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独宠虎妻-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她还会带着面粉、白糖、鸡蛋,专程去给梅雅丽和梅鸿文打饼干吃。
打饼干的地方在梅志清媳妇儿娘家那边,离着台子村足有三十里路。
梅志清媳妇儿也是个疼孩子的,这妯娌两个,每隔一个月左右就会让梅志清或者梅志军赶着马车,送她们去给家里的孩子打饼干吃。
因为这事儿,赵慧英没少咒骂梅志军和佘玉芬“败家”、“不会过日子”、“惯孩子”,但是由于她并不敢到梅志军家里去骂,所以梅志军和佘玉芬谁都没把她的咒骂当回事儿。
而跟吃穿比起来,佘玉芬显然更重视对自己两个孩子的教育。
梅雅丽因为有她大舅妈带着,早早就接触到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并且还因为学得很好而经常替别人考试。
这事儿启发了佘玉芬,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她教两个孩子读书识字的积极性。
然而梅鸿文毕竟还小,她能教给梅鸿文的东西很少。
如此一来,她在教导子女方面的热忱倒是被她用了一大半在梅雅丽身上。
对此梅雅丽是乐见其成的。
至少,无论是小学一至五年级的旧课本,还是铅笔、橡皮等各种文具,她家母上大人都会百分之一百的满足她的需求。
秋收结束后,天气渐冷,台子村最常见的杨树、榆树、柳树,叶片全都开始变黄、脱落。
因手里多了些闲钱,家里要用车的地方又确实有点儿多,梅志军和佘玉芬便就决定抽空儿去市里买辆农用三轮车回来。
这些年,他们家的兔子、羊、鸡越养越多,打从去年开始,程玉峰的那辆三轮车就已经做不到一次把他们要卖的所有动物全都拉去市里了。
去年剩的少倒还好办,梅志军和佘玉芬跑了几趟黑岗乡的大集后,那些程玉峰一次拉不走的兔子和鸡就全都被他们零散着卖了出去。
然而今年他们养殖的规模又扩大了,要是再不买辆车自用,他们就只能劳动人家程玉峰多跑一趟了。
虽然程玉峰自己全然不在意这点小事儿,但在梅志军和佘玉芬看来,让人家就手捎一趟和让人家专门跑一趟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回事儿。
与其给自家亲戚添这种麻烦,他们宁愿自己去买辆新车。
第60章 你咋偷我家的苹果啊()
10月底,梅志军揣着买车的钱,坐班车去了市里。
有程玉峰帮忙选车、讲价,他很快就买回了一辆崭新的半封闭式三轮农用运输车。
在梅雅丽的上辈子,她家也曾经买过一辆三轮车,是那种车头只有一个露天的驾驶位,且体型较小的那种,不过那时候她都已经十岁了。
这一世,因为有她这只时不时扇动一下翅膀的小蝴蝶,她家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她父母决定买车的日子、车的档次也都跟着发生了变动。
将一应手续全都办齐,梅志军在程玉峰的亲自传授下,很快就学会了驾驶他新买的农用三轮车。
二十多天后,梅志军揣着程玉峰托人帮他紧急办好的驾驶证,运了一车苹果回台子村。
程玉峰不放心他一个人开那么远的路,就也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跟到了梅志军家中。
有他在旁一路指点,梅志军这车开的十分顺畅。
两人进了梅志军家没一会儿,台子村的农人们就陆陆续续来了梅志军家看稀罕。
在九成以上的农村家庭都仍在使用畜力车的黑岗乡,机动车这种东西乃是当之无愧的稀罕物,更不要说梅志军家还是台子村唯一一户买了机动车的人家。
人们围着梅志军家的三轮车,左看看、右摸摸,看完了、摸够了,有人就又好奇起了车厢里的那些苹果。
在他们黑岗乡,水果常见的就只有沙果和杏子,就连樱桃、123小苹果、山丁子、槟子这些,那也是相对罕有的。
而像苹果、梨、桔子这一类本地并不出产的,那就更是极难见到的了。
倒不是说黑岗乡没有此类水果。
在黑岗乡的大集上,倒是时常都有当季的水果卖,但对于习惯了自给自足生活的农人们来说,花钱买水果,那可是糟蹋钱的代名词。
他们不仅不会买,甚至赶集的时候还会专门绕开卖水果的区域,既避免了浪费时间,又避免了自家的小孩子不懂事儿,看到了那些水果就非要花那个冤枉钱。
李国文拿起一个国光苹果看了看,“志军,你咋拉了这么多苹果回来?是要拉去集上卖的吗?”
“不是,我打算拉去村子里,让老乡们拿粮食换。”梅志军这边说着话,他的亲四叔梅劲早却蹑手蹑脚的绕到了人少的那一侧。
原本站在人墙外头的梅雅丽眼尖的发现,他竟然在趁人不备,偷摸往衣兜里头塞苹果。
她“嘿”了一声,直接上前扯住了他鼓鼓囊囊的衣兜,“四爷爷,你咋偷我家的苹果啊?”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很快就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到了梅劲早身上。
梅劲早黝黑的猪腰子脸立马拉得老长,他一把甩开揪着他上衣的梅雅丽,“你瞎说啥呢?谁偷你们家的苹果了?”
梅雅丽被他甩的一个趔趄,跌跌撞撞倒向了身后坚硬的黄土地面。
正好梅志增夫妻刚从他们家来到梅志军家,这两口子也是来看梅志军家的三轮车的,看到梅雅丽身体后仰着往后倒退,一副马上就要后脑勺儿着地的架势,梅志增媳妇儿吓得满手心里都是汗。
“雅丽——”她一边尖叫,一边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冲了过去。
梅雅丽倒不是真要跌倒,她眼下这副险象环生的模样,其实一大半都是她装出来的。
在他们台子村,她极其厌恶的少数几个人里面就有她爷的亲四弟梅劲早。
跟她大爷爷、爷爷的老实憨厚不同,她的这个四爷爷是个“笑人无,恨人有”的家伙,因为梅雅丽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他比梅雅丽她奶对她家的恶意还要深。
在梅雅丽的上辈子,梅劲早在她八岁、九岁的那两年接连胃出血了四五回,回回都是梅志军赶着马车搏命一样,用最快的速度把他送去的乡卫生院。
可梅劲早却一点儿也没有记梅志军的好,在梅雅丽十岁那年,他竟然把梅鸿文踢到了一个足有两米五那么高的坎子(高出地面的土埂)下面。
虽然他只是轻轻蹬了梅鸿文一下,并没有给他踢出个好歹来,虽然梅鸿文被他踢下去的第一时间,赵慧英和他们村里的一个张姓妇人就一边一个拉住了梅鸿文的衣服和胳膊,但梅雅丽一家却依然恨极了梅劲早此人。
在梅雅丽前世,她家父上大人和母上大人因为这事儿跟梅劲早一家彻底撕破了脸,两家人大吵了一架,然后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往来。
可除此之外,梅劲早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因为这个,梅雅丽忿忿不平了好多年。
她是个有仇就要报的直脾气,对方敢伤害她弟,她却没捞着任何机会报复回去,这让她如何能咽的下那口气?
要不是后来梅劲早的独子因为他们家在村子里人缘太差,铡草都请不到帮工的人,一气之下自己亲自上阵,结果却因为业务不熟练以及心里憋着气导致的心不在焉而铡掉了自己的一只右手,梅雅丽绝对会找个机会把梅劲早的孙子或者孙女也踹下去一回。
原本一直想要寻机找梅劲早麻烦的梅志军和佘玉芬也跟梅雅丽是一样的心思,一直到梅劲早的独子失了右手,村人又都纷纷议论,说这是梅劲早屡屡作恶的报应,他们憋在心里的那口郁气才总算是散了去。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梅雅丽一分钟都不想跟他保持良好关系,所以她才会逮着机会就揭露他的真面目给重视血脉亲情的梅志军看。
梅志军果然被激怒了,他从梅志增媳妇儿手上接过眼里含了两泡泪的梅雅丽,然后将她到脚打量了一遍。
梅雅丽扁着嘴一脸委屈,“爸,我没瞎说,四爷爷真的拿了咱家的苹果。我亲眼看到的。他塞了好几个到他左边的那个衣兜里。
台子村的农人们穿的一向都是那种相对宽大的外衣,这样到了冬天才可以直接在外衣里头家秋衣、毛衣、棉袄。
这样的衣服,塞几个苹果在兜里,只要小心些用胳膊挡住,别人很难看出端倪。
这也是为什么梅劲早会那么大胆往自己兜里塞苹果的原因所在。
可梅志军是谁?
这整个台子村,除了对他有生养之恩的赵慧英,还真没有哪个人能让他不得不违背本心,打落牙齿和血吞。
第61章 梅志军发飙()
梅劲早要是没有对梅雅丽动手,他或许还会看在对方毕竟是他亲叔叔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梅劲早竟然不知死活的打了他女儿!
梅志军双眼眯起,微黑的脸庞上再无半点笑意。
他拍拍梅雅丽的肩,“好闺女,老爸信你。”
一边说着,他一边将视线转向了因为他这句话而脸色铁青的梅劲早,“是你自己拿出来,还是我帮你拿出来?”
梅雅丽暗暗叫好。
她老爹这说翻脸就翻脸的脾气就是随了她。。。。。。
呃,不对,应该是她那说翻脸就翻脸的脾气,就是随了她老爹。
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是极好说话的人,尤其是她老爹,仗义、热心,村里人但凡有求到他头上,他又确实能做到的,他基本就没有不帮忙的。
像梅劲早,他对梅劲峰一家其实一向都持冷嘲热讽的态度,在梅志军经常挨饿的童年时期,他也从未接济过自己的几个侄子。
梅志军对他一直存着一份淡薄的叔侄情谊,是因为他在过去的那些年,并没有切实做过什么伤害他们一家人的事儿。
所以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并不介意帮衬一把这个跟自己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的人。
可那是在对方没有伤害到他更重视的人的前提下。
梅劲早敢对梅雅丽动手,这就已经触到了梅志军的逆鳞。
自然,他也就不会再给梅劲早留情面。
被梅志军这么逼问,梅劲早一张脸顿时变得铁青铁青的,兜里的几个苹果虽是凉的,但此时对他来说却像火炭一样灼手又伤脸。
他紫涨着一张让人完全看不出来他其实很尴尬、很下不来台的黑脸,赌气似的伸手将那几个苹果掏了出来,然后又用力丢在了梅志军家的院子里,“不就是几个苹果嘛!老子肯吃那是看得起你!”
言罢,他抬脚就要离开。
然而梅志军却彻底被他激怒了,怒气冲到头顶上,梅志军的那股狠劲儿也被激了出来。
他上前两步,一把揪住了梅劲早的衣领,一张脸更是阴沉的几乎能滴出水来,“你扔谁呢?是不是我这些年给你好脸儿太多了?嗯?”
那个充满威胁意味的“嗯?”被梅志军说的极长极重,梅劲早生怕他一言不合就打到自己脸上来,忙用力往后仰着脑袋。
“捡起来!不然你今天别想走出我家的门!”梅志军用力推了他一把,同时也顺势松开了他的衣襟,但他那阴沉凛冽的语气,却让梅劲早连回嘴的勇气都一并失去了。
他强忍着内心的屈辱感,蹲在地上,将被他扔掉的苹果一个一个全都捡了起来。
看着那几个已经摔烂了,并且还占满了灰尘的苹果,梅志军才刚消下去一点点的怒气就又高涨起来。
他一伸手,拦住了想把苹果放回到三轮车上的梅劲早,“都让你摔成这样儿了,我还怎么卖给别人?三斤谷子一斤苹果,你拿粮食给我吧!”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梅劲早气得眼睛都鼓了起来,然而在梅志军面前,他除了认怂就只能还是认怂。
“那我等会儿给你送来。”有气无力的说了这么一句,梅劲早就想迈步离开。
“还等会儿干啥?我现在就跟你去拿!”梅志军脚一抬,也跟着梅劲早往他家大门口处走了过去。
佘玉芬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家男人会吃亏,她快步走进灶房,摸了个空袋子和家里的杆秤(秤的一种)出来,“带着秤去,别有个缺斤短两啥的。”
走在前头的梅劲早被他们两口子这一唱一和的架势给气的,好悬没直接一口老血喷出来。
然而看热闹的台子村村民却没有一个肯站出来帮梅劲早说话,一方面他们讨厌梅劲早,另一方面他们也怕梅志军迁怒到他们身上来。
他们台子村一共就这么丁点儿大,村里的人就没有不知道梅雅丽在梅志军和佘玉芬心里的地位是何等特殊的。
虽然很多人都对他们两口子如此惯着一个丫头片子不以为然,但却没人会傻到说出来。
毕竟,梅雅丽这个“丫头片子”是人梅志军和佘玉芬生的,人家爱惯着就惯着呗,反正也不花他家的钱,也不吃他家的小米子。
除了那些非要惹别人不痛快、没眼色的同时又长了一颗坏心眼儿的人,其他人谁也不会跳出来给自己拉仇恨。
很快,梅志军就带着梅劲早家的三斤谷子回来了,他将袋子递给佘玉芬,然后就张罗着开始卸苹果。
这一大车苹果,他不可能一直将之放在三轮车上。
为了更好地保持苹果的新鲜度,他决定先将绝大多数苹果都放进地窖里头。
仍然留在他家的村民全都自动自发的上手帮忙,有了他们帮着扛袋子、挑苹果,梅志军一家很快就把车上的苹果卸了大半下来。
剩下的一小半,是梅志军准备明天拉到各村去卖的,所以大家就没有再费劲巴力的把它们折腾进地窖里头。
为了感谢大伙儿的热心相帮,佘玉芬把挑出来的那些有着少许磕碰伤痕的苹果,按照人头分给了大伙儿。
拎着装苹果的袋子、篮子,众人一边跟梅志军夫妻道谢,一边暗暗腹诽梅劲早是个蠢货。
得亏梅劲早已经提前离开了梅志军家,不然被村民们那异样的眼神儿一扫,再听他们说上几句嘲讽的话,他肺都得给这些人气炸了。
再说梅志军和佘玉芬。
两人好吃好喝招待了一番程玉峰,然后梅志军又在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将程玉峰送去了马家村。
他是开着新买的那辆三轮车去的,车上还拉着几袋苹果。
由于去马家村卖苹果可以找老佘家的人帮忙打下手,所以佘玉芬就没有跟着他一起过去。
梅志军走后,她就开始伺候家里的那群张嘴物儿。
等到所有的张嘴物儿都吃上了喝上了,她这才拿了纸笔开始算自家的存款数额。
因为恰逢周末,所以梅雅丽就一直在她旁边支着耳朵听。
她知道佘玉芬如此热衷于赚钱存钱,为的其实是尽快盖一栋宽敞明亮的砖瓦结构的新房子。
而让她生出这个决心的,则是赵慧英的一句刻薄嘲讽。
第62章 该给的还是要给()
也不知赵慧英啥时候偷摸跑到村子最北头看了一眼梅志军家的房子,反正在梅志军家的三间小土屋盖好之后的第二个月,赵慧英就用无比轻蔑的语气说了一句,“都还没有我家的猪圈宽敞,也好意思说是起了新房子!”
这话传到梅志军和佘玉芬的耳朵里,两人当场就怒了。
梅志军的第一反应是去找赵慧英算账,佘玉芬的第一反应却是奋发图强,誓要成为台子村日子过得最红火的那一户。
最终,梅志军被佘玉芬劝服了,两口子于是开始了年复一年辛勤劳作、拼命攒钱的日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梅雅丽其实根本就不打算让他们再在台子村盖房子。
在梅雅丽的上辈子,她爸妈花了好几万,盖了个比他们黑岗乡的乡政府还要气派的房子。
然而他们才刚搬进新屋不到两年,台子村就开始了连年天灾的日子。
先是毁了农民们一年心血的冰雹,然后是接连两年的干旱,逼得台子村的很多村民都只能离开家乡,出去讨生活。
梅志军和佘玉芬当然也不甘心坐吃山空,于是,在佘玉洁的带挈下,他们夫妻俩先后去了南边的z市打工。
自那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过台子村,而他们家的新房子,最终也在搁置了大约十年之后,以两万块钱的低价贱卖了。
梅雅丽是不会再让自家父母做一次亏本生意的,之所以没有急着劝他们,一方面是因为她不想表现得太出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私心里觉得,让她爸妈有个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貌似也不错。
反正在她的上辈子,她十岁的时候她家才开始盖房子,而且那时候她爸妈还是问她老舅借了一万块钱才把房子盖起来的。
她已经想好,这辈子,她要在他们真正动了盖房念头的时候,再劝他们去市里买房子。
彼时她必然已经又长大了几岁,在她父母面前说起话来,分量自然也要远比现在的重。
晚上,梅志军开着三轮车回到了台子村。
他带去出售的苹果,绝大部分都被他顺利卖掉的,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被他分成两份送给了佘老爷子一家和佘凤刚一家。
佘凤刚对此颇有微词,在他看来,梅志军作为他家姑爷,有什么好事儿就应该可着他和他的大儿子,而不是总去贴补他那个偏心的老爹以及他弟弟的那两个孩子。
在亲大舅子和堂小舅子、岳父和岳祖父之间搞什么均分,这分明就是脑壳儿坏掉了。
他不敢明目张胆教唆梅志军别去孝顺佘老爷子和佘老太太,于是就只能旁敲侧击的拿佘凤树(佘凤刚的弟弟)家的那两个孩子说事儿。
“爸爸跟我说,让我不要给爷爷家送那么多苹果。”把换回来的粮食收进粮仓后,梅志军低声跟佘玉芬打小报告,“他说爷爷和奶奶年岁大了,牙口都不好,吃不了这种硬邦邦的东西,我送再多,最后便宜的还是老叔家的那俩孩子。”
佘玉芬翻了个白眼儿,“你别听他的,该咋样你还咋样。这些年要不是爷爷帮衬着,咱的日子能这么快过起来吗?他跟奶能不能吃是一回事儿,咱该给的还是要给。”
梅志军笑,“我也是这么想的。爷爷都七十来岁的人了,还年年来帮咱们干活,我要是连点儿东西都舍不出去,我还叫人么我?”
“那咱以后多送点东西给我太姥爷、太姥姥吧,也不拘什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