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当皇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氧化反应下,简直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剧烈。不过工人们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声响,尽管动静比较大,但危险性却是不高。他们在转炉的上方安装了挡板,防止翻飞喷射的火星溅出。
三台大号的鼓风机,持续吹了十五分钟之后,炉内的氧化反应终于是开始减缓,然后消失。显然一炉子钢水已经冶炼出来了。
只是这次的钢水,质量是否能够达标,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出钢了。”随着一声大喊,炉子缓缓侧翻,将炉内的钢水倾倒了出来。工人们再次见到了钢水,接着进行后续处理。
工匠们将钢水倒入模具,然后开始人工锻造。
奇迹发生了,之见在热锻过程中,钢材依旧保持着韧性,并未发生之前的脆裂现象。显然含硫量太高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钢材冷却一些之后,又进行了冷锻,同样也未发生脆裂,含磷量太高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皇上,我们成功了。”徐光启欣喜若狂,激动不已的失声喊道。所有工匠们同样也都欢欣雀跃,神色振奋。
这样的技术进步,未来钢铁将不再如此珍贵。
朱由校也是极为兴奋,连忙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朕决定在磁州开办官营钢铁厂,你马上估算一下钢铁成本。”
“是,皇上。”徐光启领命,接着说道:“臣粗略估计,采用高炉炼铁,加上转炉炼钢,一斤钢材的成本不会高于五文,主要的成本开支还是采矿和炼焦。”
高炉炼铁效率高,而且使用的是焦炭,成本比南方用木柴炼铁要低得多。效率加上燃料的节省,成本就下降了三四倍,而且高炉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转炉炼钢就更节约成本了,转炉连燃料都不需要,而且铁水氧化速度比较快。如果是传统的炒钢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出炉之后还需要不断的人工锻打,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不知多少。
而如今,南方运到北方的一斤上好钢材,价格却高达一百五十文。一把燧发枪所需钢材大概是七斤,光是材料费就要两,工匠打造一把火枪的工钱,只需要钱白银而已。
采矿、炼焦、运输方面,每斤钢材成本撑死也不超过三文钱,冶炼成本更是低,最终成本绝不会可能超过文钱。
想到这里,朱由校兴奋极了。
文钱的成本,这意味着一把燧发枪的成本,将降低到不到两白银。而钢刀等锻造更容易的军器,成本更是直线下降。
这意味着,军费开支的减少。相同的军费下,可以武装更多的士兵投入战场。
同时钢铁冶炼的巨大利润,也摆在了朱由校面前。因为北方钢铁质量差,质量高的炒钢一斤就卖到一百五十文。如果用上高炉炼铁和转炉炼钢技术,这和抢钱没什么区别。
当然需求量是个问题,毕竟民用钢铁不需要质量这么好的钢材。但是高炉炼铁的效益却是极高的,民间需要农具,以及什么铁锅之类的生产、生活工具,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特别是南方的市场购买力更为可观。
只要钢铁冶炼发展起来,南北经济失衡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初步解决。
正所谓盐铁之利,如今发展晒盐业,显然后续可以把淮北地区的煮盐撤销,把晒盐放在河北、山东地区进行发展。而钢铁冶炼,则放在邯郸、邢台地区发展。盐铁治理只要抓在手中,那基本上就不缺钱了。
此时朱由校想的是,如何垄断钢铁冶炼。
显然高炉和转炉技术,要想炼出优质钢铁,那么就必须有优质的矿石和焦煤,这种资源在中国是比较稀缺的。
没有这种资源,民间钢铁厂炼出来的钢水质量肯定不行,铁水也同样如此。但如果要卖高价,民间钢铁厂一旦掌握了高炉技术,同样可以和官营展开竞争。
所以问题来了,如何封锁高炉技术的传播?
朱由校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专利法’三个大字。这种玩意,好处自然有,鼓励人们发明创造,改进生产技术嘛!然而坏处显然也很大,那就是阻碍技术传播,使得一些先进生产力无法投入应用。
不过专利法对于资本家来说,却是一大利器啊!发明者尽管能够从发明创造中拿到好处,但也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或者只是拿到一小部分。因为一项专利要投入应用,首先得有一个平台,但是这些资源掌控在资本家手里。资本家可以对这些专利进行购买,从而阻止其他竞争对手使用该技术,或者通过专利获得成本优势。
后世就有很多开源技术,就是不收专利费那种。不过后世是资本为王的时代,所以有些技术就算是开源了,也没人去推广。例如电脑操作系统,后世开源的技术中,就有比微软操作系统还要好用的操作系统,但就是普及不开。
如今朱由校要发展皇家资本,是时候搞出专利法了。
。。。
第088章:谣言四起()
天启元年七月,这是一个被后世历史所铭记的阶段。○天启皇帝朱由校,在这一时期下旨颁布了《大明专利法》,并成立了‘皇家钢铁公司’。
《专利法》的诞生,刺激了工匠们发明创造,并公开技术的热情,为后世所称赞,只是后来也有人发现,《专利法》实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是皇家资本。
而‘皇家钢铁公司’的成立,则意味着明帝国昔日的官营钢铁厂全部倒闭之后,再次卷土重来。
皇家钢铁厂依旧是皇家银行控股,皇帝拥有全部股份,没有其他股东,不过各级掌柜可以拿到份子钱(分红)。
锦衣卫从民营钢铁厂中挖来了一个名叫黄良文的大掌柜,精通大明的钢铁市场,经验极为丰富。
像这样的大掌柜一般很难挖的,要说分红,哪个大掌柜给他们的东家做事不拿分红的?而且很多掌柜是几代人给一名东家做事,外人根本挖不动这个墙角。
好在朱由校身为皇帝,挖墙脚就容易多了。
民资待遇尽管好,皇帝给的待遇更好。朱由校挖人,一向出手大方。明末商业发达,商品经济泛滥,商业人才是极为吃香的,能做到大掌柜的人,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手段,都是不容小觑的。
这样的人才,值得花大钱挖过来。
古人很注重门楣地位,娶嫁什么的都要门当户对。给民资东家做事,也就是一个大掌柜,顶多就是有几个臭钱,依旧上不了台面。可要是给皇帝做事,这就不一样了。这门楣的逼格马上就拔高不少,要是再混出个官职什么的,那就跻身上流社会了,这是祖坟冒青烟才有的好事。
朱由校让锦衣卫挖民资墙角的时候,都会做出这样的许诺。只要能把皇家资产管理好,钱不是问题,什么一官半职也不是问题。有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绝对是富贵双全。
这样的许诺之下,又有几个大掌柜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不过上任之前,丑话还是说在前头,要是干出什么贪污、利益输送的事情,那可是连做三族的祸事。
对此黄良文并不在意,这年头的大掌柜要是没有点职业操守,哪能混到这个高度?
这个时代的商业是非常讲究信誉的,明代的商业经过将近两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运作方式。在古代这种交易双方都可能缺乏权益保障的时期,人们在商业交易过程中是非常谨慎的,所以需要确认对方是否有信誉。
一个商人如果没有信誉,生意就会很难做。一个掌柜如果没有信誉,那也是砸饭碗的事情。
这时代的掌柜,都是想细水长流,不仅自己能终身吃这碗饭,还会从子孙当中选出有有足够天赋的,然后将经验传下去,让下一代也继续吃这碗饭。
这样的经营经验,一代传一代,明代这些优秀的掌柜(职业),在经营手段上并不比后世的商人差,甚至更加精通商业经营。而且这年头的掌柜们,更懂得如何细水长流的做生意,所以风格相比后世更偏向于保守一些。这种经营理念,依旧影响到了后世中国商人。
就如炒股,后世的西方商人在炒股赚钱的时候,会把工厂、土地卖掉,然后把钱投入股市。而中国商人普遍都是用手上盈余的钱去炒股,并不是多数商人都会孤注一掷。就算是炒股亏损,依旧不会把最本质的东西丢掉。
黄良文曾经在江南地区做过钢铁生意的管理经营,对于钢铁大明的钢铁行业极为熟悉,而且对出口方面也很了解。
来到京城后,黄良文了解了一番皇家钢铁厂的创建背景,顿时觉得事有可为。皇家钢铁厂拥有最先进的冶炼技术,冶炼成本低的惊人。皇家钢铁厂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拥有很多免费劳动力。那些正在服刑的罪犯,都可以调到钢铁厂当苦力。
在竞争上本身就处于优势,同时皇帝还搞出了专利法,限制民资窃取技术。同时还可以通过收税的方式来打击民营钢铁厂,很轻松就能做到垄断经营。
垄断意味着暴利。
在高质量的钢铁生产方面,目前需要先掌控邯郸的富铁矿,以及低硫炼焦煤。这个任务,朱由校直接派给黄良文去办。
具体怎么办,朱由校没交代,但却让锦衣卫进行配合。黄良文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是随他怎么办。如此一来,明抢都行。只要让锦衣卫找点罪状什么的,这些矿产随随便便就能弄到手。但是这样做,皇家的名声会遭到损害。
而且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黄良文还是决定出钱购买这些矿产,价格虽然不高,但总不是明抢。
至于卖不卖,那就看这些矿场主们是否自觉了。
黄良文来到磁州后,先是派人前去和那些矿场主商讨收购事宜,结果只有两名矿场主比较识相,其他矿场主一个个都不愿意卖。
黄良文这才让锦衣卫出面,查封了那些不愿意出售的矿场。这些矿场主还想鼓动矿工闹事,结果黄良文的招工榜文贴出来之后,那些矿工全跑到皇家矿业公司报道去了。皇家矿业公司的待遇可比他们之前的待遇好得多。每个月就有白银块银元,而且还有其他福利保障。
查封了矿场,那些矿场主无奈,只能拿了钱息事宁人了。谁来都斗不过皇帝啊!皇帝要强买强卖,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好在价钱勉强还能接受,不算血本无亏。
一番先礼后兵下来,磁州的富铁矿成功被皇家矿业公司所掌控,同时还将勘探出来的低硫炼焦煤所在的区域圈了很多地皮下来。这些富铁矿和低硫炼焦煤很快就开始进入正式开采阶段。
皇家钢铁公司则将钢铁厂选在了铁矿与煤矿之间,这样的选择是最为方便的。不必为铁矿石和煤炭的运输付出多大的成本,就能将原材料输送到钢铁厂。
选址完成后,即是建设高炉和转炉的阶段。
高炉是越大效率越高,不过受技术限制,目前高炉建个立方已经是差不多了。再大的话,鼓风机之类的东西,还得重新研制。
所以第一期建设目标,是建设三座立方米容量的高炉,预计年产生铁万吨,后面视市场需求再扩大产能。
朱由校从内帑拨了万元给皇家钢铁厂,这样的资本办钢铁厂,绝对是史无前例的,万元实际上很多了,绝对能对任何民资钢铁厂形成碾压的规模。
此时的大明,每年钢铁产量预计不低于十万吨,其中以生铁为多。对于一个两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每年十万吨的钢铁产量并不算多,但是相比欧洲来说,却是把欧洲人甩出一大截。从这方面也能看出,大明的生产力,实际上是比欧洲人要高的。但是在一些军事技术上却是落后了,例如火炮的制造。
此时皇家军工厂,则因为有了质量好的钢材和熟铁,对于火炮的研制已经进入了迅速的突破阶段。
熟铁筑炮是当前的主流技术,因为解决了含硫量太高的问题,使得皇家军工厂顺利的用熟铁铸造出了质量过关的加农炮。这样的加农炮,也就是这年头所称的红夷炮,这种火炮实际上就像是明军火铳的放大版。
历史上明军是靠从葡萄牙人那里引进技术,才制成了红夷炮。不过装备军队后,反倒被野猪皮获得了技术和火炮,让野猪皮拥有了攻城手段。
此时皇家军工厂则是自主研制,很轻松的就把加农炮研制了出来。制造火炮依旧是使用泥模,铁模筑炮技术并未出现,主要是铁模筑炮速度快是快,但质量显然不怎么样。
不过皇家军工厂正在研制钢筑炮技术,因为转炉能够生产出低碳钢了。铁筑炮容易炸膛,而且太过笨重,所以尽管研制出来了,却没有投入正式生产。
或者说,是皇帝看不上这种炮。
有工匠提议发展青铜炮,不过因为成本太高,被朱由校给否决了。青铜炮是一种一直沿用到十九世纪中期的火炮,相当于**战争期间,英国人用的火炮很多都是青铜炮。当时的青铜炮所用的材料实际上也是特制的,性能接近于钢材。
而此皇家钢铁公司已经正在组建,能够用平炉生产出低碳钢了,朱由校自然是否决了这种研发方向。重点在于,目前铸造铜钱要用很多铜。
因为前线明军急需装备火炮,以加强广宁防线。所以朱由校连日前往皇家军工厂,与工匠们一同参与到了火炮研制。
因为最近朝堂上闹得不愉快,或者说是东林党频频吃瘪之下,东林党为了描绘朱由校的昏庸,再次加大了流言的散播力度。见皇帝整天又往军工厂跑,‘铁匠皇帝’的绰号再次广泛流传。
“这群人真是闲的蛋疼啊!”朱由校对这样的流言十分不屑,依旧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辟谣的意思,只是觉得东林党的行为实在是闲得慌。
这时,京师又有传言,说昏庸的铁匠皇帝,将皇家银行的银子大量挪用于个人享乐,已经造成了数百万两银子的亏空。一场针对皇家银行的挤兑行动,正在迅速酝酿。
锦衣卫和东厂原本就是严密布控关于皇家银行的流言,朱由校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消息。
只是早就做好了提前准备的皇家银行,甚至都懒得辟谣,面对来势汹汹的挤兑风波,完全就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p:今天就一更!
。。。
第089章:挤兑风波(一)()
“听说了没,皇帝把银行的钱挪用去享乐,听说要在宫内修建十几座大殿。↗,”
“我还听说,皇帝还要效仿商纣王建酒池肉林。已经挪用了银子数百万两。”
“什么数百万两,我听说已经挪用了上千万两了。”
“什么?这么多!”
“是啊!赶紧去银行把银子取出来吧!去晚了可就没了。”
“同去,同去。”
大街小巷,酒楼茶馆里到处都是谣言满天飞,迅速就引起了无知民众的恐慌情绪,满大街的老百姓纷纷奔向皇家银行,生怕去晚了就拿不回银子了。
在挤兑潮发生之前不久,通州商会和晋商票号已经将存入银行的两千万两白银全部取出,意想着皇家银行会因此资金紧缺,进而被挤兑倒闭。
此时的北直隶各州县,大量老百姓都把手上的余钱存入了皇家银行,从而吃点利息。这年头%的利息,还是非常可观的。在这个资本比较紧缺的时代,银行给%的利息也很正常。毕竟主流的投资项目还处于一片空白,这些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如果连%的利息都赚不到,那这生意真的是不要做了。
这种年才有%的利率,比民国时期的银行利率要低一些,民国时期的银行,很多存三年就有%的利率。只是这个年代,毕竟只有大明皇家银行开出了存款利率,所以非常吸引人。
大量老百姓在皇家银行的鼓励之下,将零钱攒下来,然后存入大明皇家银行。
此次谣言一起,这些老百姓顿时全慌了。前去皇家银行各分行挤兑的老百姓排起了一道道长龙。
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生怕取不回银子。
面对这些挤兑的老百姓,以及一些存入了大笔银子的富商、权贵,大明皇家银行一律二话不说,直接照办。
朱由校的内帑的银子是放在皇家银行的,但并不是给皇家银行用来投资,也不吃利息。只是方便采购物资的结算活动,以及用于皇家银行面对挤兑风波的时候应急所需。
此时朱由校的内帑,已经拥有了将近万两白银。
半年下来,琉璃制造厂所制造的玻璃制品,在全国再次盈利万两银子。因为销售不是当初那么火爆,所以进入下半年的时候,玻璃制品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降价,什么至尊豪华版试衣镜,价格已经下降到了万两,价格直接砍了一半,降价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很多值钱舍不得花那么高加强买玻璃制品的富裕阶层,在降价后便出手购买了一些。同时琉璃制造厂还推出了眼镜,此时的中国也有眼镜,只不过是用水晶打磨而成,成本比较高。
税务局上半年则一共在北直隶收税万两,基本上所有和普通百姓无法挂钩的经济活动,都被征了税。
官盐销售方面,也已经扩大到了北直隶各城镇,几个月下来盈利了4万两。但是私盐在农村依旧普遍存在,只是在北直隶的城镇之内将私盐,以及其他商人所贩卖的官盐都全部清除一空。
大明皇家银行也产生了微弱的盈利,通过给皇家资本以及民资提供贷款业务,盈利了万两。而铸币方面开始成为盈利的主力,大半个月下来也盈利了余万两。
这些盈利加在一起,就有将近万两。
李三才的资产陆续变卖之后,又得到了万两,这当然不是李三才的所有不动产,只是其中一些优良资产被皇家资本所消化了,例如土地、商铺等等。
还有辽东、东江明军的军费,并不是一次性给完,而是每个月陆续的给。并且很多作战物资,都是皇家军工厂,以及济民粮行来提供,所以军费并不需要拨出去,而是把物资运往前线。
这些银子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上千万两的白银储备,足以让大明皇家银行因对此次挤兑了。
大明皇家银行目前也仅放贷了多万两白银,就算是所有储户将银子取出,内帑依旧还有万两银子。
此前贷款放不出去,主要还是没有足够的投资项目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