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时代-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的剧情,在这种氛围下,以武侠与历史为背景的《英雄》,彻底失去了发育的土壤。
在《英雄》的出品方新画面公司,张亿谋此时此刻正在为院线的变卦而愤怒不已,上映第一天,根据公司派出去的员工了解到的数据,各大院线的排片极不乐观。
原本各大院线承诺给《英雄》的排片量超过了总排片的30%,甚至有些影院超过了50%,但是真到了上映的时候,几乎所有院线都对承诺的排片量大打折扣,直接腰斩都是少的,更多的是一口气降低到承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怒不可遏的张亿谋在办公室里怒斥道:“这些院线实在是太没有诚信了!排片说减就减,连个招呼都不打!”
张亿谋最好的合作伙伴章伟平无奈的说道:“没办法,牧野映象那部《那些年》实在是太强势,上座率高,票房也增长的速度也快的惊人。”
“真是可笑!”张亿谋脸色铁青的说道:“这种烂片竟然也能有这么高的票房,无非就是那点情情爱爱的事情,一点底蕴都没有!”
章伟平耸了耸肩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它的题材选得好啊!历史、武侠的题材虽然大、虽然深,但是这种题材不接地气的问题也很严重,大部分观众其实还是喜欢看一些接地气的题材,《那些年》恰好就是一个极接地气的现代题材,跟它比,我们有先天短板,院线那边降低我们的排片,也在情理之中。”
张亿谋不忿的说道:“我们的演员、制作团队阵容这么强大,观众难道会不买账?这些院线根本就是跟风、短视,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一窝蜂的把排片都给了《那些年》!”
章伟平说:“我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咱们的片子阵容确实强大,就算是现在的排片量不够高,只要我们的上座率能够有保障,各大院线一定会逐渐把排片量重新加回来的。”
院线排片的重要依据就是上座率,哪部片子的上座率高,哪部片子的排练量自然也就高,院线老板不为单一的影视公司甚至单一的导演打工,他们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所以,如果《英雄》的上座率能够超过《那些年》,院线必然会将《英雄》的上座率提上去。
张亿谋对自己的新片格外有信心,他对章伟平说:“你放心,等着看,我们的影片上座率一定会超过《那些年》!”
章伟平提醒道:“亿谋,《那些年》连续七天,网络销售上座率100%,也就是说,从它上映当天到现在,所有在网络上销售的电影票,一张不落的全卖光了……”
张亿谋有些错愕,片刻后道:“我觉得牧影票务既然是在牧野映象自己的手里,那这个数据完全由得他们自己随便说,我不信什么电影能够连续七天上座率100%,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章伟平说:“不过据我的了解,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张亿谋摆了摆手,说:“等着明天看看我们的首日票房数据,以及平均上座率吧!”
……
翌日下午,前一天的票房数据出炉,因为是周六的缘故,而且《那些年》的网票排片占比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它在上映一周之后,迎来了票房的重新抬头。
这一天,《那些年》的票房在连续几天缓慢下滑的基础上逆势上涨,在全国斩获了两千万票房,其中有超过五百万来自于牧影票务系统,创下了华语电影内地单日票房的新纪录,而上一个记录是《那些年》上映的第二天创下的一千八百万。
而张亿谋也得到了《英雄》上映首日的票房数据。
“两百六十万?!”张亿谋看着手下给过来的数据,惊的目瞪口道。
“怎么只有两百六十万?上座率是多少?”
面前的员工再次递上一张纸,上面写着《英雄》昨天在全国各地影院的上座率,最高的黄金时间单场也不过50%左右,而大部分都在20%以下。
除了各地影院、各场次的上座率之外,这份数据报告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数据:平均上座率。
平均上座率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商业前景与潜力,所以导演对这个数据极其重视。
此时对张亿谋来说,《英雄》能否中后段发力,就看平均上座率的高低了,如果平均上座率高,那么翻身是迟早的事情,但如果上座率太低,那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当张亿谋拿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数据统计之后,整个人顿时如同被浇了一桶冰水,里里外外透心凉!
上映第一天,《英雄》在全国各场次的平均上座率,只有区区的19。1%。
19。1%是什么概念,一个两百人的影厅,平均入座的客人还不到四十人,剩下的大部分座位因为卖不掉,所以砸在了院线自己的手里,赚不到一分钱。
而让张亿谋更是一口老血喷涌而出的,是《那些年》的平均上座率也出来了,竟然达到了平均6…70%的高度,光是上座率就找过《英雄》三四倍……
当张亿谋看到《那些年》昨天的票房竟然高达两千万的时候,他整个人的三观都要崩塌了!单日两千万票房,在整个华夏影史中,都是绝对的新纪录!
第1120章 强行碰瓷()
李牧用《那些年》以及自己的线上资源、牧影票务系统甚至包括电影主题曲,完美的把控住了整个国内票房的走向,强大的曝光度、话题度,吸引了电影爱好者绝大部分的关注,这也让《那些年》逐步变了一场票房风暴,将绝大部分前往影院观影的观众吸了进去,与它同档期上映的电影几乎无一例外,全军覆没。
转眼间,《英雄》上映三天,在第一天勉强收获两百六十万票房之后,《英雄》的票房持续走低,三天的总票房,竟然只有区区六百万元,扑街已经成了不可逆的现实。
与此同时,《那些年》在上映十天之后,票房正式破亿,在第十天的时候达到了一亿零五百万,成为今年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同时也成了票房过亿用时最短的电影。
为了庆祝票房过亿,牧野映象在燕京一家五星级酒店举行庆功宴,整个《那些年》的主创团队悉数到场,各路媒体也都赶往现场报道,再次将《那些年》的社会热度提升了一个层次。
一旦一部电影在一段时间形成这种全面的曝光度,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了在上映期内屠戮一切的态势,无法阻挡。
只是张导演此时已经快要被一蹶不振的票房逼疯了!
《英雄》是他目前为止执导过的电影中,投资成本最高的一部,本来是想借着这部电影创造一堆国内票房纪录,然后再到海外运作一大批国际奖项的,但是怎么都没想到,竟然在自家门前就先遭遇了滑铁卢。
不光是他,整个《英雄》的出品方,以及投资方都对这个票房表现感到崩溃,号称三千万美元的成本,实际虽然没有投这么多,但也差不多达到两亿人民币了,结果竟然干不过一部一千万投资的青春校园爱情电影,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得了。
于是,就在《那些年》庆祝票房过亿的时候,《英雄》的整个出品方开始了他们的“逆袭之路”。
《英雄》的第一个应对的计策便是买票房,据消息称,《英雄》出品方通过特殊渠道向所有院线承诺,在未来的三天内,只要给《英雄》排片,出品方将为排片保底60%的上座率!
也就是说,只要院线愿意给《英雄》排片,哪怕到时候一个顾客都没有,出品方也会为他补足60%上座率的票房,眼下,全国大部分院线还都没有接入牧影票务系统,就算是《那些年》上座率很高,但是在普通工作日,以及上午、夜里的场次里,《那些年》的上座率也达不到50%,普遍在3…40%左右。
如果院线把这些场次释放出来给《英雄》,哪怕上午九点半以及夜里十二点的场次,也能从出品方那里拿回60%票房的补贴,这买卖可真是太划算了。
随后,在《英雄》上映的第四天,《英雄》在全国范围内的排片量激增,虽然增加的都是上午以及晚上这种尴尬时间的场次,但是由于出品方的补贴政策,《英雄》的上座率顿时激增,“票房”也跟着突飞猛涨。
时至中午,《英雄》出品方以及整个主创核心团队在一起开会,章伟平在会上动员道:“我们今天的目标是让《英雄》的票房达到1000万以上,请大家放心,通过我们的运作,这个目标今天一定会达到,我们已经跟国内几十家媒体记者提前取得了沟通,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英雄》票房逆袭的新闻稿,今晚到明天将在媒体上集中报道一轮,把观众的注意力抓回来。”
想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看电影,首先要先让观众对电影感兴趣,现在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那些年》身上,如果再不制造一些吸引眼球的新闻,那《英雄》的票房往后会更加仆街。
一个公关经理这时候开口补充道:“为了让新闻更显真实,我们已经安排了二十多个各年龄层次的特殊‘观众’,他们将在各大影院接受这些媒体的采访,采访的台本我们已经基本上定好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诸位领导的进一步指示。”
一名资方代表开口问道:“有什么问题?”
公关经理清了清嗓子,说:“关于采访的台本,我们设计了三十多版,其中有二十多版是从各个角度称赞《英雄》的,例如从导演、演员阵容、视觉效果、投资浩大、史诗感强、重温历史、弘扬国粹等多个方面对咱们的《英雄》进行360度称赞,然后再由各大媒体交叉剪辑播出,还有十多个版本,是和《那些年》进行了一定对比的,这批台本里,会让热心观众将《英雄》和《那些年》放在一起对比,对《那些年》的情情爱爱、深度不足、浮夸浮躁甚至三观不正进行一定的抨击,我们现在拿不定主意的,就是到底上不上这批台本。”
资方代表皱了皱眉,问道:“能不能具体拿出一个这样的台本出来举个例子?”
“好!”公关经理点点头,拿起一份打印文件,说:“比如这条台本:
记者问观众:您好,我是xx台的记者,想采访您一下,请问您是不是刚看过了《英雄》这部电影?
观众点头,说:是的,刚刚看完。说着,还要拿出手中的电影票根。
记者接着问:我想问您一下,您对《英雄》这部电影如何评价?
观众竖起大拇指,表情真诚的回答:非常棒,真的是这些年来看过最棒的国产电影,张亿谋导演构架这种严肃题材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而且电影是大制作,在电影院看那种视觉效果感觉实在是太棒了,特别震撼!”
记者再问:另外一部同时在上映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您看过了吗?”
观众回答:那部电影我也看了。
记者问:那您觉得,和《那些年》比起来,《英雄》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观众回答:这两部电影的差距太明显了,不光是题材和类型上的差距明显,就连内涵、底蕴、观赏意义都有很大的差距,我觉得《英雄》这种基于历史和华夏传统武侠精神打造的电影,是一定要到电影院来看才能感受到那份震撼的,至于《那些年》,我觉得这部电影整体就像是一碗方便面,一个人在家里吃吃就好。”
听公关经理讲完这套台本,整个会议室内的十几号人脸色各不相同。
张亿谋导演的表情一如既往的难看,资方代表的表情倒是有些欣喜的神色,至于其他人,大部分都有些惊恐。
沉默片刻,资方代表说:“我觉得这样的采访台本很有意思,一方面可以吸引观众到电影院来观赏《英雄》,一方面又能让那些有兴趣到电影院里看《那些年》的用户望而却步,这种没任何场面感的****电影,在家里看看盗版dvd就足够了,完全没必要到影院里来。”
说到这里,资方代表笑着说道:“我的建议是把类似这样的台本都用上,我们在媒体上猛炒一波,同时再发动网络水军,让他们也在网上推我们的《英雄》,同时骂一骂《那些年》,把《那些年》在网上的口碑搞下来,只有它的口碑下来了,我们的发展空间才更大!”
这时,一个出品公司的管理层开口道:“刘总,《那些年》是牧野映象的第一部院线电影,如果我们攻击抹黑它的话,万一惹怒了牧野映象甚至是牧野科技,那我们可就是捅了马蜂窝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表情瞬间变色。
确实,放眼整个华夏民营企业阵营,谁敢没事招惹牧野科技?李牧这家伙在国内的影响力极为强大,又是最受推崇的民营企业家甚至慈善家,企业影响力也是民营企业中毫无疑问的翘楚,多少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都恨不得躲他远远的,谁敢主动找他的麻烦?
可是,那资方代表却冷笑道:“牧野科技又怎么样?它在互联网上确实很牛,但是在其他领域算什么?我们现在就是要攻击它、让观众拿我们和他们的影片去比较,这样才能吸引到足够的关注度,越是这样,我们越要主动抓紧牧野映象,哪怕是强行碰瓷,也要把他们跟咱们捆绑在一起,如果能让别人想到《那些年》就能想到《英雄》,那我们就成功一半了!”
《英雄》的投资方来自于实体行业,与互联网并无任何瓜葛,所以即便是牧野科技实力强大、李牧影响力巨大,他们也丝毫不担心会招来牧野科技的打击报复,反而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的票房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这部电影票房仆街,那么接下来的海外市场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好莱坞的哈维同志就是个人面兽心的吸血鬼,他关于购买这部电影海外发行权的具体条款还没谈拢,这也是他一贯的做事套路,如果这部电影在华夏内地都仆街的话,那哈维到时候给的报价恐怕就更低了,到那个时候,这部电影将要面临的,恐怕就是全球范围内的彻底失败。
对资方以及出品方来说,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局面。
于是,在沉默了几分钟之后,出品方终于和资方达成了共识,既然《那些年》是现在国内票房赚钱的快车,那么就必须要用最能引发争议的方式,将《英雄》跟《那些年》强行捆绑在一起!
第1121章 李牧的碾压攻势()
李牧从创业到现在,碰瓷的人还真没少遇见,甚至不乏埃隆·马斯克这样的鸟人,为了能让自己的企业卖个好价钱,万里迢迢坐飞机越洋来碰瓷。
不过话说回来,大部分碰瓷的人都算是还有点底限,只是想从牧野科技或者淘宝网身上蹭个热度,还从来没有谁既想蹭热度,又想连带着把自己攻击一通的,这一次《英雄》的资方让李牧彻底涨了见识。
《英雄》为了庆祝票房“逆势上涨”、单日票房突破一千万人民币,特地在一些媒体上猛刷了一大波存在感,这种自己买票房自己炒作的运作方式,在影视圈其实很常见,为的就是忽悠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到电影院买票支持,对这种做法,李牧本身也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这已经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他也没想过要做娱乐圈的纪委。
但是话说回来,你自己刷票房没问题,但是刷票房的时候搞一批假观众接受采访,还要顺便把《那些年》搬出来踩两下,这就是李牧所接受不了的了。
最让李牧不爽的是,电视报道出现没多久,互联网上就涌现出一批水军,一边猛踩《那些年》浮夸没深度,一边大赞《英雄》是华语电影历史上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李牧真正不爽的,并不是这批人对《那些年》的贬低,主要是他自己可以说是现如今网络水军的祖宗,没想到反而被一批不成气候的水军怼了一番,实在是让人窝火。
在李牧看来,竞争也是要讲究手段和下限的,既然《那些年》和《英雄》几乎就在同一个档期上映,那么彼此之前的竞争当然是不可避免的,李牧想让《那些年》一炮而红、让牧野映象一战成名,就需要《那些年》以绝对的优势称霸。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英雄》还是《狗熊》,都将是李牧眼中的对手,他自然要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对方必要的打压,但是,他的打压是纯粹靠资源打压,他三位一体的宣传攻势,无形中就可以把《英雄》的发育空间压缩到极致。
这种竞争手段就好比围棋高手,在不触碰对手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对手所有的发展空间封死,让它在一个逼仄的小空间内挣扎,这种竞争手段对于对手来说虽然残酷,但完全符合竞争道德。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英雄》竟然会采用类似人身攻击的方式,直接对《那些年》开火,而且无论是电视采访,还是网络水军,他们最喜欢用的一个论调就是:《那些年》是没有底蕴和内涵的垃圾作品,而《英雄》恰好相反,简直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史诗级巨著。
李牧特别反感这样的论调,像极了郭德刚曾经遭遇过的抨击,某些相声大师抨击他的相声都是三俗、没有教育意义,可是相声本身就是一种让人开心的艺术,如果一味讲究教育意义而失去了它的本质,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如果相声本身只有教育意义却一点也不搞笑,那可真是太搞笑了。
所以反过来说,既然大家都是定位于争票房的商业电影,那谁也别吹嘘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艺术造诣,用这些说辞来争抢票房,嘴脸还真不是一般的恶心。
赵康是国内最大规模水军的头,对这个水军的动态了如指掌,刚得知《英雄》在网上找水军抹黑《那些年》的时候,就立刻跟李牧取得联系,气急败坏的问李牧:“小牧,这件事儿你想怎么反击?你给句话,我保准让手底下的人在网上把《英雄》喷成****!”
李牧笑着摇摇头:“别,我现在可不是谁碰瓷都会搭理的阶段了,再说,《英雄》摆明就是曝光度不够,憋着一股劲想蹭我们的热度,我们要是再去网上喷他,岂不是正中了他的下怀?”
赵康有些焦急的问:“那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这么乱说话?”
李牧说:“对这帮人其实很简单,就像下围棋似的,他们越整妖蛾子想挣扎突围,我反而要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