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190章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90章

小说: 重生明末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冲锋的展开,尸体再度铺了一地。

    不过这一次有了一些心理准备的安南士兵。却是在前仆后继的向前冲。

    只要他们后退,就要被斩首。反而是继续向前冲,还有一线生机。只要冲到明军面前,他们就赢了。

    抱着这个信念,安南士兵前仆后继,倒下一片又冲上来一片。场面变得非常疯狂。

    十几挺重机枪不断的倾泻着子弹,已经冷却的枪管再度发红。每一颗子弹都能飞出上千米远,基本上在这样的距离内,只要有敌人存在就能命中。而郑氏集团的大军在冲锋的时候,阵型太密集了。

    那些机枪手只要不把子弹打到天上去,几乎每颗子弹都能命中敌人,而且这些子弹往往能结束好几名安南士兵的生命。

    安南士兵大量倒下,但却是在不断的推进,他们冒着弹雨展开冲锋,离明军阵地越来越近。

    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机枪枪管已经过热,阵地上的枪声顿时减弱了许多,机枪纷纷挺火。

    安南士兵顿时士气大振,再度加快了冲锋的速度,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又拉近了距离。

    但是枪声仅仅停了十几秒的时间,密集的机枪声再度响起。

    明军机枪手换枪了,而过热的机枪则开始冷却。十几挺备用机枪顶了上来,再度将密集的火力网打了出去。

    整个战场此时仿若变成了人间地狱,一个真正的屠宰场,但这并不能阻止安南军队的冲锋。

    安南军队顶着弹雨冲上来了,冲到了两百米外的第一道铁丝网防线。顿时冲到铁丝网面前的安南士兵傻眼了。

    这特么的是什么玩意?

    一些安南士兵挥刀去砍铁丝网,一刀下去竟然没有丝毫效果,铁丝网这个东西,用刀是很难劈砍开的。还没等他傻眼完,一发机枪子弹已经穿过胸膛,打出了一个大洞,顿时气绝身亡,仰头倒地。

    一大堆安南士兵被阻挡在铁丝网面前,成为了最佳的靶子。机枪手往铁丝网的人群随便一扫,就能扫死一大片。

    后面冲上来的安南士兵,面对铁丝网再度无奈。

    有些趴倒在地上安南士兵倒是逃过一劫,他们趴在地上开始想尽办法破坏铁丝网,铁丝网并非是什么铜钱铁壁,但这些安南士兵手上并没有合适的工具,破坏效率非常低。铁丝网也成功发挥出了阻挡敌军迫近速度的功能,已经光荣完成使命了。。请访问

第408章:河内绞肉机() 
readx;    一名安南士兵趴在地上,手上的刀疯狂的砍着铁丝网。刀口已经砍卷刃了,终于把铁丝网的铁丝一根根砍断。

    顿时一个缺口被打开了,几名安南士兵顿时从缺口冲了进去,然而他们身后的安南士兵却是稀稀拉拉的,大片被机枪射杀。

    双方都陷入了疯狂,在机枪的疯狂的扫射下,能成功冲到铁丝网前的安南士兵几乎十不存一。

    而且在破坏铁丝网的时候,又被大量射杀。只有一些安南士兵领悟到了躲避机枪的技巧,趴在地上躲避子弹,一边破坏着铁丝网。

    当这些安南士兵突破了第一道铁丝网之后,很块有遭遇到了第二道铁丝网,一些安南士兵直接就崩溃了。

    而第一道铁丝网依旧发挥着作用,并不是没一个安南士兵都能直接通过铁丝网通道,因为位置不对,当他们大量向通道聚集的时候,就变成了重机枪重点照顾的对象,随便扫上一排子弹过来就能扫死一大片。

    相当于又把冲到铁丝网前变得比较稀稀拉拉的敌人又聚集了起来,阵型又变得相当密集。

    而那些突破了第二道铁丝网的安南士兵,则进入了明军士兵的火枪射程之内,阵地上顿时响起了一阵阵枪声。

    这些稀稀拉拉突破进来的安南士兵,根本无法对阵地上的明军构成任何威胁,当这些安南士兵突破到四五十米外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则是飞来的手榴弹。

    步兵的功能,主要就是保护机枪和守护阵地。

    层层叠叠的铁丝网,和延绵不断的子弹,将战场变成了一台恐怖的绞肉机,这些安南士兵相当于是绞肉机里面的肉。

    战斗持续了十几分钟,战场上的安南人已经大量倒在了血泊之中,望眼看去,战场之上几乎看不到哪里有密集的安南士兵了,整个战场还能站着的安南人。都是稀稀拉拉的。

    鲜血直接汇聚成了一条河流,流入了红河的支流,然后汇入了红河之中。让红色的河水,变得颜色更深了。

    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全是尸体。简直变成了修罗场。

    而这一切,仅仅是十几分钟之内发生的事情。尽管有不少安南人意识到趴在地上可以躲避机枪子弹,然后开始趴在地上装死。但死的人确实是太多了,十万安南大军,已经被彻底打残。

    所有安南士兵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彻底的浇灭了他们胜利的希望。就在这时,机枪声停了。

    在战场上到处****的子弹也消失了,那些稀稀拉拉的安南士兵仿佛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一个个呐喊着往前冲。

    当他们冲到铁丝网面前的时候,机枪声再度响起,再度射杀了一大片安南士兵。一部分安南士兵再度迫近到了几十米外的距离,阵地上的枪声再度响起,里面的明军用火枪瞄准着这些南安士兵,一一将其射杀。安南士兵却是没什么还手之力,他们的武器比较差劲。远程火力更是不足。

    轰!

    一颗手手榴弹在阵地外爆炸了,当场把几名安南士兵炸死。这些手榴弹里面的炸药可不是黑火药,威力非常大,半径五米内基本上不死都是重伤,除非是有肉盾获其他掩体保护。

    十万大军,一去不复返。

    仅仅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被明军屠杀掉了大部分,郑氏集团的高层此时已经被吓破了狗胆。

    残酷的现实,让郑氏集团意识到了,这是一场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战争。拥有强大火器的明军在安南已经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很快郑氏集团的大军就撤退了,走得干净利落,还在战场上的那些士兵也不要了,剩下的军队全部都被撤走了。

    围攻城外明军的安南军队都是郑氏集团的主力。因为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农民不可能有前仆后继的勇气。

    河内城外一战,郑氏集团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的精锐部队,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持续下去了。

    随着郑氏集团的撤退,河内危机正式解除,而此时的安南北部也陷入了政权混乱的状态。

    城内的明军首先稳定了河内秩序,接着开始打扫战场。战场上的尸体太多了。明军不得不组织城内的安南百姓帮忙,安南气候比较炎热,不赶紧把尸体处理掉的话,很容易发生瘟疫。

    很快河内城外,到处都是黑色的烟柱冲天而起,到处都在焚烧尸体。同时明军还请来了一群和尚,在现场超度亡魂。

    经过一番统计,这场战争明军阵亡两人,都是被弓箭射死的,三人重伤,还有轻伤的十几个,损失可谓是微乎其微。

    同时在战场上俘虏了上万名安南士兵,清理出尸体八万多具,还有一万多名安南士兵逃离或失踪。

    简直惨烈得一塌糊涂。

    尸体在城外一脸烧了三天三夜,这才将最后一具尸体火化,大量的骨灰被倾倒到了红河之中,随着红河水流入大海。

    南洋军区司令高邦佐这时候也从安南南部抽调了五千兵力进入河内,开始着手平定郑氏集团。从金州抽调的两万大军,也已经在路上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赶到河内。

    郑氏集团撤军后,很快就派遣使者来到河内向大明表示臣服,他们已经彻底意识到了继续顽抗只会走向快速灭亡的结局。

    河内大捷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回京城,朱由校很高兴,马上让最高统帅部进行论功行赏。

    那边还没把功劳上报,郑氏集团想要谈判的电报又发到了京城。

    朱由校看完电报后,指示道:“郑氏集团要谈那就和他们谈,让他们彻底放弃兵权,并且在行政上也要接受大明的号令,可以给他们在行政上保留一些利益,谈不妥就继续打。”

    “是,陛下。”钱国兴随即让人把电报发了出去。

    此时朱由校依旧没有将安南直接纳入大明统治的想法,那样安南必然会四处起火,还不如先分出一点统治利益给郑氏集团,让安南国王和郑氏集团的人先组建一个听令于大明的傀儡政权,用安南人来压制安南人。相当于就是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再孤立一批。

    接着继续给安南放血,同时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持续影响南安,安南人彻底接受了大明资本和商品大量介入的格局之后,就可以把这个傀儡政权一脚踹开,由大明直接对安南进行统治。

    所以只要郑氏集团识相,自然是和可以和他们谈判的。但要是郑氏集团不识相,不愿意放弃军权,那就什么都没得谈了。。

第409章:紧缩银根() 
readx;    一场战争下来,安南郑氏集团以失败撤退而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郑氏集团撤军后做好了彻底反抗的准备,大明这边也做好了可能要全面镇压郑氏集团的准备。

    双方的焦点都放在了随后的谈判之上。

    大明提出的原则要求就是郑氏集团彻底放弃军权,整个安南的军权都要由大明掌控。而在政治上依旧可以给郑氏集团保留较大的利益。

    放弃军权就意味着可能要任人宰割,但郑氏集团却是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他们即便负隅顽抗,显然也抵挡不了拥有重机枪的明军。明军此时使用的重机枪,就好似来自科幻世界的玩意一般,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郑氏集团对胜利不抱任何希望,能够争取到政治利益,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于是选择了妥协,接受了大明的条件。

    大明实际上也是在妥协,毕竟安南人目前还不习惯大明的直接统治,同时如果将郑氏集团完全消灭掉的话,在安南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代替势力,分给郑氏集团一下政治利益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双方的妥协之下,很快签订了一份条约,郑氏集团接受了大明的各项条件,彻底放弃军权,同时在政治上接受安南王的政令,而安南国王则是控制在大明手中的傀儡。

    这份条约,史称——《河内条约》,这份条约中重申了大明对安南的宗主国权力,以及对安南军事的掌控权。另外条约还涉及海关贸易政策等方面,但并未要求安南赔款。

    赔款虽然是放血的重要手段,并且见效速度快,不过毕竟名声不好,以大明的工商业水平,完全没必要通过赔款来给安南放血。

    安南之变,仅仅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被镇压了下来。

    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战场上出现的重机枪。一千明军面对十万安南大军,屠灭八万之敌。

    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军方高层都被惊呆了。他们第一次意识到,皇帝搞出来的这玩意。妥妥的就是黑科技。

    这东西能不是黑科技么!在这个年代,简直如同科幻世界里弄来的武器。每分钟理论S速600发的重机枪,而且有效S程上千米,实际杀伤距离达甚至达到1500米。这些数据在这个时代的军人面前,确实非常科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至于成本问题,这一次战争证明了成本不是问题。反而,这些重机枪能够极大的节约成本。

    军队装备了重机枪之后,战斗力有飞跃性的提升,而且能够以少胜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冷兵器部队能够在机枪火力之下战胜明军了。朝廷在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需要调动的兵力就少了。

    不用投入那么多士兵作战,这对保存国家经济实力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上那些暴君,尽管在对外扩张上很有建树,但他们的灭亡通常就是穷兵黩武,脱离了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承受能力。脱离现实之下,老百姓自然苦不堪言,天下也就大乱了。

    朱由校登记以来,大明的版图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扩张距离之大,远超历代。但朱由校却没有穷兵黩武,而是先大力发展经济和生产力,再进行军事扩张,常备的野战军兵力也不超过三十万。

    说白了,就是走精兵路线。发展专业化军事。不像很多喜欢对外扩张的帝王那样,随手一挥就是百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征。

    真如军事技术的长足发展,让大明在军事开支上反而能够更加节省了。重机枪在河内战场上,已经接受了战争的检验。

    不论是武器本身。还是应用战术,都显得无懈可击。不过军工厂却是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一些改进的地方,那就是机枪的支架问题。

    河内大捷的消息,也很快出现在了各大报纸上。

    不过报道却很模糊,只提到大明官兵以微弱的伤亡歼灭了十万安南大军,取得了一场完美的胜利。

    至于重机枪这东西。报纸上没有出现任何的只言片语。

    此时重机枪这个东西,还属于大明的‘战略级武器’名单,尽管不是高度保密,但却也尽量避免大肆宣传,以免什么敌国窃取军事技术。

    这些机枪在军队里是有备份了,少了一挺都要追查。同时机枪生产技术、图纸也都是军工厂高度保密的内容。

    大胜安南为天启十年年底增添了不少喜庆,老百姓知道朝廷又打了胜仗,纷纷燃放鞭炮进行庆祝。

    对外战争的胜利,如今已经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

    朝廷对台湾、南洋以及中南半岛的扩张和殖民,已经为大明带来了大量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出和大量商品粮。

    如今粮价、纺织品价格都趋于稳定,百姓也有足够的收入,民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起码温饱不是问题了。

    只不过时代在发展,新的不均衡正在被不断的创造出来,未来的基本生存权也不再是温饱问题。

    很多百姓则通过海外商业、殖民、开发活动而发了财。

    这次河内大捷,让更多商人跑到安南经商去了。此次安南之变,朝廷很快就把郑氏集团打退,并且又迅速签订了《河内条约》,非常有利的保障了大明工商人员在安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南局势在战后发现了非常明显的改变,首先是大明真正的掌控了安南的军政大权,安南行政系统完全沦为大明统治安南的傀儡。

    郑氏集团通过放弃军权的方式,很快成为了大明统治安南的走狗,从而分享到统治利益。

    即便日后大明把这个傀儡政权一脚踢开,郑氏集团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危机,起码人生安全是没问题的,这个结果让被吓破胆的郑氏集团能够接受。

    安南政权成为傀儡之后,贸易范围再度扩大,关税直接被调整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对于安南的财政支出,大明也有了规划的权力。

    通常欧美国家对一个国家进行经济殖民的时候,就是忽悠这些国家建设大量非民用设施。这些设施通常都是一些只供统治者享受的,而且利润空间又很大。从而把贷款什么的花个精光。

    朱由校则感觉这样没什么必要,而是让安南政府在教育上加大支出,发展教育确实是好事。但教育项目上。却是汉化教育。

    相当于安南政府出钱帮大明对安南百姓进行进一步的汉化教育,然后时机成熟之后,大明吞并安南就很容易了。

    海关税率正常多少就是多少,只看各种商品进出口需求问题来调整关税高低,也不用在这方面全面压低安南进口关税。不过C纵关税是肯定需要的。大明的很多商品都需要大量涌入越南。

    在安南王国彻底沦为大明傀儡之后,钢铁制品、纺织品彻底打入了安南整个市场。而安南的伐木业、矿业、农业等产业都在大明资本的投资下快速发展。

    安南百姓在大量的资本投资下倒是还能生存,毕竟工作岗位是不用发愁的,就是脏活累活更多一些,同时在酬劳上完全没办法和大明的百姓相比。另外安南王国的税收方面,也可以用来调节安南百姓的收入。

    这就是一场掠夺和压榨,通过掠夺安南,让安南人多做点事,产出多一点,大明赚取的利益就更多。并且可以用这些利益来安抚内部矛盾,也就是把内部矛盾转移为了外部矛盾。

    只不过大明是一个大国,朝廷与国有资本在海外赚取到的利润,是不可能直接给百姓花钱,让老百姓可以懒惰不做事的。这些钱主要就是用在建设上,特别是补贴经济落后省份的建设。

    安南百姓对于对于这场战败,感觉十分泄气。不过接下来签订的《河内条约》倒是没有引起多大的公愤,条约一没要赔款,二没有割地要求。

    加上郑氏集团彻底被大明收编,成为了维持安南统治的走狗。随即安南被迅速平定了下来。

    这年头的安南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国家,南边还有一个占城国,高棉的国土面积也比后世大得多,后世的金边地区如今还属于高棉所有。

    相比安南的时局动荡。占城、高棉这部分地区却是显得非常稳定,占城与高棉政权都比较听话,对于推行汉文化也没有太大的抵触,比较的知足和有一些自知之明,大明也分配了一定的利益给他们。

    另外就是人口并不是那么多,而耕地资源却很丰富。大明商品的大量涌入,则催生了这些中南半岛的商品大米种植业。

    此时朱由校则在京城忙着来年的财政预算,天启十一年年底,大明的财政收入上升到了7。8亿。

    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此时大明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慢速度,快速的发展会到来很多问题,因此继续采取激进的经济发展政策已经不太可取,经济容易过热,百姓也很容易跟不上节奏。

    对于天启十二年的发展,朱由校决定继续放缓速度,这种速度的放缓,主要是在民间贷款的发放上,开始执行半紧缩的政策。而在纸币的发行上,只确保市场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但是在电报、道路、造船、水利设施这些重大项目上,依旧采取大规模建设政策。

    这些年经济能够发展得那么迅速,和银行不断的向民资放贷是有关系的。但是这样的刺激政策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泡沫会被越吹越大,贫富差距的拉开速度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