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 >

第43章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第43章

小说: [重生]明君养成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还嘱咐城中百姓不许对我等加以驱赶。这几日我们聚集在这城隍庙中,知府大人也丝毫不曾慢待,一日三餐均有衙役准备,过得比在城中时还好呢。”

    朱时泱等人更加惊奇,便听不远处又一人道:“知府大人对我们这些要饭的也向来照顾,从不让官府衙役驱赶。我等虽然卑微贫贱,没有什么可用来报答大人的,但始终把大人的好处记在心里。前些天大人把我们叫去官衙,说是过几天皇帝要来,言辞间颇为为难,我等就主动提出到这城隍庙来暂避,帮助大人应付皇上的巡查,也好对他的恩情报答一二。”

    朱时泱这些天来受了汤宗成诸多蒙蔽,便免不了对这二人的话将信将疑,但看这二人形状,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尤其是面上沧桑的神态,若非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是绝对伪装不出来的。

    朱时泱微皱着眉头向周围扫视,目光过处,四周的流民乞丐纷纷点头。朱时泱这才发觉,这些流民和乞丐虽穿着破烂,脸上身上也脏兮兮的,但精神却还算不错,并不像是被囚禁苛待过,先前自己觉得他们凄惨可怜,许是从前对灾民的印象先入为主了。再仔细看看,远处的墙角里确实架着几口大锅,流民们的手边地下也都搁着破碗,有的碗里还盛着剩下的吃食。

    朱时泱见这些流民实在不肯走,便只好吩咐锦衣卫把衙役放了,领着朱时济和陆文远回府再做计较。

    三人一路上议论不定,实在摸不准汤宗成是个怎样的人了。若说他是好官,那他这些天来欺上罔下,阿谀奉承,公然作假是怎么回事?若说他为官不仁,那流民和乞丐对他称颂不已又是怎么回事?

    三人回至府中,汤宗成已得了朱时泱等人去过城隍庙的消息,心知此事躲不过去,便在汤府正堂中负荆请罪。朱时泱等人经过正堂时,正看到他跪在地下,在场的家丁和衙役也都在周围跪着,低着头不敢吭声。朱时泱皱了皱眉头,刚想发问,汤宗成却早已跪行上前两步,在朱时泱脚边梆梆叩头道:“请皇上恕微臣死罪。”

    朱时泱嫌恶地看了他一眼,便把目光挪向了正堂壁上的几幅字画,负手冷冷道:“你何罪之有?”

    汤宗成听得他语气不善,便知他早已对一切心中有数,连忙伏地叩首道:“回皇上,微臣罪该万死,微臣犯有欺君大罪,将申州府的流民和乞丐擅自圈禁到了郊外的城隍庙中,以应付皇上巡查,微臣实在是糊涂啊,请皇上恕罪。”

    朱时泱早已料到他会不打自招,暗中冷笑连连,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从容地过到桌边来坐了,将膝上的衣袂整了一整,才复又慢悠悠地开口道:“汤大人的消息倒是灵通,你既知道自己犯的是欺君大罪,如何还敢乞求朕的原谅呢?”

    说到后半句,语气已蓦然强硬。汤宗成早已是惊弓之鸟,哪受得起这般声色俱厉的质问,不禁吓得软瘫在地下哭道:“微臣万望皇上恕罪,万望皇上恕罪啊……”

    朱时泱冷哼一声,隔了半晌,才道:“想要朕恕你死罪也不是不可,你就把你这几日来做的那些令人呕心的勾当招上一招吧,若是说得好,朕说不定会留下你一条狗命,若是说得不好,便即刻剥了你这一身官服,交由刑部处置。汤大人可要想好了再说呀。”

    朱时泱斜挑了一边的眉毛,好整以暇地睨着地下的汤宗成,语气阴冷仿佛透骨的寒风。汤宗成哪还敢不招,当下伏在地下连声道:“微臣招,微臣自从得知皇上微服的消息,就开始在城中着手准备,每日派出探子探访皇上行踪,还将百姓聚集到一起训诫礼仪,现在想来,真是不分轻重,因小失大,万望皇上恕罪。”

    朱时泱从鼻子里“嗯”了一声,意味不明:“还有呢?”

    汤宗成俯地道:“微臣还派人监视皇上,只带着皇上在城中几条繁华的街道上巡视,刻意避开萧条之处,更将乞丐和河南流落来此的灾民软禁在城外庙中……”说话间,大约也觉察到了自己的行为实在过分,将头在地下磕得梆梆作响。

    朱时泱听他说至此处,终是有些忍不住,抬手在桌上重重拍了一下:“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好事!枉那些乞丐流民还在朕面前替你求情,你如何报答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拥戴?朕和大明朝廷的脸面都被你给丢光了!”

    汤宗成惶恐道:“是是,皇上教训的是。微臣对不起百姓,对不起皇上和朝廷的信任,微臣实在该死,如今微臣已然知道自己的错处,只求皇上能给微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时泱此时已有心将他罢官,至少也要贬黜降职,但知府毕竟是正四品官员,升降都不宜过分轻率,朱时泱也明白这个道理,遂将问题抛给了陆文远:“陆卿是朕的吏部尚书,你且说说,对这罪臣该如何处置为好啊?”

    汤宗成一听这话,连忙抬起头来探看陆文远的脸色。陆文远仿佛也有些诧异,但旋即便恢复了常态道:“皇上,地方官员任免需得谨慎,恕臣不能草率地答复皇上。”

    朱时泱点头道:“说得也是,那这件事就等稍后回房再议吧。”

    这晚是他们在河间府停留的最后一晚。用过晚饭,君臣三人都聚到了朱时济房中,朱时济的房间最靠近院中的水塘,比别处凉快,但招来的蚊虫也多。朱时泱不胜其烦,干脆吩咐将门窗都掩了,自己坐在榻上摇折扇,摇了半晌,忽又将折扇“啪”的一声收了,道:“你们都过来说说,对这个汤宗成,朕应当如何处置为妙?”

    陆文远问道:“皇上想怎么处置?”

    朱时泱道:“朕想将他罢官,至少也要降级外调,这种官员留在地方只会祸患一方,朕可不想让朕的百姓们过不上好日子。”说话间,瞥到朱时济还在桌案边收拾东西,便“啧”了一声道:“那些活计留给下人做便是,康平王你也过来说说。”

    朱时济只好走到朱时泱身边来坐下,道:“朝政之事臣弟哪里懂得,皇兄既然想贬黜他,那臣弟也无二话,这等官员欺上瞒下,为官不仁,留着也是为我大明社稷徒增祸患,倒不如快刀斩乱麻,也为其他官员做个警示。”

    朱时泱微微点头:“康平王与朕想到一处去了,只是朕还有个顾虑,将汤宗成贬黜之后,该由谁接替他的位置?”

    要说朱时泱自亲政以来确实成熟不少,考虑问题不再像之前那般轻率武断,朱时济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沉吟了半日,才试探道:“臣记得地方知府升迁外调,职位如无意外应由下一级知州接替,当然也有监察御史暂时代劳的。”说着,却又觉得不确定,转头问陆文远道:“是吧,陆大人?”

    陆文远点头道:“王爷说得没错。”

    朱时泱道:“既然这样,陆文远,你身为吏部尚书,可知道接替汤宗成的会是何人?”

    陆文远低头想了一下,沉吟道:“如果臣没记错,该是沧州知州陈广德,现任监察御史则是郑子贤郑大人。”

    朱时泱闻言嗤了一声,不悦道:“什么郑大人,朕派他做监察御史,就是要他监督地方官员的,可如今汤宗成做出如此龌龊之事,也不见他来向朕汇报,可见他也并不是什么尽职尽责的好官,这种人哪里能作为接替的人选?”

    朱时济道:“那沧州知州又如何?”

    朱时泱道:“陆文远,你可知沧州知州是个怎样的人?”

    陆文远面露难色道:“这……请皇上恕臣不知,此次出宫臣并未将官员考核记录带在身上,因此无从查起。”顿了顿,见朱时泱脸色阴沉,连忙在地边跪道:“臣失职,请皇上降罪。”

    朱时泱摆了摆手道:“算了,这也怪不得你。朝廷各级官员成百上千,连朕都不能全部记住,又何况是你。起来吧。”

    说是如此说,陆文远却难免心中愧疚。在榻边重新坐下,见朱时泱仍在烦心,便犹疑着道:“汤宗成这件事,臣倒还有个意见,不知皇上是否想听。”

    朱时泱道:“哦?你说。”

    陆文远道:“不如皇上暂时让汤宗成戴罪留任,等南巡回京后再做计议不迟。”

    朱时泱闻言失色道:“这怎么行?难道就放任他如此为祸百姓,鱼肉乡里?”

    朱时济也惊诧道:“是啊陆大人,你不也常说赏罚分明方是驭臣之道?皇上今日若纵容了汤宗成,那朝中其他官员只怕会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陆文远摇头道:“皇上和王爷都说错了,汤宗成并非鱼肉乡里之人,皇上许他戴罪留任也并非就是纵容。”

    朱时泱听得皱起了眉头,朱时济问道:“陆大人此话怎讲?”

    陆文远道:“臣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发觉汤宗成虽然官做得平庸,但为人还算老实,且在城外城隍庙中,皇上和王爷也看到了,那些乞丐流民竟肯主动替他求情,可见他并没有坏到鱼肉乡里的程度,这连日来的荒唐作为,恐怕只是因为对圣驾亲临太过惶恐。”

    朱时泱刚想反驳说他既能训诫百姓对自己行礼,当然也能训诫那些乞丐流民统一口径,但无奈他们恳切淳朴的脸庞依旧栩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并不像是遭受胁迫的样子,朱时泱便犹豫着住了嘴。

    陆文远遂继续道:“臣请皇上允许汤宗成戴罪留任,也并非纵容于他,只是如今大明天下刚从河南旱灾和流民起义的动荡中安定下来,朝政尤须以平和为主,贸然罢黜官员则难免会在朝中引起波澜,且地方百姓适应新官员也需一段时日,不利于发展生产,是以臣请皇上暂勿妄动。”

    朱时泱认真听着,微微点头沉吟。

    次日,一行人继续乘船前行。临行前,朱时泱终是听从了陆文远的建议,允许汤宗成戴罪留任,等自己南巡回京后再决定他的去留。汤宗成诚惶诚恐,连连答应,自是对朱时泱感恩戴德。

    一行人继续南下,不久便入安徽境内,这一日行至庐阳一带,庐阳乃是三国周瑜故里,附近更有巢湖孤山,朱时泱向来喜爱山水,便提议在此逗留几日。自庐阳向东不过数十里便是都城南京,陆文远和朱时济便也不急着赶路,随朱时泱一同来至直隶庐州府衙。

    知府吴仕甄与御史王麟一道前来迎驾。朱时泱见状不禁略显诧异道:“咦?朕从京城一路过来,还是头一遭儿见知府和御史两个一起来的。其他地方官员和监察使都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才好呢。”

    朱时泱平日里做事虽有些糊涂大意,但洞察力却不容小觑,问出口的话常常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吴仕甄和王麟果然惶恐不已,原来监察御史本是朝廷派出,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和牵制,若是和地方官员过从甚密,难免有包庇营私之嫌。

    吴仕甄和王麟互看一眼,只道方才接驾慌乱,竟没想到这一层去,生怕皇帝怪罪,王麟忙跪行上前一步,道:“回皇上,微臣与知府大人方才正在衙门中商议改良种的事宜,并不知皇上来此。有失远迎,还望皇上恕罪。”

    朱时泱漫应了一声,似是对这般解释不以为意。陆文远在一旁道:“为着这改良种一事,吴大人和王大人前几月可没少上疏辩论,信差的腿都快跑断了吧?”他难得说句玩笑话,原是对这二人专注于政事颇为嘉许:“不知二位大人如今议得如何了?”

    陆文远不问这一句还好,问得这一句,便见御史王麟立时变了脸道:“微臣一直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在川蜀一带田产可观的稻麦移到庐州来种未必就会高产,知府大人却不听微臣所言,执意要从川蜀购入良种,不但靡费颇多,而且风险极大,微臣绝不能听任知府大人胡作非为。”

    吴仕麟一听也变了脸色道:“本官这怎地就是胡作非为?你自己把书读死了,还要拉着本官一同不成?川蜀良种在河南收成如何,购入一试便知,你却连试都不让本官试上一试,如此顽固迂腐,真不知你当初的功名是如何考来的!”

    王麟怒道:“试种稻麦难道就不需费用了吗?朝廷如今刚从去岁大灾和流民起义的困境中脱离出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前些天本官在户部任职的旧识还来信向本官诉苦来着。你吴大人蒙朝廷宽宥减了申州府今年的赋税,如何还好意思再得寸进尺地向朝廷伸手要钱?发展农桑本以稳妥为主,尤其是现下这种时候,大人你却一意孤行,兵行险招,这不是胡作非为是什么?”

    吴仕甄丝毫不甘示弱道:“只怕不是本官兵行险招,是你太过谨小慎微了罢?农事以稳为主并不假,却不代表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若是人人都如你这般,我朝农桑便也不必发展壮大了。”

    王麟道:“即使要变也不该挑现下这种时候,大明先前国事顺遂,万业兴盛时怎么不见大人有所动作,偏在这节骨眼上要生出事端来?大明如今连遭创难,最需要的就是稳固朝政,休养生息,大人如此做法,乃是辨不清时势啊。”

    吴仕甄冷笑道:“本官辨不辩得清时势尚且再论,你屡屡出言不逊却是事实。你方才说大明先前万事顺遂,百业兴旺,如今却屡遭创难,连改良种这点折腾都禁不起了,难道是在指责当今圣上治国不力不成?”

    王麟遽然失色:“这……你我就事论事,吴大人万不可强词夺理,含血喷人啊!”

    吴仕甄冷下神色来还要再辩,朱时泱却早已不耐烦听,皱着眉头,径直从两人中间穿了过去,进了府衙之中。吴仕甄和王甄一愣,方知自己在皇上面前失了官体,连忙双双闭上了嘴。

    朱时济跟在朱时泱身后,轻声笑道:“这班地方官和御史向来是面和心不合,臣弟久在地方也算见得多了,却从没见过这样敢当着皇兄的面就掐起来的。”

    朱时泱却似见怪不怪,只兀自负手冷笑道:“他们掐起来就对了,若是他们不掐,朕才真正该担心。朝廷如此设置官制,就是要他们互相牵制,只有他们不舒服,朕才能舒服,若是他们都舒服了,朕还哪有一时半刻的安宁?”说罢,一拂袖进了知府公堂。

    朱时济和陆文远在他身后互视一眼,苦笑的同时,不禁为皇上这与日俱增的慧黠心机而感到些许欣慰。

    一行人在知府衙门里巡视了一圈,便去知府吴仕甄府上安顿。许是圣驾来得突然,吴仕甄来不及准备,府上一应陈设用度不甚豪华,倒是符合他知府的身份。朱时泱四处看看还算满意,便安心整顿歇下。

第78章 演耕() 
吴仕甄和王麟自在圣上面前争论后便一直不曾互相搭话,面上也各自铁青,似是彼此不忿,此时才恢复了几分平日里的亲密样态。吴仕甄亲自送了王麟出来,见天色早已昏黑,府外又无甚往来行人,便将王麟拉到院墙下轻声道:“亏得你机智,就着陆大人的话与我争吵,不然你我会同一处的形状看在皇上眼里,又不知该生出怎样的疑心来。”说着,不禁兀自叹了一叹,道:“我年前去京中述职时皇上似乎还不是这样的,不知怎地大半年过去,心性竟变得这样厉害了。”

    吴仕甄亦叹道:“天家的苗子生来就比旁人疑心重,况且皇帝如今临朝问政,自然不是当年深居后宫的样子了。如此,你我更要谨慎才是。”

    王麟道:“是,几月前幸亏大人因改良种一事上疏,才从往来官驿口中探得皇上微服的消息,若是我等没有提前准备,明日陪圣上巡视田垄之时,只怕也是我等头颅落地之日啊。”说罢,竟自打了个寒噤。

    吴仕甄扶了他的肩膀道:“王大人莫要自乱阵脚,皇上久居深宫,王爷和陆大人也都是不事农桑之人,是断断看不出其中端倪的。明日你我只需将皇上稳住,不让他下到田中细看,便一切无虞了。”

    王麟抱了抱拳道:“一切全仰仗大人了。左右现下天色已晚,皇上也歇下了,不如你我就去田间看看如何,也好将明日之事详细计议一番。”

    吴仕甄点头称好,两人当下便趁着夜色,匆匆往城外田间去了。

    次日是个艳阳天,朱时泱一早起来心绪甚好,用过早膳,先领着众人在庐州城中转了转,才往城外去。庐州果然不愧为农桑重镇,从城门外一路走过去,只见千里沃野平缓起伏,视野极为辽阔,一眼几可望至天边。田里的庄稼长势正盛,垄亩间碧波荡漾,连那从平野上穿越的微风,都仿佛沾染了禾苗茎叶间蓬勃的绿意,平白生出几分清凉之意。田间地头上有零星农人弯腰耕作,散放在山丘上的耕牛埋头吃草,偶尔听得远处的响动,便引颈发出几声沉闷的低鸣。

    这般闲适惬意的田间景色,朱时泱从前只在书画中见过,如今蓦然到得眼前,才觉那画中的所描所绘,纵是栩栩若生,也不及今日的万分之一。眼前的景色虽没有皇宫中琼楼玉宇的精雕细琢,也没有一路上锦绣河山的鬼斧神工,却亦足以使人心旌摇曳了。他四处贪看了半晌,便由吴仕甄和王麟引至一处山坡上,从高处俯瞰田间。

    从这里看去,整片沃野更如铺展的绿毯,向灿烂天际无限延伸,分割整齐的田垄便是这毯上绚丽的纹饰。麦苗在田中随风俯仰,仿佛万千朝臣子民,山呼万岁。天边的烈日将金光渲染,映得穗头上的麦芒都泛出了灿灿的黄色,引得人不由去想那丰收时的繁荣景象。朱时泱在山坡上纵马四下看了一周,笑道:“这庐州府的麦子长得可真是好,不像先前的彰德和汝州,都是青黄参半的,看着便知年后的收成不会好。”

    知府吴仕甄在旁躬身笑道:“庐州地力肥沃,最适宜作物生长不过,而彰德与汝州皆在庐州以北,非但土地不如庐州平沃,气候也不如庐州温润,又兼去岁遭受旱灾,因此作物生长欠佳也是情理之中的。”

    朱时泱看他一眼,笑道:“你倒肯为其他两位知府说话。不提彰德还好,一提起来朕就要想到那大逆不道的夏康,那厮不治田产也就罢了,还连累康平王生病,朕真是想想就来气。”说着,略带了担忧的神色回首问朱时济道:“康平王,你觉得身子怎样?要不要找处荫凉地方休息一下?”

    朱时济坐在马上摇头笑道:“臣弟早就没事了,皇兄不必担心,倒是陆大人素来体弱,这半日都不说话,是不是被烈日晒得有些难过了?”

    陆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