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赤帝 >

第141章

三国之赤帝-第141章

小说: 三国之赤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日三餐,几乎都是乳制品与肉制品,少有植物纤维摄入的游牧民们的肠胃,必须要有茶叶滋润,以及大黄治疗。否则的话即使是尊贵的贵族乃至头人可汗,都会因为一些难以启齿的肠胃疾病,受尽折磨而死。

    即使在数百年后的宋时,北方游牧可汗都会发自内心的发出:宁愿生在中国,做个普通富人。的感慨。就更不用提如今,这个更加蛮荒,更加野蛮的时代了。刘玄德经过不科学的统计,基本确认草原牧民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不到30岁。

    大量的疾病与非正常死亡,以及婴幼儿的死亡率,严重拉低了游牧民族的平均寿命。

    这种情况下,汉地的茶叶作为最为总要的维生素来源,以及一种足够温和的“补品”,理所当然会受到任何游牧民族的追捧。

    ……当然,现如今运输到草原的茶叶的数量、质量,以及价格,都远远比不上未来。毕竟现在的时代,连汉人自己也才刚刚体会到喝茶的好处。江南的广大地区尚未开发出来。大量的商品粮种植基地,以及更大量的桑树园,茶园,药园的经济作物种植园,也都只停留在刘玄德自己的构想中——

    现如今,帝国最好的丝绸来自齐地山东,来自巴蜀。至于未来的湖绸苏绸。连影子都还没有呢。

    所以说,当那些尝到茶叶、大黄的好处后。好像发狂了一样拿着牲畜,骏马,皮毛。乃至沙金、甚至奴隶的牧民们,真的来到这里时,得到的消息往往是令人沮丧的“没货”。

    就算他们将货物的价值提到十倍,也只能被意犹未尽的三义行伙计们,无奈的摇着头拒绝……

    至于说那些千里,甚至万里迢迢的赶着货物来这的普通商人们呢……

    他们的回答最好也是“没货”。否则的话,他们很快就会被辽东军的诸军头叫去,聊聊人生,聊聊理想。

    如果就算这样,他们还是冥顽不灵的话,说不得就会有盗贼,愉快的叫他们“真的”“没货”了。

    ——刘玄德需要钱,需要更多的钱,更多更多钱,资源,以及人口来完成他的宏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保证草原商路的稳定。以及绝对的控制权。所有商人,必须在承认三义行的权威的情况下,才能在弹汗山的巨大市场上好好地做生意。

    因为实际上,这条商路的大宗货物,几乎全部被他与他的盟友们垄断。所以如果这些商人散户愿意与他保持合作,他也不会拒绝他们来这里分一杯羹。

    这些小而分散的交易,对于中、小商人来说或许已经足够可观了。

    然而,对于刘备,以及三义行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永远是大宗的,巨额贸易——

    来自冀州工坊的大量布匹、来自徐州、青州地区。刘玄德的商业盟友提供的食盐。以及曾经的涿郡铁场,如今的邯郸钢铁厂提供的足够铁器。以换取草原上的大量牲畜,毛皮,以及重要的奴隶资源……

    这才是刘玄德与公孙伯圭两人联手,用快马弯刀,鲜血与商业手段趟出来的,铺着金子的商路。

第四十章北地战略() 
在刘玄德的计划之中,开发北地的重要性,实际上并不在开发江南之下。

    尽管开发江南,会获得海量的粮食,将帝国的人口提升到一亿以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同时大量的经济作物,以及沿海地区的工业,矿物,还有航海便利等等等等,会极大地强化帝国的实力。

    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全局的统治者,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单单计算经济。

    ——是的,开发江南能够让帝国的经济实力提升一倍,甚至两倍,乃至更多。江南地区的资源与北地的资源相比,或许并不占优势——但重要的一点是温度。温度。以及温度。

    在寒带,以及亚寒带地区发展工农业的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无论如何都要比在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少。

    更不用说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之广阔。

    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更不用说北方越是向北,冬季寒冷的时间就越长。河水封冻之下,无法进行任何工农业活动……

    为什么后世的新中国时,作为中国工业长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最终会沦落到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其中有“人”的作用。

    但是除了“人”之外,气候与自然条件同样是巨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的问题之下,东北区域发展工业的条件,自然不如南方。这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被后来居上的新兴的珠三角、长三角、南方工业基地赶上,乃至超过的原因所在。

    虽然现在是西元二世纪。如今的条件与问题不可能照搬后世。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

    如今的整个北地,满打满算能养活多少人?一千万还是两千万?

    而南方的话,可是能养活五千万到一亿人口的!

    倘若愉快的将整个中南半岛,乃至东南亚地区全部吞并的话,那么帝国的人口甚至可以膨胀到三亿!

    当然,按照刘备的计算,就算一切顺利,帝国人口达到三亿也是百年,乃至数百年之后的事情了。当然,就算是数百年之后,公元五世纪或者六世纪的三亿人口,也足够吓人了。

    这可不是后世满清那吃着红薯地瓜,得不到充足营养的瘦弱的要命,被人嘲笑成是东亚病夫的三亿人口。而是占据江南,中南半岛与东南亚诸多产粮区,同时拥有广阔的草原。并且在北方黄河流域的土壤与种植条件并未恶化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充足的淀粉,植物纤维,乃至动物蛋白营养的三亿人口!

    拥有如许可怕的人口数量,足以支撑帝国进行下一轮的扩张。乃至开启大航海时代。将印度,将阿拉伯,将东非的沿海地区纳入帝国的控制之中,乃至渡过太平洋的广阔海洋,将南北美洲的无垠之地纳入掌控。

    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想象的。帝国将会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扩张之路!

    这便是帝国注重南方的开发的结果!

    当然。与此同时。

    之所以说北方开发不会弱于南方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在刘备的计划中,北方诸地,广阔的草原加上先进的青储技术,集约化的牲畜养殖业,以及未来可以想象的羊毛纺织业……将成为帝国重要的牲畜,以及纺织品基地。

    同时北方蒙古高原上的大量矿物,也将为帝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一点,刘备期望的仍旧是将广阔草原彻底纳入掌控之中。

    从经济上,从人种上,从文化以及从心理上,彻底融入帝国,成为帝国的核心领土——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横贯帝国近两千年的恐怖魔咒——也就是北方的草原游牧民的南下入侵,带给汉民族的深切灾难。

    不得不说,就算有多少蔑视,不满,以及小觑。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都是一支不可小觑,甚至说堪称恐怖的力量。

    ——尽管在中亚地区,还有在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草原上,同样有一些游牧民族生活。但是这些游牧民族们最辉煌的时代,也不过是南下攻击一下处在城邦帝国时代的波斯人,而后取而代之……又或者对中古欧洲的一群战五渣,发起一轮入侵战争而已。

    在欧亚大草原之上,唯有蒙古高原真正孕育过霸主,乃至天灾等级的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突厥——以及蒙古。

    一切文明的终结者,一切农耕民族的梦魇就在这里——无数次的,当汉民族的文明程度达到了某个等级时,历史都会给诸夏开个玩笑。

    一轮又一轮从蒙古高原狂奔而下的游牧怪物,配合地球打呵欠一样的小冰河时代,总会带给帝国最深沉的灾难……

    如果说世家与贵族官僚,乃是帝国内部的最大灾难的话,那么游牧民族,便是帝国外部面临的最大灾难。

    唯有将整个蒙古高原,乃至西伯利亚控制在手中——彻底将这些地区变成诸夏民族属地,伟大帝国方可高枕无忧。

    否则,在帝国北方面对强敌时,任何一个明智的君主都不会将太多力量投入南方,去开拓领土的。

    ——对南方,江南与东南亚的开拓是为了财富与资源。而对于北方,蒙古高原,中国东北地区与西伯利亚的征服与开拓,则是为帝国提供军事方面的安全保证。。。

    唯有这两点全部得到保证时,伟大帝国才能享受接近永久的和平、安宁与繁荣富庶。

    而想要达到这些目标,除军事方面的努力之外,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努力同样是重中之重。

    青储技术,以及培养更加适合纺织的绵羊品种。发展毛纺织业。增加对北方的移民,以及对游牧民族的文化同化……

    这便是刘玄德的整体计划。是他期望花费五十年,乃至一百年时间,将整个北方蒙古、西伯利亚、东北与朝鲜半岛纳入帝国掌控之中的伟大事业。

    “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地目标,伯圭兄,你能明白吗?能理解吗?当我们将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全部土地纳入帝国掌控之后,我们将成为诸夏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英雄!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

    在弹汗山,在公孙瓒新修建的黑水都督府内,刘玄德便这样,将自己的全部计划和盘托出。到最后他也终于忍不住的露出了非常激动的表情,对公孙伯圭说出了这样的话。

    “哦,哦……”

    然而,让刘玄德觉得失望的是,面对如许不朽功业。公孙伯圭的表现……并不像他想的那么高兴。

    “玄德啊。”

    对面的公孙瓒稍微斟酌了一下,然后上下打量着刘备,表情看上去有些为难的样子:

    “你说的的确挺不错的。但是辽东这里实在是……实在是太冷,太寒凉了啊。”

    “这个……”

    “哥哥我在辽东地区,在这弹汗山,或者在三韩之地,都觉得有些受不了了。倘若真按照你说的那样,再向北的话……哥哥我实在是有些……”

    说着这样的话,公孙伯圭的表情变得有些可怜:

    “哥哥我已年过四旬,恐怕不能如玄德所愿的那样,做下如许大事了。而且,哥哥我麾下儿郎们也……”

    “比起北方,兄长麾下诸军,想要去温暖的中原南方吗?”刘备上下打量着公孙瓒,将公孙瓒看得有些不舒服,然后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公孙瓒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是的,那个……”

    “那么南方的开发……”

    “这个,南方湿热之地,烟瘴巫蛊……哥哥我也……”

    “明白了,明白了。”刘备暗暗叹了口气:“伯圭兄啊……”

    经过十几年,甚至更久的在北方对诸胡的战争后,公孙伯圭累了,疲倦了……不想要再继续打下去了。

    ——至少公孙瓒表面上表现出来的,的确是这样的态度。

    “没关系的。”

    虽然刘备内心非常失望。但是表面上的,他仍旧是春风拂面一样微笑着,非常温和的样子:“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啊,兄长。之前说的,我们只当没说过——我们可以从长计议……当然了,更向北方的开发暂且不说,我的三义行继续入住,并且进行畜牧养殖技术的改良,还有发展羊毛纺织,还有探险工作,这些兄长应该会支持的吧?”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公孙瓒连连点头:“只要哥哥我还是黑水都督一天,兄弟你想在这里做什么都行!只当是自己家!”

    “再有,兄长不是想会猎于中原吗?”刘备接着又说出了让公孙瓒觉得兴奋地话题:

    “这一次讨灭黄巾,正要借助兄长之力。”

    “哦,哈哈哈哈!”听刘备这么说,公孙瓒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好,好!青、徐之地?我辽东健儿早就翘首以盼了。别说百万黄巾只是他们吹出来的,就算是真的,哥哥我也杀得光他们!”

    说这这样的话,两人又愉快的大笑起来。而后端起酒杯,碰了一下。接着又对接下来如何行军,如何打仗。辽东军要出多少兵马诸事聊得热火朝天。就好像之前的北部开发诸事的谈话,完全不存在一样……

第四十一章十万铁骑下中原() 
就是这样,一点点小小的分歧与不愉快,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刘玄德过得非常愉快与充实。在公孙瓒的陪同下纵马驰骋,在辽阔草原上尽情奔跑,射猎数之不尽的鹿与黄羊。然后愉快的大吃大嚼。

    这样的生活让刘备感觉到了北方草原的愉快……

    当然与此同时,刘玄德大幅度加强对三义行北方路线的操纵,以及对于草原经济与贸易的控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在这之前,刘玄德的贸易中,人口买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却从没有像是今天这样重要过。

    就好像曾经罪恶的黑奴贸易一样,刘玄德麾下的掌柜们,会熟练的前往各个部落,用他们手上的商品,向各个部落换取奴隶,以扩充刘玄德在“北地”的势力。

    是的,是“北地”。

    在与公孙瓒的一轮谈话之后,刘备确认了两件事。其一是之前谈过的,公孙瓒不肯为了世界与未来的声望,将自己的一生都丢在北地。完成刘玄德的北地战略。

    第二就是,在刘玄德试探着问过他,是否愿意南下,也就是将自己手里的军队与权力都交出来,而后担任其他工作的时候,公孙瓒也顾左右而言他,没有答应下来——

    也就是说,他不会交出如今的北方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以及辽东军控制下的人口与自然资源的。

    这些人口与自然资源,占据了如今北方地区,汉帝国的最大的份额,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如果无法掌控辽东军的话,那么所谓的开发北部疆土,不过是妄想而已。

    面对这样油盐不进的公孙瓒,刘玄德在懊恼的同时,也不得不另想办法。

    通过如同当年欧洲殖民者对待非洲土著的办法,便是如今的刘玄德所期望的——使用经济,贸易品来引诱各个草原部落进行厮杀。而后将那些俘虏全部卖给自己——

    厮杀死人,他们就会削弱实力。而将俘虏全部贩卖,又不可能让他们从战败者身上采血。这样一来草原诸部落就只会不断,不断地衰落下去。

    ——被贩卖给刘玄德的奴隶,会按照草原人的固有思维,将刘玄德当成他们的主人。刘备在将成为帝国北方最大的奴隶主的同时,使用这些奴隶经营自己的牧场以及为自己的屯垦移民队伍提供服务与支援。

    至于那些草原奴隶,他们会更改一个汉人的名字。学习中国的礼仪,进行洗脑的同时,他们的后代会被逐渐融入帝国之中。最终被同化成诸夏民族的一部分。

    以“同化草原奴隶”以及“迁徙移民”的方式。刘玄德计划帝国的腹地,从青、徐、兖、豫这些人多地少的土地上迁徙至少两百万人口。以巩固、充实如今的辽州……

    至于说公孙瓒的问题。暂时,刘备并没有与公孙瓒翻脸的意思。不单单是个人感情方面无法接受,与公孙瓒翻脸,同样在经济上,军事与政治上是下下策。

    所以,对于辽东军,刘玄德期望采取的战术是“培养下一代”。

    也就是公孙续——如今不单单是自己的子侄,而且还是自己的学生。这一回,刘玄德抽调中央禁军。从辽东军的两个营里面,就抽调了公孙续的那个营,预备将公孙续放在自己身边耳提面命。

    从战斗能力方面,公孙续当然不如赵云。但从政治与联盟两方面考虑,拉拢公孙续乃是和平的将公孙家族,将辽东军吞并,重新融入帝国中央政府的最好方式。

    刘玄德曾经就这个问题,试探着与公孙瓒讨论过。

    与之前的议题不同,公孙伯圭对刘备如此器重自己的儿子,期望教育他非常满意。同时也对刘玄德提到的百年之后,要公孙续接他的班,成为新的辽州、黑水都督府都督毫不犹豫的表示赞同——

    当然的了,他是自己的嫡长子,而且还这么有出息。与刘玄德之间的关系也这么好。他不接班谁接班?

    “那么,就是这样了。伯圭兄。”

    也因为这一点,公孙伯圭与刘玄德,因为之前的事情产生的一点点小小的分歧,以最快速度烟消云散了。

    公孙伯圭终于获得了他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纵马驰骋南方的机会——辽东军将有五万精锐铁骑南下,加入到扫平青、徐黄巾的战争中。

    而公孙续,也被刘玄德以骠骑将军的身份,任命为了这支南征军的副帅。为公孙续积累资历与功劳。

    这同样是公孙瓒乐于见到的。

    原本以公孙续的年龄资历,做五万铁骑的副帅着实有些不够——当然,他的身份足够的——但是如果公孙瓒强行任命的话,总有种自己理亏的感觉——但是,刘备任命就不同了。

    他身为骠骑将军,统辖中原五州战事。任命一路大军主帅都够资格。更不用说副帅了。

    就是这样,因为培养公孙续的事,刘备与公孙瓒之间的关系迅速弥补。而刘备所提出的,今后派遣小股辽东军护送三义行商队,深入各地部落进行奴隶贸易的行为,也得到了公孙瓒的许可……

    当然,如果公孙瓒知道,这些刘玄德的门人弟子们,除了做生意的头脑足够使用之外,对于测绘作业也非常精通的话,恐怕就会多寻思寻思了……

    这种情况下,要刘玄德完全掌握了北地,蒙古高原的孔道交通以及山川地理。对于公孙瓒自己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

    “再然后,便是那些三韩、朝鲜诸部落民了。”刘玄德说——以公孙瓒的实力,对于三韩的小王国,以及东北的高句丽王国进行雷霆一击完全是驾轻就熟。在这之前并没有如此去做,一方面是公孙瓒觉得欺负小孩子没什么意思。另一方面也是他们足够恭顺。

    “要求他们内附。”刘备认真地看着公孙瓒:“依照内地诸侯王来分封。高句丽可为郡王,三韩为侯。”

    “这都简单。为兄派一骑吏过去,谅他们不敢不从。”对于刘玄德的这个建议,公孙瓒轻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