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新秩序 >

第2章

大唐新秩序-第2章

小说: 大唐新秩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诚中因为“身子雄壮,善走”,作为河北大地常见的“游侠儿”,被编入了健卒前营。营指挥是周知裕,但李诚中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福气见到。入营三天以来,他所见到的最高级别长官是一个姓任的都头,其下是本队队正张忠严,秩别陪戎校尉,从九品上。于是他终于弄明白了,三天前将他“诱拐”投军的家伙名字并不叫“陪戎”。

他见得最多的是伙长刘子壮,陪戎副尉,从九品下。同伙里没有伍长,因为加上刘子壮本人,一共也就五个人,换句话说,编制不齐。据刘伙头讲,他本人已经从军一年,最初也是从健卒干起,一个月前,大帅征召燕地儿郎,他才被任命为伙长。按照刘伙头的说法,只要战事一起,好多人都可以当官,所以他鼓励大伙多加劲、多卖力,升官发财很容易!

刘伙头很朴实,不太会说话,把同伙几个人召集起来说出上述那番话以后,已经急得鼻尖冒白汗了,最后想要说一句结束的话来鼓励士气,却始终没能说出来,只能用力挥了挥手。等刘伙头挥完手,李诚中和剩下三个人还在大眼瞪着刘伙头,直到刘伙头转身出帐,大家才意识到动员会结束。

刘伙头不会说话,但燕地男儿自有一番热血,除了李诚中外,其他三人都兴奋起来。大帅发出征召令是为啥?不就是为了进兵中原么?咱燕赵男儿也要加入争夺天下的行列了,到时候不知有多少仗可以打,有多少官等着升,有多少钱可以抢!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似乎转眼就都是陪戎了,手下也管着弟兄了。

李诚中只是翻着白眼听他们议论,浑没兴趣参与。打仗是闹着玩的?会死人的知道不?盯着眼前破了好几个窟窿的小小皮帐,掂了掂手中不仅生锈而且破口的横刀,他苦涩的叹了口气。

穿越这个事情让李诚中苦恼了好几天,好在穿越前便一无所有,是以他倒没什么可惜的。只是他的历史知识并不丰富,除了知道晚唐是一个藩镇混战的年代外,对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脑子里一片模糊,尤其对于自己所在的卢龙军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更是一片空白,而对于即将开战的魏博军,反而有些印象,似乎记忆中、魏博军在晚唐里很有名吧?既然有名,是不是很厉害呢?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无论自己是被胁持也好,被诱骗也罢,总之如今是入了大军了,想要逃跑?在这平原上谈何容易?一旦被追回来,必定是个杀头的结局,所以李诚中只能认命,且走一步看一步吧。这几天中,李诚中也早已想通,既然已经效法前人穿越,便索性安定下来,不是有句话说得好么?既来之,则安之,还没有想好怎么在这个时代讨生活之前,先混口饭吃再说吧。好在他当过两年兵,对行伍生涯十分熟稔,几天下来,便适应了这种古代军营的生活。

又过了两天,伙里添了两个新来的弟兄,都拥挤在一个破旧的帐篷里,说说笑笑倒也热闹。连上刘伙头在内,一共七个人,只有刘伙头一个算是老兵,其他都是新兵蛋子。但河北大地上向来不缺敢战的士卒,既然被编入了健卒营,就都是可战之士。虽说都是新兵,可燕赵男儿本就都是热血赳赳的汉子,又生逢乱世,自然谈兴都很浓。就算到了晚间军营宵禁,仍是在帐篷里拉着刘伙头问东问西。

刘伙头被问的有些吃不住了,抛出一句“马上就要开战,到时自知”,便转过身去闷头睡大觉,对其他人的问询置之不理,被追问得烦了,喝上一声“禁声!”大家伙便都不敢再说话了,只是默默的想着即将到来的战事。大仗马上就要开打,如今大军汇集巨马水畔,只等少帅带兵过来,便要拔营起寨,南向魏博。

李诚中没有等太久,第二天刘伙头便匆匆传回军令,大军出发!于是大家伙儿忙碌起来,在刘伙头的指点下,收拾营帐,装备器具。不仅李诚中他们,此刻就连整座军寨都喧闹纷乱起来。有些找不着自己东西的便相互指责谩骂,有些所携营帐包裹绑束不紧的便挨上官好一顿训斥,更有没工夫外出方便的直接就地解决,让穿越前当过兵的李诚中摇头不已。

让刘伙头意外的是,在收拾军帐方面,李诚中表现得比他这个老兵还要好很多,三两下子就将帐篷绑束完毕,连带伙里共用的几条毡毯也收拾得十分利落,全部装上了一辆马车。这下子刘伙头舒坦不已,自己伙里有能人啊!燕赵人直肠子,刘伙头没有什么嫉妒之心,满心欢喜的拍了拍李诚中的肩膀,以示夸奖。

得益于李诚中的利索,全伙第一个收拾完毕,得到了队正张忠严的点头赞许。等整个健卒前营收拾完,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于是大伙儿整队出营,在营寨外的空场列出队形,等待指挥周知裕的校阅。

说是列队,但在李诚中看来,这样的队列实在是……不敢恭维。两千人在几十个盔甲鲜明的老军弹压下,勉强收束成一个方阵,但行列之间歪歪扭扭,前后相隔乱乱糟糟,更有甚者,干脆挤成一团,分不清前后左右,就在方阵中间大声交谈着、嬉笑着,在几个军官的巡视下,好容易才渐渐理清。这一番折腾,又耗去小半个时辰。

由于健卒营是新立的营头,李诚中对于这番乱象倒也能够理解,只是不知如此乱哄哄的军阵,拉出去能不能打?尤其是手中所持兵刃,五花八门,有胯刀持枪的,有握棍吊锤的,其中很多还背负弓箭,大都是投军时自带的家伙。更有多一半人都如李诚中一般,没有带兵刃投军,只是发了一把锈迹斑驳的横刀。不过好在健卒营都是燕赵大地上的健儿,能称得上健儿的,自然体格都不会太差,精气神也都充足,若是单独一个一个拉出去,看样子似乎也能战。

因为李诚中的个头较壮,换句话说,形象较好,所以刘伙头特意让他站在本伙第一的位置,后来被队正张忠严看见了,直接把他叫到本队第一排站立。这个位置也是整个健卒营军阵的第一排,于是李诚中习惯性的站了个标准的后世军姿,连任都头都过来问了他的名姓。

就在健卒营整队的时候,李诚中在第一排看得清楚,大军并非都如自家军阵这般杂乱。从营寨中陆续开出一些队伍,也在空场中整合。横列竖行都要像样得多,衣服甲胄也相对统一,兵刃都很齐整,就连旗帜竖得也精神许多。

站在李诚中旁边有几个前排压阵的队正、都头就抬眼望去,然后羡慕的小声嘀咕着,这支是什么山后子弟,那支是什么衙内军,李诚中也听不真切,更记不得那许多,只是觉得人家方阵要远远好过自家所在,虽然开拔之后,队形明显松散,但比起自家身后这些左右都分不清的家伙,实在是好太多了。

就在李诚中看得津津有味之时,忽感大地颤动,大队大队骑兵涌出营寨。成千上万匹战马的马蹄同时踏响,仿佛雷鸣一般,震得李诚中耳膜鼓轰鸣不已。那种刀枪如林的森严气象、那种万马奔腾的威严气势,让李诚中忍不住热血涌上心头,只想高声大喊,否则不足以宣泄心头涌动的激情。于是李诚中情不自禁喊了起来,身后整个健卒营的两千人也同时喊了起来。

足足好半天工夫,骑兵才出完,等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良久,李诚中才深深吸了口气平息下来,他身边很多人却如喝醉了一般,脸色潮红,盯着骑队远去的方向,张着大嘴好半天合不拢。

这样的场面是最能鼓舞军心的,所以当周指挥在亲随的簇拥下来到军阵前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左右打量了一番,便挥手示意出发。于是在老兵和军官的指挥下,健卒营终于按照每都的编制陆续开拔。

大军在河北大地上展开,数条长龙并驾齐驱,旌旗招展、鼓乐齐鸣。李诚中作为新兵,不知道自家所在的卢龙军规模有多大,有说五万的、有说十万的、更有说二十万的,但放眼望去,密集的队伍在田野中穿行,如林的刀枪在阳光下折射寒芒,时不时一队队骑兵在周围往来纵横,身前身后人声鼎沸,大笑声、誓言声、谈论声夹杂在一起,燕地男儿的直爽和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诚中身处其间,也忍不住心潮澎湃,勃然而生出踏平一切阻碍的勇气。他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赖!

此后几日,大军每日卯时行军,辛时扎营,行三十里而止。一路上仍然不停有青壮从军,有的是游侠儿,有的是体力健硕的农夫,还有少许念过书的。李诚中所在的伙里就分到一个,此人姓姜名苗,家中农户,但自幼好书,家中交不起先生的束脩,便时常在学堂外偷偷听讲,倒是让他学会不少字,懂得了不少道理。

此际天下大乱,武人当道,姜苗干脆就丢下了家中的农事,投入军中,梦想着博取一番功名。李诚中见姜苗身体略显单薄,行军有些吃力,便想帮他多担一些,但姜苗却微笑着一口回绝了,只是每天扎营之后累得半死。有时候想起来,李诚中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这份坚持。

过得几日,前方传来消息,骑军已然围了魏博的北方重镇贝州,于是众军纷纷加快行军脚步。等赶到贝州城下时,倚城四周扎下了连绵数里的营帐。周无忧所在的健卒营,则立于贝州城北偏东方向。

第三章 贝州(一)

贝州城位于永济渠北岸,是隋代大运河上的一处要地,也是魏博军北方重镇。由此顺永济渠南下,不到两日便可直抵魏博军节度所在地魏州,正是此次卢龙军南下的首战之处。

此刻的贝州早已四门紧闭。城墙并不算高,也就两丈挂零,只是城外引了清河水,形成护城壕沟,将贝州城四面护了起来。只要能安稳渡过护城河,搭上梯子便能登上城楼。是以,等后续大军赶到后,随军民夫营便开始伐树造梯。

健卒营前营指挥周知裕从中军帐出来,心情有些沉重。

魏博军老帅罗宏信病死,少帅罗绍威继任,自为留后,并向朝廷请旨,等待节度任命。年轻的罗绍威算什么?在老帅罗宏信在世时,只是一个斗鸡走狗的纨绔罢了,就连魏博本镇内的许多牙军大将都不服气。当消息传到幽州时,卢龙军上上下下都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正是兼并魏博的大好时候,于是纷纷撺掇大帅起兵南下。周知裕当时也非常赞成,是第一批上书建言的军将之一。

于是刘大帅果断起兵,集结卢龙军本部精锐五千衙内军,又点了八千霸都骑兵、两千山后子弟、三千银葫芦都和各关州镇兵八千,并大募节度府下辖十三州三十五县,征得一万青壮,编作五营健卒。不仅如此,义昌军节度使、少帅刘守文也带兵万人赶来助阵。两军在巨马水畔会合,光是战兵就近五万人,连同征发而来的数万民夫,夸兵十万!

很多随大帅起家的亲信将领都得到了提拔,周知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原本为大帅亲卫,后调至霸都骑成为骑将,这次被直接任命为健卒前营指挥、翊麾校尉,秩从七品上,官爵足足提了两级,手下管辖的兵马也从一都两百骑扩充为一营两千人。

此际虽说天下大乱,名器滥授,差遣与职官相当混乱,而且健卒营的步军比不上霸都骑兵精锐,才成军的新兵也完全不能和久经沙场的老兵相媲美,但至少周知裕成为健卒前营指挥后,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何况燕赵子弟多慷慨之士,素来就是极好的兵源,大部分青壮都常年习武,比其他地方要强得多,拉上战场就能搏杀。假以时日,随着健卒营在逐鹿中原的战事中历练出来,他周知裕也必将拥有更美好的前程!

反观对手,作为大唐延续近百年的藩镇三强之一,如今的魏博军早已是明日黄花,除了八千牙军仍为当世精锐外,其余却并无什么太好的军备。可魏博镇所辖六州却着实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不仅灌溉发达、农耕完备、田亩丰美,而且人烟稠密、丁口众多,此外,更是卢龙军争战中原的必经之所。若是攻占此地,除了获得丰厚的辎重接济外,也等于打通了南向的通道。

就在大军合围贝州之时,南边斥候却出来消息,汴军北上了!这绝对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当时大伙儿合议,都认为如今河东李太师与宣武的朱太尉正在两相征伐,是顾不上魏博的,更何况朱太尉的汴军还在围剿叛逆秦宗权,更不可能救援魏博。可是怕什么来什么,大家都没想到汴军竟然有如此实力,在东西两线同时用兵的时候,居然还有余力救援魏博!这个消息压在大伙儿的心头,沉甸甸的。

并且,贝州拒绝了开城纳降。面对卢龙军大军合围的威势,一个小小的贝州城居然敢负隅顽抗,真不知道守将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可现在问题来了,攻城战并不容易,凭借数万大军当然能够吃下小小的贝州,可这需要时间,如今什么最缺?却恰恰是时间。若是在贝州城下拖个十天半月,等汴军援兵赶到,将来攻打魏州的时候,会增添多少困难?

刚才军议的时候,大伙儿脸色都不好看,大帅在帐中发了脾气,要求三日而下贝州,作为健卒营指挥之一的周知裕当场就接到了攻城的命令。接到命令并不奇怪,他也早有心理准备。健卒营是临时征募的青壮,比不得那些久经杀伐的队伍,没有经过战阵的训练,在野战中是不能单独使用的。但燕赵大地不同别处,这里民风彪悍、百姓豪迈,青壮健儿中多游侠、多勇士,让他们列阵野战或许不行,但一个对一个,却不输于任何人!所以由健卒营来攻城正好可以发挥长处、避免缺陷。

周知裕本来也做好了第一个请命攻城的准备,但接下命令的时候,心里却感觉有些着慌。按理来说,城墙不高且兵力单薄的贝州应该能够轻易而下,因为战前得到消息,贝州城中只有一千镇兵。但既然汴军都出乎意料的北上了,此番攻城会不会又有什么变数?

他打马在自家营寨中转了一圈,巡视了各处都队之后,便传令各都都头到主帐军议。

健卒前营主帐内军议的时候,李诚中正在灶旁啃着炊饼、就着一碗羊骨汤,小声地向姜苗讲解着登城的要领。这些日子的行军,李诚中逐渐捡回了当年部队服役学到的本事,充分展现出了一位士兵应有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行军负重,还是扎营收拾行装,一切都干净利落,在得到刘伙头和队官的多次夸奖后,也赢得了伙里同伴们的尊敬。就连任都头都曾私下里断言,李诚中必定曾经是一个老兵!

姜苗十分好学,对李诚中一路释放的善意也很感激,便经常向他请教军伍中的事宜。按照李诚中前世在部队中学习到的匕首使用方法,结合刺刀的拼刺,他这两天专门做了这方面的研究,此刻两人便是在探讨攻城时的战术动作。当然,与其说是探讨,不如说是李诚中边琢磨边向姜苗传授。

“登梯的时候重心一定要低,低下来才能稳得住。尤其在攀爬梯子的时候,重心太高的话,容易摔倒,是决计踩不稳的。”李诚中努力思索回忆着。

“重心?”姜苗不太理解这个词,张口问。

“唔,或者说腰部……脐下的位置,这个地方就是发力点……别管那么多,你就把身子稍微低下来,猫着腰就对了……”李诚中解释。

姜苗端着木碗,嚼着大饼按李诚中所说摆了个姿势,道:“是这样么?”

李诚中纠正了一下他的站姿,然后点点头,让姜苗坐下来,又接着道:“上到城头的那一刻,要斜着跳进去,别直接冲,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正对面的人,而是旁边那个。这样可以有很大机会让你正对面的敌人攻击落空,同时出其不意的攻击旁边敌人的侧面,也比较容易。”

姜苗眨着眼睛默默体会着,想了想,笑道:“声东击西?好主意!”

李诚中接着道:“脖颈、腰部、腹部这些地方都是人身上的软肋,尽量往这些地方砍,敌人防守起来也比较困难……”

正说着,队里的伙夫赵大笑眯眯的过来,往每个人碗里加了一撮黑粉。赵大是正经的燕赵子弟,却不好厮杀,也没什么大志向,他也是个老兵了,从军比刘伙头还早,却一直当个火头军,专门给大伙做饭。李诚中一愣,尝了尝汤味,不由有些惊喜:“花椒?”

赵大回头一咧嘴:“我晌午刚弄来的,大伙儿尝个鲜!”

加了花椒粉的肉汤滋味更好,赵大挨个给大伙儿添加着,队里的气氛霎时热烈起来。周无忧喜滋滋的灌了两口肉汤,忽然想起一事,忙赶过去问赵大:“老赵,你这花椒哪儿弄的?还有多少?”

赵大回答:“营寨后头的林子里弄的,那里有几颗花椒树。”

李诚中眼前一亮。

饭后,李诚中央求赵大又帮他弄了些花椒,舂成粉末,讨要了一个小陶罐,便找了个营寨中偏僻的所在开始捣鼓。

穿越前他配发的那枚纸质简易烟雾弹一直还在,作为两世相隔的念想,他随时都带在身边,此刻攻城在即,为了保命,他也只能忍痛对其下手了。他把烟雾弹小心的拆开,将其中的胶体放到陶罐里,加了些清水,在陶罐下生火加热。不一会儿,等胶体渐渐化开,然后用树枝不停搅拌着,边搅拌边撒入花椒粉。搅拌均匀后,他把火一撤,将从烟雾弹上拆下来的火药线插到里面,露出两寸的长度当做引线,等胶体重新凝固,一枚简易的加料烟雾弹便加工完成。

可惜没有辣椒粉,否则添加进去的话效果更佳。这个东西李诚中在穿越之后就四处寻找,可惜谁都没听说过,于是他很遗憾的只能继续吃那些没滋没味的食物,到现在还有些不太习惯。当然,有了花椒粉也不错,登城的时候往城头上一抛,还不得呛得守军鼻涕眼泪横流?

李诚中找来的陶罐不大,也就一个拳头大小,是专门用来给上官烫酒的,正好塞入怀里,他随即满意的一笑,哼着不着调的曲子回自家营帐了。

第四章 贝州(二)

晚饭后,连上伙长刘子正在内的同伙八个人都进了营帐。下午的军议到现在还没结束,任都头也一直没有回来,每个人都在心里有了隐隐猜想,没准明日就要上阵了。自古沙场最是埋骨之处,也不知这一战后还有几人能够回来。

大家都睡不太好,干脆就在军帐内说话,在相互的插科打诨中散解着紧张的心情。正在这时,军帐掀开,有人探头进来喊了一嗓子:“谁可以夜视,都出来!”黑暗中大伙儿看不清人,但听出来是队官张忠严。当下,李诚中便起身出了军帐,身后紧跟着姜苗。

这个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