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接下来就要劳烦爱卿了,尽快让辽东恢复生产。”朱由校对沈潅说道。沈潅躬身道:“臣自当鞠躬尽瘁。”
战后自然就是享用战争红利的时候,辽东的土地已经被大量赏赐给了参战官兵。但还是有不少土地的。另外土地只是战争红利的一部分,还有辽东的矿场,以及辽东的森林资源。
自从辽东陷落之后,北方各省的木材供应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导致木材价格上涨等等问题,此时辽东收复之后,只要伐木场开始运转,就能填补木材的缺口。
同时在矿产方面辽东也比较丰富,采煤、采矿也是一块肥肉。
辽东的这些资源很快就完成了分配,土地赏赐给参战官兵之外,其他土地则进行了公开竞拍。价高者得。而那些林区、矿产同样也是通过公开竞拍的方式进行分配。
皇家财团无疑是这次资源分配中得到最多资源的,这其中并不存在什么黑幕。只因为皇家财团有足够的资本,出价自然比民间商人要高。所以那些优良资源,大部分都被皇家财团买下。
这些钱都是近了朝廷的国库,当然对于皇家资本来说,是左手换右手而已。不过皇家财团并非只有皇家资本,而是由一大群人形成的利益集团,所以这个购买成本是按照股份进行分摊,因此价格不可能高到离谱的程度还买。
但也因为此次朝廷出售的资源较多,所以这些资产价格普遍偏低。未来前景看好。这也是必然的,如果价格没有一点水份,也吸引不了民间资本投资辽东。适当的水份,能让辽东吸引到很多投资。只要有足够的工人,辽东的资源很快就会被开发出来。
尽管资产出售价格比正常来说偏低一些,但是朝廷也通过出售大量的资源,赚取了五千多万元的财政收入,军费基本上是赚回来了。
民间资本在这次竞拍中,也抢到了不少资源。他们如果不想亏本,那么记下来就是要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
而朝廷手上,还有相当一部分资源没有出售。一次性丢出去,那会把资产价格压得太低。
朝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北直隶的税收、行政体系照搬到辽东去,并且发展辽东的经济。不管是皇家财团还是民间资本,只要有了投资,就会产生大量商业活动,朝廷就就能有税收方面的收入。
辽东缺人也是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很快也解决了。
内阁先是下令北方各州县大力号召流民迁移辽东,并且由国库下发沿途迁徙所需的口粮以及路费。
接着又集中投资辽东的那些企业招工人员,一同前往九边、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大量招工。
这样的办法确实很有效果,很快就招到了大量愿意前往辽东的工人。当然并不是所有工人都愿意拖家带口过去,不过这也无所谓。
只要接下来朝廷把辽东的基础设施建设好,那些工人自然也就愿意把家小都接到辽东去定居。
特别是那些民生比较困难的地区,这些工人去了资源丰富的辽东,肯定不会愿意回去。
特别辽东用的工商体系是北直隶那一套,不管是皇家财团还是民资企业,工人待遇都是有保障的,失业的时候朝廷也会发放补贴。
除了企业在大量招供,朝廷也在大量招工。
朝廷此次出售大量资产赚取到了五千多万元的资金,这些资金都将被投入到辽东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官道将被重新修缮,同时还将建设大量可供重型马车通行的马路,为商业活动提供基础。同时还将修缮水利,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
辽东的水利设施修建还是比较容易的,朝廷只需要负责修建主要的河流水利。例如加固河堤、修建水库。田间地头的水利设施则是由各个农业公司自行修建。
朝廷的投资,加上各个企业的投资。顿时让辽东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
大量的工人源源不断的被招到辽东,大量的基建活动又带动了砖瓦烧制、采石、伐木等等产业。
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建设活动依旧没有停止。
这重新回到大明手中的土地,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一切都百废待兴。大量人口突然涌入生产凋零的辽东,粮食自然也是一个问题,不过北直隶的粮食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
随着各地官府以及各个报纸的宣传。移民辽东的浪潮也越来越高涨。很多日子过得不好的百姓,纷纷到当地官府报名。当地官府将他们登记之后,便将这些百姓集中送往辽东。沿途所需的伙食和车马、船舶,这些费用都是由朝廷承担。
尽管移民到辽东不能获得土地什么的,但是沿途的费用朝廷承担了,对于那些日子不好过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随着天启三年冬季来临,报名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一个冬季下来,北方各省州县上报上来的移民申请人口就突破了五百多万人。内阁全部做了批准,条件非常宽松。开春之后这些百姓都将被送往辽东。
此时辽东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在辽东还将出现一大批的企业投资、生产活动,更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移民过去不用担心安置问题。
这些移民到辽东后的住房什么的也很好解决,开春过去可以先随便搭个木屋住下。然后让他们在官府规划出来的城区里面修建房屋,而这些土地都将由官府免费提供。
移民过去的百姓,只需要承担房屋修建的费用,还可以向银行贷款,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又能产生很多经济活动。
经济实际上就是由不均衡来拉动的。所谓的不均衡就是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经济活动。
一个企业家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擅长发现不均衡,从而组织生产、建设。去消除这些不均衡。
当然发现不均衡的能力就算是普通人都具备,而真正能够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创造新的不均衡,或者是维持不均衡的现状。
所谓创造新的不均衡,就是‘创新’,例如发明一种新产品。而维持不均衡。则是通过一些官商勾结,或者政府强制性的规定来产生,例如盐税就维持了百姓对食盐需求的不均衡。
而此时大明还未完成基本的资源配置,因此创新之类的东西,当前有没有都可有可无。有之更好,没有也不纠结。当前依靠重新配置资源,就能产生强大的经济上行能力了。
而朱由校成立的‘皇家科技学院’,以及出台《专利法》,实际上就是为日后大明完成基本的资源配置之后,铺垫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创新之下出现的产业能够带动资源配置基本完成后的大明经济。
朱由校注重保护那些发明者的专利,并且给予其较大的回报,就是为了鼓励创新。而对于能创新的民间企业,皇家财团则会将其吸纳到财团之中,高价购买其股份。而不是对那些创新型企业进行强取豪夺,从而打击企业家创新的积极性。
接下来朱由校要做的就是开放各个产业,让民资也能参与进来。但又由皇家财团垄断这些产业。而那些民资在皇家财团垄断的环境下,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就如同一头老虎在背后追赶着民资奔跑,他们不奔跑就要被老虎吃掉。
例如竣工制造业,朝廷接下来不会完全只采购皇家军工厂的产品,而是会发布采购信息,然后让财团资本和民资都参与进来,谁的产品能符合军方的要求,并且在价格上有竞争力,军方就选谁的产品。
当然最大的份额最终还是皇家资本的,例如民资成立的军工厂发明出了一个跨时代的军事装备,那么军方要大量采购。发明该产品的民资军工厂确实能获得一部分采购份额,但同时也将授权给皇家军工厂生产,皇家军工厂可以付给民资军工厂一笔钱。同时皇家银行还可以购买其股份,将该民资军工厂吸纳到皇家财团之中。
最终结果就是,皇家资本依旧垄断市场,而创新了产品的民资老板也赚到了钱。
皇家资本可以对那些还没有技术性,却占据着市场的商家进行粗暴的吞并,但对待那些创新型企业家却必须要克制手段,尽量实现双方共赢。
所谓的创新型经济模式,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当前大明百姓最大的需求就是粮食、棉花、蔗糖等等农产品,以及可供生活居住的房产。
当日子过得更好的时候,就会对衣食住行有更高的需求。吃得更好,住得更好,穿得更好,出行更加方便。
等于说人类的经济发展,都是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个核心,目标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
一个个可以提升衣食住行的创新发明,就能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点,无非也就是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环境,或者是对外战争方面的军事需求,从而也能作为拉动经济的方式。
当前大明资源配置不均衡,核心的问题就是财富分配不均。所以朱由校接下要做的,依旧是对明王朝各阶层的财富分配进行改革。只要改革成功,经济自然增长,朝廷税收自然提升。
北直隶进行改革后,经济已经迅速增长。
天启三年北直隶的经济变得更上一层楼,因为财富分配的改变,使得普通百姓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北直隶经济就彻底的火爆了起来。
当然经济不可能永远火爆,当目前的不均衡被消除之后,经济就会盛极而衰。而朱由校却是早早的做好了准备,已经让人开始研究蒸汽机了。
未来蒸汽机将带来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大量的新需求。(。)
第260章:蒸汽机()
天启三年冬,漠北天寒地冻。
林丹汗却在冬季来临前,打了漠北蒙古各部一个措手不及,在漠北抢到了大量的牛羊和帐篷。
此次林丹汗征讨漠北,只带了五万人,然而仅仅五万人,却在漠北所向披靡。因为冬季来临,所以征讨漠北诸部的步伐暂时停止。但让林丹汗欣喜的是,黄台吉竟然带着两万败兵前来投靠。
林丹汗这才知道野猪皮已经死了,他所建立的后金也被明国给灭了。黄台吉很顺利的就在林丹汗这里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地,开春之后将随着林丹汗一同征伐漠北不服林丹汗统治的蒙古部落。
与此同时林丹汗却是对大明产生了深深的忌惮,以前他认为明王朝就算在如何发展,也不可能威胁到蒙古,蒙古部落逐草而居,转移方便,打不过也跑得过。然而后金与明王朝在辽东的大战中,骑兵所展现展现出的战斗力已经让林丹汗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
从黄台吉那里获得的情报得知,明国的骑兵战斗力极为强悍,已经远远超过了蒙古。如果明国有大量的骑兵,林丹汗简直不敢想象,那后果实在太可怕了。
“好在明国只有两万骑兵,而我蒙古有三十万控弦之兵。但是日后不能再卖战马给明国人了,明年秋天的马匹贸易必须停止。”林丹汗在感觉到危机之后,立即做出了决定。
不过林丹汗绝对想不到的是,明王朝的精锐骑兵并不是两万,只需一年之后,这个数量就可以上升到五万人。
……
天启三年冬季,朱由校倒是比较清闲。朝政方面沈潅打理得不错,随着辽东的收复,以及广西作乱土司安邦彦的败亡,也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地方。
统帅部制定的军事改革,很快随着孙传庭回京而迅速开展。
辽东军已经解散了,取代辽东军则是中央军。不过因为战事平息。朱由校已经将大部分中央军从辽东抽调回京整训。留在辽东的只有两万骑兵,以及五个步兵师。
辽东军的那些武官,也都不得不遣散家丁入京进修。唯一没有被调入京城的武官,也就是毛文龙了。
东江镇的军制是按照新军的模式。而明军依旧需要在广阔的山区中扫荡建奴残存族群。毛文龙的东江军则是骚动山区的主力部队,而留在辽东的骑兵则是扫荡平原地区的主力。
明年开春,冰雪融化之时,就又是大扫荡的时候。而入冬之后,明军的扫荡活动也开始减少。
后金被灭。蒙古人正在进行内部统一战争。
所以朱由校才在冬季来临前,将大量中央军从辽东抽调回京整训,争取在蒙古人的内部战争结束前,将中央军全面整训完毕。
其中包括兵种、装备、战术的改变,此时的中央军已经变成了一个步兵以火枪兵构成,然后再用炮兵、骑兵联动的作战模式。
如果离开了炮兵和骑兵,明军此时的步兵师只有火枪兵,面对骑兵的时候确实没什么战斗力。
但如果有炮兵和骑兵,那结果就不完全不一样了。骑兵可以给步兵提供掩护,炮兵可以轰击敌军骑兵。
作为假想敌的蒙古骑兵只要冲不垮步兵。那么接下来就会陷入被明军骑兵屠杀的局面。
此时中央军的步兵师想要追上并消灭骑兵确实不可能,但在开拓的草原地形上抵挡骑兵冲锋还是非常轻松的。
这年冬天朝廷开始在北方各省大量征召义务兵,之所以义务兵招收大部分都在北方各省,主要还是离战场和边疆更近。士兵前来服役,退役返家都更加方便。
只有海军陆战队以及布置在南方的两个步兵师征召的是南方的义务兵。
由于生产兵团需要大量兵员,所以在征兆数量上,从原来的二十万上升到了三十五万。
计划在天启四年,正式成立十五个生产兵团,全部都布置到辽东以北,也就是后世的吉林省去搞军事屯田。
在入冬之前。皇家科技学院完成了新一期的招生,第三期招生一共录取了五百多人。
朱由校一个月前则公布了皇家军校的招生信息,并任命卢象升为主考官,带领招生小组前往各省招生。
皇家军校招生也算是朱由校近期最关注的事情了。
这次皇家军校招生标准比较严格。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秀才功名,同时年龄还不能超过二十五岁。
随着对后金的军事胜利,以及朝廷公布了赏赐情况,使得军校招生不再像之前那么无人问津。
很多具备功名的年轻秀才,得知皇家军校招生后,开始有一部分决定弃笔从戎。
不过因为报考标准比较高。最终参加招生考试的年轻秀才只有三百多人,而皇家军校最终只招收了四十三人,其他都没有通过考试。这四十三人都是对军事有兴趣,研读过兵书,同时身体比一般读书人要强壮。
军校自然不可能招收一群对军事没有兴趣,身体又弱的读书人进入军校。能招收到这四十三人,已经是放宽标准了。
朱由校收到卢象升呈报上来的招生情况后,倒也比较满意。虽然只招收到了四十三人,当以后报考军校的读书人绝对会越来越多。
以文入仕的机会就只有那么多,而且前途未必比进皇家军校要好。进入皇家军校,毕业出来就能获得军衔,从而入军服役。对于这种有文化的军官,起步基本上都是营级以上。
“启禀陛下,机械制造厂上报,蒸汽机已经研制出来了,您要不要去看看?”杨光脚步轻快的跑进乾清宫报喜来了。
听到蒸汽机的消息,朱由校当即坐不住了,连忙吩咐道:“快去备驾。”
“是,陛下。”
很快朱由校就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然后走出乾清宫,坐上皇帝銮驾前往机械制造厂。
来到机械制造厂,徐光启已经在外面迎驾了。朱由校风风火火的进了机械制造厂,徐光启开始给他演示大明第一台具备实用功能的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非常原始,什么分离式冷凝器、汽缸绝热层、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这些东西完全没有。但是这台蒸汽机却能带动成功带动水泵。一阵哐哐哐的声响中,水泵被运转的蒸汽机流畅的带动起来。
见到了蒸汽机的朱由校有些激动,不过一想到锅炉爆炸事故,连忙问道:“锅炉会爆炸吗?”
“陛下放心。我们这台蒸汽机功率比较低,所以发生损坏时都是向内收缩,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徐光启回答道,“不过这台蒸汽机耗煤比较大,有很大一部分热量在进入气缸的时候。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损失掉大量热量。接下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文化顿时就不同了,徐光启把朱由校写出的数理化著作学了一遍后,很快就发现了蒸汽机存在的问题。
“好,继续改进。不过这个型号也可以先投入生产,在煤价比较低的矿区先推广。”朱由校吩咐道,这样做可以培养制造业人才,同时还可以开始培养维修人员。使蒸汽机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大明的经济增长,显然就要靠蒸汽机所产生的工业革命来带动。
“另外我们现在还没有合格的润滑油,我们试过不少油,可在高温之下很快就失去了效果。”徐光启说道。
“润滑油?”朱由校愣了愣。西方人工业革命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润滑油?貌似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石油化工吧!
那他们用什么油来着?
“鲸鱼油?”朱由校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西方人大规模捕杀鲸鱼的历史,鲸鱼的脂肪是上好的灯油,经过高温炼制之后还能成为天然的润滑油来使用。
朱由校这个时候才想起,大明貌似还没有捕鲸业。
捕鲸显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如果捕到一头成年蓝鲸,就能获得70吨左右的脂肪。
产油量方面是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
如果能获得大量鲸油,那么肯定是很畅销的。大明不缺的就是富人,他们绝对愿意为点燃后烟臭味的鲸油买单。
另外鲸鱼皮也能制革,鲸肉可以食用。鲸骨粉、内脏可以用来当做肥料。鲸须也是良好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商品。
还有抹香鲸的结石还是制作成香水。
想到这里,朱由校顿时想到了更多的自然资源,海豹、水獭、鳄鱼、野牛。这年头生产力尽管没有后世那么高,但是在那些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大陆上,却有着很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