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一顿,“可是,无论如何,那不就要多费些手脚了吗?”
“对!”穆勒说道,“这是一个难得的‘空窗期’!——咱们可得抓住了!”
“‘空窗期’——”萨冈点头,“嗯,穆勒将军说的好!就是这么回事儿!”
顿一顿,“我是算过时间的——舰队的‘第二批次’,还要多少天才能到达越南?就到了,也不可能马上编入舰队北上作战——经过了一万几千公里的航行,一定要花相当的功夫,清理船底的附着物、维护船况、修理机械,船上的官兵,也要休整一段时间——这些个时间,我等得起吗?
再一顿,“或者说,有足够的必要等吗?”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我连我自己的“第二批次”都不肯等,难道,要等着同你陆军一起打山西、打北宁?
最重要的是,我方才说过了,运兵船和“西贡—升龙”分舰队的武力,经已足够,SO,“有足够的必要等吗?”
还有,萨冈这一大篇儿,也在隐然指责,阿尔诺强拉海军去“水路并进”,是在改变既定的“三个阶段”的“战略规划”,若海军因此而错过“最佳战机”、“空窗期”什么的,以致战况不利;或者,虽然取胜,但损失过大——
请问,这个责任,是不是你阿尔诺将军来负呢?
一念及此,阿尔诺立即压力山大。
“萨冈将军所言,”阿尔诺慢吞吞的说道,“很有道理;可是,另有一层,似乎亦不能不虑——”
顿一顿,“我当然是不懂海军的,不过,无论如何,到底也晓得,运兵和作战,是两回事情——后者的难度,不是前者可比的!指挥、组织、协调二十五条武装船只编队作战,‘远东第一军’里,可没有这样的人才啊!”
再一顿,“当然,‘西贡—升龙’分舰队的布鲁诺中校,是非常出色的指挥官,不过,到底,呃——”
打住。
到底只是一个中校,指挥一支小小的“西贡—升龙”分舰队,都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了,何况加多整整二十五条运兵船?
“阿尔诺将军所虑甚是!”萨冈立即说道,“我以为,这副重担,除了穆勒将军,再没有第二个人挑的起了!”
微微一顿,“而穆勒将军之本职为西贡海军司令,人地两宜,统管北圻战事之水上力量,真正再合适不过了!”
啊?
陆军诸将一起愕然,穆勒本人,更是瞠目结舌。
阿尔诺看了穆勒一眼,尬笑一声,“可是,穆勒将军要兼领‘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二分舰队的呀!”
“这个……”
萨冈沉吟了一下,“第二分舰队嘛……暂时请孤拔上校护署吧!”
说罢,转向穆勒,“穆勒将军,你看,‘西贡—升龙’分舰队和运兵船队加在一起,足足有三十条船!孤拔到底还年轻,经验有限,这个担子,他是无论如何挑不起的呀!”
穆勒脑中一片混乱,不晓得该怎么答话才好?
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我他娘的这不是被踢出了“北京—东京”舰队了吗?
萨冈转向阿尔诺,“穆勒将军并无异议,我看,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吧!”
阿尔诺看看穆勒,再看看萨冈,再次尬笑一声:
“好吧,那就这样定下来了吧!”
*
第六章 辅政王的宽恩厚典()
北京,朝内北小街。
“赵先生请!”门上微微躬身,同时将手一让,“王爷在书房等着您呐!”
赵烈文大大一愣,“书房?”
“是啊!”
赵烈文晓得,只有最亲信的、与共机密的客人,辅政王才会在书房延见,其余的,哪怕位份再高——即便是亲王,辅政王也只会在花厅一类地方延见。
论位份,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府;论亲疏,更是从未单独觐见过辅政王,居然?!——
还有,之前投贴的时候,门上称自己为“赵老爷”——知府五品官儿,还没有资格被称为“大人”——现在,改口为“赵先生”了。
“老爷”的含义,简单明确;“先生”的含义,可就广了。
于辅政王,王府的西席,固然可称“先生”,他本人的师傅,乃至他老婆——呃,皇帝——的师傅,“帝师”,亦可称为“先生”。
还有一种情形,无关师弟关系,只是为了表示特别的尊崇,亦可“称先生而不名”。
第一次单独觐见辅政王,赵烈文本来就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紧张,这一来,想的愈加多了,心跳也愈加快了。
作为直隶总督的首席幕僚,每隔一、两个月,赵烈文就要进一次京,京畿在直隶境内,公务上,直隶总府衙门和军机处、六部以及中央其他部门,交集很多,总督不奉旨不能进京,很多时候,许多公务就归赵烈文出面接洽、沟通了。
不过,赵烈文的位份太低,并没有资格直接向辅政王报告公务,这一回,他是以曾国藩的信使的身份受到辅政王的接见的——曾国藩给辅政王写了封亲笔信,由赵烈文代为“面呈”。
不论信的内容是什么,关键是这“亲笔”二字,分量不同——曾国藩苦于眼疾,已久不亲操案牍了,奏章、信件,都是由幕僚代笔,实在不宜幕僚代笔的,譬如家信,就由随侍在身边的次子纪泽代笔。
当然,如果仅仅是递一封信的话,折差和提塘官就可以办差了,并不必劳动首席幕僚出马,则一定是因为仅靠翰墨,尚“言不尽意”,另有“言外之意”,需要赵惠甫当面向辅政王回禀的。
一进“霁心轩”的院门,就看见辅政王站在滴水檐下,负手而立。
啊?
赵烈文心中“怦”一大跳,辅政王这是——
呃,出屋子来透透气儿?还是在……“立候”?
若是后者——这可是亲贵大员才有的待遇啊!
而且,还得是第一等的亲贵大员!
不暇细想,赶紧趋步上前,甩下马蹄袖,朗声报名,然后,下跪,磕头。
关卓凡伸手,虚扶了一扶,微笑说道,“惠甫,请起!”
待赵烈文站起身来,关卓凡用微带埋怨的口吻说道,“哎,忘了交代,叫你穿便服过来了!这——”
这当然是客气,以赵烈文的位份,觐见辅政王,绝没有“便服相见”的道理。
然而——
“来人!伺候赵先生更衣!”
啊?
赵烈文赶紧说道,“烈文惶恐,万不敢当!”
“有什么‘敢当’不‘敢当’的?”关卓凡说道,“书房里头,一身朝珠袍褂的,你不别扭?——我还别扭呢!”
“呃……”
顿一顿,赵烈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可是,王爷的恩典,我实在没法儿领——我没有带衣包……”
因为没有“便服相见”的道理,所以自然就未带衣包了。
“晓得你没带衣包——”关卓凡一笑,“不妨事!你没有,我有嘛!”
啊?什么意思?
“咱们俩的身高差不多,肥瘦也相若,”关卓凡继续说道,“我的衣服,你一定穿的了的!”
赵烈文的脑中,微微的“嗡”了一声。
“只不过不是新的——”关卓凡含笑说道,“唉,没法子,已经有日子没人给我做新衣裳了!”
微微一顿,“不过,都浆洗的干干净净——你别嫌弃!”
赵烈文的嘴唇有些哆嗦了,“王爷……”
“好了,就这样吧!”关卓凡说道,“我在书房里头等你!”
说罢,转身进屋了。
赵烈文脑中一片混乱。
“只不过不是新的”、“浆洗的干干净净”……
这——
这其实比新的更加贵重啊!——贵重多了啊!
这是——
“解衣衣我”啊!
赵烈文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更衣,他心情激荡而手脚僵硬,而且,由始至终,目光一直不敢落在两个美貌少女的身上——这个季节,北京的天气明明凉爽的很,可是,半盏茶的光景,赵烈文却窘出了一身的汗。
更衣毕,侍女请赵先生移步穿衣镜前,赵烈文一看,小吓一跳:自己的脸,怎么那么红?
他暗暗的吸了口气:镇定,镇定。
进入书房,侍女打起门帘,赵烈文跨过门槛,一抬头,见辅政王正站在一排极高大的书架前,赶紧上前,请下安去,谢过王爷的“衣我”的恩典。
关卓凡将手中的书放回书架,在一张梳化椅上坐了下去,然后,“惠甫,坐吧!”
本来,以赵烈文的位份,回辅政王的话,是一定要“立回”的,不过,既然王爷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再拿站啊、坐啊什么的客气,就未免太矫情了,于是,赵烈文说了句“谢王爷赐坐”,便在一旁的椅子上斜签着身子坐了下来。
“对了,惠甫,”关卓凡微笑说道,“我想起个事儿来,方才,我有句话,可是说错了——‘已经有日子没人给我做新衣裳了’,云云。”
微微一顿,“哎,这句话,你可千万别给我漏了出去啊?”
关卓凡的语气,是半开玩笑的,不过,赵烈文可不敢当成是玩笑话,立即俯一俯首,说道,“烈文万万不敢!”
“不然的话,”关卓凡继续用玩笑的语气说道,“朝内北小街这儿,小苏州胡同那儿,还有颐和园的谐趣园那儿——唉,只怕都得有人胡思乱想了!这几处,不论哪一处,我都是得罪不起的呀!”
微微一顿,“我也难——惠甫,你懂的!”
“啊?啊,是,是!”
赵烈文想不到第一次“独对”,辅政王就把玩笑开到了这个份儿上,可是,辅政王可以和他说笑话儿,他可不敢自认有跟辅政王说笑话儿的资格,于是,既不能不庄容以对,又不能不露出一点儿“会心”的笑意以示附和,这个表情,不免就做的很辛苦了:
“呃……是,是!”
“涤翁的身子骨儿,还好吧?”
赵烈文不由暗松一口气:总算可以从容对答了!
“回王爷,极好的!”赵烈文说道,“中堂的眼疾,一日好过一日!目下,照菲尔普斯医生的说法,除了老花、近视无可如何之外,余者,只要坚持保证‘用眼卫生’,就不虞复发了!”
顿一顿,“中堂身上,其他如头晕、目眩、胸闷、气促的毛病,其实也是打眼疾而来,眼疾渐愈,这些病症,也随之减轻了很多!”
再一顿,“王爷宽恩厚典,中堂受惠至深!我们做下属的,也是感戴不尽!”
“唉!什么恩典不恩典?”关卓凡微微摇了摇头,“我做的,不过一个‘逼’字罢了!——逼涤翁去看西洋医生!他老先生,什么都好,就是这上头,未免太谨饬了!谨饬到了自苦甚至自误的地步——真是何苦来哉?”
“这……是!”
说过这个“是”字,赵烈文打开护书,取出曾国藩的亲笔信,说道:“回王爷,这是两年以来,中堂第一次搦管吮毫,他自己说,手都有些发抖,若有不成章法之处,请王爷不要见笑。”
说罢,站起身来,双手持信,微微俯身,恭恭敬敬的递了过来。
关卓凡一边儿伸手,一边儿笑道:“我的法书,给涤翁做徒孙,大约也未必有师傅肯收,怎么敢倒转了过来,轻薄于大家?”
接过,拆开,一眼看了过去,便用十分欣慰的语气说道:“好!好!法书我是外行,可是,无论如何,看的出来,涤翁的眼疾,确实已经大愈了!”
*
第七章 曾国藩的终极选择()
曾国藩的这封亲笔信,前半段,是向关卓凡报告江宁退役湘军的“赎官”以及发送回乡的情形。
曾国藩去江就直,留在江宁的退役湘军,犹如野马没了笼头,囊中金尽之后,不事生产、无以生业的,就开始骚扰地方,作奸犯科,成为江宁乃至两江的心腹大患。
关卓凡谋之于曾国藩,威逼利诱,反复折冲,终于迫使曾国藩接受了以下方案:
留在江宁的退役湘军,九品十八级,朝廷以最低一级三百两银子、最高一级五千两银子的价格,“赎回”他们头上、身上的一切顶戴、功名,然后,发送回湖南老家。
而曾国藩“客气”,主动“降价”,“赎官”的最终的价格,定在最低一级二百两银子、最高一级三千两银子。
其中曲折详细,本书前文已有长篇大论,在此就不赘述了。
迄今为止,这件庞大而棘手的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即是说,湘系在江宁的力量的百分之八十,已经被“连根拔起”了。
换一种说法,江宁这个湘系的大本营,已经回到了朝廷的掌控——或者说,进入了关卓凡的掌控之中。
事实上,即便曾国藩不写这封信,江宁退役湘军的“赎官”以及发送回乡的情形,关卓凡也是清清楚楚的。
两江、湖南都有详尽的报告,而“赎官”的资金,又来自于“江淮盐业公司”的利润,因此,关卓凡手上的数据,不论人数还是花费,都是精确到个位数的。
曾国藩自然晓得关卓凡啥都晓得,但还是在眼疾初愈、目力孱弱的情形下,亲笔写了这封信。
而且,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一切数据,也是精确到了个位数,并同关卓凡掌握的数据,严丝合缝。
当然,曾国藩做这份报告,即便在台面上,也没有任何毛病——并没有任何越两江之俎、代湖南之庖的嫌疑,他本来就是奉了明旨,同两江总督、湖南巡抚一起,“实心协力”,办理此事的。
数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通过报告和数据表达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在之后的一段话里,有着更加清晰、更加明确的表达。
曾国藩说,发送回湘的退役兵勇之中,“惫懒之辈甚伙”,因此,不能不对如下一种可能性“预为之备”,即,一班散兵游勇,发送回乡之后,依旧不事生产,“金尽之后”,掉头返江宁,“故态复萌”。
如是,一定要“不问情节轻重”,“立予捕拿”,“明正典刑”,“以儆后来”,断不可“恩不忍诲,义不忍割”!
这个,“杜凶于渐,防妖于萌,则凶销妖灭,害除福凑”,不然,“小隙易弭,大忿难敉”,等到重蹈覆辙才亡羊补牢,必事倍而功半,“此朝廷、地方皆不可不慎者也!”
看到这儿,关卓凡不由微微动容,感叹着说道:
“‘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切中肯綮!‘杜凶于渐,防妖于萌,则凶销妖灭,害除福凑’——可圈可点!‘小隙易弭,大忿难敉’——更是警句!”
顿一顿,“涤翁苦心孤诣,老成谋国,以忠、以公、以正,我受教了!”
“王爷金奖,”赵烈文说道,“中堂荣于华衮!”
“惠甫,”关卓凡摇了摇头,“不敢这么说——我是视涤翁如师的。”
赵烈文微微俯一俯身,不再说话。
关卓凡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赵烈文就留意到,辅政王的眸子中,隐有光芒跃动。
这是意料之中的——较之前半段,信的后半段的内容,更加重要。
“小隙易弭,大忿难敉”云云之后,曾国藩笔锋一转,几乎没有做任何的过渡和铺陈,便说道:
我拜读辅政王的祭“江阴阎忠烈神将军”的雄文之后,“心绪激荡”,“扼腕击案”,“无以自已”,“乃嘱小犬端楷大字恭录之,悬于内室南壁”。
“清夜梦萦,不能安枕,揽衣而起,举烛照壁,低吟慢咏,每至‘既不论周、殷,又何分旗、汉?今时今日,其惟知华夏矣!’——即欲击案!即欲浮一大白!”
“扼腕抵掌,绕室徘徊,长以太息,不知东方之既白。”
关卓凡太意外了!
他祭阎应元的那篇文章,早已传遍全国,其中满、汉之关节,真正才智之士,皆有所动、有所感,不过,这个事情太敏感了,再怎么“动”、再怎么“感”,也只能“默喻”,或者,只能在最亲密、最信任的朋友之间,私下底讨论,今日之前,还没有一个有分量的人士,就此做或公开、或直接的呼应。
另一方面,关卓凡对于相关进程的推动,也是十分谨慎的——一步都错不得的!因此,他并不亟亟于“有分量的人士”的桴鼓相应,若说话的人,身份不合适,说话的时机不合适,帮倒忙的可能性还更大一些。
关卓凡曾经反复盘算过,第一个站出来“做或公开、或直接的呼应”的“有分量的人士”,会是谁呢?
或者说,该是谁呢?——我应该挑谁来做这个“第一个”呢?
他想过很多人,满人不计,汉人中,左宗棠、李鸿章都在候选之列,但是,这个长长的名单中,从未有过曾国藩的名字。
原因呢?
很简单,第一,曾涤生是天底下第一个忧谗畏讥之人;第二,敉平洪杨之后,其心气已衰,不再有什么进取之心,满脑子想的,就是一个“持盈保泰”——这是通天下都晓得的事情,算不得什么秘密。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在本朝第一敏感之事上,做出头鸟呢?
还有,你看看这些文字,“心绪激荡”、“扼腕击案”、“无以自已”、“即欲击案”、“即欲浮一大白”、“扼腕抵掌”——
这像是一个最讲究“持志养气”的道学大家说的话吗?
还有——短短一段话,居然出现了两次“扼腕”、两次“击案”?
嘿!
另外,做文章最讲究起承转合,而如前所述,曾国藩的这封信,前后文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过渡铺陈,这——
这固然是因为曾国藩目力尚弱,没有多余的精力写废话,但是,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因为“心绪激荡”、“无以自已”而“直抒胸臆”、“不藏不私”?
“阿谀取容”、“闻风希旨”什么的,同曾涤生是扯不上关系的;而曾某人经已拜相封侯,且“相”是首辅,“侯”是世袭罔替,人臣的极峰功名,都已有了,再加上表里如一的清廉,若说他在功名富贵上头还有所求,天底下大约也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那么,这封信,这番话,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