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师传奇-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田茂平不会去找周青鸿再次购买飞剑,非是面皮薄,而是他有那份自信。潜心研究机关学多年,拥有异于常人头脑。目前精通齿轮传动术、机关裂甲术、磁极操纵术、榫卯千机锁、立体动能阵。不用说别的,单单一项立体动能阵就能成倍提高纳元使用率,再配合其它技术说不定会衍生出什么样的飞剑来。
“哗啦,哗啦。”田茂平将腰带中二十五件物品全都倒了出来,一时间满室生辉,手头资源仅这么多,要想得到更好元件与金属必须初二夜晚前往无名山谷淘宝,距离下个月还有十三天,先简单改造一下这把三瞬飞剑凑合用,等到集齐材料再进行较大工程。
拿起一片菱形元件,这是剑鞘飞行时转换纳元中枢,很可惜还停留在最基本动能阵应用级别,与多维立体动能阵差距极大。从手头材料中反复挑选,取出天府星黄金湖出产吉祥蜃贝,只有这东西最容易篆刻法阵,也方便嵌合。
端起鱼尾纹锉刀小心翼翼磨薄菱形元件,不要奇怪工具是哪来的,丰源山城也有天工作坊专门制造机关人,田茂平甚至想购买几具,不过考虑携带不便,等储物空间锻造出来再去收罗不迟,也就将此事暂时按下。
很快,吉祥蜃贝惨遭破坏,金灿灿外表变得斑驳不堪,田茂平没有觉得丝毫可惜,仍旧忘我工作。最后将其雕琢为菱形元件外型,上面按照不同深度共刻下九重花纹,那是纳元流转时所需要运行序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俨然机关造物心脏,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蜃贝刻有凹槽,将打磨过后变得极薄极轻菱形元件严丝合缝扣了上去,一件堪称艺术品立体动能阵便完成了,当然想制造更为坚固厉害部件其工序非常复杂。下面将加载磁极操纵术,只有能够灵活操控的飞剑才是真正武器。
第九章 改造(下)
一直忙到午夜,田茂平研磨出一小撮晶莹细沙,这种物质同样来源于欧阳皓天母亲遗物,正是那颗永磁岛出产极光明珠。不愧高级材料,只需投入总量三分之一就令剑鞘如臂使指,手指套上专门配制磁环微微捻动,剑鞘立即升空,比操纵机关人还要简单。
改造工程被迫停了下来,再玩下去恐怕这把三瞬飞剑成本会提高到十数万,那样还不如直接购买五瞬飞剑来得省事!与此同时心中不禁提出疑问,天一门弟子是如何使用飞剑的,他们不可能懂得磁极操控术,剑鞘中也未置入相应元件,那又如何在空中作战?
把目光移动到剑身,极力去回忆太阴星时与正道高手对决情景,良久愕然地发出一声低呼,自始至终都把剑鞘看作飞行机关,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飞剑主体永远是其锋锐,没有使用经验想当然去理解,结果误入歧途。
使用飞剑其实相当简单,只要握住剑柄输送纳元即可。至于在空中作战更不成问题,就好像滑雪运动与幼儿学步,不停尝试使身体与剑鞘达到协调一致,从而在每个转弯、每个翻滚、每个跳跃中通过体态调整来完成各种绚烂动作。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加入磁极操纵术也不算画蛇添足,甚至还有诸多好处。首先,只要将剑鞘配合机关裂甲术进行一番改造,那么在地面战斗中等于多出一面神秘莫测盾牌。其次,有了精妙磁控术,学习如何飞速战斗将异常容易。
既然手头不缺磁性材料,索性在剑柄也灌注磁控,并加装一块低级纳元玉壁,这个设定相当重要,因为田茂平还没有任何修为,尚不能自主输送能量。俗话说“错有错着”,眼下自行研制出有别天一门弟子控剑手法,也许将来能够发展出属于自己独特战技,总体来看收获不错。
重组飞剑之后虽然仍是三瞬外型,但实际飞行速度已达五瞬,如元件材质提升,六瞬手到擒来。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啃了两口干粮走出木屋,门口并排放着两尊镂空寿字铜炉,上面炙烤着一把二瞬飞剑剑身,只有细致剖析飞剑本质才能了解到能量通路奥秘,真正高手运转飞剑是很特别的,带着无休止嗡鸣与震颤,每次出招刁钻难挡,处于守势又壁垒严明,绝不容易对付。
很少有人奢侈到用纳元去取暖,因为那是烧钱。田茂平手头工具有限,想要熔炼飞剑谈何容易?所以不得不浪费一次,不过他也只是用纳元合成简单助燃剂。事先买来一些炉灰配合木屑与植物油搅拌在一起,狠狠心掺入一千纳元,真别说这种方法使炉火易于寻常旺盛,六个小时过去了硬是未添加几次煤砖,那铜炉边沿化为铜水,好在剑身微微发红,达到这种程度已足够进行实验。
向剑身泼出几盆冷水,利用温度骤降引发物理特性,猛地拔出三瞬飞剑全力划去,只听“呛啷”一声金属落地,截面清晰暴露于空气当中。田茂平嘿嘿一笑,用夹子钳住飞剑残体置于盆中继续冷却,极速蒸腾水气形成雾色,借着屋中折射光亮朦朦胧胧,为山野增添一分神秘色彩。
该是动用杀手锏的时候了,下午花大价钱弄到几瓶“绿矾油”,这是一种未被广泛应用酸性溶液。以绿矾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锻烧使其产生分解,放出气体再与水蒸气同时冷凝方得到此物。绿矾油对于金属具有强烈酸腐性,要不是天工作坊用它来炼制某种丹药,还真搞不到。
小心翼翼将绿矾油倒入大号陶瓷碗中插入断剑,使其截面接触到液体,刺鼻气味四处飘散,接下来只需要耐心等待了。
不知炉火何时熄灭,山风突然刮过觉得有些寒冷,田茂平急忙钳出断剑进行观察,片刻后得意的笑道:“奶奶个熊,就知道这玩意有猫腻,露出本相了吧!真是奇思妙想,居然利用金属熔点不同勾兑进去少许秘银,这样一来使许多事情变为可能,总算找到合理答案。”
断剑截面被腐蚀得灰暗,只有米粒大小几个结点仍保持光亮并微微泛紫。秘银是一种古代流传下来金属,储量相对稀少,不但抗腐蚀性强,还具有无以伦比能量传导性,只可惜韧性有余刚性不足,一直未被大规模使用,所以价格并不高。
心想:“看来正道早就广泛应用秘银,魔道高层不可能没有研究过飞剑本质,可叹双方走的修行道路不同,即便知道也枉然。这个发现意义非常重大,秘银并不算最好能量传导金属,秘金才是,冶炼起来也不算太难,只要温度达到要求即可,至于特性都一样。”
拿起断剑,田茂平回到屋中继续研究,边琢磨边点头:“周青鸿所说的培养能量通路大概是使秘银与真元产生共鸣,好似在体外培植出一具分身,确实有些门道。从某一方面来看,这些飞剑亦是生命,有着秘银形成‘经脉’,高度契合后与主人血肉相连,妙,妙哉!”
能在一夜之间研究出飞剑制造精髓并着手改良自古以来也只有田茂平一人。睡了三个小时,日头爬上山脊,洗漱过后抬手招来改装三瞬飞剑,总得先熟悉一下状态才行,正好冷山涧极为偏僻,不会有人前来打搅。
捻动磁环,飞剑停于膝前,为了配合极速狂飚,剑鞘铸有旋转式“虎爪蹬扣”,可以自动抓牢前脚。轻轻跃了上去,刚开始左右摇摆极难保持平衡,慢慢向前飘移逐渐找到感觉,主要是对身体重心控制。以一号库房为障碍物试着进行跳跃,由上至下快速俯冲,突然前腿微弓,后脚轻踏,利用杠杆原理做出完美纵跳。田茂平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一只海豚翻浪而上,三十二岁不再是冲动年纪,然而还是发出狂喜大喊,庆祝试跳成功。
小小荒野满足不了腾飞欲望,调转剑光扶摇直上,几个呼吸间窜升至两千米高空,举目远眺几乎与无数山巅平行。没有修为就敢排空而行,胆子确实够大,抵御风速必须增强护身气劲,否则时间一长皮肤承受不住猛烈吹袭。
认准方向直奔丰源山城左近传道听武岩,想要在同门大比中胜出就要不懈努力,争取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要知道天一门只有那些亲传弟子才能得到长辈悉心教导,其余入室弟子除了自行摸索小心求证外最佳途径是寻找前人修炼手札。可以说想出头极难,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克服各种困境成长起来绝对是天纵奇才。
周青鸿提示过去灵犀岩碰碰运气,早年间葛青云在那里修行,说不定能寻到这位高手年轻时足迹。田茂平不急于利用这条信息,他要一个一个慢慢“吃”,十七处传道听武岩都不会放过,所有书籍先凭超强记忆刻入脑海,即便消化不掉也无所谓,慢慢去啃总会形成优势,这些年早就练出一套行之有效资料检索本领,怕就怕藏书不够多。
减慢速度,脚下踏着三瞬飞剑,如若表现得太过突出会引起别人怀疑。前面一处刀削山岩聚集了好几百号人,而且不时有弟子赶到,大家神情肃然,田茂平抱着凑热闹心态也飞了过去,只听洪钟般声音借周围环形山壁传出去很远,有人讲道:“自宇宙成形,演化洪荒,天地初开,浊清分流,世间已不知经历几多变迁。太古巫族横行,远古佛道并立,中古修真鼎盛,近古却是由盛转衰,飞升者寥寥可数,天地灵气日益难产,概因亿万年不停消耗,自然循环之道业已破坏。又因修真之法渐行普及,人人都想补充寿元,所以天数崩毁,轮回陷落,苍穹暗淡,一派末世惨景。”
“原来是有人授课,暂且听听。”
山壁回音清晰,那人接着讲道:“大约一万九千前年前浩劫降临,星空蒙尘,天雷激荡,数不清修真星球灰飞烟灭,集合当时所有大成就大智慧大毅力者共同专研,最后发动八十一件仙器镇锁空间,经过数百年努力总算躲过大劫,然而累死修真者不计其数。从此天地灵气更加衰微,度劫诸星地质地貌大幅变迁,成为今世雏形。后休养生息,诸星之间古神道业已恢复运转,正魔两道从此分家。奈何妖族产生嗜血异变,时常迫害后世修行者,使当初劫难一直波及到今天,我辈正道中人要行匡扶正义之事,灭尽魔道妖氛,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这样才能阻止无数惨剧发生。为了泽及刚入门弟子我郑青辉将于斩仙岩大开方便之门,传授经验技巧,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田茂平心中冷笑:“这个郑青辉好偏激,连魔道也想一并诛除,倒要看看你有没有真本事,传授技艺是否货真价实。”想着想着,脚下飞剑轻巧的在人群中穿梭,不片刻已来到斩仙岩前。
第十章 修炼(上)
山岩正中央建有回字形石墩,上面正襟危坐一位花白胡须老者,这老头太漂亮了,细腰宽肩膀,扇子面身材,顶梁门鼓鼓着,面如冠玉,英气逼人,头发根根透风,剑眉入鬓,透着无尽威严,山风拂动时衣袂飘飘,颇有些前辈高人风范。
田茂平背手而立,脚下飞剑生生定在空中,旁边弟子窃窃私语传到耳边:“听说了吗?这位郑青辉师叔祖在天一门地位尊崇,今后不但授业解惑,还要将毕生修炼心得影印成册发给大家,真是我们的福气。”
旁边有弟子不屑道:“哼,要是那些修炼心得不用纳元购买,我认为绝对是咱们的福气。一本要花上三千纳元啊!这还仅仅是第一册,之后共有九册,每一册价格逐渐增高,就算家境不错迟早也会被他掏干。我家是经商的,怎么看这个郑青辉都比我老子会做生意,投入成本微不足道,换回的却是千百倍利润。”
“嘘,小声点,那些修炼手札想花钱购买还买不到呢!郑师叔祖根本不缺钱,只是走走形式罢了,要我看这已经非常难得。”
郑青辉捋着胡须在前面讲道:“正道修行讲究循序渐进,共分四种境界,灵动、中微、空明、太极,每一境界又分上下三元。例如这里大部分弟子进门之前都已得到良好启蒙,先行步入灵动期,已是相当不错。需知修行讲究先天根骨,好的起点至关重要,然而自身条件稍差弟子也不必心灰意冷,后天努力成龙成凤例子不胜枚举。现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老夫最喜欢被精力旺盛后代弟子问倒,正所谓炼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师。”
田茂平本来还存有轻视之心,然而一道如雪目光横向扫过,顿时如坠雾中,那是一种纯粹精神威力,抬头望去周围弟子全都受到影响,从心灵夹缝挣脱出来仅有那么三名五位,当然这种手段很难缠住多年对抗魔噬之人,田茂平只是微微诧异便恢复正常。
石墩之上郑青辉心神一恍,向人群复又看去,每五年都要暗中检测新收弟子资质如何,今年却是历次中最糟糕一次,只有六人勉强及格,不过刚才施展绝技时似乎碰到某些特殊之物,就好像铺天盖地潮水突然遇到一块毫不起眼磐石,再去追溯其踪迹已消失不见,难道会是错觉?
众弟子并没有田茂平感觉那般强烈,其中六人已被郑青辉心中画上符号,多多少少将成为以后重点培育对象。事实上那修炼心得也是为这几位弟子准备的,能够参悟多少就要看资质了。
接下来,众多弟子提出修炼之中所遇到常见问题,郑青辉笑呵呵耐心解答。田茂平慢慢退出人群,如果真被天一门重视,那么以后许多行动都会受到极大限制,实在得不偿失。见留下来没多大意思,还是尽早撤离比较稳妥。
东面三百米处有一栋高楼立于绝壁之上,看起来又险又陡,没有飞剑辅助绝难攀登上去。这才是田茂平目标,藏书阁。
由于郑青辉今日授课,楼中极为清净,弟子全都聚集到斩仙岩去了。轻飘飘跃进楼中,只见墙壁上高大书架足有四五米高,粗粗走上一圈,楼上楼下总共分为四区,包括“入门、剑法、身法、杂学”等共一万七千余册书籍。
反正旁边没人,田茂平踏着飞剑来到第一排书架,静了静心神,深呼一口气,修长手指抚向第一本藏书。他起初看得极慢,过了两分钟翻书速度呈几何级上涨,澄清双眼中多了一抹诡异灰白,仿佛整个人失去部分意识,只知道重复相同动作。
快,实在太快了,三十分钟不到已阅览完毕两排书架,“哗啦哗啦”翻书声响个不停,这种疯狂还在持续,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事实上,由于弟子查阅量惊人,所有藏书都经过特殊处理,纸张不但极厚且充满韧性,这就导致一本书最多只有三十余页,都是成套放在一起的,否则田茂平再恐怖记忆力也不能维持十秒一本速度。
不知过了多久,察觉有人接近,田茂平不得不放慢速度。虽然将心神大部分投入到速记当中,但也保留了一丝清明,随时能够从那种“海绵吸水”状态中脱离出来。
眼中灰白退去,几米外一个小胖子古怪地瞥了一眼,之后见他又自顾自去找书了,这才略微放心。环视左右发现差不多将第一区阐述入门与筑基藏书看完三分之二,大概一千八百余册,肚子很不合时宜发出一声闷响,还好在腰带中存了些牛肉与干粮,该是用餐时间了。
正午时分,阳光从天窗斜照进来,楼中显得格外温暖。田茂平一边吃东西一边潜心回忆脑海中字里行间意味,完全沉浸在对纳元的探索之中。
午后前来读书弟子多了,翻看速度明显下降。即便如此,当日头偏西时也基本上将入门典藏记了下来。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再强记忆力没有合理总结与高明见解相辅相成也是无用。修行之道重在领悟,不是比谁会背书,所以今天功课到此为止,回去细心琢磨才是上策。
接下来九天时间,田茂平踏遍十七处传道听武岩,所有珍藏典籍业已揽于胸中,与事先估计差不多,各处藏书几乎一模一样,只有寥寥十几本有些特别,似乎是故意加进去的孤本,甚至于最精华的部分都集中在这万分之一份额上了。
天一门历代弟子不乏相信机缘之人,有那心思巧妙之辈认为一身造诣传给亲传弟子难以继承,希冀着获得隔代传人,故此特意留下某些手札存于藏书阁,留待有缘人翻看。只不过,总共一万七千余册书籍,传世概率微乎其微,即便有弟子偶然翻到也会当成普通书籍,够不够资格从中领悟诀窍还在未可之间。
没有人会像田茂平一样记住所有书名,更没有人想通个中缘由。值得一提的是,在灵犀岩确实有所发现,此地乃葛青云年轻时进修之所,时至今日早已荒废,楼外到处是丛生杂草,轻而易举找到三册孤本,其中一本《万灵朝贺诀》扉页上刻着一句话:“余十九岁修至三元中微期,今见此书无比骇然,概因其所述之事匪夷所思,细细想来又很有道理,也许先前进境并不得法!望后辈弟子悉心领悟,葛青云字。”
看来这位当代高手葛青云也曾无意中读到前辈手札,或许其今天成就正是拜此书所赐。赶忙进行研读,结果越看越心惊,虽然里面只阐述灵动期修炼方法,但与别的手札截然不同,甚至带着三分邪性。
正常修炼之法是向头顶百会穴源源不断灌入纳元,以期引起“灵”的萌动,从而培养真灵使之在体内壮大。这本书却不然,提倡每七日培养出一道真灵,共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使七道真灵互相厮杀,直到吞噬角逐出优胜者为止。后面写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之所以为世间主宰,是因为灵性磨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不断创新与挑战才是修炼根本。另,此法得自太古养蛊之术,修炼之时需谨慎小心,一百二十二代弟子莫问天。”
田茂平一直无法决定修行切入点,这本书的出现使他豁然开朗。寻觅那么久不正是想找到一条特殊道路吗?还有什么比组织真灵在体内进行一场小规模战争更另辟蹊径?书上同时提出限制条件,无非是纳元充足,有毅力忍受自相残杀痛苦,这些都不是问题。
随着夜幕低垂,田茂平走进那间还算温馨小木屋,地面上放了五盆清水,这是为了防止灌输纳元时身体排异引发高温现象。一般进行这个过程最佳年龄在六岁到十岁之间,越向后推迟效果越差,即便按照欧阳皓天年纪计算,十六岁已属超龄,更不用说真实年龄三十二岁了。
许多天一门弟子在家中已拥有杰出成绩,进门后按部就班修行,只要慢慢吸收纳元,总有一天会达到三元灵动期,随之将迎来第一道“门槛”,能不能晋升中微期就需要看个人具体素质如何了。此刻,田茂平没时间去想太过长远事情,他正用心祈祷天魔教对其身体改造产生作用,毕竟光是年龄问题就会造成一定差距。
盘膝坐好,尽量放松全身关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