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璟瑜 >

第117章

重生之璟瑜-第117章

小说: 重生之璟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先问问我的这个计划到底是什么,就这样轻易的相信我?在此之前也不是没有人为此想过办法,但这样的问题至今也尚未能够解决。”璟瑜像是故意为难的又问道。

    秦惜惜再次果决的答道:“我相信姑娘的能力,自是相信姑娘能够做到。逸香楼的成功就已经证明了姑娘的能力,在此之前也没有几家酒楼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起死回生。”

    尽管璟瑜也知道秦惜惜所举的逸香楼的例子有些言过其实,但对她这样的小小奉承却还是有几分受用的。

    于是她当下也没再继续卖关子,而是将她与莫妍合作的计划告知了个大概:“你既然想去逸香楼,就应该知道逸香楼立足的根本是楼里那些新奇美味的菜肴。那些菜肴都极富特色,虽也有不少酒楼派去了经验十分丰富的大厨想要偷师一二,但却全都无功而返。就算有勉强模仿出来的菜肴,也大多在与逸香楼里的原品相差甚远。已有不少名厨发现了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完全找不到那些菜肴中关键的几种配料是什么。有关这些,我想哪怕你并没有自己品尝过,也应该听人说起过。”

    见秦惜惜点了点头,她又继续道:“我的那个计划便是与些独有的配料有些关系。其实逸香楼里现在所卖的那些菜式,只是那些神奇的配料少数的几种使用方法。那些配料除了能够做出逸香楼里的那些精美丽佳肴之外,还能做许多那种小野店、小摊担上卖的特色小食。这些小食的制作都并不困难,只要掌有那些关键的配料,再稍稍学几个简单制作方法,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出来。

    可我保证那些你甚至从没听说过的特色小食,不但味道并不逊色于逸香楼里那些佳肴多少,但价钱却并比一般小摊担上卖的那些吃食贵。

    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只要学会了其中的一两种,就算发不了大财,但生计不会有什么问题。”

    “姑娘你莫不是,莫不是想将这些……”

    秦惜惜有些激动,但话还没说完便被璟瑜给打断了:“正是你想的那样,我打算成立一个互助会,提供那些独特配料,再专门将这些小食传授给了你们这样的人家和解甲回来却别无生计的军士。当然初时甚至还以可以到时看看以什么形式,借贷些启动的本钱给那些没有本钱的人家。”

第二百三十一章 加入() 
秦惜惜原本答应璟瑜,其实并非如她刚才所说的那样相信璟瑜真有办法、有能力办到她所说的事。秦惜惜所谓的相信,更多只是奉承。就连她用来举例的逸香楼,她也并不相信那真是璟瑜自己的功劳。

    她虽也认同璟瑜的确如夏侯烽所说的那样,与寻常的名门闺秀确不同,但看着璟瑜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年纪,实在不敢相信逸香楼的崛起真是她的功劳,她更偏向于相信她确有识人之能,而逸香楼的成功应归功于那位柯大掌柜,璟瑜的功劳则是“慧眼识珠”的从原来的逸香楼那堆烂瓦砾中发现了这颗蒙尘的明珠。而她一个以前从未出过远门,甚至连蓝城都只去过两、三次的少女,之所以从蓝城赶来潼涧见她一面,所冲着的也正是这一点。她希望能够如同那位柯大掌柜一样,为这位贵女的识人之能所看中。

    至于推却了她先前的另一个去逸香楼提议,也到底还是因为顾忌。尽管璟瑜的确有言在先的保证了她可以选择去逸香楼,可她却还是不敢冒这个可能得罪眼前这位贵人的风险。想想家人,哪怕是一丁的风险也不能冒。

    三公子的确拍过胸脯保证他这妹妹性情很好,但那也只是他作为一个疼爱妹妹的兄长个人的看法,难免会有所偏颇。这也毕竟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她并不了解璟瑜这个贵女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性情。可不管怎么说,她虽一直表现的十分的从容,但她并没有忘记过自己现在虽与璟瑜共坐一桌,但她们的地位是天差地别的。她绝对不会因为这种另眼相看,而忘记了璟瑜是能够改变她一家人今后命运的贵人!

    在贵人明明想要安排自己走另一条路的情况下,她若是不从便可能被视之为不识抬举。她是不相信璟瑜那所谓的计划真能够成功,但她需要一个接近璟瑜的机会。至于计划到时成与不成,只要能够成为了璟瑜的人,她家的困境便能迎刃而解。

    可在听到璟瑜这个计划的大概之后。秦惜惜心中竟然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的隐隐激动。或许……或许她所说的这个计划还真有实现的可能!这样的想法,就像是一颗雨后破土而出的种子一样,一冒头便不可抑制的越长越大,一发而不可收拾。

    她家现在所遭受的困难,正是因为长兄的战死。她最是能够明白其中的苦楚,她当然打从心底里希望璟瑜真有改善他们境遇的好办法。

    正如璟瑜自己说的那样,解决战死军士遗属和解甲残兵归田后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困扰着所有手下有军队的上位者的一个大问题。虽说都有抚恤金。但谁都知道那点儿微薄的抚恤金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更毋论在发放期间甚至还有被层层苛扣的可能。真正放到苦主手里的实在有限,能起到的作用也杯水车薪。上位者们并非看不出这其中的种种弊端,或是不愿意想办法解决,毕竟这关系着手下军队军心的向背和稳定,但是却也实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上位者对此都是无为而治,比如夏侯家的旗下的不少产业里做活的就有不少解甲的伤兵。但夏侯家的家业再大,所能够收容的人数与实际上退役的残兵人数根本无法相比。再加上南疆地界就是以往还算是盛世太平的年景,也总有些零星的战事,每一年下来,都总有不少战死、残废的军士。那些本就有限的位置就更加是僧多粥少。远远不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连伤残军士的问题都尚且无法更多的解决,就更不用提他们这样的遗属了。像他们这样战死的亲人生前是在夏侯家麾下军队效力的已经算很好的了,至少那笔抚恤金基本上能够足额领到。听说有不少其他地方的军队,那些拉丁入伍的士兵战死沙场之后,家乡的亲人莫说是拿到抚恤金了。甚至还要从家中令拉一个男丁补上缺额。遇到战事频繁激烈的时候,家中男丁抽绝钱粮耗费,最后只留下满门空着肚子的孤儿寡妇的情形也不是没有。

    所以夏侯军在这方面的名声已算是很不错了,至少在每次发布征召令的时候,总是能不费多大力气就能召足所需要的兵源,甚至还能挑三拣四一番,而不像有的地方一但发出召兵令,家中的男丁便要想方设法的四处躲藏。没藏好万一被捉去了,等待他们的便是战场上被用作牺牲品的命运。

    可如果璟瑜这个计划若能成真,那就真将能够改变不少人家的命运了。她家乡上也有做小吃食卖买的人家,那些人家的日子大都过得还不错,特别是那些有祖传秘方的人家,更是过得比一般的农户人家要好得多了。正如她想将弟弟送去逸香楼学厨一样,有一技在身的人总是比一般人要生活得更容易一些。

    许多年之后,成为了互助会重要人物而受无数军属敬仰的秦惜惜,在回想起改变了她这一生命运的这一天时,都无比的庆幸自己这时出于自己那一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的小心眼,所做出的无奈选择。那时对璟瑜的心性和能力有了极其深刻了解的她,知道如果当时她真选择了放在桌上的那封信,她的这一生或许真能得到当时向往的安定生活,但绝对会错过她这一生的精彩,也不会有今生如此的成就。

    这时的秦惜惜还不知道她会有个怎样的未来,她只是直觉的看到了一线改变未来的希望。这时的她还不明白这个计划实现后到底改变了多少人的人生和命运,她只是觉得或许真的可以一试,如果没有成功也不会有什么坏处,但万一真的成功了呢?对像他们家这样的人家来说,却是再重要不过了。

    璟瑜看到秦惜惜的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激动时,也不由生出几分小小的得意来。秦惜惜之前那小小的不情愿,璟瑜多少还是能够看出来一些的。看她现在的表情,便知道她被自己所说的计划给说动了。慢慢的由先前的不情愿,渐渐变成了现在的跃跃欲试,这样的变化,无异于是她的认同。这种改变着实令她很有几分小小的成就感。她是除了莫妍之外的第一人,更可能会是帮助她实现这一计划的一大助力,其意义到底有些不同。

    “那姑娘希望小女子如何做?”秦惜惜咽了咽喉咙里的口水,来抑制自己的激动小心的问道。

    璟瑜微笑着答道:“其实很简单,你家来做这个领头的榜样就好。”

    “做领头的榜样?”秦惜惜有些若有所思的道:“姑娘说的莫不是想让我家来开这个头,先做这样的小生意?”

    “不错,”璟瑜点了点头,还是给她解释了一下这样做的原因,毕竟她希望秦惜惜未来能够帮着处理这一块的事:如果单单仅凭我们的几句话,这件事肯定是办不成的。他们大多只会当作是新鲜事来作热闹看,真正动心的怕是极少。就是那些极少数,也会因为各种犹豫而光想不行动。

    毕竟这是需要先出一笔钱的,在平常百姓眼里看来总是有风险的。即使先出的那一笔钱可以先借贷,但最后终归是需要还的。在他们看来,如果失败了最后损失的还是他们。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思,即使有人真从我们这里借贷到了钱,最后这些钱会是个什么用处也很难说。

    可是如果他们看到真的有人领了头做了,还做这个赚了钱这结果就不同了。到时这种能够挣钱的好事,他们只会上着赶子去求着做了。根本无需再多费什么口舌,没什么能比白花花的银子更有说服力了。”

    璟瑜的这一说法,听得秦惜惜不住的点头。

    璟瑜见状又接着道:“我会派人跟你一起回蓝城,他们会帮你将家搬到潼涧来。到时你再在这潼涧城里挑一个开小店的地方,最好是那种能够带住人的宅子。因为你家是用作示范的头一批,这笔本钱就由我来出。等你家安顿好了,我就差人去教你家人怎么做。所需要的配料也会在那时给你家。”

    听完璟瑜的这番话,秦惜惜既是感激又有几分疑惑:“小女子是想从现在的村子里搬走,但是为什么是搬来潼涧?还有,姑娘说头一批,莫不是除小女子家还有别家一起?”

    “那当然是因为潼涧才是南疆大军最大的大本营!只有在这里,这示范的作用才能影响最大。这个计划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不少需要改善地方。这里离我家近,更方便一些。至于别家,肯定还有。除了你家之外,遗属还要再选几家,另外还有解甲的伤兵,也有选几个典型,毕竟只有一家成功不一定能够说明问题,但若是几家都成功了,就能让人们更清楚的看到未来的前程。”璟瑜点头道。

    秦惜惜像是想到了什么,不无担心的问道:“都会集中在潼涧城吗?”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璟瑜胸有成竹的道:“你放心好了,就算是挨着个儿的开在一起,也不会有问题的。因为我所说的小食,并不只是几种,你大可不必担心会因为做同样的生意而争抢客人。不然南疆的地界再大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遗属和伤兵。”

第二百三十二章 连营() 
这天在南风楼的会面之后又过了好几天,潼涧城里的南市和北市的几条街巷里就新开了好几间不起眼的小店。这些小店的位置有好有坏,铺子大小也各不相同。在这些小店正式开业之前到也没有人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周围的人大都只知道这些小店以后是做吃食买卖的,在潼涧城里像这样的小店是多不胜数。

    不过这也亏得是在潼涧城,才没有太过显眼。尽管近几年来世道不大好,各地天灾**的接连不断,不少地方平民百姓们的日子都过得十分艰难,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就更加没有那个多余的闲钱来买吃的了。另外许多地方连的粮食供应都几乎断绝了,就算是有钱也没处买能吃的材料,就连不少曾名远扬的大酒楼都被迫关了门,像这样小打小闹的小店铺就更不用提了,早就大批大批的倒闭了。像眼前这样打算新开业的根本就没有。

    南疆近年来虽也一样受到了天灾和战争的影响,但只是之前旱灾时受到的灾情比较严重,后来大寒雪灾虽也受到了波及,但远不如北面严重。在那场大旱的灾情减缓之后,南疆就曾组织了抢种。那轮抢种的成果也已经收成了,还很是不错。这样的结果不但缓解了那场大旱带来的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民心。在璟瑜开始借着名头向南疆大量供粮之后,那场地危机就更不再是问题了。

    只不过因为战争的阴影还在,为了以防万一大家都将粮食藏着没在市面上流通。所以这才显得市面上粮食依旧很紧张的样子。不过随着璟瑜提供的那些粮食不断的被收入南疆各地的粮库,以前那些以防万一备下的陈粮也被不断的在市面上放出。如今南疆各地的主要城市的粮价大都回落了不少,哪怕依旧还是比以往盛世的时候高出一些,但比起前两年来已经下降了很多。随着粮价的不断回落,南疆百姓的心也越来越安稳,各地萧条的行市也渐渐有了一些起色。

    而潼涧更是南疆最特殊的一座城池,因为有大量军队在外城驻防。又有数百年未陷落过的历史,一贯被南疆人视作最安全的地方。又因为它是南疆实际上的政治、军事、经济上中心,南疆大半的大族豪强都在这里有宅邸。这里哪怕在前两年最困难的时候,背后有着雄厚实力支持的潼涧城里所受到的影响也十分有限。特别是近几年来那些以往主要扎根在南疆其他地方的世族豪门,有不少为了安全或其他理由不断的搬入城里。随他们带来的不少物资,甚至让潼涧城里的商市还更加热闹繁华了几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这样的新开的小店自然也没什么稀奇好显眼的了。

    不过若要说这几家小店有真有什么让人多关注两眼的,大概就是这些小店里的人了。偶然路过时看到在这些小店里忙活的人,不是缺胳膊断腿的人,就是一些老弱妇孺。这些怎么看都是拖累的人看上去既不像是开店的东家。也不像是哪个东家愿意花钱雇来干活的人。

    这几家看着很平常的小店正式开张的那一天,却是在它们各自所在的地方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这一天里,潼涧城里好几条的街巷里都飘出了一股人们从没有闻过的食物香味。那股浓郁的香味。引得从这些街市上路过的路人个个都食指大动,脚下都情不自禁的被这股香味所吸引到了那一家家飘出这股香味的小食店前。

    袋里有几个钱的自是想要来尝尝味道,囊中羞涩的也想着过来见识见识,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居然这么香。毕竟现在兜里没钱也可以问问价。等以后手头宽裕了些的时候,也可以来的嘛。就这样开市没一会儿,这几家小店就围满人。

    一家开在北麟坊小店就正是这样。这家小店的店堂并不大,只能勉强摆下四张小圆桌,大概坐上十来个就会有些挤。小店里的布置也十分的简陋,但门口上挂着有招牌却是十分显眼。说这招牌显眼,到也不是因为它有多大。或是有多华丽。事实上块招牌在大小用料上与隔壁其他的店铺并没差别。说它显眼的因为出在上边的所书的的“连营食坊”四个大字上。

    这四个大字与周围其他招牌上的字相比,铁画银勾苍劲有力,就是识字的人也能看得出几分不凡来。而稍懂得一些人,就更能看出这字上透着的杀伐之气绝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写得出来的。就这股夺人的气势,就与这种小店的简陋多少有些不大般配。这其中的怪异自是让能看出这些人,在心里就先暗暗对这间乍看不起眼的小店高看了一眼。

    更有细心的人发现这块招牌上,除了“连营食坊”这个四个夺目的大字之外,在不起眼的下方角落里有个小小的“一”字。当时这些人并没有多想,直到看到其他几个地方的小店也挂着同样的招牌,只是下方角落里的数字略有不同时,才联想到这或许是分号的意思。

    才一大清早的,这家连营食坊的门前摆了一个木架,支起了两大一小三只炉子。木架上的每一层都放着不少竹签儿,这些竹签儿上串着少量的不少认识不识认的菜。其中认得出的有山菌儿、白菜叶儿,豆腐皮裹豆芽儿之类的东西,还有红的、白的、黄的好几种认不出什么料的丸子,以及完全不知道是什么黄的、灰的、白的类似豆腐块儿的东西和一些肉串。

    木架旁支着的一只小一点儿的炉子上架着一块面盆大的长铜板,一个半大的少年站在铜板后,手脚麻利的将木架上竹签串放到滴了油的铜板上,在一阵嗞嗞作响之后便从铜板下摸出一小撮认不出什么的棕黄色粉沫儿撒到半熟的竹签上,这些竹签上串着的菜便传出一阵除了菜色本身香味之外的诱人浓香。

    少年旁边支的一只大炉子上放着一个样子有些怪分成一格格的大平锅,那些格子里也放着架子上的那种竹签串儿,这口大平锅里也一样飘出了另一股与铜板上不同,却一样诱人的香味。

    另一只大炉子上放着一口不大不小的普通锅子,一个比那半大少年稍大一些的少女正从摆在炉子下的一只大筐里抓出一把米粉,放到这口锅中的笊篱里,烫过一会儿之后就捞到一只大陶碗里,然后从大平锅里舀了一锅勺汤浇到碗里米粉上。

    等她将汤汁浇上之后,一旁的少年便将铜板上弄好的几只竹签儿放到了这里大陶碗里。然后少女又摸出几点细葱,加撒在上边。

    而这时,排在少女这口锅前长长队伍中最前头的一个中年汉子就迫不急待的从少女手中接过这碗米粉,同时将五个大钱交到了少年的手上。接着便传出一串铜钱抛入罐子里的脆响声。

    端着这碗米粉的汉子也没进到铺子里坐着,而是从铺子里最靠近门口的一张小圆桌上的竹箸筒里抽出一双竹筷,就在门外一蹲着一溜儿在吃着跟他着不多一样米面的人群里寻了个空位,然后也蹲了下去,加入了这队吃米面的大军里。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