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坐在床边,两只手都在被子里,一只手握着婉儿的手,一只手在婉儿隆起的腹部轻轻抚摸着,感慨万千。
说了许多话,最后一句是:“你放心,我一定给你一个最体面的婚礼。”
在婉儿那儿是柔声细语,回到扈晴晴这儿,可就是“狂风暴雨”了。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何况这一别还着实“不小”。男旷女怨,关卓凡固然饥渴,扈晴晴也是情热。美厨娘还另存了一份心思,不论关卓凡“留洋归来”如何花样翻新,她都婉转迎合,甚至有一两分“主动”了!
于是鱼水合欢,浪起波翻。饶是关卓凡也算马上好汉,几个回合过后,下得马来,固然酣畅淋漓,可也有一点点“腿软”了。
心中微觉奇怪:我们家晴晴,这是“进阶”了吗?
娇喘渐息,开始呢喃私语。扈晴晴含羞带笑,把她的那份小心思说了出来:“婉儿这个丫头,倒是跑到我的前头去了。早知道是这样,我就跟了你去美国。老爷,你在上海的日子,晚上就都在我的房间吧,反正婉儿现下也不可以侍候你……”
声音愈来愈低,几不可闻。
原来如此,看来我的任务很重啊。
扈晴晴又缠着关卓凡,逼着他讲雅克琳和米娅的故事。
听着听着,美厨娘已是痴了。
关卓凡终于讲完了,一时间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沉默了片刻,扈晴晴悠悠地叹了口气,轻声说道:“这可是烽火情愫,乱世佳人了。”
“乱世佳人”?
我们家晴晴,真是有文化!
这种反应,和白氏、明氏,完全不同。
这个扈晴晴,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一定是可以做一番事业的女强人。
放到金庸、梁羽生的书里,一定是一位皎然于俗世的侠女。
左宗棠称赞她“当世奇女子”,不算虚誉。
可惜啊,现在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只好放在我的身子下面。
咦,我想什么呢?这不是自个骂自个吗?
无论如何,心里总有一点“暴殄天物”的惭愧。
第二天从早到晚,是没完没了的会议,“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
第三天,“实地考察”。
形势大好,欣欣向荣。
上高昌的“工业园”,下高昌的“自贸区”,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路也修通了,笔直宽阔,四通八达。
码头已经完工,可以停泊千吨级的船舶,并留有深浚和扩建的空间。
高昌庙的分海关已经设立。
旗记铁厂已经完成了“一期扩建”。
“自贸区”内,拟建的船厂一座,大型船坞两座,兵工厂一间,机器制造厂一间,自来火厂一间,火药厂一间,气炉厂一间,巢丝厂一间,洋布厂一间,印书厂一间,都已选定了目标,并和洋人完成了初步的谈判,签署了“意向性合约”。
美国政府援建的机器厂和鞋厂,这是自个的,都放在“工业园内”,算是“工业园”内最早的两家工厂。
广方言馆所在的学宫街,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扩张,已经初显“大学”的形象了。
学宫街里,建起了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图书馆”。第一批放到书架上的,都是洋书——就是在美国的时候,从亚特兰大“向海洋进军”萨凡纳途中,北军攻陷佐治亚州首府米里奇维尔,松江军团第四师将佐治亚州立图书馆“收拾干净”的“成果”。
这批书叫曾纪泽和容闳如获至宝,被当做广方言馆最核心的资产“供”了起来。
学宫街街口有士兵站岗,“图书馆”门口又有士兵站岗,关防得比衙门还要严密。
无论是谁,都要办理了特殊的证件,才可以进入“图书馆”。
“图书馆”向公众开放,还在遥远的未来。
广方言馆的科目,在原来的西洋算学、地理、化学、英语、法语、万国公法、船舶修理、枪炮修理这八科外,又加多了一科西洋会计。
这是关卓凡在美国的时候,专门打来电报要求的。在会议上,关卓凡又要求在广方言馆之下,专门开设一间“会计速成学校”。
学生包食宿,家贫者可以减免学费,“毕业”后包“分配”;但入学前要经过“品格审查”。
接下来,很快就需要大量专业的近现代会计学人才了。
上海电报总局的线路,关卓凡去国之前,就已架通了松江、苏州、太仓、常州四府,他赴美之后没过多久,剩下的镇江府也开通了。
不仅如此,除了江苏巡抚管辖的松、苏、太、常、镇五府之外,在曾国藩的支持下,上海电报总局的线路,向苏北两江总督直辖的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厅等地一路延伸。
*(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英雄欺人()
出了江苏,就是山东。“领山东提督事”的是张勇。名义上提督要受巡抚节制,但谁都知道张提督上面是谁。山东巡抚脑子再锈,也不至于逗到以为是他自己。所以,山东的军务,已经事实上从山东巡抚那儿“解放”出来了。
关卓凡的计划是以“军务”的名义,在山东境内架设电报,反对的一律扣上一顶“妨碍军务,居心叵测”的帽子。
出了山东,就是轩军主力驻军的沧州、天津,更方便用“军务”的幌子,将电报一路架设过去。
出了天津,就是北京啦。
这样,上海北上北京的电报就架通了。
上海南下,是浙江。过了年,马新贻就得调到陕西去当巡抚,给新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打下手,浙江这块地盘就会落到关卓凡手里。因此,上海电报总局的线路南下浙江,是不成问题的。
出了浙江,是福建。左宗棠这个现任闽浙总督,交接差使之前,得帮关卓凡把福建搞掂了。关卓凡已经给左宗棠写了信,极言电报之利。左宗棠一口答应,还是以“军务”的名义,上奏朝廷,在福建开办电报。
出了福建,是广东。沿海省份,从北到南,都开通了电报,广东不可能当最后这个“断头路”。广东南向海外,风气、思想也是最开通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
何况现在的广东,勉强也算左宗棠的势力范围;“左骡子”北上,这块地盘,关卓凡是要拿过来的。
这就是关卓凡原先打算和左宗棠做的“交易”。
最后,广东架一条电报线到香港。
于是,从北京到广东,中国沿海财富渊薮之地串联起来,中国和世界也联结了起来。
还有,总其成的是上海电报总局,关卓凡通过控制通讯线路,进而实现或者加强对通讯线路行经地区的控制。
这件大事,同治四年,即1865年的上半年,就有望全部办妥。
那么,广东是怎么落到了左宗棠的手里?
此事和关卓凡今后大有关联,所以先插一段左宗棠如何“英雄欺人”。
左宗棠督师入闽,剿汪海洋、李世贤,用的法子不是“围剿”,不是“兜剿”,而是“压剿”——从北、西、东三个方面压迫汪、李,逼他们南窜。
南边是哪儿?
广东。
左宗棠的这手极其阴损。
左宗棠的目的不是早日剿灭发匪——“左骡子”眼里,汪海洋、李世贤釜底游魂,早晚是盘中之餐,并不急于竞功于一时。他的真实用意,是“驱寇入粤”,然后,他的“督办浙闽军务钦差大臣”的头衔,就可以换成“督办浙闽粤军务钦差大臣”了。
然后,他的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伸进广东。
踩入广东的地界,是为了赶走广东巡抚郭嵩焘,然后叫自己的亲信、浙江藩台蒋益沣取而代之。
左宗棠对郭嵩焘的心结何以如此难释,谁也说不清楚。恐怕左、郭这对“儿女亲家”自己,也未必能百分百说得清楚。
抢郭嵩焘粤抚的位子,一为修怨,二为开辟饷源,为今后的“西征”做准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粤抚的位子,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易筹码”。
一切都在左宗棠算中,汪海洋、李世贤果然被逼入广东,他的“浙闽军务钦差大臣”的头衔,果然换成了“督办浙闽粤军务钦差大臣”。
然后左宗棠就开始对广东各种指责。
左宗棠在“陈明广东兵事饷事”一折中,疾声厉色:
“广东一省兵事实不足观,而饷事亦不可问。军兴既久,各省兵事或由弱转强,粤则昔悍而今驽矣!各省饷事或由馈而渐裕,粤则昔饶而今竭矣!”
说广东“兵事实不足观”,是事实。但自洪杨乱起,广东被祸甚少,稍能打的都调出省去跟发匪见仗了,广东自个怎么能够保持强悍的军力?换了其余任何省份,处在广东这个局面,也大致如此的。
说广东的饷事“昔饶而今竭”,就是左宗棠睁眼说瞎话了。广东“饷事亦不可问”,其实是他“左骡子”问不得,人家曾国藩可是大把大把地从广东藩库中搬银子呢。
总是左宗棠、郭嵩焘两个死活不对付就是了。
这几句话,攻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广东一省,自然把责任最大的两个,一个两广总督瑞麟,一个广东巡抚郭嵩焘,都扫在里面。
这是左宗棠故意的。他的算盘是,吓唬吓唬朝廷:如果在郭嵩焘的事情上不如我的意,我可就要攻瑞麟了。瑞麟有多少把柄,嘿嘿,我是晓得的;不晓得的是,你们舍不舍得瑞麟?
攻郭的同时,保蒋。
左宗棠在奏折里说道:“兵饷兼筹,任大责重,非明干开济之才,不能胜任。浙江布政使蒋益沣,才气无双,识略高臣数等,若蒙天恩,调令赴粤督办军务,兼筹军饷,于粤东目前时局,必有所济。”
这话说的!
谁不知道左宗棠目高于顶,一向以诸葛孔明自命?居然称蒋益沣“才气无双,识略高臣数等”,此话之重,真是无以复加了。
朝廷没办法,只好下旨:“着浙江布政使蒋益沣,驰赴广东办理军务,兼筹粮饷。”
虽然表面上“准予所请”,但对左宗棠的真正的目的却装做听不懂。因为蒋益沣不论资历还是能力,都实在难当巡抚广东这类超级大省之任。
“左骡子”终于发飙了。
左宗棠抓住楚军将领高连升赴任广东提督一事,对广东督抚大加挞伐。
就像关卓凡打平捻匪,把山东、安徽的“提督事”抓了过来一样,左宗棠打掉汪海洋、李世贤后,把广东的“提督事”也抓了过来。
一般说来,提督到任,只带本标亲兵即可,但左宗棠说“大乱方平,民心未定,粤省安插降卒,搜诛土匪,善后之事方多,正当留扎劲兵,以资镇压”,嘱高连升带本部兵马赴任。
广东大起忙头,仗打完了,广东却“永久性”地多出五千客军,不论财政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很大的压力。
于是瑞麟咨文左宗棠,表示高连升俺们是欢迎的,至于高部嘛,就别来了。
可叫我捉到痛脚了!
左宗棠立即上书,言辞激烈:
“臣扪心自问,所以为广东谋者,不为不至,而广东顾难之!”
“伏思海疆之患,起于广东,中原盗贼之患,亦起于广东,当此军务甫竣之际,有筹兵筹饷之者,应如何惩前毖后,以图自强?若仍以庸暗为宽厚,以诿卸为能事,明于小计,暗于大谋,恐未足舒朝廷南顾之忧也。”
什么“以庸暗为宽厚,以诿卸为能事”,基本上等于指着瑞麟的鼻子在骂,就差点名道姓了。
左宗棠的意思非常明白:再装傻,我就打瑞麟了。
朝廷确实不能再装聋作哑了。
左宗棠“督办浙闽粤军务”,虽然比不得关卓凡“督办五省军务”时明诏将五省督抚都直接派做了下属,但毕竟也是钦差大臣一枚,若果左宗棠真的骡子脾气发作,对瑞麟指名严参,朝廷无论如何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意见,不给瑞麟处分是不可以的。
但瑞麟又是不能动的。一个是他和圣母皇太后的渊源;一个是他几乎是总督中硕果仅存的旗人;一个是粤海关向来是内务府的重要财源,有一个听话的“自己人”在两广总督的位子上,很多事都比较好办。
于是终于遂了左宗棠的愿,内阁明发谕旨,“着郭嵩焘来京,以蒋益沣为广东巡抚”。
*(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最佳投资目的地()
关卓凡眼中,左宗棠这一番“英雄欺人”,算是政治斗争的经典之作。而且,除了郭嵩焘一个人倒霉,其他几方,露面的,没露面的,皆大欢喜。
朝廷是受了左宗棠的挟制,才不得不去郭。但有趣的是,两宫也好,中枢也罢,对左宗棠却没有生出真正的意见。
一来,是因为西征已经定了左宗棠,现在正是朝廷借重他的时候;二来,是因为朝廷上下都明白,左宗棠脾气虽然大,但却不“结党”。
左宗棠人缘儿不好。慈禧就对关卓凡说过“没有人愿意和‘左骡子’搭伙计”——这是事实。左宗棠到哪里都爱压人一头,搞得谁都讨厌他。但正因为如此,也没有什么有力的人物“党附”他,所以就比较让朝廷“放心”。
反倒是被左宗棠赶走的郭嵩焘,是曾国藩一脉。向“湘系”收权,是朝廷不宣之于外的既定章程。难得左宗棠肯出这个头,不然,以郭嵩焘的声望和绩效,动他可不容易。
所以,朝廷迁就左宗棠,其实也是“顺水推舟”。
三来,这本来就是一笔交易。
左宗棠并没有指望蒋益沣在粤抚的位子上呆多久,将来得成所欲之后,蒋益沣就是一枚弃子,放在那里都无所谓。
对蒋益沣来说,就算以后终究坐不住粤抚这个位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本来就是天上掉馅饼。履历上有了“抚粤”这一笔,假以时日,重新爬到一省长官的位子,并不如何为难。
左宗棠想要拿到西征的差使,希望关卓凡不但不和他争,反过来还给他支持,自知不可能单靠一份一万银子的礼物,加上拍几句人家姨太太的马屁,就能达成交易。
通过胡雪岩这个中间人,关卓凡和左宗棠在广东这块地盘上达成了默契。左宗棠先“过一手”,关卓凡再来“接盘”。
关卓凡向两宫皇太后举荐左宗棠的时候,郭嵩焘尚未去职。左宗棠觉得关卓凡的事情办得实在光棍漂亮,心中颇为感念,于是加紧“倒郭”。朝中有人好办事,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上面”便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依了左宗棠。
对郭嵩焘,关卓凡是抱有歉意的,但他想起这么几句话,“于亲有亏,于义无悖;于私有惭,于公无愧”。
前两句可以放到左宗棠身上,后两句可以放到自己身上。
郭嵩焘,就当你为时代做点牺牲、受点委屈吧。
还有,我会请你再次出山的。
话题回到上海。
电报“形势一片大好”,邮政的势头也相当喜人。
其实,“江苏驿邮所”就挂在上海电报总局的下面。松江、苏州、太仓、常州、镇江五府之间的陆路邮路,镇江和上海之间的水路邮路,经过一两个月的“试运营”,很快便运作顺畅。
开始的时候,驿邮所只派送电报和收发信件,到了后来,“邮包”也可以交寄了。
普通民众对邮政的热情远远超过了电报,潜在的庞大市场需求爆发式地释放出来,驿邮所的邮件的交寄量,不断“刷新”主事的杨仕全和邵德生最乐观的估计。
一年没到,从开支上来说,“江苏驿邮所”已经过了盈亏平衡点,而且“增长曲线”高高翘头,眼见必是一门能赚大钱的生意了。
知道邮政会成功,但成功来得如此之快,还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伙儿仔细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驿邮所的成功,除了“政府专营”之外,和邮马、邮车、邮船都挂轩军中军的旗子大有关系。
这面旗子,既是安全保证,也是信心保证。保护邮路畅通,也叫老百姓放心交寄。这笔“无形资产”,不知道要不要算进成本里面?
松、苏、太、常、镇五府的新式邮政,引起了曾国藩的很大兴趣。已经说好,过了年,就开通苏北两江总督直辖的江宁、淮安、扬州、徐州、海州厅等地邮路,还是由江苏驿邮所操办,还是挂轩军的旗子。
这样,江苏一省的邮路就全通了。
江苏驿邮所的客户也包括洋人。法国人皮埃尔办的“客邮”,交寄量已经大减,这位江苏驿邮所的前顾问,正在和杨仕全商量,看看两家的线路能不能够合并到一起,其实就是希望江苏驿邮所“收购”他的“客邮”。
看在皮埃尔做过江苏驿邮所的顾问的份上,不好教会学生饿死老师,赵景贤请过关卓凡的示后,对杨仕全说,价格合理的话,可以谈一谈的。
接下来是“财经口”了。
新铸的“苏洋”一面世,便在市面上迅速流通开来。
人们对这种精致、闪亮、“料足”的银元爱不释手。开始的时候,颇有人想囤积居奇的。刘郇膏的臬司衙门盯得很紧,狠抓了几个典型,以儆效尤。待“苏洋”源源不绝地上市,流通便完全正常了。
“苏洋”很快便“走出江苏”,北至北京,南至广州,都能见到“苏洋”的身影。
开始的时候,刨去铸造成本和发行“苏洋”的银行、钱庄的佣金,估计有六、七厘的升水。但实际上,苏洋的价格折成银价一路走高,一年下来,升水已接近一成。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供不应求”四字。
老百姓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质量的本国货币,“苏洋”的受欢迎的程度迅速超过了银块和铜钱。作为一种“地方货币”,“苏洋”却事实上开始流通于全国,相对于整个中国的庞大的市场需求,“苏洋”的供应量自然是不足的。
这种局面,短期内是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苏洋的身价还会愈走愈高。
“铸币税”真是一样美妙的东西。
杨坊的上海关,月入关银已经过了百万,且还在不断增长中,而一年前这个数字还是五十万;来年即同治四年,也即1865年的关银,笃定超过一千五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