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131章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131章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km的路程。”

    对于一战坦克的悲剧性能,清英在后世的资料上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这仅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步行的公路时速,正是目前这个时代所固有的技术限制。他略微停顿,正欲开口,测试场地上却突然传来一阵“咯拉咯拉”的刺耳声响。清英心中一凛,转头看去,却见那辆外形秉承了后世坦克血统、显得颇为威风凛凛的战车竟被一道不足半米深的沟壑所陷;排烟口在最后挤出了两团青烟之后,连同发动机在一阵明显有别于正常运作的怪异声响中彻底静止了下来。早已等候在旁边的维修队员们顿时一拥而上,他们手持各种维修器械,以极为麻利的身手对战车进行各种故障排查和零件更换。

    清英右手捂额,清俊的脸上满是不能直视的痛苦之色。一战之所以不能像二战那样进行突破闪击,除了没有强大的空军支援以外,其原始坦克极高的故障率也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历史上在坦克第一次投入战斗的索姆河战役中,参战的49辆英国坦克就是因为机械故障,以至于还没开到进攻阵地上就减员了近三分之二,最后活下来并还能动的幸运儿更是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考虑到现在还是在发动机、传动轴、变速箱等技术都不完善的1908年中,而这辆试验车也是在运作了近半个小时才宣告罢工,已经是德国工人精益求精的优秀表现了!

    “不要再去刻意追求什么行驶路程了。以这个家伙目前的这个故障率,根本无法让它具备进行长距离战术机动的能力。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它的可靠性,让其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能够开得更久一些;只有这样,德意志帝国陆军才会有采购它们的必要性。”正当奥利弗尴尬不已,苦思该怎么向清英解释的时候,耳畔忽然传来了清朗平和的声音。见眼前的青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愠怒,奥利弗心中不由得长舒了一口大气,连声称是道:“殿下的意志就是我的意愿。我一定会在这一领域做出相应的改善。”

    清英微微点头,道:“请先生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半年之后,我希望它能够在试验场上完美地通过军方的审核,加入德意志陆军的现役阵容。”(未完待续。。)





第274章 突击炮设想

    经过机械维修师们莫约半小时的来回鼓捣,在壕沟中趴窝的那辆初始坦克在一次次的点火尝试中,终于又让发动机发出了突突的工作声响。

    青烟喷吐,机械嘶吼。履带转动间,泥浆砂土被翻滚的导轮飞甩而出,整个车体重新恢复到了之前正常运作时候的情形,开始继续向前以龟速缓步前行。尽管其速度依旧缓慢不堪,遇到爬坡地形更是难以为继,令人提胆揪心;但经历了刚才抛锚之故的经历之后,奥利弗对其已经产生了抗体般的免疫力。只要这家伙能够开动下去,那么就算是此次试验获得成功!

    见到其简直不堪入目的越野速度,清英不由得想起了前世自己在玩某水柜游戏中所开的一辆最大速度只有13km/h的铁王八车。从前自己一直都在抱怨它在游戏中那令人发指的机动,顺风吃不了肉逆风翻不了盘;然而当自己切实领教到这款试验型坦克那2km/h的越野速度是个什么概念之后,登时便觉得游戏中的大乌龟简直快得如同二战时期的克伦威尔和地狱猫了!

    清英收回目光,不再去关注试验场上那令人无法直视的尴尬景象;他右手抵住下巴,心中已经开始默默盘算开来。

    毫无疑问,在一战时期进行闪击战式的坦克穿插合围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无论是其只有个位数的公路时速,还是动辄就抛锚掉链的高故障率,都将这扇通往美好前景的大门给彻底关闭。就算再有几年的技术积累时间。其造出来的坦克的实际效能最多也只能做为步兵支援来使用。这已然是当前时代下技术发展的极限。而在支援步兵上。突击炮在很多时候要远比坦克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奥利弗先生,这款战斗车辆的攻防能力如何?”清英将目光投向旁边的技术研发负责人,道,“这种战斗车辆打击武器和装甲防护的强弱,都将在战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记得在它刚开始研发的时候,我就特别强调了要优先保证火力强度和装甲防护的吧?”

    听得清英终于抛开了那令人尴尬的速度,开始询问战车的火力和防护,奥利弗的精神不由得为之一振。他微微一笑。恭声答道:“回禀殿下,我从来都没有忘记您的嘱托。事实上,这辆战车之所以只装备了一台35马力的发动机,正是由于我始终践行您的意志,对其在三要素中所做出的取舍。”

    “在火力上,它装备了一门由海军机关炮改进而来的37毫米短管速射炮,发射0。8kg的炮弹,备弹60发,能有效消灭普通的砂石碉堡、机枪阵地和土砌塔楼。四向旋转的炮塔和颇为不错的俯仰,则有效保障了火炮的射界。在各种复杂起伏的地形下也能进行正常的火力输出。”奥利弗一指不远处从圆形炮塔中伸出的那根短小火炮,而后道。“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射击精度,我还在里面为它装上了一套火炮的简易瞄准器具,让火炮对数百米外的目标也能有可观的精度。”

    “而在防护上,我也努力将它做到了最佳:其车体和炮塔正面都是厚达15毫米、与水平线呈30度夹角的倾斜装甲,而侧后部位则是8毫米的垂直防护。根据我们在试验场上所进行的测试,60度倾斜的15毫米装甲不仅能在0距离上完全免疫我们的重机枪火力,就连37毫米火炮的炮弹也有很大几率能够弹开!虽然它在更大口径火炮面前仍旧难以幸免,但这也仍旧是一个极为令人振奋的成果了!”说到这里,奥利弗的话语带上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意;他转过头来,用满是折服的赞叹的语气对清英说道,“殿下,您提出的这个倾斜装甲防御模式,对于直射炮弹有着令人惊叹的防御力;在试验中,这块倾斜装甲将100米外射来的超过一半的37毫米炮弹都给弹开了!”

    听到奥利弗话语中满是惊叹的语气,清英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情。作为前世长期在论坛中潜水的bb党徒,他对于倾斜装甲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在后世,只要是对军事和物理稍有涉猎的普通爱好者,都会知道倾斜装甲在面对直射炮弹的时候,会拥有比同等厚度的垂直装甲更优秀的防护。然而倾斜装甲究竟能等效为自身厚度多少倍的防护,却是少有人能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

    本着简单就是正义的考虑,白毛子著名科幻小说作者serb在他开发的那款坦克游戏中便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算法:余弦等效。通过一个简单的初中数学模型,锉刀大师将厚度和倾斜角以一种生硬的方式拼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套独属于他的“科幻式物理定律”。然而实际上,倾斜装甲所带来的防护增强效果根本就不是简单的三角余弦所能得出结论的;除了角度之外,倾斜装甲等小厚度还与来袭的炮弹口径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美国人所绘制的倾斜效应图表,在面对37毫米炮弹的时候,15毫米厚60度倾斜装甲有着大约2。4倍的等效厚度增幅;这意味着该款战车的车体正面有36毫米厚,而这显然与简单的三角余弦所算得的数据有着很大提升。因此,目前那尚未成熟的穿甲弹有很大几率被弹开,也就是在清英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关于倾斜装甲的设想,我却是在海军战舰上所获得的灵感。只是由于海战中的弹道高抛,难以在防护高度上达成平衡,因此才放弃了这一设想。”清英微笑开口,说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托辞。他顿了顿,而后又道:“虽然这种战车的防御性能已属不错,但也只能勉强防御37毫米炮弹;一旦面临对方更大口径的火炮,其防护依旧是难以保障。除此之外,它所装备的37毫米炮的威力也有些偏低,我们也有必要增大它的口径。”

    奥利弗面露为难之色,道:“殿下,这已经是我目前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如果进一步提升火力和装甲,战车的吨位必将进一步增加;如此一来,无论是承重系统还是机械稳定都会面临比目前更加严峻的考验,机动性和可靠性将无法得到保证。虽然我会遵循您的意志努力研发,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很可能难以满足您的要求。您也看到了,即便是这个只有9吨的家伙,其可靠性也仍旧有待提升。”

    “如果舍弃炮塔的话,应该能够在战斗吨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它的火力和防御性能吧?”通过一番铺垫,清英终于引出了自己心中关于突击炮的想法。

    “放弃炮塔?那这种战车应该怎么设计?”奥利弗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

    “放弃炮塔结构,将火炮固定在车体正面,保持其在左右小范围的转动能力即可,如此能够节省下很大一部分重量。除此之外,发动机也可以从现在的汽油式换成单位重量下功率更大的柴油机,目前海军最新式的潜艇上已经全部开始采用了这种新型机械。这样一来,就节省出了提升火力和增强防护的本钱。”清英简单点出了突击炮的最大特点,而后道,“采用这两个手段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尝试为战车装备50毫米的火炮,并将车体正面的装甲厚度提升到35毫米;而一旦这种战车出现在战场上,必将能极大帮助步兵的推进!”

    听完清英的描述,奥利弗眼前不由得倏然一亮。炮塔由于其独立与车体之上的旋转特性,需要颇为复杂的内部机构予以支持;而如果仅仅是像战舰上的炮廓一样安放于车体内部,无论是重量还是空间都会得到有效的节省。虽然这么一来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弊端:对于超出火炮本身射击角度外的目标,需要车体旋转才能予以瞄准,而这对于动辄趴窝的原始战车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相较于其火力和防护所能获得的提升,这个代价却是完全可以值得去尝试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为每一辆战车都装备一挺机枪,以弥补它们在单门火炮下的火力空档,避免出现被敌方步兵轻易近身的情况。”清英想了想,而后又道。历史上二战德国的斐迪南战车就是因为前期没有机枪,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大量被对方步兵近身炸毁,蒙受了巨大的非正常损失。自己作为穿越者,自然是要规避这一可能出现的战场风险。

    奥利弗沉思片刻,而后恭声称是。加一挺机枪对于战车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自己只需对其进行少许的改动,就能满足皇储对这种奇葩武器的怪异需求。

    正交流间,不远处哼哧哼哧的发动机声音渐渐平息了下去;清英转头看去,此次越野测试不知不觉间便已经结束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明坚、天下浪情、龙凤破和虚哥的月票支持和书友我咋这么坏呢的打赏~~~作者虽然出差到了工地,但还是会努力写的~





第275章 远东舰队归宿

    长空万里如洗,白云纷涌飞扬。明媚的秋日晨光里,一艘体态壮硕的灰色舰艇正静静躺在基尔硕效造船厂的一处干船坞中;近百名造船工人如同蚂蚁一般在他们的“巢房”中来回忙碌着,偶尔可见他们手中的电弧折射出耀目的辉光。

    与德国普通大型战舰所特有的低干舷特征所不同的是,这艘干船坞中的舰艇虽然也有着能最大节省舰体重量的长艏楼船型,但其水线之上的干舷高度,却是较那群满载尾部干舷高度只有3。2米的战列舰们有着相当大的提升。前部艏楼之上,耸立着一根不逊色于战列舰的高大桅杆;沙恩霍斯特的德文字样被喷吐在船舷两侧,向世人展示着她德国远东舰队旗舰的身份。

    1898年,随着红白黑三色铁十字旗在菲律宾大部领土上飘起,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需求较历史上更加为巨。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更需要在远东地区部署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以宣扬自己的存在,维系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因此,在最后一批真?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开工之后,德国海军部遂开始制定远东舰队的扩充计划;皇帝威廉和首相比洛都希望德国能以这支舰队为武力后盾,于远东地区再接再厉,以获取更多财富收益和“阳光下的土地”。

    提尔皮茨的这一举动顿时难到了清英。原因无他,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清英对德国远东舰队的鸡肋处境再清楚不过了。

    在他前世所处的那个位面里,由格拉夫?施佩将军所指挥的德国远东舰队可谓是如同彗星一般闪耀过了一战的海军战局。克罗内尔一役。施佩仅以3人轻伤的微小代价。击沉英国2艘装甲巡洋舰。致使1600多名英国水兵丧生;而在一个多月之后,德国远东舰队主力便被以无敌号为首的英国战列巡洋舰打得落花流水,2艘主力装巡悉数战沉折戟,而个别漏网之鱼的轻巡洋舰也在英国舰队随后的扫荡中没有逃脱覆亡的命运。施佩和他麾下英勇顽强的水兵如同流星般闪过了一战期间的海战历史中,为后世无数军史爱好者为之缅怀追忆。

    如果单纯是要改变福克兰群岛海战的结局的话,那么对于清英而言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由于英国战列巡洋舰的防护能力极度底下,使得德国只需在远东部署稍微强劲一些的舰艇,即可拥有同这种单侧6门305毫米主炮(无敌级舯部主炮的反向射界很小。实战中很难发挥)、重要部位装甲只有152毫米厚的渣渣船对等交战的能力。如果再算上英国船喜欢弹药殉爆的特性,那么德国战舰应付起来更是轻松加愉快。然而远东舰队的问题绝不是这种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方式就能够解决的,必须还要考虑更多深层次的因素:最关键的问题便是,一旦开战,远离德国本土的远东舰队在战争中又该何去何从?

    回菲律宾基地显然是不可能了。由于日本与英国缔结有盟约关系,其又对海外扩张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侵吞之心;一旦战争爆发,菲律宾势必会遭到来自日本的全面攻击。尽管日本陆军在战斗力上完全不是处于时代巅峰的德国同行的对手,但其胜在人数众多,孤悬海外的菲律宾就算能守得了一时,最后也难以在英日的重重包围下得免幸存。除此之外。德国舰队也难以反复突破英日舰队封锁密集的海上防线。当初清英主张吞并菲律宾,除了获得殖民利益之外。是为了在战争中将其打造成潜艇破交基地;在英日海军严密的海上封锁面前,潜艇显然更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至于返回德国本土?这更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菲律宾到德国本土军港相隔半个地球,长时间得不到任何保养的海外航行必将使得战舰航速受到严重损耗,在面对英国战舰追击的时候将毫无任何逃脱的可能。要知道,一战时期的皇家海军绝不是二战那支渣渣所能够相比的,一旦被那些宛如臭虫一般多的各型舰艇和商船发现,随即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洗礼。无论是走史实施佩的美洲线路,还是走途径印度洋和好望角的西部航线,要完成如此漫长的海上征程,其难度比当年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远征3万公里还要为甚!

    因此,如果给远东舰队派遣足够强大的舰艇,表面上是解决了施佩舰队的大问题,实际上却是摸不到问题关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智之举。除此之外,给远东舰队配备足够强大的舰艇,则意味着把更多的造舰经费扔到这个远离本土的战区,而这无疑会减少德国对本土公海舰队的资金投入,从而对英德之间的造舰竞赛产生不利的局面。在提尔皮茨的风险舰队理论中,每一艘无畏舰都是在谈判桌上威胁英国的重要组成存在,如果将其任意扔到远东地区,无异于是将原本高度集结的风险舰队自我拆散。清英之所以会千方百计的加强同盟国在地中海地区的海军实力,就是为了让其对法国产生优势,迫使英国分兵地中海,减轻公海舰队在正面战场所面临的压力。

    然而远东舰队却是不得不建立的。无论是威慑马尼拉和菲律宾的那帮土著,还是宣告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诉求,德国都需要在当地常驻一支能符合自身大国地位的海军舰队。如果因为历史上施佩舰队的悲剧而予以放弃,无疑是因噎废食,使得德国在远东地区所获得的整体利益反不如打造舰队而后损失掉的情况。

    面对这一两难的情况,清英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够略微平衡的策略。

    首先远东舰队必须兴建,而且要拥有不弱于史实、甚至将其超越的战力;这不仅在于吞并菲律宾的德国在远东问题上拥有比历史上更加强烈的利益诉求,更在于它能对英国海军所起到的牵制作用。历史上,由于施佩舰队在克罗内尔海战的华丽表现,使得英国海军部下定决心用战列巡洋舰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伴随着这些装备三角桅的巨兽在茫茫大洋上破浪前行,英国大舰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如果德国远东舰队能迫使英国大舰队抽调主力前往镇压,就能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牵制效用,为公海舰队寻求与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进行决战创造机遇!

    其次,便是为远东舰队在战时找一个庇护所了。这支拥有相当实力的舰队在完成诱饵任务后,显然不能就此被英国人给消灭掉,否则远东舰队全军覆没的惨重代价,对于财大气粗的德国而言也是无法承受的损失。经过在地图上的逐一排除,清英终于在山重水复的失望中中发现了柳暗花明的“后门”——波斯湾。

    在一战之前,尚未崩溃的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一片横跨欧亚的广阔疆域:他们不仅拥有当今土耳其的整个小亚细亚半岛,更统治着伊拉克、叙利亚等整片中东腹地的绝大部分地区。毗邻波斯湾的幼发拉底河入海口,同样是飘扬着奥斯曼帝国的红色星月旗。如果德国远东舰队能在战争中选择转进入此,不仅能够保存实力,在航海上也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只要德国海军能在沿途部署几艘运煤船,历史上都跑到了合恩角的远东舰队没有理由到不了距离更近的波斯湾。

    除此之外,一旦德国战舰进入波斯湾,势必会对英国航运繁忙的印度洋航道构成巨大威胁。作为大英帝国女王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印度同英国之间往来的商船数量便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