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名门纪事 >

第322章

名门纪事-第322章

小说: 名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还没有脱掉巡逻时候的甲胄,听见将军的命令,忙跑到丽景台建筑的台基之上。挡住入口。

高煜忙调动人手,一部分进到里面,堵住大门,另一些在外面挡住进攻。

这时,晋王带来的军队已经尽数冲破了大门。密密麻麻的占满了宫院,看不清有多少人。火把明晃晃的照亮整个宫院,跳跃的火焰,将晋王那张俊美的脸,映得有些曲扭。

皇帝气急,怒喝道:“你这个不肖子。你这是要干什么?”

晋王却不答,对士兵们喊道:“梁王、高煜谋逆!挟持了皇上,我们要救驾!”

士兵们跟着一起高喊道:“救驾!救驾!”声音将皇帝的叫喊淹没。晋王手一挥:“前进!”

赵谦呼喝着:“立下救驾大功,人人都有重赏!”

于是那些士兵高喊着:“救驾!救驾!”往前冲去。

而高煜则大喊:“晋王谋逆!护驾!”

整个禁军系统,分为南衙和北衙,南衙负责平时宫中的护卫工作,而北衙则是驻军宫外。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南衙禁军一共有两万人,跟着来洛阳的有一万五千人。除了平时护卫皇帝和各位皇子、皇女的仪仗,还有一万多人守卫皇宫各处,上阳宫有四千人的守卫力量,平时分为三班轮替,每一班有一千多人。

下面一片大乱,皇帝用力喊话,却淹没在一片嘈杂之中,他的嗓子都已经嘶哑了,却毫无作用,眼见着守在门外的士兵越来越少了。

刘公公见状说了声:“皇上恕罪。”干脆将皇帝扛在肩上,回到了丽景台最顶层。

他把皇帝放下,对皇帝说道:“老奴拼死护卫皇上。”说着就要下去跟下面的将士们一起战斗。

皇帝已经被眼前的状况惊的不知如何是好,涕泪横流,哭道:“刘公公……”

吴王上前一步,对皇帝说道:“刘公公双拳难敌四手,我看下面的士兵还能支撑一会儿,请皇上让刘公公突围,持虎符调兵平乱。”

皇帝回过神来,站起身,上前两步握住吴王的手,说道:“皇叔说的对,北衙禁军就在宫外,调他们来平乱。”

吴王说道:“这次作乱的就是禁军,万一他们也……皇上,要调天武军过来才行啊!”

皇帝猛然的点头,说道:“没错,朕不能信任他们了,要是他们也反了,朕就死定了!天武军!调天武军进来!”

涵因深深看了一眼吴王,忽然出声:“天武军在城外,调过来就来不及了。皇上,晋王一直住在宫中,洛阳人生地不熟,谋反准备不会太充分,能调来的兵应该也是禁军,人数不会太多,禁军出身官家子弟,除非受到蒙蔽,否则不会跟从造反。而且,禁军实战有限,他们打不起硬仗,古话说,擒贼先擒王,刘公公若能斩杀他们的大将,他们必会动摇,到时候,再让皇上申明晋王的罪状,他们只要放下武器就不会获罪,也绝不牵连家里,他们就不会跟从造反了。”她的声音冷静。

刘公公看了涵因一眼,有看了看已经吓得不知所措的皇帝,说道:“老奴先去杀掉他们领头的,若是不行再去搬救兵。”

VIP卷 第六百三十章 平息

刘公公说完话,纵身一跃,从高台跳下,涵因对几个皇子说道:“搀着皇上到下面,这里喊话听不见。”

梁王慌忙摇头:“不行,皇上怎么能去下面,万一他们攻上来……这……太危险了,不能去!”

涵因看着皇帝,说道:“皇上,叛军攻上来,你就算再站高两层也不会安全,一定要跟刘公公配合,把他们震慑住!不成功则成仁,断没有回头的道理!”她的语气果断,带着强烈的感染力。

皇帝垂着的头,猛然抬起,看着涵因的眼神又惊又喜,手不自觉的伸向她,眼中也闪出泪光,口中念念有词:“姐姐……是你吗……姐姐……”皇帝说的含含糊糊的,别人也听不清他说什么。

涵因见状,冲着几位皇子说道:“殿下,现在就扶着皇上下去!”

楚王忙走上来搀着皇上,吩咐左右:“走!晋王谋逆,枉为人臣人子,难道还怕他不成。”便带着皇帝下了楼梯。梁王见别人当面反驳他,而且自己的弟弟竟然对他这个大哥的意见毫无尊重,脸涨的通红,偏这会儿众人的注意力都被下面的战斗吸引,也没有人理他,见大家都跟着皇帝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跟在后头。

刘公公已经在下面跟他们打了起来,场面很是混乱,虽然他武功高强,但是那些士兵拿着长枪,没完没了的往上冲,他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大势。终于,他看见领队的赵谦,正在鼓舞士兵往上冲,他躲开冲自己捅过来的长枪,几步跃到赵谦面前,一掌打在他的胸口。胸前厚厚的铁甲竟然凹了进去,赵谦一口血喷了出来,周围的士兵大惊,围拢上来,刘公公从旁边士兵那里抢了一把刀,一下子把赵谦的脑袋砍了下来,他纵身跃上丽景台的第二层,提着赵谦的脑袋高叫道:“首贼已经伏诛,尔等还不快投降。”

他的嗓音尖细高亢而中气十足,一下子盖住了院中的嘈杂。晋王一方的士兵听见之后大乱,攻势也缓下来,场面渐渐安静了下来。涵因对皇上说道:“皇上刘公公已经诛杀了首恶。您赶紧对下面的叛军说几句。”

皇帝仍然愣愣的,问道:“姐姐,朕……朕该说什么。”

涵因瞧他一眼,说道:“我说一句,你说一句。大声点!”

皇帝点点头。

涵因说道:“下面的反贼听着!……”

皇帝跟着涵因。她说什么,他就重复什么:“下面的反贼听着,首贼已经伏诛,晋王谋逆,是不忠不孝之人,你们还要跟着他后面吗?天武军大军很快就到。你们放下武器,朕既往不咎,如果负隅顽抗。全家按谋反罪论处!”

涵因又对曹义说道:“曹公公,你大声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曹公公于是扯着脖子大汉:“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在两方拼杀的过程中。太复杂的话不容易传达清晰己方的意图,这时候。就要用最简单直白的言语让对望明白自己的处境,皇帝喊话,只代表一个态度,而让曹公公喊出来,是让对方尽快做出选择。

下面自己方的士兵也跟着呼喝起来:“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三百命护卫皇帝的禁军齐声高呼,气势愈发高涨起来。

叛军见自己的大将被杀,又听皇帝亲口宣称晋王是反贼,再也无心作战,纷纷放下武器。晋王大声呼喝自己的士兵不要放弃,但是声音早就被三百人齐声高呼所掩盖。他手中握着剑,傻傻的看着自己这边的将士们将武器扔在地上,高煜带着人向自己冲过来。

高煜冲晋王大喝道:“晋王,您的图谋已经失败了,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晋王知道大势已去,看着高台上的皇帝,高呼:“父皇舍弃我,天亦不佑我!”拔出剑来,自刎而死,高煜远远的看见晋王不对,但也拦之不及了。

涵因听见他这句呼喊,低下头若有所思。

高煜忙率士卒将缴下叛军的武器,把他们捆起来。过了一会儿,听说了上阳宫出事的北衙禁军赶到了,向皇帝谢罪,救驾来迟。之后把皇帝护送回紫微宫的大业殿。

皇帝沉着脸,听着高煜的汇报:“参与叛乱的士兵总共有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二百人是南衙禁军,直属副将赵谦麾下,另外三百人是东宫甲士,他们说受了晋王和赵谦的蒙蔽,以为皇上被梁王挟持,所以赶来救驾。晋王自杀,赵谦伏诛……臣身为禁卫将军,有失察之罪,请皇上责罚!”

皇帝冷笑道:“都想让朕死啊……”忽然又大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朕到底有那点对不起他,给他请最好的老师,让他开府,还想让他接任太子,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竟然反朕!起兵谋反啊!竟然想要杀了朕!”

高煜见皇帝的表情狰狞,不敢再看,深深把头低下。

“给朕查,到底谁参与了这件事!通通给朕查出来!”皇帝大声叫道。

今天八月十五,衙门放假,王通今天却根本没有休息,在书房处理公事,累的懒得赏月,略吃了一口酒便回房歇下了,正睡着觉,忽然宫中传来消息,他披着衣服起来,刚想呵斥管家大半夜乱闯内院,却听见管家喊:“老爷,出事了,晋王谋反,已经伏诛了。”

他一只脚汲着鞋,另一只脚光着就下了地,不等守在外间的丫鬟,自己就跑了出去,“嚯”的一下,把门打开,喝问道:“你在说什么呢?”

“晋王谋反,伙同赵谦围攻皇上赏月的丽景台,现在叛军已经尽数拿下,赵谦伏诛,晋王已经自杀了……”管家说道。

“晋王……谋反?……自杀?”王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身子一晃,差点跌倒。管家忙扶住王通:“老爷您慢点。”

王通声音中带着颤音,握住管家的手,有问道:“你说的是晋王?”

管家担心的看着自己的老爷,扶着他走进屋子,让他坐下,方缓缓点点头:“传信的人就在外头,您要不见一见。”

王通说道:“快,让他进来说话……哦,让他到客厅,我去亲自问他……”说着又要起身。管家忙拦着,冲外头喊丫鬟,对他笑道:“老爷先更衣吧。”

王通入宫见到皇帝的时候。皇帝已经恢复了精神,坐在大业殿之中,几位皇子、高煜、刘公公、天武军护军都尉李顺全,天武军将军段云山,北衙禁卫的几个将领。还有今日在各衙门值守的官员都已经到了,一个个表情严肃的吓人。

王通一见皇帝便跪下:“臣身为宰相没有监察晋王,身为舅父没有劝导二皇子,请皇上治罪!”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任由他在那里跪着。王通的汗一滴滴的流了下来。

这时,宋文昌、崔澄等朝中重臣都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也都一进大殿。便跪倒在地,请皇帝治罪。

皇帝却没有往日对他的好脾气,十分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别再搞这一套了,朕叫你们来是来宣召处置的。不是让你们在这跪来跪去的。”

刘公公看看太监拿过来的名册,看了看人名。小声对皇帝说道:“皇上,三省六部的重臣都到了,可以宣旨了吗?”

皇帝点点头,刘公公开始宣读诏书,皇帝追废晋王为庶人,赵谦以谋逆罪人论处,起家眷流放的流放,发配的发配,王通身为宰相失职,予以免职,由下一级暂代其职,高煜身为左卫将军统领禁军有失察之罪,但是因护驾有功,暂免于责罚,继续统领禁军……除了获罪的处罚,皇帝还调崔濯和李明哲回来,准备重新起复他们。之后还有责成缉事府调查这起谋逆案。看看晋王是否有同谋。

中秋节的夜里,皇帝和重臣一夜没睡,身在洛阳的晋王府官员和吏员们,也都从睡梦中被人从舒适的床上粗暴的拉起来,大多数人都不明所以,就被关押进了缉事府的临时牢房进行拷问。伺候晋王的奴婢更是一个都跑不掉。如此宁静的秋夜,如此皎洁的明月带给这些人的却是一场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噩梦。

平乱之后,皇帝匆匆回了紫微宫,而其他各嫔妃、王、公主都各自回自己所住的宫阁,气氛很是压抑。

吴王临走前,冲涵因扬起一个笑容,说道:“夫人真是处变不惊,叫本王好生佩服。”

涵因笑道:“殿下谬赞,情急之下,顾不得那么多,皇上宽宏,不治妾身僭越之罪,妾身便感恩不尽了。”

“诶~,夫人过谦了,本王可是把夫人看做是女中豪杰呢。”吴王笑道。

“让殿下见笑了,妾身倒是觉得殿下机谋深远,那种紧急的状况还不忘提醒皇上不能轻信,最终皇上还是按照您的谏言,调天武军入城,守护皇宫。”

吴王忙说道:“这可不是本王不相信北衙禁军,只是事发突然,天又黑,分辨不出都是些什么人,只有城外的天武军可以排除嫌疑,再说,皇上一直信重天武军,即便本王不说,皇上也会想到的。”

涵因笑道:“所以说还是殿下考虑周全。哎,只是晋王好生奇怪,明明他一直是最有希望的太子人选啊,怎么就忽然反了呢?到底是谁跟他说了什么,皇上派缉事府拷问,相信很快就会查出来的吧。”

吴王的笑容深了深:“是吗,还有这样的悖逆之人 ?'…87book'不过如果有的话,以缉事府之能,多久能查出来呢?”

VIP卷 第六百三十一章 调查

王通闭门待罪,等待缉事府的调查,缉事府对他还算客气,并没有把他关到大牢里,还让他在家待着,刘公公也只是派人来问询。但他的家里都已经抄了,尤其是各种书信,文书,查有没有跟吴王密谋谋反的证据。不过洛阳这个宅院并不常用,书房里都是些日常之物,被抄走的,大多数是他跟亲戚、学生来往的信件,也没有什么怕查的。

一夜之间形势逆转,王通的头发全白了,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皇子们在洛阳并没有单独单排府邸,皇帝为了让他们孝顺太皇太后,便全都安置在上阳宫,后来太皇太后驾崩,因为要祭奠行礼,他们也一直没有出宫,王府的幕僚、属官则都安排在宫外,也不能够时常看到自己的主君。

宫中自有法度,不能够随意出入,因此到了洛阳之后,王通也只在朝堂上见过晋王,他也没有察觉到晋王有什么不对。只是听说,前些日子,皇帝数次用政务考校,让他做对策,他都答的不好,引得皇帝大怒,他也颇为奇怪,晋王虽然不能说是天纵奇才,但是这些年他言传身教,加上周围都是有才之人,再怎么样也不会全无章法,但是这几次,晋王大失水准,他看了晋王所作之策,的确不成样子,怨不得皇帝发火。

他也很着急,怕皇帝以为之前他建立的贤名都是吹捧出来的,但是晋王在宫中,他也没法子跟晋王好好谈,只能在看见他的时候,鼓励他几句,他准备等回了长安,好好跟这个外甥聊聊。相信很快晋王就会恢复了。怎么也没有想到,晋王居然做出了谋逆之事。他不由深感懊悔,早知道求皇帝应允,他去探望一下晋王,了解一下怎么回事就好了,只怪自己觉得现在正处于立储关键时期,不愿意跟晋王有太多接触,免得皇帝心生疑虑,结果倒是舍本逐末了。

他也后悔把赵谦带到晋王府,让晋王跟他有交往,这个人是上一次皇帝东征的时候。在谋反案中立功升为中郎将的,不过驸马高煜一去就空降在他之上,让他想当将军的美梦落了空。这个人野心勃勃,平时就喜欢四处钻营,本来他是关陇世家天水赵氏的旁支,跟王通的一等山东世家完全没有交集,王通亦看不上他出身。但是因为自己根基浅薄,而赵谦又是在禁军这种重要位置,禁军中都是官家子弟,为了拉拢支持自己的势力,王通也便接纳了他,还让晋王放下身段与他交往。晋王喜欢骑马打猎。赵谦则最擅长逢迎周旋,能招来一帮官家子弟陪着晋王玩。后来,王通怕晋王跟禁军的人走太近了。会让皇帝疑心,才让晋王不要跟他来往过于密切。晋王也答应了,后来赵谦的确不再出入晋王府了。没想到这次晋王竟然会伙同他谋反,还纠集了这么多禁卫军队围攻皇帝。

王通感到很疲累,苦心经营这么些年。眼见胜利在望了,却功败垂成。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坐在被抄的乱七八糟的书房,也不叫丫鬟们进来收拾,一个人抱着脑袋老泪纵横。

缉事府则日以继夜的审讯着,因为来洛阳,还有一部分人手在长安,这里没有多少人手,刘公公深感捉襟见肘,他虽然不喜欢晋王,但是皇帝既然已经决定了,他自然也是要竭力支持。他感到困惑的是,晋王怎么会忽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到底他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他到底受了什么样的刺激

刘公公吩咐道:“要仔细查问晋王身边的人,这些日子他接触了什么人,有什么不对劲。”

下面人的了吩咐,说了声:“是。”刚要退下去办事,刘公公又叫住他,说道:“赵谦那边也要查,拷问他的家眷、贴身仆从,看看他是怎么和晋王勾结上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策划要谋逆的。跟他接触的都是什么人 ?'…87book'”刘公公又特意强调:“一个都不准放过。”

过了几日,缉事府负责审案的干事给刘公公拿来了拷问的结果:“赵谦的贴身小厮说,太皇太后驾崩之后没多久,赵谦就经常在下了值守的时候还留在宫中,他本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赵谦不回家,他也是赵谦的娈童,有一次,他管赵谦讨赏,想要他身上的一块玉佩,赵谦说那个不能给他,是晋王新赏的,往后晋王若是承袭大统了,自己还要指望着这个谋个大富贵呢。前些日子,赵谦都很少回家了,还派人跟他说不用在宫外候着他回去了。

赵谦的官家说,赵谦在洛阳没有什么朋友,就在来的时候,见了几个亲戚,还有一个商人上过几次门。赵谦对他很重视,还让他到书房里关起门谈话,一说就是一两个时辰。”

刘公公一直听着,皱起眉头,问道:“那商人是什么人,他们谈的什么内容。”

干事说道:“那个商人叫谢行远,是个大商人,听说此人跟许多重臣交往密切,他们每次谈话都屏退左右,有一次一个丫鬟不小心路过,动静大了些,竟让赵谦活活打死,后来没有人敢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靠近书房,因此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不过管事说有一次赵谦送那人出去,那人对他笑道:‘将军以后发达了,莫忘了小人。’赵谦也是满口答应。”

“谢行远?他也搀和进这件事了吗……”刘公公当然知道谢行远这个名字,他笑纳谢行远奉上的钱财的时候,对他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若是他真跟这件事有关,刘公公也断没有放过他的道理。收钱是收钱,正事是正事,这是刘公公的一贯原则,于是他吩咐道:“把谢行远给我拿来,我要问问他为什么和赵谦往来。”

“已经去缉拿了,但是他的家人说前些日子,他回江南处理生意上的事情了,现在正在追查此人,将其拿获之后会立刻送到缉事府来。”那个属下回到。

刘公公眼中蒙上一道阴影,他隐隐觉得这个谢行远很有问题。虽然谢行远经常和高官们来往,而他没有证据证明谢行远跟赵谦之事有关,但是他还是觉得不对劲。他思索片刻,接着问道:“还有什么发现?”

“晋王身边的宫人说,一个月之前,晋王去太皇太后梓宫前致祭,有观风殿的太监引他去后面休息,可是等叫他们进去伺候的时候,晋王却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