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纪-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闻道眼见自己处于劣势,赶忙闪开重剑,换了一个刁钻的角度,棍子绕到了王阳明身后,王阳明将青铜重剑往身后一架,宽阔的剑身护住了后背,朝闻道无法下手,又闪到王阳明身前,王阳明就势抡起重剑,对着朝闻道的脖子抡过去。
重剑攻击范围甚大,王阳明占了这个大便宜,弄得朝闻道无法得手,二人翻翻滚滚斗了二十来招,棍子始终没能落到王阳明身上,但是朝闻道的身法快绝,见王阳明有能力反攻,初时他还没较真,二十合之后,身法更快,已是全力施为,王阳明眼中只见一点残影,根本找不到朝闻道的具体方位,只得奋起全部力气紧紧防御,饶是如此,三十合后他的重剑已经跟不上朝闻道的速度,啪啪啪啪挨了数不清的棍子。
此时听得散宜生说道:“且住。”
朝闻道立时收手,王阳明却早已被打蒙了,兀自在那里舞剑不休。散宜生隔空伸出一指,指尖有劲风击在重剑上,王阳明顿时只觉一股大力袭来,青铜剑拿捏不住,被击飞上了天,足足飞起十几丈,才砸落在地上,只余他自己一人怔怔地站在当地。
散宜生待他稍微定了定神,方才问道:“怎样?可有了悟?”
王阳明郁闷道:“倒也明白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个道理,只是,大师兄身法太快,我的重剑太重,而眼睛根本跟不上他的速度,到最后还是防不住他也攻不得他。无解,无解。”
散宜生摇头道:“谁要你去跟他比快。整个人间还没有比他更快的人。”朝闻道听到这话,赶忙躬身道:“院长谬赞,弟子当不起。”
散宜生却不理他,继续说道:“你既知道你大师兄的目标是你,那么不管他的进攻如何快法,最后还是要落到你身上,你只要感受到他要进攻的是你什么地方,提前在那个地方防守好,又或者待他近你身时,后发而先至攻他必救之处,他就算再快,也要被你牵着鼻子走。”
王阳明虽能听明白他所讲的道理,却也知道这道理即便能实现,也需要自己能在目力上有长足进步后才可能实现,还要把自己这重剑运用得随心所欲才能想攻就攻,想守就守。
散宜生命他俩又试斗了几回,王阳明倒也不是全无进步,慢慢地能守住的次数越来越多。散宜生却借此机会细细观察王阳明在对敌中的经验不足之处,给他一一点出。
就这样一个攻一个防一个看,足足练到中午,王阳明疲惫不堪,须知他的青铜重剑本就极耗体力,而他全神贯注与大师兄搏斗更是耗费心神,还要仔细听着散宜生的教导加以领悟,这一上午的消耗丝毫不比前几天小了。
散宜生见他已经难以为继,教二人罢斗,他拉过朝闻道来,说道:“你小师弟武功中的漏洞,你都瞧得差不多了吧。你说给我听听。”
第六十三章 全能的大师兄()
朝闻道思虑半晌,道:“小师弟根基扎得甚稳,然而毕竟时日尚浅,我想他最大的漏洞,应该是应变不够快。”
散宜生点点头,道:“他将要去西北,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一个反应不及就是命丧黄泉的下场。好在他修炼时间不长,还没形成什么不良的习惯,还有一个月时间,想必还来得及打磨一番他的武技。”
王阳明听得明白,却不知道散宜生要怎生打磨自己。
却听散宜生又道:“所谓应变,说穿了不过是战斗的经验。经验这种东西,除了实战再无别的方法可以提高。”
他向王阳明招了招手,王阳明走到他身边,听他如何示下。
听得散宜生道:“天下武学,殊途同归,不外乎更高更快更强,但是体用之技法,却千差万别。我看接下来一个月,就让你大师兄以世间诸般武学一一与你过招,让你知晓世间武学的套路和特点,倘若你一整个月都不偷懒,想必三十天后无论面对任何敌人,你都不会束手无策。”
王阳明听得惊讶,转头看着朝闻道,问道:“大师兄,世间武学,你都会使?”
朝闻道谦虚道:“大道三千,哪里谈得上全都会。我只是于世间主流武学都略知一二而已,更不可能通晓,只能求其形似,来让你感受一下各门各派武技的样貌。”
散宜生却道:“老大不必谦虚,你在外游历无数,与三教九流、十方妖邪都曾交过手,兼且你在藏书阁中阅遍十万藏书,博闻强记,这世间若论所学之博,除了那几个不出世的老怪物,只怕无人能超过你。”
朝闻道不敢反驳散宜生的话,心中却觉得散宜生这个评价委实将自己看得太高了。
当下二人歇了片刻,朝闻道便以世间种种武学与王阳明对战。这一日只让他见识掌法,先后让他接了朝闻道使出的番天掌、心印掌、大悲掌、莫名掌、寒冰掌、三花掌、黯然掌、玄冥掌、如来掌、天山六阳掌、落英神剑掌
翻翻滚滚林林总总让他见识了一百余种掌法,看得王阳明眼也花了头也晕了,掌掌到肉,也不知挨了多少掌。朝闻道一一跟他解释每一种掌法的特点和诀窍,让他晓得克制法门。
接着又让他见识掌法的变种,包括拳法、指法、擒拿手,像长拳、寸拳、咏春拳、空明拳、虎鹤拳、五行拳、义和拳、螳螂拳、十步拳、大小擒拿手、虎爪手、龙爪手、分筋错骨手、开碑破石手、一阳指、梭罗指、燃木指、金刚指、神通弹指、六脉神剑指
一日下来,朝闻道使了三百多种掌法、拳法、指法,王阳明也就挨了三百多顿打,心中哀叹这比前几日那折磨可痛苦得多了。
然而第二日仍不消停,又让他见识剑法和刀法,大凡天下练武之人,十停中倒有六停是用刀和剑的,所以剑法和刀法的繁复,比之拳法掌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阳明在一天之内见识了太极剑、辟邪剑、菩提剑、降魔剑、三十三天剑、追魂夺命剑、达摩剑、韦陀剑、玉女素心剑、全真剑、神门十三剑、迅雷剑、绕指柔剑、两仪剑、金蛇剑、松风剑、狂风快剑
断魂刀、夺命刀、冷月刀、疾风刀、乱披风刀、圆月弯刀、大环刀、火焰刀、十字刀、玄虚刀、血魔刀、天涯明月刀、鸳鸯刀、金乌刀、南山刀、北海刀、八卦刀、阴阳刀、胡家刀、劈卦刀、反手刀、三才刀、四象刀、五门刀、九阴刀、灭世修罗刀
剑剑惊魂,刀刀夺魄,唬得王阳明听到刀剑破空之声便要哆嗦。
之后几天是种种腿法、棍法、枪法、鞭法除此之外尚有三节棍、两刃刀、三股叉、方天画戟、判官笔、流星锤等等外门兵刃,总之就是刀、枪、剑、戟、、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十八般兵器,一一让王阳明领教了一遍。
待得所有这些全都试演之后,已是第二月的第二十天。王阳明初时每过一日,心中对大师兄的崇拜有增无减,暗道世间怎会有如此惊艳才绝的人物,似乎天下所有的武学都已被大师兄学会了一般,到得后来反而麻木了,常常嘟囔:“大师兄你就不要卖弄了,不就是要膝盖么,拿去拿去!”
第二十日上,散宜生再次前来考较,发现这二十日没辜负朝闻道的苦心,王阳明于种种进击之道都能全身而退,临敌应变能力有了巨大飞跃,颇为满意,说道:“天下武学你已大概见识了一遍,但远远说不上大功告成,你闲来无事之时,心中可常常琢磨,如何能再精进一步,这却不是我和你大师兄能教你的了。”
王阳明感激大师兄二十日来的辛苦,一躬到地,拜谢大师兄陪练之恩。朝闻道赶忙将他扶起,却听得散宜生道:“距你离京还有十日,这十日间我们便开始起练那乾坤大挪移。”
王阳明惊讶万分:“这就可以练乾坤大挪移了?”
散宜生不满地瞪着他:“怎么,你不信我?如果还不能练那武功,我这五十天的特训你以为是在干什么?我这么辛苦又是为了什么?”
王阳明腹诽道,又不是你辛苦,明明是大师兄辛苦。然而绝学就在眼前,自己这个节骨眼上可万万不敢得罪他。
又听散宜生道:“乾坤大挪移是世间一等一难练的武功,然而难处倒也不在天赋资质上,而是在身体条件上。”
王阳明洗耳恭听他的教诲。
原来,乾坤大挪移,所求的是调动人身体内的巨大潜能,来做到普通人穷极一生之力也做不到的事情。倘若练成了,举手投足皆有千斤之力。
但是正因为如此,将千斤重担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别说让他举起来,压也把他压死了。所以倘若没有过硬的身体条件,练这武功也是自取灭亡。
此外,这功夫十分精妙细微,内力运使若有半分差池,便是个筋断骨折的下场。
而王阳明经过这五十天训练,加上汇灵散的妙用,身体已经足够结实。通过种种苦修,对内外力的操控也已经达到了标准,至于精神力,既然能坚持过这五十天,他的意志、专注都已经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了。
所以,今天就可以起练乾坤大挪移!
第六十四章 那门功夫()
王阳明听他说的明白,却想起一事,问道:“您对这门武功这么熟,难道您是会这门武功的?”
散宜生鼻孔朝天,一脸散漫:“武学修为到了我这个境界,一法通万法通,信手拈来都是绝学,何必非要学乾坤大挪移。+,。”
王阳明心道原来你也是不会这门武功,净在这里胡吹大气。却见朝闻道自怀中取出了乾坤大挪移的心法,道:“这心法弥足珍贵,然而功力不到的人练了之后却遗患终生。小师弟,你一定将这心法保管好,不要被别人偷了去,别人倘若练出个好歹,徒然增加你的罪孽。”
王阳明郑重其事地接过心法,就在朝闻道的照拂下起练。散宜生则晃晃悠悠回去了。
真正开始练这武功,王阳明却才知道为何天下间少有人练成。便如这第一重境界,就要求人能负重百斤而毫无所觉,倘若不是王阳明这两个月来天天负重一百六十斤疯狂体能训练,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个要求,普通人更加是痴心妄想。
第二重境界则要求人能疾奔数里而毫不气喘,对于王阳明来说也不算什么。第三重就要求人能纵越腾空五丈而落地毫发无损,王阳明自忖也能办得到。第四重往上却不是他现在能做到的了,所以他苦练了五天,也只练成第三重境界,朝闻道命令他不可强练,待到时日久了,筋骨更壮时再去冲击更高的境界。
饶是如此,王阳明习练有成,此时六十斤的青铜重剑在他手上已经如同玩具一般,挥舞起来无不称心应手,这重剑九式,终于算是成了。至于窜高俯低、穿墙越户,直如探囊取物。至此终于明白朝闻道所说的刀山火海如履平地究竟是什么感觉,心中酣畅非常,开心无比。
第六日,散宜生再次前来看他练功的成果,王阳明在他面前大大炫耀了一番自己的乾坤大挪移,却被散宜生教训了一通,说道:“武学之道永无止尽,你才学了多少皮毛,就这般得意。来来来,让你大师兄再给你几棍点醒你。”
王阳明赶忙躲得远远的,生怕大师兄那棍子不知又从何方突然袭来。
师徒三人谈笑一会,朝闻道想起一事:“小师弟,你虽练乾坤大挪移有成,然而这武功其实是透支你平日里疯狂训练所积累的力量。所以你以后要坚持训练并且逐步加量,如此才能在关键时刻随心所欲地使用这武功。不然你以后懈怠了,体内潜力用尽,到时这武功就成了无源之水,使不出来了。”
王阳明却犹豫道:“可是我去了西北之后,每日忙于军务,如何有时间天天大剂量的训练呢?”
散宜生道:“站着坐着,都是修行。训练是随时随地可以做的,再者你以为你是什么品级的军官了,不过就是个普通士兵,每日行军打仗,训练出操,哪一样都是在锻炼。”
王阳明苦了脸:“我还以为是让我去当将领呢,原来只是个草头兵。”
朝闻道笑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好好干,总有一天会成为将军。”
眼见天色不早,王阳明本要辞别了二人回宿舍修炼元气,却听得散宜生道:“今日不急走。眼见所剩时日不多,而你进境也是神速,我看我有一门保命绝学,或许今日可以传了你。”
王阳明大喜过望,心想自己拜了这老头为师之后,诸般所学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这传说中的天下第一高手还真没有实实在在地教过自己什么功夫。听他话里意思,他要教自己的是一门他自己都奉为保命绝学的神妙武功,这如何能不让王阳明见猎心喜。
朝闻道却面有忧色,试探道:“院长所说的,难道是那门功夫?”
散宜生点点头,道:“不用猜了,我说的就是八门遁甲。”
朝闻道却急忙拱手道:“院长,我知你担心小师弟安危,急于让他拥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保的实力。可是这八门遁甲这八门遁甲如何能是他现在就能驾驭的?”
王阳明不知道朝闻道为什么这么紧张,只好试探道:“你们说的这个什么八门遁甲,是什么功夫,很不好练吗?”
朝闻道正欲解释,散宜生却摆摆手,说道:“老大,我来解释。”他看着王阳明,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八门遁甲,不能叫做功夫,它是仙法。”
“所谓仙法,就是比武技更高深的能力,已经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能力范畴。能够被叫做仙法的,都是很奇妙的手段。比如我有一门仙法,唤作咫尺天涯,能够在瞬息之间跨越几千里之遥,这是世上任何轻功都做不到的。当然,仙法的修习有严格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够,就无论如何都练不成。世间能学会咫尺天涯的,据我所知就我一人,因为只有我的内力足够深厚,可以支撑这种仙法的消耗。”
王阳明听得仙法居然是如此神奇的手段,心中乐开了花,赶忙问道:“那八门遁甲,又是什么样的仙法?”
——————
三茶有话要讲感谢醒言i子钰的鼓励只要有一个读者支持,就觉得有继续的动力,谢谢,真心非常感谢
第六十五章 仙法·八门遁甲()
“八门遁甲,是将人的身体看做一种阵法,分为生开伤休杜景惊死八门,每一门的开启,都能将人的体力强行提升到一种可怕的境界,由此获得常人不可想象的速度、力量、技巧。倘若在对战中开了八门遁甲,则能无往而不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秒杀同级别的对手。而假如八门全开,整个人会进入无敌的状态,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神佛亦不能挡。”
“这么牛逼!师父赶快教我!”
散宜生却摆摆手,让他不要着急,继续说道:“但是越强大的能力,需要越多的代价。八门遁甲的代价就是,每开启一门,体力会急剧消耗,倘若不能及时结束战斗,待体力耗尽之后,会虚弱无力,任人宰割。更有甚者,如果能力不够而强行开启更高层级的门,极容易导致身体不堪重负,筋骨断折,甚至燃尽生命。其中最后一门第八门,更是被叫做死门,意思就是第八门一开,无论如何,都会必死无疑。”
“必死无疑?如此说来,老头你也没有开过第八门?”
散宜生摇头道:“没有。我开到第七门,已经是天下无敌。再者,如果有人能逼得我开第八门,那么我想这个人肯定也不会怕我的第八门,我开了是死,不开也是死,没有分别。”
王阳明若有所悟,道:“因为这仙法这般凶险,所以大师兄才不同意你教我?”
朝闻道说道:“正是。小师弟,保命的手段多得是,八门遁甲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散宜生并不理他,只看着王阳明道:“话都跟你说明白了,这八门遁甲之阵,你学还是不学?”
王阳明想了片刻,决然道:“学,为什么不学。老头子你敢教,小爷我自然敢学。”
散宜生哈哈大笑,王阳明也开怀大笑,二人相视,心中颇有寻到知己之感,只有朝闻道不知道这一老一少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当下散宜生传了王阳明八门遁甲的修炼之法,散宜生嘴上虽然说的轻巧,然而真正传功时却颇为谨慎,只传了王阳明开前三门的方法,据他所说,王阳明现在的能力,也就足以开到第三门而不受反噬,倘若再多开一门,多半骨头就要先断了。
王阳明用心学习,在接下来的五天中努力巩固着之前所学,静待着圣旨传来的一天。而终于在第六十天的午间,他体内积蓄的真气再有寸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迈入了第四品的境界。练武至此,方才有一些登堂入奥的感觉,然而散宜生只是说他前路漫漫,千万不要自满才是。
王阳明哪里听得进去,心想自己前世憋屈了十几年,今日好不容易能够小小地意气风发一下,你老头子就不要来让我不爽了。
第六十一日,宫中终于传了圣旨来,散宜生带着一帮学子在先贤殿前摆了香案,其余人都跪下听旨,唯散宜生一人因有圣上明言的见君不必跪的恩泽在身,只躬身聆听便了。
王阳明跟在他身后,跪在地上,抬头瞅见今日来传旨的是之前曾经见过的小李公公。几月不见,这小李公公长成了些,不再似初见时那般脸嫩,但听他细声细气地开了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盖天下之学子,唯国子监持秉最正。而天下之军伍,匮书生之道理。朕欲结军、士之联谊,通文、武之限界,今晓谕散宜生先生以下,着陈霸先、吕奉先、沈青黛、王盼盼、秀吉、苏沐、王阳明七人执笔从戎,入西北破虏军麾下,着军装之正气,御外敌之妖邪,涤练自身,感召天下。敕封七人为陪戎副尉,赐金十两,以为资釜。即日启程,助朕戍边。监中有意投军者,可径随去,皆有薄赏,务分朕忧。钦此。”
王阳明听得真切,知道先前散宜生说自己顶多以底层士兵的身份从戎,而皇帝诏书中给自己封了个陪戎副尉的官职,多多少少看的还是散宜生的面子。这陪戎副尉是从九品的军衔,在大夏朝的军衔体制中其实最低,但底层士兵想要坐到这个位子,也非得三年的历练不可。况且皇上一口气封了七个陪戎副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