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枭在唐 >

第318章

战枭在唐-第318章

小说: 战枭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退我进。兵书上怎么说,李怀唐就怎么做。
  勃沂愈加肯定唐军的主力在身后,像牛皮膏药般咬在身后的敌军斥候无非是为了拖住他,等待主力到来。
  突厥人很生气,很痛苦,身后的追兵不紧不慢,耐心地以弓箭给他们放血,待他们分兵回头迎战,无耻的敌人偏又不给机会,掉头就跑,一旦继续后撤,敌人复又黏上来,周而复始,不胜其扰。
  直至天黑,突厥人尴尬的境遇才结束。勃沂不敢停留,连夜赶路北去。
  “不能让他们逃了!”
  南霁云求战心热切,全然不顾肩膀上一道痛彻心肺的刀伤。敌人的凶猛唤起了他的复仇欲,肉搏战虽然短暂,却非常激烈,火星撞地球中,倒下的袍泽多达十数人,负伤者数十,连他亦未能幸免,若非棉甲护体,锁骨恐怕已遭切断的厄运。
  李怀唐摇头。黑夜的变数太多,追击有如赌博,问题是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战果出来了。斩首五百八,俘敌十。另有战马数十匹,刀弓箭若干。
  通过审问俘虏,伏兵的举动才水落石出。
  看来,突厥人的情报工作做得不错,而且有胆识,明里以主力在北方与王忠嗣等对峙迷惑人心,另一方面却使用暗渡陈仓之计,抽调精锐深入唐境行伏击之险举。
  李怀唐苦笑,难怪己方出现了那么多的死伤,原来撞上了铁板。突厥人的精锐不容小觑,他麾下三百余凭借着装备的优势和地利,在肉搏战中的战损比例也仅仅一比三。战死的突厥士兵大部份是吃了短矛与羽箭之亏。
  “他们奈何不了我们的棉甲和汉刀,只能依靠着同归于尽的打法,给我们制造伤亡。”
  张仇的战后总结道出了伤亡秘密。
  确实,即使是突厥人的精锐,其身上的护甲与战刀与宁远铁骑的相比根本不入流。能比的只有意志和勇气。
  “负伤情况如何?”李怀唐痛心得很,麾下亲兵随他出生入死,无谓消耗在此实在令人惋惜。今天这一刀本该老皇帝挨的,又救他一命!
  南霁云指了指已经包扎好的伤口,揶揄道:“以我最重。不过,尚有一战之力。”
  所幸大多属于皮外伤,经过治疗应该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休整一夜后,南霁云与伤兵们被留下等待中军主力,余者随李怀唐循敌踪迹北去。
  
  
  


 第675章 单挑之以一敌五

  五百八十颗头颅垒成的小山着实吓了李隆基一跳。在此之前,他已经接到安禄山的警报,金沙滩会有伏击。
  当事人安禄山就站在皇帝身边,一副恭谨模样。昨天他才风尘仆仆追上御驾,据他所说,他亲率幽州暨卢龙五万人马在长城外偶然抓获了突厥人派往奚族的使者,得知左贤王在金沙滩设伏,于是连大军也顾不上,亲自赶来通知皇帝,从幽州北一路过来日夜兼程,还跑死了几匹马。
  安胡儿果然忠心耿耿!
  半信半疑被事实印证之后,李隆基的第一反应没有功臣的位置。
  “哦,你就是南霁云勇士?”
  望着半跪在自己脚下的宁远大将,李隆基表露出特别的和善。道理很简单,亲兵难以拉拢,却无妨分化。
  南霁云颇为激动,第一次面圣能被陛下称为勇士,何其荣幸!
  “回陛下,南霁云山野匹夫,不敢言勇。”
  “呵呵,不骄不躁,大将之才!来人,赏勇士…嗯,你擅长何种兵器?”
  李隆基抚须笑问。
  南霁云赶紧回答:“弓箭。”
  “甚好!来人,取朕的“金石”来!”
  金石乃良弓之名,能开金石之弓,威力非凡。据李隆基介绍,金石出自全国最著名的良匠手,制作历时五年,因为制作之初是为骑射准备,故而体积稍小,但满弦仍需四石力。
  “臣谢陛下!愿为大唐杀敌立功!”
  南霁云喜形于色。“金石”的确良弓,千金难求,最重要的是它带有御赐光环。
  李隆基笑笑,张嘴想说些勉励之言,乌知义急匆匆跑来,转移了他的思绪。
  难道有敌情?!
  金沙滩一战极大提高了唐军的警惕性,乌知义深感责任重大,将所有骑兵当作了斥候,方圆数十里都搜了遍,结果有所发现。
  什么?!
  李隆基勃然大怒。乌知义告诉他,距离此地十数里外发现大量的被草草掩埋的尸体,附近数个村庄空无一人宛如鬼城。
  不用查,屠村血案肯定是突厥伏军所为,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杀我子民,此仇不共戴天!必倍报之!”
  李隆基不失时机,唤起将士们的同仇敌忾。
  “报仇!”“报仇!”
  无数愤怒回荡在山头之间……
  与此同时,云州与代州的交界地段,十数万大军紧张对峙,唐军在南,突厥人在北,之间隔着一条干涸的河床。
  这几天,以蔑尔格提为首的数名突厥神箭手知名度徒升,至少在神武军中无人不晓。没办法,这几名突厥人频频在他们眼前亮相,策马张弓,嚣张异常。
  “第三天了,真丢脸!还万人屠大英雄呢,吹牛吹上天了!”
  “呸!我都为他感到害臊!”
  神武军军营里,两名箭楼上的将官一脸的羞愤,一脸的不屑。羞愤是因为李怀唐对军营外叫战的五名突厥神箭手高挂免战牌,不屑源自李怀唐身负的盛名被无情揭穿,被证实为谎言。
  年长的将官姓左名青龙,年少一点的被唤作右白虎,游姓,因为谐音而得名。
  “***,又来了!”
  左青龙恨得牙痒痒,却很无奈,尽管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蹲下躲在挡板之后。
  军营外,胡骑肆虐,前来挑战的五骑神箭手视唐军如无物,肆无忌惮地靠近到五十步距离内。
  “嗖!”“嗖!”“嗖!”……
  弓弦声此起彼伏,五道黑影疾速飞向唐军军营。
  “噹!”
  头盔中箭落地,左青龙吓出一身冷汗。脑袋仅仅露出挡板半厘,就差点被突厥神箭手逮住机会。
  另外四支羽箭准确射中四根旗杆,“咔嚓!”一根旗杆因此而折断,旗帜悲壮落地。
  突厥人狂妄大笑,呼啸离去。
  左青龙怒不可竭,起立冲着突厥人远去的背影狂吼。
  “该死!自己不敢应战也就罢了,还不准我们还击,气煞我也!”
  右白虎跺着脚恨恨道。
  青龙与白虎并非个例,几乎所有的神武军将士均持同样的态度,李怀唐懦弱怯战!
  第一天到援,疲累还可以成为避战的藉口,其后两天就说不过去了。
  面对冷眼质疑,李怀唐仿似无觉,每天到大营门口瞭望数番,面无表情地观看胡人在军营数百步外辱骂他的表演。
  “上将军,让我出战!”
  士可杀不可辱。胡一箭无法忍受胡人的谩骂,更无法忍受唐军袍泽的耻笑,虽然他们没有当面表露,可那眼神,实在寒碜。
  李怀唐摆手,笑笑,却答非所问:“前天四百步,昨天三百,今天又近了点,二百五。够狂妄!”
  狂妄指的是军营外的胡人,远隔两百来步,依然能听到他们的叫骂声。胡人的言语匮乏,来去只有几个词,如无能,胆小,懦夫,为了壮大声势,前来挑战的五胡身后还有数百啦啦队助威,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重复着恶毒之言。
  “对付他们,我一个足够,汗血马快,眨眼即可冲入一箭之地。”
  胡一箭目测距离,信心十足。
  李怀唐摇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他们是万中挑一的神箭手,轻视不得。要么不战,要战一击必杀,夺其志!”
  胡一箭心急,“可是,”
  “我等毋庸操心,上将军已有应对。”陪同在旁边的王忠嗣笑着打断胡一箭。
  听王忠嗣这么说,众亲兵疑惑地看向他们的主将,见到的是李怀唐从容不迫的表情。
  信心在恢复。上将军从未让他们失望过,从前未曾,现在不会,以后更无可能。
  透过营寨木栏之间的缝隙可见,五胡驻马于不足两百步外,笑骂了一阵,见唐军军营毫无反应,竟然嘻笑下马,坐于地上。
  摆明是瞧不起唐军!
  “上将军!”胡一箭肺都气炸了,带火的目光从突厥人的身上抽回,转移到李怀唐身上,满脸的期待。
  “再等等。”
  李怀唐淡淡说道,侧目望了眼正在拿着利刃与营寨门较劲的韩二郎与雷万春。
  这是一场比拼耐心的战斗。然而,漫长的等待消磨了突厥人蔑尔格提的耐心。三天前,大将勃沂无功而返,李怀唐尾随而至,唐军士气由此大增。
  李怀唐的威名果然管用,惧怕和担忧的气氛悄然在突厥军营里蔓延,为了提高士气,打破神话,梅录啜提出一个办法――单挑,从军中挑选出最厉害的神射手挑战李怀唐。他不相信,万中选一的勇士对付不了李怀唐。
  这一挑,选出了五人,以来自西突厥莫贺达干部的蔑尔格提为首。
  随着莫贺达干部的消亡,神箭无敌的蔑尔格提流落到了东突厥,投在左贤王的麾下,因为身怀绝技,很快脱颖而出,受到重用。李怀唐的到来,给了他展示实力的舞台。可惜的是,当他兴匆匆前去挑战时,却吃了闭门羹。
  对手很不给面子。
  谩骂,骚扰与下马挑衅,乃出于无奈之举,只为激怒并迫使李怀唐出战。
  两百步是一个危险距离,骑兵可以很快进入射程,但是蔑尔格提有信心,对方如果要袭击他,先得打开沉重的营寨门,而开门耗时费力,战马启动更需要过程,他有充裕的应对时间。
  理论上确实如此。可李怀唐不认识它,出牌超常规。
  轰然倒塌的营寨门吓了突厥人一大跳。缺口处,两名大汉手持大锤,威武侍立,漫天烟尘中,射出一骑火红。
  汗血骑!
  蔑尔格提等大惊失色,很明显,敌骑是提前在营中启动的,两名大汉将营寨门砸倒之时,他刚好到达。
  加速,加速,再加速。
  汗血骑转瞬已飘过百步距离,而慌乱爬上马背的突厥人才将变速推至一或二档。
  “嗖!”
  李怀唐出手了,在马蹄全部凌空之际松弦放箭。箭矢带着果断,带着霸气与准头,射落第一个目标。
  马落前蹄,第二支羽箭搭弦。
  骑射讲究技巧,战马奔跑马蹄与大地接触时,处于马背上的骑士受到的颠簸最大,很难把握准头,十有**会将羽箭射飞,神箭手概莫能外。只有在战马匀速飞奔之际,才能取得最佳的射击效果,也就是李怀唐目前的状态。而,突厥人的神箭手很尴尬,战马小跑,颠簸激烈,还击徒劳无功,不还就只能眼睁睁等着死神的降临。
  “啊!”
  又一名神箭手落马,羽箭劲头十足角度刁钻,穿透了他的后腰。
  紧接着,每隔一个呼吸,又各有两名突厥神箭手含恨落马。转眼间,突厥人引以为傲的英雄五去其四,剩下的幸运者是蔑尔格提。此君经验丰富,并不一味催促战马,而是蹬里藏身躲在马腹之下,前四支催魂箭没点他的名。
  战友的生命为蔑尔格提创造了机会。
  反击!
  扬眉吐气的一箭离弦,箭如流星,直取李怀唐门面。。
  双方的距离不足五十步,根据经验,任何反应都不可能躲过这招突如其来的回马箭。
  李怀唐没躲,以弓为刀,电光火石间奇迹般碰掉来箭。
  蔑尔格提深深震惊甚至忘记了失望,欲再回头放箭,却发现失去目标,对手不在马背上!
  咦?不好!
  反应只慢半拍,机会稍纵即逝。说时迟,那时快,汗血马已然追上。李怀唐从马腹下翻起,手中的复合弓被当成套子,狠狠套向对手的脑袋,直至脖子,然后一拉……
  弓弦利似刀,轻而易举地切破突厥人最后一名神箭手的喉咙。
  杀戮短暂,精彩,震撼。唐军阵营一片激昂欢呼,突厥人则瞠目结舌,恍惚间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对于数百名助威的小鱼小虾,李怀唐不感兴趣,留给随后跟来的亲兵。
  宁远铁骑如狼似虎生猛可怖,一个冲锋,数百名啦啦队全军覆没,或死或被俘。
  形势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左贤王又惊又怒,单挑成了作茧自缚的蠢举,进一步打击己方的士气。
  
  
  


 第676章 大会战

  传说李怀唐无敌,宁远铁骑不可战胜。 听者基本一笑置之以为神话,经过一场鬼神莫测的单挑,亲眼目睹者始接受,尤觉前言表达欠缺深度,理解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突厥人的反应,丧生的数名神箭手在他们眼中高不可攀,个个具有百夫难挡之勇,却被敌人秒杀,还是那样的轻易,干脆利索,宛如探囊取物。太可怕了!李怀唐。
  屋漏偏逢连夜雨,唐皇率领的主力到达了,唐军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士气在消沉,恐惧在蔓延。
  左贤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无计可施。
  决战!
  梅录啜的态度坚决。与其让为数不多的意志消耗在等待中,莫如付诸一战,来自大唐腹地的唐军,其战斗力并无想像中可怕,这可从云中郡城下的小试锋芒之战中得到证实。李怀唐再厉害,也不过匹夫之勇,在千军万马中难掀起什么风浪。
  突厥人很快作出决定,数骑传令兵带着战书驰向唐军军营。
  唐军也在商议中。将领们齐聚于皇帝的大帐内。
  崔希逸先做敌我态势分析,而后皇帝问计。
  王忠嗣出列。
  “陛下,请准臣率五千轻骑袭敌后方!”
  初生牛犊不怕虎,出言惊人。
  诚如刚才崔希逸所分析,左贤王的主力基本在此,其后方空虚,若此时悄悄分出一支骑兵绕到敌后,将他们的老巢砸个稀巴烂,完胜可期。
  崔希逸与李怀唐表示可行。突厥人战力强悍,胜之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王忠嗣建议的奇兵可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用,扩大战果,减少损失。
  但是,王珙又再次充当了反对派角色。
  “一派胡言!”
  “分兵乃兵家大忌,大战在即,难道你就没想过陛下的安危?更何况,我们知道敌人的老巢在哪?左贤王能主动行攻击之举,说明他早有准备,又岂能让遂我们所愿?”
  李怀唐苦笑,动辄与皇帝的性命挂钩,这仗不用打了,都团团围着这个九五之尊转等死算。
  说到底,李隆基不愿冒险,王珙所言甚合他意。
  王忠嗣只得到了些慰勉之言,不由失望退下。
  从王珙得意的神色中,李怀唐读到了“妒贤忌才”四字。王珙不学无术,依靠着李林甫的关系爬上兵部尚书之位,战场上,指望他给出啥有建设性意见那是妄想。别人的才华,他人的闪光,是他平庸的最好参照,站到王忠嗣对立面是他唯一的选择,为反对而反对。
  问计陷入沉默,期间有士兵奉一封书信,突厥人的信使用箭将邀战函射入营内。
  “好胆!”
  李隆基震怒,左贤王明目张胆地提出会猎对他来说是一种侮辱。
  主忧臣更忧,王珙一脸愤然,慷慨激昂道:“臣不才,愿为先锋,定教狂徒明白何为天子雷霆之怒!”
  先锋?李怀唐哑然失笑。转身向后的那种还差不多,就像丢掉辽西城一般。
  为帝者数十年,李隆基自然明白这只是王珙的表忠心,没当真让他为将去厮杀。不过,王珙的大义凛然激发了他的热血,“传令全军备战,明天与突厥人会战!”
  “不妥!陛下,”崔希逸心下暗叫不妙,“我军远来疲惫不堪,不适宜立刻投入战斗。因为膘骑大将军的两场胜捷,目前我军士气高涨,而突厥人反之,所以决战宜迟不宜早,待突厥人的士气落至低谷再会战不迟。”
  大将军陈玄礼附议:“安使君已折返领军,幽州军不日即可到达,不妨再等等。”
  如果崔希逸不提李怀唐,说不定李隆基还能听进劝谏,到目前为止,李怀唐以区区三百人反客为主,风头盖他一筹,让他颇为不爽。难道最后的击败敌人也需要依靠李怀唐的威名?
  见到皇帝脸色一沉,王珙第一个跳将出来。“崔总管谬矣,突厥人不堪一击,以五千之众伏击三百而惨败,破敌正当此时!”
  金沙滩一战,李怀唐以三百部众斩首五百八,而自身的损失微不足道,再观察突厥人的简陋装备,王珙得出结论,敌人的战斗力不值一提。
  基于同样的认识,李隆基起了轻敌之心。
  “毋庸再议,朕意已决。所谓士气可鼓不可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泄。”
  李怀唐苦笑,仿佛看见了明天的惨烈……
  明天转眼即到,生死决战一触即发。
  北风萧索,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两支庞大的军队之间,肃杀之气郁聚,浓烈。
  唐军摆出千年不变的阵型,步兵居中,骑兵两翼,中间的步兵阵依次由重步兵、步弓手,弩手组成。李隆基押后运筹帷幄。
  左贤王部同样分成三大集团,左右两翼对应以归附的室韦部与契丹奚族一部,他自领主力坐镇中央。
  没有口水战,也没有单挑,一场低烈度的厮杀揭开了会战的帷幕。
  左贤王首先派出五千骑冲击唐军的步兵阵。
  骑兵上千,跑动的气势骇人,大地为之震动,视线被其卷起的尘土所遮蔽。初历阵者无法辨清对方有多少人马,心中极易产生震撼与恐慌。
  “快,快擂鼓号令放弩箭杀死他们!”
  王珙脸色煞白,急匆匆下令。中军所在搭建一座木制高台,李隆基等人站于其上,前方的动作一目了然。
  “等等,”身为顾问,有责任指出错误所在,李怀唐道,“敌骑不过前来试探,观其阵势人数最多五千,弩阵只适宜三放其一。”
  李隆基将信将疑,望向崔希逸,得到的是点头赞同。
  “传令,所有弩阵,以三排为组,首排放箭!”
  形势紧张,李隆基不得不从善如流。
  弩床阵早已蓄势待发,战鼓擂,令旗摇,上千支弩箭闪过天空,划过八百步距离,覆盖在预先测量好的范围内。
  每一架床弩所发的弩箭,由一大八小组成,中间的主箭粗如手臂,威力强大,遇者几无生还之理,即使被擦碰着也逃不过落马的命运。
  突厥骑兵受到打击,损失不小,直接间接死伤者超过三百人,阵势因此而出现混乱。
  开弓无回头箭,突厥人的进攻继续。距离缩短到三四百步,脚踏弩(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