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240章

那年那蝉那把剑-第240章

小说: 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萧白身着九章服,头上冠冕九颗东珠生辉,紧跟在萧玄身后,冠绝诸王之上。

    诸王之后由国公至伯,文武百官按照品秩,各自排列。

第七十二章 小未央宫说古今() 
在圜丘坛的北面三里处有一座鎏金大殿,格局与皇城中的未央宫极为相似,面南背北,唯我独尊,只是在整体上比起未央小了一号,每逢皇帝率领文武群臣祭天时,都会在此有所停留,故而有“小未央”之称。

    此时大殿之中尽是朱紫公卿,蓝玉、韩瑄、魏禁等几位老臣更是感慨万千。

    当年萧皇登基,他们悉数汇聚于此殿之中,尤其是蓝玉和韩瑄两人,还曾在此殿中有过一番问答对话,蓝玉从萧皇那番“强盗分赃”的说法上加以延伸,问韩瑄该如何将偌大一个庙堂“分赃”,韩瑄则归结为四点,分别是宗室、世家、勋臣、寒门。

    对于宗室,韩瑄认为天下初定,封王以屏四藩,所以萧氏宗亲不该在朝堂,而应在地方,不该在京畿,而应在边境,所以燕州、南疆、江南、东北、西北等地,均需一位萧姓宗亲镇守。

    对于勋臣,韩瑄则认为以功授爵,封妻荫子,世袭罔替,代代相传,不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故而勋臣既有爵位,子孙自是有一份荣华富贵,不必苦求官位,所以勋臣不可不在庙堂,但也不可全在庙堂,最起码不能有太多的父子同朝之事,庙堂官位,十取其二即可。

    如此,庙堂还剩八分,韩瑄认为高阀根基虽未尽毁,但也不复当年把持朝堂之盛况,故而不可不用,但也不可重用,只因高阀子弟有一通病,家国二字,家前国后,不可尽信。不过用以制衡寒门子弟,却是一大利处,韩瑄本身就是出自寒门,自是知道寒门子弟的穷人乍富之态,尤其于贪腐之事上,比之任何人都要变本加厉,也更为贪得无厌,反观世家子弟,倒是大多能做到爱惜羽毛,故而要用这世家子弟来压一压他们。所以在韩瑄看来,剩下八分庙堂,三分给世家,五分予寒门。

    两人在三言两语之间定下庙堂格局,而后来的庙堂大势也基本如韩瑄当年所言。

    蓝玉当时笑言称,“宗室、世家、勋贵都不会放过韩瑄,就算是寒门,也不会念韩瑄的好,只会记得韩瑄说他们穷人乍富,哪里会想到他的良苦用心,到那时,韩瑄可就真的是身陷死地了。”

    韩瑄却是说道:“一日两餐可果腹,一年四季无冻虞,以布衣之身登庙堂,无怀才不遇之积郁气,以一身所学报国,虽死无悔。”

    正因为这番对话,萧瑾后来才会对蓝玉言道,如果蓝玉能做首辅,不要让韩瑄抬头,这样对两人都好。

    蓝玉从回忆中回神,往殿外望去。

    }…永#h久免x费看小9d说

    大雪簌簌落下,飘飘洒洒,没个停歇。

    又是一年大雪,与当年一模一样。

    蓝玉忽然记起萧瑾在简文五年与他说过的那番话,“韩瑄是寒门,端木睿晟是世家,此二人与你不是一路人,若是让他们掌权,这朝堂可就再也不是你的一家之言。如今你已经位高权重,他们还只是初露头角,你该当如何?要知道,放任自流和养虎遗患,其实也就只有一步之差而已。”

    蓝玉喃喃默念一句,“一步之差。”

    后殿,皇帝暂时休息所在。

    外头大雪隆冬,殿内温暖如春,此时这里只有一家三口。

    萧家女子,无论女儿还是媳妇,素来崇佛,坐在榻上的徐皇后正缓缓地转动手中的佛珠,低首诵经。

    当今天子轻笑道:“佛珠慧眼,能识忠奸善恶,只是心中无佛,不拜也罢。”

    徐皇后看了他一眼,复而低下头去继续转动佛珠。

    虽然皇帝因为徐家的缘故,很少给予皇后实权,但他仍旧给予了这位统御后宫的结发妻子最大尊重,两人成亲时,皇帝还是太子,两人一起携手度过了担惊受怕的承平元年,走过了多事之秋的承平十年,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皇帝陛下仅有的一子一女也都是出自皇后娘娘的膝下,所以在寻常时候,只要不涉及朝政,两人倒是与寻常富贵人家的夫妻无异。

    在夫妻两人不远处就是他们的长子萧白,虽然萧白是皇帝陛下的嫡长子,也是先帝的嫡长孙,但仍旧是先去沙场厮杀,又在六部中辗转一遍之后,才被依次封为郡王、亲王,直至今日马上就要册封的太子。

    对于萧白册封太子,早已是满朝上下默认之事,这次祭天昭告天下,也不过是将这个名分彻底定下,哪怕日后皇帝陛下再添皇子,也难以撼动萧白的皇储身份。

    徐皇后默诵完佛经之后,将佛珠重新戴回手腕,起身来到儿子面前,替他理了理领口,柔声道:“感觉就是一转眼的功夫,你都这么大了,当年你蹒跚学步的样子,还就像昨天似的。”

    萧白神情柔和,眼中满是笑意。

    徐皇后对待萧知南可能有所偏颇,但是对于萧白而言,真的是无可指摘。

    皇帝陛下面朝萧白,淡笑道:“太白,待你入主东宫之后,没事常去飞霜殿走动,陪陪你母后。”

    萧白正要恭敬领旨,却被母亲扶住,轻声道:“你父皇早就说了,若是没有外人,不用拘着规矩。”

    萧白笑着点头称是。

    皇帝陛下稍稍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略微加重语气道:“成为太子储君之后,你要把心思放到朝政上,为人君者,要总揽全局,而非一隅之地。”

    这次,萧白一丝不苟地郑重应下。

    内殿和外殿之间还有一间中殿,此处是诸王宗室门的休憩所在。

    在一个远离诸王的角落中,徐北游和萧知南站在一起。

    萧知南看了眼内殿的方向,神情中有些许难以察觉的失落。

    徐北游轻声道:“世人总为势位所误。”

    不像是与人言语,倒像是在说自己的独自感慨。

    萧知南轻轻叹息一声,平静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成了亲,便是别人家的人,成了外人,都在情理之中。”

    徐北游轻轻咳了一声,有些小小的尴尬。

    萧知南望向殿外,难免忧愁道:“这次祭天册封太子,既是朝廷的大事,也是那些人最好的动手机会,就是不知道父皇会用什么手段来应对这些乱臣贼子。”

    徐北游轻声安慰她道:“天策府、暗卫府、大都督府,三府合议,今日之防卫应当是万无一失。”

    萧知南摇头道:“你也不用安慰我,我手底下有牡丹,朝廷里的情况,我心里大概有个数。”

    徐北游无奈道:“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萧知南反问道:“若是挡不住呢?”

    徐北游微笑道:“剑在手里,问剑便是。”

第七十三章 祭天大典有客至() 
自古以来,皇帝被称为天子,故而祭天大典是诸多典礼中的重中之重。

    当年大郑神宗皇帝登基后,按照惯例举行祭天大典,当他诵完祷祝词,举起三爪金酒樽准备向上天敬酒时,不慎将酒樽失手落地,神宗皇帝大惊失色,被视作不祥之兆,后来神宗皇帝死于非命也算是应验。

    随着时间推移,风雪越来越大,驻守在圜丘坛最外围的甲士身上早已落满白雪,放眼望去,白雪之下尽黑甲。

    文武百官离开大殿,来到圜丘坛下,以三层圜丘坛为中心,层层环绕,任凭大雪纷飞,静待而立。

    人群中分出一线路径,从大殿直通圜丘坛,一直延伸到祭坛的白玉台阶之前,由此便可步步登顶。

    道路两旁则是肃立着手持礼戟的甲士。

    不多时,一道身影缓缓走上祭坛,不过在第一层位置就停下脚步,手中捧着一方紫檀托盘,托盘上放有一只黄金三足酒樽。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百岁。

    接着一位衮袍身影登上受禅坛的第二层,束手而立。

    齐王萧白。

    少顷,一声声低沉号角声音响起,在连绵不绝的号角声中,巨大的皇帝仪仗銮驾在风雪之中隐隐可见。

    天策府虎营甲士护卫在车驾四周,同样是玄甲黑马,外罩同色大氅,随风而动,气焰雄壮。

    在距离圜丘坛还有大约百余丈距离时,车驾缓缓停下,两道身影从中间最为华贵高大的马车中缓缓走下。

    大齐皇帝萧玄,身着黑红二色帝袍,头戴十二旒帝冠,与后冠后袍的徐皇后一同走下车驾,穿过一线路径,朝着圜丘坛缓缓而行。

    来到圜丘坛前,萧玄稍稍驻足,环顾四周,一眼望去,群英荟萃,大有天下英雄入吾彀的豪迈气概,然后他松开徐皇后的手,在万众瞩目之中,一步一步缓缓登上圜丘坛,过第一层时,张百岁捧盘随行,过第二层时,萧白却是留在原地未动。

    走到第三层,中心位置已经设好桌案,萧煜双手从张百岁手中的托盘上拿起黄金三足酒樽,放于眼前桌案之上。

    张百岁随之退下。

    帝冠上垂落下的珠帘遮挡了萧玄的表情。

    以萧白为首,诸王及文武百官开始行跪拜大礼。

    萧玄在身后众人行跪拜大礼之时,面无表情地抬头望向天空,过了许久才低下头来,展开手中由礼部官员早早写好的祷祝词,轻声念诵。

    一柱香的光景后,祷祝完毕,萧玄双手举起三足酒樽,上敬苍天。

    跪在第二层的萧白眯着眼,默默感受着自己的变化。

    就在刚才,父皇向上苍敬酒之后,他敏锐感觉到有一丝人道之气附着在自己身上,通向冥冥中不可言说的气运,似乎现在的他已经与大齐国运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虽然还远远无法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但对于本身就已经是地仙境界的萧白来说,这一丝联系足以让他向前迈出一步,更上一重楼。

    就在片刻之间,萧白完成了一次悄无声息的破境。

    低着头的萧白脸上神情复杂。

    这还仅仅是太子名位而已,若是名正言顺的大齐皇帝,岂不是可以一步登天?

    如老祖宗萧慎所言,只要十年的天子尊位,便可求得一个长生飞升。

    萧白默念了一声十年,脸上所有神情尽数敛去,恢复平静。

    祭天大典由礼部和司礼监共同负责,用了大概一个时辰,繁琐之极的祭祀典礼才终于结束,从今日起,萧白不再是齐王,而是大齐的太子殿下,仅次于皇帝陛下一人,皇储之位彻底名正言顺。

    按照大齐典律,祭天册封太子之后,太子应返回未央宫接受朝见,先是诸王拜见,行一跪三叩之礼,然后勋贵拜见,行两跪六叩之礼,最后百官朝见,行三跪九叩之礼,以显示太子储君地位之尊崇。

    只是不知为何,皇帝陛下站在圜丘坛上迟迟没有下来的意思。

    皇帝陛下不走,无论是太子及诸王也好,还是文武百官也罢,都没有提前离开的道理。

    蓝玉和韩瑄对视一眼,然后各自沉默。

    大都督魏禁则直接开始低声发号施令,不断有武官离队而出。

    这次祭天离开了皇城,也离开了帝都,若是平常时节也就罢了,当下可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光景,皇帝陛下的安危自然成为重中之重,不可有半分纰漏,故而此事由大都督府、暗卫府和天策府三府合议。

    风雪越来越大,几乎要让文武百官看不清皇帝陛下的身影,可皇帝陛下的声音却清晰传出,只有寥寥三个字,“有客来。”

    话音落下,无数呼啸声音响起,压过了漫天风雪。

    bt最t新{章y节上#c;

    站在宗室之列的徐北游心头一震,猛地抬头望去。

    他很熟悉这种声音,这是飞剑破空的声音,而且绝对不止一把,甚至不是几十把,几百把。

    果不其然,有万千飞剑破开漫天落雪,遮天蔽日而来。

    御剑千百万,直上九重天。

    万千飞剑层层叠叠汇聚,变成一条“剑龙”,盘旋于上空。

    一人停于“龙首”之上,白发三千丈。

    道门第一剑仙,太乙救苦天尊。

    不过今日的太乙救苦天尊没有身着道袍,也没有佩戴任何与道门有关的佩饰,只是简简单单一身白衣,满头白发披散开来,脚踏万剑,像极了当年乘万剑入东都的大剑仙上官仙尘。

    在太乙救苦天尊现身之后,又有一人紧随而至。

    原本的灰蒙蒙的天幕上有无数黑云聚拢而来,其中雷光闪动,压城欲摧。

    那人立于黑云之上,手拄藤杖。

    鬼王宫,萧林。

    两人一东一西,雄踞了整个天幕。

    这还不止,在风雪中骤然亮起一抹氤氲紫色。

    在漫天素白中,格外刺目。

    刹那之间,漫天落雪骤然一停。

    圜丘坛的所有禁军抬头望去,只见天幕上荡漾起一圈圈涟漪。

    天地无雪!

    然后就见一道紫色长虹势若破竹地飞掠而至。

    如一块天外陨石轰然落地。

    大地震动!

    紫虹落地之后,沿着大地以一条笔直直线前行。

    席卷起飞雪无数,其势如同山啸雪崩,以至于所过之处,数百护卫骑兵连人带马被裹着着腾空离地,未等落地就已经当场死绝。

    紫色长虹在距离圜丘坛还有百丈的距离时,戛然而止,显出来人的身影。

    一身锦绣白衣立于皇帝陛下的銮驾上,衣袂飘飘,大袖飘摇。

    来人是天下第四人、玄教教主慕容萱玄阴。

    直到此时,静止的大雪才复而飘摇落下。

    慕容玄阴大袖卷风雪,声震天地道:“慕容玄阴见过大齐皇帝陛下。”

第七十四章 终生群像分九等() 
年关难过,终究还是来了。

    鬼王宫,道门,玄教。

    鬼王宫来了副宫主萧林。

    道门来了镇魔殿第一大执事太乙救苦天尊。

    可分量最重的还是玄教教主慕容玄阴。

    慕容玄阴一身白衣,衣袂飘摇,有豪迈气态,也有妩媚娇柔,两者汇于一身,不显半分冲突,此时立于皇帝陛下的车驾顶上,让无数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位玄教教主真容的官员甲士有瞬间失神,所谓女子倾国倾城,也不过如此了吧?

    在三位大地仙现身之后,随着蓝玉的一声令下,以韩瑄为首,身无修为或是不足地仙境界的文武百官在甲士的护卫下向后退去,另外以蓝玉和魏禁为首,身怀地仙境界以上的官员将领则是留在了原地。

    虽说五位左都督都不在此地,但仍有十余位地仙高手留下,再加上天机榜第六的蓝玉和本可登上天机榜的大都督魏禁,气势丝毫不输于三位来势汹汹的大地仙,甚至犹有过之。

    圜丘坛上,皇帝陛下仍旧握着那只三足金樽,立于风雪之中,一动不动。

    他望向头顶上落下的鹅毛大雪,竟是在这个时候有些不合时宜地怔然出神。

    世人将他与道门掌教真人秋叶并称为“当世二圣”,这个“圣”字,不是没有道理的。

    萧瑾、林寒、慕容玄阴,再加上道门内的一些人,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图谋不轨,想要效仿前朝的太庙之变。

    这些事情,他一直知道,就算有知之不详的地方,也有所预料。

    乱臣贼子。

    这话一点不错。

    他在少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奇怪的癖好,便是令银作局打造许多尺余高的人偶,以文武百官为群像,根据材质不同,分玉、金、银、铜、铁、瓷、石、木、泥九等。

    其中诸如蓝玉、韩瑄、魏禁等人,可以总揽大局,是第一等材质,为玉人。

    其次是魏无忌、张无病、禹匡等人,能够独当一面,是第二等材质,为金人。

    再次是曲苍、曲长安父子之流,勉强算是精明强干,却难当大任,故而是第三等材质,为银人。

    通过这种方法,萧玄将满朝上下之人分九等,制好之后全部放在一间被他私下称作“小庙”的殿中,按照当朝顺序排列,放眼望去,琳琅满目,若是再添新人,他便添上一个人偶,若是有人死去,他便将人偶移出此殿,放置于一座被他命名为“人冢”的偏殿中,算是“入土为安”。

    这成了他在年少时的最大乐趣。

    萧皇和林太后自然对此有所察觉,不过两人只有萧玄一子,这偌大天下早晚都要交付到他的手中,所以两人不但未曾阻止,而且还有些乐见其成的意思。

    萧玄登基之后,庙堂群臣尽入彀中,既然有了真人,那么他便不再玩这些假人的把戏,不过因为少年时的习惯,他还是另外铸了一批人偶,同样是按照材质分为九等,只是不再以文武百官为群像,而是换成一群乱臣贼子。

    诸如鬼王宫众人,被他铸成了第三等材质的银人。

    稍高一些的萧林、青叶之流,是第二等材质的金人最后是萧瑾、林寒、慕容玄阴等人,是最顶尖的玉人。

    尤其是萧瑾,被他下令以墨玉铸就,通体漆黑,栩栩如生。

    这些乱臣贼子的群像同样被他专门放置在一间偏殿中,那间偏殿则被他称作“幽狱”。

    d更新最%n快k上o

    每死掉一个乱臣贼子,他便直接毁去相应的人偶,不会移入“人冢”。

    今天在来圜丘坛之前,他还专门去“幽狱”看了眼自己这些年来陆续铸造的“乱臣贼子”群像。

    他希望今天之后,“幽狱”中的人偶能少上一些,若是能毁去那尊墨玉人偶,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萧瑾没有入京,甚至没有露面,让萧玄有些失望。

    萧瑾,这个名字几乎让他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在很小的时候,父皇就对他提起过这位叔父,言语中多是褒奖,少有贬损,说他办事练达,机敏果敢,能谋善断,只是心思太大,不甘于人下,否则定是治世能臣,每每提到这里,父皇的话语中总会有些许惋惜之意。

    而母后那边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为人母者,自然是为儿子着想,在她看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萧玄没有其他兄弟争夺皇位,但这个只比他大十几岁的叔叔,却是一个心腹大患,所以自小就对萧玄耳提面命,要他严加防备这位叔叔,甚至在父皇宾天时,也严令不许魏王入京。

    平心而论,萧玄对于这位叔父没有太多恶感,相反内心深处也是颇多惋惜,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