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纪事-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天武军重新置办装备,户部肯定只肯出标准装备的钱,要想超出一般水准的精良装备,那也只能他自己出,这又是一大笔钱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皇帝曾经听长公主常常念叨这句话,于是,当新任户部侍郎裴敏把户部的缺口报给他的时候,他心里骤然跳出来的,就是这句话。
陆宪耷拉着眼皮不说话,反正他早就提过意见了,让李湛接管这三个州,统一协调军政,虽然有自己的私心在里头,好歹也是个解决办法。
“皇上,河北要尽快平乱,河北素来是产粮纳税的大省,如果匪徒猖獗,势必影响明年的赋税,那朝廷的财政就愈发困难了。”裴敏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越乱越没钱,越没钱越乱,最后就成了恶性循环。还有一重意思他没说出来,凉州那块地方常常打仗,粮食出产又不多,交上来的钱,还抵不过倒贴进去的。有了这些事,州府县府全指望着户部拨款,愈发捂着地方财政不肯出钱。还不如全交给李湛,把这个烂摊子收拾了。
皇帝本来还是不想让李湛有那么大的权的,不过死前想后,也不想让整个国家因为这一次的战争经济崩溃,如裴敏所说,只要尽快把河北平定,明年赋税收上来,应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之后再把李湛的权利收回来,大不了让他回长安,给他一个高品的闲官做做。
想到这里,皇帝终于下了决心,说道:“将鄯州、凉州、兰州三州合并为武威郡,封李湛为武威郡都督并赐节。”
这道圣旨传到凉州的时候,李湛已经带着兵去了鄯州,那边军情紧急,吐蕃人虽然今年没有那么多人,但仍然来势汹汹。李湛很清楚,不把他们彻底打服,让他们不敢来犯,就永无宁日。
还好,之前在突厥部族里用的手段,让突厥人自己先乱了起来,此时根本无暇呼应吐蕃人,因此这一次,凉州并没有什么危险。
涵因虽然没有看圣旨,但已然知道了消息,她在屏风后面拨弄着九连环,露出一个笑容,对屏风外面的吴掌柜笑道:“辛苦了,没想到你还真把吐蕃人说动了。”
“他们那里有不少想让新赞普送命的,比如莽布奎本,这次那批刀剑,就是通过他卖给吐蕃人的。”吴掌柜笑道。
“那人不是出了名的贪得无厌吗?亏了吧。”涵因问道。
吴掌柜一笑:“把铅提高了半成,就把成本省下了。”当然,那些武器的脆性也增加了,虽然初看起来很坚硬,但是用不了几次就会崩口。当然卖给吐蕃赞普亲卫队以获得信任的刀剑可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也不过是一百来人。
外面丫鬟急匆匆的跑进来:“夫人,老爷在鄯州大胜吐蕃人,捷报已经传到州府了,贾先生派人给夫人传个消息。”
涵因对吴掌柜笑道:“这次之后,吐蕃人会消停了吧,这次的大功有你一份。”
“不敢,这是在下的荣幸!”(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六章 放权
正文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下聘
)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下聘
李湛成了武威郡都督,他的车驾威仪更胜,从鄯州大胜而归,姑臧全城几乎都出来迎接了。现在李湛可以说是威震陇右了。
回到府中,涵因帮李湛脱下沉重的铠甲,笑道:“恭喜老爷了。”
“倒是意外之喜,没想到皇上竟把三州之地全交给我管辖。”李湛笑道。
涵因一笑,想起另一段历史中,那些身兼两镇、三镇节度使的大将不知道要比李湛现在的样子风光多少倍:“听说,本来是建议上总管名号的,不过皇上说还是都督,加持节节制三州,涵因把长安来的传言跟李湛说。”
李湛想了想,冷笑两声:“皇上这是不情愿呢。生怕郭怀安节制不住我。”
“不管怎么说,现在三州在手,支撑西北大军也轻松些。”涵因笑道,也不过是个名字的问题,
“是啊,不管怎么说也是统领三州之地了。”李湛一想起来获得的权势,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卸下在外面维持的沉稳形象,把涵因抱在怀里狠狠的亲了一口,又抱着她转了两圈,大笑道:“这里也有不少夫人的功劳,我现在想想,自从娶了你,好像即使有事,也能逢凶化吉似的涵儿真是我的福星。”
涵因抿嘴一笑:“所谓夫贵妻荣,应该是我随着你的。”想想看,没有李湛这个身份,她即便能把上一世弄的钱拿到手里,也没有号召力引来她需要的人才为她办事。真是不公平啊,纵使有通天的本事,这个世界的舞台还是属于男人的。不论上一世的公主,还是这一世的国夫人,实际上她的地位还是依附于男人。
李湛把涵因放下,笑道:“下一步就是要把下属各县的秩序恢复正常,现在民生凋敝,这样下去明年又不知道什么样了。”
涵因笑道:“夫君的集文阁里都是现成的人才,此时不举荐,更待何时呢。”她并没有提上次李湛扭扭捏捏夹带私货,想要举荐自己人,却不肯明说那件事。李湛心里有数,她略加提醒即可,若是直说,那可就是戳痛处了。
我早说什么什么,你不听,现在看怎么样了……这样的话纵然能让嘴里痛快些,徒遭人讨厌罢了。
李湛笑道:“这次我会跟贾先生、竹心先生好好商议一下人选的,之后就向朝廷举荐,毕竟处理这里的事务,还是熟悉情况的本地人比较合适,而且他们也都熟悉我处置政事的思路。”
涵因贴着李湛,撅起嘴,撒娇道:“这么说你又要一天天不着家了,哼,不行,这些日子,你就没安生过。”
李湛笑道:“刚刚接手,还要将那两个州的府务都接手过来,现在那两州的刺史都死了,只有司马和长史在草草管着,账务、各司的事务、人员全是一团乱,我也必须尽快熟悉起来,所以,这段时间肯定会很忙的。”
“我就知道。”涵因甩开他的胳膊,转身冲着窗子不看李湛,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李湛从背后揽住她,让她靠在自己的胸口,笑道:“这两天我都是涵儿的,只陪你,好不好?”
涵因这才转过身来,笑道:“这还差不多。”
比起李湛成为武威郡都督,另一件轰动凉州的事情就接地气多了。靖国公府给李家送的聘礼到了,先安置在驿馆,又派人跟都督府和李家大房打了招呼,择了个即日,吹吹打打送到了李家。
大太太心疼二儿子,就怕儿子在外面吃亏,况且家里也只有他一个没有娶妻了,便把自己压箱底的好物件都拿了出来。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落了崔家的面子。
从驿站到李家,长长的队伍拖了整条街,吸引着人们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
“大族就是大族,看看这阵势。”酒馆里,一群好事的人看着送聘礼的队伍经过,开始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阵势算什么,李家娶妻嫁女哪次不是这么大的动静,看人家那护卫、仆役的精气神,长安来的就是不一样。”
其实到底哪不一样,他还真说不清楚,但这番说辞仍然引得众人频频点头:“听说是靖国公府,那可是一品国公,这位娶亲的公子,爹是前宰相,二叔父是副相,这宰相家自然是不一样了。”有人知道些情况,赶紧拿来做谈资。
“宰相家啊,那怎么从军了呢。听说还是从小兵当起的。”另一个人凑过来问。
“你懂什么,人家大家公子不愁吃喝,就是想要报国才参军的。跟着咱们都督打突厥人和吐蕃人,战功赫赫,现在可是咱们姑臧的英雄。”
“这些事说书先生这些日子一直在讲咱们都督打突厥人的事,他肯定知道,把他叫过来给咱们说说呗。”一人提议道。
旁边立刻有人叫道:“伙计,伙计,把说书先生给我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青色长衫的说书先生走了过来,笑着问道:“诸位想听哪一段?”
“就跟我们说说这个快做新郎官的崔公子。”
“现在是崔校尉了。”说书先生笑道,又清了清嗓子,等众人静了一静,开始说道:“那今天小的就给大家讲一段,宰相子离家偷从军,崔校尉逞威玉门关……却说……”
这个说书的便开始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崔皓辉打仗的事迹编成时人最喜欢的段子讲给众人听。其实这说书的也是涵因花钱请的人,因为那个时候,为官做宰不仅要有政绩,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名声,养望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招揽人才,稳定民心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舆论不论在古代还是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件事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之前李湛在没有战功之前,也不过是用一些人在街头巷尾议论李湛为百姓做了什么事,比如打了多少口井,开了多少荒地,救济了多少灾民,后来李湛数战告捷,便干脆变成各种段子,让说书人在各地酒馆里头公开宣扬。这个说书人还有这对议论的人之中,就有涵因出钱收买的。
卢氏看到聘礼,脸色也没有那么难看了,毕竟,除了打仗的时候可能会送命,崔皓辉也没什么不好了。年纪轻轻就当了校尉,也说明很有些能力。只是悄悄跟李询唠叨:“好好的靖国公府二公子,当什么官不好,非要跟突厥人砍砍杀杀的。跟他说说转成文官吧。”
李询不耐烦的说道:“女婿怎么样,是他的事,靖国公都不管,咱们多什么嘴。我跟你说,这话你跟女婿提都不要提。”崔皓辉颇受李湛器重,凭借军功就能更上一层楼,先不说自己这个岳丈劝他有没有用,若真是自己让崔皓辉放弃从军,那李湛肯定会对自己更不满,那这门亲事结下来还有什么意义。
卢氏见丈夫这种态度,怏怏的闭了嘴,在心里生闷气,转而又想这事还得让女儿劝,等他们两个成了亲,少年夫妻,枕头风肯定更管用,遂也不再说什么了。
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是出了名的望族,有不少族人在长安做官,还跟靖国公府有交情,这门婚事传了出去,还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靖国公被贬,一直低调过日子的靖国公府,这些日子有不少宾客上门道喜。
老太太自从靖国公贬到江南之后,精神就一直不大好,这次孙子的喜事来了,她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还对大太太说道:“涵因这孩子还真是不错,这次可是帮了咱们一个大忙,对了,你也该常和唐国公府走动走动,毕竟咱们是涵因的舅家,她娘家没有人在长安,咱们这亲戚情分也不能断了。”
“是,正要备份礼送到唐国公府呢。”大太太显然心情不错,平常老太太教训她处理府务的时候,她都会有些不耐烦,觉得自己掌事这么多年,老太太还没完没了的不放心,实在心烦,不过今天她却没有半分不悦。毕竟是喜事,靖国公府里,已经太久没有喜事了。
这门亲事在长安世家圈子里面传开之后,自然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冷笑了两声:“博陵崔氏三房嫡次子配陇西李氏姑臧大房长房嫡女,呵,真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他们娶来嫁去的拢共就那么几家,世人还觉得他们门第高华,真真可笑。”
刘公公知道皇帝对这些大族一直心存芥蒂,此时又开始犯酸了,笑道:“其实也不如从前了,说起来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是一等门第,其实还不是就占个边地,崔家这次看样子也不打算把媳妇娶回长安了。真是有些不像样子。”崔氏这种门第,儿子若是出外任,儿媳妇是要在家孝顺父母的,现在看这样子,恐怕是要在那边办婚礼了,便显得没有那么规矩。
皇帝冷笑道:“这些大族成天把礼啊,规矩啊挂在嘴上,真出了崔皓辉这样的,又改口千里姻缘一线牵了。”
刘公公赔着笑,也跟着嘲讽了几句。
皇帝忽然想起来,皱眉道:“对了,不是说崔皓辉立了不少功吗?为什么这次天武军调兵没有他?”
刘公公心里转了转,忙笑道:“因为他叔父崔澄已经是尚书右丞,国之副相,他若是领兵拱卫京畿,恐怕大不妥,李顺全就把他的名字抹掉了。”这是朝中的规矩,一家不能有两个重臣同时在朝,更何况一文一武了,万一配合起来对皇家不利,那就危险了。
皇帝点点头,表示默认了,忽的爆发出一阵咳嗽,自从他上次喷血之后,就时常咳嗽,刘公公赶紧奉上茶,让他压一压,说道:“皇上,宣太医吧。”
皇帝接了茶,喝了一口,感觉好一些,说道:“不必了,喝了两个月苦药汤子,什么用都没有。朕不想看见那帮庸医。”
刘公公担心的看了皇帝一眼,最终还是说道:“是,皇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下聘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受挫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受挫
三州合并为一郡,一道诏书便解决了,但是,真想控制局面,却没有那么容易。州府并入武威郡府,不仅意味着州府不少官吏都没有了职位,也意味着,当地不少世家的利益要重新调整。
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之前鄯州军的兵器、装备都是西平池氏名下的生意,再比如,兰州金城县的最重要的世家是金城麴氏,而狄道县更复杂,李氏、牛氏、董氏、边氏在当地势力都不小。现在三个州变成一个州,李湛又举荐了凉州各世家的子弟充任这些地方的官员,这些世家受的影响都不小。
李湛举荐的人,都是凉州这一带的,跟凉州毗邻,对当地的情况也熟悉,可不像那些朝廷直接派来的,很容易就被当地的吏员糊弄住,凭他们摆布。
于是他们便动用自己在朝中的资源,想要把县府都控制在自己人手里。希望朝廷不要批准李湛推荐的人选。但凉州的世家也不是吃素的,谁在朝中没有些人脉呢。自然也有为他们说话的人。
于是这件事情便在吏部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李湛推荐的人选,有在武威郡自专的嫌疑,不应予以同意,应由吏部按照惯例,派遣有资历的官员接任,有人却认为之前兰州、鄯州大乱,州府、县府都死了不少官员,此时刚刚稳定下来,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尽快吧地方上安稳下来,李湛推荐的人选都是在大疫中有所建树之人,应该可以胜任。因为吏部一直吵不出个结果来,几位宰相也各有意见,比如出身寒门的尚书左丞想为几个出身寒门的官员争取一个好位置,武威郡这几个县做好了就是政绩,可以为将来的仕途铺路,因此不赞成李湛提名的人选,说无先例,再比如崔澄心态就比较复杂了,听说李湛这次推举的都是原来凉州各县的县丞,他想着自家的侄子在那边,这些人调开了,皓轩也少些掣肘,况且涵因给皓辉找了一门好亲事,加上皓辉本身就在李湛手下,怎么也要卖李湛一个人情,于是支持李湛的人选,说要因地因时制宜,陆宪没有表态,而虞孝严则根本是个摆设,因此这件事又摆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也很纠结,他的确不希望李湛的权利太大,但支持李湛推荐人选的也说的有道理,兰州、鄯州局势太乱,若是不满足李湛的要求,他不配合或者暗中使点绊子,那这个县令肯定是干不下去的,尤其是县令备选的人选都是刚入仕途的年轻人,怎么有能力收拾那堆烂摊子。
而且,河北的情况也并不好,那些贼人狡猾异常,劫掠乡镇甚至县城,抢完了就跑,等折冲府兵去了,他们早跑回去了。官府也试图攻打他们的大本营,但他们的大本营不是在崎岖陡峭的深山之中,就是在泥泞难行的沼泽里,官府的大部队根本没有办法发挥优势。所以,怎么剿就剿不尽。
河北动荡,江南不安生,陇右刚刚平定了大乱,皇帝按按发胀的太阳穴,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能让李湛这么如意。又想想自己手里握的刚刚经过换血的天武军,这些都是经过沙场的老兵,而且他已经严令天武军不可以出现吃空饷的情况,士兵必须定期操练。有了这样一支力量在手里,而李湛的西北军这次被调过来精卒三万,已经大大的削弱,更何况他还要同时应付西边的吐蕃和西北的突厥人,他也不怕陇右再折腾起来,不论如何,不能让李湛把武威郡搞成自己的自留地。皇帝下了决心,将李湛的名单否决,从等着上任的候选官员名单中挑出自己想要重点培养的,添了进去。
任命的消息传回凉州,李湛的脸色很是不好看,本来他觉得十拿九稳,谁知道皇帝竟然一律都否决了,一个任命都不肯给自己。
“没想到皇上这么不给面子。一共四个县的空缺,一个都不肯给我,连县丞这种位子也另派了人,这是什么意思。”李湛心里气闷,回家就跟涵因抱怨了起来。
涵因冷笑:“还不是皇上不甘心把三个州一股脑都交给你。”
“不甘心就别并这个武威郡啊,哦,乱了,没钱了,吐蕃人打来了,想起我来了,事平了又想摘桃子。”李湛愤怒不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皇上这么做了,你也没有办法。”涵因倒了一碗热奶茶,端给李湛:“尝尝,我好容易调制出来,味道总算没那么怪异了。”
李湛喝了一口,果然爽滑香醇,笑道:“你倒是会享受,每每能想出这好法子来。”
“我成日没事做,也就鼓捣这些。”涵因拿起自己跟前的杯子,也喝了一口。
“呵,估计皇上巴不得我整天喝喝茶,别管事呢,不过这恐怕是他的一厢情愿吧。”李湛冷笑,这些年,在凉州面对种种人为的,非人为的困境和麻烦,好容易突围而出,让他也不肯甘心放掉好不容易争来的权利。
“夫君准备出手吗,不如先为自家出出头。”涵因笑道。
“怎么?有什么麻烦吗?”1 38;看書;網网不跳字。李湛问道,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过问自家生意上的事情了,全都交给涵因打理。
涵因说道:“咱们家的商队在兰州不大顺,吴管事在那边设了一个货栈,屡屡有人捣乱下绊子,数这一次最严重,被人放了火,整整一货栈的东西都烧没了,我想请夫君直接对那些人出手。”
李湛沉吟半饷,说道:“商队上的事情怕是这样不妥吧,要不我还是先让代理县令派人去调查一下。毕竟是县中的事情,还是让县里处理比较好。我想他们也会给我这个面子,不管怎么样都要给一个交代。”
涵因一挑眉,冷笑道:“现在那个代理县令不就是他们原来的县丞吗,那些人早就和当地大户勾结在一起了,他又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