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116章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16章

小说: 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前讨虏将军在,又怎会使得广陵兵如此嚣张。”这时候很多人便想起来,今年春上孙策正是为了北上讨伐陈登,这才在丹徙不幸遇刺身亡,想不到才过了半年,敌人反倒渡江南下,来进攻丹徙了。
    而孙权的处置,也让将士们颇为寒心。且不说董袭身为都尉镇守历阳,乃是江北屏障,单只论亲疏关系,孙权都不应该见死不救。还让其放弃历阳后自己想办法渡江前往丹徙,只怕出了历阳城之后,就要被荆州军一口吞掉!
    就连蒋钦都忍不住追到孙权身侧,对他低声说道:“将军如此,只怕会令将士不安。董都尉现在仍在历阳死守,若是不发一兵一卒前往救援,实在……”
    孙权冷哼一声:“拿什么去救?”
    若是北上渡江就要调用水军,可以现在的情形来看,只怕水军各部才不愿意出兵,与其去自讨没趣,不若让董袭自己想办法吧。
    想到这一点,蒋钦也是满腔无奈,只得长叹一声。
    以此同时,立于历阳城头的董袭愁眉紧锁,正犹豫着是否要弃城而走。自昨日荆州军开始围城以来,董袭便下令不得城内青壮都上城参与防守,然而荆州军在城下架起霹雳车,巨大的石弹轰击在城墙上,碎屑横飞,天摇地动。士卒们还好,在这样的轰击下知道躲避在垛口下,上城帮着防守的民壮却被吓得四处乱跑,因而伤亡惨重,剩下的人见状纷纷逃下城去。
    历阳乃是江北重镇,城墙高大坚固,但也抵挡不住荆州军的霹雳车猛轰,昨日或许还存了试探之心,从今天一早开始,又增加了数架霹雳车,从南门和西门同时进攻。
    这样的仗怎么打?历阳城中虽然有近千弩手,可是和敌军霹雳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只有龟缩在城头被动挨打。荆州军一味以霹雳车轰击城墙,就算城墙再如何坚固也禁受不住,只要城墙一破,便是敌军蜂拥而至之时。
    “都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一名部下脸色苍白的找到董袭,大声说道:“不若让末将率兵出城,将敌军这投石车砸烂烧毁,方可保得城墙不失!”
    董袭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然而荆州军的霹雳车是那么容易砸烂烧毁的吗?且不说霹雳车前严阵以待的步卒,光是两翼的骑兵就不好对付。这时候开城门出去迎敌,和送死有什么两样?
    那部下见董袭沉默不语,叹了口气转头看向城下,他方才抱着必死之心求战,如今见主将如此,这心思便淡了几分。
    “咚!”又是一声巨响在城墙上轰然响起,虽然距离尚远,董袭等人都觉得如同身处巨浪之中的小船之上,摇摇晃晃站立不稳。
    董袭扶着垛口青砖,扭头对部下说道:“不可在此坐以待毙,召集各部自东门出城!”
    “咱们不守了?”那部下愕然抬头,望着董袭问道。虽然荆州军的霹雳车轰击看起来很是惊人,但实际上城内的守军伤亡并不太大,在他想来,守卫个三五天应当不是问题。更何况牛渚大营就在江边,不到数十里之地,若是孙权派兵救援,只需半天就可到历阳。现在敌军尚未正式攻城,这边放弃防守,是不是太畏战了些?
    董袭此时下定决心,反倒不似方才那么愁眉苦脸了,他瞪了部下一眼,厉声吼道:“还犹豫什么?若是被荆州军合围,我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还不快去召集人马!”
    “可若是讨虏将军派了援兵渡江而来,岂不是……”那部将担忧的说道,没等他说完,便被董袭一巴掌拍在头盔上打断了:“援兵?这时候哪儿还有什么援兵?便是来三五千援军,也守不住这历阳了!”
    那部将本是董袭从侄,见他发怒,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转身去了。
    “非是我不肯死守,只是明知是死,难道要带着他们一同送死吗?”董袭转过身,望向城下的眼神有些飘忽。董袭并非出身世家,他是会稽郡余姚县人,出自豪强之家,少年时便武力过人。当年孙策扫荡江东,进入会稽郡时,董袭领数百部曲到高迁亭迎接,孙策一见董袭如此壮伟,就让他在自己属下任盗贼督。当时山阴惯盗黄龙罗、周勃纠集党众几千人,孙策亲自出兵征讨,董袭亲手砍下黄龙罗、周勃的脑袋,返回后被任为别部司马,带兵数千人,升任扬武都尉。这之后董袭跟随孙策进击皖城,又征讨刘勋于寻阳,在孙策死后,便一直在九江郡收编士卒,镇压叛乱。
    对于孙权,董袭就不如对孙策那么忠心了,不过若是没有荆州军大举进攻,他也不会生出什么别的心思。然而现在江东形势糜烂如此,董袭也不得不为自己和部下考虑了。
    不过无论如何,先保存实力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样的乱世之中,若是手下无兵,早晚会被人一口吞掉。对此董袭再清楚不过了,这几年虽然跟随孙策,但他也没少吞并过旁人的部曲,否则又怎能从几百人,发展到现在几千人呢?
    至于放弃历阳之后该去往何处,董袭此时已经有了计较。
    北上先阜陵,看看形势发展如何,再作打算!
    
   

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吴意
    江北荆州军轻取历阳的消息传来时,刘琮正在营中和徐庶叙谈。所谈论的却和眼下的战事无关,而是荆州如今正在推行的新政。
    此次出兵攻略江东,除了形势使然之外,刘琮其实还有另外的考虑。当时他初掌荆州,虽然有南阳军为后盾,且借着蔡瑁谋反案震慑了一批暗中对荆州新政不满的世家豪强,但治理荆州并不能总用高压手段。一味的镇压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对于刘琮来说,稳定的荆州才能成为向外发展的基石,否则根基动摇,外面闹的越欢实,自己就越容易栽倒。
    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最为有效的办法便是祸水东引,通过与整个荆州利益集团生死攸关的外部战争,来整合内部、竖立威望,梳理关系,从而达到彻底将荆州掌握在手中的目的。
    唯有将荆州的世家豪强、军队将领乃至普通百姓,都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得到真正的稳定。要完成这样的结合,就必须让他们迫于外部的压力,听从自己的指挥和调遣,如此一来,无形中便成为了一个紧密结合的利益集团。这其中无论是世家也好,豪强也罢,一旦参与其中,就无法轻易脱身。而在这个过程中,刘琮在内部的权威必然更加高涨,即便有人在此期间向刘琮挑衅发难,刘琮也可以利用这场战争,在最小的阻力下轻易将对方制服。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刘琮的目的几乎已经达到了。之前那些隐隐心存对抗的世家豪强不但认清了形势,主动提供粮草、壮丁,还在刘琮的示意下将宗族子弟送入刘琮的护卫营中。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反过来使得荆州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比之前预想的更为顺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因各地官吏能力不同,又或者某些政策并不适合当地,总之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多数不是因为人为阻挠,所以总体来说,如今荆州内部还是比较稳定的。否则刘琮也不会如此放心的在江东一呆就是大半年。
    “大公子性情宽仁,心思细密,此次推行新政可谓居功至伟。”在刘琮面前,徐庶也不吝对刘琦的赞美之词,不过他说完之后话锋一转:“但是大公子魄力不足,新政推行之今,似有后继乏力的迹象。”
    刘琮点头道:“兄长也曾来信,询问解决的办法,琮暂时还没想出对策,所以便一直耽搁到现在。”
    “其实也可以先缓一缓。”徐庶捋着胡须说道,他这段时间虽然忙碌,但因常在外面奔走之故,反倒显得比以前更为健壮。他看了眼刘琮,接着说道:“大军捷报频传,荆州上下都很为之振奋,这段时间前往各部留守营中投军的人,比之从前又多了不少。”
    “哦?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刘琮听了却皱眉说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年头战乱频仍,士卒的伤亡率很高,若非走投无路,或是一心要在军中建功立业者,谁会来投军吃粮呢?而且在刘琮的构想之中,目前尚无必要大肆扩充军队,现在多出许多人投军,那谁去种田,谁来做工呢?
    徐庶也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所以庶下令各营暂时不收投军之人,只是那些人却不好打发,每日都围在营外打探消息……”
    “这些人可是无恒业者?”刘琮问道。
    “大多数都是在清理户籍之时被主家放出来的匿户。”徐庶来之前早就调查过他们的背景,当下回答道:“因各地田亩不均,所以有一部分放出的匿户便无地可种,亦无工可做。”
    刘琮讶然道:“这些人很多吗?可有大概人数?”
    “各地汇集的数字尚未齐全,仅桂阳一郡,便有五百余户,四千余人。”徐庶耐心的解释道:“当然这四千人中出去老弱妇孺,也只有不到一千精壮。”顿了顿,他又说道:“而且桂阳、零陵等郡的户籍尚未全部清理完成,最终的人数,只怕会在近千户。”
    刘琮停下脚步,对徐庶说道:“既如此,可将这部分人转为军户,择其少壮充任运粮之兵,尽量减少对普通民户的征用。”
    “嗯,这个办法好。”徐庶点头道:“庶此次回去之后,便着手进行。”
    如果不是在江东频频取得胜利,只怕荆州推行新政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别的不说,让那些豪强交出隐匿的佃客,可就很难了。如今荆州军席卷江东,谁还敢明着和刘琮做对?
    “江东军分崩离析,即便退守吴会也不能守住多久了。”刘琮终于把话题转到当前的局势上面:“只是广陵兵南下,倒让我觉得可以扩大此次作战的范围。”
    徐庶听了有些惊讶的看了眼刘琮,捋着胡须问道:“将军的意思,是要扫平江东的同时,染指徐州?”
    “他既然敢来浑水摸鱼,就不能怪我挥军北上。”刘琮点头说道,目光颇为坚毅。这个想法自陈登出兵南下之后,刘琮便已有了打算,只是还未曾和贾诩等人商议。眼下江东之战已到了收官阶段,还是先把江东彻底拿下之后再做详细考虑。
    之所以现在就对徐庶提起,是因为徐庶掌管着荆州军的军需后勤,先给他吹吹风,好让徐庶提前做些相应的准备,免得正发动起来,仓促之下误了大事。
    因近来有不少江东军将领率兵投降,春谷军营又比之前扩大了不少,好在营中囤积的粮草充足,倒不怕这些江东兵饿了肚子。只是前日吕蒙率部来降之时,刘琮不知为何,觉得心中有些怪异。至于和吕蒙同来的几人如成当、徐顾等,刘琮因没有什么印象并未注意。
    及至见过吕蒙之后,刘琮才有些恍然。此时的吕蒙不过二十许出头,正是满脑子雄心壮志之时,这从他毫不掩饰的眼神之中,便可察觉出来。而吕蒙在表明了归顺之意后,却很聪明的并未立即向刘琮提出什么建议。
    刘琮回到中军帐后,张迅便立即将今日特卫营送来的军情呈上,刘琮看了几份之后,眼神一凝。
    “潘璋领两千兵固守丹徙,广陵兵数日苦战,皆不能克。”
    看来这个潘璋果然有两下子,在敌军重兵围攻之下竟然能保得丹徙不失。刘琮眯着双眼在脑海中仔细回忆有关潘璋的资料。其实如今前世的记忆多已模糊,这些资料更多的是来自于特卫营的搜集整理。
    潘璋,字文珪,说起来也不是江东人,而是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当年孙权十五岁任阳羡长的时候,便开始追随孙权。其人心情放浪不羁,喜饮酒,家贫不可得,便常常赊账酤酒。债家至门,辄言:“后豪富相还!”后来潘璋为孙权赏识,以为将,初领别部司马讨伐山贼,自孙权掌权之后升为丹徙长、加授武猛校尉。
    就在刘琮回忆潘璋的相关资料时,潘璋正喘着粗气抹了抹嘴角的血迹。
    城头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死尸和伤兵,然而到底又将广陵兵的进攻打退,潘璋直起身,举刀向城下大声吼道:“广陵奴!敢来战否?”他虽然身高只有七尺,但声音洪亮,在城头上远远传出,引得守军一片应和之声:“广陵奴,敢来战否?”
    浓烟之中,只见潘璋如同厉鬼一般,凶神恶煞,在城头上跳荡辱骂,肆意狂叫。城下陈登立在营中,眉头紧蹙,心中暗自叹息。
    此次出兵南渡,本以为江东军在虎林大败亏输,已无再战之力,谁知道在丹徙连续攻打数日,却始终未能将丹徙攻克。
    这倒不是广陵兵不用死力,光看看城下那些堆积的尸体,就知道战况是多么惨烈了。只是丹徙紧邻大江,背依高山,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难道自己出兵还是太早了吗?陈登抬眼望向高悬在城头上的敌军旗帜,心中暗自思忖。可若是等刘琮将江东军主力尽灭,只怕也轮不到自己来夺取丹徙了。而丹徙却又是通往吴郡的必经之地,不攻下丹徙,还奢谈什么席卷吴会?
    就在去年,孙策在攻取庐江之后,便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时江东军十倍于广陵守军,陈登却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待孙权领兵来攻之时,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认为可以出击,于是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孙权所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孙权军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
    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陈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也就是这两次大胜之后,陈登意识到江东军并非不可战胜,所以在得知荆州军大举东进之时,他便开始着手准备,以实现吞并江东之志。
    谁会想到,本以为全无斗志的江东军,竟然将丹徙守得密不透风,水泄不通呢?
    
   

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军至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连续数日进攻丹徙,广陵兵伤亡惨重,陈登为此很是烦忧,只恨自己麾下没有猛将可用。本想着此次出兵,出其不意,江东军又正在防备荆州,可现在却困于丹徙城外进退两难。
    陈登此时还不知道,江东世家对其南渡觊觎吴会很是反对,在顾雍等人看来,尽快结束战乱才能保证世家的利益。既然无法阻止刘琮所率领的荆州军,那么弃孙拥刘就成为他们的一致选择。
    然而陈登悍然南下,使得江东世家意识到,如果不能阻止其进占丹徙,将会给即将稳定下来的江东,带来更多的战争。这是所有江东世家和大部分豪强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即便这些世家和豪强并没有互通声气,彼此联络,但在丹徙城内外的各方势力,已经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自发的开始反抗广陵兵的入侵。
    不可否认潘璋的确是一员猛将,但他那种粗狂的性格其实更适合于进攻,而非防守城池。因为防守固然可以凭借城墙天险,但对于主将的要求也就更高。敌军可能采取的攻城策略、城墙有哪些弱点、守军的调度使用、守城军械的配置等等,都需要经过缜密思虑详尽安排,以求做到万无一失,不给敌军可趁之机。
    而且再如何高大坚固的城池,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很容易从内部攻破。对于守将来说,如何稳定城内民心,扫除对方的细作、奸细,如何安排民壮协助防守、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内的一切资源,都是很耗费脑筋的。而这些恰恰都不是潘璋的强项。
    潘璋性格粗豪,武力也高于常人,若是冲锋陷阵甚至攀附险要攻取营垒城寨,自然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可让他安排城池防守的诸多事宜,只怕他想破了脑袋,最后也只能一瞪眼,大喊一声:“杀!”
    于是城内外的世家豪强,自发的组织起来协助潘璋守城。在他们的协助下,抓获了数十名潜入城中的广陵细作,平息了这些细作散布的谣言,并且为潘璋提供了近千人的各家部曲私兵,参与到防守之中。除此之外,他们还提供了许多粮草和守城所用的战具,组织了大量民众搬运物资,协助战兵。
    而在城外的豪强则伺机偷袭落单的广陵兵,他们焚烧敌营、劫夺粮草,杀害传令的斥候,使得广陵兵陷入了乱战泥潭之中。若是大队广陵兵出击,他们则仗着熟悉地形之便,呼啸一声四散入山,追的急了,甚至会杀个回马枪,又或是在险要处设下埋伏,以弓弩杀伤追击的广陵兵。
    短短数日,广陵兵便被骚扰的不堪其烦,干脆一心一意的攻打丹徙。然而在对方严密的防守之下,哪怕数次攻上城头,也被潘璋领着近卫狠狠反击,被迫退下。
    “咳咳……”陈登剧烈的咳嗽着,身子弓的如同虾米,豆大的汗珠自额头滴落。听着他撕心裂肺般的咳嗽,身后的几名亲卫都面露担忧之色。他们跟随陈登很久,知道这位年轻太守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若非去年遇到一位名叫华佗的神医,只怕……
    如今战事不顺,也难怪陈登会因焦虑而引发病情,可主将若是在这关键时刻病倒,那这仗可真就没法打了。
    小心的吸了口寒冷的空气,陈登直起身,对近卫说道:“传令,各部稍事休息,午后继续攻城!水军也要参与!”
    “可若是战船损失,我军如何渡江?”主簿听了急忙上前对陈登说道,这几天下来,他算是看出来,即便再猛攻下去,一时半刻也很难将丹徙攻破,若是发生什么变故,水军又没有战船可用,那连逃回江北都成了奢望。
    陈登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转过头看了眼主簿,沉声说道:“不攻下此城,誓不渡江北还!”虽然三万广陵兵没有全部渡过长江,限于地势此地只有八千余人马,但在陈登看来只有夺下丹徙,才能让后续部队渡江,至于渡江所用船只,只需征用民船即可。
    那主簿皱眉还要再劝,却被陈登一摆手阻止了,看着陈登严厉的眼神,主簿只得唯唯诺诺的退下。不过他却多了个心眼,暗中找到水军将领,让其留几只战船不可动用,以备不时之需。水军将领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