看了看夜色,回头对两名侍卫道:“也不算很冷,就不用添衣了,告诉大将军,我们这就去军营。”
。。。。。。。。
当天晚上,城门军军营内进行了简单的权力交接,陈果将军权移交给了夏侯惇,夏侯惇任命心腹邹林接管城门军,陈果随即离开了邺都,返回安阳祖宅。
千城门军的归属在几个月前还不值一提,但在邺都局势为微妙的时刻,城门军被夏侯惇夺权无疑就成为了邺都矛盾激化的导火。
夏侯惇的军队随即进入邺都南城,迅速控制了半个邺都,曹植和曹彰达成了默契,植内彰外,曹彰的军队则控制邺都城外。
而忠于曹丕的虎贲卫则向北城退缩,使邺都城被一分为二,夏侯惇的军队控制南城,曹丕的军队控制北城。
邺都的局势开始迅速恶化,迫于无奈,曹丕再派人赶赴青州,命令曹休率军赶回邺都,与此同时,曹丕终于答应了刘璟的条件,不过在废汉帝之前,他希望刘璟能先释放曹仁,华歆连夜赶去长安。
邺都城内的气氛异常紧张,内战一触即发,大街小巷都变得冷冷清清,这一次不是因为经济衰败导致,而是曹氏兄弟内讧引起了民众恐慌。
在邺都西门附近的聚财酒馆并没有被曹军查,李孚返回邺都后,依旧将这里用作汉军在邺都的情报据点,李孚在前两天也接到了司马懿派人送来的指令,要求他们想办法说服曹彰调回青州的军队。
房间内灯光昏暗,李孚和几名手下在商议着如何完成任务,李孚的手下都是为精干之人,尽管他们也有不少门,但曹彰长期呆在幽州,在邺都没有什么势力,使他们也一时找不到门。
这时,一名手下叹道:“可惜现在各家酒馆都关门了,否则在酒馆中散播消息,倒是一个好办法。”
“不要说这些没用的话!”
李孚打断了手下的感慨,他脸色十分严峻,对众人道:“这个任务应该是汉王的决定,事关全局,我们必须要全力以赴,大家都想一想,不一定直接走曹彰的门,可以用迂回的办法,让有实力的人去劝说曹彰。”
说到这里,李孚忽然想起一人,他心中暗忖,‘或许请此人出面,可以说动曹彰!’
。。。。。。。
曹彰虽然支持曹植取代大哥曹丕,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希望弟能将幽州封给自己,使他成为真正的幽州王,不仅军队由他统帅,地方官、民生、税负等等,都要由他来决断,也就是说,他就要当幽州的帝王,这是他和曹植达成的妥协。
目前曹彰住在城北外的军营内,军营距离邺都城约十里,是曹军最重要的军营之一,人数最多时,这里曾驻扎了十万以上大军,但现在却只有两万幽州军,被曹彰牢牢掌握在手中。
其实按照曹彰的想法,在曹丕前去徐州督战时,就可以发动政变,推翻曹丕的地位,但曹植却坚决反对,只有等中原兵败,他才能抓住曹丕的责任,逼宫曹丕退位。
事实证明,曹植很有远虑,中原兵败使朝野沸腾,要求曹丕下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连一直支持曹丕的重臣,诸如国渊、董昭、徐阶、韩嵩等人也纷纷表态中立。
这才曹彰不得不佩服弟的远见卓识,也正是这件事,使曹彰认为弟比大哥曹丕更有能力将积弱的曹魏逐渐带出困境,曹彰也心甘情愿地将魏公的继承权让给弟曹植。
不过,此时的曹彰还有另一种担心,那就是他的另外万幽州军,现在掌握在张辽手中,张辽会不会清洗军中将领?
当初父亲说得很清楚,这五万军是用来防御邺都,依然由他统帅,但大哥却强行将万军交给张辽,这无疑是要剥夺他的军权。
想到张辽的带兵手段,曹彰就倍感忧心,张辽有可能会清洗中高层将领,这样一来,他在幽州的根基就会动摇了。
就在曹彰忧心忡忡之时,帐外有亲卫禀报道:“启禀都督,王侍中在营外求见。”
第1114章 青州之变(上)
曹彰一怔,随口问道:“哪个王侍中?”
不等侍卫回答,曹彰随即大喜,他已经反应过来,就是王粲,他连忙道:“速请他来见我!”
王粲是建安七之一,也是建安七案中唯一没有被处斩的高官,但也被免去了侍中之职,贬为庶民。
王粲在建安七案中也遭到了杨添的酷刑,在家中休养了数月才能下地行走,但也是这次政治斗争,彻底破灭了他对曹魏的信心,他决心重归汉国,这次他来找曹彰,就是接受了李孚的托请。
王粲走进到大帐前,曹彰亲自迎了出来,曹彰虽是武人,但和他父弟一样,为仰慕才高雅之人,尤其敬重建安七,曹丕发动建安七案,铲除曹植的势力,引起了曹彰震怒,他也为此和兄长翻脸。
曹彰将王粲请进大帐,两人坐下寒暄几句,曹彰笑问道:“王公何以教我?”
王粲微微叹息一声道:“世刚愎自用,阴狠毒辣,不恤臣下,我已对他心灰意冷,眼看魏公戎马半生打下的曹魏江山将毁在他的手上,我心中焦虑难耐,所以来劝说公一句话。”
曹彰立刻伏地行一拜礼,“愿听公之教诲!”
王粲点点头道:“昔日魏公调幽州军入邺都,曾明言幽州军为拱卫邺都之军,这其实和魏公对公的期望一脉相承,魏公何尝不知汉军势大,宁可用曹氏假为主将,却始终将公和幽州军置于河北,轻易不动用,公可知是何故?”
曹彰脸色变得十分严肃,王粲说得很对,曹真不过是假,武艺、见识皆不如自己,却被任命为豫州都督,曹休是偏支族,也能出任青州都督,而自己作为嫡,却远居河北,困于幽州,一直得不到重用,这确实不合常理,一直令他困惑和不满。
他平时也不止一次想过这件事,但大多是抱怨父亲,今天王粲一席话使他若有所悟,他连忙道:“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但又看不透彻,请公明言。”
“公乃魏公嫡,魏公焉能不重用,正如宅之基石,要筑于屋地之下,即使房宅不经风雨垮塌,但基石犹在,可重新再起新宅,公就是曹魏的社稷基石,当然要放在幽州最北之处,就算曹魏被汉军所破,公也能率幽州之军席卷南下,重建曹魏社稷,这就是魏公深意,公可能理解?”
曹彰长长叹息一声,“先生此言,曹彰相闻恨晚!”
曹彰确实感概万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怨恨父亲对他不公,直到今天,王粲的一席话才使他如梦方醒,原来父亲有如此深意。
他又问王粲道:“依先生之见,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该怎么做,公应该自己决定,但我只劝公一句,不要辜负了魏公对公一番苦心。”
曹彰默默点头,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必须要将青州的万幽州军收回来,那是他的军队,青州就让曹休去守,与他曹彰何干?
曹彰想请王粲留下辅佐自己,王粲却以身体多病为由,婉拒了曹彰的邀请,随即告辞而去。
王粲的一番话虽然也有点道理,或许曹操真有一点这种想法,但这绝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曹操不愿曹彰势大,就像把曹植放到许都一样,使为了让曹丕顺利继承魏公之位,曹操为了曹魏大业的延续,只能牺牲另外两个儿。
曹彰当然不会承认父亲是要打压自己,所以在王粲说出那一番合情合理的话后,曹彰便将它视为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曹彰才是曹魏的基石,是挽救曹魏于危亡的最后希望。
就在王粲刚走,曹彰立刻亲笔写了一封信,命令心腹赶往青州,将信交给副将于信。
无论如何,他绝不会把自己的青州军交给大哥曹丕,如果说之前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但王粲的一席话却令他幡然醒悟,使他有了据兵幽州的理由。
那是父亲的刻意安排,为了让他成为曹魏的基石,幽州军就是他成为曹魏基石的关键,他岂能拱手让人。
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原以为会立即开始的青州争夺战却没有如期爆发,出现了汉军占据乐安郡,两支曹军分别驻兵齐郡和济南郡的对峙局面。
双方都不肯轻易发动战争,邺都的微妙政局牵动着青州的战局,对于曹丕或者曹植而言,军队是最宝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资源要用到刀刃处,争夺地盘已经不是很重要,最重要是争夺父亲留下的大业。
曹休作为曹丕的支持者,他手下的万军队无疑是曹丕最后的希望,此时曹休也接到了曹丕的调兵令,着实令曹休有点为难。
曹休的军队驻扎在济南郡北部的邹平县,紧靠乐安郡,大帐内,曹休负手来回踱步,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的幕僚刘钧走进大帐,笑道:“都督有什么事找我吗?”
“先生快快请坐!”
曹休连忙请刘钧坐下,他取出曹丕给他的密信,递给刘钧,“这是世给我的信,先生请看!”
刘钧接过信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曹休立刻率军赶去邺都勤王,这让刘钧的眉头一皱,“世难道不考虑青州的得失吗?”
曹休苦笑一声说,“这就是我的矛盾之处,如果率军队去邺都,青州怎么办?说实话,我不指望张辽能守住青州,他的军队是曹彰的幽州军,能不能真正控制住还是问题,就算他控制了军队,并且击败汉军,那青州怎么办?”
说到底,青州是他曹休的地盘,他不想把青州拱手让给张辽,刘钧明白曹休的真实意图,他沉思片刻道:“可曹彰和夏侯惇的军队在邺都已远远占据上风,世令都督率军去邺都,说明邺都的形势已十分危急,否则他不会不考虑青州的风险,不如都督分兵两,一守青州,一去邺都,都督以为如何?”
“不妥!”曹休摇摇头,“军队不能分开,很容易被汉军各个击破,我的意思是,要么去邺都,要么就留在青州,关键是,我能得到什么?”
刘钧忽然明白曹休的意思了,曹丕没有任何表态,曹休当然不肯率军西进,刘钧便想了想道:“如果是这样,都督不妨以抵御汉军为借口,再看一看世的态。”
曹休点点头,刘钧的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不给他一个大将军来补偿,他怎能放弃青州去邺都。
两人正在商议时,有亲兵快步来到帐门前禀报:“启禀都督,乐安郡有急报!”
曹休一惊,急忙道:“报信人在哪里,快令他进来!”
片刻,一名曹军斥候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督!”
“快说,乐安郡发生了什么事?”
“回禀都督,汉军已撤离了乐安郡,根据各种线,汉军应该北上渤海郡了。”
曹休和刘钧面面相觑,在这个关键时刻,汉军居然北上河北了,曹休有点为难了,他本来可以用抵御汉军为借口,不去邺都,现在汉军北上,他却找不到理由了。
刘钧沉吟片刻道:“汉军北上,张辽军队也必有异动,都督不妨再等一等,先看看张辽军队的变化再做决定。”
。。。。。。。
汉军的突然北进,无疑使原本平衡的青州局势被打乱了,驻扎在青州的两支曹军都面临两难的境地,曹休军队不愿去邺都,而张辽的万军队却面临失控的危险。
张辽统帅的万军是曹彰的幽州军,为夺曹彰军权,曹丕以支援徐州为由,命张辽率万幽州军赶赴中原,远离曹彰的控制。
但幽州军是曹彰用了近十年打造的精锐之军,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算张辽这样的名将也很难将他们整顿融合,曹彰对幽州军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军队的每一个士兵。
张辽的军队驻扎在齐郡临淄县的青州军大营内,万军队由九十名军侯、十名牙将和名中郎将组成,主将张辽和副将于信统帅全军。
但到目前为止,张辽的命令都是传达给副将于信,再由于信传达给全军,原因很简单,在张辽统帅这支幽州军之前,于信才是这支军队的主将,效忠于曹彰。
随着邺都内讧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