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埽」苁钩隼矗帽菹虏炜础:伪赜谜庑﹜īn谋诡计上位!又何必利用一些不知事理的臣子,借他们之手来诬蔑改革,诬蔑臣等。”
郑朗真的没有想到。
直到郑侠还是上流民图,他才想到史上的一些事,一幅流民图将王安石逼下去了。
那时没有报纸分辨,下面一些大臣颠倒黑白,并且确实王安石变法,强行敛财带来许多不好的故事。但郑侠是什么人,一幅流民图逼走王安石也太奇巧。
不是流民图逼走王安石,而是以前,王安石礼是王安石弟弟,没有王安石,王安礼也许什么都不是。这个不提,蔡确是不是王安石心腹,邓绾、唐坰、郑侠,这些人一再的叛变,带头攻击,王安石能不能心灰意冷?
有可能郑侠流民图不发生,因为自己将政权重新交给王安石,流民图又来了。
郑朗没有指谁。
不过郑侠脸上青紫不定。
可能郑侠画的是真的,但成为流民,肯定都是贫困无助的百姓,不可能户户带着衣被腌肉,这个不重要。在这样的天灾面前,没有几个人饿死,就是奇迹!
讲其他的,都是假的。
其实曾布章惇等人上位,也是满腔热情的,包括蔡确。就是现在一个个皆不错,可是他们的热情正直,却被再三的利用,由是一个个变得暴戾。斗到元丰末年时,两败俱伤,王安石也死了。双方渐渐妥协,改革派也承认以前做得太激进,保守派也承认赵祯晚年到赵曙时,国家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然而蔡确错误的参与了夺嫡案,但没有想到章惇与王珪反水,由是失败。这让高滔滔更加愤怒,若如蔡确所立,次子赵颢登基为帝不是不可以,孙子太小,赵颢三十多岁了,况且宋朝史上已有了宋太宗的例子。但自己往那儿搁?因此孙子一登基,她随后垂帘听政,召回洛阳的司马光。凶悍的报复开始。
将这一切理清楚后,郑朗又说道:“郑侠,我不说远的。仁宗时禀程天圣之治。国家底子还是不错的。然明道旱灾,饿死了多少人?自从治平四年秋我为宰执以来,虽犯了一些错误,也算是勤政爱民。兢兢业业。别的官员一年有近百rì假期,我每年假期不满二十天。一半夜晚宿于政事堂里,批阅奏折时常到两更三更。这也是应当的,陛下对我信任。当勤政以报陛下。然而这似乎与jiān邪无关吧。你官职不高,官职不高也无事,祖宗一直鼓励大臣进言,甚至我让陛下推广报纸,就是从民间起来,让报纸起来监督进言的功能,补充言臣不足。但进言报效国家,难道是教导人随意诬陷宰执的?以你今天职位,可知诬蔑当朝数位宰执为jiān邪是何罪!”
不但自己,就是史上王安石执政时。也没有饿死多少灾民。仅凭这一点,王安石做得差吗?
后面的人不管了。郑侠是清官是昏官也不管了,但他想做这个出头鸟,必须将他拍死。不然后面的出头鸟更多!
郑侠不能回答。
到了这时,所谓的流民图真相几乎呼之yù出。
赵顼让郑侠下去,看着他的背影说道:“真是一个不懂事的臣子。”
听到这一句,郑侠踉跄了一下。
随后处分下来,刘挚下去。这个人据说是一个清官,可事实未必如此,在郑朗眼中同样是一个神经病。
郑侠彻底罢官。
但这件事出来是一件好事,郑朗将司马光与王安石请到自己家中,对王安石说道:“介甫,我在陛下面前推荐你为第二位首相。郑侠风波,你务必要切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有灾害,国家财政侥幸得过。河湟事了,未来几年我也不会鼓励陛下用兵,只要没有大灾,国家就能迅速将欠负偿还。因此这时务必要清静,特别是灾年,不能再兴什么改革。”
王安石点了点头。
郑朗又道:“还有,你与富弼意见多有不合。不但你,我与富弼也有许多地方意见不合,与你都有不合之处,要慢慢说服,而且富弼有意见是好的,就要听从。这样矛盾就不会激化。富弼xìng格温和稳重,是挡在改革前的一棵大树,他一旦倒下,我们一起暴露在前面,矛盾激化,可能国家从此不振矣。”
王安石又点了点头。
郑朗这才转向司马光,道:“君实,你与我与介甫也有意见不合之处,虽然我们不以师生相处过,但关系亲密无间,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西府首相乃是吴充,他对我没有多少恶意,可也没有多少善意,并且喜苟和,对军事又不懂。若有一些人用心不诡,就象利用郑侠那样利用吴充,从西府掣肘,我在河湟大事去矣。请你替我看好西府,若有不懂之处,可以询问蔡挺。”
不讲改革不讲军事,讲利益。咱们是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我在河湟失败了,你司马光也落不了好。
司马光道:“我知道,郑公,此行务必要胜得光荣,否则后果有可能很严重,若是大败,生事的人必会很多。而西夏多次进攻青唐不力,我很担心啊。”
“这个不用怕。”郑朗笑道。司马光能产生这样的想法,还是不错的。
师徒三人把酒谈心,范纯祐身体不大好,病死在西北,虽朝廷再三追赠,也让师徒几人痛惜。范纯祐前面因西北苦寒病死,郑朗又去西北了,王安石与司马光暂时放下成见,对郑朗充满了担心。
郑朗安慰他们几句,司马光与王安石离开郑家。
几天后,章楶等将陆续到达熙州。
郑朗也准备离开京城。
因为青海苦寒,这一行一个家人都没有带。
况且两个女儿出嫁,两个义子下去磨砺,一家人仅剩下一些妇女在家中了,郑朗也不想她们分开。
与家人再三的嘱咐。
郑朗离开京城。
赵顼亲自将郑朗隆重地离到城门口。
郑朗在的时候不知不觉,似乎国家不管什么事,都平安渡过了,包括契丹勒索,大灾降临,财政困难。郑朗一走,赵顼心中立即感到空荡荡的,很是舍不得。
但他不知道,郑朗对他一直有防范心理。有人将王安石列为史上权相。实际看破了权利真相之后,郑朗根本不承认这种说法。王安石变法,可以说是替赵顼卖了命。不比其他王朝,但看庆历新政,赵祯是如何支持范仲淹的。相信若有王安石这种彻底有见效的变法,赵祯支持得还更彻底。然而赵顼一直采取异论相搅的措施,将许多保守派大臣塞到朝堂上,对王安石掣肘。郑朗很自觉,于其让赵顼塞,不如自己塞,这才没有引起多大的矛盾。
然而就因为这件事,郑朗一直对赵顼有防范心理。
郑朗这种心理没人知道,就是知道了,有没有冤枉赵顼,同样是一个谜。
到了城门口,赵顼这才停下,说道:“郑公,要保重啊。湟州得不得不要紧,郑公才是国家的砥柱,不能有任何闪失。”
“谢过陛下,臣不久就会给陛下带来佳音。”这次征湟州,仅是火炮就带去了八百门,其中还有三百门佛郎机炮,但不叫佛郎机炮,赵顼命名为伏远炮。
不仅是武器,郑朗还亲自调了十几名最强的勇将,先后赶赴河湟。
最强的武器,名将如云,虽兵力不算很多,但实力可以说是宋朝建国史上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这样的一支军队都征服不了湟州,宋朝以后恐怕再无多少机会。
看着郑朗带着三千骑兵向西而去,赵顼眼中有些湿润。
郑朗对他略有些防范,赵顼暂时没有防范郑朗。郑朗西行,更不需要功劳为他锦上添花,而是河湟的需要。这些年来,郑朗为了这个国家付出太多太多。国家如有需要,马上应身而出,那怕是岭南瘴疠之地,那怕是河湟高原苦寒之所。更是视功名如粪土。再看一些为了富贵不择手段的士大夫,两相对比,是天壤之别。
郑朗越行越远,可是赵顼站在哪里一动不动,直到一行人成为天际的黑点,赵顼才微微叹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shè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rì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shè天狼。”
北方大灾,郑朗提前将苏东坡调去密州,实际就是让他看一看北方百姓的疾苦,苏东坡提前一年将这首名词作出。其时苏东坡不算是老夫,才三十九岁,自称是老夫,乃是以老卖老之举。
在宋朝这样的词也算是粗词。
不过正好河湟大捷,因此广为流传。
赵顼不可能让苏东坡去shè西北两个天狼的。
但这首词却仿佛为郑朗量身而作,吟完后,赵顼又说道:“郑公,一定要保重啊。”
其时,天气方热,南风徐吹,白云悠悠,天际那一队黑点在赵顼的叹息留恋声中,仿佛弛向青天白云处。(未完待续。)
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
。。om 绷得太紧了,放肆一回。
================
蔚蓝sè天空下是赭黄sè的土地,南风不停地吹过,道道尘埃扬起,让天地不时地在混沌与蓝黄之间转换。若不是河渠间还能看到一些绿sè,仿佛末rì来临。
“郑公,那个郑侠是过了,”李舜举说道。
京城河渠密布,是很难看出来的,一路西上,才知道旱情有多严重。这样的大灾,居然没有什么盗贼(农民起义),也未听说饿死多少百姓,是何其的不易。
范纯仁骑在马上没有作声,自从郑朗第二次进入国家的中枢,发起改革,掀起许多争议,有的范纯仁赞成,有的范纯仁也不大认同。
不管怎么样,最终要看结果的。
这就是结果!
他在马背上认真的思考。
郑朗看着他,微微一笑,临行前向赵顼提了一些不过份的要求,也不能算是要求,乃是西上一些政策问题,以及一些官员的任选。
带了两个人过来,一个是曾经赵曙欣赏的大太监李舜举。
监军!
李宪将监王韶的军,他过来是监郑朗与章楶的军。
而且此人颇得高滔滔欣赏,郑朗将他带到西北,作为此次军事行动的第二只皇家眼睛。
小心驶得万年船!
与胆小怕事无关。
第二个人就是范纯仁,一旦拿下湟州后,那再不是属于陕西的缘边第六路,从长安城到湟州太远了,并且乃是兵家之地,必须及时的决策,因此必须另开一路,一个不属于陕西路管辖的真正一路。
不过就是平定河湟,要安抚。要治理,会继续小规模的用兵,必须设安抚经略招讨使之职。仅是一个安抚使或者经略使,王韶无所谓,但带着新路的安抚经略招讨使,又挟借河湟大捷之功,有可能就害了王韶。
这个问题郑朗在都堂会上直接就抛了出来,河湟战役过后。王韶不可以留任新路,为什么,因为祖宗家法让士大夫们误解了,边将们不能失败,立功可以,不能立下大功。否则就要雪藏,要用,那就是犯罪,王韶必将成为第二个狄青。
郑朗倒不是针对那一个人,这个群体很庞大,包括支持亲近他的士大夫们,司马光与范纯仁都免不了俗。
但河湟十分复杂,若不是提前熟悉,不能情况立即前去接任。就会出大问题。
这个熟悉,有民俗,有各地部族的分布,还有对将士的熟悉,对地形的了解,等等。
于是朝廷同意了郑朗的请求,让范纯仁知秦州,张商英接手范纯仁的职责。
范纯仁去接任肯定没有问题的,但实际还有几个意思。就没有几人知道了。赵顼问郑朗。何人可以担任首相,郑朗说了几个人。但这几人与郑朗年龄相仿佛,必须还有后继者,而张商英才三十一岁。
张商英接手监察司使之职,有很浓的提拨观察意味。
范纯仁西上也有其他的意思,范仲淹在西北颇有好评,范纯祐活活累死在西北,再加上范纯仁自己的身份,符合郑朗所说的贵种。
占领河湟难,治理安定更难。
其他人去郑朗也未必放心。
当然,首要前提,必须击败董毡。若失败了,那个问题将会很严重……
风越来越大,天地便笼上一层灰蒙蒙的雾气,几乎对面都看不到五指。
范纯仁终于开了口:“郑公,若旱灾不中止,会发生危机啊。”
“尧夫,你是指那一点?”
“粮食,我在监察司曾经琢磨过,虽朝廷储备了大量粮食,若是大旱延续到明年秋后,粮价……”
“粮价会怎么样?”李舜举在边上问。
“旱灾面积太广大了,朝廷储粮多,商人们不敢过份囤积居奇。若到明年旱情还在延续,朝廷储粮渐少,那些商贾必然囤积居奇,催高粮价。粮价一高,会有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流民行列,靠朝廷济哺度rì,储粮消耗会加速。”
范纯仁没有再往下说了。
这也是一些人反对河湟用兵的原因,若不用兵,朝廷就可以拨出更多的款项用来备粮。一旦用兵,朝廷钱帛紧张,就无法大规模的备粮。旱灾那怕明年chūn天才结束问题都不要紧,可这个天灾,谁能猜得准?
按理说不可能延续到明年,若是万一呢,万一来一个三年四年大旱,问题就大了。
“不会……”郑朗道。
旱情是延续到明年秋后,不过明年旱情虽存在,但已缓解了,史上的宋朝都度过了危机,现在自己准备一亿多石的储粮,还度不过去吗?
风稍停,雾稍解,一片高大的幢影从灰雾出钻了出来。
郑肃从前面骑马奔回,禀报道:“郑公,京兆府到了。”
“准备扎营。”
“喏。”
三千兵士开始下马,安营扎寨。
郑朗掌军,没有岳飞那么严格,但军纪同样很严,最排斥的就是扰民。一路迅速西上,从没有进城安营扎寨过。
一会儿军营眼看就要扎好了,一行人从长安城中走出。
听闻郑朗来了,吕公著带着长安城大小官员一起出来拜见。
寒喧了几句,吕公著说道:“郑公,木征也到了长安城。”
木征没有押,但等于是押,心中很不情愿,磨磨蹭蹭的,直到今天,才到长安城中。
“带我去看一看。”
“好。”
来到城中,木征正在休息,听说郑朗来了,不敢怠慢,起来迎接。
“不用多礼,进去吧。”
分宾主落座,木征幽怨地问道:“郑公名满天下,我不解,木征无罪,为何中国伐我?”
这个问题不仅后人继纠缠,这时也在纠缠。两国恩怨真的难以说清楚,但本质很简单,若是宋朝衰落,吐蕃仍然强大,必定会向东扩张势力范围,唐末故事又会上演。若是宋朝恢复汉唐时的武力强盛,不仅是武将,士大夫们也会越来越激进。不仅是河湟,西夏与幽云十六州,就是北上辽东,南下大理交趾,也有可能,盛唐盛汉时故事也有可能会上演。
这个本质不好说出来的。
郑朗道:“木征。你父亲与我关系默契,他也曾学习你,倒向西夏,然朝廷兵指揆吴川时,你父亲马上向朝廷归顺,然我朝大军招讨武胜军城时,你却屡次出兵相阻,并且与西夏继续勾结?不识相也!”
木征还有用途的,但郑朗没有安抚。相反的声sè俱厉。若安抚,到了朝堂上,不知会有多少大臣安抚。没有那个必要。
木征无语了,确实木征有些不大识相,准确来说,武胜军城周边属于俞龙珂兄弟势力范围,只不过俞龙珂倒向宋朝,瞎药倒向木征,但至少不属于木征的直接管辖地。
还有出兵的理由。
“你父亲身份比你尊贵。之前倒向西夏。我朝也没有派使者前往,只不过一些缘边将领派了一些将校与你父亲联系。虽未归顺我朝,可你父亲对那些将校们一直很客气,然你呢?我朝陛下亲派使者去对你安抚,你的态度居然比你祖父还要傲慢。君王的使者代表着一个国家,不尊重使者,又没有自保的力量,不灭你有待何时!”
想傲慢可以,至少得有契丹的力量,西夏都不行,不是不灭,只是时间未到。
“你倒向西夏可以理解,你在夹缝里生存,首鼠两端还能理解。但你得有你父亲的能力,在夹缝里守住基业,为了支持你守住这个基业,我朝虽未派出兵士,也派出大量钱帛武器支持,可你却没有守住,先是失去阿干城与龛谷,后是失去西使城,这倒也罢了,在你与西夏的授使下,秦州以西诸蕃屡屡入侵秦州地界,意yù配合西夏将势力往南蔓延。你可以说用西夏做你的屏障,然而古渭城一破,向南就是大量羌人,若让西夏得到那些羌人,我朝西北基业将整个动摇,你都想动摇我朝的基业,不灭你有待何时!”
最后一条理由连王韶平戎策都没有提过。
熙州南方大半是羌人居住地。以前在唃厮啰手中时,与宋朝默契的配合,没有进行真正统治,让他们形成一条缓冲带。可西夏会不会这样做?并且羌人与吐蕃人不同,特别是岷阶到九寨沟以西的大片羌人,他们在血缘上与党项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西夏人势力一旦扩张到这里,迅速就会组织起一支军队。
羌人在唐朝称两面羌,但个体作战能力一点不弱于吐蕃人。
只不过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王者领首,所以才显得力量薄弱。
这三条理由,足够了。
郑朗又说道:“不要问为什么朝廷会出兵,你自己先进行反思吧,不过我朝仍然很大度。陛下宣见你入京,并不是想扣留你,而是与你谈一谈,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千千万万河熙百姓的未来。”
这才是大义。
听到这一句,木征身边几个侍卫眼中有些动容。
郑朗又说道:“还有,不要在路上磨蹭了,速去速归,两个月后,古渭城将会有一场大会,决定一百零八名蕃候。若是你继续在路上拖延时间,回来时,你在河州将会彻底失去地位!”
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关健
“什么蕃候?”木征紧张地问。
郑朗道:“木征,我曾在朝会上说过,我朝以泱泱大国自居,称周边种族为蕃、胡、羌、戎、夷、狄、蛮、峒、獠,一副高高在上的心态。但为什么受制于契丹,又让夏贼困扰?想要高高在上,必须将自己变成真正的强者。还不够,真正的强者,应当抱着海纳百川的心态,既然为我朝民,就是一家人,何来汉蕃夷狄之分?忠于我朝者,就是陛下的好子女,不忠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