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45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45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厂和锦衣卫直接对这些操纵粮价的粮商开出巨额罚单,少的都是3000元,最高的达到5万元,数百名粮商被抓进去,很多已经拿不出钱来了。

    正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句话虽然是形成于清代,因为满清为了笼络汉族统治阶级,是公然允许他们贪污的,所以巧取豪夺的事情在清代非常常见。明代这样的现象倒是比清代要好很多,但也不是没有的。

    可见官方的力量一旦动用出来,要强取豪夺实在太容易了。只不过一般情况下,那些贪官都是用这套去对付老百姓。可如今皇帝却是用这套对付这些有权贵、士族背景的粮商。

    最悲催的是,因为操纵粮价的新闻被报道了出来,已经引起了南直隶百姓的强烈愤慨,朝廷宣布惩治无良粮商,顿时得到了南直隶百姓的支持。那些士族权贵不想被皇帝杀猪,唯一的办法就是起兵造反,煽动百姓闹事是不可能成功了,没有百姓会支持这些粮商。

    可要是起兵造反。朝廷又调来了大军压阵,谁要是跳出来造反,脑子正常的都想得到最后的结果,那就是皇帝无情镇压。到时候就不再是操纵粮价的问题了。而是株连的大罪了。

    结果自然是没一个人敢跳出来当出头鸟,谁都知道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的人下场是最恐怖的。

    至于皇帝要罚款,那就罚吧!

    眼见胳膊扭拧不过大腿,很多粮商只能开始出售不动产以缴纳罚金。有的把田产卖了,有的把粮行卖了。有的干脆把大米加工厂都卖了。

    这些粮行和大米加工厂卖出去的价格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南直隶商人已经意识到了一个严重问题,经过这次打击之后,日后南直隶粮食销售行业恐怕将会被济民粮行垄断。

    因为南直隶粮商在这次打击中蒙受了太过严重的损失,如此庞大的资本损失,根本不是一两年就能缓过气来了的,甚至十几年都不可能缓过气来了,很多商人积累了几代人的资本都被套了进去。

    同时济民粮行已经开始着手在湖广地区进行布置,这些粮商一倒,济民粮行迅速接管那些大米加工厂。并且接替这些粮商成为湖广商品粮的收购主力。

    如果济民粮行不顶上去,湖广商品粮不能运到目的地,一方面湖广地区的农民会破产,一方面沿海省份地区的百姓又会饿肚子,粮价会变得非常高。

    这也正是济民粮行所要的结果,那就是大范围的在南方展开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业务,从而切断江南财阀通过粮食供应攫取暴利的脐带,从而减少对普通百姓的剥削。

    当那些粮商缴纳了罚金被放出来之后,南直隶的粮食销售市场不管是上有还是下游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大量粮行倒闭,而济民粮行却迅速开遍整个南直隶各个城镇。

    济民粮行的粮价非常稳定。一石普通大米的价格都是2元,绝不高一文,也绝不低一文,并且根据当地人口计算粮食供应量。并开始在各地建立仓库,每个地区储存可供市场消耗2~3个月的粮食。

    粮价过低的时候,收购粮食以确保生产者的利益。

    这样的经营方式虽然没什么暴利,但是利润却很稳定,规模扩大之后也非常恐怖。曹金玉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大富商,并且还获得了一个三品民勋。是民勋中最高的几个。至于济民粮行的资金方面完全不用担心,银行可以为济民粮行提供充足的运作资金。

    特别是朝廷发行纸币之后,济民粮行能弄到的资金就更庞大了。粮食这种大宗商品的经营,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运作的。因为这些粮食都是实打实的玩意,而且规模庞大。

    钱万元的船运公司也随之进入长江水运市场,成立了一家长江货运公司,依旧是和国有资本合股经营,其中国企资本占七成股份。

    长江货运公司为济民粮行以及其他商品向长江流域的输出提供了稳定的运输条件,使得国有资本财团能够将长江流域的原材料、商品运出来,同时能把商品运到长江流域销售。

    随着粮食销售方面打开了渠道,国有资本财团开始逐渐控制江南地区的粮食供应,同时还垄断了钢铁、食盐方面的供应。

    粮食、钢铁、食盐都是大宗商品,不起眼却数量庞大。

    南方的钢铁冶炼这几年在国有钢铁厂的崛起背景下已经陆续衰亡,国有钢铁厂钢铁凭借着更高的质量、更低的价格,非常迅速的就占据了大明各省的商品钢铁市场。

    食盐方面在天启六年也加大了缉私力度,向市场供应的官盐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食盐的海腥味和卤水味正在不断的下降。而且取消了盐引制度,任何人都可以贩卖官盐,使得官盐价格大幅度下降,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国有资本财团此时正在向南方扩张,其目标自然是不满足这样的局面,国有矿业公司以及纺织公司正在向南方扩张。

    首先是煤炭供应方面,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以及长江流域省份,都开始有北方煤炭供应。矿业公司也开始在南方勘探、投资开采矿产。而煤炭也是优势的大宗商品之一,因为越往东,越往南煤炭资源就越少,江南地区很多城镇煤炭供应都不是很充足,大部分都是在燃烧木材。

    因为伐木成本因为交通限制,以及资源限制等问题,成本会比煤炭更高。煤炭开采则相对集中,运输可以通过修路来解决,另外运输效率也比木材更高。因此北方的煤炭也受到了江南地区的欢迎。

    特别是蜂窝煤这种东西,只需要一

    个炉子,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更是受到了江南百姓的欢迎。

    捕鲸业此时也产出了一批鲸油,这些鲸油开始输入市场,因为一开始产量还不是太高,因此价格相对高一些,这些鲸油受到了那些富裕阶层的欢迎,销量非常好。因为鲸油燃烧不会产生黑烟和难闻的气味,亮度还比较高。

    鲸油制造出来的蜡烛同样也受到欢迎,而润滑油也在获得鲸油之后被制造了出来,解决了没有高质量润滑油的问题,蒸汽机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天启六年,国有资本财团在松江还成立了两个纺织厂,以及一个缫丝厂,开始正式投入江南地区的纺织业、生丝业竞争。

    江南地区显然更适合发展轻工业,因此北直隶的纺织业规模日后不会继续扩大太多,纺织业中心会向江南转移。成立缫丝厂一方面是为了生产供应北方市场所需的生丝,一方面则是供应出口所需的生丝,这个钱很好赚,因为本身就有销售渠道,生产设备的技术也可以自己研发。

    国有资本财团在各个领域都开始向江南财阀步步紧逼,当这些大宗商品的利益被国有资本财团掌控之后,他们的利益获取渠道就会被斩断一半以上。

    相比之下,福建、广东一带的海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自从海关建立,以及国有资本财团的商船队开始在海上到处跑之后,他们的海贸利润已经大幅度下降。一些海商试图勾结海盗,结果海盗已经被朝廷剿得抱头鼠窜。有些海上试图走私,结果缉私船到处都是。

    乖乖的缴纳关税之后,利润下降非常严重,不过总的来说生意还是可以做,但想要赚大钱就是那么容易了。

    朱由校已经被大量商人骂了千百遍,各种各样的荒唐传闻广泛在市井中流传,尽管之前用厂卫整治了一番,但背后偷偷骂皇帝的现象却是禁止不了的。

    显然朱由校并不怕这些商人在背后骂他,反正他已经把钱楼到手了,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他也就装作不知道。

    几个季度下来,朝廷的税收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特别是在北直隶等新政地区,因为大量的投资带动了经济,商品消费规模有了明显增加。

    这一年官方基本上都把能调用的民力,应用在了各种建设活动上,军事上只是进行保持,并且有明显增加军费开支。

    特别是新政地区的水利设施投资,让农业抗灾能力大幅度提升。而东北地区、台湾和南洋地区的资源开发,以及澳洲的资源开发,在未来都可以提供大量的农产品。

    财政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改善,让朱由校终于是可以松一口气。未来不管发生什么天灾**,他都有足够的资源去应付。只要不让老百姓饿肚子,就不会发生农民起义,明王朝就不会走向灭亡。(。)

    。。。

第310章:打击海盗() 
南洋,气候炎热,海岛成群。

    雨季来临了,倾盆大雨拍打着那些原始森林,这是南洋地区一年一度最难熬的时光,到处都是一片潮湿。

    一群沿着穆西河逃窜的海盗,已经在雨林中躲藏了两个多月。两个多月下来,成员散了一半以上。

    每天都会有一些海盗偷偷的乘船开溜,主动向海军官兵投降。越来越多的海盗支撑不住了,因为他们的家人还在大明本土。当海盗越来越没前景不说,返回福建、广东不方便。

    如果海军进剿的时候抓到他们,他们这些海盗头目都逃不过被砍头的下场。但那些普通的海盗却没什么事,本身也都是小喽啰,只是为了在海上讨个生活。

    这些普通海盗如果航海技术不错的话,甚至还有机会被海军收编。就算是没有被收编,朝廷也会分一些土地给他们经营,这南洋可以开垦的土地实在太多了,随便分一块给他们,再把家人接过来,也能安生的过上小日子。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那些普通海盗很多都偷偷跑了,即便是那些海盗头目在内不不断进行高压惩处,依旧是无济于事。

    对于那些海盗头目,朝廷的政策非常明确和坚决,那就是直接砍了。这些海盗头目都是不安分的存在,若是放回去,对社会稳定也会造成很大的隐患,自然是砍了一了百了。

    很多海盗头目此时已经惶惶不可终日,时时刻刻都怀疑着内部谁要偷跑,会不会有人要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去献功。以至于很多海盗头目做出了很多压制普通海盗的行为,但结果却与希望达成的目标背道而驰,内部被这种行为弄得士气低落、人人自危。那些普通海盗逃跑投降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

    特别是这雨季躲在穆西河岸上的热带雨林里,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吃又吃不饱的,整天淋雨还容易得病。

    这些海盗东躲**,日子很不好过,而且还看不到希望和光明,随时可能死在什么地方,这种日子实在太难熬了。相反。只要向海军投降,那些普通海盗c◇style_txt;根本没有任何风险,反而能与家人团聚,甚至还能成为海军官兵的一员。

    一番比较,悬殊太大,海盗中的普通海盗偷跑开溜的现象根本就是屡禁不止,如果不是控制了船只,也许早就跑完了。

    但是却有几个海盗在没有获得船只的情况下跑到了穆西河入海口,而且在那里还碰上了一支海军舰队。

    这支海军舰队有六艘炮舰。目的就是为了在金州岛(苏门答腊岛)成立据点,并陆续将整个岛屿纳入大明管理范围。

    那几个海盗看到海军的舰队,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升起火堆,释放出浓烟成功引起了舰队的注意。

    舰队派出小船将他们接了上去,一番报告之后,这支舰队的海军官兵才知道有一群海盗躲在在穆西河流域。

    经过这几个海盗的指引,海军官兵随后突袭了海盗营地。突袭过程中那些普通海盗一个个跪地投降,而那几个海盗头目则仓惶逃入雨林之中。

    逃跑的海盗头目之中。其中一人正是后来名震台湾海峡的大海盗郑芝龙,他通过接受明王朝的诏安,从大陆上获得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从而轻松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后来收复台湾,变成了民族英雄。而郑芝龙则因为投靠满清,后来被满清给宰了。

    郑芝龙跑进雨林。后面是一群追兵,也是郑芝龙并不该绝,跳进一条小河之中之后,借助着河道的平坦和水流,很快就摆脱了追兵。

    不过摆脱了追兵的郑芝龙。感觉情况糟糕透了。

    因为李旦死了,曾经的海盗联盟也四分五裂,特别是在朝廷的打击之下,他们这群亦商亦盗的海上土霸,已经变成了朝廷围剿下到处躲藏的老鼠。那些船员都不愿意跟随他们,一看到朝廷海军来袭,一个个不仅不抵抗,而且连跑都不跑,简直巴不得被海军俘虏。

    悲哀!凄凉!甚至是绝望。郑芝龙望着周围的热带雨林,简直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

    这支海军派遣到穆西河的舰队袭击了海盗的营地之后,俘虏了一些船只,还俘虏了数百名海盗。

    随后舰队继续沿着河道向内陆航行,半天之后,他们到达了后世的‘巨港’,并轻松的在巨港登陆,并对当地土著宣示统治权。顿时引起了一番冲突,但这些土著的力量太过弱小,完全不是这些海军陆战队的对手,武力冲突迅速被镇压了下去,巨港的土著见打不过,连忙臣服。

    南洋的岛屿非常多,资源无比丰富,但大部分都没开发,因此在把欧洲人赶出东亚之后,明王朝开始在南洋各地构建统治,并开发这些资源。

    其中农业资源也无比丰富。

    后世的印尼就有2。8亿亩耕地,加上菲律宾、马来西亚,整个南洋开垦个4亿亩耕地可以说是轻轻松松的,农作物基本上都是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或者两年五熟都比较轻松。

    大明需要南洋大米、蔗糖、棉花,还有香料、橡胶。

    大米和蔗糖是大明需要的大宗商品,而棉花则是更迫切需要的资源。不论是大明还是外部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

    南洋正好也有不少土著,这些土著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明王朝的三等九品制施行之后,对土著的劳动力也有了有效的管理。对于不服管教的土著,则进行强行抓捕和教化,抓不到的就赶入雨林之中。

    要纳入管理的岛屿实在太多了,但饭却是要一口一口的吃。这些岛屿要是纳入管理,也很容易成为海盗的藏身之地。

    随着对海外资源的开发规模扩大,海洋运输将会越来越繁忙,到时候要是还有海盗骚扰,对民航威胁非常大。

    所以海军如今的主要任务,变成了围剿海盗和镇压土著暴动,同时海军也负责探索活动。

    随着海军进驻巨港,用不了几年大明又会多一个‘金州省’了。(。)

    。。。

第311章:化肥的出现() 
天启六年,皇家科技学院毕业了第一批学员,这些学员学习了很多数理化知识,都是过这个时代的。?要?看书·1?k?a书n?shu·cc

    这些知识是西方文明进入工业革命前后两百多年搞出来的,而且是经过大量摸索、实验才得到的论证。而皇家科技学院的学员,则直接越了这个时代,学习到了这些逆天般的玩意。

    于是乎明创造开始疯狂涌现。

    根据物理、数学的知识,各种各样的机械被设计、制造了出来,有农机,也有纺织机械,也有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而其中的潮流,就是将蒸汽机作为这些机械的动力来源。

    而那些化学家们,更是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如何大规模制造各种化学物质。

    其中根据朱由校提出的植物营养学和归还学,认为植物所需的营养为水、二氧化碳、矿物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植物所需的主要矿物质为氮磷钾,中物质为镁、硫等,化学肥料的概念顿时就出现了。

    归还学则认为,植物并不直接摄入有机物,只有当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矿化后释放出矿物,才能在土壤中生成植物所需的营养矿物。在自然条件下,因为土地的产出与营养的获得趋于平衡,因此并不需要施肥。但人为种植作物,使得土壤中的矿物被人和动物大量涉入、搬运,从而长时间的耕种过后会导致土壤贫瘠。

    根据这个理论,如今国有农业公司开始大量使用有机肥,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当然有机肥这个玩意用得不好是会坑的,因为有机肥当中可能含有很多寄生虫,同时也可能造成农作物营养摄入的不平衡。因为植物是不吃有机物的,这些有机物必须通过矿化成为无机物,才能为植物提供养分。

    有机物肥料这个玩意在中国早在春秋,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应用了。只不过这个玩意所需劳动力有点大,而且有机物矿化一般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农民很多时候不爱用。壹看?书·1?k?a?n?s?h?u·cc

    后世的有机肥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环保农业的概念。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们炒作成了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玩意。好似用化肥种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就不如有机肥,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植物是不吃有机物的。

    化肥是直接为植物提供矿物。因此肥力强、见效快。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杂草同样也获得了大量肥料,从而造成杂草疯长,为了搞定这些杂草,人们不得不喷施大量的除草剂。同时经过雨水冲刷后,这些化肥的肥力被冲刷到河道之中,导致河水营养富集,从而水藻疯长,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有机农业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解决这些生态问题。结果有些人却把有机农业炒作成了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玩意,搞出什么有机农产品概念,完全就是一种概念骗局,忽悠一下那些不懂的普通民众。

    有机肥先要集中酵消毒,还要运到田间地头铺施。没有两三年还见不到效果。农民不爱用这种方法进行施肥也是正常,农民还是更喜欢用见效快的无机肥。

    如今大明还没有化肥,人畜粪便酵消毒回田正在大规模的推广,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解决粮食产量不高的问题。而在化肥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多突破。

    在磷肥上率先取得了突破,通过磷矿的开采,第一批磷肥被制造了出来,成本方面还能接受。

    尿素也被成功合成了出来,但要大规模生产,在机械、电力和蒸汽机等领域都要提升才能降低成本。目前显然是没有办法通过煤炭大规模的制造合成尿素所需的合成氨。

    天启六年最大的研究成果,还是成功制造出了纯碱和化学染料。纯碱和化学染料的出现,使得国有纺织企业旗下的纺织厂有了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