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郎君-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进没想到,隆庆竟然会说这个问题,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马上应道:“臣不敢,亦不会。”
(。)
320 新君来访()
先说好不会,免得隆庆又说什么不敢恨不代表不恨的话。
要是换作猜疑心很重的嘉靖在这里,肯定会高深莫测地问,为什么不敢,为什么不会,而隆庆是个老实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闻言点点头,主动说:“此事朕和大臣们商量过,主要是虞爱卿年龄尚小,功名方面有些难服众,好在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老好人觉得对虞进补偿不够,主动提出承诺。
还能说什么呢,虞进肯定不会拒绝,连忙表示感谢。
二人边走边说,最后到后园一处凉亭坐下,虞进吩咐下人送上香茶糕点,一边请隆庆吃,一边陪着他说话。
裕王是藏不住话的人,以他现在的身份,也不会一个小承诺特地陪着小万历来虞府,聊了一会,很快说出自己的目的:“虞爱卿,你认为开海禁,对大明是利还是弊?”
“当然是利大于弊”虞进肯定地说。
开海禁的好处,相信徐阶等人已经给裕王说了无数遍,也描绘了无比美好的蓝图,对于这一点,虞进都不想再重复。
裕王有些无奈地说:“都说好,那为什么还那么多人要反对呢?”
虞进想了想,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小心地问道:“开海禁已成定局,难道还有人反对?”
“反对的声音太大了,很多地方都抵制,不是说没条件,就是没能力,他们大多担心海禁一开,就引来倭寇抢掠,这些人借口兵备不足,人员短缺,迟迟没有行动,就是有些商人想出海,也受到阻挠,上行下不效。朕的旨意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看着隆庆那张一脸忧愁的胖脸,虞进有有点理解他的心情。
隆庆一生都活在嘉靖的阴影下,很少有出彩的时候,现在新皇上位。自然希望做出一点成绩来证明自己,而开海禁,明显是较有深远的一项国策。
推行受阻,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虞进摇摇头说:“说是海禁,可是大明海岸线太长。防忠厚的百姓可以,可防不了奸商小人,很多权贵勾结官员,暗中出海赚取暴利,就是这些势力,不想竞争,也不肯放弃巨利,就是这些人,涨了自己的钱袋,损害了大明的利益。”
“啪”隆庆一拍石桌道:“对。虞爱卿说得太对了,这些人就是只顾自己罔顾国家。”
说罢,又有些无奈地说:“本想把政令强行摊派下去,又怕那些官吏,借题发题,鱼肉百姓,虞爱卿也是自己人,朕有话就直说了,前朝遗留问题太多,而本皇刚登基。以稳为主,以抚为宜,虞爱卿一向足智多谋,特来讨教一下。”
隆庆可以说诚意十足。说罢还向虞进行了一礼。
虞进有些纪疑惑,这是隆庆主动来,还是徐阶这老狐狸指点他来的?不像隆庆那懒散的性子啊。
要知道,天下间能让隆庆勤奋的,只有,他好色如命。每天都是无女不欢,登基不久,就授意礼部给他广选秀女,理由还充分,那是子嗣不旺,他要替老朱家开枝散叶。
如无意外,应是徐阶的主意。
徐阶的能力是大,人脉也广,但他不能只手遮天,政令下去,下面的人阳奉违,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徐阶也不能搞一言堂。
山高皇帝远,鞭长难及。
虞进想了想,开口问道:“皇上,阻挠的力量大吗?”
“不仅大,数量也多,朕有时也是不胜其扰。”隆庆有些无奈地说:“这些人抱成一团,朕也不好把他们都给撤了,虞爱卿,还是你给我想想办法吧。”
这个问题虞进早就想到了,毕竟多了几百年的知识,闻言开口说道:“其实要解决也不难,海禁了这么久,再加上倭寇、海盗的滋扰,在有心人煽惑下,很多百姓不知不觉被他们利用。”
“大规模难以成行,那我们就试点,先派精干力量,挑选一个地方作为试点,等到这个试点成功百姓们到开海禁的好处,有利益的驱动下,就是皇上不发话,那些人也会主动请求,用这种方法,以点带面,从而达到目的。”虞进一脸自信地说。
隆庆先是思索了一会,很快就想通,闻言高兴地说:“好,这个法子好,以点带面,以利诱人,很好很好。”
看到隆庆这么高兴,虞进心中一动,马上说道:“皇上,微臣有事要禀报皇上。”
“爱卿有话,但说无妨。”隆庆倒是没什么架子,虽说当上了皇帝,不过他对虞进还是很客气。
虞进看到四周没外人,这才小心地说:“臣本是余姚一个无名小秀才,因为一些遭遇,加入锦衣卫,后来又因同乡的举荐,入了裕王府,本意是暗中保护皇上,这样一来,就有双重身份,并不是有心隐瞒皇上,还请皇上恕罪,下官感到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身兼两职,现准备职去锦衣卫一职。”
两重身份,一直是虞进的心病,现在终于坦白了出来。
说出来后,整个人为之一松,好像放下一块心头大石。
隆庆并没表现吃惊,闻言只是楞了一下,不过很快笑着说:“呵呵,听说你最初的任务,是寻找一名神秘女子,怎么,虞爱卿终于完成任务了?”
这件事也知道?
虞进当初被人陷害,生死在一线之间,幸好浙江锦衣卫百户长温胜及时搭救,而虞进打动温胜的东西,就是那名神秘的纹身女子,后来因赵锦的举荐,虞进临时更换任务。
皇帝就是皇帝,要想知点什么,自然有人送到案头。
也不知是隆庆自己要看,还是朱希忠主动送上去的。
虞进有些尴尬地说:“当日那神秘女子蒙着脸,人海茫茫,还没找到她的下落,惭愧。”
“半途而废,这不像虞爱卿的作风。”
评价还真高,虞进闻言也不知说什么,只好说:“皇上过誉。”
隆庆一脸正色地说:“好了,虞爱卿的能力,朕心里有数,那任务不要放弃,锦衣卫一职也不用急着辞,你在锦衣卫任职的事是高度机密,正好,朕有个差事交给你,多一层身份也不是坏事。”
“任凭皇上差遣。”
堂堂一国之君,都把话说到这份上,虞进哪能说什么。
“朕对你说的试点很感兴趣,现在命你为特使,主要负责把试点这件事做好,做出榜样,这样才能广泛地推行,二年,朕给你二年时间,虞爱卿,你可有信心?”
虞进稍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臣誓死不负皇上所望。”
说罢,虞进忍不住搓搓手道:“皇上,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知朝廷拨多少经费?”
隆庆干咳二声,这才有些面腆地说:“虞爱卿,你也知,国库本来就空虚,最近开销甚巨,早就入不敷出,朕还想早日用海关税充盈国库,以你的能力,朕相信,爱卿肯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尼玛,难怪特地跑一趟,又是安抚又是许愿,原来一早就是给自己挖了坑,这叫什么,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就在虞进腹腹诽时,隆庆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开口说道:“除了钱银,只要不过分,朕全力,虞爱卿只管放手去做。”
这句这算是人话。
虞进知道这事推不掉,干脆大大方方地说:“臣,遵旨。”
看到虞进应下,隆庆高兴地拍着虞进的肩膀道:“哈哈,不错,朕就知道虞爱卿是不会令朕失望的。”
(。)
321 厚道人不厚道()
当了皇帝,隆庆并不能像以往那样清闲,和虞进交流了一会,然后就打道回宫。
新皇即位,要做的事太多了,听隆庆说,是为小万历学习的事,裕王成了皇帝,自然不用再耐着性子听张叔大再胡咧咧,不过詹事府是不会闲着的,准备把目标对准小万历,谁让他是隆庆现在唯一的儿子呢。
听隆庆的间思,有意让张居正成为隆庆的讲师,虞进听了也没发表意见。
该来的,还是要来。
不得不说,小万历生于帝王家,从小锦衣玉食,还有当朝大儒当老师,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
“你和皇上说些什么?”隆庆刚走,青儿就凑了上来。
虞进对她的神出鬼没早就习已为常,闻言苦笑地说:“能说什么,不就是把自己双重身份说一下,准备辞了锦衣卫这份差事,没想到皇上说像本少爷这种人才难得,不让辞呢。”
青儿有些不屑地说:“说你胖还喘上了,也就有那么一点****运,真当自个是什么人才。”
“我也觉得自己不是人才,可是,有人说我是,想不承认都不行?”
“皇上?”
虞进脸有得色地说:“那可不是,皇上那可是金口,他说的话还有错?”
“皇上赞完你,然后又有任务给你,对吧。”
“你怎么知道的?”
青儿冷笑道:“不然怎么让你乖乖接受任务,你不会说,皇上派你去处理开海禁的事吧?”
“你怎么知道的?”虞进吃惊地说。
刚刚才定下的事,这妞这么快就知道了?
青儿脸色一变,然后有些好奇的看着虞进,那种怪怪的目光,看得虞进都有些不自在。
一个大男人,被一个娇滴滴的女子上下打量,这本是一件不错的事,只是虞进总觉得。那目光像是在挑牲口一样。
虞进有些忐忑地说:“青儿姑娘,开海禁这件事,皇上都下命令了,没什么事吧?”
“没事?你知道这当中触动多少利益?牵涉多少人?”青儿有些嘲讽地说:“你是读书人。没听过治国若烹小鲜吗,禁了这么多年,说开就开,这太急了,先不说很多顽固派反对。一些地方势力也不会轻易让步,这件事,就是始作俑者徐阶也有点束手无策。”
顿了一下,青儿开口道:“知道为什么吗?”
虞进很诚实地摇了摇头。
青儿没好气地说:“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非常受欢迎,无论到哪里,都是抢手的货品,这些东西在大明卖不上价格,可一到海外,立马身价十倍甚至百倍,而海外很多东西。如香料、宝石之类,价格也远比大明低,这样一来,只要顺风顺水,出海那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谁不眼红?”
“大明海岸线那么长,谁又真能杜绝?再说沿海的那些卫所,大多被那些权贵、大海商收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收钱,要是开了海禁,那就是和这些人在同一个碗里抢吃,这些人肯轻易放弃吗?”
青儿再一次把目光放开虞进身上。有些同情地说:“有一件事,估计你不知道,一个月前,皇上派了一个官员到福建推行开海禁,还没到福建遭到贼人,脑袋都被砍了下来。怎么样,人才?”
虞进闻言大吃一惊,连忙问道:“真的?”
青儿很是认真地点点头。
山高皇帝远,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没错,没下海禁前,沿海百姓可以出海贸易、打渔什么的,靠水吃水,可是下了海禁后,很多百姓断了生路,于是什么事都干得出。
把他们惹怒了,拿起刀子就动手,大不了坐上小船往海里一划,想找人都没地方去。
虞进没想到,想像中一件难办的差事,竟然还是一件危险的事,一向厚道隆庆,竟然挖了一个坑给自己跳。
就是徐阶都感到辣手的事,隆庆竟然派自己去,还真得起自己。
“要是不想去,也不是不可能,要不,弄点小意外?”青儿看到虞进有些凝重的脸色,突然开口建议道。
“去就去,别人做不到,而我做到了,这才是本事。”
青儿一急,连忙说道:“你不怕死?那么多朝臣,为什么不派他们去?这事分明是徐阶和那些大浙商搞出来,姓徐的门生遍天下,凭啥要你去?你还真当自己是神仙不是?上次在天道观,要不是指挥使及时出现,说不定你都没命了。”
“算了”虞进一脸淡然地说:“你没觉得,世界因我而有了一点改变,这不是很好吗?”
改变世界?
青儿一下呆住了,虽说她觉得这话有些狂妄,但是,虞进说的时候,很帅、很高大。。。。。
就在两人相对沉默时,虞雨抱着一袋东西从屋里走出,看到虞进站在哪里,不由好奇地说:“哥,你在这傻站着干嘛?”
虞进笑着说:“没什么,在想些东西,小雨,你抱什么,这是去哪?”
虞雨高兴地说:“皇上不是来咱家吗,带了很多东西来,吃的、用的、玩的都有,娘让我给吴伯伯还有萱姐带二匹绸子,还有几盒皇宫里带来的糕点。”
两家人感情不错,虽说都不差钱,但是有什么好的,都乐意分享,走得越来越近。
华夏是礼仪之邦,就是后世还保留着这种习惯,比如说哪个做了饺子,给隔壁的尝尝,哪家宰了猪,也分几块给邻居,离开余姚到达京城后,虞吴两家的关系反而更亲密了。
主要是虞进和吴萱的事,两家都已经默认,并达成一定的共识。
一想到有几天没见吴萱了,虞进心中一动,开口说道:“正好没事,我和你一起去。”
自己应了隆庆,估计很快就要离京处理开海禁、建立试点的事,到时一走,又不知什么时候再见,趁现在多见面。
兄妹二人共坐一辆马车,径直向吴家医馆奔去。
“哥。。。”马车里,虞雨突然开口叫道。
只是叫的时候,有些犹豫。
虞进轻轻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有些宠溺地说:“是不是看中什么东西不够银子?说,看中什么,哥给你买。”
虞雨有些不满地拨开虞进的手,嘟起小嘴说:“不要摸我脑袋,人家又不是小孩子。”
“哈哈,我妹妹长大了。”虞进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就笑了起来。
“哥”虞雨突然看着虞进,一脸正色地说:“你和萱姐什么时候成亲?”
(。)
322 吴大夫的憋闷()
虞进和吴萱的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吴家视虞进为女婿,虞家视吴萱为媳妇,就是差一层纸没捅破罢了。
开设在府前路的医馆,就是虞进收回给吴大夫用作开设分馆,两家都没说租金的问题,很明显都是同一条心。
吴大夫也就一个女儿,反正以后都是吴萱的,谈银子伤感情。
听到妹妹的话,虞进犹豫了一下,有些含糊地说:“到时你就知道了。”
古人成亲早,十几岁成亲比比皆是,虞进今天十八岁,换作速度快的,儿子都会打酱油了,吴夫人和虞林氏也有过想法,没想到碰上王家叔侄小人得道,只能向后推延,好不容易捱过了遗诏风波,没想到又摊上开海禁。
听裕王的意思,自己很快就要出行,而青儿的说法,此行有危险。
这个时候,总不把吴萱拖下水吧?
虞雨闻言,虎着脸说:“哥,你不是被青儿那个狐媚子迷住了吧?告诉你,要是你她不要萱姐,我可不认这个嫂子。”
青儿和吴萱有点不对付,而虞雨和吴萱成了闺蜜,闻言马上表明态度。
这是哪跟哪,虞进苦笑地解释道:“知道皇上刚刚来是干什么,给你哥一个差事,估计忙活一大阵子,什么时候回来还不清楚,等办完这趟差事再说。”
虞雨应了一声,也不再说些什么。
皇帝来了,虞雨是看到的,再说老娘多次告诫,姑娘家家不要插手官场,更不能拖累虞进,所以一说到公事,小虞雨就闭口不语。
。。。。。。。
府前路是京城比较繁华的街道之一,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带来巨大的商机,很多商行都在这里设点,饭馆、酒楼、客栈、当铺、金铺、绸缎铺、胭脂铺、干货铺等一应俱全。吴氏医馆也设在这里。
这是一栋二层高的小楼,红木做的门面、丝绸做的帘子,特别是铺门上面斗大的牌匾上,龙飞凤舞写着“吴氏医馆”四个大字。
远远看去。这是的一间很大的医馆。
未来岳父的坐馆,虞进自然很用心,收回来后,又找人按医馆的布局设计装潢一番,这才交到吴大夫手上。
与考究装潢形成鲜明反衬的是。偌大的医馆内,空无一人。
不是没人,而是坐诊的吴大夫正在街上招揽生意。
“这位公子,看你脸色有点发黄,脚步有点轻浮,要不小老替你把把脉,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如何?”吴大夫拦住一名身穿儒衫的少年说道。
“把脉?这看相不是相面摸骨的吗,什么时候流行把脉了?”
吴大夫有些尴尬地说:“小老不是算卦的,而是郎中。”
少年一脸晦气地说:“本少爷好好的。把什么脉,一边去,一过去。”
“这位小姐,看你脸有暗斑,眼有红丝,定是上火所致,不如进医馆捡包药,保证一剂见效。”
“你才有暗斑,本小姐天生丽质,滚。再缠住我,不然告你非礼。”
“这位兄台。。。。”
“好狗不拦路,一边去。”
吴大夫一连拉了几个,可是一个看病的都没有。可他望向对面那间挂着妙手堂的招牌时,眼里闪过一丝妒忌、怨恨的神色。
妙手堂也是给人看病的医馆,是一名姓陈的郎中带着二个徒弟打理,吴氏医门可罗雀,一个病人也没有,可是妙手堂门庭若市。陈大夫带着二个弟子,外加三个伙计都忙不过来。
人都有一种跟风的心理,例如去吃饭,看到哪间人多就去哪间,大众都有一个心理,看到人多,觉得店家的食材也新鲜许多,这么多人光顾,肯定有过人之处。
妙手堂越多人,病患就觉得妙手堂的大夫越高明,而吴氏医馆越清静,越没人敢光顾,生怕坐诊大夫医术不高明,担误了病情。
“哟,这是吴大夫吗,怎么,这么空闲啊?”就在吴大人郁闷间,对面走出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只见他叨着一杆旱烟,一边吧答吧答地抽着,一边“友好”的问道。
正是吴大夫的同行,妙手堂的主人陈洪胜。
吴大夫被那句“清闲”刺激到,这是讽刺他没有病人。
闻言面色一沉,有些冷冷地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