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1984-第1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ù亮舜糯话悖烟囊白堋苁榧抢戳耍俊苁榧且轿腋涸鸬姆沟昀锢戳耍俊�
我滴个妈呀,我说怎么觉得前面的那个胖乎乎的年轻人有些面熟呢,亏我还在琢磨到底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位年轻人,原来这位年轻人就是金总书记啊!
听到饭店负责人前面的那番话,两位“食客”顿时就皱起了眉头:怎么个情况?这个饭店的负责人竟然不认识伟大的领袖选出来的接班人 ?'…87book'这家伙的政治立场看起来有些问题啊。想到这点,这两位下意识的就要站起身来抓住这倒霉孩子。
也幸亏这饭店的负责人激灵,在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之后,又补上了最后一句话。
果然,在听到这负责人说了句“总书记要到我负责的饭店里来了?!”这句明显惊喜交加的话之后,两人对视了一眼,目光中闪过了一丝了然,刚刚离开座子的屁股又落了回去:嗯,这家伙是听到总书记到来的消息之后兴奋的手足无措,这样的情况他们见得多了,不过也由此可以证明,这家伙是个对祖国忠心耿耿的家伙,所以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可怜的家伙,等于在鬼门关上走了一圈。
这两位安全局和警卫局的人的心里的想法,绝对不是偶然,因为在北朝鲜这个用个人崇拜来竖立起来的国家当中,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如果我们看朝鲜电影,或者看朝鲜官方公布出来的录像资料,就可以看到,如果镜头上出现了金一世的镜头,全场会立即起立鼓掌。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起立鼓掌,绝对和国内大多数会议上的那种应付差事似的鼓掌不同,所有人在鼓掌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是没法表演的出来的,绝大多数人、基本上是所有的人在看向金一世的时候,目光中都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如果你能够有机会和他们谈起他们的伟大领袖金一世和金二世,你会发现他们眼睛里马上都会闪出泪花。他们说是领袖给了我们一切,他们把金一世称为父亲,金一世的生日为太阳节,你接触任何一个朝鲜人,对慈父领袖的感恩之情都会溢于言表。
1994年7月8日,金一世去世了,据说当时的2200万朝鲜人感觉就好象天塌下来了一样,无数人、无数朝鲜家庭疯了一般的倾其所有,只是为了购买一朵能够向他们的伟大领袖表示自己哀思的鲜花,因为朝鲜国内的鲜花不够用,朝鲜政府不得不用过共和国的外贸公司向朝鲜的平壤、平城等地运送了大量的鲜花,一时间紧邻朝鲜新义州的丹东的花店和当地种植的鲜花全部售罄,最后只好从广州空运鲜花。
据说当时的平壤站前广场,金一世的塑像前,鲜花堆积成山,成千上万的朝鲜民众在塑像前跪拜,哭声连成一片,担架队不断地往外抬哭晕过去的人,救护车繁忙地穿梭,这场面大概只有在朝鲜才能看得到。
可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全体上下心最齐的国家,却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这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是呀,朝鲜为什么这么贫穷呢?
说起来,造成朝鲜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从北朝鲜建立以来开始,北朝鲜多年以来是靠中国援助才得以生存的国家。
当年,中国志愿军在1958年撤出朝鲜以后,为了维持北朝鲜充当共和国缓冲地的重任,也为了拉拢北朝鲜和金一世甘心情愿的充当共和国的第一道屏障,一直以来北朝鲜的军队的装备仍然是中国无偿供给的,即便是中国无法生产的装备,也是由中国向前苏联购买后免费送给北朝鲜的。
在丹东有一个部队的武器交接所,当时的他们把朝鲜部队需要的武器运过去,把使用坏了的拿回来,修理好以后再返回去,如果是用坏了,他们之需要将坏了的武器装备送回来,就可以换新的回去。
因为完全不需要自己买单,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朝鲜军队的战斗力是最强大的。
在经济上,中国在80年代以前每年也向朝鲜提供相当数量的无偿援助。输油管道都直接通到朝鲜,打开阀门石油就流了过去。在鸭绿江上我国修的水电站,都无偿的把一半的发电量给朝鲜使用。
当时的朝鲜政府,把朝鲜无烟煤高价卖给我们,我们国家拿出高额补贴,再低价卖给老百姓。尽管我们国家并不缺无烟煤,可出于同样的一个拉拢金一世的目的,当时的共和国却不得不做这种明眼一看就是赔本的生意。
因此,在60…70年代期间,朝鲜的经济相对比较稳定,人民的生活甚至好于中国,甚至于那时侯的北朝鲜开始就实行了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在我们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好多朝鲜族人都跑回到朝鲜去了,因为当时那里比我们这里生活的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北朝鲜人的日子过得比我们好的原因,因为那个时候的北朝鲜人的幸福,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喝着我们的血。
8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停止了对朝鲜的无偿援助,包括对朝鲜支援的军费开支。
朝鲜人口仅仅有2200万,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口只有2200万的国家,单单是国家的常备正规军的数量就有108万人,据说加上其他警察、安全部队等的武装力量能达到200万!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数字还要大出来几倍的朝鲜民兵队伍!而北朝鲜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自然每年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这么庞大的一笔军费,如果是由北朝鲜自己支出的话,无疑,军费开支将在北朝鲜的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很大的比例。
可偏偏,这些军费,在八十年代之前,都是由共和国买单的,因此,中国停止了对北朝鲜的绝大多数的援助、尤其是令共和国不堪重负的军费援助之后,朝鲜就象一个断了奶的孩子一般,“嘎嘣~”一声,一下子瘫痪了。
第2052章 张岚的朝鲜见闻(下)
朝鲜的经济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问题。
我们都知道,朝鲜是高度的公有化国家,一切都是属于国家的——严格算起来的话,就可以说是属于金氏家族和那些特权阶层的——特性就是计划,将整个国家当做一盘棋来统筹谋划,国民经济一统到底,用老百姓的话来说,那就是吃“大锅饭”。
这种吃大锅饭的弊端我们都十分清楚,不用赘述。按说金一世在世的时候,也在努力抓经济建设,北朝鲜的经济建设工作哪怕再拖沓、再效率低下,也应该有些成果的,可事情却完全不是这样。
早在1956年,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金一世当时就提出了“以跨上千里马的气势奔腾,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在执行下一年度国民经济计划中发挥出革命的热忱,在计划经济建设中掀起新的高潮。”
这就是著名的千里马运动。
翻开北朝鲜的官方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组数据,说是北朝鲜在金一世执政期间,从1948年到1994年这46年的时间里,金一世共视察了20600个单位,其中用了8650天到基层第一线进行工作视察和指导。相当于23年的时间,行程57万多公里,哪怕是在临死的几天前,金一世还到农村进行工作视察。
当然,这份报道是出自北朝鲜的官方和媒体,我们都知道北朝鲜的在对金家父子的宣传方面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有一分他们要夸大成十分一百分,所以这个官方官方的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商榷。甚至说的诛心一点,鬼知道金一世是不是下去选秀女了呢?
可无论如何,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这个宣传的数字,绝对是水分大得吓人,如果在从1948年到1994年这46年时间里,金一世真的有超过23年的时间是在下基层,那么有这46年的时间,朝鲜的经济绝对赶英超美了,可事实如何呢?
46年的时间里,用了一半的时间来下基层走访,到头来经济反倒是还不如46年前了,这大概只能说明金一世无能了。可金一世真的无能么?未必如此吧,如果他真的如此无能,也不可能安然的在北朝鲜王的位子上安安稳稳的坐了这么久,并且如此顺利的将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现在又传给了自己的孙子。
**********************************************
感慨了一番,张岚这才注意到,饭店的老板已经将他们的拿手菜端了上来。
说是拿手菜,其实也不过就是最普通的煎牛肉而已,不过大概是因为他们“敬爱的”总书记来了,饭店的厨师算是拿出了自己的全副本事,已经端上来的两块牛肉煎的金黄灿烂,看上去确实很不错。
不过在张岚看来,这两份煎牛肉也就如此了,没有什么调味料,牛肉也没有事先码过味,严格说起来还不如国内路边那些推车小车的流动商贩们做的好吃呢。可张岚的周围顿时一阵低低的吞口水的声音。
朝鲜的物资十分贫乏,不要说主食不够吃,肉蛋禽类等副食更是极度缺乏,说起来现在朝鲜的日子确实过的挺苦逼,即便是基层的政府领导,一年到头也极难能够吃到一顿肉,如今看到这“香喷喷的”肉就摆在自己眼前,金小三等一干高干还好,周围的人可就忍不住肚子里的馋虫了。
可越是贫穷落后,就越是应了“穷山恶水多刁民”这句话,朝鲜的穷兵黩武是出了名的,不仅每年被朝鲜的相当比例的财政收入被用在了军事上,朝鲜人的士兵的战斗力也相当的不错,他们不怕打仗,而且随时可以为领袖牺牲。
据说朝鲜的潜艇经常到韩国水域侦察,如果一旦被对方发现,就可能遭到深水炸弹的袭击。潜艇受创以后,如果浮出水面,就可能被俘。在这种情况下,全艇的士兵就会选择集体自杀而决不当俘虏。
这也可以理解,自己活着,也只是饿不死而已,想要吃顿饱饭都难,可如果自己能够光荣的战死,自己的家庭就会受到国家的供养,虽然依旧没有办法保证能够吃饱饭,但最起码饿不死。以自己一个人的牺牲来换取整个家族的生存,这是任何一个朝鲜人都能够算得过来的账——说起来,这个做法也是够苦逼的,但凡能够有点办法,谁会选择这么做?
看到张岚和张晨曦脸上那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再听听自己身边传来的隐隐的吞口水的声音,金小三心里刚刚冒出来的、想要向张岚卖弄一番的心思就彻底的没有了。就在刚刚,金小三一句“张先生,怎么样,我们朝鲜的牛肉的味道不错吧?”的话,都已经冲到了嘴边,结果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变成了现在这句,“张岚先生,晨曦小姐,来,尝尝我们朝鲜地道的特色菜。”
既然金小三以堂堂北朝鲜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向自己发出邀请了,那么哪怕是出于尊重对方,张岚和小晨曦也要给他个面子,自然是含笑点头以对,“好,谢谢金先生。”
说着,用饭店早已经准备好筷子夹起一块来塞进嘴里,嚼了几口,含笑点头,“不错,果然味道很地道。”
一直在注意着张岚的反应的金小三,就如同家里没什么东西却又拿出了自己家最得意的东西招待客人,却又唯恐客人不满意一样,现在看到客人满意的表情,很是松了一口气!
这个国家就是这样,一方面国内经济的情况极度恶劣,虽然北朝鲜官方并没有公布,但根据种种迹象来判断,这几年北朝鲜每年都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北朝鲜又是一个极度爱面子的国家,这点从他们的那条“穿不干净或者有补丁的衣服上街是违反法律”的荒谬规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除了北朝鲜之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的老百姓上街穿什么衣服都要受到国家管制的荒谬说法。
在金小三观察着张岚的反应的同时,周围的人也在观察着金小三的反应,看到金小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这些人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金小三现在并没有全面掌握北朝鲜,现在北朝鲜的真正话事人是“摄政王”张成泽,从这一点上说,这些人不应该对金小三这么“谄媚”才是。政客不是那些可以被他们糊弄的普通老百姓,真的认为金氏家族真的是上天选出来统治北朝鲜的,他们只知道一点,一切以手中的权利说话,也就是以实力说话。现在的金小三手中并没有掌握着多少权利,这些老政客们对金小三如此的谄媚,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不符合这些老家伙们滑如油的性格啊。
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这些人现在对金小三如此的重视,原因只有一个,因为金小三有了中国人的支持,而且是那种看上去铁了心支持的那种。有了中国人在政治、军事,加上现在已经来临的经济方面的支持,未来的金小三会不会如同他的父亲那样真的成为北朝鲜之王,这可是一件说不准的事。
而且现在的金小三还很年轻,也正因为金小三年轻,所以也应了那句话:“因为年轻,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张成泽毕竟是年纪已大,而且在对张成泽的态度上,共和国的态度显得有些暧昧和晦涩不明。
北朝鲜的普通老百姓或者不知道,但这些政客们谁不知道现在的北朝鲜是否还能够苟延残喘下去,或者从此经济振兴,全都要看共和国的脸色?既然现在共和国摆明了一副支持金小三的架势,那么在当前张成泽势大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得不在捧张成泽的臭脚,同时,也要和金小三结个善缘了——谁知道这小子什么时候能够起来?
不说这些陪同金小三而来的政客们心里在这一刻打着什么主意,下一刻,让他们更加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已经很出乎他们意料的金小三,竟然再次出人意料的向张岚和小晨曦发出了邀请!
“张岚先生,张晨曦小姐,这次我下来,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夏粮工作不容乐观,”说到这里,金小三顿了顿,不理会众人目瞪口呆的目光,接着说道,“我想邀请两位和我一起,参与到这其中来,并且如果可以的话,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两位意下如何?”
听到金小三这话,顷刻间,在场的所有朝鲜官方高层人员无不立刻脸色大变!
立刻就有反应快的人向金小三提出了建议,实际上就是反对金小三的做法,“总书记,这个,现在我们的夏收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
如果张岚和张晨曦跟着金小三一起下去视察工作的话,那么北朝鲜的实际情况,可就赤裸裸的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了,说不定那些饿死人的情况和那些“刁民”也会同样呈现在艾丽丝集团的面前,这对死要面子、一直顽固的在国际上坚持xx制度是最先进、最适应北朝鲜的的北朝鲜政府来说,不仅是以前从没有有过的,也是将他们一直挡在自己身前的那块遮羞布给揭开了。
金小三摆摆手,却又点点头,示意对方自己能够明白他的意思,而摆摆手的意思则是告诉对方,自己早已经有了计较,让他不要多管。
似乎是没有想到金小三竟然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答复,那位向金小三提出建议的家伙愣了一下,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转过头来深深的看了张岚一眼。
事实上,张岚也愣住了,他却是没有想到金小三会邀请自己看看朝鲜最真实的情况。近几年来,朝鲜的农业形势一直不好,据说有的地方饿死了人,可各级领导不敢上报,这些情况张岚都是听说过的。
现在正当夏收季节,虚报产量之风又可能刮起来,刚刚登上位子的金小三唯恐下面的人糊弄自己,信不过他们,而且这样的大问题他也必须事必躬亲,这并不奇怪,可邀请自己这么一个外人来参与到其中来,在朝鲜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所以这一刻,在愣了一下之后,从来都是坚决果断的张岚,迟疑了一下,犹豫的问道,“谢谢金总书记的建议,但是,我们去的话,合适吗?”
“当然,这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这个决定,显然是金小三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所以此刻回答起张岚来毫不犹豫,“既然艾丽丝集团是我们的朋友,那么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可以向朋友开放的。”
真的是这样吗?张岚表示一百个不相信。
******************************************
北朝鲜的夏收情况,比张岚能够想象到的还要严重的多。
和金小三一起,亲自下到田间检查作物生产情况的张岚,张开双目放眼望去,只见农田中遍地是杂草,庄稼长得稀稀落落,大片的庄稼地里,杂草反而比庄稼还要多,一时间,竟然有些让人分不清楚这地里长的到底是庄稼还是杂草了。
金小三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刚才在道委员会听取汇报时,得知此地没有完成粮食收购计划,认为是当地的政府官员办事不利,他已经发了一通脾气,如今亲眼看到这副景象,反倒默不作声了——就眼前这副情况,就算是政府的人想要做些什么,又能做出些什么来?
离开农田,他又到村中访问,一家农舍的主人连声说托金主席的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但张岚环顾四周,看看这家人的住房,简陋的小茅草屋,黑漆漆的两个巴掌大的小窗户,又看见一些破破烂烂的家当,大人小孩都是面黄肌瘦的模样,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心头不禁一阵酸楚:就这样都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那以前他们到底在过着一种什么样的日子?
不过打量了一下自己家的情况,这家农户大概也知道情况实在是有些糟糕,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现在是有困难,不过困难之时暂时的,都是因为邪恶的美国对我们进行封锁才让我们眼下这么困难,不过没关系,我们坚信在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和您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度过难关的。”
金小三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我听爷爷说过,当年他们当年参加革命时,农村的生活也不过如此,革命了这么多年,没想到农村还是这么穷,这是为什么?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让劳动人民当家做主过好日子,看来都是我们没有领导好,我对不起你们!”
说到这里,金小三不由得落下泪来。
领袖一动感情,陪同他视察的官员,警卫人员以及村中的百姓也受到了感染,全都掉下了眼泪。道委书记见状,急忙跪倒在地请求处分,金小三将他扶起来,安慰道:“责任在我,在中央,不在你们。”
张岚在一边一只没有说话,只是冷眼旁观。
姑且不说金小三是否真的不知道这些情况,眼下的这一切不过是他在演戏看,就算眼下的情况是他看到了这些农民的真实情况之后