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时代-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惊讶的问他:“这家公司是监控器材生产企业?”
“不止。”赵贤良解释道:“你知道以前咱们华夏的国家部委机关里,有一个名叫机械电子部的单位吗?”
李牧点点头:“好像听我爸说起过,以前国家部委机关太多,后来撤的撤、拆的拆,连煤炭工业部都给撤了。”
“对。”赵贤良说:“机械电子部后来拆分成机械部和电子部,这电子部下面就有很多所属研究所,其中第52研究所就在杭城,是84年迁过去的,我那个高中同学是88年留学回来,进了52所,后来因为研究所和市场脱节的太厉害,全国范围的科研所纷纷改制,让科研人员进入市场、自行研发科技项目、自行创收,联想的柳老板也是一样的出身,这52所就搞了个海康威视数字技术公司。”
李牧问:“海康威视的市场定位就是监控设备?”
“是啊。”赵贤良说:“我那个高中同学跟我聊起过,海康威视之所以定位监控设备,是因为他们之前在52所的时候,就在视频这方面有些积累,不过现在好像也比较艰难,市场空间不大、研发经费不足、推广费用基本为零,所以想快速发展也不容易。”
李牧颇为震惊的问他:“海康威视脱胎于国家研究所?那这里面应该都是高端科研人才吧?”
赵贤良点头说道:“其他研究所什么样我不清楚,不过52所是真不一般,本身就是研究计算机方向的,有一批非常厉害的计算机方面人才,这次搞海康威视,差不多三十个科研人员全部脱离事业编制跟着出来了。”
李牧有些纳闷,一家脱胎于国有研究所的科技企业,又是一口气出来几十个科研人员、还有原本国有研究所的技术储备,这企业的技术实力肯定非常厉害,按理说,这样的企业在上辈子,自己应该有印象啊,哪怕自己没接触过监控设备这行业,但是一个行业里比较厉害的公司,多少也是有耳闻的,莫非这海康威视上辈子经营不善、早早倒掉了?
不应该啊!
李牧越想越觉得不应该!
一群官僚作风浓郁的人如果出来创业,未必能够成功,但是一帮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员出来创业,而且又是搞研发领域,按理说不太容易失败啊,这帮人要技术有技术,要匠心有匠心,就算不大成,也能小成。
于是,李牧试探性的问赵贤良:“赵叔叔,您知道这公司的logo或者英文名吗?我想看看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越是听您说,我越觉得好像在哪听过。”
赵贤良笑道:“我给你问问。”
说完,赵贤良拿起手机,发了一条短信。
几十秒钟之后,赵贤良手机响了一声提示,随后他把手机递给李牧,说:“就是这个,你看看。”
李牧接过手机一看,短信上写着一行字幕:“hikvision”
李牧眼前一亮,顿时想起来自己到底在哪里听说过这个牌子了!
以前在燕京工作的时候,一个女性朋友买了一条牛头梗,为了在上班的时候能够实时看到家里的狗在做什么,她找做it的李牧帮忙选过一套智能家居监控设备,李牧虽然是做it,但是对智能家居以及监控设备也不太懂,找了个朋友询问,朋友推荐了一款可以跟手机联网的智能监控摄像头,当时就说过这是海康威视旗下的智能家居设备,说海康威视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方案供应商,非常牛逼。
李牧觉得都全球最大了,肯定牛逼,就找朋友要了个设备链接,当时就直接把链接转发给了那个女性朋友,但是女性朋友购买之后发现不会安装调试,还请李牧上门帮忙安装,当时李牧就记住了o,没想到竟然就是赵贤良说的这一家!
这么说来,这家名叫海康威视的企业,将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企业,这可就太牛逼了,不说国外市场,光是华夏十三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监控领域的需求量一定大得惊人,海康威视能在整个安防监控市场里做到第一,就证明这一定是国内在这个行业里最牛逼的团队,没有之一。
坚信以人为本的李牧,此刻已经几乎兴奋的快要绷不住了,这真是自己今天来赵贤良家里做客的最大收获!一个全部由国家科研所研究员组成的科技企业,简直就是nba里的全明星阵容啊!
一想到这里,李牧恨不得立刻就把这支团队,连同整个公司打包收归己有。
强压住心底的兴奋,李牧试探性的问赵贤良:“赵叔叔,这个海康威视是国有研究所分离成立的企业,我如果要收购的话,他们能卖吗?”
赵贤良哈哈一笑:“当然能!他们为什么创业?就是因为国家经费不足、项目不足,再靠计划经济那一套已经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出来创业,创业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赚钱吗?只要价钱合适,我觉得无论是脱离编制的科研人员,还是研究所本身,都会乐于把企业卖掉。”
李牧点了点头:“那真是太好了,赵叔叔,要不您帮我约一下您的那个高中同学,让他来燕京我们聊一下?”
第974章 李牧的如意算盘()
从弄明白海康威视就是hikvision的那一刻起,李牧的心就已经完全不在这栋别墅里了。
他满脑子想的,就是尽快想办法把这家公司一锅端了,连人带公司全部收下来,到时候直接成立一个牧野威视,英文名就叫muyevision,用海康威视的硬件团队,用牧野科技的软件团队,这样的班底搭配,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搞出大名堂来。
赵贤良对李牧的事情也非常上心,立刻给自己的那个高中同学打电话,对方一听说是李牧有兴趣跟他们谈收购合作,立刻打起十二分的重视。
海康威视现在正式成立还不足一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以至于52所早就有兴趣引入外部资金,与外界合资来搞海康威视,但是眼下民间资本对安防监控行业并不感兴趣,很多人宁愿把钱投入炒房,也不愿意把钱投在海康威视这种扎根冷门行业的公司。
其实,海康威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也并非胸有成竹。
首先,海康威视现在已经是一家完全面向市场的企业,也就是说,研发安防监控,已经不是国家的科研任务,国家一不会给研发经费,二不会给采购合同,所以,海康威视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其次,安防监控市场目前确实没什么明显起色,不光是52所没信心,52所现在的顶头上司华夏电子科技集团对这个产业也并不重视,海康威视现在还只是一个刚从52所脱离出去的新生儿,在整个华夏电子科技集团的架构下面,根本显不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质。
正因为如此,一听说李牧竟然对海康威视有兴趣,赵贤良的同学立刻就跟海康威视的总经理,以及52所的领导汇报。
52所的领导立刻拍板:先跟李牧见面聊一聊,看看李牧想要什么。
于是,那边立刻就答应了李牧的面谈请求,并且指定了赵贤良的高中同学作为对接人,让他亲自赶赴燕京与李牧见面。
赵贤良把对方见面的意图转达给李牧之后,李牧刚想说一句越快越好,但是仔细一想,海康威视的情况太复杂,如果它现在还没有做融资,那么它应该是52所,或者是电子部改制后的华夏电子科技集团全资控股,如果脱离编制的科研人员有团队股份的话,那么电子科技集团肯定控股了绝大部分股份,团队控制了少量股份。
这么看来,从股份结构上来说,海康威视应该算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国有企业,上级企业有52所,以及华夏电子科技集团两家,如果想谈收购,恐怕得华夏电子科技集团来拍板,对方来一个海康威视的副总,恐怕他无权做任何决定,很有可能就是来打个前站。
李牧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点点谈、一点点掰扯,他觉得,如果想短时间内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进展,那么光让赵贤良的同学来燕京是不够的,这样搞下去,不来个七八趟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去一趟,一趟把海康威视、52研究所都搞定。
如果现在决定权在52所手里,那自己就争取直接跟52所把意向明确下来,谈好细节然后快速推进;如果决定权在华夏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手里,自己就忽悠52所上船,再让他们去跟集团掰扯。
于是李牧便对赵贤良说:“赵叔叔,麻烦您跟您的同学说一声,我明天正好要去杭城办点事,下午五点之后有时间,我跟他可以在杭城见面。”
赵贤良知道李牧不可能真的明天恰好要去杭城,所以这一定只是一个说辞,所以他惊讶于李牧对这一块业务的重视,为了这么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就要立刻专程赶赴杭城,李牧对这一块到底有多重视?
不过赵贤良很快也释然了,天网系统的构想,李牧只是拿嘴随便说了说,没想到各级领导都很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换做自己是李牧,也一定会把这个项目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尽快有所突破。
随后,赵贤良按照李牧的说辞,跟自己的同学打了个招呼,对方几乎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与海康威视碰面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李牧的心里兴奋极了,以至于在与赵子秋一家三口一起吃饭的时候,李牧经常不受控制的心不在焉。
谢芸做饭很好吃,有很明显的江南风情,但李牧却好像失去了味觉细胞,心里想的全是海康威视。
吃过晚饭,李牧在赵子秋家中坐了一会儿,感觉自己礼数都已经尽到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告辞离开。
走路回自己别墅的路上,李牧就已经掏出手机给林清雅以及负责资本运作的丁正林发去一条信息:“明天去杭城出趟差,有时间吗?”
片刻后,林清雅回复:“没问题。”
又等了一会儿,丁正林回复:“ok!”
于是李牧立刻给李紫薇打电话,让她给三人订明天上午去杭城的机票,具体的事情,明天在飞机上再跟他们俩聊。
……
当晚,谢芸洗过澡躺在卧室床上,问身边的赵贤良:“对了。你今天跟李牧都聊什么了?本来看他情绪还挺好的,跟你聊完出来之后就一直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赵贤良无奈的摇头一笑,说:“你记得跟陈部长一起吃饭的时候,陈部长说起的、李牧那个天网系统的构思吧?”
“记得啊。”谢芸不由问:“怎么了?”
赵贤良挑眉一笑,说:“前段时间钟鑫华就找过我,说他们那个改制后由52所牵头成立的公司资金匮乏,正在寻找外部投资,当时他想让我投一笔,我答应考虑考虑,不过说心里话,我对这个行业一点也不了解,也不想浪费精力去了解,所以一直还在想该怎么跟他沟通,这下好了,正好李牧要做安防监控,正想收几家这方面的公司,所以我就把钟鑫华他们公司的情况给李牧介绍了一下,李牧很感兴趣,明天就要过去跟他面谈。”
谢芸笑道:“你真是老奸巨猾,别人托你帮忙你不帮,忽悠李牧替你帮忙。”
“哪能呢。”赵贤良笑道:“只不过是凑巧李牧有这个需求,所以我就给他介绍了一下,这样对钟鑫华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事情,李牧的想法高层领导都很感兴趣,如果真能落地,将来光是政府订单就能赚上一大笔。”
谢芸点了点头,试探性的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没想着在里面掺和掺和?哪怕少入点股份,当个长期投资了。”
赵贤良摆了摆手。说:“意义不大,能赚钱的行业太多了,我精力不够,所以就专心干咱们眼前的这摊子事儿,其他的行业,就算再赚钱也不想浪费精力和时间。”
说着,赵贤良感叹道:“咱们也不缺钱,我觉得我还是专注一点,不能被其他的诱惑所吸引。”
谢芸微微一笑,说:“就是欣赏你身上这股子专注的劲头,再大的诱惑都不能让你分心。”
赵贤良揽住谢芸,笑着说道:“其实我考虑的是,这个行业如果想火,要看李牧能不能把天网系统做起来,虽然我很相信李牧的能力,但是我总不能搭他的车赚钱吧?”
说到这里,赵贤良很是认真的说:“子秋是我闺女,李牧又是子秋的男朋友,将来如果他能搭我的车赚钱是最好,就算不能也不要紧,但是我如果搭他的车赚钱,将来子秋会在李牧面前直不起腰来。”
谢芸点点头,笑着说:“你说得很对。”
……
翌日上午九点钟,李牧就已经到了燕京机场,林清雅和丁正林也准时赶来会合,在vip候机室中,李牧就开始跟他们两人沟通这次去杭城的主要任务。
林清雅一听说李牧想收海康威视,便立刻说道:“李总,你让我搜寻一些硬件生产商的资料,我这两天一直在做,海康威视的情况我大概了解过,虽然企业刚刚起步,但是实力还是很厉害的,不过他们是国有企业的性质,想收购会不会有些困难?”
李牧笑道:“没什么困难不困难的,就是钱多少的问题,钱如果给的多,收购的可行性就高得多。”
丁正林说:“李总,如果海康威视是国有资产,我们暂时还不能100%全资收购,一直说国家会出法规改变这个限制,不过不知道要等多久。”
李牧笑着说道:“我不追求一定要全资收购,但是最起码也得是个控股,我们这次去,就是尽可能把52所的股份压榨到极致。”
说着,李牧又道:“我最期待的局面,就是由我个人、牧野科技以及海康威视三方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新公司,我个人占60%,牧野科技和海康威视占剩下的40%。
丁正林当即说道:”那我们这次就按照李总你的心理价位去他们斗智斗勇!“
第975章 先画个大饼吧()
飞机抵达杭城才刚刚中午,李牧和林清雅、丁正林三人先是低调入住了杭城一家高档酒店,两人各自回房安放好行李之后,便立刻来到李牧的房间,探讨更具体的谈判策略。
海康威视的情况,赵贤良已经给李牧介绍的差不多了,总体上看,就是一帮牛逼人咬牙搞出来的苦营生,没钱,前景也有些不够明朗,正希望找人投资,总结下来就一句话:缺钱是海康威视的主基调。
而李牧作为眼下国内高新技术产业最活跃的企业家,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力自不用说,甚至可以说,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都不会拒绝来自李牧的投资。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李牧不是一个单纯带着现金的投资者,反而是一个带着钱和刀的拆迁队。
他不想只是单纯投资海康威视的盘子,那样一来,自己只能作为海康威视的股东存在、享受一下海康威视发展中的红利,却没办法掌控海康威视、让它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海康威视在法理上如果不是自己的,那自己就没办法对它进行新的整合。
所谓新的整合,就是将海康威视整合进一个新的盘子里,做一个全面的并购。
由李牧出钱组一个新的盘子,让海康威视把它原本的盘子摔了,加入到自己的新盘子里来,让他们从原本的主人,变成出力的股东,这确实不容易。
如果海康威视不答应,或者要价太高,那自己就只能用转而收购其他与海康威视差不多的公司,跟海康威视成为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如果把所有被图谋兼并的企业比作是拥有宅基地的普通老百姓,那李牧这种图谋兼并的企业就是拆迁队、开发商。
有的老百姓盼拆迁盼的眼都绿了,简直是望眼欲穿,拆迁队一来,就立刻谈条件,谈好了举家搬迁,把自己的房子和地皮都拿出去套现,然后再换新开发商几套房;谈不好就做钉子户,一直耗到更优越的条件出台。
可有的老百姓就是不愿意被拆迁,宁死不屈的要继续生活在这片热土上,那对开发商、拆迁队来说,只能是:有能耐的就强拆,没能耐的就绕道。
眼下,李牧作为拆迁队,来杭城跟海康威视做第一次拆迁谈判,在不确定海康威视是否接纳“拆迁”的前提下,首先要确定的,就是给海康威视这个“宅子”报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想让海康威视放弃自身发展,用自己100%的股份,去置换未来的“牧野威视”20%的股份,首先就要有足够的条件去打动他们。
但是海康威视成立仅仅一年,还处在研发阶段,在没有什么营收流水、市场反馈的情况下,很难做出一个合适的估值出来。
现在的海康威视,最大的财富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部出身于52所的尖端人才,另一个部分是52所已有的科研成果,都算是软实力。
林清雅之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海康威视最大的技术优势是在编解码技术以及后端储存产品,这两个方面他们都有52所原本的技术沉淀,所以研发实力非常强大。
但是,海康威视也有它的尴尬之处:它现在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军前端摄像机市场,也就是说,它现在是造不出摄像头来的,而摄像头,是天网系统规划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也就是说,收购了海康威视,李牧要么投钱给海康威视研究前端摄像机,要么干脆再收一家主做前端摄像机的企业,进来跟海康威视互补。
所以,海康威视整体上还算是一家高新技术研发企业,并非硬件生产企业,主要的定位是做安防监控领域中部分细分领域的方案供应商,还没有实力打通所有软硬件、前后端,成为安防监控研发、生产、推广、销售一条龙的公司
针对这样的情况,三人讨论了很长时间,最终达成共识:以海康威视现在情况来看,企业估值不能高于五千万。
丁正林彻底了解清楚李牧的所有架构规划,以及五千万的心理价位之后,对李牧说:“李总,有一个问题,海康威视和52所都是国有企业,他们的目标是在市场上找发展机遇,所以他们的眼光应该还是很长远的。”
说到这里,丁正林又说:“在我看来,海康威视现在缺的是可以投入企业运转的资金,而不是变卖企业后的那点现金,所以我们如果想成立一个牧野威视来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