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2章

诸天我为帝-第42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是这两位同属袁氏子弟,官位差距太大。

    虎贲中郎是虎贲中郎将下属官员,属于中层将领,有鉴于袁术年纪轻轻,不足以服众,才如此安排,很明显,日后的虎贲中郎将必是他,这就是最顶尖的官二代,早早铺好了路。

    而佐军司马就悲剧了,甚至不是正职,属于临时征兆的类型,比如孙坚如果不得顾承赏识,就会担任此职。

    这与袁绍数年前辞官不受有关,但两兄弟在袁氏中的地位高下,也一眼可见。

    顾承也注意到了:“袁术乃嫡子,袁逢正妻所生,袁绍是庶出,母亲是婢女,地位自然不同。不过此等世家,不会予外人挑拨离间,兄弟阋墙之机,必然和睦相处,一致对外!”

    虽然历史上袁绍和袁术是反目成仇了,但那是在他们双双成为诸侯之后,如今两人还是小角色,哪怕内部再有矛盾,也不会给外人利用。

    “堵不如疏,忍不如化,往往这种嫡庶间的和睦,才是最可怕的隐患!”

    贾诩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殿下,待黄巾乱平,可举行庆典,大宴群臣,招各将入京,同时正式开始选妃!”

    “哦?”

    顾承眉头一扬,蔡文姬的小耳朵也竖了起来。

    贾诩道:“天下世家,即便是袁氏有不臣之心,也送来了族内最美貌贤德的女子,这是一场明争。换成其他事情,世家之间可能同气连枝,但争夺未来的皇后之位,有你没我!”

    顾承问:“关键在哪里?”

    他知道皇帝乃至太子的婚姻,都参杂了政治因素,但选妃毕竟不是天下武道会,那一位位世家小姐还能上擂台来场淘汰赛不成?

    “嫁妆!”

    贾诩道:“想成为殿下的正妻,不拿出些资本来怎么行?”

    蔡文姬头微微垂下,贾诩察言观色,马上笑道:“只是他们不知,殿下求的是龙凤和鸣,真心以待,嫁妆越丰厚,日后索取越大,倘若这时袁氏取出一件玄器作为嫁妆,会如何?”

    顾承沉吟,蔡文姬忍不住插了句话:“文和先生,这是不可能的。”

    蔡文姬出身陈留蔡氏,从春秋战国绵延至今,源远流长,蔡邕以史教女,蔡文姬小小年纪,对于天下大势,家国兴衰,深有理解,更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天下八大世家,底蕴深厚,都藏有玄器,但表面上他们只有宝器传承,示意没有立国的资本与野心。

    这种藏拙,乃是存世之道,除非天下大乱,龙蛇起陆,否则绝不会展露锋芒。

    袁氏四世三公,其实已然犯了忌讳,不得长久,如果这时再拿出一件玄器作为嫁妆,必然千夫所指,袁逢老成持重,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这正是吾等谋士,为殿下分忧之责!可如此为之……”

    贾诩缓缓道出连环之计,最后总结:“待袁氏锋芒过盛,独占鳌头,殿下当一并打压八大世家,分化制衡!”

    蔡文姬目露钦佩,顾承思索片刻却道:“袁氏根深叶茂,势力庞大,这仅仅是出一口恶气,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贾诩闻言一惊:“殿下,汝南袁氏非寻常世家,不能轻动啊!”

    顾承摇头:“不然,我倒认为,现在是最佳的时机!袁逢袁隗已老,袁绍袁术还未崭露头角,没有服众的威望,等再过几年,他们全盘接受袁氏势力,将更难对付!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我有一计,你听听……”

    随着顾承道出布局,贾诩瞳孔收缩,拜倒在地:“殿下,此计凶险,还望三思!”

    “世家早已尾大不掉,计虽凶险,可除大患,世上没有万无一失之事,我冒得起风险!”

    顾承看向贾诩:“文和,你可是师承赤松子一脉,与留侯同门?”

    贾诩早知顾承必然会调查自己的来历,毫不迟疑地回答:“是!”

    顾承颔首,轻风拂过,史子眇出现:“赤松子当年化身黄石公,传留侯地皇书,后来王莽篡汉,仙道趁九龙绝仙阵失效时,大举侵入神州,欲绝大汉龙脉。地皇书自龙墓中出,一震灭十仙,大展神威,却由于无龙气祭祀,终被群仙所困。为不被仙道所用,地皇书自行分为三卷天书,正是张角张宝张梁手中所有!”

    顾承五指一张,一卷书册载沉载浮:“黄巾未尽,献书地皇,这一局非常人可为之,去吧,吾之子房!”

    张良字子房,顾承此言无疑是肯定与期许,饶是贾诩老奸巨猾,都有热血沸腾之感,大声应道:“诺!”

    出得宫外,天边初升的昊日,正巧破开云层,贾诩不禁驻足。

    曾经的他,想挑个无主见的庸才,言听计从,尽展所学。

    但此时发现,能辅佐太子这样的雄主,建不世之功业,才是男儿所愿!

    波澜壮阔,大幕揭开!

    ……

    (求推荐!)

    (感谢书友“marvel钢铁侠”的打赏。)

第二十四章 死得其所()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太子仁德!大赦天下!”

    张梁化作一朵黄云,飞速远去。

    身后依稀传来巨鹿城中那山呼海啸的声音,他心中满是悲凉。

    巨鹿失陷,黄巾军彻底完了。

    太平道经过十数年发展,聚拢过亿教众,三十六方渠帅,无双境强者三百余人,是何等威势!

    结果呢,三月不到,昔日可席卷天下的势力,竟然就这么分崩离析。

    更让张梁难以接受的是,他们根本没能对大汉造成多少伤害。

    仿佛是一场闹剧,至始至终都是为了衬托出那紫薇所属,众星之主,冉冉升起,坐镇天穹。

    当然,不甘心归不甘心,张梁修炼数十载,一身修为在无双境内亦是一方巨擘,当断则断,舍了早就离心离德的属下,独自一人逃亡。

    可惜很快,张梁就绝望地发现,他逃不掉。

    正因为黄巾军没有对汉军造成可观的伤害,要么溃散,要么投降,汉军留有余力封锁四方,军势镇天锁地,别说是他,即便是全盛时期的张角来,都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然而就在万念俱灰之际,张梁灵台一动,忽然感到一股同源召唤。

    “二哥!”

    他顺着指引,来到邯郸西边的太行山脉,在一处阵法隐蔽的山洞内,见到了熟悉的身影。

    张宝!

    兄弟俩狠狠相拥在一起,感受着张宝极度虚弱的气息,张梁眼眶大红,强忍悲伤:“二哥,我们终于能死在一块了!”

    “三弟切莫灰心,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其所!”

    相比起张梁的儒雅气质,张宝满脸横肉,魁梧凶横,如果不穿道袍,换上铠甲与何进倒有几分相似,敢打敢拼,身先士卒。

    但在襄阳城破一役中,不仅千万黄巾灰飞烟灭,张宝也受到重创,若非仙道丹药神妙,恐怕早就身死道消。

    “难!难!难!”

    而听着张宝放狠话,张梁眼中闪过一抹黯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一直很敬佩太史公司马迁,面对大辟之刑,忍辱负重,最终得成《史记》,一书封圣,名传千古。

    他和两位哥哥起义,也是认为汉室无德,百姓无路,要轰轰烈烈做出一番事业,可如今一死却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无异……

    “三弟,我绝非妄言,你不好奇我是怎么来此的么?”

    张宝面上泛起一抹潮红,双指一抖,符燃传讯。

    不多时,虹光落下,化作一位道人,大袖飘飘,迈入洞内。

    张梁感应到对方浩大的气息,手中握住法剑,目光凝重:“五斗米教?”

    “张修伏首,世上再无五斗米教,只有天师道!”

    道袍男子打了个稽首:“贫道张鲁,字公祺,见过人公将军。”

    “原来是正一真人嫡孙,第三代天师,久仰!久仰!”

    张梁还礼,防备之意依旧不减,直到张宝笑道:“公祺与我乃是挚友,合杀张修!”

    “二哥不凡,竟然控制了张鲁!”

    张梁马上明白。

    张鲁在仙道中就是个笑柄,身为天师嫡传,却被一个外人篡权,险些连道统都丢了,给他的祖父蒙羞。

    要知道同为三清一脉,张陵是太上嫡传,张角则不知道是玉清多少代弟子了,根本比不得。

    正因为心中瞧不起,张梁才会相信。

    张鲁真要借助反贼之力,杀了朝廷指定的平叛将军张修,那就是谋逆大罪,有这个把柄在,还怕他不乖乖相从?

    “天师印在道人史子眇手中,仗着养育太子多年,置天师道统传承于不顾!”

    张宝还给出了第二个原因,看着张鲁愤恨之色,张梁的戒备已经完全放下。

    “三弟,随我们来!”

    张宝似乎已有了全盘计划,毫不耽搁,出了山洞,架云而起。

    三人都是道法精奇,即便张宝重伤,百里也须臾即过,不多时就到了广宗上。

    广宗是重县,北连巨鹿,南接曲安,因此张梁交予心腹程远志把守。

    不过巨鹿都被朝廷拿下,广宗也早已失陷,对此张梁并不抱希望。

    然而当广宗遥遥在望,他诧异地发现,黄巾军势浩荡,直冲云霄,竟无丝毫散乱。

    “怎么回事?”

    他只觉得不可思议,开了天眼,朝下一望。

    广宗阵法未变,挡不住窥探,于是乎张梁目眦欲裂地发现,田丰和程远志的副手司马俱一左一右,拱卫在一位贵不可言的年轻将军身后,正在阅兵。

    而他们检阅的士兵,正是黄巾军中,最为精锐的五万道兵。

    “田丰!袁氏!欺我太甚!”

    认出袁术,虽然早知世家不可信,张梁还是止不住暴跳如雷。

    黄巾军可是他们三兄弟广派符水,行医救人,辛辛苦苦十数年才拉扯起来的。

    道兵更是张角得海外仙道之助,以秘法造福地,于洞天内训练而成,五万之数可挡百万之军!

    若非张角已死,谁都不可能染指,现在竟被田丰巧施手段,里应外合,将太平道的印记抹除,摇身一变,成为袁氏私兵!

    “世家与我仙道,本就是互相利用,技不如人,毋须怨怼!”

    张宝显然早就知道,语气居然十分平静,再无以前的冲动鲁莽,而是有种看透世事的决然:“只是他们高兴得太早,这一场,还没有分出胜负!”

    张梁浑身一颤,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二哥,你意欲何为?”

    张宝一字一句地道:“断仙禁法,置之死地而后生!”

    仙道之法,只要得入元神之境,即便死了,三魂七魄也能转世轮回,若有师徒道侣,开启宿智,还能再上仙途。

    但这断仙禁法,就是彻底燃烧元神,以神魂俱灭,断绝来世为代价,获得超乎寻常的力量。

    张梁作为仙道嫡传,自然是会的,可这一刻他真的畏惧迟疑了。

    “三弟,来世若是避居海外,蝇营狗苟,我宁愿不要!”

    张宝摇头大笑,张开双臂:“黄巾既平,神州大地,已无我们容身之处,但即便要死,我兄弟也要轰轰烈烈,天下尽知,不枉世间走一遭!”

    “好!”

    张梁也笑了,与张宝一起跪下,向着巨鹿方向重重叩首:“大哥,请恕我们不孝,来世不能与你再做兄弟了!”

    目睹这一幕,张鲁也不禁动容,真心诚意地行礼:“两位走好!”

    “张鲁,替我们护法,别忘了约定,若违誓言,天师道统,必不长久!”

    张宝死死盯着他,张鲁颔首,向后退去,隐于云空。

    下一刻,两道长虹如流星划过天穹,向冀州之外纵去。

    “虚空越界?”

    广宗内,田丰和袁术同时冲天而起,目光如电,锁定位置,向着张宝张梁追来:“逆贼哪里跑!”

    轰隆!轰隆!

    一尊尊黄巾力士凭空现身,当头砸下,田丰双袖一展,周身浮出八卦之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巽(xun)下断、离中虚、坎中满、艮(gen)覆碗、兑上缺,化作八方空间,将黄巾力士收入其内。

    袁术腰间宝剑自行弹出,如神龙飞天,承托其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追上,一击斩向长虹。

    唔!

    闷哼声起,伤势极重的张宝现出原身,张梁散去长虹,抱起张宝,向下坠去。

    “真是贼首?死来!死来!”

    袁术目露狂喜,一前一后追入太行山脉,进了山洞之中,张宝已是瘫倒在地,口中却开始念诵咒言:“逆轮回之行,散三魂七魄,以吾命为约……”

    那咒言外人根本无法听见,而袁术只看到穷途末路的张梁扑来,剑出如龙,身后赫然浮现出众生虚影,浩大威严,竟是玄器之力。

    张梁越界之法被中断,也已虚弱不堪,如何敌得过如此神威,几个照面,就被斩于剑下。

    袁术再抢先几步,砍下张宝首级。

    “张宝张梁,死于我手!哈哈,如此功绩,谁人可比!”

    袁术长笑,徐徐一招,两人留下的遗物飞入手中,其中正有两卷天书绽放光华。

    他手指虚触,脸色再度发生变化,眼中惊喜交集,浮现出无尽贪婪:

    “三皇神器,地皇书?天命在我!天命在我啊!”

    ……

    ……

    (求推荐票!已经确定,后天中午上架,到时会有大爆发,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

    (感谢书友“凤羽舞菲”“天晶浑天宝鉴”“冰河里的飞鱼”“书友20180126125245058”的打赏。)

第二十五章 文臣武将() 
“草民蔡邕拜见殿下!”

    “臣蔡瑁拜见殿下!”

    “伯喈先生请起!”

    顾承起身将蔡邕扶起,对着蔡瑁颔首道:“德珪起来吧!”

    “谢殿下!”

    蔡邕缓缓起身,蔡瑁眼中闪过一抹嫉妒,也站起身来。

    提到蔡瑁,难免让人想起他卖主求荣和乱七八糟的宗族之事,为时人所鄙。

    实际上,此人后来做到魏国的水军都督,能力是绝对有的,赤壁之战时,周瑜都要以离间计,令曹操先杀了蔡瑁张允,才敢实施接下来的火烧连船。

    不过这个年代,人才不缺,品性不端可是大问题,顾承对于蔡瑁的兴趣自然不大。

    几句惠而不费的称赞,打发之后,顾承向蔡邕正色道:“我欲征先生为太子太傅,先生莫要推迟!”

    蔡邕失色,再度拜下:“草民何德何能……”

    汉朝尚且没有六傅制度,三师三少,如今的东宫,二傅最关键——

    第一是太子太傅,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

    第二是太子少傅,既要辅导,又管理太子官属,权力更大。

    即便如此,蔡邕从逃亡江海的罪臣,成为太子太傅,也可谓是一步登天!

    顾承等蔡邕自谦完了,抬了抬手道:“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黄巾初平,天下不定,我求贤若渴,先生当助我一臂之力,令国泰平安,四夷臣服!”

    “愿为殿下尽心效死!”

    蔡邕起身,老泪纵横,眼角眉梢却难掩喜意。

    能得未来天子重用,拜为老师,乃是文人荣耀的极致,岂能不喜?

    蔡邕为回洛阳,本就做了大量准备,阐述了治国之策后,马上道:“殿下,臣有贤才举荐!”

    此世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还在于如何举荐人才。

    所谓仁以立德,明以举贤,就是这个道理。

    顾承笑道:“既入先生法眼,必自不凡,愿闻其详。”

    以蔡邕的人品,即便与荆襄蔡氏有旧,也不可能推举蔡瑁这样的人。

    顾承实在有几分好奇,他会推举谁给自己。

    蔡邕道:“颍川陈氏,以至德称,闺门雍和,子弟皆名,陈纪有子陈群,长文通雅,义格终始,可有大用。”

    “陈群!”顾承微微点头。

    颍川陈氏亦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颍川一地名士确实太多,加上荀彧荀攸所在的荀氏,八大世家居然出了两个。

    不过汉四百年中,颍川最有名的两人,莫过于张良和晁错,这两人的下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良辅助太祖成就霸业,明哲保身,功成身退,晁错为文帝削藩,锋芒毕露,结果被文帝腰斩,身死族灭……

    正因为有前车之鉴,荀氏和陈氏在天下八大世家中算是比较安分的两支,党锢时,陈氏子弟纷纷辞官,如今陈群愿意出仕,也是忠心之表。

    至于陈群本人,他在三国谋士中不算出名,因为没提出过什么奇谋妙计,但他做的一件事,却影响甚大,那就是创立九品中正制。

    官居一品,一品大员,这类后世熟知的品级,就是从陈群手中诞生,虽说只是个萌芽,后世历代补充,但不得不说,它上承两汉察举,下启隋唐科举,极具意义。

    如果说贾诩是计谋型人才,陈群就是内政型人才,顾承对于这个推荐十分满意:“善!”

    蔡邕精神大振,又道:“中牟县令陈宫,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殿下既设詹事府,两省四局,陈群任中书舍人,陈宫任门下通事,可为殿下分忧。”

    陈宫出身三流世家,却广结英豪,与海内知名之士结交,故为蔡邕赏识。

    他的智谋比起陈群要强得多了,先后辅佐曹操和吕布,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白门楼上,曹操甚至舍不得杀陈宫,陈宫却决意赴死,死后家人还一直由曹操供养。

    而此世原有太子詹事,管理太子官属,却无詹事府。

    顾承开府,其内初设两省四局,门下省负责侍从规谏,中书省负责文书启奏,典膳、药藏、武卫、御阵四局负责起居修炼,禁卫防护。

    这参考了后世的三省六部制,旨在分薄朝堂群臣的权力。

    当然,职位定下,具体效果应人而变。

    如果是庸才,被朝臣玩弄,只会让东宫成为笑话。

    蔡邕显然做了功课,这二陈的选择极为巧妙。

    不仅个人能力一内一外,都有王佐之才,一个是顶尖豪门,一个是落败世家,彼此间还隐隐形成制衡。

    由此可见,蔡邕在不知道自己能得太傅之位时,就已心向。

    顾承很是欣慰。

    而士为知己者死,蔡邕宦海沉浮,其实知道自己初来,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