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梦在大唐爱 >

第161章

梦在大唐爱-第161章

小说: 梦在大唐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的工夫,但见小夏子远远地从梅林里的另一条径道上拐过来,且待步至梅亭,未像先时一样冒失的径直冲至御前来作禀,而是极小声跟步出亭外的高力士耳语了几句,才见高力士带着小夏子一同步入亭:

    “陛下,韦刺史已在梅阁敬候,可要老奴代为回了其,且待改日再行召入宫谒见,另作赏赐?”

    李瑁与杨玉环的事,高力士随驾在一侧,焉有充耳不闻之理。云儿侍立在亭里,这会儿同是听出了个头肚来,碍于仆奴的身份卑贱,人微言轻,此时才俱未吱声。高力士可是侍奉了李隆基几十年的人,怎会不解圣意,故才有此一说。

    “韦刺史是慕梅妃之才德而来,此番又专程从苏州晋献入宫奇梅百品,朕,怎可不召见?”睇眄高力士以及小夏子,李隆基沉声皱了下眉,旋即看眼江采苹与临晋,“杨氏一事,朕意已决,择日传旨杨氏入宫,嘉赐女史。时,梅妃执掌六宫,六局掌印无虚位,权令杨氏协理梅妃,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亦不算屈才。”

    眼见李隆基提步向梅阁方向,江采苹与咸宜公主面面相看在原地,唯有趋步在后。先行回阁召见韦应物。韦应物是晋献奇梅百品而来,总不可失了礼数,让人觉得不受待见。至于寿王府的事,圣意已明。何况杨玉环入宫原就迟早之事。该来的挡也挡不住,天命如此,既无力回天,眼下只好顺其自然。

    梅阁庭院里,彩儿、月儿正与几个小给使一块儿搬卸着一盆盆梅栽。每一盆均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煞是让人爱不忍释。

    形形色色的梅栽依次排放在庭院中,层次不一宛似有起有伏的波浪,粉、红、白各成一片。品字梅、小细梅、江梅、宫粉、绿萼、玉蝶、朱砂、黄香、洒金应有尽有,且全无重样的一盆盆景,单是江梅一类花色花形,便有单粉、长蕊单粉、六瓣、六瓣红、雪梅、淡寒红、日寒红、粉寒红、福寿梅、雪月花、芳流阁等十几种。除此之外,其它几类不光有单瓣之分,更有复瓣乃至重瓣种种,无不世所罕见。乍一见,花密而浓,更为香浓,成片的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犹如梅海凝云,配以偌大的一片梅林,相当壮观。

    韦应物勤谨的交嘱着每一盆盆景的摆放,面上挂着难以掩饰得掉的笑意,尤其是看着诸人眉开眼笑的搬放梅栽,越发喜上眉梢。适才听小夏子说,彩儿、月儿是江采苹身边的近侍,都道小鬼难缠,彩儿、月儿现下喜颜悦色的卖力从花车上往下搬抬着梅株,可见今次晋献入宫的这一百多盆梅栽,十有九成可博江采苹欢心。

    江采苹随驾返阁,直觉阵阵梅香扑面袭来,抬眸便映入眼帘一盆金钱绿萼,金钱绿萼乃梅中极品,近前细看,只见它萼绛紫色绿底洒晕,小枝青绿,正当花期,不由喜笑颜开。

    咸宜公主移步在侧,触及于目面前一整片梅花的海洋,眼前亦豁然一亮,其虽为金枝玉叶,但也从未见过这般繁多的梅景,委实令人沉醉流连。想当年,李隆基在宫中开栽梅林,积少成多,已让人大开眼界,今下韦应物所晋献的奇梅百品,愈加使人耳目一新,眼花缭乱。

    “臣,苏州刺史韦应物,参见陛下。”与此同时,韦应物亦已眼明手快的稽首在地,拜谒天颜,“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免礼。”李隆基一摆手,示下韦应物起见,环目四下的梅栽,拊掌朗声一笑,“爱卿如此有心,朕必重赏。”

    韦应物立时顿首道:“臣惶恐。今,臣晋献奇梅百品,实非意在恩赏,更不敢邀功。”见江采苹莲步轻移步过来,忙又紧声道,“臣久闻江梅妃才德,仙姿玉貌,心生敬慕久矣。有道是‘宝剑赠侠士,红粉馈佳人’,此番入京,微臣但求博江梅妃一笑,倘使幸不辱天目,愿求江梅妃赐诗一首,也便不虚此行,感沐皇恩。”

    听韦应物这么一说,江采苹心下稍安,本也不希有人为博己喜好而阿谀奉承,甚至乎引得百官竞相仿效,弄至朝野上下一团乌烟瘴气,若那般,端的才是红颜祸水妖媚祸主,天下得而诛杀。

    李隆基与江采苹相视一笑,抬手示意韦应物起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方才朕与梅妃游园赏梅,梅妃才吟作了一首咏梅小诗,原聊为朕佐酒,爱卿既有求之,朕便赐予爱卿。”

    江采苹适中颔首莞尔笑曰:“韦刺史乃当世才博,着是谬誉本宫了。本宫早闻,韦氏一族在关中,乃衣冠望姓之首,贵宦辈出,人才迭见,韦刺史史才博识,尤擅吟诗作赋,才丽之外,颇近兴讽,五律一气流转,情文相生。本宫班门弄斧,相形见绌之下,着实见笑大方之家。”

    其实,早年韦应物曾以三卫郎当过李隆基的近卫,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怎奈年少气盛,豪纵不羁,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横行乡里由是乡人苦之,以致失职,及至中年才焚香扫地立志功名,巧在江采苹入宫的那年,韦应物也升迁苏州刺史,不过,因其诗文上的才溢,后人常以“王孟韦柳”并称之。

    高力士在边上朝云儿使了个眼色,示意云儿入阁取来笔墨,龙颜甚悦之下,李隆基亲笔御书了江采苹的那首梅花小诗,赐予韦应物,余外又厚赏了黄金千两以及银铤三块。韦应物自是大喜过望,千恩万谢叩谢皇恩之后才出宫。

    咸宜公主自始至终一声未吭,只挂着淡淡地一抹笑陪在一旁,韦应物离开后约莫一刻钟,便也请辞回府。

    天色渐晚,日落西山,江采苹笑而不语的目送咸宜公主离去,并未多留其在梅阁用膳。李隆基命小夏子带着一干小给使将百盆梅栽移植入梅林,诸人一直忙活到天黑,尚未移植完,于是把其中的十余盆较贵重的梅株,暂且搬入梅阁养植,时下天寒地冻,也不是栽种梅花的好时气,稍有不慎亦或水土不合,那些梅株弄不好蔫折掉。

    想着韦应物特意入宫晋献奇梅百品,多半难避人耳目,白日梅阁又折腾了大半日的动静,不少宫人皆亲睹见,江采苹遂请旨挑了几盆色形绝佳的盆景,差吩云儿、彩儿、月儿各是送予后。宫其她妃嫔一盆。

    李隆基同时遣了小夏子随云儿三人一同去,顺便晓谕六宫,两日后召各宫妃嫔同来梅阁,一并赏梅。独乐乐不如同乐乐,对此江采苹全无异议,除却送往贤仪宫的一盆黄金梅、淑仪宫的一盆紫蒂白、芳仪宫的一盆米单绿和杜美人的一盆骨里红,常才炫、郑才人及高才炫、阎才人那里同样分头送与一盆之外,梅阁只剩下五盆养于阁内,其中便有那盆金钱绿萼,另外四盆一盆是磨山小梅、一盆福寿梅、一盆芳流阁和一盆舞朱砂。

    次日一早却飞起鹅毛大雪,雪花大如掌,漫天飞舞,只降了小半日而已,整个皇宫已然银装素裹,笼罩在皑皑白雪下,一直到隔日才雪霁初晴。

    原定于巳时的赏梅谕旨,众妃嫔直拖至日正时辰才人手捧了个手炉纷杳而至,尽管为时不晚,总归是迟到一步。踏雪尝梅不失为另有一番情致,李隆基倒也未为此不快,一听诸妃嫔皆已齐到梅阁候驾,当即搁下朱笔,由勤政殿一路乘坐龙辇移驾梅阁,与诸妃嫔相携赏梅。(未完待续)

正文 第299章 梦魇

    冬去春来,春草渐看长。

    开元二十九年春,应卯之时,五鼓初起,伴随着一长串不绝于耳的鼕鼕声,全城钟鼓报晓声响起,当值门仆从城门郎手中统一领取门钥,准时送达相应城门下,开启长安城四周的城门。与此同时,城内各个坊区的坊门,依次随之开启。

    所谓先外后内,皇宫的宫门,须经门使勘契之后,才可传开锁契,声甚繁多。

    掖庭宫的掌事带着几个宫婢,擎捧着连夜熨熏过的御衣,按时奉至寝殿,以待李隆基着衣上早朝。尚服局专司帝妃服舄,下有浣衣掌事专司御衣熨熏之事,“每夜停灯熨御衣,银薰笼底火霏霏。遥听帐里君王觉,上直钟声始得归。”,归来困顿眠红帐,一枕西风梦里寒。

    五更五点之前,朝参百官已齐聚宫门外,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远坊早起常侵鼓,铜瓶水冷口先知,漆匣镜明头尽白,美人犹在青。楼梦。

    李隆基宵衣祈于殿内,面前供挂的是李唐家的先祖——玄元皇帝李耳的画像。今晨起榻较早,外面天色尚未放亮,一片朦胧,故便在先祖前为天下苍生、李唐国祚祈福。

    江采苹侍奉李隆基着衣后睡意全无,便未再上榻赖躺下身,索性对镜梳妆。少时,由云儿侍候着梳洗毕,却见李隆基仍祈于殿内,瞧着外头天色渐亮,生恐误了早朝时辰就提步过去本想提醒一二,未料歩近才知李隆基不知何时竟在那寐着了。

    “陛下?陛下……”凝眉示意云儿先行退下去沏壶茶水来,江采苹才俯身轻唤了几声李隆基,但见龙目微启,才又温声细语道。“陛下怎地寐着了,可是昨夜未休憩好?”

    李隆基皱了皱眉,看似还未寐醒般,且待看清身前站着的人是江采苹之时,这才像是十为困乏似的在江采苹搀扶下摇晃着起身。

    扶了李隆基步至坐榻坐下,江采苹回身接过云儿正端持入殿的茶盏。擢纤手为李隆基倒了杯新泡的清茶。这几年。龙体虽安康,但李隆基毕竟已是年逾知非之年之人,若非保养有道,哪堪一如既往的操劳国事。体格早就撑不住,可见人不服老是不行。

    “朕,适才好像做了个梦……”李隆基揉一揉额际。龙目紧皱,仿乎在思忖些甚么,神色凝重。

    “陛下梦见甚么了?”江采苹浅勾了勾唇际。奉上茶水。刚才唤醒李隆基时,李隆基好似一副迷沉不已的样子,不过,话又说回来,只是打了个盹而已,即便是美梦,又能有多美妙。

    反观李隆基。若有所思的沉吟半晌,才猛地豁然开朗一般。双目濯濯有光道:“朕梦见了玄元皇帝!”

    江采苹微愣,原想打趣下李隆基,这下,心思全无。李耳一直被李唐家追捧为先祖,早在高祖李渊时,武德三年,有人上报说在晋州羊角山西面遇见老子李耳,李耳托其转告当朝天子,言“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李渊一高兴就下令在羊角山修建了供奉李耳的庙宇,并把羊角山改名龙角山,连其所在地浮山县均一块儿被更名为神山县。

    不只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也曾在《令道士在僧前诏》中有过“朕之本系,出于柱史。”一说。柱史本是周、秦时期的官名,其职责相当于后世的御史,因站立在宫殿柱子下面而得名,相传李耳曾当过大周的柱史,于是后人把柱史比作老子的代名称。李世民这席说道,足见显是在认祖归宗,以示根红苗正。尽管如此,直至乾封元年,高宗李治携则天女皇泰山封禅回宫途中途经毫州时,亲至老子庙拜谒并追尊李耳为玄元皇帝为止,经过李唐三代皇帝的一致追捧,和其同宗之下,李耳才正式列位李唐王朝的祖先。

    及至李隆基荣登大宝,这些年间更未少虔尊恭拜这位先祖,且在骊山行宫西绣岭之上修造老君殿,早年还两次梦见李耳降临阁内,故,常称老君殿作“降圣阁”、“朝元阁”,为此更特意命来自西域的元迦儿雕石刻玉,专为李耳精塑了一尊白玉老君像长年供奉其中。去年旧历十月,骊山一行时江采苹已在朝元阁有幸睹拜过那尊玉像。

    李隆基径自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片刻,方又煞有介事地说道:“朕在梦中,依稀记着,玄元皇帝有指示朕甚么,一时却又记不清。”

    “可是嫔妾扰了陛下?”搁下手中茶水,江采苹蹙眉凝睇貌似在喃喃自语的李隆基,心头倏然闪过一丝异样,想抓却未抓住。方才李隆基假寐了顶多不超过一刻钟,如此短暂的工夫,不但可以入梦,竟然还与李耳幽梦了一场,说来不无发人深省。

    李隆基立定身,面带冥思苦想之色,前刻迷迷糊糊中,确实感觉被人轻摇了两下,睁开眼一看只见江采苹站在眼前。正愁眉不展,蓦地灵光一闪:“朕记起来了,玄元皇帝跟朕说,‘吾有像在京师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当与汝在兴庆宫相见’!”

    听李隆基这般一说,江采苹不由一怔,李隆基说的有鼻子有眼儿,听似绝非是在虚言,君无戏言,看来此事非同小可,不容小觑。

    李隆基即刻唤了高力士传谕起驾,径直摆驾兴庆殿早朝,一上朝,便将李耳显灵一事公诸于满朝文武。因,此非李隆基头一回梦见李耳,早年在骊山的朝元阁也曾不止一次的与李耳梦中相见过,故而此事并未惹人声噪置疑。

    殿下一阵嘈切过后,但见裴耀卿步上前一步:“禀陛下,何不召司天台来解上一解?”

    李隆基端坐在御座上,龙目微皱,尚未表态,但听李林甫从旁拱手道:“陛下,臣与裴侍郎不同见。司天台掌天时星历。又非周公旦,只怕无法解此梦。”

    李林甫与裴耀卿意见相左,李隆基捋一捋龙须,环睇殿内其他大臣,霁颜道:“爱卿意下为何?”

    “以臣之见,此乃大吉之兆。”

    见李林甫手持象笏顿首在下。李隆基稍解颐:“爱卿何出此言?”

    李林甫空首道:“回陛下。据臣所知,京师西南百余里之处正是楼观山所在之地。”

    “楼观山?”李隆基轩了轩长眉,朝堂众臣静听在两侧,一时间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李林甫略顿。才又一本正经的说道:“楼观山乃道家福地,是为尹喜故里,更为其拜师的地方。”

    “尹喜?”时。同与李林甫、裴耀卿等重臣位居人臣的李适之,颇不适时的横插了一句,忍不住对李林甫嗤鼻哼了声。“李相口中的尹喜,莫非是说关尹?”

    李适之素与李林甫不和,纵属同宗,但李适之多轻率,往昔每与李林甫同论时政,多失大体,由是表和心不合。彼此更是积怨已久。若非今日逢至朝参之日,但凡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等臣子。皆为常参官需日参,二人也不会同堂议政。

    对于李适之的哂笑,李林甫看似毫未介怀,反而越发郑重其事道:“正是。李尚书既知悉关尹,想必也知其生前拜师求教的一段仙缘。”

    李适之不以为然的不屑一笑:“李相是指,关尹拜玄元皇帝为师一事?可那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并无史可查,又岂可当真?”

    “尽信书不如无书,既有其人,怎知便无其事?”面对李适之的置喙,李林甫并未与之多辩驳,面朝上谦恭道,“陛下,尹喜曾官拜函谷关关令,一日,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遂布置手下洒扫道路,焚点香火,一口气扫出四十余里。时,玄元皇帝骑青牛云游天下,讲经说法,以经国济世,路遇尹喜虔恭之行,便为盛情迎入官舍,北面师事之,行弟子大礼留之居百日斋戒问道。之后更弃绝人事,随玄元皇帝一并西行,与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著书立德修行练功,以惠后世,精修至道三年之久,终悉臻玄元皇帝所授《道德经》五千言之妙,释其玄理,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成就了大业。”

    这时,众臣中亦有人附和出声:

    “某也早闻,关尹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仰观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礼,隐德行仁,可结草为楼,精思至道。”

    “尹喜本为大周楚康王之大夫,后见天下将乱,遂托疾辞官,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只为静心修道,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道德,倒也成就大功劳。”

    “某怎听说,玄元皇帝当年是驾青牛薄板车上天赴瑶池会见西王母,才不巧收了关尹为入门弟子?……”

    眼见殿下众臣众说纷纭,为免各执一词下去,越说反却越离题,李隆基清咳一声,言归正传道:“如此,朕便委任李爱卿,即日代朕至楼观山,按图索骥,务必拜请玄元皇帝雕像回宫。众爱卿可还有何异议?”

    “陛下圣明!”见状,以李林甫、裴耀卿为首的百官齐声伏首在地。

    圣谕已明,且不论关尹与李耳之间的师徒仙缘是否是子虚乌有之事,今下李隆基既有此一梦,又下此谕令,纵使楼观山根本就未藏甚么画像,不惜把楼观山翻个底朝天也得弄出个像模像样的雕像来交旨才是。

    梦魇一事既已旨下,全权交由李林甫处办,李隆基实也安之,李林甫一向善希旨办事,此次想是也不会有负圣望。

    及至辰正时辰,诸臣皆无本上奏,李隆基便示下早早退了朝,移驾南熏殿稍事休息,静待佳音。

    ——————————————

    【注:】勘契:契是指鱼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用檀木雕刻成的木鱼,叫做鱼。一是在檀木板上刻出凹下的鱼形,叫做坎。鱼很合适的放进坎中就是合契。宫中,鱼和坎分别保存在宫门和管理宫门的门使处,经双方验证合契后才能打开宫门。(未完待续)

正文 第300章 祸必重来

    孔传有曰,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依太初历,今岁润四月。

    春暖花开,树头雪过梅犹在,却已不是地上主色调。

    是日,汝阳王李琎随父入宫,李隆基召了江采苹作陪,与之一同游园。时下,百花园百花齐放,竞相争奇斗妍,着实是赏玩的佳时。

    宁王李宪这两年贵体有欠抱恙,一年四时卧病在榻,久未入宫觐见,近些时日时气逐日转暖,李隆基才下谕传召李宪、李琎父子二人进宫见上一面,权当聊表关慰。

    不经事不知人之善孝,李宪卧病在床的这两年,李琎一直寸步不离的守于榻前端药喂汤,事必躬亲,可谓孝感动天。今时李宪的顽疾大有好转,尽管尚未彻底痊愈,至少可下榻走动,百善孝为先,李琎自是功不可没。

    李琎性谨絜,资质聪悟敏慧,李隆基原就对其格外厚待,今下又侍亲有功,遂对李琎越发青眼有加。因李琎姿容妍美,秀出藩邸,是李唐王室第一美男,今日陪父入宫拜谒,这一路伴驾走来,宫中有不少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