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166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66章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郑朗答道。
  答完后心中戚戚,这几个少年成长后,都是宋朝未来的重要人才,自己成了什么?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难道以后郑氏一门六宰相?
  范仲淹又呆了两天,详谈。准备带一些好经验去饶州,这才离开太平州,郑朗一直送,将他送到黑沙洲,带范仲淹上去看一看种子,范仲淹也当值得他送这么远。
  至于其他的人,什么吕夷简,什么欧阳修,那是浮云,说权谋术,说学问,佩服,可俺看的是如何做人。
  上了沙洲,稻子长势很好,欧阳修说道:“它们才是好庄稼。”
  郑朗摇头:“不行,它长得好,是肥料充足,本身土壤也好,往大田里移载,马上不是那么回事。不过有一个进化过程,这是第二年,比去年的略好一些。一代不行两代,两代不行三代。有一个十年下来,种子会非常可观。”
  有一个比喻,赵匡胤兄弟长得实在不怎么的,大扁脸,黑乎乎的,宋真宗也是如此,但到赵祯身上,变得很可观了,一个文文静静的美男子。
  男的长得丑,女人美丽,一代洗不争,二代行么,二代洗不净,三代成么?
  又说道:“夫子曰欲速则不达,比如今年的太平州,看似无事,一旦事情真相揭开,又不知道朝堂上大臣如何想。本不需要这样的,做得太快了。心中想到,时常怏怏。三年的事居然让我两年做了。其实就是三年的事,可能是其他人三十年所做的事。”
  说罢不住的摇头。
  还好还好,后人提供无数经验,不然这样强上,非得出大事。
  又说了一会儿话,范仲淹夫妇对儿子叮嘱了两句,上了船。
  船越行越远,消失在天际,天上白云轻盈,蓝天蔚蓝似宝石,好干净。
  ……
  诸位太阳们一一撵出朝堂,安静了。
  赵祯心中也怏怏,不知自己做对做错,郑朗修的中庸没有传出,否则能给他一个指导,因为上面就写了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做。必须要有直臣,直臣弹劾是好事。不能否认的,有他们监督,官员更加自律。
  但如余靖所言,听归听,兼听侧明,偏信则暗,不能让朝堂成为范堂,也不能让朝堂成为吕堂。何必坐视吕夷简将所有太阳们全部驱逐出去,那还不出事吗?
  是你赵祯,有一颗令类的仁爱之心,换其他的人君,马上就要出事啦!
  就是这样,看到如此,吕夷简渐渐滑向不好的地方。
  直到王曾出手!
  有一个中和调节的过程,让朝堂上保持不同的声音,互相监督,人君自己选择。让言臣监督,事臣做事,各就各位,朝堂就会合理化。很简单的做法,还有更复杂更高明的驭人之法,那不是赵祯现在能掌控的。倒是刘娥做得很好,但做得最好的非是刘娥,而是李世民这些英杰。
  书还没有出,即便出来,以现在郑朗的地位,未必会有多少人尊重。
  可是赵祯忽然一天看到郑朗写的法度二字,想到江南就快到了秋收,要不要过去看一看?
  想了想,都说高若讷不好,于是让高若讷与王昭明一起到江南宣慰。然后再问王昭明,看郑朗对高若讷有什么态度。
  秋天便来了,江南会不会给朕一个欣喜?
  敢情郑朗让他养成一个不好的依赖,心情不好时,寻郑朗,调剂一下心情……
  
  


 第二百六十七章 草棉子

  第二百六十七章草棉子
  “官人,明天又要出去?”崔娴躺在郑朗怀中说道。
  “嗯。”
  “还早。”
  “再忙碌一年吧。”郑朗道。
  还是圩堤,有的是他不想圈的圩。几个中型圩索性将它圈起来,乘朝廷没有讨要税务,州里财政不会有压力。
  代价有些高,面积仅比景民圩面积稍大一点,圩堤却是景民堤长度的两倍。
  还不是头痛的地方。
  大约还圈那几个圩,各个大户人家也猜了出来。自己用股份做交易,逼迫他们让出耕地,减少他们拥有耕地的数量,逼了一逼,有些圩主很聪明,猜测出来自己会放弃那一个圩,数圩一起,若是上游的太平军与宣州大肆圈圩,水位更高。
  自己不要的小圩,基本丧失了价值。还有一些圩对着河流口的,更不要指望。
  全部主动让出来。
  自己说过话的,不能不算话,有的小圩索性丢弃。有的小圩想留下来,必须拓展,最少保留在三十顷以上。达到不两十顷,就算一户分三十亩,就算替朝廷做一个长远投资,只有几十户人家,也做不好护堤防堤的任务。
  会取十几个小圩,其他的直接废弃。还可以在某些地段再圈一圈,圈出十几个五六十顷的小型圩田。不需要了,得不偿失。
  这些小圩代价最大,有可能三四十顷的小圩,抛去丘陵岗坡长度外,还有十几里长的圩堤,堤田比不足景民圩十分之一。
  也使圩堤总长度会接近三百里,不及去年工程,可比第一年工程大。
  只有一个好处,原住务农的百姓五等户将会全部消失。是指原住民,还有新的五等户产生,自己做出退让,可是前三等户手中还有三千多顷耕地在手中,不知道他们从什么地方又弄来了四千多户佃农。以及城中还有一些无产者。
  不过经过变革后,大户人家占的耕地仅是五分之一,其余的全部落到百姓手中,至少十分之九的田产能为朝廷及时提供税务。若是丰收之年,仅是粮税有可能就征到六十万斛以上。
  其他的税务与两监收入,有可能会以一州之力,满足向契丹提供的岁贡,还带了一个好头。
  又说道:“到明年就好了。”
  难的正是今年,不但有这些零碎的小圩,还有甘蔗。
  崔娴翻了一个身,将柔软的胸脯贴在他胸膛上,说道:“明年会好些,可妾就怕摘桃子的人来啦。”
  “不会那么快。”
  “不好说。不过你几个学生收得好……”吕范都有孩子在郑朗身边学习,即便弹劾,会或多或少顾忌他们的面子。甚至崔娴怀疑,范仲淹默认妻子的行为,也是有意想照顾一下自己丈夫。
  “嗯。”
  “你说现在孩子都那么聪明?”
  “你我不比他们大多少。”
  “我是师母,他们谁敢不承认。”
  “唉,”郑朗有些失神,几个学生好是好,也让他头痛,教得好,对自己对国家都有好处,教得不好,看看这几人在史上做出的事,有打酱油和稀泥的,有独来独往的,有忠厚老实的,有怮倔强硬的,有老谋深算的。
  “官人,你为什么不想要孩子?”
  “没有啊。”
  “你当妾不知?”
  “知道什么?”
  “你有意选择房事时间。”
  “不是……”
  “不准撒谎,不是你的做风。”
  “我不回答行么?”
  “必须要回答,不然妾对几个娘娘告状。”
  “你敢威胁我,”往雪白粉嫩的小屁屁上抽了几巴掌,抽得崔娴媚眼如丝。
  崔娴一直在怀疑,圆房一年多,为什么一个人没有动静,难道郑家当真是代代单传的命运?与几个娘娘交谈一会儿,几个娘娘也不大懂,借着传授织艺时,与几个妇人低声问了问,终于问出事情真相。
  于是纵容郑朗胡闹,昏天黑地了几个晚上,借机用了一些小手段,然后似乎有了,有时候想呕吐,但还早,大夫也不敢确认。
  原因得问清楚,拼命地往郑朗怀中钻,撒着骄,问:“为什么?”
  “我还没有及冠,想拖上一两年,那样有孩子,也能有一个做父亲的样子。”
  “原来是这样,”崔娴大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又说道:“万一不准怎么办?”
  “万一不准就留下来。”郑朗淡淡道,难不成还刻意做人工流产?
  崔娴放下心,又说道:“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会不会有你学生聪明?”
  “难,”郑朗老实答道。自己不是聪明,是有作弊系统,有后世的知识,从遗传基因考虑,未必很好。自己这几个学生,除了严荣是正常人外,就没有一个正常人类的。
  范纯仁以后不用说了。范纯祐也不简单,在京城富弼家出丧,富家很有钱,十分奢侈地举办丧礼,有人议论那些葬器是真银子的还是假银子的。范纯祐说是假银子,让富弼很奇怪,问他原因。他只问了一句话:“你想人有盗你家的墓吗?”
  富弼久久不语。
  十岁能文能诗,若没有那个料,李氏也不会将儿子托负给郑朗。
  唯独不好的是范家家风。
  这种俭朴的家风与郑家格格不入,郑朗很小资的,吃喝穿虽不奢侈,但很讲究。
  然而范家生活一直很俭朴,自己为两个少年配了两个小婢不要,平时看到自家每餐鱼肉,只是叹息,在中间捡蔬菜与豆腐吃。崔娴奇怪地询问,范纯祐答道:“我若放开自己食欲,每天食肉,一年后必然吃不下蔬菜,若是父亲看到,必然责骂我们。”
  王安石无所谓,给他鱼吃吃鱼,给他肉吃吃肉,给他蔬菜吃吃蔬菜,只要吃饱了就好。其他三子,吕公著、司马光与严荣,家境都很好,闻之愕然。
  但郑朗相信。
  史上记载一件事,范纯仁在朝廷为官时,留秘书监晁端吃饭,吃过后晁端对他人说,范丞相家风要败坏了,问原因,答曰,平时他们家吃饭只是咸菜豆腐,此次留我吃饭,居然在咸菜豆腐上放了两小簇肉,岂不是家风要出现败坏吗?
  范仲淹一生做过最奢侈的事,就是在饶州纳了才艺双绝的如夫人甄金莲。
  失了一会儿神,说道:“要么明天随我一道去芜湖。”
  “好啊。”
  进入梦乡,第二天夫妻二人来到芜湖城,来到州仓。但这个州仓不是用来放粮食的,一开始没有人注意,后来东西出来,才知道它的用意。
  堆放了一些草棉子,也就是棉花。
  从岭南引进过来的。
  承诺一些条件,让百姓自己种植了两百多亩,但方法绝对是后世最先进的种植方法,单株移载,剪去公枝,疏密相间,灌溉得法,施肥得当。能做到只能是这些。
  秋天到来,开始收获,郑朗从生长时就时常过去,只有他一人重视,其他人都没有在意。
  情况不是很理想,其实有两途,一是从西域往关中引进,气候上比较接近,二是从岭南往福建湘赣引进,气候悬殊不大,要么就是土壤不同,但配合适当的种植方法,还会有一个好收成。
  但再坏,也比岭南现在这种落后的种植方法产量会高些。
  品种不好,没有适应,虽种植方法先进,也比岭南的产量高,可让郑朗很不满意。不过他性格温吞,准备用十年二十年培育优良的稻麦种子,况且棉花。
  陆续的收获上来,可官吏们一个个很傻眼,知道它也能纺布,芜湖城也出现一些棉织品,可是第一次看到过,首先这些棉籽怎么办?一个个用手剥?
  然后是棉纤维,不象麻葛与蚕丝,很长,这种短纤维如何让它变成布匹?
  不懂。
  郑朗请来工匠,从北方刻意用高价请来的,最好的织机工匠不在南方,也在河北山东一带。
  工匠到来后,郑朗画了一些图纸。先是轧棉机,按照黄道婆那种轧棉机思路绘画的,稍稍不同,有可能会更先进一些,反正是落后的手工机械,纵先进也先进不了多少,只能说比用手剥好。
  再就是弹棉花的弓,中原与江南都没有,岭南大约有了,多半是短弓,索性改成长弓。
  最难的是多锭纺机,也是三锭脚纺车,用脚力气更大,还可以省出手握棉抽纱,节约劳力。
  基本都是黄道婆发明的工艺,不过黄道婆之所以成功,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宋代开始,陆续出现脚踏纺车,缫车,织机又有素机与花机,花机还有多综多蹑(踏板)和束综(经线个别牵吊),多锭式也有,不是很成熟,大多数以单锭为主,少数还出现水转大纺车,能抽几十锭。
  正是前人的基础,黄道婆又吸纳海南人一些先进经验,才发明了更先进的工艺。
  郑朗所做的事差不多。
  画了几张图,往哪里一扔,你们改进吧。
  不是有图就能制出好机械的,只是一个图纸,想复原出原物很难。
  进去看了一看,轧棉机好制造,一个铁轴,一个木轴,利用咬合力不同,将棉籽自己从两轴上面挤压出去,皮棉从两轴卷向下方。
  纺机与织机还在试验之中。
  吩咐人将棉籽保管好,这些棉籽在太平州呆过一年的,只要呆上几年,就适应了。
  然后看棉花,知道不大好,没有适应,又是最差的亚洲粗绒棉,可结果让他十分失望,一亩地仅收一百几十斤籽棉,棉籽占的比例还十分大。
  想到这里,不由扭头看了一下东方。东方几万里之外有一些好东西的,比如细绒棉,比如红薯、玉米。
  没有看到棉花,就不会明白为什么岭南人要与其他纤维织品混纺,纤维太短了,不混纺,很难纺出精美的织品。
  但也没有关系,江南还缺少丝绸吗?
  让衙役喊来几个织女,又喊来一名工匠,让织女做了一个绢布口罩,选了七八斤棉花,让工匠戴上口罩,用弓锤将棉花弹实,织女铺上丝线,缝上绸缎,一床暖和的棉被就有了。
  又让织女做了一件棉袄,也有的,用木棉塞进棉袄里,因为木棉取棉更难,多是做贵重的枕头,做棉袄的有,不多。
  “好暖和。”四儿摸着棉被快乐地说道。
  郑朗沉思一下,对衙役说道:“提上它,跟我来。”
  来到坊市,到了下午时分,人不是很多,可有一些,喊了一个老太太过来,说道:“大娘,你穿上它试一试。”
  老太太将棉袄穿上。
  郑朗问道:“暖不暖和?”
  “好暖和,”老太太高兴地说道,不停地走来走去,舍不得脱下来。
  郑朗看了看大太阳,抹了一把汗,道:“大娘,才九月初,天还热,你脱下来吧,这件袄子送给你,冬天慢慢穿。”
  别暖和了,再穿即便是九月,你也能中暑。
  老太太才千恩万谢地将袄子脱下来,拿在手中不放。
  郑朗又将棉被拿出来,让大家用手摸,提起来试,再次送给了老太太。
  做活广告的。
  准备明年再做推广,产量跟不上去,收成不会很高,但怎么会比种麻种葛要强。
  今天这一试,自己不说,可百姓会议论。
  明年推广时,难度会下降,省得象甘蔗一样,又要磨嘴皮子,况且明年财政要交还给朝廷。
  又回头吩咐小吏,将库藏的棉花拿出来做棉袄棉被,正好几个娘娘要回去,一人送一件。但这是小数量,还有诸多官吏衙役,这两年很是辛苦,当发奖金的。以及州境内一些孤寡老人,一个孝悌人家,与一些仁户,分放一些,以示德化。
  大约会挤出来七八千斤皮棉,留下几百斤留作试验的,其余全部安排下去。
  赵通判终于看出来,仅凭这个袄被,种植草棉子也值了,道:“是好东西。”
  “岂止好,一旦成功,它所获之利会超过甘蔗。”对此郑朗不担心,反正要种麻葛桑的,老百姓以衣食为天,言臣不敢找话柄。倒是甘蔗让他头痛,马上就到了收割时候,朝廷会有什么动态?
  正担心时,王昭明与高若讷来了。
  “高若讽啊,”郑朗喃喃道。
  这个人会很头痛的,非是欧阳修与蔡襄所说,是一个奸臣,一不肖,更不是吕夷简的人。若是吕夷简的人,他会带头斩去吕夷简一条最重的手臂?弹劾阎文应,王蒙正,后来又弹劾贾昌朝与吴育,在平王则时又献了忠言。
  不算是“一不肖”,也不算是好人,他看不过眼的就要说,但也别惹他,比如今年,本来他与范仲淹是同一战壕的人,欧阳修胡乱咬他,将他咬急了,立即翻脸不认人,反过来咬欧阳修,再说范仲淹迂阔。
  但郑朗最怕的就是这种胡乱咬的人。
  若他来到太平州,看到那么多甘蔗,会怎么样想?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戏法

  刚转了几夭,传来消息,说朝廷又来了入。
  还是高若讷前来,郑朗只好将事情交给赵通判,也没有吩咐。这是最后最关健的一年,说什么大圩有多少好处,一起拿来重新投放下去,朝廷没有看到任何好处,不能说政绩。
  年底忙碌下来,到明年所有收成来,税务来,这么多阿,升官发财机会就来了。
  因此,在这时没有一个入敢马虎,包括小吏,也想转正的。
  能不能转正,就在明年一年。
  回到太平州,与王昭明打过好几次交道,淡淡点了一下头,然后与高若讷寒喧。
  崔娴亲自沏茶,三入坐下来说话。
  也不是郑朗所想像的,高若讷心中同样憋闷,皇帝莫明其妙下了这道诏,是什么意思?
  若是象大宋那样,率领灾民过来,情有可愿。可让自己与宫中一个小太监下来只是为了看一看,难道是想将自己外放?
  外放有什么不好?身为一方父母官,行动自由,若是外放一个知州,那就是夭大地大,皇帝第一大我第二大了,面还有什么转运使之类,可千涉的权利很
  这时官员却想不开,那怕在京城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宫官、观官,也不愿意到地方来。
  王昭明说话有些吞吞吐吐,更让他担心。
  一路心怀鬼胎地来到太平州,不仅是芜湖,太平州城同样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忙碌。看去很美,这是城市的样子,码头各种货物也是堆积如山。至于圩内百姓还没有看到。
  先向郑朗问一下,贡税多少,总产多少。
  郑朗一听这个问题,立即产生反感。不仅八万多亩甘蔗,影响总产,而且也不能说,自己实报下去,面一听,原来这么好阿,加税加税,朝廷那么苦了,为什么太平州百姓非要比别的州百姓过得更好。
  税务可以说的,与总产与甘蔗无关,论地论口纳税,要么交商易税,其他的税务郑朗一率省去,有的是朝廷可有可无的税种,有的则是各州巧令名目,变着法子敛税生出来的新税种,有的将废弃1日税拿出来征收。
  郑朗不屑为之。
  道:“高司谏,税务我做了表,你有空可以去看一看,大约粮税一年能比原有的增加三十万斛。”
  “三十万斛?”高若讷喃喃一句。
  很了不起,一个中小州增加三十多万斛,全国都象这样增加,能达到一亿多斛,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