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模蟹且榈换岷苤兀绕鹬@视锌赡芫芮祝档酶冻觥P菟道窦牵寮业奈铝脊茫纯磁费粜藓樗鞘窃趺赐娴模砩暇突嵝吹健?銮夷歉龀霰嫉闭婺茄馐偷模炕蛘呓钐谱谑夜骺ぶ饔肓醵鹑肯轮砹樱空娌缓下呒切∷担市硪幌滦楣梗鹘且来蠹抑诟牧恕K牧恋闶窃谝院螅谜庵謝ìng格弥补了郑朗的不足之处。再纠缠下去,真的很伤神,每天码这么多字,还要看一些十分枯躁的经学与史书,真的很头痛。有时候睡在chuáng上不能动弹,恍若死人一般。若不好,敬请原谅一下。各位书友也勿争执,以和为贵。我看了书评,已经在打内战了,真的汗了。
第二天没有朝会,但小皇帝很兴奋的将几个宰相喊进宫中。
赵祯将昨天阎文应记录的郑朗谈话,递到诸相手中。
几个大佬看了很讶然。
科举设为三年制,对后人来说,不稀奇,不是没有出现吗,从无到有,不管什么事,都很艰难的。别看后来实施了三年一次的科举制度,但这时候让诸位大佬商讨了好一会儿。
比如今年春天,老太太死了。这边在办丧事,不能在那一边来一个殿试金榜题名,骑马挂花,那成何体统了。可是天知道那一天会发生大事?郑家子建议是好的,可以采纳,但要仔细的进行商议。
对鼓励主客宽松对待佃农。同样很赞成。未必对所有人起作用,有的主客苛刻,就是皇帝当面劝说,他也未必听,可会对其中不少人产生作用。虽接待的人少,就象进士,几年才录取一次,只有几百人,全国却有几十万学子在嗷嗷直叫。
还不是照样有许多人勇跃参加科举,以博万一中的。
能缓解一下矛盾。虽说人口在增加,抵触了一部分的作用,不推出,流民岂不是更多?看不出来,可隐形的作用,大家能看到。关于后面对冗官与冗政的节制,大家又是懂的。
没有郑朗进谏,小皇帝也准备动手。按理说澶渊之盟过去了好几十年。不打仗了,总有钱了吧?没有,军队还在扩大,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问了吕夷简才知道,祖宗的法旨。收流民的,不然这些人没有饭吃了,就会造反就会起义。这是国家支出的大头所在。知道了,可敢不敢动?连江杏儿现在听啊听的,也听出来,这个冗兵很麻烦。
要么向契丹进贡,安慰党项人的,敢不敢动?
只好动剩下的两条。宋真宗给了神仙许多钱,今年年sè不好,正准备新年过后新气象,下诏让全国停止盖寺庙,和尚道士全部裁减,国家养不起这么多不干事的神仙们。
这些年官员们养得又白又胖,连带着他们的子孙门客都享受着各种福利。郑家子说慢慢节制,何止,马上就要大力裁减。
数条措施一旦执行,会省下来许多冗费,至少远比他从皇宫里抠门抠下来的钱多。可他的xìng格。使种种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明知道国家冗官冗政现象很严重,然而到了元宵节登上城楼一看有那么多白发苍苍的举子挤在人群中。心又软了下来,立即下诏书,考进士科的举子考过五次,年五十以上经三次殿式者,诸科考过六次年六十,经五举尝预先朝御试者,虽试文不合格,不准罢黜。得,最少又多了近几十名老进士与诸科生,也意味着一道诏书下来,多了几十个官员出来。以后还成了定例,每考一次就多一次。但好心多数时候是在办好事,不久后又下诏,再次抠啊抠,从内宫抠出了二十匹绢,赈济江准灾民。
眼下几个大佬不知道他的心思,可国家冗官冗政现象的确很严重,郑家子又用了温和的办法节制,同样很赞成。
但眼睛全部集中那个持续xìng灾害上了。
郑朗说的话模棱两可,不可当作证据。休说这年代,再过一千年,说几个月后黄河会决堤啦,谁会相信,神棍来啦。不过郑朗提出来了,诸位宰相不得不考虑。
若不提出来,那怕前面黄河决堤,后面淮河泛滥成灾,他们也没有责任,甚至逼急了,还能往小皇帝身上推,你失德了。可郑朗提了出来,全部都慎重起来。
即便是宰相,也害怕言官。不出事便罢,一出事,人家郑家子早就说过此事,都动用sī人财产备粮,你们几个宰相做什么的?特别是吕夷简,有可能被这些言官能将府邸包围起来,往里面扔石头。
沉思了一下,李迪说道:“陛下,反正北方这几年一直缺粮,有备无患,真不行从国库里挤出两百万缗钱,在宋州盖一粮仓,有备无患。”
皇帝想了一下,点头同意。
第一是财政紧,抽不出更多的钱,第二是这事儿tǐng玄乎的,万一没有,备得太多,本来年sè就不大好,粮价更加坚tǐng。为此范仲淹还上过书,不但不让国家备粮,反而让国家减少备粮,平稳粮价。
因此,只能抽出两百万缗。
郑朗闻听后大喜。
现在是两百万缗,几个月后就是四百万五百缗,将会因此保全多少百姓?
当真靠他一人力量?这些织女是资源,可从资源变成收益,最少得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连同家中的积蓄拨出来,一直到七月来临。能筹出三四万缗钱,那就算不错了。三四万缗钱放在那一个家庭中,不是小数字,可是放在未来的大灾难中,算什么呢?
并且他也没有想到,这是最难的。却成了最先通过的。可见宋朝官场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已经沁入心脾。连几位宰相都脱不了这个俗。
几位大佬多是干吏,只一会儿功夫,将决策的决策下去,争议的放在一边,四样事就商议妥了。然后又看着这记录,蔡齐说道:“此子胃口果然很大。”
正事完了,到了大佬聊天时刻。
宋绶就问:“何解?”
“看到没有,此子想用儒家之义。代替法家的律法,这样律法更有仁爱观。不过这样一来,必须仔细的诠释儒家的仁与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才能真正将法家的法取代出来。仅是这项工程就非同小可,还有《中庸》,他的道,国家的节流与开源……”蔡齐不由苦笑起来。
“不过我看到他温和的一面。”
蔡齐不语。就是此子对八大王发飙,还是很温和飙的场面,可曾看到他痴立于刘太后遗体前,一动不动立了一夜的场面?叹了一口气道:“此子若上古的一些士大夫,xìng格温润有加。重情重义。”
这是何等的评价!
但在蔡齐心中就有了。
“蔡卿之言,朕也认可。此子有情有义,非是他外表那般拒人千里之外。”
“陛下,郑举子说得对,你龙体也要保重。”
“朕承先帝所托,全天下百姓的命运,在我一念之间,哪里敢安享呢?”赵祯一本正经地说道。
“这也有一个度。”
“朕知道。”不过这句话。显然被他当作了耳边风,从吕夷简到郑朗,再到蔡齐,好心有了,可朕怎么能放得下?
只有吕夷简低头一直没有吭一声,直到此时,他才下定主意。让家中小三子跟着郑朗。只要他以后还顾虑着自己这个父亲,少顶几句嘴,也值了。鞭子没有抽,蜡烛没有滴,但为此狠狠的喝斥了几句。将吕小三吓得一句不敢再言。
但是很头痛哪,大儿子象自己。二儿子心xìng未稳定,小三子又去向何方?难道以后一家父子五人,来五种不同的政治观念?
……
官,才是这样做的,郑朗走出皇宫,心里想到。
与吕夷简想的不同,他是权操之术,郑朗想的是为政之术。看看言官们,争来争去争了什么?一条长长的鸿沟出现了。可自己呢,仅说了几句,好几件实事悄无声息的落实下去。
以前说的派风流才子出使契丹的事,若不是今年大灾害,多半也到了契丹,只要经过几次成功的出访,开始没落的契丹会更加没落。倒是党项很头痛,可他熟读史书的,知道真实的党项与宋朝差距没有那么大,若操作得当,宋朝有很大的赢面机会。不能急,主要是自己人太小,说话没有权威xìng。
崔娴从牛车里将头探了出来,好奇地问:“郑郎,人呢?”
“人啊,有可能明天,有可能后天,不过我答应陛下收留她们了。”
“你骗人。”
“不相信你问大娘去。”
“大娘,是真的?”
大娘没有反应过来,道:“是真的。”
“……”崔娴小嘴抿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道:“几个?”
不对的,是她们,有一个们字,这一下子麻烦大了。
“好多,有可能是几十个,有可能是几百个。”
“你又骗人。”
“不相信,你问大娘去。”
“大娘,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
“咦……”也不对啊,就是赐宫女,也不可能赐几十个几百个,问题出在哪儿?没有想到,问:“怎么那么多?”
大娘道:“陛下好啊,衣服还是旧麻衣,唉,都不象皇帝了,于是将宫中织女一起放出来。”
崔娴差一点扑倒,用一对凤眼看着郑朗气呼呼的说:“原来你早就知道,故意惹我生气的。”
郑朗一摊手,说:“我又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虫,又没有宫中的内shì向我通风报信,怎么会知道。”
“你就是知道!”忽然伸出小手来。在郑郎手背上掐了一下。虽然说过好几回话,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肌肤相碰,掐过后脸儿立即红了起来,心都开始卟通卟通的乱跳。
遮羞地问:“大娘,怎么回事?”
大娘哪里知道他们在弄什么名堂,老老实实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郑郎。不可乱说啊,若是以后几年风调雨顺怎么办?”
“我从不打诳语,直觉告诉我有可能还要出大麻烦。”
宋代人还是很mí信的,崔娴也脱不了这个俗,在这个小丈夫身上发生太多不可思异的事,眨了眨大眼睛,说:“那么陛下会更可怜。”
郑朗默然,不仅未来更可怜,这二字将伴随着小皇帝的一生。
崔娴可不管的,她管的只是郑朗对她的态度。以及郑朗的命运。几个娘娘要回去了,崔娴只好也随着回客栈。毕竟还没有成亲,此次进京迫不得己,但非议肯定有了。打着陪几个娘娘的借口,那是孝顺,还能说说话,却不能单独留下来的。
可在回去的路上,想到郑朗对自己的捉弄。又好气又好笑,心中想到,也不是那么生人勿近,有时候蛮可爱的。于是这一天晚上笑容不断,居然将环儿留下来陪寝。与环儿躺在chuáng上说了半夜的话。
元旦到来。
郑朗还在继续读书。
这也是在冲刺。
可没有想到吕公著再次到来,还郑重的提了礼物。
郑朗愕然的问:“吕三郎,你是……”
“家父同意了,他又让我转问你一句,若是你真的殿试通过,想去哪里?”
两小三立即来了精神,吕夷简,你真让你家儿子做我们的小师弟?对视了一眼。意思懂的,咱先别争谁大谁小,这个吕小三得将他压下去。不能按岁数排,否则他最大的。
对视一眼过后,“滋溜”一下,紧张的走了过来。
郑朗冲他们狠狠瞪了一眼,然后说道:“江南。”
这是一件好事。就是皇帝替自己走后门,若几位宰相不同意,自己未必能如愿去江南。有吕夷简帮助,那么江南去定了。
“为什么是江南?”吕公著眼中很茫然,不是江南不好。是离京城太远。
“吕三郎,你看一看。京东路,河南河北,那一州县没有权贵或者他们后裔的田产财产?江南同样有,可少得多。明年我才多点大,十七岁,要资历没资历,要年龄没有年龄,麻烦不一定害怕,可避免麻烦是不是更好?人关健要清楚地替自己定位,否则赵括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也不能瞧不起自己,所以夫子说,君子yù讷于言而敏于行,小心的说话,勤奋勇敢的做事。”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朱熹对这句话的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于是贻害了千年。孔夫子只是反对夸夸其谈的做法,并不是让人们学会虚伪的。是讷,而非不敢尽其所作余也!是敏,而非勉其所所不足也!少说话等于内敛吗?
这种朱家儒学才是真正贻害后人。
其实学了这么多年儒学,再利用后世观念,认真的想一想,孔夫子抛去弱小的鲁国,以及动dàng不安的战乱年代带给他一些局限xìng,以及一些理论的矛盾外,大多数还是有实用xìng的。
只要将它系统xìng的做一整理,不去曲解,再做一些修正,会给后世带来很大的帮助,甚至比制订一项两项重大的国策,都有更大的积极意义。
于是又说道:“我若考中,真去了江南,打算呆很长时间,顺便注释一下儒学,将儒家理论综合起来,首先就从《中庸》开始,你们跟在我身边,可以相互讨探吏治,国家与百姓,或者学问,也可以协助我展开这项工作。”
在江南会是一个避风港,也不用急着回京,年龄小,回京麻烦多,有可能什么事没做成,反沾了一身sāo。那么自己会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撰书的时间同样也有了。
“解元,是不是真的?”王安石与司马光眼睛冒光,高兴地跳起来。
连吕公著这个老实的少年,都jī动起来,搓着手,说道:“家父真有先见之明,难怪他让我跟着解元。”
“吕三郎,非也,他是为你以后铺路的,”有着良好腹黑天赋的司马光,不客气的直接说出。
“不准乱说,你忘记我说过什么?”
“是。”
不过话说出来了,收不回去,吕公著神情变得很沮丧。
对此郑朗也无从安慰,难不成让他回家造父亲的反?自己敢说,吕公著敢做么?
但很快被喜悦将沮丧冲散,吕公著没敢耽搁郑朗的时间,回到家中将事情经过一说。吕夷简只是笑了一笑,早就知道啦,否则自己会抹下这个面子?
不指望郑家子成为孟荀那样的人物,只要他勉强能达到孔颖达的一半高度,付出这个面子,很值得了。
并且这个修书带来的名气高度,自己家族的力量,会使这个三子在未来,很快走上政治舞台。这才是他看重的。况且那个郑家子教育人真的很有一手,不但教导学问,还有做人,吏治。
可是吕夷简的其他三个儿子吕公绰、吕公弼与幼子吕公孺听了很是眼热。
吕公孺拉着吕夷简的手说:“爹爹。”
“不行,仅为你三哥,估计又有人会谈论我。并且你年幼,学问跟不上,即便郑家子修书,你能帮助什么?”然后又对吕公著说道:“也未必,要等科考过后,若他考不中,一切是空谈。”
考得中,名与实相符,郑家子威望更上一层楼。考不中,郑家子名声会一落千丈,也不值得儿子抹下脸皮跟在后面。
这才是吕夷简的做人处世观念!
或者这才是真正的实用?
崔娴很快听闻这个消息,同样很惊讶,吕夷简居然真答应了?为什么不能答应,在吕夷简心中脸皮二字很不值钱的,关健是值得与不值得的区别。
然后眼睛眨啊眨的,在想,这件事对郑朗有帮助,也有坏处,帮助是吕家的力量,有了这层关系,小丈夫会有一个更强大的后盾。坏处就是会引起一些言官的反感。脑袋瓜子开动起来,回到客栈还在想,看到两个正在发奋读书的哥哥,忽然想到那三个小三子的资质,低声叹了一口气,人真不能与人相比的,能气死人。那几个小三子有可能学习一天,要顶自己两个哥哥学习三四天。
两个舅哥不知道妹妹的想法,同样觉得天方异谭。嘴张了张道:“修书啊。”
自己连科考一点把握没有呢,小妹夫都准备修书了,这个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并且修书不是修普通的书,是整理儒家学术!惊讶震憾之下,两位舅哥皆疏忽了吕夷简的儿子投小妹夫为师这件事。
崔娴忽然说道:“有了。”
看着两个哥哥,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第一百九十七章 省试(上)
崔娴对两个哥哥说道!“大哥三哥,我看到你们这几天与一些学子交流。”
说交流,那是夸张的,郑朗偶尔与王安石、司马光他们那才叫交流,从学问到国家、百姓的生计,吏治的手段,不一而足,某种程度,这才是真正在做正事。至于崔大郎与崔三郎,那不是交流,是元旦时,来自蔡州学子相互间的串门子。
崔有节是蔡州知州,蔡州也来了许多学子,相互间拜访一下,也不能说不对。毕竟没有几个人象郑朗那样,那也是有才气底子配着的,
否则人家会讥讽你故作清高,十分不快。
哥、三哥同时点了一下头。
“大哥,三哥,到下次时,你说一声,吕家三郎xìng格温厚,为人忠厚,与郑郎很类似。”
“小…妹,为什么?”
“不要问,让你们说你们就去说。“好吧。”
大哥三哥不知道究里,真去说了,然后崔娴对郑朗说了一下。
郑朗犹豫了一会儿,崔娴是好心的,只要风声传开,对自己会很有利,吕夷简,我收你儿子为学生,是因为xìng格相投,有天赋,与你这个宰相没有屁的关系。言臣听了,也不好作声,人家看重的个人的天赋与品德,稣治水不成功,难道不允许大禹治水成功?许敬宗与李义府是两个卑鄙无耻的jiān臣,难道不准许他的后代出许远这样的烈士?
郑朗危机就没有了。
不但如此,当真一点关系也没有,人家可是你儿子的老师,懂的!
并且言臣又找不到话柄。
听了郑朗一些议论后,崔娴同样觉得这个吕夷简还是少招惹为妙。
不要看孔道辅他们差一点将宫门推倒了,他们始终是直臣,要顾忌一些脸面。就怕吕夷简这样的人,有手段,有地位,而且不要脸。人一旦不要脸再有手段与地位、力量,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这位老猛哥犯得着耍招惹他吗?
她的想法有些偏,吕夷简可怕,这些直臣同样很可怕。
“崔小娘子,主意是不错,可你岁数小……”
崔娴不以为然,你岁数同样不也很小吗?咱们前后差起来不过一个来月,但没有辨。
“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最好与我商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