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红楼梦世界-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总是岔开,再过几月,我便要参加道试了,拿不定主意在此之前,要不要报名训导班,你倒是仔细同我说说训导班的情形,我好参详参详。”
贾玮眨眨眼睛,身子往椅背一靠。
这俩个王家姐弟,皆是难缠,好容易姐姐消停了,弟弟又来了。
但相较而言,王青妤不过想方设法让他赋诗,这个王智却是一门心思地打听“捷径”,事不过三,看来有必要好生劝诫一番,否则他这个训导班的始作俑者,倒是要误人子弟了。
面色肃了肃,“你真想了解,我便说说……所谓训导班,无非是一门生意,吸引的是那些学业不精、心存侥幸的学子,可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论如何,二十来天的训导,岂能代替十年寒窗……”
“……况且话说回来,咱们这种人家,科举为何?单是为了做官么?其实不然。若只为做官,咱们这种人家总还有种种途径……既以科举进身显名,那便踏踏实实,锤炼学问,磨砺品性,以期将来学以致用,才堪重任……道理如此,希图科考捷径,于你何益?”
这番话说出,王智面色羞惭。
坐在旁边圆几的王子腾也听到了贾玮同小儿子说的这番话,暗暗点了点头。
这个外甥,很不简单,说理透彻,丝丝入扣,连他听了,也唯有信服,只盼智儿能听得进去,从此发奋。
……
午餐过后,送走贾政等人,王子腾返身回到院子,随即去了卧室歇息。
晚上京营内备下接风宴会,他要过去赴宴,一年多时间未见同僚,宴会时辰不可能短,总之,话不会少说,酒不会少喝,因此养好精神还是必要。
头靠在枕上,闭上双眼,在睡前稍稍过滤今日同亲戚们见面的情景,贾玮这个外甥,留给他的印象无疑深刻。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说出这样一番规劝的话来,其中所包含的睿智、识见,多少长者也并不具备,不能不令他称奇。
观其今日言谈,少年成名,实非幸致。
只是弃学经商,到底可惜了。
在这个外甥身上沉浸片刻,王子腾缓缓入睡。
ps:之前关于王青妤、王智姐弟的描写见本书第三百三十六章新年记事4。
第四百一十二章 纠结()
鼓楼,陈掌柜家中。
内宅的一间耳房内,陈掌柜同陈晓青坐在炕沿上说话。
“……晓青,对方母亲很中意你,早在上个月月初,已悄悄托人过来,询问咱们家的意思,我呢,自是不敢擅专,便修书给你父母,你父母回信,对这门亲事颇为满意……事情铺排到眼下,今日薛家正式登门提亲,你父母也好,我这个做叔父的也好,总还是要问问你自个悦意不悦意……你若悦意,咱们便订了这门亲事,你若不悦意,咱们便给回了……”
他这般说着,顿了顿,望望对面的侄女。
对面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一双手安静地放在裙裾上。
在陈掌柜看来,这算是难得的了,平日一个飒爽的人儿,几时有过这样的腼腆?
到底是婚姻大事啊。
等了片刻,侄女未有回应,陈掌柜也不催促,拿起炕桌上的茶盏,慢慢抿着。
对于这桩亲事,他清楚得很,其他样样皆好,让侄女沉默的只能是薛蟠这个夫婿人选。
此事虽由他操持,但他这个做叔父的,实是无愧于心。这桩亲事,摆在这里,对大兄家乃至整个陈氏家族,好处不言而喻,婚姻,婚姻,自古以来,除了小门小户的将就,稍高一些的门户,便不完全是俩个人的事……但即便如此,也无人逼着侄女硬要嫁入薛家,最终拿主意的仍是她自个。
当然,此事他从头至尾瞒着侄女在做,哪怕此刻同她说起,仍是刻意隐瞒。如上个月月初,薛姨妈并没有托人过来,事实上,那时她压根还不知情,就算中意,也只放在心中。同家兄通信一节,既是他自己的主张,也是同贾玮商量的结果。
但无论如何,这些皆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如今人家是当真中意,当真上门提亲了,这便足矣。
抿着茶水,在酝酿中,陈掌柜再次开口,“……对方母亲很中意你……并且上月月初托人过来的时候,来人还说了,对方的妹妹也同你极为要好,你们同坐同卧,形同姐妹……你想想,倘真成了亲,一家子相处,无疑其乐融融,不少人家,婆婆挑剔,小姑子刻薄……你虽不曾经历这些,但也听过见过,应该晓得这其中的利害……”
借着这番话儿,郑重点了点侄女,陈掌柜不再多言,背着双手,出了屋子,让侄女独个儿思量。
脚步声渐渐走远,屋中,陈晓青抬起脸来,神情惘然。
这算是怎么回事啊?
她压根就想像不到薛家居然会上门提亲。
并且在这之前,双方长辈已商量好了一切,如今只等着她点头或是摇头了。
她同薛蟠之间……一次偶遇的冲突,对方是个陌生的纨绔公子,再次相见,成了好姐妹的兄长,随后那一场冲突被重新翻出来,对方当面陪罪。事情到此为止,在她心中几乎是不留痕迹,这些事情也好,薛蟠这个人也好。
眼下,所有的记忆浮上来。
薛蟠那张不算难看但有些浮浪的脸在她面前晃过来晃过去。
她冷静地回忆双方仅有的交集。
一开始的交集如同闹剧,在“他乡遇故知”的纠缠中,她踢了他两脚,他的额头撞到柱子上,肿起大包。
荣府猝不及防的再次碰见,双方皆感窘迫。
随后接踵而来的当面陪罪,对方倒是看不出多少窘迫了,但她依旧窘迫得很。
记得当时接受了对方的陪罪,回到园中,宝钗说起一段话,说哥哥原先算是规矩,只因父亲去世得早,无人约束,才变了个模样……
此刻的她,如同另一个不相干的自己,站在稍远的地方,注视着这一幅幅画面。这个薛蟠,若在她生活以外,到了现下,不佳的印象已淡了不少,甚至由于宝钗的那段话,她不无同情和感叹,但做为夫婿人选,闯入她的生活,一时之间,终究让她感到别扭,不好接受。
抬起双臂,支着下巴,这个从小使枪弄棒、开朗爱笑的少女发了一阵子呆,随后思绪蔓延。
叔父说得自然不错,不少人家,婆婆挑剔,小姑子刻薄,相形之下,薛姨妈和宝钗待她极好,真要嫁入薛家,在婆媳、姑嫂关系上,不用说是愉悦的。
尤其是宝钗,她是真的很喜欢同对方相处。
此外,做为一个乡宦的千金,自幼的耳濡目染,她也清楚婚姻是两家人的事,而非俩个人的事。
陈家同薛家结亲,利益巨大,显而易见,不然父母、叔父他们不会极力操持此事。
各种念头纠结在一块,让她怎么也拿不定主意。
她当然不晓得,这些纠结背后,其中一环,包含了贾玮和宝钗精心筹划的结果,一是尽力淡化她对薛蟠的不佳印象,二是提前让她对薛家知根知底,并建立起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打的是感情牌。
这个重要一环,连同一个乡宦千金对于联姻的认知,正是当初贾玮对这桩亲事抱有极大信心的原因,也是当初陈掌柜最终答应一试的缘故。
……
三日之后,腊月初二,陈掌柜通过官媒,给薛姨妈回话,替大兄大嫂允下了这门亲事。
荣国府薛姨妈院落内,顿时陷入了喜庆的忙乱之中。
……
薛家的这门亲事尘埃落定,做为事实上红媒的贾玮,总算松了口气。
随后的日子像水一般淌过,建元十四年的腊月无声无息,很快到了年底。
在这中间,可资记述的事情不多。
腊月初八,云游四方的柳湘莲回京,他干起了红娘少爷的老本行,成功撮合柳湘莲同尤三姐的亲事,算是一件。
腊月廿一,纳了麝月,算是一件。
这两件喜庆事儿,皆是他重生过来,一开始就设想好的事儿。
如今达成,得偿所愿。
时间继续往前走,一晃眼间,除夕过去,到了正月,建元十五年带着新春的气息,如期而至。
这是他来到红楼梦世界的第三个年头。
PS:感谢西伯利亚狼的打赏!感谢几位书友的月票!//此章是秋实的最后一章,下一卷将是京华烟云!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正月十五过后,年味渐渐淡去。
廿一日,在晨报社召开的人事会议上,贾玮正式任命林永福兼任广告部主事,此刻开始,他完全摆脱了晨报社的事务性事务,除了重大战略决策,算是超然在外。
眼下他的关注点只有两个,一是同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龙禁卫统领陈赫的结交,二是众护院依照《武训》的训练进展。
结交戴权、陈赫,由叶明诚暗中进行,贾玮偶尔露面,不惜银钱,极力奉迎,半年多来,双方关系渐趋密切。
众护院依照《武训》的训练,在李云的执行下,有条不紊向前推进,自廿一日起,贾玮也亲身参与训练,并根据训练情况,每晚回去,写下心得体会,以期总结、修正。
如此日子过去一阵,相较于当初办报的繁忙,倒也有一种别样的充实。
这一日,已到了二月初七,晚餐后,同姐妹们聚谈一阵,随后大家散去,贾玮前往书房,记录当日训练的心得体会,晴雯跟了过来,研墨铺纸。
不到半个时辰,记录完毕,贾玮搁下毛笔,却不即起身,有心同晴雯说笑几句。
说起来,年前之时,他继七月纳袭人之后,再纳麝月,晴雯这个俏婢不无幽怨。这也怪不得她,无论是她自个,还是周围的丫鬟,原先皆认为她是毫无疑问的第二房妾室,如今却在意料之外,自然情绪低落。贾玮心里明境也似,当时接连哄了好几天,各种小手段都用上了,理由也不缺,“若早早纳你,有了妾室名份,你往后就不好随意出府了”,末了,总算哄得对方转嗔为喜。
情形如此,麝月早已从报社搬回来,同袭人俩个一同安置在怡红院后院,他每夜必去后院歇息,在这中间,他不好冷落晴雯这个在他心中极有份量的丫鬟,因此平日里尽量抽出时间同她多待片刻,眼下正是如此。
屋内灯火馨黄,气氛宁和,他一面拿起案上的茶盏轻轻抿着,一面望向坐在一旁的晴雯:“听说姐姐今儿又去了长公主府,那边可有什么新鲜事儿?说来听听。”
自从去年晴雯出入长公主府以来,他同他这位俏婢之间就多了一个长公主府的话题,彼此常常提起,此时贾玮记得回府时,麝月说过晴雯今儿又去了长公主府,便籍着这个天然话题,随口笑问。
“哪有什么新鲜事儿,连长公主的面都未见到呢,不过同紫玉说了阵子话儿,就回来了。”
“前几日你去了一趟,回来也这么说,怎么,长公主近来不在府上,还是无暇见你?”
“倒不是,听紫玉说,长公主因朝政之事,心绪不佳,不愿见人,这些日子,只是见见到访的大臣,商议对策……好像是什么按兰犯边的事儿,长公主盼着皇帝打,皇帝却不打……不过,紫玉也说了,她见怪不怪了,长公主为此事已烦忧了近两年时间了,一旦有按兰犯边的消息传来,便恼恨不已,这次也是,这阵子按兰再次犯边,听到消息,长公主很是恼火……”
“哦……既是如此,姐姐这阵子就别往那边去了,想出门散心,就到晨报社。”
“报社有何好顽的,如今麝月也不在那边,更没意思。”
“那我带你去别处……玉京大酒楼又出了新菜品,过去尝尝?再有,王记大布庄的常老板是我朋友,据他说,最近布庄新到一批湖绸,式样精美,手感舒适,一同去瞅瞅,你若中意,便裁些回来做两身衣裳如何……”
这般说着,贾玮还待再说出几样来,晴雯已忍不住笑出声来,“说得这般好,明儿我就随你去。”
讨得俏婢一笑,贾玮眼蕴笑意,站起身来,“那就这样,咱们可说定了。”
熄灯掩门,俩人出了书房,一个前往后院,一个去了厢房。
……
后院,贾玮穿过月亮门,经廊道来到上房。
东面袭人的卧室已然熄灯,西屋的门微微敞着,透出灯火,听到贾玮的脚步声,屋内转出俩个小丫鬟,福了福,“二爷来了!”
这俩个小丫鬟是麝月屋内丫鬟,一个唤做菱儿,一个唤做小荷,贾玮冲她们点点头,进了屋子,一面同飞快迎出的麝月短短说着话儿,一面一道往里屋走去。
纳了两房妾室,在这中间自然要有规矩定例,昨夜他去了袭人屋内,今夜便在麝月屋内歇息。
上了炕床,一番亲热,麝月睡去,贾玮半靠在引枕上,一时之间毫无睡意,恍惚中有件极要紧的事儿,却怎么也捕捉不到。
如此过了一阵,他索性下了炕床,往屋外而去。
在长廊的台阶坐下,空气清冷,层层包拢,贾玮紧了紧身上披着的锦袍,仍是有凉意透入。
身子虽冷,脑袋却是清明多了,凝神细思,一盏茶时间后,他到底灵光一闪,抓住了头绪。
说来说去,缘于晴雯的那一番话,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潜意识中,晴雯的话语像是一块石子投在他心间,形成了涟漪。
今夜,他首次得知高婕在按兰问题上的态度,以及有着近两年时间的困扰,似乎让他看到了一个契机。
既是高婕对按兰问题如此上心,且苦无对策,他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献计献策,此事不成,他并无损失,若是侥幸成功,他便为高婕立下一大功劳,从此抱紧了长公主府这棵大树。
其实早在之前,他便考虑过结交长公主府,只是经过种种权衡,觉得很难形成非同寻常的利益关系,对改变贾家的命运无济于事,倒不如不费这个心思。
但眼下不同。
这等契机摆在面前,可谓难得。
此举或许希望渺茫,但只要对改变贾家之命运有一线机会,他都要试试。
……倒多亏了晴雯这个俏婢,无意中提供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
PS:贾玮权衡结交长公主府一节见本书第一百九十九章交集4。//京华烟云拉开序幕。
第四百一十四章 搅动()
燕京晨报社,五进内书房。
贾玮揉揉眉心,从案上一堆一尺多高的邸报中抬起头来,而后双眼微阖,靠在了椅背上。
如今是三月初,自从那夜从晴雯的话语中抓住某种契机,近一个月来,他将全部时间精力完完全全投到了这上头,不但中止了自个在武训方面的训练,也搁置了一项酝酿中的未来庞大商业计划。
每日里不是同冯紫英那帮军中子弟宴聚,便是埋首在邸报中。
冯紫英那帮军中子弟消息灵通,朝廷上的大小事儿,几乎没有他们不知不晓的,他们也好炫耀这个,几个人凑在一块就是一部朝堂演义,贾玮通过他们,了解了大量所需信息。
邸报自然也是不可或缺,他找来了按兰首次犯边以来的所有邸报,近两年的跨度,共是一百来份,从中圈出相关报道,认真研读,无一漏过。
经过这段日子密集地信息收集和了解,眼下他思路渐趋清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深入分析,并找出对策。
……
时间走下去。
三月廿七夜,贾玮从镇国长公主府出来,尽管面带疲惫之色,却也掩饰不住满脸的喜悦之情。
将近两个时辰的长谈,高婕接受了他的对策,并决定立即实施。
不得不说,高婕确实大气,卓然不群。
换了别个,如她这般地位,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哪里理会得了他这样一介少年公子的贸然献策?只怕刚说明来意,对方便即端茶肃客。
当然,一开始高婕也是一副不以为然的姿态,“……贾公子,难得你听了晴雯无意间的话语,便费心费力为我出谋划策……我也曾听紫玉说过,你为令尊解决过两件公务难题,颇有才具……然此事乃军国重事,牵涉甚广,千头万绪,非寻常公务可比,岂可草率言之……也罢,也罢……既是来了,你就姑且说说,我也姑且听听……”
回味着这一幕,贾玮不禁唇角上扬。
马车往荣府驶去,春夏之交的夜晚,微风习习,穿过车帘,迎面吹来。
端坐在车厢内的他,在喜悦中沉浸一阵,渐渐冷静。
高婕接受他的对策,只是第一步,此事成与不成,仍要看此后的走向以及演变的结果,因此眼下称庆,为时尚早。
但撇开此节,坦白地说,他自是不乏信心,上辈子年纪轻轻便官至副厅,从政能力可谓出色,在此事上,透过足够的信息,他已窥见了一丝端倪,同时,他手中握有一张好牌,搅动按兰问题这一潭死水,应该颇有几分可能。
……
次日傍晚,一辆长公主府的马车来到邢部大牢外,接走了羁押已久的广西人犯刘善有。
与此同时,刘善有的俩个妻子韩云娘和韩玉娘也在贾玮的陪同下,来到长公主府。
五人在长公主府外书房谈至深夜,随后贾玮回府,刘善有和俩位妻子则被安置在了长公主府的一个偏院内。
两日后,在同高婕关系相当密切的同知枢密院事李渔授意下,枢密院几位官员联名上了一道奏折,奏折大意为:得悉建元十三年至建元十五年,按兰边患期间,广西太平府几个民团保家卫国,骁勇善战,眼下南缰兵备薄弱,拟将这几个民团编为正式边军,首领者授官,以褒其功,以励其志。
这道奏折在当日的早朝上几乎没有引起丝毫波澜。
在朝臣们看来,这无非是老套的招抚把戏,这几个民团也很快会在前线被牺牲掉。
最终,这道奏折顺利通过朝议,建元帝也当即准奏,让枢密院着手办理。
十日后,刘善有所在的宁和寨民团接到刘善有自京城寄来的驿站加急密信,密信中刘善有透露了朝廷的旨意,以及同高婕、贾玮合作的大致内容。
十二日后,广西省巡抚、广西节度使同时接到关于太平府几个民团事宜的朝廷公文,并下发至太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