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乱清 >

第511章

乱清-第511章

小说: 乱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侍卫值宿处前,关卓凡和伯王拱手致意作别。

    就在此时,侍卫值宿处内,闪出一名侍卫,抢了上来,向伯王打千行礼:“给王爷请安!”

    伯王看他的服色,只是一名蓝翎侍卫,虽然略觉面善,却想不起他是谁,微微皱了皱眉:“你是……”

    那人一笑,说道:“我是这个!”

    话音未落,整个人已腾身而起,手中一柄寒光闪烁的匕首,破风刺出。

    不过,他刺的不是伯王,而是关卓凡。

    彼时,关卓凡已经转过身去,正准备和站在内阁公署檐下的众人打招呼,猛听得背后伯王一声怒吼:“逸轩小心!”

    同时,眼见面前众人,脸上都倏然生出惊恐的神色,晓得不妙,微微侧首,眼角余光之中,寒光已经近身。

    他向右急闪,还是慢了半步,寒光掠过左臂,鲜血飞溅。

    *

    (四千六百字大章奉上,这个……求票票,求票票!)

    *(未完待续。)

第二六四章 生死只在呼吸间() 
身前、身后,哗然惊呼。

    关卓凡闪得太急,一个趔趄,险些跌到高台之下——三大殿的殿阁,包括东西两庑,都筑在高台之上;那个侍卫身手极其敏捷,一击未中要害,不待关卓凡企稳,立即变招,利刃夹风,当胸刺来。

    眼见闪无可闪,避无可避——关卓凡的半只脚已经踩空了,生死关头,他身上的弓马底子,以及在刀枪血火的战场上磨炼出来的本能反应,发生作用——关卓凡一把抓下自己头上的孝帽,迎面砸了过去。

    那个侍卫身子一侧,孝帽便砸空了,但他刺出的这一刀,也不能不半途而止,就这么滞得一滞,关卓凡已拔足疾奔,口中喝道:“让开!”

    这声“让开”,自然不是对刺客而发,而是对内阁公署檐下的一众重臣喊的,其中万青藜反应稍慢,被关卓凡肩膀一带,踉踉跄跄,又撞到了身边的朱凤标,朱凤标站立不稳,向后跌去,幸好后面是一根廊柱,“齿德俱尊”的霞翁,才没有摔个四仰八叉。

    一片混乱之中,关卓凡已经冲了过去。

    刺客紧追在后,文祥、曹毓瑛,最先反应过来,双手箕张,舍生忘死的扑了上去。

    那刺客的脚底好像抹了油,一滑一绕,曹毓瑛便扑了个空,收足不及,和紧跟着冲上来的许庚身撞了个满怀;文祥的手已经碰到了刺客的胳膊,但被他翻腕一甩,一个踉跄,几乎跌倒在地。

    转瞬之间,刺客也冲了过去。

    一个物件从横七竖八的重臣中飞了出来,从背后砸向刺客,不过,仓促之间,准头欠奉,物件越过刺客的头顶,砸在廊柱之上,断为两节——郭嵩焘的旱烟袋。

    第三个冲过去的是伯王,他怒吼连连:“截住他!截住他!”

    伯王是冲着协和门的侍卫喊的,话中的“他”,自然是指刺客,问题是事发仓促,协和门的侍卫,根本不晓得出了什么状况,只见一大堆人,争先恐后,狂奔而来,目下正值“国丧”,每一个人,都是孝袍、孝帽,仓促之间,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只看清楚了,跑在最前面的,是轩亲王——

    难道叫我们“截住”轩亲王?这,这,怎么敢啊?

    正在扎煞着手,不知如何是好,轩亲王已经冲过了协和门的门道,急趋而下。

    看到这里,大约会有人吐槽关卓凡这个“急趋而下”的动作——生死只在呼吸间,还特么好整以暇的?

    这是没法子的事儿。

    协和门前,既非台阶,也非普通的坡道,而是一种叫做“礓蹉”的慢道——将普通坡道抹成若干高不过半寸、宽可二、三寸的“台阶”,看上去,就跟搓衣板差不多,好处是坡度平缓,不打滑,既可以走人,也可以走车。

    只是行在“礓蹉”之上,车子不去说它,人犹如拾阶,必定是走不快的。

    还有,孝袍和朝服,只是布料、颜色不同,款式基本是一样的,这种服装,只适合踱四方步和所谓“急趋”——即小步快走,“拔足疾奔”,已经是很为难轩亲王了,要他玩儿什么大幅度的跳跃动作,几乎不可能了。

    另外,轩亲王脚上的鞋子——厚底朝靴,也是不适合奔跑和跳跃的。

    不过,刺客就不一样了——侍卫的制服,较之朝服,更加紧身、下摆更短,更适合做大幅度的动作,脚上的鞋子——薄底快靴,也更加适合奔跑和跳跃。

    刺客追到协和门门道,眼见关卓凡已经快下到了“礓蹉”慢道的尽头,他闷喝一声,急冲数步,一跃而起,犹如一只大鹏,凌空扑了下去。

    待关卓凡警觉,风声劲急,已经到了头顶,他情急之下,向前猛扑,从“礓蹉”慢道上滚了下去。

    刺客的雷霆一击落了空,他下扑之势极猛,容易收不住,一落地,便顺势打了一个滚儿。

    这个滚儿,刚刚好滚到了关卓凡的身边,刺客反应奇快,未等完全站起,便一刀扎下。

    关卓凡还在地上,这一刀,无论如何躲不过,他心念电转,不理下落的利刃,猛地一扑,抱住刺客的双腿,出力一扳,刺客站立不住,摔了下来,两个人就此纠缠在一起,在地上滚做一团。

    滚了两滚,不知怎的,刺客已翻到了关卓凡的身上,左臂压住了关卓凡的喉咙,关卓凡以左手努力拒持他握刀的右手,但呼吸不畅,力气不足,那柄雪亮的匕首,一寸寸的压了下来。

    就在这时,只听伯王一声怒吼,铁箍般的胳膊,勒住了刺客的脖子,另一只手抓住了刺客的右臂,两下猛力一扳,将刺客从关卓凡身上扯了下来,再一用力,将刺客整个抛了起来,摔在一旁,刺客手中的匕首,拿捏不住,也远远的摔了出去。

    关卓凡剧烈的咳嗽了几声,爬起身来,踉跄数步,然后,向着不远处的东华门,撞撞跌跌的奔了过去。

    两名协和门侍卫,抽出腰刀,一左一右,围住了刺客。

    文祥大喊:“别用刀——不可伤他性命!”

    伯王也反应过来了:“对!要留活口!”

    那两名侍卫一愣,有些不晓得怎么办好了,就这么顿了一顿,刺客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冲向落在地上的那柄匕首。

    伯王斜刺里扑上,刺客的手指,刚刚碰到匕首,还没捏住,就被伯王拦腰抱住,再次摔倒在地,他就地一滚,脱离了伯王的控制,两名协和门侍卫,丢下腰刀,扑了上去,文祥也跟着冲上,几个人再次将刺客扑倒在地。

    可是,这个刺客的身手着实了得,四人合力,其中的伯王,还是摔角的高手,兀自不能将他牢牢摁住。

    这时,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方鼎锐,以及更多的侍卫赶到了,又上去了三、四个侍卫,这才算将这个刺客牢牢的控制住了。

    惊魂甫定的文祥,抬起头来,见关卓凡已经到了东华门门道了,他扯开嗓子,高声喊道:“王爷,刺客已经拿下了!刺客已经拿下了!”

    关卓凡充耳不闻,眼见出了东华门。

    东华门外,有轩亲王的仪从和车子。

    文祥的心,直直的沉了下去,一股难以言喻的绝望感,升了起来。

    一场开国以来未之有的大风暴,来了。

    *(未完待续。)

第二六五章 刺客() 
地面上,从协和门到东华门,一路殷红点点,那是轩亲王洒下的血迹。

    文祥一阵昏眩,整个人晃了一晃,有些站立不住了。

    他不由微微合上了眼睛。

    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刚刚赶到的侍卫惊呼一声:“许保田,是你!”

    文祥一震,睁开眼睛。

    “怎么……他真的是……侍卫?”

    “回文中堂的话,”那个侍卫叫德桂,是个侍卫领班,满脸惊慌,“是的……”

    文祥已经下沉的心,又狠狠的往下一坠,最后一丝的希望也破灭了。

    本来,他还抱着万一的侥幸——希望这个刺客是从宫外边儿混进来的。

    这确实是“万一的侥幸”——刺客穿着侍卫的服饰,又是从侍卫值宿处出来的,不是侍卫的可能性很小。

    宫禁疏漏,相关人等固然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可是,性质毕竟不同——现在,老天,刺客居然就是负责保卫宫禁的大内侍卫!这一来,先不说相关人等要负多大的责任,最关键的是——整个紫禁城的侍卫,通通靠不住了!

    “他是你手下的?”问话的是伯王。

    “不是,不是!”德桂惊慌更甚,连连摇手,声音都发颤了,“回王爷,许某一向是在神武门那边儿当差的,卑职是太和门这边儿的,不相干,不相干!”

    顿了顿,“他今儿不当直,过来找我们聊闲天儿,没想到,没想到……”

    说了两个“没想到”,嘴唇打着哆嗦,手也抖了起来,说不下去了。

    曹毓瑛凑近了,低声说道:“王爷、博公,不能再问了——我是说,不能在这个地方问话。”

    文祥、伯王都反应过来了:“对,对!”

    曹毓瑛走开两步,向德桂招了招手,说道:“你过来!”

    德桂赶紧过来,哈腰说道:“曹大人有什么吩咐?”

    “你去寻一个口塞,”曹毓瑛低声说道,“给这姓许的嘴睹上——要快!”

    德桂一愣,随即说道:“是!”

    转过身来,一路小跑的去了。

    伯王还没怎么反应过来,但文祥已经明白了曹毓瑛的用意:既防着刺客胡说八道,更防着他咬舌自尽。

    许庚身、郭嵩焘也凑了过来,其余人等,包括方鼎锐在内,都自觉的和他们五人保持着一段距离。

    “咱们拿这个刺客怎么办?”许庚身说道,“我看——咱们自个儿不好问的!”

    伯、文、曹、郭,都是微微一震。

    “不错!”曹毓瑛说道,“星叔说到点子上了!这个刺客,得交给轩邸,由轩邸亲自审问!”

    “是!”郭嵩焘重重点头,“别人来问,不论哪个来问,不论问出了什么,都不能百分百免于嫌疑,百分百取信于轩邸!”

    “百分百”的说法,略觉违和,不过,此时此刻,没人顾得上这些细枝末节了。

    曹毓瑛问道:“王爷、博公,你们怎么说?”

    “我没有异议,”伯王说道,“理应如此!”

    如此——文祥想,就再也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

    可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转圜的余地”可言?

    他苦涩的说道:“是,我亦以星叔之说为然。”

    顿了顿,“人,是现在就送过去呢?还是……”

    现在就送过去——往哪里送呢?朝内北小街,还是——

    几个人面面相觑。

    轩亲王府,未必是适合审问犯人的地方,另外,伯王和四位大军机,都知道,在北京城里,轩军其实另有专门审问犯人的地方——那个什么“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大约就是这样的一处所在。

    再者说了,也不晓得,轩亲王目下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现在还不晓得往哪里送?”曹毓瑛说道,“只好……咱们自个儿先看守一段时间,待请过轩邸的示了,再送过去。”

    只能如此了。

    “不过,”曹毓瑛微微苦笑,“这段时间,可千万不敢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转念之间,伯、文、许、郭四人,就明白了曹毓瑛说的“幺蛾子”是什么了:一,犯人自尽;二,被人灭口。

    如是——

    略一深思,几个人都不由悚然而惊。

    “王爷,”曹毓瑛对伯王说道,“说句得罪的话,目下,宫里的侍卫,是信不过的了,这个‘看守’,得另外想法子。”

    伯王微微摇头:“没什么‘得罪’的,我是领侍卫内大臣,宫里出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我难辞其咎——不过,眼下不是议论责任的时候,琢如,该怎么办,你就直说吧!”

    “好!”

    顿了顿,曹毓瑛说道:“人,得关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就军机处吧!”

    军机处?伯、文、许、郭,一齐愕然。

    “我没说明白,”曹毓瑛歉然说道,“军机直庐国家中枢,无论如何,不能拿来关押犯人,咱们在军机章京直庐那边儿,寻一间屋子,关这个姓许的。”

    这还行。

    伯、文、许、郭,一齐点头。

    “既然侍卫信不过了,”许庚身说道,“那么,谁来看着刺客?呃……咱们几个轮班?”

    亲王和大军机做狱卒,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若放在平时,说给人听,大约要笑掉听者的大牙的,可是,此时此刻,谁也笑不出来。

    “咱们自己一定得盯着,”郭嵩焘说道,“这不消说,可是,单靠咱们几个……人手不大够吧?咱们还得去请轩邸的示,还得——”

    苦笑了一下,“这个事儿,钟粹宫那边,马上就会晓得了……”

    郭嵩焘的话,没有说完,不过,其余几人都明白他的意思:这个事儿,母后皇太后晓得了,必定魂飞魄散,不晓得要花多大的力气安抚、譬解?反正,到时候,必定折腾的人仰马翻!

    这么多的事儿,这么几个人,可是照应不过来!

    一个疏忽,说不定就出了曹毓瑛说的“幺蛾子”了!

    “我倒是有一个主意,”曹毓瑛向着伯王说道,“王爷,叫您的护卫进来帮忙……”

    几个人皆是眼睛一亮,文祥连连点头:“琢如这个主意好!”说罢,转向伯王:“王爷,就这么办吧?”

    伯王欣然说道:“好,就这么办!”

    他对一个侍卫吩咐道:“你去,把我的人都叫进来——赶紧的!”

    用伯王府的护卫,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对伯王充分信任的表示,伯王心中,不由大为安慰。

    对于几位大军机而言,伯王自然是信得过的——这个刺客,就是以伯王为主拿下来的。

    很快,伯王的护卫就聚齐了,一水儿精壮的蒙古汉子。

    伯王府护卫,自大内侍卫手中,接过了刺客,伯王吩咐:着实看好了!不许打骂!不许问话!

    就算“问话”,也回答不了:这个叫做许保田的刺客,已经上了口塞,他微微的闭着眼睛,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四位大军机和伯王议定:郭嵩焘去朝内北小街,向轩亲王请示——即刻动身,不回军机处了;其余四人,回到军机处,安置好刺客之后,文祥、曹毓瑛和伯王,递牌子请见,许庚身“留守”——看着刺客。

    郭嵩焘刚要离开,突然想起一事:“快看一看,凶器之上,有没有毒?”

    伯、文、曹、许,都不由轻轻“啊”了一声。

    德桂赶紧将那柄匕首倒持着递了过来,伯王接过,凑近鼻端,嗅了一嗅,说道:“应该是没有毒的。”

    “不会……弄错吧?”

    伯王又仔细的嗅了一嗅:“应该不会。”

    一旁的德桂,赶紧和另一个侍卫嘀咕了两句,转过身来,赔笑说道:“各位大人放心,王爷说的不错,这把刀子,弟兄们已经检视过了,确实没有毒——这种事儿,我们无论如何不会……呃,不敢弄错的。”

    几位大军机这才放下心来,郭嵩焘拱了拱手,匆匆而去。

    *(未完待续。)

第二六六章 谋弑?!() 
这个时候,文祥突然想到:刺客姓许——是汉军吗?哪个旗的?

    这可得弄明白,不然,觐见之时,母后皇太后问起刺客的身份,怎么回答?

    不论这个许保田份属哪一旗,这一回,他那一旗,都要受他连累了,特别是他所在的那个牛录,怕是要倒大霉了——唉!

    “你晓不晓得,”文祥问的是德桂,“许某是哪个旗下的?”

    德桂一愣,随即明白文祥误会了,赶忙说道:“回中堂的话,许保田不是汉军,他是汉人。”

    啊?

    文祥固然大大一怔,伯、曹、许三人,也都是一副出乎意料的样子。

    伯王微微皱眉:“你没弄错吧?”

    “不会弄错,不会弄错!”德桂连忙说道,“这个许保田,我们素来相熟的……啊,不,不,不熟,不熟!呃,卑职是说,呃,卑职晓得,他是……壬戌科的三甲——许某是武进士出身!”

    国初之时,大内侍卫完全由满蒙八旗子弟充任,一个汉人也没有,连汉军旗的也极少。不过,到了后来,这个规矩,慢慢儿的放松了,不仅有了汉军旗的,甚至还出现了汉人,只是人数有限,且明确规定,汉人侍卫,都在武进士出身中选拔。

    德桂抹了把冷汗,小心翼翼的说道:“王爷和各位大人明鉴,整个紫禁城,汉侍卫加起来也没有几个,不会弄错的。”

    “好,”文祥点了点头,“我们晓得了。”

    德桂十分见机,见再没有问自己的话了,连忙退了开去。

    “汉人?”伯王嘟囔道,“这可有点儿古怪啊。”

    “如果是汉军旗,”曹毓瑛慢吞吞的说道,“不论出自哪一旗,上头都是有主子的;如果是自个儿的这一旗的,那么——”

    曹毓瑛的话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伯王和文祥、许庚身都听明白了:刺客若不是出自本旗,“上头都是有主子的”,这种近乎造反大逆的行径,十成十指使不动;刺客若出自本旗——那岂非自己把自己的幌子挂了出来?

    所以,要找汉人来做这个刺客。

    还有,曹毓瑛如是说,等于预设了一个前提:行刺轩亲王的幕后主使,一定是某个旗下亲贵。

    这个预设,伯、文、许三人,也都是赞同的,于是,大伙儿心中对某人的怀疑,愈加的重了。

    “壬戌科……”许庚身沉吟了一下,“那是同治元年,距今已经五年了,许某还是一个蓝翎侍卫,混的可不怎么样啊。”

    侍卫的级别,分为四等: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武进士出身做侍卫的,一甲一名,即“武状元”,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即“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卫;二甲出身选做侍卫的,授三等侍卫;三甲出身选做侍卫的,授蓝翎侍卫。

    许保田三甲出身,入宫的时候,自然是最末等的蓝翎侍卫,五年过去了,还是个蓝翎侍卫,确实是“混的可不怎么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