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大明小郎君 >

第93章

大明小郎君-第93章

小说: 大明小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一力承担,实际是要把大部分的功劳归划给自己,在杨双智看来,这事没什么难度,这是白捡的便宜,自然不会轻易分功给其它人。

    钟秋平也明白这个道理,闻言也不好出声。

    “短时间内,一下子拿出八十两现银,估计一二家晋商也拿不出,需要多家晋商联合才行,杨先生,那我去探探口风,问一下他们的口风,到时杨先生再跟他们说道说道,这中间也得有缓和的地方。”

    确定目标后,钟秋平主动请缨。

    这种事可以说两头都能讨好,能领功劳也能赚人情,何乐而不为?

    杨双智点点头说:“时间有些紧,那就有劳秋平了。”

    “不敢,这些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等钟秋平走后,杨双智自倒了一杯酒,看着裕王府的方向,嘴边露出一丝冷笑,然后一仰头,一口就干了杯中的美酒。(。)

    PS:  晚上还有更~~

205 杨双智的烦恼() 
动辄逾百万的货款,没几个人能随意拿得出来,而几十万两的利润,也没几个人能拒绝。↖↖,

    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这道理放在有心争嫡的景王身上非常合适,将功赎罪,挽回景王对自己的信心,杨双智决定放手一搏,把精力都放在这笔交易上。

    一边筹款一边寻找潜在的买家。

    泰升商行做得不错,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泰升镜推到一个很理想的高度,只是放风出去,有兴趣合作的商家云集,仅仅几天的工夫,杨双智就凭景王昔日攒下的人脉和信誉,收到五万两白银的订金。

    这也是杨双智惜售的结果,要不然那订金收得更多。

    想交订金的都挤破头,也就是那些亲景王或一直有合作的商户才有机会,光此一项,杨双智就收到很多人情。

    这货中途转一手,那利润自然要减一截,有心狠捞一笔的杨双智,自然舍不得分太多出去,所以,他的精力是放在筹款上。

    俗话说好事多磨,在筹款上,就硬到了钉子。

    晋商要价太高。

    “什么,这些人这么强硬,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吗?”书房内,杨双智咬着牙问道。

    太可恨了,自己的靠山是景王,现在也是景王的代言人,主动和那些贱商借钱,这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可是,那些贪心的商人,竟然把“驴打滚”打在景王头上。

    九出十三归。

    也就是说,借八十万两银子,拿到手的只有72万两,到期归还时,则要还104万两。一年的期限就得付高达32万两利息。

    简直就是吸血。

    这就是差距啊,裕王需要钱银,放个风出去,那些浙商大把大把送银子上门,可是景王想借点钱,还得看那些贱商的脸色。

    钟秋平苦笑地说:“可不是。好说歹说,就是不少,还说什么在商言商,多说二句,还说最近也不趁手,暗示我们另找金主,差点就没端茶送客。”

    顿了一下,钟秋平有些无奈地说:“有可能是我们这几天收订金的事让他们听到风声,这些奸商。一个个人精得像老狐狸。”

    借钱就得付利息,但收订金就不用,杨双智本着能省则省的目的,想收点订金帮补一下,再说天津那边置办年货也压了很多钱,一时筹措不出来,没想到晋商打探到消息。

    不过这么大的消息。要绕过他们并不容易。

    杨双智气得鼻子直喷粗气,咬着牙说:“这些晋商。真是吃人不吐骨,连景王的脸面也不给,非得找他们不成,秋平,找别人不行吗?”

    要是景王上位,杨双智一直劝景王好好修理这些王八羔子。竟想在景王身上驴打滚,还真是大胆。

    钟秋平摇摇头说:“杨先生,现在最有实力是晋商、徽商和浙商,浙商不用想,他们是跟裕王穿一条裤子的。肯定不会出手。”

    “晋商和徽商是行商,这二个商帮中又以晋商实力最强,徽商注重木材、茶叶、药材、米、丝绸等生意,其主要在江南活动,其也多在江南,晋商距京城更近,而晋商多经营银、票,对金银的储备很充裕,所以说,现在能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现银的,只有晋商。”

    夜长梦多,杨双智和虞进约定半个月交货,现过了五天,十天内凑八十万两,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也就晋商有这个能力。

    “秋平,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能找那些黑心鬼?”杨双智有些不心甘地说。

    “杨先生,现在只能这样了。”说罢,叹了一口气:“要是再等半年,等王爷的船队回来,又何必求人?”

    杨双智来回踱了一会,最后咬着牙地说:“等不了那么久,这事随时有变数,一旦彻底投奔裕王,后果更不堪设想的,秋平,辛苦你马上走一趟,安排一下,杨某亲自会一会他们。”

    既然不能绕开,还不如早日谈妥。

    钟秋平是智囊,但地位没法与杨双智比,很多事他也拿不定主意,前面去商谈,也就是探探口风,说到做决定,最后还得杨双智出面。

    “是,杨先生。”

    时间不多,兵贵神速,杨双智当天下午就约了晋商的三名代表在连升客栈商谈。

    连升客栈说是客栈,其实是前店后宅的结构,前面是酒楼吃饭,后面是厢房睡人,毕竟住店的客人也得吃饭。

    作为一间老字,连升客栈做买卖还算公道,味道好、份量足而味道也不错,所以一直有不少捧场客,每到饭点,楼上楼下人来人往,那是一片繁忙。

    只有今天例外。

    楼下坐得密密麻麻,一桌难求,而楼上却是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

    杨双智在二楼的雅房招待三位贵宾,安静起见,直接包场。

    反正是景王的物业,也就少赚一点,免得隔墙有耳,当是安全起见。

    雅房里是一色的红木家私,那张雕着八仙过海的红木圆桌上,摆满了精心烹制的菜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全是出自名厨之手,而那坛埋了十八年的花雕陈酒,也不时散发着诱人的酒香。

    可是,在座的五人都没动筷。

    钟秋平前面和晋商代表打过交通,此刻他充当中间人,向杨双智介绍:“杨先生,这位梁氏商行的梁大掌柜,梁氏商行在京城的买卖,都是梁大掌柜说了算。”

    杨双智站起来双手抱拳道:“梁大掌柜,幸会。”

    “在下梁实秋,久仰杨先生大名,幸会幸会。”梁实秋是一个胖子,长着一张讨喜又人畜无害的脸孔,只见眼里透着真诚,嘴角带着笑意,对杨双智很是恭敬地行礼。

    只是杨双智感到,笑容的背后是一把随时给自己“出血”的尖刀。

    梁氏商行是梁家的祖业,发源山西太原,明初就南京设有分京,然后不断扩大,那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

    “杨先生,这位是长顺商行的田家大少爷田胜。”

    “杨先生,这位是大善商行的范三当家范发。”

    钟秋平每介绍一个,杨双智都会带是真诚的笑容跟他们打招呼,问好,而这三人也没有拿捏,一个个礼仪十足。

    钟秋平介绍的梁实秋、田胜和范发,都是晋商,或者说,他们三个是晋商推选择出来的谈判代表。

    晋商是行商,在外面很团结,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商人会抱团资本和力量得到壮大,八十万两现银单独一家短时间凑出也不可能。

    杨双智看得清楚,梁实秋是一个胖子,那骨碌碌的眼睛显得他思维很活跃;田胜是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老态龙钟,但是那眼中透着洞悉人生的精明;范发在三人中年龄最少,但是他的言行举止却有超乎年龄的沉稳和决断。

    这三人,可以说是晋商中精英人物。

    只是一个照面,杨双智就知这些人不好打发。

    相互介绍后,杨双智作为主人,虽说时间很紧,但他表面装作若无其事,大大方方地邀请众人一起吃饭喝酒。

    在场的都是人精,明知这宴会不会简单,可是一个个都不着急,不停地推杯换盏,不时又说一些各地的习俗,以至气氛很好,有时还会说个荤笑话的,以至雅房里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眼看宴会很快就结束了,可是梁实秋他们却绝口不问这次会见的目的,好像就是来认识一个新朋友,顺便蹭个饭、混个肚圆什么的,一点都不急。

    最后,杨双智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

    ps:陪家人出去吃饭,晚了一点点,忘记祝大伙节日快乐了,祝书友们冬至快乐。u

    1

206 艰难的谈判() 
这些老狐狸,你和他打哈哈,他就和你装糊涂,绝对能拖到你没脾气。

    杨双智知道再拖下去没用,把手中的酒杯轻轻一放,扭头对梁实秋等人说:“虽说杨某这是第一次与三位见面,但是相信三位也对杨某不会陌生,我们过往也有不少交情,这里没外人,敞开天窗说亮话,那笔银子,还希望三位行个方便,就当给景王一个面子,如何?”

    就这么一转手,近半利润就得给眼前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杨双智又怎能甘心?

    要知道,自己那是有抵押的,这些晋商一点风险也没有。

    田胜犹豫了一下,率先发了话:“杨先生,既然你这样说,那小的就坦白说吧,景王和杨先生,都是我们敬重的人,虽说在商言商,但两位的面子也不能不给,不到半个月内要筹出80万两白银,套现,我们也要蒙受很大的损失,如果杨先生能给我们两个月我们从容把银子调过来,那利钱什么的,好说,杨先生你看怎么样?”

    要是时间充裕,自己又怎么拉下脸求这些贱贾。

    最近动静不小,泰升商行好像也闻到风声,不断在走动,杨双智还真怕夜长梦多。

    杨双智没说话,一旁的钟秋平陪笑地说:“若不是手紧,也不会麻烦诸位,还请三位能伸伸手。”

    范发苦笑一下,开口解释道:“杨先生,钟先生,你们也知,这借贷有借贷的规矩,所谓闲钱急用,能捅一刀是一刀,若不是看在王爷的脸面和昔日的交情上,这借的就不是九出十三归,而是羊羔贷,借一还二了。”

    放利子钱的方式有多种。九出十三归、驴打滚、羊羔贷等等,一旦还不上,那就越滚越大,很多人借了利子钱。一辈子都还不上。

    诚然,九出十三归比羊羔贷轻松一点,但这样就是给面子?

    杨双智看着梁实秋,假装不经意地问:“梁大掌柜财大气粗,就是拨根汗毛都比别人的腰粗。不会区区几十万两也这样为难杨某吧?”

    这三个商人中,隐隐以梁实秋为首,原因很简单,梁氏商行是大生钱庄的大股东之一,大生钱庄是大明首屈一指的钱庄,实力雄厚,几十万现银别人拿不出,但对大生钱庄来说,不是问题。

    梁实秋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杨双智拱拱手说:“杨先生。这一借,就不是区区八十万两银子的事。”

    说完,不待杨双智开口,梁实秋主动解释道:“在商言商,千里行商,起早贪黑也就一个利字,都说君子尚德,取之有道,对商贾来说也同样的道理,利是经营之道。稳是生存之道,有些时候,宁可少赚一些也不冒险。”

    “这笔银子,不是我们三家能拿出来的。背后还有别家的份子,所以很多事要按规矩办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杨先生,对吧?还有最的一件事,这事上我们出了力。那相当于背后给了泰升商行一刀,很难保证泰升商不行翻脸,到时他会趁机挤兑,所以,我们准备的,绝对不止仅仅八十万两,还请杨先生体谅。”

    田胜在一旁补充道:“若是杨先生另有他法,我等原奉上一万两银子,算是表达我们的歉意。”

    什么?不借还有钱赠送?

    杨双智和钟秋平面面相觑,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就是这笔利钱,人家还不是很乐意赚呢。

    梁实秋说得很明白,钱不止他们三个人,后面还有别的份子,得按规矩来,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讨好了景王,那就变相得罪裕王,对他们来说得不偿失。

    最后一层的意思是,这笔钱,他们也有可能失去一个商业的伙伴,特别是有可能泰升商行会从大生钱庄挤兑,增加大生钱庄现银的压力。

    为此,梁实秋等人宁愿不做这笔生意。

    这三人坐在这里的目的,自然是舍不得那笔丰厚的利钱,三人的潜台词是:按商业的规矩来,那别人就是有异议,也不会翻脸不认人。

    探到梁实秋的底线,杨双智这才发现眼前这些人的确不好对付。

    “诸位,能坐在这里就是有缘,有时候,规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再商量商量,肯定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法子。”杨双智笑着说。

    梁实秋、田用和范发三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中都带着一丝笑容,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三人一唱一和,成功把杨双智的锐气打压下去,这样一来谈条件就容易得多了。

    几十万的利润杨双智不能拒绝,而高达20万两以上的利子钱,梁实秋等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不过杨双智背后的势力太大、杨双智为人又太精明,不好下手,幸好杨双智要得比较急,而在京城,能短时间拿出这么多现银的真不多。

    这就有了谈判的本钱。

    赚钱,夹带走私这些哪个没干过?到了明末,赚钱,这些晋商通敌叛国的事都敢干,现在借个钱,有啥不敢的?

    基调定下,就是细节方面的谈判,如钱银要多少?银锭的大小形状?借贷的期限和利息等等。

    经过近半个时辰的拉锯,梁实秋等人终于作出让步:借银80万两,到期还104万两,提前还能减息。

    杨双智计划半年内完成套现,也就是说利息能减一半,狠赚一大笔,再拿十万两出头的利钱,还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些晋商肯退步,也是得到某方面的承诺和保证,例如杨双智把价值超过一百万两的物业、房子的地契作抵押,杨双智答应从远洋带回来的奇珍,会和晋商合作,而晋商在景王势力范围的产业,也会受到景王保护。

    “梁掌柜,那些银子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妥当?”谈完后,杨双智马上发问。

    “杨先生放心”梁实秋一脸自信地说:“听到钟先生的话,我们已经在筹备,估计七天内能凑出来,现在可以一边凑一边溶成钱锭,我们有大型铸银车间,几天就能完成,杨先生只管放心。”

    “那太好了”梁实秋起立拱拱手说:“有劳三位。”

    梁实秋、田胜、范发三人不敢怠慢,连忙站起来连说不敢。

    几人又围着桌子商量了一会,梁实秋等人这才站起来告辞。

    用他们的话来说,那是回去准备,不能误了王爷的大事,杨双智自然不会留。

    “啪”的一声,等梁实秋等人走后,杨双智一下子把手中的酒杯掷落在地,脸色一沉,冷着脸说:“这些人,还真会蹬鼻子上眼,说什么取之有道,他们干的缺德事还少?”

    又是规矩又是道德什么的,都把自己标榜成一个救世主,可是,他们走私漏税,勾结官吏,囤积居奇、欺压百姓,甚至把军用物偷运出大明谋以巨利,现在装得一脸清高,杨双智看到就有气。

    说实话,杨双智精明能干,景王称他为国士,士农工商,士居首商居尾,作为读书人的杨双智其实看不起这些商人,现在却要给这些下贱的商人百般讨好,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钟秋平连忙安慰道:“杨先生,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要王爷登上皇位,这些贪得无厌的人,不过是圈中的肥羊而己,何必跟它置气呢。”

    对,等景王继承皇位,到时君临天下,再跟这些人慢慢算帐。

    “秋平,你说得对,没必要跟这些人气恼,大局为重”杨双智镇静下来,开口发问:“那三十五万两银子准备好了没有?”

    借八十万,另外35万5千自筹,这35万5千就落钟秋平身上。

    钟秋平马上应道:“差不多了,还有天津的五万两还没送到,老宋说五天内一准送到,不会担误大事。”

    还要五天?

    杨双智皱着眉头说:“老宋一向办事稳妥,天律方面的银两也很充裕,怎么反而送得最慢?”

    老宋是景王的其中一个心腹,为人稳重,办事机敏,被派在天津负责日常运作,答应今天到的银两要推迟五天,这不对啊。

    “福建方面吃紧,上次出海遇上大风,折了几条船,所以一直在赶做大船,而王爷也下令修耸一座新海港,还得筹措出海货物,所以老宋给那边火速送了五万两白银过去。”

    原来是这样。

    杨双智点点头说:“现在是多事之秋,都体贴一点吧,能赶上就好,话说有些日子没去月港,不知那码头修好了没有?”

    景王除了的店铺外,最大的收入就是出海,有自己的船队,扩大规模,在漳州府月港秘密修有自己的港口码头,用来建造、维修大船,同时也上货卸货,随着工艺的完善,船越做越大,现在要修一个更大型的秘密港口。

    “估计明年初完工吧,这事也不宜动静太大。”

    杨双智拍拍钟秋平的肩膀说:“秋平,钱银的事,你多盯紧一点,只要我们办事这事,就可以在王爷面前露脸了。”

    “是,杨先生。”(。)

    1

207 交易() 
一百两每锭的银元宝,每个箱子装五十锭,一箱就是五千两,1155000两白银,足足装了231箱,一箱箱堆在一起,在离岛外面的空地上,平空堆出一座令人震撼的银山。

    打开箱子,一锭锭银元宝在太阳底下散发着柔和、诱人的光芒。

    看到这批银子,杨双智心里有些感叹,虽说几经波折,也曾经暴怒,但是这笔百万巨款自己终于筹到了。

    大明朝,能在短短时间内筹到百万巨款,也算是一人物,杨双智自己都感到有些自豪。

    这些晋商,没谈妥之前,百般狡猾,可是一旦谈妥,就会不折不扣地完成,那种执行力和协调力,高效得就是杨双智也自叹不如。

    难怪成为赫赫有名有的商帮。

    清算没有问题后,杨双智向虞进走去,笑着说:“虞兄,可喜可贺,如今你是名利双收,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