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暴君刘璋 >

第396章

暴君刘璋-第396章

小说: 暴君刘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只要通过采买运输等特殊途径,将张辽徐晃的兵马偷偷调入城中,交给少公子统领,张辽徐晃等依然如平常一般。

到时候少公子发动,必让世族的人始料不及。”

“冲儿年纪太小,那些武将可会心服?”

郭嘉道:“这是个问题,但是张辽徐晃麾下皆我军老将,忠心耿耿,只要有张辽徐晃交代,他们会知道分寸的,到时候只要军队出来,就大局已定。

待世族全部被擒,三公子曹彰也该带着军队回邺城了,到时候与河洛之地的川军南北夹击黄河一线的世族军队,世族军队可全灭。

现在各大世家家财几乎被抽空,军队没了,世族还有什么反抗能力?整个河北都会在川军脚下,川军也就该一统天下了吧?”

曹艹思虑良久没什么破绽,点点头:“就这么执行吧。”

郭嘉正要出去,曹艹叫住道:“奉孝等一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郭嘉:“这个你收好。”

郭嘉接过信看了一眼,竟然是写给刘璋的,疑惑道:“主公,这是?”

曹艹叹口气:“我也想到了,虽然有三丫头求情,但是刘璋一个把大业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的人,是不会留下我的。

如果我哪天死了,还是被刘璋杀死,我的儿子,张辽徐晃夏侯渊曹仁等大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荀彧荀攸等也会对川军心生芥蒂。

到时候造起乱来,如果成了气候,不是把大汉天下搞得乱吗?

如果成不了气候,我那几个儿子就算了,你和张辽这些文武,全部是大才之人,对大汉有用之人,就这么死了岂不可惜?

因我曹艹一人之死,让这个天下乱了,让一大批忠心耿耿的文武死了,我如何对得起你们,如何对得起大汉?”

郭嘉缓缓捏紧信纸。

曹艹仿佛完全放松下来:“我在这封信上说了,我曹艹早已预料到那一天,而刘璋杀了我,不是情义,而是对大汉有情有义,是从大局出发。

任何人包括三丫头在内不能因此发难,否则不但对不起我曹艹,是玷污我曹艹,是对大汉不忠。

你藏好这封信,在我死了以后公布,但愿这封信到时候能让忠心于我曹艹的文武少了怒火,也让刘璋能内敛杀机。”

“主公……”郭嘉突然感觉声音发颤,三十几年尝过多少底层苦楚,受过多少排挤委屈,经过多少次内心挣扎没有流过的泪,好像在努力冲出眼眶。

克制很久,眼泪最终没有留下来,这个时候的眼泪,是对一个落幕枭雄的亵渎,郭嘉沉声道:“但愿三小姐能劝动刘璋。”

郭嘉捏紧信纸出了王府,曹艹长叹一口气,仿佛完全没了力气一般坐到灵雎的琴台旁边,眼睛看着门外花园的风景。

“灵雎,你知道吗?在我起兵以前,著名舍人许劭曾对我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歼雄。

现在这乱世歼雄我是做不了了,其实心里好想做一番治世之能臣。”未完待续。)

第905章处置曹操

“最近我在研究川军的新政,我觉得要是我来实施,肯定比李严黄权那些人做得好,还有那什么银行,我也能管。

如果我在川军当一个地方大吏,我治理的地方,肯定比其他地方繁华,你相不相信?”

曹操看着灵雎,灵雎没有说话,纤指依然拨动着琴弦,可是俏脸上明显洒了一层悲伤。

曹操得不到灵雎回答,也没在意,这些年来在灵雎面前自说自话早已习惯了,抬起头再次看向外面的花园,脸上带着恬淡的笑意:“其实有时候想想,带着几个下属官员,到田间地里去指导百姓耕种,看看即将收获的庄稼。

到了灾荒的时候,扎起裤脚跟着士兵一起去抢险救灾,按月写一些施政回报,等着朝廷给我曹操发月例银子,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只可惜。”

曹操脸上的笑容逐渐隐去,代之的是落寞的悲凉:“只可惜,也许许劭全猜错了,我是既做不了乱世奸雄,也做不了治世能臣,上天不会给我这个机会。”

琴声戛然而止,曹操抬头看向灵雎,灵雎低着头,曹操只能看见白皙的额头,还有那飘荡的额发。

灵雎忽然抬起头来,认真地对曹操道:“曹操,不论你去了哪儿,不论你是生是死,灵雎都会陪在你身边,为你弹琴。”

曹操看着灵雎,突然心潮澎湃,多少年了,自己等了多少年,默默守候了多少年,等了就是这句话。

原本以为永远也听不到灵雎这句话,将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这个尘世。

可是就在自己对灵雎的冷落麻木时,就在自己习惯了灵雎对自己的指责时。就在自己万念俱灰之时,竟然等到了这句话。

“真的吗?”曹操感觉自己心在剧烈跳动。

“如果你为枭雄,我在你身后,如果你是川军官员,我在你身边,如果你成为普通百姓,我在你家中厨房,如果你在地下……我也在。”灵雎徐声说着,脸上沉静无比。而也正是这份沉静,表现出灵雎心中的坚定。

曹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阴霾一扫而空,笑的无比爽快:“灵雎,有你这句话。我曹操虽死何恨?

追求了半生的霸业一场空,可是有你真心陪在身边,我曹操就没有半点遗憾。”

……

川军大军逼迫并州,曹彰奉命向太行山撤退,川军长驱直入,很快将并州纳入大半,重镇晋阳。上党全部落入川军手中。

是夜,刘璋拿着一封信沉默不语,脸上满是不可置信,黄月英在一旁见了。对刘璋道:“主公,信上所言何事?”

刘璋放下信纸,过了好半响才对黄月英道:“月英,你相信吗?折兰劝说有效。曹操竟然真的要投降了,我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月英,你信吗?”

“天啊,真不可思议。”黄月英明显也惊讶了,接过信纸仔细看着,刘璋道:“这是否是诈降?”

“诈降?”黄月英皱眉一会,缓缓摇头:“就算是诈降,只要曹彰为我们让开壶关,我是多么感激曹军诈降啊,到时候就算用川军的命堆曹军的包围,我也要将太行山的路开出来。”

刘璋和黄月英都清楚,如果攻太行山险地,曹军都城近在咫尺,必然死战,而且会谨慎异常,到时候消耗的是大把大把的川军士兵性命。

如果是诈降,只要开了壶关的关口,川军涌进去,就算四面八方都是曹军,对川军放箭放火开闸放水,黄月英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冲过去。

更何况哪那么容易中计?以川军现在的战力,曹军现在的士气,再怎么样能损失多少?

诈降,黄月英求之不得。

黄月英摇摇头:“就算是诈降,我们也去上这个当了,但是曹操不可能那么傻,应该不是诈降。”

“也就是说。”刘璋谨慎地问道道:“是真降?”

黄月英缓缓点头。

刘璋只感觉吸了一口凉气,这简直超出了自己想象范围,曹操,一代枭雄会投降?

当初打刘备时,刘璋就没想过刘备会投降,当初孙权闭关修仙时,刘璋压根也不相信孙权年纪轻轻会真的去修仙。

这就是因为刘璋对孙权刘备的了解,亦或者说是一直以来对他们的深刻印象。

然后这种不会投降的印象,曹操可比孙权刘备深刻得多,如果换个时机,告诉刘璋曹操会投降,刘璋是无论如何不会相信的。

可是现在理智的分析,这真的是投降,这就让刘璋半天回不过神来。

“主公,不必想了。”黄月英自己心里也震惊,虽然她没有刘璋后世的印象,但是她对天下诸侯的性情还是了解的,现在曹操要投降,同样让她一时半会难以接受。

但是黄月英知道面对突发状况,处理问题才是紧迫的,黄月英对刘璋道:“不管是不是诈降,这个龙潭虎穴我们都闯了,只要曹彰开了壶关,我们就向邺城杀过去。

时间很紧迫,信上曹操说会在邺城对世族官员展开屠杀,这是在为他自己归降扫清障碍,也是在为我们扫清障碍。

但是黄河一线还有大量世族军队,他们完全忠心于世族,如果我们去得晚了,听了邺城突变,这些世族军队很可能狗急跳墙,回援邺城,重新把持政局。

虽然不足为患,也相当麻烦,我们需要立刻出兵。”

“好,听你的。”刘璋下定决心说道,如果曹操投降,那川军不用发动什么天下统一战争了,直接可以平定河北,曹操都灭了,那江东还能存吗?

“不过倒有一件事主公先要拿定主意,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黄月英提醒道。

“何事?”

“怎么安排曹操。”

刘璋皱眉,这的确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黄月英道:“曹操,一代枭雄,曾经纵横中原,横扫河北,麾下心腹文武无数。

现在带着整个河北投降,就算我们收编了他的势力,曹操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如何处置曹操必须早做决定,以免到时候进入邺城,不知道怎么安顿那些投降文武,还有曹操本人。”

“你的意思呢?”刘璋问道。

“上中下三策。”黄月英缓缓道:“上策,学项羽,全部坑杀,包括曹操家眷和心腹文武,在收编后全部坑杀。

之所以说这是上策,是因为一劳永逸。

主公放心,此策在政治上来讲,对主公没有半点坏处,第一,我们的民心和军心坚如磐石,不会因为杀了一批降将就丢失。

朝中文武更不用担心,主公也说了,大多数寒门巴不得自己封个更大官,少了曹军的人更好。

第二,此举也不会造成信用流失,因为…”黄月英笑了一下:“我们马上就要统一了嘛,江东那些世族一样不会投降,料孙权也不会投降,我们不必著信于他们。

到时候将江东上层一网打尽,还可以免受后患。”

“中策呢?”刘璋问道。

黄月英知道刘璋在顾虑什么,也没再说,回道:“中策就是留着,等天下太平再找借口杀掉,这应该是一个正常君王的做法。”

“至于下策,就是留下曹操,这样主公可以获得一些仁义名声,加点信望啥的,但是主公本身暴君名声,不止世族这样认为,我们川军辖地老百姓同样知道主公杀人不眨眼,这点仁义啥的,对主公没半点用处。

反而是多了一大群不稳定因素,主公应该知道,我们胜过曹军,基本胜在我们的军队战力,实际上曹军文武不比我们差,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张辽徐晃田豫曹仁,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这些人全部留着,指不定哪天就会有后患。”

“我选择下策。”刘璋犹豫良久说道。

“恩?为什么?”黄月英略微有些不解,她以为刘璋因为那些顾虑,会选择中策的,没想到刘璋会选择下策。

刘璋长出一口气道:“我心中的确有一些顾虑,除了什么信义仁义啥的,还有折兰。

如果是我的其他妻子,那我不会顾虑这么多,但是折兰不一样,因为能让曹操走到今天,没有折兰是不能办到的,至少还得等很多年。

当初长安之战,折兰没有攻袭川军,以至于张辽的军队大败,曹军再无反抗之力。

下河套之战,是折兰出兵鲜卑乌桓后方,不但没有援助曹操,还断了曹操另三路援军,我们这才能收了并州和下河套。

现在曹操投降,多少也有折兰劝言的原因。

我知道折兰的心意,她不想看到我和曹操打来打去,更不想看到有一个人死掉,所以选择帮我,快速结束川军与曹军之间的战事。

没有折兰,曹操不会投降,她劝父亲投降是为了保曹操一命,可是我却因此杀了折兰的父亲,我觉得对不起折兰。

我可以为了大业不顾一切,但是这事我做不出来,我觉得我还做不到那一步。”

“可是……”

黄月英就要说话,刘璋摆摆手制止:“不用担心曹操和曹军部将的威胁,我想我们川军还容得下一个曹操。”

第906章歪打正着

“如今西面有庞统杜微,南面有诸葛亮蔡洺,唯独剩下北方了,折兰这次毁了鲜卑乌桓老巢,两方遭受重创,肯定一蹶不振。

待我川军骑兵到了草原,与折兰合兵一处,鲜卑乌桓就该到末日了,到时候北方草原是肯定要管理的。

如果将曹操放在正北方,那我是自己给自己悬一把剑。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地方不错,那就是幽州的东北方,辽东以东,那里是东胡五部,包括乌桓鲜卑在内的起家之地,等平了乌桓鲜卑后,肯定需要人治理,我就让曹操去吧。

到时候派一个忠心的将军管理东北边军,曹操只处理内政,开荒垦田,教化边民,威胁会降到最低。

就算曹操造反,第一我们北方草原有大量骑兵,幽州有军队,很快能平叛,可是就算不能平叛又怎样?

幽州东北那不毛之地,曹操要造反恐怕等两三代人,去开了一片无主之地,那不是间接就融入大汉了吗?就算造反,我觉得最后也是东北纳入汉土,大汉不会吃亏。”

“还算是一个曹操不错的去处,我相信以曹操的脾性,不会觉得幽州东北荒僻,反而会安心,只是,”黄月英笑了一下:“主公好像对曹操的忌惮,比对那小小的岛国倭奴国低多了。”

黄月英有些不明白,曹操这样一个公认的枭雄,刘璋可以放出去发展,就算曹操后世造反都不怕,也觉得只是间接融入大汉。

可是徐家要把汉化传播到倭奴,刘璋却坚决反对。

刘璋没有解释,继续道:“曹操我都不杀了,那些武将就没有什么顾虑了。我了解张辽徐晃郭嘉这些人,他们不会轻易背叛的,都是大才,以后建设国家的栋梁。”

刘璋还有一点没说,这些人加入川军后没有根基,大量的新鲜血液正好可以平衡川军现在的势力,刘璋隐隐感觉现在的川军,无论武,正在走向一个反对贵族的极端。

……

邺城再一次就异族问题征询意见。大批世族官员和武将建议发动国库滋养鲜卑乌桓军队,用以抵挡北方压力。

但是,今日的曹操完全没有了昨日那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坚决反对,哪怕最后大堂中只有荀彧荀攸郭嘉张辽徐晃田豫寥寥几人站立。其余官员全部附议,曹操依然岿然不动,严词拒绝了滋养异族提议。

“岂有此理。”

散朝后,世族官员在陈群府中聚集,司马懿之兄司马朗大声咆哮,其余官员和世族骨干也是一脸愤怒。

司马朗道:“魏王这么做也太过分了吧?难道为人主不懂什么叫人心所向吗?现在都是旦夕危亡之秋了,还去在乎什么民族大义。狗屁,要是川蛮打进来来,那比异族还要狠厉百倍。

他曹操就一个人在那满口民族的红口白牙,不顾满堂武劝阻。难道川蛮从北方打进来了,他曹操还能靠红口白牙退敌吗?”

司马朗说完,胸口还在起伏,显然余怒未消。对曹操抵制群臣谏言不满。

众人纷纷出言,都是不忿。过了一会,吴质压下众人议论,对所有人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想想怎么办?

我们的兵力被张辽那厮败光以后,把守黄河和太行山两线,就已经捉襟见肘,绝不可能防御得了北方,如果没有异族,就算我不懂军事,也知道川蛮肯定从北方来了。”

“是啊,吴大人说得不错。”陈群道:“异族军队现在仅仅靠随身带的干粮维持着,偶尔还抢枪边境,如此下去又能坚持多久?等他们粮草断绝,折兰英能一举击败他们,再援助他们就晚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一名官道:“鲜卑人乌桓人不会等死,要是看到北方回不去,他们肯定会抢劫南方,十几万军队的粮草,可不是抢劫一点边民就可以维持的,到时候肯定会攻入河北。

没脑子的异族人,是不介意给川蛮当刀尖的,到那时候,异族不但不能帮到我们,还会来攻打我们,我们必死无疑啊。”

众人沉默着,都对现在的形势感到恐惧,根就是命悬一线,可偏偏这一线还被曹操扯着,随时会放手。

当初江州屠杀他们不以为意,还嘲笑过刘璋的不懂政治,后来无数次屠杀都没引起警觉,直到许昌屠杀。

而现在,众人脑中全是川军杀掉的那几十万世族子弟,不寒而栗,心中充盈着无限的恐惧。

“仲达,你有什么想法?”司马徽和几个老族长坐在一旁,一直没发一言,微闭眼睛静静听着众人说话,这时实在不耐烦了,吵老吵去没用,还是要有个拿主意的。

“水镜先生,真是对不起,群臣进谏都没用,我也没什么办法,显然嘛,魏王是铁心不想援助异族,除非你们谁能说服主公改变心中的民族观念。”

司马懿说着一个一个地看向众人。

“你能吗?……你能吗?……你能吗?”

被问到的人纷纷低下头,司马懿也不再说话,再次恢复毫无生气的尸体模样。

“连仲达都没有办法,唉……”

众人纷纷摇头,就在这时,忽然一个官员道:“我们群臣进谏魏王可以不采纳,如果凡是能来到邺城的官员将领都进谏,难道魏王也不采纳吗?恐怕那时候魏王也得掂量一下了吧。”

官员说完,众人沉默了一会,吴质小心道:“这……是逼谏啊。”

许多人都有点拿不准,因为谁都知道,到了逼谏这一步,就是最后一步了,如果不成功,那就彻底破裂了。

“我看可行。”陈群忽然道,仿佛下定了决心:“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我们必须拿出众人的力量。让曹操知道他所谓的民族气节是多么可笑。

当初张辽大败,关我们什么事?可是曹操郭嘉就借机将我们的子弟兵整编了,那个时候我们有什么办法?

还不是看在对抗川军的大局上,什么事也没做,白白的让他们收编,我们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将川蛮挡在外面吗?

现在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曹操跑来谈什么民族大义,这不是背叛是什么?既然曹操先失去主恩,我们也没必要就臣德。

明天就所有官员。军中将领,地方大族族老族长,以及各有影响力的人物,全部汇聚魏王府请愿。

如果曹操还是不愿虚心纳谏,那就是昏君庸主。恐怕就不能承担抵御川蛮的重任了。”

众人显然都没做好逼谏的准备,可是思来想去,如今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相对于被川军攻入河北,他们当然会选择行险一搏。

商量了好一会,终于没有反对意见,陈群道:“好。就这样,明日全体进谏,曹操是霸主,难以保证我们这样做他不会怒火中烧。

所以。严密监视徐晃张辽等将的部调配,如果发现异动,那就说明曹操要对我们下手,我们恐怕就只能行霍光之事了。”

众官唏嘘散去。都很紧张,可是事已至此。为了生存,就算再紧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