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掌东厂,同时又是司礼监掌印,整个大明朝敢不给他刘瑾面子的人不多,而李东阳就算作是其中一个。
如今朱厚照对李东阳不满,刘瑾立刻准备决定要再去踩上一脚,要踩得李东阳永世不得翻身。
早在一个月以前刘瑾就开始收集能够使得李东阳再也翻不了身的各种证据,东厂的番子几乎全部出动,他们梳理了一边李东阳的各种关系,重新收集了李东阳所写的各种书籍、书信以及书法。包括李东阳名下的财产,东厂的人也重新计算了一遍,看看符不符合他的俸禄收入。
不得不说李东阳是一个严于自律的人,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直系族亲,基本上就没有犯过任何大错。就算三年前他亲大伯的儿子不慎将他打成重伤,李东阳不仅没有包庇,反而还写了一封书信去当地县衙,叮嘱县衙的人必须秉公处理,如有半丝偏颇他将上禀吏部将其撤职查办。
整整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刘瑾愣是没有挑出任何一丝李东阳的毛病。
他算是重新认识了一遍李东阳,在东厂衙门的大堂之中,四十几个东厂的人正在逐字逐行的翻阅李东阳所写的书籍以及书法画作。刘瑾坐在椅子上盯着,他心里其实对李东阳已经有了淡淡的敬佩,难怪此人能压我一头这么久,果然厉害。
突然,一名东厂的档头兴奋地叫了一声:“找到了,找到了。”
刘瑾目光一亮,立刻走过去,那名东厂的档头拿着一本翻开的书递给刘瑾道:“厂公您看,这处。”
刘瑾先看了一眼书的封面,此书名叫《大明文武集》,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就是记录一下大明自开朝以来各个文臣武将的丰功伟绩而已,一方面表达对前人的敬仰,另外一方面同时抒发自己的志向,暗示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类似于这样的文臣武将。
这本书是李东阳还在任做侍讲学士任太常少卿的时候所写,那已经是弘治二年的事了,距今已经差不多有二十一年的时间。
刘瑾看了看那档头所指的地方,开口念道:“至正三十一年,徐达将军率军自潼关向西,讨伐一再扰乱兰州的扩廓贴木儿,在沈儿峪战斗中彻底消灭了元军,徐达军队占领了定西并连续攻克沔州、兴元,平定了甘肃南部,至此,大明统一,元灭。”
刘瑾看过以后仔细回忆了一下,他对于历史方面并不太熟悉,但至少这开国历史还是有所了解的。特别是徐达,这开国功勋第一家中山王的故事广为流传,戏文里都经常说起。
刘瑾想了想后疑问道:“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啊,历史就是这样的嘛。”
那档头摇了摇头,低声对刘瑾道:“厂公,这里有问题,并且是大问题。您想想看,至正三十一年。。。。。。至正有三十一年吗?太祖皇帝是在至正二十八的时候登基称帝的,这上面写的至正三十一年应当是。。。。。。”
刘瑾倒吸了一口凉气:“洪武三年!”
“厂公大人英明,这李东阳乃是我大明的臣子,编写史集的时候不用大明年号而用前朝年号,这岂不是想要造反?”
这一下包括刘瑾都有些愣住了,他原本只是想让李东阳永世不得翻身,能够整死他是最好的。不过眼下从这本书上面发现的错误,刘瑾十分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文字狱!
大明一朝文字狱并不少见,但每一场文字狱带出的都是一场腥风血雨。如果刘瑾将此处捅出去,那么恐怕要死的不仅是李东阳一人,更加还有李东阳直系族亲以及当初印刷,贩卖这本书的所有人。
刘瑾捏了捏手中的《大明文武集》,他低声道:“无毒不丈夫,李东阳,这一次你可就怪不得我了。”
说完,刘瑾立刻拿着这本书出了东厂。
而此时此刻的李东阳完全还不知道一场大祸正朝着他逼近,他心中怀着死死落寞,正在自己的书房之中写着奏折。奏折的内容十分简单,全文只有一个意思,致仕乞休。
李东阳看的很清楚,他已经到了必须要退的时候了。
ps:感谢更上楼大大的慷慨捧场,您是本书第一位大侠级别的粉丝,多谢您的支持。另外也感谢小皇帝、醉月逍遥人、千里千魂三位大大的捧场。
第六十一章 文字狱
李东阳写完奏折以后重新看了看,年纪越大他行事就越谨慎,因为他清楚,盯着他的人有很多,他不能让自己犯错。确认奏折没有任何错字,也没有任何言语不当,或者言语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后李东阳将墨迹吹干,感叹了一声:“江湖夜雨十年灯,人事浮沉几番新,是也,非也,皆化为一杯浊酒一壶清茶。”
这番话的意思是“江湖当中很乱,心里很烦,十年中每个雨夜都是愁绪满怀难以入眠。但是天下总是在悄悄改变,人与事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与错是与非现在对于他李东阳来说已经化为一杯浊酒和一壶清茶。”
李东阳将奏折一收,然后放到一边。顺手他抽出江夏交给他的那篇八股文,也就是那篇以“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为题所做的八股文。
首先印入李东阳眼帘的是江夏的董体字,董其昌的楷书号称是楷书之最,融合百家之长。其字力透字背,天生自带一股磅礴大气的感觉。对于江夏的字李东阳十分欣赏,他接着看下去,见到江夏的破题是“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李东阳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叫了一声“妙!”
然后李东阳接着往下看,见到江夏的承题是“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李东阳忍不住连拍了三下桌子,兴奋地叫道:“妙妙妙,太妙了。”
李东阳一口气将整篇文章看完,然后他将手中的文章放下,自言自语道:“此文已经可当金榜之作,此子真乃天才也,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想到这里,李东阳准备去逍遥山庄看一看江夏,不过刚刚拉开书房的房门李东阳停住了脚步,他想起来明天就是上早朝的日子,如今时候已经不早了,再去逍遥山庄恐怕会耽搁了上早朝。
想到这里李东阳摇摇头道:“算了,反正接下来也无甚大事,不如就住在逍遥山庄好好雕琢一下这块璞玉得了。”
这一天明月被乌云遮蔽,夜色黯淡。没有人知道这一夜发生了多少事,不过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次日早朝,文武百官进入太和殿上早朝。朱厚照端坐于龙椅之上,头戴东珠皇冠,身穿五爪金龙皇袍,看上去十分威武。
跪拜之礼过后,众大臣谢恩起立。朱厚照扫了众大臣一眼,然后说道:“河南旱灾刚过,如今又起蝗灾,众卿家可有应对之良策?”
太和殿内寂静无声,无一人开口说话。这蝗灾最是难治,基本没有人想到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过了好一会儿倒是李东阳开口说道:“启禀皇上,昨夜微臣翻阅古籍,书上记载树木占地之七八者,大蝗不生。臣认为可以尝试此法,从周边各地移植大量树木到河南蝗灾泛滥之地,如此兴许可以抑制大蝗再生,然后再加派人手予以捕捉大蝗,如此蝗灾可抑。”
李东阳的这个方法其实的确是对付蝗虫的一个有效办法,要知道后世科学家研究表明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百分之五十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是无法繁衍的。这也就是李东阳那句“树木占地之七八者,大蝗不生”的意思。
不过李东阳这个办法短期内是无法看见成效的,并且要将河南那么大一个地方的植被覆盖率加大至百分之五十以上谈何容易,所以他这方案一提出来朱厚照就反问李东阳道:“太傅,朕问你,河南有多大?整个河南十之七八的土地要种满树木谈何容易?需要耗费多少银两?户部能拿得出那么多的银两吗?还有,即便种植好树木以后蝗灾真的被抑制,那个时候河南还有颗粒尚存?”
朱厚照一连串反问让李东阳说不出话来,他当即跪在地上叩头行礼道:“微臣愚昧,请皇上降罪。”
朱厚照看了李东阳一眼,眼神中的不满没有丝毫掩饰。不过朝会上的规矩是大臣不能直视龙颜,所以没有几个大臣看见朱厚照的眼神,只有几个胆子比较大人偷偷用余光看了一眼。
朱厚照微微吸了口气后摆摆手道:“罢了,先起身吧。”
“谢皇上开恩。”李东阳起身站到一旁。
朱厚照再一次看了众人一眼后道:“众卿家之中还有没有人有应对之良策?”
百官再无一人敢说话。
朱厚照点了点头后道:“既然你们没有办法,那朕就教你们办法。接下来给朕分三步处理河南蝗灾一事,第一、吏部发文告知河南各县各府,令他们大量购买鸡鸭,与蝗灾泛滥之处牧鸡牧鸭。”
曹元往前跨出一步跪地道:“微臣领旨。”
“第二、司礼监在朝会散去以后立刻着太医院大肆进购卢节草、半夏、天南星以及川乌等几种草药,将其研磨成粉,然后喷洒于蝗灾泛滥之处。”
刘瑾乃是司礼监的掌印,他立刻上前一步跪地行礼道:“奴婢遵旨。”
“第三、户部立刻拨银往江南各地购买粮食运往河南,如今河南旱灾刚过又发蝗灾,粮价必定上涨,必须提前应对。”
李东阳也跪倒在地行礼道:“微臣遵旨。”
“好了,就是这三步。牧鸡牧鸭可以利用鸡鸭吃掉蝗虫,喷洒药水可以灭杀蝗虫产下之虫卵,购买粮食可以抑制粮价。如此简单的办法,文武百官竟没有一人能够想到,朕问你们,朝廷养你们有何用?”
听见朱厚照这样说,文武百官立刻跪下,众人高呼道:“微臣无法替皇上分忧,微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
“罢了,都散了吧。”
朱厚照摇了摇头,然后起身离开。
百官退去,李东阳在曹元和梁储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原本也准备离开太和殿,但是刘瑾却突然走过来笑着对李东阳说道:“首辅大人,皇上召您去乾清宫见驾。”
李东阳看了刘瑾一眼,他心中没由来地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来。刘瑾的笑容总让他感觉十分的不舒服,李东阳点点头应了一声:“是,有劳公公通传。”
李东阳跟在刘瑾身后从太和殿的侧门走出去,一路往乾清宫走去。刘瑾走的有些急,所以当李东阳到了乾清宫门口的时候还微微有些气喘。
刘瑾站在门口对李东阳道:“首辅大人,进去吧,皇上在里面等着呢。”
李东阳看了刘瑾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后走进乾清宫。
宫殿里面朱厚照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拿着一本书翻看着。表情平静,看不出任何异样来。李东阳对着朱厚照跪地行礼道:“微臣李东阳,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傅平身吧。”朱厚照淡淡地说道。
“谢皇上。”李东阳起身。
朱厚照从面前的书案上取出一本奏折道:“方才朕看见了太傅递上来的奏折,太傅想要告老还乡?”
“回皇上,微臣年纪老迈,耳聋眼花,头脑昏庸,已经无法再为朝廷效力,故此想要告老还乡,还请皇上恩准。”李东阳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道:“太傅,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天顺八年中的进士,然后入朝为官。一生历经英宗、宪宗以及我先皇孝宗三朝,加上朕您算得上是四朝元老了。”
“蒙皇上关心,皇上所记不差。”李东阳回答道,他不明白为什么朱厚照会提及这些。
朱厚照摇了摇头,一脸悲伤地叹道:“四朝元老,却想不到竟然是个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
李东阳先是一愣,紧接着整个人下意识地就跪倒了地上,他有想过当今皇上对自己的评价恐怕不高,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的头上竟然能冠上“乱臣贼子”四个字。
李东阳回过神来以后急忙说道:“皇上,微臣对大明,对皇上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还望皇上明察。”
“明察?朕还需要明察吗?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你自己看。”朱厚照一下将手中的书扔到李东阳面前,李东阳赶紧将书捡起来。那《大明文武集》五个大字李东阳险些没了印象,脑袋了仔细转了几个圈才想起来这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所写的一本书。
李东阳翻开一看,因为朱厚照特地折叠了一下,所以他一下就翻到了朱厚照想要他看的那里。而那句“至正三十一年。”更是被朱厚照用红笔勾画了出来。
李东阳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随即他心中冒起一股凉气。
今时今日的李东阳哪里还像他之前年轻的时候,朝廷的诸多忌讳他了如指掌,那“至正三十一年”代表着什么李东阳更是比谁都清楚,李东阳背后立刻冒出冷汗来,他重重地对着朱厚照磕头道:“皇上,此书乃是微臣年轻时所写,距今已有二十一年。微臣当时年少无知,故而出此大错,还望皇上看在微臣年事已高,为大明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过臣这一次吧。”
一向以沉着冷静著称的李东阳,在面临此事时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一边说着,一边全身都颤抖起来。
第六十二章 文人的讽刺(三更,求收藏)
文字狱在平常人看来是一件十分荒诞无稽的事,人们往往认为仅仅是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称号的错误就杀人全家,诛灭九族的确有些太过分了。
但实际上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时,看待事物所得出的结论就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拿江夏来说,如此聪明的一个人,至今还没有反应过来朱厚照的身份,外人看来可能是一种不合理。但实际上代入到江夏的角色去看就不一样了,一个在青楼里随便认识的富家公子,谁会去想去怀疑他是不是当今皇上?
非是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没有往那个方向去想。
作为皇室中人,作为一名君王。遇到这种明显有错误导向的书籍,他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什么合理与合理,他们考虑的是影响。是皇权的稳固性,是天子的威仪。
为了这三者,天子愿意杀很多人,愿意杀。。。。。。任何人。
见到李东阳那微微颤抖的模样,朱厚照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不愿再看他:“去吧,先回家去,等朕考虑清楚该如此处置了再行定夺。”
“是。”李东阳也深吸了一口气,当他站起身来时他已经没有再颤抖,整个人的表情和眼神都变得十分平静。四朝元老绝非等闲,李东阳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位置,靠的绝对不是侥幸。
他看向朱厚照,目光不偏不倚地直视着他。
直视圣颜,这是一种犯忌讳的事情,可以视作是对皇上的不敬。
但是朱厚照并没有生气,李东阳看了大约四五秒钟后才开口说了一声:“皇上。。。。。。保重。”
朱厚照看着李东阳,这一声“保重”让他心里微微颤了一下,但是想起那句“至正三十一年”,朱厚照心中又暗自摇头。说实话,朱厚照并非是一个嗜杀之人,也不是一个一点情面都不讲的人。
若是这件事是普通一个书生写错了,朱厚照绝对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但这偏偏是当朝首辅,太子太傅犯下的错,那意义就不一样了。也许还有人不明白“至正三十一年”代表着什么,这可以代表李东阳认为当时太祖皇帝朱元璋还不算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到洪武三年之前,太祖皇帝的皇位都还是名不正言不顺。
朱厚照没有回应李东阳的那句话,李东阳转身离去。
在走出乾清宫的那一刻,朱厚照突然开口叫道:“太傅。”
李东阳转身看向朱厚照,朱厚照犹豫了一下后说道:“不要怪朕,有些事朕也是迫不得已。”
李东阳微微一笑,淡然说道:“身为天子,不得已之事有很多。天子不应嗜杀,但若遇不得已之事时,亦不可不杀。”
说完,李东阳转身离去走出了乾清宫。
在过道的转角处,李东阳突然碰见了刘瑾。看见此人脸上一脸笑容,李东阳顿时明白这件事一定是刘瑾捅上去的。这是一种直觉,也是一种推论。李东阳摇摇头,没想和刘瑾说话,正欲离去。
刘瑾突然伸手拦住李东阳,他笑着说道:“咱家一直在想,为何首辅大人无时无刻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咱家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首辅大人答应。”
李东阳抬眉看了刘瑾一眼,吐出一个字:“讲。”
刘瑾笑着说道:“咱家想请首辅大人给咱家讲一个笑话,相信首辅大人一定不会拒绝吧?”
李东阳微微眯了眯双目,他想了想后道:“李公公愿意听本官讲笑话那是本官的荣幸,本官就给李公公讲一个。”
刘瑾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拍拍手道:“好,李大人果然识时务。放心,你这一个笑话不会白讲的,须知天牢里面咱家的关系多着呢。”
刘瑾这番话已经是在暗示李东阳将会被打入天牢,李东阳并没有生气,他说道:“那李公公听好了,从前。。。。。。有一个太监。”
说完这里,李东阳没有再说下去。
刘瑾忍不住问道:“下面呢?”
李东阳微微一笑,道:“下面?下面自然是没有了。”
刘瑾先是一愣,接着他才反应过来。李东阳这是在讽刺自己下面没东西。对了一个太监来说,刘瑾生平最大的忌讳就是提及此事,而李东阳却恰巧一句刺中他心中最痛的地方。
刘瑾点点头,几乎是咬着牙笑道:“好,好啊,好得很。首辅大人就是首辅大人,果然是与众不同,说的笑话都。。。。。。特别好笑。如此好笑的一个笑话,咱们一定会好好报答李大人的。等李大人到了天牢,等李家女眷进入了教坊司。。。。。。咱家一定会好、生、照、顾。”
李东阳冷哼一声,他突然往前跨了一步,这一步吓了刘瑾一跳,刘瑾竟然下意识地退后了一步。须知刘瑾乃是一个习武之人,而李东阳却手无缚鸡之力。但仅仅是气势相压,刘瑾竟然弱了李东阳一筹。
李东阳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算什么东西?一条狗而已,还是一条胯下无物的狗。我生于世时受百官爱戴,万民敬仰,死后也必将流芳千古,青史留名。而你呢,生在世上的时候是个无卵太监,死了以后你知道你是什么吗?无卵。。。。。。死太监。”
说完,李东阳潇洒离去。走出五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