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鹣氲玫缴ā2⑶艺庑┕僭被菇爰图煳统赖闹氐慵嗖於韵螅咀“驯屯览镎
此时朱由校做出的改革太多了,以至于那些反对的官员,都不知道该把抗争的主力放在哪里了。
这些官员反对征收商税关税,还反对北直隶的土地政策。更是反对朱由校开始直接提拔基层吏员成为官员。
简直就是各种反对。但是反对又有什么用。
如今征收商业税在北直隶和东北地区台湾已成定局,海关关税征税也成定局。这些腐烂的官僚,能制约朱由校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
税收方面朱由校并不过度依赖这些文官。税务局没几个是科举出来的。农业税方面如今对于朝廷来说,也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或者说农业税本身对国家是很重要的。但是明王朝如今糟糕的农业税征收额度,实在是鸡肋无比。当前农业税依旧是要依靠那些文官征收的,不过朱由校做的就是加强监督,能收上来多少是多少,严禁官府向普通百姓崔科。
而北直隶的农业税在天启四年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仅一省的农业税额度超过了北方各省的农业税总和reads;。
实际上如今北直隶地区反对商业税的商人已经很少了,因为人们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制度。
或者说传统的官商勾结势力,已经被皇家财团给取代了。而如今北直隶众多的民间商人。很多也是在新的制崛起的。商业税的出现,反而造就了许多民间商人。因为传统的官商勾结势力,在如今的北直隶已经吃不开了,民间商人要想赚到钱,得凭借真本事,而不是无脑就能赚到钱的。
当然民间商人也希望商业税能低一些,谁不想呢!但他们已经无法掌握舆论的主流,也不敢站出来呼吁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资格。而且很多商人也意识到,北直隶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如今的体系之的。
尽管朝廷有征收商业税,同时也将蛋糕做大了。
而那些曾经反对商业税的主流商人,多数已经被整得不是破产。就是逃离了北直隶,被排斥在了北直隶市场之外。
这样的商业税征收,没有征收矿税的地域性那么大。但聪明人都发现,如今皇帝的征税方式,比万历皇帝的矿税还要高明。
因为地域性没那么大,造成的影响也只是局部的。局部被消化之后,反对的声音也日渐减少,而税收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特别是如今规模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而朝廷如今也有钱对东北地区进行开发。未来用不了多久。朝廷的财政就能被彻底盘活。
那些旧官僚势力瞄来瞄去,最终将火力集中到了朱由校此时的官员提拔方式上。
随着东北地区先是收复辽东。接着又开了四个省,外加台湾开省。明王朝地方官员出现了大量的新编制。光是地方一把手。就需要提拔一百多人,还不包括其他官员。林林总总的算来,起码需要四百多名主要官员。
结果没过多久,内阁就直接从基层吏员进行提拔了。
不少北直隶各地官府的主簿典史,甚至是州县衙门的文书都被提拔上去了。
而此时北直隶已经完成了吏治改革,朱由校正式在北直隶加入了公务员制度,各地官府的编制也得到了扩大。
基本上只要有秀才功名,很容易通过公务员考试,从而进入各地衙门做事。进入衙门的公务员,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业绩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考。
这样的考核采取提拔一批保留一批淘汰一批,再招收一批的制度。
考核成绩优秀的提拔上去,业绩还可以的留职,业绩平庸以及年纪大,身体有疾的或辞退,获让其退休,同时再招收一批新人进衙门。
这样的制度,是受到很多读书人欢迎的。特别是一些寒门子弟,以及一些没有考上举人和进士的秀才。
北直隶的新制度,意味着他们都有出仕的道路。
但是对于旧官僚势力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些旧官僚势力很多都有经商,本身就是商人背景。
商人子弟可以参与科举,使得明末官场风气迅速恶化。主要就是因为商人子弟在科举中有很大的优势,他们的子弟如果碰上天赋不错的,可以请名师进行指导reads;。科举的时候,甚至还可以进行暗箱操作。使得科举制度,很快就成为商人阶级向政治渗透的重要渠道。
一般情况官员紧缺,自然是要开科取士。
可是皇帝如今没有想要继续开科的意思,反而是搞什么不拘一格降人才,简直就是断了商人阶级向政治继续加大渗透的重要渠道。
那些官员如今对东北地区的利益,简直就是垂涎三尺。过去挖过辽东墙角的官员就会明白,辽东地区的利益是有多么巨大。
但是皇帝在东北地区实施行政,又从基层提拔官员,就完全把他们阻挡在了外面,自然是要集火反对。
随着朱由校开始大规模提拔那些表现良好,并且有基层行政经验的吏员的时候,朝中的那些官员顿时就闹起来了。不仅上奏反对不断,早朝的时候也不断的跳出来当搅屎棍,搞得朱由校不胜其烦。
随着矛盾的激化,每次早朝都像是菜市场一般。那些东林党残余势力已经拧成一股绳了,在朝堂之上又跳了起来。汉皇党此时也已非吴阿蒙,两派官员在朝堂上的争论,让朝廷没有什么悬念的就变成了菜市场。
“这样去朝廷都不用做事了,整天开辩论会得了。”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一群正在引经据典吵吵闹闹的官员,莫名的感觉到了一股烦躁。
此时的朱由校已经不是刚登基那会,那会局势太差,不搞党争没办法突破东林党的把控,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搞党争,很多事情都得先丢一边。
如今局势已经好转了很多,但眼要解决的国家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国家的天灾也越来越频繁。
所以朱由校对如今依旧存在的党争,已经越来越反感了。
好好的一个早朝,又变成了扯皮的场所,一点行政效率都没有。朱由校已经厌倦了继续当裁判的生活,什么玩意都要争,争完了皇帝出来当裁判,实在太扯皮了。
当天早朝朱由校出乎预料的没有做出任何的决断,仿佛就是在进行冷眼旁观。散朝过后,文武百官出了皇极殿,各自到衙门里上班的时候,回到乾清宫的朱由校却是传召了十几名汉皇党大臣前去召开御前会议。
很多官员收到消息,顿时都嗅到了一股不正常的气息。
皇帝又想干什么?
朱由校登基五年了,他的尿性很多官员也都摸到了一些。这个皇帝花样多,而且改革的时候十分果断。
要说手段,很多并不高明。甚至是简单粗暴,毫无技术可言。但偏偏这个皇帝懂得集权,此时的明王朝,军权方面已经被皇帝牢牢掌控。
这个皇帝虽然政治手段并不是太出色,有时候甚至有些幼稚。但敛财能力却是要逆天了,而且懂练兵治军,短短数年就拉起了一支强悍的中央军。
皇帝到底要做什么?
当汉皇党一群骨干大臣进了乾清宫,很快就明白了皇帝要做什么。皇帝要集权,不仅仅是军权,皇帝还要政权上的高度集权。
皇帝要一个一声令,就能高效率运转,没有任何扯皮的朝堂。(。)
第283章:逐尽东林()
中央集权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实际上非常重要的。
朱由校将汉皇党高层全部传召到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就是商议中央集权的问题。但在中央军集权之前,汉皇党必须要能靠得住,所以必须成立明确的党纲和执政理念。才能使得汉皇党全面将其他党派官员排斥掉之后,不会产生新的党争。
于是朱由校拿出了一个详细的党纲,交给现场的汉皇党高层传阅。
党纲一:汉皇党代表的是大汉民族的利益,并团结在以民族利益为代表的大明皇帝周围,党内人员应严格执行上级命令。
党纲二:我党应做好社会保障,使得每个守法公民都能正常生活。应尽一切力量避免官逼民反。并努力消除阶级贫富差距,使国家财富分配更为公平。
党纲三:我党应时刻以‘国民富强、稳定’为政策目标,努力发展民生、教育、经济、军事。
党纲四:我党以推翻损害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为当前主要斗争运动,争取使大明百姓全面‘奔小康’,建成小康社会。
党纲四:我党官员、军官在职期间应彻底与商业划分界限,经商家庭不得出任朝廷官职。
党纲五:我党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贪渎**行为。
党纲六:……
众人看完这个党纲,朱由校随即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沈潅率先表态道:“臣以为执行这份党纲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并可使我汉皇党成为组织严密的政党,应当施行下去。”
“臣附议。”
“臣附议。”
现场的大臣们纷纷表态赞同,他们身为汉皇党的高层党员,必然是要赞同这份党纲的。
拒绝即代表着**,**则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
皇帝用党纲来构建出的新秩序和规则,这也是接下来的大势所在,任何违逆这个大势的人都将被碾压过去。
朱由校要在整个官场推行这样的秩序和规则,阻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但是他在汉皇党内推行这样的规则,却是轻而易举的。
这是一个迂回策略。显在汉皇党内部形成新规则。然后再用汉皇党将其他党派官员从朝堂上剔除,从而达到平息党争,并建立一个同一秩序和规则的目的。
现场的汉皇党高层都表态之后,这份详细的党纲正式通过。
根据党纲规定。任何地区党员超过5人都必须成立党委会,超过10人将配备一名书记,并进行财务登记等等。
可以说汉皇党的党纲和组织形式,很多都是借鉴后世的某党。某党作为世界上最成功、行政效率最高的党派,不是没道理的。
朱由校作为一个皇帝。自然不可能去借鉴西方人的什么民主共和制。他需要的是集权,自然是后世某党的制度最为适合。
至于皇家资本财团,朱由校也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家财团如果最后发展成为皇室的私有财产,也许并皇室之福。正所谓祸福相依,钱多有时候是会烫手的。钱这个东西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所以朱由校正在思考,是不是要将皇家资本变成国有资本。把那企业变成国有企业,然后直接用国家机器去垄断那些暴利行业。
不过眼下还是先进行中央集权,搞出一个高效率的行政团队出来。
随着党纲的通过。汉皇党开始了全面接管中央行政前的最后调整阶段。所有汉皇党内的官员,但凡家中有经商的,要么停止经商、出售商业资产,以继续保留官职。要么辞官保留党籍继续经商。
不想选的话,可以直接**。当退当和官途走到尽头毫无区别。
官员与商人分离,这是汉皇党的核心政策,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官员进行非法利益输送。
当然要想避免非法利益输送,紧靠官员及其家人不经商还是不够的,可以变通的方式也多,但起码情况会好得多。另外后续还需要监管。
汉皇党很快就完成了内部调整,而一场朝中的清洗活动也迅速展开。
天启五年四月初五这天早朝,在有意的策划之下,早朝上再次变成了菜市场。吵吵闹闹的吵了一个上午,到了正午的时候依旧没解决几个朝政问题。于是朱由校借机发怒,坐在龙椅上大拍桌案。
“如此吵吵闹闹,不务正业,为党争而党争,以朕看来是时候来一次京查了。沈爱卿。京查事宜就由内阁负责吧!”朱由校借机发挥,下面一群东林党官员听都心里拔凉拔凉的。
“陛下圣明,臣定当安排妥当,绝不让那些尸位素餐之人,继续徒耗朝廷俸禄。”沈潅躬身慷慨激昂的扬声道。
尸位素餐?
一些官员听了顿时脸色一变,这样的名义都打出来了,他们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自己要面临的结果了。
他们的预感显然没有任何的错误,散朝过后内阁随即确定了这次京查的主持人选,以及京查小组的人员。
京查小组以极快的速度就成立了,京城官场顿时产生了一次‘大地震’。那些和汉皇党不对付的东林党官员,以及一些经常反对各种有利国家时政的无党派官员,这次都被列入了整治目标。
京查小组将这些人全部都列入了辞退名单,抓到了把柄的直接削官去职。没抓到把柄的,要么以年迈多病为理由,要么直接以一个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当做理由,然后去职。
去职和削官是两码事,削官是剥夺功名,直接贬为草民。去职则是剥夺职务,但保留功名。
被削官意味着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被去职的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这些被去职的官员要想东山再起,基本上都要等皇帝一命呜呼之后。
可是如今皇帝年纪轻轻,又没有纵欲享受,还在坚持习武,而习练的武术也不是那种会透支生命的外家功夫。
要想皇帝早亡,基本上是不他可能的。除非给皇帝吃点什么红丸。不过如今皇帝对于修仙问道兴趣缺乏,要忽悠皇帝吃红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朝堂之上被削官、去职的官员就多达将近上百人,简直又是一次大清洗。
像什么圆嘟嘟。这次也直接躺枪了。
圆嘟嘟自从辽东军被遣散之后,就被调到了京城担任了一个闲职。这家伙是东林党官员韩爌的门生,韩爌在朱由校刚登基那会还是内阁次辅。
要说能力,圆嘟嘟还是有些能力的,否则在辽东任职的时候。也不会受到孙承宗的提拔。
但圆嘟嘟东林党的身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崇祯登基之后那么坑了,什么三年平辽都喊出来了,这无非就是东林党人为了搞钱,让他忽悠皇帝罢了。崇祯年间东林党的贪污,也正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简直就是肆无忌惮。
毛文龙被圆嘟嘟砍了,无非就是毛文龙的存在不符合东林党的利益。甚至很可能是东林党一些官员被建奴给收买了,才做出的决定。圆嘟嘟实际上只是东林党扫平利益阻碍的执行者罢了。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崇祯愤怒的把圆嘟嘟给砍了。因为圆嘟嘟帮了建奴大忙。后来满清又为了凸显崇祯的愚蠢,大肆称赞圆嘟嘟也不足为奇。
如今在朱由校看来,这圆嘟嘟就是个祸害。
正好这次汉皇党对东林党的朝中势力进行彻底的清洗,干脆让袁崇焕这家伙和其他东林党官员一起卷铺盖滚蛋,省的看见了闹心。
这次清洗活动,对于东林党的打击非常巨大,整个京城的东林党短短半个月就被清洗得所剩无几。只有个别还能踏实做事的东林党官员被保留了下来,例如徐光启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让朱由校感觉甚是闹心的是,没过多久徐光启就上了一道辞官奏折。朱由校接到这封奏章后有点郁闷,这次针对东林党的清洗根本没有波及到徐光启。也不知他受了什么刺激。
于是朱由校干脆到皇家科技学院走了一趟。徐光启见到皇帝,一番行礼过后,朱由校对他问道:“爱卿近来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有劳陛下亲自前来关慰,臣只是近来年事已高、老眼昏花。想回乡养老。”徐光启言语中明显有些推搪的意思,朱由校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徐光启要辞官,很明显是不认同他逐尽东林党的做法。这个时候再多说实际上也已经无益了,因为政治观念这种东西,并非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改变的。要说利益,朱由校不是没有给徐光启利益。
所以徐光启的辞官。并非是利益上的问题,那么必然就是观念上的问题了。以徐光启这样的岁数,他的政治观念已经固定了,朱由校也不认为他能轻易的扭转。
若要想强行挽留,倒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朱由校看徐光启确实年纪也大了,回去养老也是一个比较正当的理由。
“爱卿既然想回乡养老,那就回去吧!”朱由校叹了口气,同意了让徐光启辞官。
“谢陛下恩准。”徐光启躬身答谢。
朱由校随即也没什么心思待在科技学院,很快就起驾回宫了。回宫之后,便让人正式批准了徐光启的辞官请求。
同时让司礼监起草了一份封赏方案。
徐光启辞官当天,朱由校下旨封徐光启为国柱,让徐光启风风光光的辞官返乡,国柱是大明文勋从一品。仅次于左国柱和右国柱。
大明有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
朱由校此时已经放弃了恢复什么子爵、男爵的想法,这些爵位恢复了也不可能给封地。
而大明已有的文勋、武勋制度实际上就比较适用的制度,不过这个制度还需要改革一下。朱由校决定再搞一个‘民勋’出来,用来颁发给为大明做出贡献的工人、农民、商人、科学家等等群体。
同时再改革一下各级别功勋的福利待遇。(。)
第284章:中央集权()
徐光启的辞官,并没有太过影响皇家科技学院的运转,此时皇家科技学院已经培养出了第一批数理化人才。
这些数理化人才,已经能够通过老带新的模式,将科技学院运转起来,并且开始在各个项目上进行研究。
随着徐光启的辞官,朝堂上的东林党官员真正的是所剩无几了。朱由校的中央集权,随着东林党在朝中彻底倒台,已经进入了正轨。
因为东林党的垮台,朝中的扯皮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朱由校的各项政令,得到了高效率的执行。
一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很快获得了胜利,这场中央集权对大明的政治领域所造成的震动显然还在持续的发酵。
许多官员纷纷上书站队,歌颂皇帝的举措。朱由校此次驱逐东林党的政治动作,实际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很多那些看不惯东林党的官员,纷纷开始向这面旗帜靠拢。
大明朝中的制度,也随着这次中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