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袭击后。开始实施反突击,并突破了俗步兵第一六六师正面,于十八日晚在约七公里的狭窄地段攻入二十七集团军防御纵深近二十四公里。德军在突破了苏军右翼的防御后,使苏军左翼受到被合围的威胁。为了粉碎德军的反突击集团,方面军司令员命令以近卫坦克第四、五军和坦克第九十三旅从南面向敌军集团侧翼和后方实施突击,以步兵一四七师从北向南割断敌突入集团与其主力的联系。将其歼灭,于八月十九日恢复态势。德军的反突击被击退了。苏军之所以能击溃德军的反突击就在于对力量进行了及时而巧妙的区分。并实施了广泛的机动。
2、追击追击理论
追击是为达到歼敌目的而向退却之敌实施的进攻,以插入退却之敌的后侧并实施合围,分割并歼灭或俘虏敌军集团。在战斗中,防御者实施退却的征候有:防御者撤出部分炮兵和后勤机关;实施佯动反冲击;积极进行侦察;炮兵进行短促的火力急袭;在进攻一方可能行动的道路上设置工程障碍物;在后方焚毁物资和工程设施等。在一般情况下,防御者力求在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实施退却,如夜间、雨天、降雪和浓雾等。为了使其主力摆脱进攻者的追击,会派出后卫进行掩护,后卫往往由摩托化部队和坦克部队编成,能进行有效的反冲击和迅速脱离追击部队。
进攻者一旦发现敌人准备退却时,就应该立即转入追击,力求阻止敌军有组织的退却,在敌到达新的防御地区并与从纵深开来的预备队会合之前予以围歼。进行追击的队型是在战役防御纵深进攻的队形,快速集团在前方。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具有行动迅速的特点,因而是实施追击的主要力量。
要追击顺利,指挥员的指挥是十分重要的,在定下进攻战役的决心时就应该考虑到追击时的措施,要确定:随着摧毁哪些集团和前出至哪些地区可预期敌人的退却;当军队转入追击时,敌人可能用哪些兵力进行抵抗;敌退却的可能方向和截断这些方向的路线;追击时主要力量的集中方向;兵团和部队实施追击的方向;先遣支队和空降兵的编成、任务。对于这些问题,指挥员在追击前就应该认识到,同时,在追击过程中,军团和兵团指挥所应派出由司令员领导的作战组,以便进行具体的领导。为了保证不间断的指挥,各级指挥所应采取逐次跃进的方法进行行动。
在实施追击时,先遣支队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先遣支队通常由一个加强团或加强营组成,而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先遣支队则由一个坦克旅或机械化旅编成。先遣支队中加强有坦克、摩步、炮兵、高射炮兵、反坦克兵、工兵分队。在追击过程中,航空兵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航空兵能够从空中掩护追击部队免遭敌军伏击(防止狗急跳墙。),另外,航空兵还可进行空中侦察,保证追击的目的性。
追击一般有三种方式:正面追击、平行追击和正面与平行相结合的追击。
正面追击一般是在敌军进行预有退却的条件下,或者己方军队的兵力特别是快速军队不足,兵力对比不利,无法通过坚决行动前出敌退却道路时实施的。目的是在整个退却正面牵制敌人基本兵力,限制其机动,迟滞其退却。
平行追击就是沿与敌军退却平行的路线进行追击,它能破坏敌人行军队形,使其无法向中间地区前出,还使退却之敌一直处于侧翼遭突击的威胁之下。
正面与平行相结合的追击,就是以一部兵力从正面实施追击,目的是迟滞敌军基本兵力的退却,不让其脱身,并以集团军主力实施平行追击,前出退却集团侧翼,切断退却道路,最后合围和消灭敌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欧冶子的炼金术()
ps:欧冶子,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欧冶子(约公元前五百十四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四十五国。越国就成了楚国的属国。
ps:看《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一、欧冶子
欧冶子,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与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欧冶子(约公元前五百十四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四十五国。越国就成了楚国的属国。
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同时。欧冶子是历史上另一位铸剑大师干将的岳父,莫邪正是欧冶子的女儿。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阖闾元年
干将者,吴人也,乃欧冶子之徒,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
二、生平介绍
欧冶子的事迹见于《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书中说,越王勾践有五把宝剑,请善于相剑之士薛烛为其看剑,当看“纯钧”(宝剑名)时。越王说,有人想用“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pi)、千户之都二”作交易,可否?薛烛答曰:“不可。当造此剑之时,赤堇(jin)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tuo);蛟龙捧炉,天帝装炭;……欧冶子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巨阙……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之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子即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能得此一物,有市之乡二、骏马千疋、千户之都二,何足言哉!”
上述记载,虽然带有传说的成分,但也足见欧氏所铸之剑之绝妙。所用原料为铜和锡。显然铸的是青铜剑。据现代考古发掘报道,一九六五年底。在湖北江陵出土越王勾践剑。该剑出土时完好如新,锋刃锐利,剑身满布菱形花纹,用鸟篆刻镂的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经北京钢铁学院等用质子x射线荧光非真空技术分析得知,剑是用相当纯粹的高锡青铜铸成的,黑色花纹处含有锡、铜、铁、铅、硫等成分,铸造工艺非常高超。这一考古发现给上述欧氏铸剑的记载提供了一个实物佐证,说明欧冶子铸宝剑并非神话。
又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应楚王之邀与干将(传说与欧冶子同师)一起“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一作工市)”。楚王曾引泰阿之剑大破晋郑王三军。
欧冶子铸的剑以湛卢剑最为有名,称为“天下第一剑”。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允常(勾践之父)命欧冶子铸剑。”欧冶子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见到湛卢山(今福建松溪县)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三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时世上五大名剑是:湛卢、钜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钩),名列第一的是湛卢。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举世无可匹者。后代诗人题诗曰:“十年云卧湛卢下。斗间瞻气有双龙,人间何处问欧冶?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湛卢山也因此称为“天下第一剑山”。
从元代湛卢书院山长杨缨带神话色彩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湛卢之剑的名声何其显赫:“欧冶子挟其精术,径往湛卢山中,于其麓之尤胜且绝者,设炉焉。取锡于赤谨之山,致铜于若耶之溪,雨师洒扫,雷公击劈,蛟龙捧炉,天帝装炭,盖三年于此而剑成。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号,越王神之。”明代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中说:湛卢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
《东周列国志》中还写了一个故事:湛卢宝剑铸成,越王视之为国宝。越国被吴国攻灭,吴王阖闾获此剑。但有一天此剑忽然不见了!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突然发现这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相剑者入宫解谜道:此乃吴中剑师欧冶子“湛卢”宝剑,吴王无道,杀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岂能得此剑?比剑所在之国,其国祚必绵远昌炽。楚昭王大悦:“此乃天降瑞兆也!”可见,湛卢宝剑已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了!唐朝诗圣杜甫有诗咏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历代诗文提及湛卢的很多。
湛卢剑几经辗转流传,据说唐时为薛仁贵获得,后传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手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年),岳飞父子遇害后,湛卢剑不知下落。一九六五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然无法确定是否为欧冶子所铸,但作为同一时期的青铜剑,可以为考证湛卢剑工艺水平提供珍贵资料。
三、主要作品
关于“龙渊”剑的诞生过程,《越绝书》越绝书中有“楚王见剑”的记载:
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乃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第一把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名讳“渊”字,改叫“龙泉”,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一方千年古迹。(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破敌军﹙一﹚()
ps:武灵大陆历二千零十七年三月;兽族大军由于狐﹑猫﹑鹿﹑猴族等依附于这些强族的附庸弱族突然背叛;而突然陷入内乱之中。
为了追击消灭乘乱离开的狐﹑猫﹑鹿﹑猴族等依附于这些强族的附庸弱族组成的军队;兽族大军离开了自己的营地;一路追杀;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处地势低洼的平原地带;却不知他们正中了我的陷阱;令我得以发动准备好的水攻。
ps:看《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武灵大陆历二千零十七年三月;兽族大军由于狐﹑猫﹑鹿﹑猴族等依附于这些强族的附庸弱族突然背叛;而突然陷入内乱之中。
为了追击消灭乘乱离开的狐﹑猫﹑鹿﹑猴族等依附于这些强族的附庸弱族组成的军队;兽族大军离开了自己的营地;一路追杀;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处地势低洼的平原地带;却不知他们正中了我的陷阱;令我得以发动准备好的水攻。
一、水攻
在战争中用水作为一种武器向敌方进攻;或者说以水攻敌,在我国古代历史中称之为“水攻”或“以水代兵”。广义说;水攻包括以下内容:
以水进攻和以水防守
对敌灌水和对敌绝水
对敌水攻和防敌水攻
水攻的主要形式有“筑坝淹城”、“决堤冲敌”、“以水守城”和“绝水困敌”等。古代的“水战”或“水阵”不属于水攻的范畴;它只是在水上作战而已;并未将水作为一种攻或防的武器。
有意思的是;在内容为以水攻敌的英语文献中;我们会见到“ack”一词。该词的中文直译就是“水攻”;两者都言简意赅;可谓异曲同工。
在军事上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技术也往往首先用于军事这一现象,现代如此,古代亦然。在古代;比如火药和水准测量技术的使用与发展都与军事有关。而水攻在我国的古代军事中也被兵家视为先进技术受到重视。
在我国古代;水攻具有形式多样、技术复杂的特点。说明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对水的特性的认识和对水的利用都有相当高的水平。比如在采用筑坝形式的水攻时;说明在下述三方面有所进步:一是,人们在当时已经自发地理解到了筑坝可以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水位抬高了;可以淹没坝址上游的敌城;如果决坝;这种势能又可转化为动能;冲毁坝址下游的敌城。这种能量转化观念在古代竟与大规模的水攻实践联系在一起,无疑是很重要的尝试;二是,为实现水攻;必须采用当时先进的测量技术测定当地的地形;三是;要有可行的筑坝技术。英国李约瑟(d)在谈到中国水攻问题时曾说:“从中国历史上出现水攻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中国水利技术发展之早,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水攻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这种特有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战争中兵家想到用“水攻”打击敌人;和用“火攻”打击敌人应该说是基于同一个原因:水与火都能对人与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和创伤。在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洪水灾害(尤其是在黄河流域)无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水的力量是巨大的、可怕的。这种印象与兵家在战争中想到采用水攻战术不无关系。而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除有用护城河作为以水防守的情况外;以水进攻的水攻记载则很少;能举的例子有:在伊斯兰教圣书《古兰经》中曾这样写道:赛伯人有了上帝赐予的能结水果的花园;随后悖逆。为了惩罚赛伯人;上帝就决毁马里卜坝去淹没他们;并使花园只生长苦果。不过这属于神话与传说的性质。从有史料记载的战例来说;当推伊拉克的水攻。公元前六百八十九年;亚述国王森纳彻里(herib)进攻巴比伦人;他为了洗劫巴比伦人的城市;在伊拉克幼发垃底河上建造了一座水坝;形成庞大的水库;然后决坝冲城;致使巴比伦人覆灭;从而开了水坝用于军事的先河。世界事物竟如此之巧合:几乎与此同时;于公元前六百八十五年——上述伊拉克水攻战例后仅四年——即在我国春秋时期也出现了水攻战例。当时;楚国侵犯宋国和郑国。楚国对郑国采取的是“火攻”战术;“烧焫熯焚郑地;使城坏者不得复筑也;屋之烧者不得复葺也”。而对宋国采取的是“水攻”战术;“要宋田;夹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之西;水深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此处“夹塞两川”即在河道上筑坝(河道名称不详)。楚国为了夺取宋国田地;在河道上筑坝;截断了东流的河水;又使上游导致洪水灾害。鉴于此情;春秋霸主齐桓公出兵干涉;要求楚国拆除水坝。
(一)水攻要义
我国古代水攻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相当丰富的内容。我国古代的著名军事家都把水攻作为整个军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典的军事理论中。有关水攻的内容史不绝书。我国水利史志研究专家黎沛虹教授对我国古代水攻问题曾作过全面总结。
1、以水进攻
以水进攻是水攻的主要形式。
最早提到以水进攻的著作是孙武所著《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水攻的内容是放在《行军篇》和《火攻篇》论述的;未列单篇;但作者对水攻的重要性作了精辟的阐释。《火攻篇》指出;“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认为在战争中以水佐攻;可以断绝敌军道路;冲击敌军势力;有很强的攻击力。不过孙武认为;与火攻相比;水攻不能毁灭敌军粮秣、兵器;不能最终消灭敌军。
吴起在《吴子。论将》中也提出:“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同沉)。”意思是当敌军驻扎在地势低洼之处;积水又无法排泄时;如遇连日阴雨;就可采用水攻战术;灌水灭敌。
李筌在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七百五十一年)撰写了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兵书《太白阴经》(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十卷)。该书卷四《战具》的《水攻具》篇中写道:“经曰:以水佐攻者强。
水因地而成势。为源高于城;本大于末;可以遏而止;可以决而流。故晋水可以灌安邑;汾水可以浸平阳。”这里也指出了“以水佐攻者强”;并阐释了水攻中水流能量转换的朴素道理。至于如何才能使蓄高的水冲击敌军?该篇指出“先设水平;测其高下”。即首先要用“水平”(当时的一种先进测量仪器;相当于现今的水准仪)测量地势的高低;然后“可以漂城灌军。城败将死”。该篇还对“水平”的构造、尺寸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
宋代曾公亮主编的兵书《武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