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地震动,南方的连绵山峦拔地而起,飞离人界。
十万大山无疑也是最顶尖的洞天福地,不同于西方极乐净土被硬生生赶出,它是自行脱离,更保持了全盛的完整。
下一刻,十二道妖气大盛,呈地支而列,一座通天彻地的宏大祭坛冉冉升起。
其上有一尊尊祖巫显化,或烈火燃身,或黑水澎湃,或吞光吐电,或呼风啸雷。
地水风火汹涌暴走,仿佛洪荒初开,无穷煞气,相比洛阳初现,这次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真正有了神韵。
一切只因地界之中,后土娘娘纤手上扬,予以支持。
她本就是昔日的十二祖巫之一,虽然早就放弃了祖巫之身,但若论对都天神煞大阵的掌控,三界中没有存在能够及得上她。
此时相助,不仅将都天神煞大阵推至崭新的层次,还有道道佛光愿力自地界剥离,结成一枚舍利子,投入阵内。
阴丽华等六大鬼王,曾受佛门全力度化,体内积蓄了浓郁的佛门法力,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佛门恐怕万万想不到,后土会以这样的方式还击。
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如此巧妙的转化下,祭坛化作庞大的漩涡,探出无数虚无的触手,向着中央娑婆世界包裹过去。
从旁观者的视线,虚空中生出道道交缠的匹练,沸腾翻滚,从四面八方向佛界合围,吸摄出道道金光。
在开辟一界的初期,本源之力是最易动摇的。
后土大能之力,地界本源都凝聚在赤红大日中,耽误万年时间,方能真正成就地皇之尊。
何况是无奈开辟的中央婆娑世界?
这一刻,孔雀大明王震怒。
他原本也是妖族一员,但如今要成中央婆娑世界之主,此举关系道境。
妖族现在夺佛界本源,岂不是阻他成道之路?
再无二话,五色光芒大盛,神光湛湛,一呼一吸仿佛与天地同步同调,一刷而过,横跨天宇。
这惊天动地的出手,竟堪比人皇剑诛杀饕餮之势。
单凭神通法力,就能做到此等境界,孔雀大明王的法力,简直可怖可畏!
五色神光,无物不刷,睥睨苍生!
迎着滔天光辉,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瞬间有崩溃之势。
即便有后土娘娘之助,众妖与昔日的十二祖巫也是天差地别,如何能抵挡这等无上神通?
所幸就在此时,顾承双手一展,身穿的周天星袍耀起,化作一卷星图,摇曳无穷星光。
原本作壁上观的天界立刻风云突变。
又一个硕大无朋的漩涡诞生,无数若隐若现的璀璨光点现出,上应天界群星,发出映彻三界的辉光。
那不仅仅是呼应,还是牵引。
周天星辰图,作为昔日控制周天星斗大阵的枢纽,包含三百六十五颗主星,一万四千八百颗副星,正对应如今的天界群星。
其中有三星摇摇欲坠,竟然真的要从天界落下,破空入域外虚空。
正是七杀、破军、贪狼三星!
这三位星君降世,在轮回之争沦为炮灰,星君之位空缺,就是巨大的破绽!
如果杀破狼被收走,周天星辰就不再完整,人界伐天,便能以此为突破口!
“还不出手?”
在无数妖族热泪盈眶的注视下,顾承声音朗朗,响彻三界。
上古妖庭的至宝再回,甚至做出鱼死网破之势,天界众神只能动。
无穷的辉光,仿佛星辰之雨,狂涌而下,定住五色神光和佛门上下的轰击。
孔雀大明王再强,也禁不住天地人三界围攻,莲座轻颤,神光破碎。
墙倒众人推!
“原来如此!”
大日如来却已醒悟,死死盯在顾承身上,又看向人皇。
整个过程中,人皇持剑,立于炎龙之首。
他淡然旁观,也是无与伦比的威慑。
大日如来目光闪动,终究没有妄动。
此时再说什么,都是无用了。
佛界的本源再也保不住,浩瀚无边的气息仿佛决堤的洪流,涌入漩涡。
十万大山剧烈震动,仿佛久旱的甘霖,将掠夺的本源吞噬一空,顾承再打入六大世家的洞天本源,三方合一,驾轻就熟。
轰隆!
十万大山的边缘疯狂扩散,疆土暴涨,大荒五藏,洞天晋升,世界薄膜。
继佛界,在三界之外,又有一方全新世界,诞生了!
妖界!
顾承身披周天星袍,端坐妖界中央,亘古悠远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似乎无远弗届,遍及诸天,却又只在他心中回荡。
那是一道钟声。
“东皇钟?”
第二十一章 上古神器(求订阅!)()
“得东皇钟,方为妖皇。”
妖界成功开辟,天降功德,没入体内,万妖更是俯首,高呼陛下,但顾承却很清楚,他还不是妖皇。
因为妖界本源,还未对他完全敞开,仅得十之一二。
这倒不是妖界小气,而是他承受不了。
别说目前的境界承受不了,即便是四大妖神,也无法以自身容纳本源。
能以一己之力,完全自如驾驭本源之力的,便是混元道境。
道境之下,唯有借助神器之力。
所以神器看似只比玄器高一阶,差距却是巨大。
玄器可立一国,神器可定一界!
如同人皇剑之于人皇,地皇书之于帝皇,掌握对应的本源神器,才是一界之主,否则就像天界众神明争暗斗,谁也掌握不了天皇镜一样,导致天帝之位空缺。
“东皇钟为上古十大神器之一,早已消失在三界之中,若能得之,不仅能驾驭妖界本源,更可令妖界壮大,为我助臂!”
顾承将功德一半注入周天星辰图中,彻底祭炼,一半用来沟通东皇钟。
在他毫不吝啬功德之力的所为下,钟声变得越来越清晰。
片刻后,一幕光景自眼前闪过。
那是一片暗无天日的空间,无数漆黑色的气流环绕,一座古朴的大钟倒在尘土中,毫无光泽,如同凡人所铸的青铜器。
神物自晦,并不稀奇,但这处奇特的空间,却让顾承升起一股警惕。
那种感觉,好似是生灵的天敌,无论实力多么强大,都会受到克制。
“三界广阔,未曾探知的秘密,还有许多许多啊!”
站得越高,越知天地辽阔,顾承收回视线,看向妖界。
经历过最艰辛的时代,所有妖族,几乎都匍匐在地,激动得不能自己。
“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家了……!”
雪落狸王说出了心声。
从今以后,再也不用躲藏,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陛下!”
她看着眼前伟岸的身影,泪如泉涌,情不自禁。
“来!”
顾承伸手,雪落狸王抹抹泪水,露出笑颜,轻轻跳到他的怀中蹭了蹭。
顾承又看向谛听:“现在你还想为佛门卖命吗?”
谛听怔怔看着妖界,感受着血脉的沸腾,答不出话来。
曾经的它,对于地藏菩萨忠心至极,可这一刻,血脉中的本能,终于占据上风。
最终,他俯首下来。
“不仅是你,那些成为众神坐骑,遭受屈辱的同族,孤都会将它们统统解救!”
顾承大手一挥,却没有忘乎所以,反倒开始收缩妖界本源。
妖界初成,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壮大发展,而非进攻。
何况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一方势力,几乎被打落尘埃。
同样悬于三界外的佛界内,朵朵莲花枯萎,舍利子化作飞灰。
原本中央婆娑世界就是一个下下之选,现在这个下下之选,还被妖族抢夺走近半本源……
佛界,几乎沦落到小千世界的地步。
一个字形容——惨!
有鉴于此,佛门上下的视线看向妖界,流露出刻骨的仇恨!
从四大妖神携上古妖庭残骸轰击,到十方妖众屠杀佛门上下,再到掠夺佛界本源……
佛妖两方,不死不休!
不过佛门再恨也是无用。
之前佛界初成,最为虚弱之际,各方趁虚而入,墙倒众人推。
此时妖界初成,最为虚弱之际,人皇出剑,后土挥袖。
封天一剑!地皇一笔!
两道光辉环绕,将刚刚诞生的妖界包裹。
如此不仅助其度过最虚弱的阶段,这种明白无误的支持,也让佛界立刻退去。
惹不起了。
至此,这场三界动荡,影响深远的连番大战,方才落下帷幕。
“败了。”
原九龙绝仙阵上,还没死透的司马徽,嘴咧了咧,吐出两个字来。
“陛下!”
贾诩刚要开口,就见虚空一荡,顾承走出,立刻躬身行礼,眼中露出狂热。
“拜见陛下!”
不仅是他,诸葛亮、周瑜、庞统、荀彧、荀攸、徐庶乃至桀骜不驯的甘宁,都发自内心的亢奋与崇拜。
“你们为我人族菁英,伐天之战,可现光芒!”
顾承点了点头。
“陛下,人界内患虽无,实力距离天界,仍有极大差距,望慎重!”
甘宁只觉得热血沸腾,众谋臣却露出思索,贾诩则谏言道。
极乐净土与十万大山分离出人界,又有顾承这位前所未有强势的人皇坐镇,人界确实再无内乱之忧,即便是天界众神,也没办法插手干涉人界事宜。
但这是自保,若论进取能力,人界仍旧不足。
别的不说,天界有银河之壁,天兵天将,周天列曜星君,单凭人族凡胎,如何伐天?
难以实现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顾承早有全盘的计划,看向四荒绝境。
饕餮死后,原本还在冲击封印的三大凶神,立刻偃旗息鼓,老实得不能再老实。
开玩笑,破封出来是为了自由,可不是为了自杀。
不过它们不出来,不代表顾承会放过它们。
在人界本源的压制下,三大凶神已经没了威胁,但那是对人皇而言,对于其他人,还是不可一世的上古凶神。
所以四荒绝境,岂不是最佳的练兵之所?
天人之间的差距,唯有不断磨练,不断进取,才能缩小,最终迎头赶上。
将三大凶神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顾承这才看向司马徽:“非生非死,真是奇妙!”
“我司马氏的借物代形之法,便是衍生于此人的水月镜花之术,与神器女娲石必有关联。”
司马徽还未开口,司马懿已是抢先,见顾承望了过来,精神一振:“懿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寻得娲皇神器!”
“你隐忍果决,非常人可比。”
顾承点评道:“可惜也非人臣。”
话音落下,司马懿神情凝滞,直接化作飞灰,消散于空中。
并非是因为历史上三国归晋,就一定要杀司马懿,曹操、刘备、孙坚便为安稳局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说原三国英豪是烈火,叱咤风云,敢作敢为,司马懿就是阴柔之水,润物细无声。
如今的大汉,已是将帅如云,谋臣如雨,何必留个阴险的变数,没事找事?
对于司马懿的身亡,司马徽露出悲色,恳求道:“陛下宽宏大量,可否留老朽魂魄,转世投胎?”
“朕不比后土娘娘心慈,你在投靠天界众神时,就该做好准备!”
话音落下,司马徽也化作飞灰散去,终于死亡成功,灵魂之中,一点璀璨的光芒却冉冉升起。
顾承收起灵光,眉头微微一扬:“竟是如此来历?”
第二十二章 西王母之求(求订阅!)()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这是对于上古时期,女娲娘娘挽救天地浩劫的简单记录。
区区一行字,当然无法描述其万一,但从中也能看出,被女娲娘娘斩断鳌足,用来撑住四极的神鳌,作用不逊于五色石。
而女娲为了补天,耗尽了神力,但得天道功德,晋入混元道境,掌控本源,那神鳌却是将精血聚于四足内,当时就死去了。
女娲娘娘有感于神鳌的自我牺牲,便将精魄取之,转世为人,司马徽的母系一脉,便是神鳌转世的后人。
至于女娲石,正是补天的五色石所化,得天道功德与世界本源,在神器中都是一等一的强大,能真正意义上的起死回生。
神鳌转世得女娲石护佑,后人拥有其一丝神力,才有之前司马徽受太阿剑穿心而过,仍旧不死的奇效。
“要寻女娲石的下落,追溯司马徽母系一族的血脉,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顾承露出沉吟。
东皇钟响动,女娲石现迹,上古十大神器的出现,不是偶然,该早作准备。
天界选择司马徽作为监天使者,十之也是在觊觎女娲石的神力。
原本的计划中,本体有人皇剑在手,麒麟化身得东皇钟,成就妖皇之尊,已然足够。
但敌强我就弱,女娲石可以不出世,但出世后如果落入天界众神手中,那不死不灭的神能,实在难以抗衡。
“神鳌留存于世的踪迹,或许也有帮助,海外三仙岛……”
神鳌另有一说,龟形龙身,驮仙山而行。
这仙山不是别的,正是蓬莱、方丈、瀛洲三山。
由此可见,三仙教处也能寻到些线索。
不过相比起东海徐福,顾承更在意另一端,先前围攻饕餮时,昆仑山上的阴阳镜并未发挥应有的神能,是西王母明哲保身,还是有别的缘故?
顾承目光微动,吩咐道:“你们回洛阳,朕要往昆仑山一行。”
“是!”
众人告退,赤龙蜿蜒,向昆仑而去。
未至昆仑群山,就见漫天华彩,五色云气,结成遮蔽天穹的伞盖,再有天河倾泻,云海翻腾,无边壮丽,化作一条御道。
顾承牵着一位紫发少女的手,行于御道上,不远方高缈威严的气息现出,西王母亲自迎出,众多弟子、仙真、力士、金童、玉女随侍左右。
顾承行礼:“娘娘!”
“陛下!”
西王母还礼,看着少司命,眼中浮现异色:“没想到她会得陛下所救,真是造化。”
“……”
少司命看着这位眉宇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高贵女子,往顾承身边靠了靠。
双方入内。
昆仑山本就是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号天柱,昆仑洞天更是广袤无边,上下共分八十一层,到处都是金殿瑶阶,琼林玉树。
而最高之处,便是瑶池仙阙,向来为西王母的潜修之所,此次竟也开放,邀顾承入内。
入座之后,屏退左右,顾承道:“娘娘准备如何对她?”
她显然指的是少司命,转世善尸。
顾承对这斩三尸之法,还真有几分好奇,少司命转世为人后,还到底算不算西王母,又或者是个继承了西王母仙力的独立存在?
西王母给予了答复:“她已不是我,便随心意,跟着陛下吧!”
“好!”
顾承颔首:“此前娘娘相帮,特来感谢,若娘娘有烦恼之事,朕愿出力相助。”
相比起来,后土雪中送炭,在天界众神出手时,坚定相助,而西王母则是锦上添花,关键时刻指望不上。
不过若无这位古仙,麒麟化身无法诞生,单凭人族,即便能获得胜利,也是惨胜,再也无力进取,所以此行也是投桃报李,偿还恩情。
西王母凤目明亮:“我确实有求,陛下可知斩三尸之法详细?”
顾承正有兴趣:“愿闻其详!”
西王母娓娓道来,更是说明了圣仙之上的境界。
圣仙分为返虚地境、明纯真境和万化天境,而在其上,便是混沌境。
这个大境界内只有两个小层次,一个是归元至境,俗称大能。
这类存在要么禀先天之气所成,要么后天有大造化,皆是无量神通。
三界之中,以天界的大能最多,其下如佛门有大日如来、释迦如来、定光如来,还有孔雀大明王等古佛,已是极为强大的势力,难怪昔日能力压后土娘娘,鸠占鹊巢。
顾承细细聆听,分析自身。
先前一战,他诛饕餮,敌如来,在人界立于不败之地,但论及真正境界,还远有不及。
离了人界,战力要下降一大层次,离了人皇剑,单凭人皇诀,又要下降一层次。
所幸神器正是参悟本源的最佳途径,历来持有神器者,都能以最快速度成就大能。
因此但凡神器出世,平时高高在上,淡泊无为的仙家神祇,立刻蜂拥而出,不计一切代价地抢夺,正是为了成道之机。
相比起来,大能还有希望,混沌境的第二步混元道境,才是绝望。
至境至境,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至此而止,难以提升。
从远古至今,归元至境的大能也有百数,混元道境者,屈指可数。
而斩三尸之法,就是道家直指混元道境,最为正统的法门。
善尸、恶尸和自身尸,对应清气、浊气与执念,三尸斩出,再行合一,才能承受本源之力。
这还是资格,接下来要完全驾驭本源,才是混元道境,万劫不灭。
难!难!难!
顾承不会用斩三尸之法,妖皇化身倒罢了,三尸便是独立的个体,他乃帝皇之尊,行此道易出大祸。
有天枢十二卷的创造,他已生出模糊的想法,还要步步完善,思及女娲石,又问道:“女娲娘娘现在何处,居于天界么?”
“女娲娘娘已然超脱于世,趋至无上。”
西王母露出向往。
混沌境之上,还有一个传说的境界,抵达混沌之前,是为超脱。
那就太过遥远。
顾承心中有了计较,微微点头,而西王母说了这么多,终于道出真正意图:“请陛下相助,破东王公封印,救出我的本体!”
第二十三章 同盟稳固(求订阅!)()
顾承眉头扬起。
一直示于外人眼中的西王母,竟不是本体!
真正的西王母,被东王公所困?
东王公西王母,在神话体系中,一向是地位崇高。
甚至有一说,凡是得道成仙者,都得先拜东王公,再拜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