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什么虚伪和欺骗要知道,合约本来就是要被用来撕毁的”老头笑道
众人顿时在心中狂呼:太无耻了!这种歪理竟然说的脸不红气不喘!理直气壮的啊
“怎么做?难道现在去联络那些城池里的明军么?白莲教势力如此之大,肯定四处遍布暗探要是走漏了风声,怕是不等朝廷招安合作,我们就先要面对白莲教的围剿了!”张雷皱了皱眉头,提出了自己的的
“当然不能和这些低层次的明廷官员商议这种事情,越低级的官员越靠不住一来有他们独吞功劳或者其他想法,二来以州府官员的能力也不足以决定这样大的事情不但走漏风声的风险变大,而且还无法获得足够的好处!”
“这种事情只有和越高级的人谈才越稳妥,也能获得越多的好处!”老头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直接跟běi jing朝廷谈?”唐业眼前一亮
“恩”老头点了点头之后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娓娓道来
听完老头的想法之后,众人先是长时间的沉默了一阵后便开始讨论起其中的细节来
很快,众人拟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并且书写了一封长信准备联络běi jing的明廷
翌ri
一队多达百人的马队出了大山,沿着官道呼啸着向北方奔去
第113章:京城闲话说三夷()
。三月,忽如一夜风来,惊雷乍起万物苏
在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耕如果耽误了耕,对于这个生产力运输能力都远远不如后世的时代来说便是最大的灾难,一个处理不好便可能饿殍遍野,哀鸿遍野的凄惨状况
整个大明王朝无论何方何地,几乎全部都将jing力放在了耕之上,甚至有一些地方临时拖延了本打算北上平叛的军队,先行耕之后再说
而对于京师之中的无数百姓来说,一些坊间趣事轶闻则是他们在这个天里热传的信息
在这个时代里,尽管欧洲已经经过了近两百年的大航罕代而拥有了无数财富和迅猛的发展,世界第一大城市的荣誉早已经落在了欧洲的头顶,甚至在朱棣时期稳坐世界第一大城市,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城市的京师如今也已经落入了前二十之后
然而,这个时代信息不通
欧洲与中国又恰恰相距万里,最是难以消息互通
因此,哪怕是如今的大明王朝比历史上那个后来的清朝辫子zhèng fu要开明的多,甚至还曾有过比哥伦布还要早近一个世纪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在这个时代里,大明王朝仍然难免陷入一个迟暮帝国都有的毛病——那便是眼界狭窄,不肯睁眼看世界的狭隘和睡在过去荣光中的迟钝
所以,当早些时候山东出现一股海难夷人定居,并且派出使者队伍前来面圣的消息在京师当中一直作为一个趣闻而不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军国大事来传播
甚至那些朝堂之中的衮衮诸公也从未将这个请求大明允许他们在山中定居的外来夷人部落当回事
不过,尽管如此,作为自古以来的“天朝上国”,在这京师当中,无论上至朝堂诸公皇帝还是下至民间百姓乞丐,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夷人国家还是有着相当大的重视
毕竟,此时已经不是二百年前那个鼎盛的永乐王朝了
虽然许多周边小国依旧有使者甚至皇亲贵族长期居住在京师当中,但实际上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不如前了
因此,běi jing城内的所有人对于这突然冒出来的衡夷族还是相当有兴趣的
而随着这帮夷人使者的觐见,还有一些朝堂之上的流出的传闻,没用多久当这帮夷人一部分住下,一部分回到山东那“暂住”的荒山之时关于这些人的传闻在běi jing城里可以说已经是老少皆知了!
京师,一座普通的茶楼当中
说书先生讲完了今ri的大书,收了赏钱,又压了一口清茶这才笑呵呵的冲着茶楼里诸多茶客拱了拱手:“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打赏!今儿的大书讲完,咱也讲讲这时下的新鲜之事儿!”
“老王头,你今天要讲啥翱是去年天桥底下的无头尸还是半年前的王寡妇的风流韵事?”台下一位相熟的看客嘲笑道
闻言,台下顿时一片哄笑
的确,这说书人老王嘴上功夫了得,甭管是聊斋鬼话还是岳飞隋唐三国的大战戏本个个说的滚瓜烂熟,而且声情并茂之下让人如临现场一般,功底十分深厚但就是这东西更新的也太慢了一些!
往往其他说书先生年前火热的话题,这老王头却至少要几个月后才分说一番
可偏偏这厮说的还极好!
让人听着舒坦,所以在běi jing城里,也算的上是说书先生中的一号人物,有不少忠实的拥趸
话说民间之人,ri常相处不会像官场商场之人那般讲求规矩等级,而这听书娱乐之处的人际关系更是多插科打诨,没那么多正经考虑
知道这位熟客是揶揄自己,这说书人老王也不恼,笑嘻嘻的说道:“哈王寡妇那点事可不能说喽!我怕今儿说多了你回家要吃老婆的巴掌!哈哈!”言外之意便是王寡妇的风流韵事也有你小子一腿——再嘚瑟你可要找倒霉了!
台下一片哄笑
压下了场面之后这说书人老王便叽里呱啦,干净利落的将最近几个月一来京师当中大小事情,只要稍有意思或者影响便是拿出来从头到尾,前因后果的分析一遍中间插着不少笑料包袱,不多时便将台下逗的一片笑声
就在这时,台下突然有人问道:“老王,那你说说这个最近跑到山东那边的夷人呗?这帮人来了京师,可有不少老少爷们都看到了一个个金发蓝眼,看着似鬼一般!那个长相叫个怪咧!”
在这古代,哪里有什么国家好好供养的戏子演员?所有人——甭管是京剧平剧南边的唱腔北边的声段只要是这表演为生的就是靠自己的一身本事!喝粥还是吃饭绝无什么工资补助等级如同后世那般一个唱歌的还能当将军的情况绝对不存在,也不科学
这说书人老王敢撂地说书,这么多年来凭的就是自小拜师学艺,三更起,半夜睡,来冬去一年年磨练出来的真本事!
打听见这这问话,自然不会没有任何准备——毕竟这衡夷人从山东过来面圣觐见之事已经在běi jing城传的沸沸扬扬的了!
清了清嗓子,老王将自家整理的许多资料娓娓道出:“要说这帮夷人,据其拜帖文书中说是自合来,近海而船沉搁浅,于是众人奔逃上岸最终在山东那片荒山野岭当中落脚结庐,如今得知此地是咱堂堂大明,天朝上国于是惶恐不安,赶忙携族中代代相传的珍宝数件前来面圣请罪!为的就是让咱天朝上国给这帮番邦小夷一处荒僻山岭暂住些年,等待他们那小国家人来寻,再坐船归家!”
台下那人又问道:“那老王,京师当中风传那些海难夷人一共有三个族,据说又有汉人遗民在内你到是细细说来?”
“诸位可能有所不知,这衡夷人的确是三个大族不假!但其中有分出无数小族可就是寻常人不知道的了!例如那三大族中相貌与我华夏乃至周边朝鲜东瀛琉球诸国差异最大的是希腊族!而在他们之中又细分出雅典城人斯巴达人同样鼻高目深,相貌迥异的波斯族人到是常见一些——许多记载中就有他们跨过重重沙漠,用驼队将远方珍贵的香料宝石运送到唐宋,换成丝绸青瓷之后带回去的记录只是后来蒙古鞑子猖獗这才ri渐稀少起来最终因那条沙漠商路被沿途某一个番邦国家阻拦这才越来越少这些波斯人也分为多个部落”
“至于那些汉人据他们在朝堂中所说,是先祖在蒙古鞑子屠杀中原之时逃走的一部分宋朝商贾百姓之后人,一直旅居南洋尽头,直到最近那边发生灾难才搭乘这些希腊人的船队逃难,本来便是打算在天津上岸,不成想却遭遇海难,和船队中的波斯人希腊人一并流落山东”说书人老王摇头晃脑的说到
第114章:合法居住()
。 “哦”台下顿时传出一阵恍然大悟的声音
见到自己在这帮听众中建立起了威信,老王很快便开始侃侃而谈起来,除了他自己详细收集的诸多信息,还参杂了不少自己编排进去的私货——例如那些夷人见得běi jing城威严之时竟然惊的两股战战,胯下壮马甚至畏缩不前之类的京师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
说白了,这些便是古代百姓的一种古老的意yin方式本质上和未来的网络小说的“爽点”以及美国佬孤胆救地球再救地球再再救地球不过瘾再救救宇宙的美国大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充分满足了台下众多听众的求知yu和虚荣心之后,故事也终于说到了末尾
“咱天朝上国天家是多么的宽宏大度?哪里是这些番邦小民所能想象?皇帝陛下和朝中诸公不仅没有苛责这一支番邦小族,反而宽仁无比的将一大片丰饶山野水泽划给他们暂赚直到他们找到家乡的船只离开”
“哈,咱们大明疆域万里,岂是这些番邦小国所能想象?怕是那一片无用的荒山便差不多和他们一国之地差不多了?”一名三十许岁的听众不屑的笑道
这一处小小的茶楼便是整个人口多达百万的京师的缩影
而这些被百万人所津津乐道的事情,实际上只有那些短驻在京师中的“番邦使者”们知道这一切根本就是一个编排好的故事
除了希腊波斯雅典斯巴达这些名字和一些基本的风俗以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
海难是假的!远方的国家是假的!就连所谓三分北宋遗民之类的所有托词都是假的!
但就算任由这明廷诸公如何猜想,他们也绝对不会想到三个相貌迥异,风俗迥异,甚至连语言也完全不同的种族会真的完全团结在1个人的手下,从而形成了一个他们认为是一盘散沙,实际上却是十分紧密的势力
但实际上,如果只有这些一面之词还显然不够
可以说,这个谎言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如今山东的乱局——白莲教本身已经控制了山东大部的事实让明廷愿意相信“恰好”有一支番邦部落临时落难,并且“仰慕”天朝上国,愿意以借住之由站在朝廷这一边
对于明廷高层来说反正山东此时已经乱成了一团麻
有一支不算强大的番邦夷人帮忙岂不是空手套白狼的好事?
如果是以往,朝廷自然不可能允许有外族人大规模的住在帝国境内,甚至还不受官府管辖,du li治理
但此时如果将这帮番邦使者推出去,岂不是往白莲教那边推?
到时候别说增加一支对抗白莲教的力量了,就是自己这边要对付这些据说兵力数千的夷人不也得耗费上许多钱粮?
聪明的选择当然是允许这帮夷人暂赚如果将来他们被白莲教杀光自然最好——两败俱伤什么都不用付出
如果没死,这帮人口一共也不到万人的夷人不也只是“暂住”而已么?迟早是要离开
退一万步说,就算敢这帮人走遥遥无期了,但就不到万人还分成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民族来源的夷人来说,没了白莲教这个祸根,朝廷还不是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明廷高层将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怎么都不吃亏”的算盘让他们错误的将一个他们完全不了解的势力放入了大明
也正是因为如今明廷高层给予了这支被暂称为‘三夷’的部落的合法身份,唐业等人在山东的战略环境这才瞬间宽广起来
半月不到,明廷如今还未像崇祯朝那般被裁撤的驿站系统再次发挥作用,将一封封邸报送达天下各地
其中,兵患最为严重的山东虽然驿路受阻,但凭借着多年的发展和对大部分城市的掌控,一些邸报信件还是陆续送达各县
而也就此时,山东各地上至巡抚,下至县令师爷也都知道了朝廷允许了一支番邦难民在山东居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事出匆忙,更是因为如今山东糜烂,所以朝廷并没有限定唐业这支势力的居住范围,在邸报中也只是模糊的叙述为“在山东荒山之中自行结庐垦种为生,如无违法乱纪之事,各地官员均不得sāo扰”
这件事情在这个白莲风起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多么有分量的消息而在后世许多历史学家眼中,这却成了后世大明局势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许多人认为,正是此时的明廷草率的在完全不了解这个衡部落的规模习俗甚至是统治者是谁的情况下便草率的给予了这个由三个种族组成的部落在山东合法生活的身份
这才导致了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受明军这一方的压力,从而外部形势好转,进而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最终尾大不掉的结局
同年,天气转暖
第一场雨刚过,白莲教一路香的白莲士兵们便踩着初遍地的烂泥向山中的夷人部落发动了进攻
进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来,这衡夷人部落投靠明廷,朝廷发布邸报中已经述说此事,对于探子甚至jiān细无数的白莲教来说自然不是什么秘密
对于这样一个勉强归为“敌人”的阵营自然不能轻易放过,于是白莲教主徐鸿儒随手批复,让白莲教就近的几个香谁有时间谁去灭了这个夷人部落——显然,这位徐教主根本没有将这所谓的衡夷人看在眼里
毕竟,唐业等人的编排中,对外宣称也不过数千人
这样小的一个势力在如今手底下教徒数百万的徐鸿儒来说还不到一个零头,自然不放在心上
第二个原因则是之前吃了败仗,甚至将家底都陪进入大半的董老汉
自从势力遭到重大损失不得不退兵之后,与蔡姓老者和其他高层心生间隙的董老汉自然无法再继续在蔡姓老者这支白莲队伍中呆下去于是便带着亲信和仅剩的数百人马脱离了队伍,重新靠着劫掠一些小村小庄发展起来
而在冬季行军打仗都是苦差事,而且如今除了县城外,大部分野外的村庄乡镇也都被各支白莲所把控,几乎没有什么适合劫掠的对象他们也只能靠劫掠吞并那些偏远的村庄扩张,所以一直到开化冻也不过是将将恢复了队伍而已
所以,为了报仇的董老汉便四处联络,许下种种好处,最终这才勉强说动了一个离这片地区不算太远的香主起兵前来
第115章:春雨之战()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有时候看似万物复苏的季也并不比凛冽的寒冬柔和多少,而且更加让人难受
例如今天
双方战于荒野,天公却不作美,一片乌云压顶,冷风森森的天气
山中想来较冷,哪怕这里也仅仅是重重山岭最外围的山脚下,但当刚刚暖和了没多少的时候下起了中雨之后更是让所有站在野地中列阵营地的士兵们感觉到了彻骨的寒冷冰冷的雨水不似枯干的冬季,只能靠着寒冷一点点沁透人们的棉袄雨水很快便打透了铠甲外面的罩衫和白袍,将双方士兵浑身淋的湿透冰冷
旷野决战,没有半点庇护,双方又都兵力近万,匆忙之下自然不可能找来如此之多的遮蔽物
即便是此番亲自前来督军观摩的唐业也只能和一众高层一起站在山坡高处,在大雨中等待一切就绪
人被冰冷的雨水淋的像是落汤鸡,弓箭腹弩却都用蓑衣帆布甚至是放在大树下避开雨水
穿越到古代已经近一年多了,唐业自然知道在这个时代怕水的绝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老式火枪,甚至还包括很多人认为不怕水的弓箭
弓箭怕水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制造弓箭的材料可不是后世那些钵纤维片钢铁或者其他复合材料
弓身使用木材制造,本身虽然并不怕少量的雨水甚至也不怕短时间的浸
但毕竟这也是用木材制造
特别是一些层压木弓——因为使用了多层薄的木材,加以使用天然鱼鳔胶或者其他胶水粘合压制,所以一旦有水分浸透了弓身表面的油漆很可能便会对弓箭本身内部的构造产生影响
而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还好
毕竟弓箭本身使用的都是弹xing密度都上好的木材,又有上漆浸蜡yin干等工序,其实只要在战后好好兵到也不会让弓箭变成烧火棍
否则别的不说——那些多雨地区的原始人难道还不用弓箭了?至少远在南美洲此时还没有被灭绝的南美土著就无法每时每刻的躲开热带雨林中随时可能降临的雨水?
真正的问题在于弓弦!
如果说水分破坏弓身需要超长的时间战后丝毫不做兵的低劣后勤和许多因素共同作用才会导致一小部分弓箭xing能受损,极少一部分弓才会出现无法使用的问题的话那么弓弦的软肋便是许多北方善用弓马战术的民族多年来一直难以南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去早期在中国人发明马镫马蹄铁之前因为战马关系无法发挥全力的时代之外,在早期蒙古金人甚至如今的女真人中都有受到南方yin雨cháo湿天气影响了弓箭xing能的关系在其中
在这个时代,弓弦多以自然材料制造
植物纤维搓成的绳子动物脚筋鞣质出的弓弦在少雨干燥的地区xing能良好,可一旦到了南方那种yin雨绵绵,气候cháo湿的地区便会被水分影响弓弦本身的xing能,导致弓箭无法发挥威力,最严重时甚至可能弦断弓翻!
古语有言:翻弓打死牛
若是在这其中一个不小心,被那些动辄上百斤甚至更高的弓箭打到不要说损失一套弓箭,就是人也可能受伤
说起来,每当北方民族想要南下之前,也必须有大量的汉jiān为其铺路才能让一切顺利
就拿当今来说
且不说那营前剃发的吴三桂还有那无数明朝官员书生乡绅氏族的汉jiān行为,就是这女真人南下所需要更换的弓弦材料便是原来只有南方汉人所会的生丝弓弦若是无人做那汉jiān包衣将这方面的技术透漏给了女真人,又有无数商人将大批生丝和相关材料贩卖过去
这女真人入关之后,在南方地界至少要多死个几千人,也能少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少死在女真人的弓箭下
唐业在这方面很是无奈
因为长期练习shè箭搏斗和骑马的关系,在系统士兵的教导下,唐业对于这些东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