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变成蟒 >

第102章

回到三国变成蟒-第102章

小说: 回到三国变成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忠直瞪大了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
“你这是什么表情?”
“大人,这于礼。。。。”安忠直刚想说于礼不合,随后就闭嘴了,眼前的大人可不是那种守礼的,否则也不有此时的崔兰了。
“于礼不合是吧?哈哈,我又没说一定要这些女子从军,她们不还是可以嫁人嘛,优先嫁人,如果不想嫁人,便从军,想学崔兰,嘿嘿,那就得拿出个样子来,天天呆在闺房里绣花怎么能学崔兰呢?对不对?”
安忠直觉得无言以对。
“行了,那就这样吧,速去张榜通知,另外,通知崔兰来见我。”
“诺。。。。”安忠直有气无力的道。
崔兰赶到城主府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时辰后,林北正在城主府后院喂海龟,见到崔兰前来,林北把喂龟的食料交给崔兰:“来,帮我喂喂。”
崔兰脸是放着光的,接了过来,把食料朝塘里挥洒,兴奋的道:“大人,真是要组建女儿军?”
林北笑道:“看样子你挺高兴?”
崔兰点头道:“崔兰自然高兴,这几日我真是闲得骨头都发疼了。”
“你倒真是战争狂人。”林北无语的道,或许崔兰的本质就是一个暴力女,只不过以前被压制,现在被林北开发出来了。
“崔兰还不是想为大人打下那广阔疆土?”
“算你说的有理,不过这件事情你也别抱太大希望。”林北淡淡的道:“能如你一般的女子毕竟甚少,一旦从军,可是要见血的,有多少女子敢杀人?能不畏死?”
“应该也有不少吧?”崔兰有些焉巴了,因为林北说的实在在理,许多女子只能在闺房绣花,让她们拿刀杀人?真是太为难她们了,她以前胆子不算小,但是第一次杀人也吓得够呛,
“玄,到时候看情况吧,对了,这段时间你准备一下,武艺不能落下,等到修路之后便要攻打哈卡部落,到时候便由你统军。”
崔兰立刻原地满血复活了:“谢大人,崔兰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安忠直按照林北的意思张出了榜,顿时让望海城一片哗然,大人居然要成立女儿军?不过明眼人便看出大人其实是想让那些女人优先嫁人,并不是非要让那些女子从军不可,再想想连望海城的军事统帅也是个女子,所以也便接受了。
那些女子家倒是忙碌了起来,因为安忠直派人去询问了,是要嫁人还是要从军?并且把从军的坏处都告诉了这些女子。这可不是闹家家,而是要去战场杀人的,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子自然是怕了,嫁人便嫁人吧,但是有些女子却还真不怕。从军?好哇。
第二日,安忠直把准备从军的女子名单统计了一下,一共居然有两百二十二人,占了差不多五分之一。
“忠直,你没有算错吧?居然有这么多女子想要从军?”
安忠直摇头道:“大人,此事忠直怎么敢疏乎?这些女子都想从军忠直也没有办法。”
“他们的双亲呢,也都同意?”林北很纳闷,这个时代还有那么开明的父母?居然让自家女儿真的从军。
“这其中只有百余人家有双亲,这些人也都是同意的。另外还有百余人并无老人瞻养,虽有兄长幼弟,却都成年,也都同意了此事。”
既然这样,林北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他尊重这些人的选择,而且他从来也没有看不起女子,“既然如此。即刻通知崔兰和这些女军士,下午于校场点兵。我到时候亲自去看一看。”
“诺。”
到得午时饭后,林北和安忠直,卞吉都去了军司库后面的校场,静静等待,崔兰很快便到,一身戎装。背后背着她的巨弓,英姿飒爽。
卞吉轻轻的道:“大人,崔兰看上去真是威风,可能是因为如此,那些女子便想从军吧。”
威风?林北轻笑道:“这威风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崔兰虽说不上九死一生,却也有几场恶仗,希望这些女子到时候不会后悔才好。”
差不多下午两点,那些女子便陆续赶到,崔兰看到人来,肃起脸色让这些女子结成军阵,一点都不客气,不过这些女子看样子也是有备而来,个个都是劲装,没有穿那种宽松的衣服,而且每个也都背着一些棍棒之类的兵刃,看上去倒也像那么回事。
二百二十二人一个不拉,崔兰先是整军,这才看向了林北。
林北点头,爬到了这些女军士面前,一一扫过,沉声道:“你等可真是想要从军?你等可要想清楚了,一旦从军,便要在战场中杀人,不是你死便是敌亡,你等羡慕崔兰本大人可以理解,但是崔兰有今日是她用双手,用背上之弓射出来的,黄巾进攻乡寨之时本大人不在,所以本大人并不太知晓,但是合浦一战,崔兰亲率军士力敌许大头数千精锐那可是硬仗,上次出海,崔兰也是九死一生,你等如若从军,这种事情只会更多,不会更少,现在,本大人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可以退出,回家找个儿郎嫁了,相夫教子,一世平安无忧,可有愿意的?”
卞吉在后面对安忠直道:“大人还真是用心良苦。”
“上次不也是如此么?非得问军士的意愿如何。”安忠直点头道:“如此一来,就算战死,也怨不得旁人,大人已经仁至义尽。”
林北可算是把话说尽了,后果也说明白了,战争可不是儿戏。
这些女子看了看林北,又瞅瞅崔兰,一个女子站了出来:“大人,我愿从军,为大人效死。”
“大人,我也愿意从军,为大人效死,纵然战死沙场也无所畏惧。”
“大人,我也愿意。。。”
“大人。。。”
这些女子个个出列,都说她们愿意效死。
林北心下叹了口气,朗声道:“既如此,本大人也不再规劝,望你等谨记今日之言。”林北随后转头对崔兰道:“崔兰,她们既然愿意,便是我望海城中之军士,你当用心操练,让她们明白军法森严。”又低声道:“如若一月内有人想要退出,便让她们退出吧。”
崔兰点点头,表示明白。
林北于是不再说话,把权力交与了崔兰,和卞吉安忠直退到了校场之外。
“大人,你最后与崔兰说了什么?”卞吉问道。
林北把话说了,卞吉笑笑:“大人良苦用心,也不知这些女子。。女军士能否知晓。”
林北不置可否,问安忠直:“你觉得这些女子可能成为真正的军士?”
安忠直朝场中看了看,突然一指道:“大人,我觉得这个女子应该可以。”
林北顺着看去,发现安忠直指的那个女子居然身量颇高,几乎不逊色于崔兰了,也就是说有一米八出头,同时骨架颇大,看其面容,显得很是凶狠,根本不像是个女子:“此女是谁?”
“此女姓郑,闺名一个肉字。。。”
“郑肉?”林北愕然:“怎么会有父母为自家女儿取这种古怪名字?”
安忠直忍住笑意:“郑肉的爹爹原是合浦县一个杀猪的屠户,为何会取此名我也不知,郑父如今业已亡故,家中只余她一人。”
“郑肉未曾订亲?”
“订了三次,可惜一见之下男方便推却了婚事,如今郑肉已经是二十有一,还并未婚嫁。”
林北看着郑肉的面容,叹了口气,心说也难怪了,此女面容。。。确实粗鄙,怕是无人敢娶。
“此女少时便学其父杀猪,端的是有一身杀猪的本事,据传当日逃难之时,此女便亲手杀掉了两个黄巾,很是厉害,如若说谁能成为军士,此女定是其一。”
林北当下也点头,这个郑肉虽是女子,但是已经不能用女子的眼光来衡量了,她们甚至比大多数男人都要厉害。
“要我说,还有一人也定是不凡。”卞吉笑道,又指了指场中,林北望过去,发现卞吉指的却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看其面容,不过十二三岁,正是豆蔻年华,
古代十二岁就可以算是成年了,如果是乱世,那这个岁数还能往前推进,如果家中无父母,十岁左右也可掌事,女儿军中年龄最大的应该就是郑肉了,其余的皆在十五六岁,十二三岁的也有二十来人。
“她?”林北仔细看了看这个小姑娘,身材单薄,明显营养不良,她的武器是一根削尖的木棍,也比别的女子要短一些:“为何夫子会认为此女有本事?”
安忠直也仔细看了看这个女子,恍然道:“哦,原来是她,以此女心性,确实能成为军士。”
“你们在说什么?难道这个小女孩也有一段很厉害的故事?”
“大人,这个女子姓万,并无名讳,自称叫万小小,家中只余她一人,十日前,万小小出海打渔,被风浪把渔船打翻,落进了海里,本以为必死无疑,哪知这个万小小三日后却带回来了一条两丈长的鲛鱼,杀死鲛鱼后我们发现鱼身内的鱼血被万小小吸干,万小小自已言道,当时她也以为必死,所以便咬住了鲛鱼的脖子,没有松手,在海上搏斗了三日,最后回到了望海城附近,鲛鱼也筋疲力尽,被万小小制服。”
林北目瞪口呆,再看了眼万小小,这个小姑娘居然那么狠?能和一条两丈长的鲨鱼在海里搏斗三天?(未完待续。。)
ps:  。。。


 第247章 八月过去

安忠直和卞吉又点评了几个女子,都是认为这些女子不输于男儿的,当然,这是指的心性上面。
这些女子或是有些孤僻,或是比较泼辣,或是比较壮硕,林北这才知道,原来望海城里还有这么多出色的女儿家,虽然大多数都是因为被逼或是环境的因素,变得不爱红装爱武装,但是不管原因是什么,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林北倒很是期待这些女子到时候能真正如男子一般上阵杀敌,就算最后不能上阵杀敌,那么在战场中做个医护兵也是好的嘛,现代战争中医护兵一般都是由女子担任,林北只是把时间提前了一点而已。
随后的几日,林北有空便来看这些女军士训练,崔兰也并没有因为她们是女子而容情,训练量极大,每日早上六点便起床,吃过早饭后开始跑步,跑上一个时辰热身,然后就开始训练,主要训练的是盾术和枪术,也就是结成盾阵和组成枪阵,这是战场中最常用的战阵,盾阵训练的是结成盾阵的时间和结成盾阵的阵形,最少需五人方能结成一阵,枪术就是刺杀木靶,这是上午。
到了下午,同样是跑步一个时辰,随后便由崔兰教导这些女军士箭术和武艺,箭术是用来远程打击,武艺则是用来自保,这是在战场溃败或是乘胜追击的时候才有用的,前一种情况是能保命,后一种是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
对于军事训练,林北大学的时候军训过。他本来也想插上一脚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跑步和结阵在这个时代也有,至于走正步,这是为了训练士兵的纪律意识,战场里却不会用到,崔兰训练得够严苛了,林北也不添乱了。
随着训练的进行,许多女子可就抗不住了,这些女子多是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没有锻炼过。第一天训练完后那全身的酸疼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但是还得照常训练啊,崔兰可不会管她们身上酸不酸疼,不跑不练就用鞭子抽。
如此。陆续的有女子退出。因为林北吩咐过。所以崔兰也无所谓,五日之后,原本的两百二十二个女子只剩下一百四十三人了。她们抗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卞吉和安忠直点评过的那几个女子还真都熬过去了,尤其是那个叫郑肉的,这个女子当真是鹤立鸡群一般,别看她是女子,力气相当的大,是女儿军团中的大力士,身体素质也极佳,每顿得吃三斤肉食,堪称大胃王,崔兰教的武艺她也是最先熟练的,至于箭术嘛,郑肉却不精,反倒是那个万小小让崔兰眼前一亮。
这个万小小的身体素质也不行,但是这丫头有股子狠劲儿和韧劲儿,每天训练的时候沉默不语,却都能完成每一天的训练量,对于箭术,这个丫头很有天赋,崔兰告诉林北,这个万小小很像年幼时的她。
。。。。。
水泥这个跨时代的产物一经出现,便凸显了它的实用性,更是因为其简单易得,使望海城的建设速度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
城外专门制作水泥的地方已经设立了一个水泥工坊,安忠直调集了两千人去制作水泥,虽然没有现代的技术,但是每一天的水泥产量也达到了五十吨左右,不过水泥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水泥的消耗速度,因为现在用水泥修路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
两块大木板,中间间隔十五米,把搅拌后的水泥朝木板里面倒,再用刮水泥的刮子刮平,随后自然晾干,这样便能使成形的路为五丈宽,够简单吧?所以别说一天只产五十吨,就算产五百吨也不够用。
对于这些人使用水泥的效率林北直摇头,不过他并没有过问,因为现在工人不要工钱,原料材也不要钱,什么成本都没有,浪费就浪费吧,林北像是土豪一般,肆意的挥霍着这些资本。
望海西街的出口是望海城的西门,石板路就是从这西城门处往北一直修到了前哨营,不过现在,一条水泥路通往的是西边,因为安忠直派人找到了长山山脉一处比较低矮的狭谷,这条狭谷如果通上路,便完全可以让蒸汽车直入山脉之后的森林,所以如今这条正在新修的路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取代望海城到前哨营的那条石板路而成为新的运输主干道,为了区分这两条路,林北把望海城到前哨营的石板路称为北营路,而这条正在修建的水泥路称为南山路。
南山路将会从望海城的西城门起始,经过长山山脉的那个狭谷,随后再往北,从密林中经过,一直通往密林中转站,全程约四百里。
四百里路,并且有近三百里都是处于密林当中,考虎到如今蒸汽马车的速度和质量,等到南山路修建完比后,会在这条路上建几个驿站,这个驿站的功能林北准备跟后世的加油站和维修点接轨,在那里储存煤和安排匠人驻守,防患于未然,到时候蒸汽马车损坏了,也能就近修理。
林北原以为这条路半个月便能修好,事实上却是林北高估了这个时代修路的速度,哪怕是有了水泥,别说半个月,可能两个月都未必能修好南山西路,原因就是水泥需要时间来干燥,而这个干燥的时间差不多就得半个月。
南山路才开始修,一段路铺上水泥后,车子肯定是不能过去的,所以水泥便只能让奴隶们抬到前面要修的路段,随着水泥的越铺越远,奴隶们每天要抬的路程也越来越远。
如果运输给力的话,一天铺个五六十里的路也不成问题,但是就是因为运输的问题,所以第一天铺了二十里的水泥路,第二天却只铺了十里。第三天只铺了三里,第四天没铺,因为水泥没抬到地儿,第五天又铺了一些。
“大人,还是等如今的水泥路全部干了后才铺吧?那时候蒸汽车也能在路上奔跑,运送水泥才会更加方便。”安忠直给林北建议道。
“半个月看样子是不行喽,要铺到中转站那里,几个月都够呛。”
“临江城那边不也在铺么?如今临江城到矿山的水泥路已经铺好,就待那里的水泥干燥了,到时候用船把水泥运到中转站。再往这边铺过来。两相对接,速度肯定会快上许多的。”
“也只能如此了,不过八月就快过去了,马上九月了啊。”
“嗯。稻田里的水稻也快成熟了。马上秋收了。”
时间过得很快。九月说到便就到了。
在过去的八月,林北定下的目标并未完成,哈卡部落并未打下来。充分的说明了有些事情不会因为某人的意志而转移,也就是俗称的人算不如天算。
好在望海人这个月也并不是就没有收获了,蒸汽车已经扩大到了五十辆,随后因为路和城的问题,停止了生产,五十辆蒸汽车已经足够承担望海城的运输了,不过修好路后,蒸汽车的数量还会增加,南山路修到中转站那里就行了吗?当然不行,林北还准备和临江城也通上路呢,不过到时候林北就得考虑如何在湄公河上搭大桥了,而这又是一个难题,林北有时候都不敢去想,怎么许多小说里的主角发展势力那么轻松愉快,而他却满是荆棘呢?连一个土著部落都消灭不了。
除了蒸汽马车,蒸汽船的数量已经突破了一百艘,只不过十丈以上的大船还是没有成功的制造出来,匠人们的创造力好像枯竭了,对于这个,林北也没有丝毫的办法,他没造过船,连这方面也没有涉猎,只是模糊的知道好像牵扯到动力学和压力学,他知道两个名词,却不了解。
最后一个收获就是水泥了,这玩意儿实在太好使了,除了修路外,安忠直还准备把望海城重新再建一次,把所有木石结构的屋舍都换成水泥,城中的街道也都铺成水泥路,说这样能抵挡台风和海浪的侵袭,不过暂时来说,水泥的产量还不够,优先得供应修路之需。
总的来说,这个月望海城的发展势头还是很迅猛的,天天都有新的变化,蒸汽机,水泥的运用使望海城的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了,而且除了望海人外,别人还无从知晓,到望海城显出獠牙的时候,那些人才会感到吃惊。
过去的八月,中原之地还是相当平静,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行车,一种名为神龙自行车的奇物在中原遍地开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响彻了华夏大地,在口口相传之下,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自行车的好处,不用畜力,速度甚快,轻快便捷,益州,荆州,扬州,豫州,徐州这五州受到的黄巾战乱相对较轻,自行车也是最先在这五州流行起来的,甄氏商行因为自行车交好了许多豪雄,并且大赚了一笔,在这一个月里,甄氏商行的名头一时无两。
自行车越多,后续的效应便展开了,先是让许多木匠和铁匠赚了一笔,买卖自行车零件,维修自行车的零件,有些匠人一人忙不过来,不得不雇佣大量的庶民,初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随后,拥有自行车的人总不能天天在城中骑乘吧,总得出外游玩吧?可惜城外的道路并不像城中,很容易导致自行车损坏,天天修也不是个事儿是不是?于是修路一事便屡被提起,就像蛮城,蛮城的自行车现在是最多的,因为价格不高,所以几乎普及到每户便有一辆,路的问题天天都在说,蛮帅的军队也配备了自行车,所以在商谈了几次后,蛮帅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路,先是各县城之间修路,随后应该就会变成各村通路了,林北的预想在一一实现。(未完待续。。)
ps:  。。。


 第248章 望海城的九月

时间进入九月。
进入九月,就意味着进入了秋季,也意味着要进入收获的季节了。
九月一日,卞吉给望海人分发了第三批书籍,相对于前两次的书籍来说,这次书里的内容有些不同,因为这书里有林北的杰作。
在书里,每一个大写的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小写的数字,这是大小写数字的转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