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235章

暴君刘璋-第235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与辩论?”

鲁肃仔细思索,这四科举仕是学子们讨论的地方,自己一个江东大都督,跑去那种地方实在太掉价。

可是不去,要是诸葛村夫鼓动了蜀人,真对江东动手,那悔之晚矣。

去了丢面子,不去丢里子,当真让鲁肃为难。

“蜀候,鲁肃可否坐旁席,观看辩论。”

“哈哈哈,你我是朋友,你说了算。”刘璋一拍鲁肃肩膀,豪气地道。

…………

四科举仕开考,笔试结束,文人士子们紧张准备辩论,前一晚,诸葛亮在客房中坐卧不安。

阿三见了道:“先生,可否是在为明日之事忧虑?”

诸葛亮摇摇头,来到蜀中后,先是成都百姓谈论刘备不日出兵许昌,现在本来该正式的外交辩论,竟然被安排在了四科举仕,诸葛亮料定蜀中除了黄月英法正外,还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是即使这样,明日辩论,诸葛亮只能胜,不能败,胜了,未必能左右刘璋,这种辩论的影响力太小,自己还是得拿出实质的东西与刘璋劝说,如果败了,那自己就灰头土脸,不可能完成任务了。

这种胜了没好处,败了坏处大的局面,很让诸葛亮郁闷,可是既然已经是这样结果,那自己也只能承受,辩论胜了之后,再想办法说服刘璋。

而真正让诸葛亮心烦的是另外一件事,想了许久,诸葛亮合衣出屋,深夜前往牧府。

…………

“诸葛先生,辩论不是在明天吗?先生深夜求见,所为何事?”

刘璋接了诸葛亮的拜帖,如法正和周不疑所说,只要是自己一个人,可不怕诸葛亮怎么说话,诸葛亮不能利用大庭广众下的大义帽子来压自己。

就算自己被诸葛亮驳斥的哑口无言,也没什么丢人的。

“蜀候,诸葛亮千里南下,一是为恭贺蜀候荡平南蛮,扬我大汉军威,二是希望与蜀候结盟,我主与蜀候同为皇亲,乱世理当携手,与宵小对抗……”

“啊……”刘璋打了个哈欠,拍拍嘴,黄玥端着茶走过来,刘璋将黄玥揽在怀里,喝了口茶,对诸葛亮道:“哦,先生刚才说什么?哦,最近本侯老犯困,这都快子时了,先生勿怪。”

这时,诸葛亮好像也没了耐心,突然离座,吓了刘璋一跳,还以为诸葛亮对自己的慢待不满,要发飙了。

“蜀候。”诸葛亮向刘璋拜道:“诸葛亮想见黄月英军师,请蜀候成全。”

“月英?”刘璋这时才惊觉,诸葛亮还是黄月英未婚夫婿呢。

当初法正奇怪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亲自南下,现在似乎有了一点答案。

刘璋还没答话,黄月英已经从里间走了出来,开心笑道:“谁,谁呀,谁要见我?”

黄月英走到刘璋身边,习惯地拉向刘璋的手,诸葛亮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了过去,,紧紧看着黄月英抓着刘璋手臂的部位。

“你……我们好像见过。”黄月英拍了拍脑袋:“别提醒我,我一定能猜出来……你是诸葛亮,对不对?”

看着黄月英清澈的眼睛明亮地望着自己,刘璋看到,诸葛亮突然眼圈一红,似乎在努力忍住心底最深的悲切。

这一刻,连刘璋似乎都被触动了。(未完待续。

第447章路在何方

“你……我们好像见过。”黄月英看着诸葛亮;“咦”了一声;猛拍脑门:“别提醒我;我一定能猜出来……你是诸葛亮;对不对?”

看着黄月英清澈的眼睛明亮地望着自己;刘璋看到;诸葛亮突然眼圈一红;似乎在努力忍住心底最深的悲切。

这一刻;连刘璋似乎都被触动了。

…………

四科举仕辩论场;榆树街搭起宽大的帐篷;通过笔试的考生陆续进入。

四科举仕是百姓子弟唯一进入官场途径;通过则鲤跃龙门;没有通过则只能回到家乡;继续过着贫苦的生活;现在荆益考试改革;州试已经不是最开始的一年两次;如果通不过;至少要等两年。

如果以后参加考试的人继续增多;这个时间还会拉得更长。

一些人捏紧拳头;努力压制心中的紧张;一些人默默向天祷告。

辩论是开卷的;许多士子都抱了一大撂书来;幸好纸张便宜;要是以前的竹简;不定得拉马车来。

刘璋和鲁肃并排来到考场;鲁肃看到这个场面也惊了一下;从古至今;除了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数百年来;何曾见过这么多年轻人以学术聚于一堂;以鲁肃的见识;也知道这样的制度;可以将民间才子一网打尽;比察举制覆盖面大太多;也公正太多。

可是如果不剔除了世族影响力;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刘璋出现。学子们都兴奋不已;隔着士兵的人墙。争先恐后地看着;那锌着树抱着书;努力寻找辩论论据的学子也忍不住站了起来。

刘璋看了一眼高台;诸葛亮早已坐在席位上;阿三在给他打扇;但看不出来诸葛亮多热;反而一脸平静;亦或者心不在焉。

“诸葛亮好像状态不大好。”鲁肃道。

刘璋默默点头。没有说什么;坐上了旁观席位。

考官站上高台;吸引了众学子目光:“各位从四面八方来到的士子们;你们应该感谢你们的运气;今日辩论考试;不但有大将军蜀候季玉公;亲自来观看。还有江东大都督鲁肃鲁子敬旁听;最可喜的是;左将军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将亲自参与辩论。

诸葛孔明乃是当世名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韬略过人。你们向他多学习学习;今天的辩论主题是开放主题:川军的方向;不分正反两方;自由发表个人见解;下面请优秀士子入场。”

二十几名千挑万选的士子。兴奋地登上台阶;丫环给每个坐席配备茶水。刘璋拿过辩论的名单册子;扫了一眼;皱眉问道:“为什么通过的都是荆益二州的人?是不是考试有什么偏颇?”

一旁的监考官员连忙道:“属下哪敢;参加四科举仕的都是荆益二州的人;不可能选出外地人。”

“没有外地人参加吗?”

“按照规定;外地人不能参加。”

“胡闹。”刘璋拧眉道:“谁规定的外地人不能参加?……算了;传我命令;下次四科举仕;外地人本地人一视同仁。”

“是是是。”

刘璋还没想到是谁这么蠢;定下这么个规矩;当初参加四科举仕的人数惨淡;一是因为世族不配合;二是因为寒门能够参加考试的人才太少。

但是现在书籍普及;寒门也能读四书五经;读史书做学问;再加上专门为他们设立的治政培训;有了最基础的一批生源。

这样的情况下;外地人也会有很多人会到来;那些不满察举制对寒门歧视的人才;一定会想来公平考取功名;个别有才学有志气的世族子弟;也会想凭实力获得官职;而不是靠关系。

科举制毋庸置疑是比察举制更高级的人才制度;只要形成体制;前者必定胜过后者;刘璋相信;越到后期;这种差距会越明显;书籍廉价普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寒门人才蜂拥向荆益。

如此;怎么可能不让外地人参加四科举仕。

“各位朋友好;各位大人好;在下陈二狗;这厢有礼了。”一名士子行了一个罗圈礼;昂然抬起头来;看其面容;风霜刀刻;应该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陈二狗朗声道:“要说到川军的方向;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让汉军的铁蹄;驰骋在辽阔的大漠草原。

众所周知;我华夏绵延数千年;先有犬戎;后有匈奴;现有鲜卑;皆是我大汉心腹之患;若我陈二狗能统帅川军;哪怕一支偏师;也要效仿卫青霍去病;长驱大漠;直捣胡虏王庭。”

“好;好。”陈二狗慷慨激昂的话;引起下面一阵叫好之声;陈二狗微笑着向众人拱手。

鲁肃看了刘璋一眼;只以为刘璋会对这么荒诞的言论愤怒或失望;可是刘璋一点表情没有;还是聚精会神的听着;高台东席的诸葛亮垂目俯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公子;你地理没学好吧?我荆益与大漠还不搭边呢;现在正讨论川军的方向;你要我川军飞到大漠去吗?真是无知。”一名士子鄙视地道。

监考官立刻呵斥;“这位士子;理性辩论;侮辱性攻击;将取消辩论资格。”

士子连声道:“好好好;不说了;那我陈春陈述一下我的草见;咳咳;蜀候重农兴商;无数西域商人;月氏商人;甚至更远的安息大秦商人;都纷纷来到成都;这让我大开眼界;才知道以前的我;多么无知。

不过现在好了;经过一年的潜行学习;我陈春终于脱胎换骨;经纶满腹;我终于熟悉了大汉以外的蛮夷世界;对他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大秦的橄榄风帽盔甲;安息的弓箭;手工艺品;葡萄酒;月氏的壁画战马;数不尽的财富;大家想想;这么多的财富;怎么能让蛮夷占有?他们配吗?

我陈春就此立下宏愿;希望川军能直驱西域;灭西域诸国;进而攻入月氏;打败安息;灭了大秦;如此;大汉国威远扬;而那续甲帽子葡萄酒;战马壁画弓箭;统统都是我大汉的;还有数不清的蛮夷奴隶;数不清的战争女俘;我们大汉每个男儿都可以娶至少三个妻子……”

“好了;陈春发言时间到。”监考官看向下一名士子。

被叫到的士子仔细压了压衣服;扶正帽子;手握一把扇子拱手;“在下韩生;家住蜀东充国;刚才辩友之论;在下实不敢苟同。

从古至今;我华夏都是礼仪文明之邦;人不欺我;我不欺人;秦皇三十万大军南下越地;四十万大军横于大漠;累战无数;可是还不是落得暴政国灭下场;个人浅见;文化交流胜过武力征服。

众所周知;我华夏文化最昌盛之时;乃是春秋百家争鸣;如今我们这絮出茅庐的士子;学习的主要经典;无不是出自春秋百家;以孔孟之学最为实用;我相信这样的经典学问;几百上千年都还会流传下去。

所以我觉得;讨论川军的方向;还不如讨论川军的地位;个人愚见;蜀候应该与曹操;孙权;哦;还有刘备;和睦相处;共创繁荣。

当诸侯并立;每一势力都会想着革新;总比一家独大形同死水来得强;所以我觉得与其征战;还不如就像现在这样;大家和平共处;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只做学问;不见兵戎。

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弘扬学问;还可以让百姓少了罹难之苦;岂不妙哉?”

“妙你个头;酸书生;老子……”高沛听不过去;就想冲上去把那韩生拖下来打一顿;刘璋横了他一眼:“干什么?人家学术辩论;你参合什么?你要上去可以;可是只能动嘴;去吧。”

高沛默默退下。

一旁王甫道:“主公见谅;都是王甫办事不力;这屑生良莠不齐;见识;学问;魄力;都……”

刘璋摆摆手:“没事;他们几乎都是半路出家的;能有这些见识不错了;只要鼓励做学问;大学问的人会有的;我们只要保证学术氛围就好了。”

“是。”

鲁肃听了刘璋的话;才醒悟刘璋为什么对这心谬的言论一点也不生气;这才想到;荆益平定世族叛乱后;人才几乎凋零。

最开始培训出来的官员;几乎就是只认识字;培训了处理政务和阅读公文后;就走马上任了;两年过去;这些士子能有这个水平已经实属不易;怎能与坐拥世族人才的孙权曹操相比?

可是从荆益这两年发展;和场上士子表现来看;这些不会四书五经;只通过了行政能力测验的官员;并没有耽误什么事;反而因为了解民间疾苦;接地气;勤劳吃苦;让荆益经济民生稳步发展。

而民间百姓子弟有了出头的道路;哪能不打破头的往官场挤;于是纷纷购买书籍;一边务农做工;一边学习;特别是最开始那些只认识几个字;就被培训成了官员;治理一方的人;让这些人又嫉妒又羡慕;他都能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纷纷开始做学问。

这样一来;荆益百姓子弟的文化水平;自然快速提高。

鲁肃心里也觉得四科举仕;是一种崭新实用的人才方式;可是却不敢多想;在江东那个地方;是不可能实现的。

“诸葛先生;该你了。”监考官好心提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ps:暴君刘璋

第448章名士激辩,各怀鬼胎

这样一来,荆益百姓子弟的文化水平,自然快速提高。

鲁肃心里也觉得四科举仕,是一种崭新实用的人才方式,可是却不敢多想,在江东那个地方,是不可能实现的。

“诸葛先生,该你了。”监考官好心提醒。

诸葛亮抬起头,微微点头,看来他并未走神,一直注意着场中辩论,也或许他的智力,足够他一心两用。

“听了荆益士子的高见,诸葛亮感慨颇多,荆益能有这样一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优秀学子,何愁荆益不兴,大汉不兴?乃蜀候之福,也是我大汉之幸。

然而,亮认为,无论是要横扫大漠,还是远征西域安息与大秦,还是百家争鸣,都需要先剪除叛汉之贼,国若存巨贼不除,谈何兴邦?诸位以为然否?”

众学子纷纷点头。

诸葛亮道:“如今我大汉,多蒙大难,先是黄巾叛乱,后是董卓乱京,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欲为窃取大汉朝纲,若让此等巨贼存在,别说横扫大漠远征大秦百家争鸣,恐大汉旦夕有亡国之虑。”

诸葛亮说着站起来,手摇鹅毛扇:“时值大汉危亡之秋,凡我忠义男儿,无分贵贱,无分官民,都该奋起一搏,挽社稷于既倒,剿灭曹操,兴盛大汉。”

“好,诸葛先生说得好。”

“剿除国贼。”

荆益之地,随着刘璋的多场地多番演讲,曹操国贼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时听得诸葛亮说的慷慨激昂,纷纷附和。

诸葛亮微微一笑:“只有剪除巨贼,迎回天子。重建大汉,才有横扫大漠远征大秦百家争鸣,扬国威,兴文化,建立万世盛世。

所以,在下虽然是左将军刘备刘皇叔麾下军师,不便参与川军方向辩论,但是亮窃以为,天下军队。只要是忠于汉室的,都该并力入中原,川军,更当是北伐国贼之劲旅。”

“说得有道理啊。”

“这诸葛亮果然有点墨水,虽然比我陈春差一点。”

众士子纷纷点头。突然一个女声传来。

“诸葛先生好博大的胸怀,玄德公好忠义的赤心。”

众人一看,正是女士子王异,诸葛亮眉头一挑,其他士子都好说,这女子王异,好像真的很有本事。自己还需得提防点,抱着鹅毛扇拱手道:“不敢当,凡我大汉男儿,都该有如此胸怀。都该有这颗赤胆忠心。”

“让我想想。”王异玉指点了一下额头:“诸葛先生的意思,直白点讲,应该就是天下诸侯,当合力破曹吧?”

“姑娘言之有理。”

“那为何玄德公不派兵攻打许昌?反而去攻韩遂?”

“韩遂本是叛贼起家。结连羌人十万祸害西凉,前不久又忘恩负义。杀害马援之后,领天子衣带血诏的马腾将军,凉州人莫不切齿痛恨,我主为民伸义,有何不妥?”

“笑话。”王异脸上一抹淡笑,带出湛湛的酒窝:“韩遂,跳梁小丑,辟居西凉,又被玄德公与诸葛先生打得大败,人心离散,不足为虑。

诸葛先生号称忠义者,皆当并力破曹,若玄德公真有一颗赤胆忠心,大破韩遂后,就该驻兵于狄道,天水,防备韩遂,另取大军直扑许昌。

玄德公能用兵西凉,为何不用兵许昌?营救天子?这不是本末倒置,舍重就轻吗?”

“是啊是啊,有道理啊。”众生点头。放着天子不救,去打一个病怏怏的韩遂,确实有违常理。

“那蜀候刘璋为什么不去?”阿三忍不住出言驳斥,被诸葛亮眼神瞪了回去。

王异微笑道:“当初蜀候兵微将寡,粮草不济,犹率大军直逼许昌,斩曹军大将乐进,占据樊城及宛城以南要冲之地,若不是西羌在韩马煽动下进犯汉中,焉能退军?

难道诸葛先生这位随从,不见如今西羌南蛮五溪皆对我大汉俯首帖耳吗?当外敌入侵,若还陷入内耗,实乃自私自利,对这一点,我完全赞同蜀候的做法,就是不知诸葛先生是否同意。”

“阿三学问粗浅,姑娘莫怪。”诸葛亮含笑拱手。

“不怪不怪,只是想问问诸葛先生,韩遂一般的宵小,曹操一般的巨贼,西羌南蛮一般的外敌,孰轻孰重,外敌与国贼同在,先灭外敌是否有错?宵小与国贼同在,先灭不足为患的宵小,还是先剪除虚弱的巨贼?”

“自然是外敌大于国贼,国贼大于宵小,然姑娘可能不太擅长军事,过于想当然了。”诸葛亮平静地道。

“剿除国贼,不能凭一时义愤,需要积聚实力,若非如此,我主在许昌时,早已以身相博,并非我主畏死,而是徒劳无功,匹夫之勇,徒损性命,只有积攒了实力,才能一举破曹,光复大汉。”

“先生说话过于牵强了吧。”王异秀眉舒展,微笑着看向诸葛亮:“如今曹操大军在北,正是中原空虚之时,夏侯渊被玄德公击败以后,与宛城张辽合兵,共计三万人,加上许昌洛阳各地守军,也不会超过五万。

而且除了张辽两万本部,其余皆没什么战力。

玄德公大败韩遂后,握兵十余万,其中骑兵六七万,原本韩遂控制的军阀纷纷转投玄德公,实力大增,反观韩遂剩下数万军队,人心不齐,被玄德公击败后,将士惶恐,毫无战力,绝不敢主动进攻。

玄德公只需留下三到五万人防备西凉,倾十万大军入许昌,到时川军严颜佯动于樊城,牵制曹军兵力,以西凉骑兵锋锐,关张赵马陈等盖世猛将,再加上诸葛先生之智,岂不势如破竹?营救天子,不是难事吧?”

“若如此,我军孤军深入,曹贼闻得风声,数十万大军南下,我军当如何?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怎么会?玄德公若不是曹贼对手,大可带着天子南下投靠蜀候啊,诸葛先生不是说玄德公一颗赤胆忠心吗?

那割据一方,和与蜀候合兵,应该不是什么困难事吧?除非……玄德公还是想自成大业,想多占地盘,为自己打天下?”

“这……”

这种开放性的辩论,众人围观,便不能就事论事,道德,忠义,必须挂在嘴边,也是最大的旗帜,王异咬着刘备必须马上出兵中原,牺牲自己,成全大义,占尽道德优势,自己能说什么?

“韩遂已经投靠曹操,若我主被迫与蜀候合兵,岂不是拱手将长安及整个雍州送与曹贼,我主如何对得起刚刚光复的雍州百姓?”

诸葛亮只能以大义反制大义。

“这个诸葛先生放心,玄德公率大军拼死一搏,救回天子,曹操倾兵南下,北方空虚,解袁家公子于倒悬,袁家在河北树大根深,只要活得喘息之机,必可恢复,这不比一个雍州更好吗?

更何况韩遂表面从贼,其实心里未必死心塌地,玄德公离开雍州后,曹操也不能那么轻易入主,难道诸葛先生没见,钟繇什么时候第一次进入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